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社會性撫觸(下)

【文/簡子傑】
作為象徵交換的悼亡
然而,笑聲也只能歸因於那毗鄰於現實經驗的觀看,作為祭儀的《花山牆》卻會將空缺導入象徵秩序中,這也是何以影片進行到末尾竟忽然瀰漫著一股情緒低壓的原因。如果說紙紮祭品最後的焚燬承諾要將這一切榮華富貴帶到來世,而《花山牆》做為祭品的地位更構築出了某種神聖氛圍,就如同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所言:「神聖所指的就是向在肅穆儀式中目睹不連貫生命死亡的觀者所透露出的存在接續」(註2),我們目睹的是生與死的象徵交換,在這個意義下,死作為活的空缺乃是同一循環的不同階段—但也因此,自焚而死的男子將經歷兩次火焚,第一重使他成為魂身,第二重則是為了重新投入循環,魂身在進入雙重火焰的臨界點的同時也攀升到最高的地方(下一幕即將焚燒紙紮構造),這時口白唸道:
這片牆叫做拱形的山牆,魂身不只是看見了山牆,伸手更是能摸著它,從這裡往下看出去,便能見著一片財富,綴著火焰來離開,變成了魂身,這把火就不曾停過了,除了自己,是燒不著任何東西,不過,從火焰內所望出去的一切,盡是一片燒盡的風景。
相較於觀看前半段影片難以扼抑的笑,影片從16分開始的最末兩小節卻突然驅離了先前的笑鬧感,空缺從一種可以由現實經驗投射的戲謔情境,忽然切換為某種崇高經驗,誇張的戲劇性場景彷彿迴返至一個充滿儀式性氛圍的原初場景—最後的焚燒實現了一種民間信仰的真實性,這卻是儀式價值的「靈光」所在,它不同於現實經驗的冷淡觀看,也一掃那出錯的符號交換所引致的笑聲,然而,燃燒的火焰不僅解消了關於展覽價值那不復存在靈光哀嘆,卻也同時嘲謔了「通往西方國家」那幾乎不可能的允諾,民主先烈的夢想竟只能在遙不可及的來世實現,在最高的地方,在象徵交換的所在,在火中,「除了自己,是燒不著任何東西」。
雙重空缺
從怠職的人偶所凸顯的身分空缺,到生過渡到死的這種空缺—《花山牆》一方面擢升了物的層次到了讓它說話的泛靈論程度,同時也因此重新引入了某種前現代的象徵秩序。從《黑太陽》式的精神分析觀點來看,「憂鬱自戀者哀悼物(la Chose),而非對象(un Objet)」(註3),這種物的耽溺藉著背離了符號意指因而阻礙了走出創傷所需的移置(transposition),最終造成了主體性的退化,而前現代的象徵秩序,基於其無端的耗費與過度,不僅遠離了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規則,在這全球化背景下更屬於那最易於陷入賤斥情結的在地傳統。
然而,為了使物得以說話,我不禁憶及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那會說話的紅暨其所屬的那儘管憧憬著西方卻畢竟不是的土耳其脈絡(註4),更重要的,這種不可能的語言化過程不僅暗示了某個情感意義的出口,也提引了一種非西方的主體化路徑—「除了自己,是燒不著任何東西」畢竟完成了什麼,或許仍然傾向於那種「困頓、沮喪於現狀」的頓挫藝術表態(註5),卻又將「政治寓言」的座標導入了一個尚未徹底開啟的共同體之情感結構:就文化面向而言,這種情感包容了紙紮構造那揉雜著東西方建築樣式的殖民文化性格,或許鄙俗卻親切,狎暱因而滿懷著嘲諷的同夥柔情;就政治面向而言,《花山牆》藉著遙望那形塑出島嶼民主化格局的鄭南榕,從我們站立之處抬頭望向「最高的地方」,此時此刻,我們沒有不哭泣的理由。
(不)只是只在乎感覺的怪物
而《花山牆》那難以言詮的感覺狀態,正在於它一方面鄰接於具體的社會認識,以真實的社會事件為基底,卻又不僅停留在諸如認同那般僅僅訴諸一種簡化的感覺模態—開場時它使人想發笑卻又不能,我們的表情介於繃緊與鬆弛的微型感性之間,但到最後卻會遭遇一種想哭卻又不能的臨界,當魂身上昇至最高處,旁白唸道「魂身不只是看見了山牆,伸手更是能摸著它」,做為觀者的我們自是無能於抵達,卻終於目睹了這曾經發生、現今台灣社會卻被遺忘的高度。
如果說感覺本來就屬於那種難以塵埃落定的東西,《花山牆》並未超過感覺的不確定性,因為它連結的並非知性的議題,而是使得這些議題得以接續的事件的感性能力,當個體能感覺傷口,接著才得以醞釀自傷口回望的共同體想像,倘若忽視傷口做為一種感覺,對傷口的凝視只會帶來自我賤斥的惡性場域以及淫猥超我的執爽污斑,與此相對,蘇育賢提供的路徑確實著重在感覺,但不單單是為了讓他自己成為「只在乎感覺的怪物」(註6),藝術家給了另一種屬於淫猥韻律的撫觸來連貫這現在看起來幾近不可能的社會性,就如同在巴塔耶的意義下,淫猥不過「意味著原先慣於擁有自我,擁有持續明確個體的狀態被打亂後,所引起的侷促不安」而已(註7),這不只是因為社會性的不可信,也攸關如何喚醒從我到我們之於這個怪物般的社會性的感覺能力。
註1 黃建宏,〈微型感性:概述新感性的社會性〉,《典藏.今藝術》177期,2007年6月,頁124-126。
註2 喬治.巴塔耶(George Bataille)著,賴守正譯,《情色論》(L’erotisme),台北:聯經,2012,頁136。
註3 克里斯德瓦(Julia Kristeva)著,林惠玲譯,《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Soleil noir: Depression et melancolie),台北:遠流,2008,頁39。
註4 這裡我指的是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的著名小說《我的名字叫紅》(Benim Adim Kirmizi),台北:麥田,2003。
註5 「頓挫藝術」係由2007年元月由林宏璋創發的概念,原本隸屬一場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典藏.今藝術》雜誌合辦的座談會「頓挫藝術在台灣:或者,從政治藝術的缺席開始」。
註6 這個概念出自蘇育賢一篇名為「不如你來教我怎麼笑」網誌文章(2007年5月,該網誌已撤除),該文聚焦於年輕藝術家是否欠缺批判性的批評質疑,蘇育賢自嘲,如果創作被視為不具批判性,就會變成「只在乎感覺的怪物」。
註7 同註2,頁73。
※延伸閱讀: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社會性撫觸(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社會性撫觸(上)

【文/簡子傑】

相較而言,魂身的紙質偶頭的確較為細膩,此時魂身已上升到「最高的地方」。(《花山牆》錄像擷圖)

《花山牆》,如同蘇育賢過去的作品,儘管形式嚴謹、尺度合宜,並維持了一貫偏冷的感性調性,卻總是埋藏著某種讓人忍俊不已的梗—在通常不太會有幽默感的當代藝術作品中,這種使人發笑的能力似乎形成了他作品特有的「道德情感」,如果我們把笑當成一種感性特徵,這種規模上絕不會偏向宏大的笑聲終究消解了論述腔調特有的莊嚴與憂鬱,轉而以一種瑣碎的、甚至我們可稱之為淫猥的韻律,連結並也推延了任何可能的議題陳述,2007年黃建宏曾針對年輕世代藝術家之於傳統—社會性的不信任,創造出「微型感性」一詞:「他們的社會性是敘事語言、政經結構與巨型感性所『不予考慮』的所在。而『可愛』與『放空』就是兩種典型的位置,兩種在敘事語言、政經結構與巨型感性中不被規範或無法規範的位置」(註1):總之,這是一種不僅僅做為「頓挫」的面對。
當然,六年的間距或許已使得「微型感性」不再適用於《花山牆》所鋪陳的情境,畢竟這是一個有點陰森的、一位自焚男子的死後情境。另一方面,雖然蘇育賢在展覽中並未點明自焚男子的外部指涉,但私底下,我們知道這件作品原是以1989年的「鄭南榕自焚事件」為基底,在錄像中,雖然可以嗅到政治議題指涉,但影像本身卻比較像以傳統紙紮工藝為參照的當代藝術創作。此外,我們也仍然會遭遇那種無法規範的「微型感性」位置,這使得帶著傷口的社會事件似被推延,而影像盈滿複雜情緒—同時包含著笑意,卻也難掩悲涼之感—做為藝評生產,我的問題點也在這:如果說「微型感性」所指陳的創作條件已經產生變化(尤其是指年輕藝術家—社會關係模型),透過《花山牆》所生產出的這種感性模態,究竟凸顯了什麼樣的情感結構?這種情感結構連結的是怎麼樣的社會性?
難以扼抑的笑
《花山牆》的新聞稿開宗明義地將作品指向生死相隔(連)的過渡性場景:
人們對生後世界的想像與補強,生者視為空缺遺憾之處,以火為傳導,皆希望透過紙張完滿在另一個世界,這陰陽兩界的一來往,連同了認同的混淆也一起帶了進去。
做為陰陽兩界的通道,《花山牆》以民間信仰的紙紮工藝為素材,主角則是一名身上綴著鮮紅火焰的「魂身」男性紙偶—如果說世俗世界的死亡禁忌會讓這種場景帶來不祥,但錄像前半段最吸引人的,卻是環伺魂身周圍、陸續登場的各角色間的有趣互動,透過台語唸白所勾連出的這些人物關係經常導致我們想笑又不知是否恰當的複雜情緒—例如,其中最討喜的紙紮汽車司機,它是一個印刷在紙紮汽車擋風玻璃上著西裝的男子,當服侍往生者的女桌頭嫺與他聊天,並盛讚自焚男子的紙質偶頭多好看,間或指涉其他塑膠製偶頭的質感低廉時,操著典雅台語的敘事者緩緩說道:
可惜司機是印在車窗上的,對司機來說,只要是立體的尪仔,管它是塑膠還是紙糊的,都要比它高級,比它好看。
在這裡,身分與材質型態的選擇間存在著一種擬人化的聯繫,一端是角色,另一端是紙紮人偶的材質型態選擇,平面尪仔對於立體人偶的羨慕之情似乎打破了僵固的葬儀程序,雖然透過象徵作用產生意義一直是祭祀物品的主要特性,但《花山牆》最引人注目之處卻是這些「物」充滿個性的說話方式,藉著凸顯其材質特性,它們被推延到演出以外的地方,而話語的內容就如同鑲嵌著各自階級╱材質地位中的現實社會,藉著計較各自職掌,轉而浮現出另一種「空缺遺憾」:一個攸關「認同」的認識維度,卻是一種傾向前述黃建宏所言之社會性「不予考慮」的認同—又例如戲分吃重的「憨番」,旁白先介紹了他的功能:「所謂『憨番扛厝角』,憨番看起來是勇壯有力的款式,呆呆笨笨,只有憨力扛樑子」,這位被表明為無腦的甘草人物旋即受到男桌頭嫺的質問:「有人說看見你眼睛閉上了,你的眼睛是不是閉上了?」這個橋段中的「憨番」並沒有回答的事態表明了他真的睡著了,這如同死一般的沉睡因而以怠忽職守的空缺指向其身分所屬。
也正是在這怠職的情境中,對於一般觀眾而言,一方面引入了傳統工藝的功能意義,但也是在這些功能並未被彰顯的條件下,呆滯的人偶獲取了生命力。而觀者便會以笑聲來回應這等尷尬情境,原本,在一個理應各司其職的關係想像中,效力於社會整體的每一個體皆有齒輪般的作用,也正是這些作用決定了他╱她的身分歸屬,《花山牆》的個性化策略卻藉著瓦解這如同現實經驗的規矩,使得喪禮那嚴肅的悼亡情感隨之崩落,相對於現實意義上的空缺所導致的創傷,這種崩解無疑地撫平了社會性意指的裂縫層次—某方面來說,就如同《海綿寶寶》的喜劇張力,在那涵納一切卻也排除一切的笑聲中,關聯於刻板人物的互動不管如何誇大地仿效現實,卻也使我們得以逃離現實的勒索,這一方面是因為「說故事」本身往往暗示現實之外的那種維度,而透過物品衍伸而出的故事,尤其顯得荒誕可笑。
※延伸閱讀:
最高的地方:在蘇育賢《花山牆》中的社會性撫觸(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商用英文十大易犯錯的句子

我們講英文犯錯難免,有時就算是說自己的母語中文,也未必就一定全對。但文法上小錯其實不打緊,真正會帶來麻煩、失去商機的往往是不禮貌、讓人會錯意、鬧笑話的說法。

我們將陸續幫讀者整理會引起誤解的 商用英文 ,其中很多案例,你看了會大喊「哎呀,我真的會這樣講!」因為這真的exactly來自真實的例子,辦公室裡、教室裡的實際對話和經驗。

1、Don't forget to carry your thing.
(請不要忘記你的私人物品。)
如果原句被老外聽見會鬧笑話喔,"your thing" 經常是老外指性器官而不明言時用語...
應該這樣說才對:Don't forget (about)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2、Can I see your proposal?
(我可以看你的案子嗎?)
Can是指一種能力,這樣問等於是在問:我眼睛看不看得見你的報告。別人會想,我怎麼知道你眼睛看不看得見?
應該這樣說才對:May I see your proposal?


3、I will call your telephone.
(我打你的電話。)
Call your telephone是打給你的「電話」,不合理。
應該這樣說才對:I will call your number./I will call you.

4、I cooked my grandma.
(我做飯給祖母吃。)
cooked my grandma變成把祖母煮來吃。
應該這樣說才對:I cooked for my grandma.

5、How do you feel about me?
(你覺得我表現得怎麼樣?)
原句會讓人以為你對他有意思。
應該這樣說才對:How do you think I did?

6、I will remember you forever.
(我會永遠記住你。)
不必誇張,中肯一點可信度會更高。沒有人能活到forever。
應該這樣說才對:I'll always remember you.

7、Give you.
(給你。)
我們把東西遞給人時,中文有時會說「給你」或「拿去吧」,相當於英文裡的Here you are.。不要直翻成take it或give you。

8、I'm boring.
(我覺得很無聊。)
這句話會變成我這個人很無聊。
應該這樣說才對:I'm bored.

9、What is your meaning?
(你的意思為何?)
這句話會變成「你的人生有何意義」,似乎對方沒有存在的必要,不禮貌。
應該這樣說才對:What do you mean?

10、You go first.
(您先請)
中文說您先請,但在英文裡好像命令人叫他先走,禮貌一點的說法是,我會走在你後面"After you."




參考文獻:
1李漢雄 人力訓練與發展
2蔡新玄 輔助勞資團體辦理企業訓練
3台灣地區職場 教育訓練 發展之探討

資料來源:小宇宙33號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6&News_Class_ID=0







日文學習方向與方法

說→聽→寫→讀

學習是瞭解文化與語言工具並不是唯一目的,多念多背可以學正確的日文,卻無法學習道地的日文,要能表達思想,會話要有內容,語言是一種需求,學習不是自己學,要告訴別人,分享出去,深入的準則只有一個,那就是主動找學日文,說日文的機會。

◑語言環境
要有參與感,創造環境用環境逼迫發揮淺力,學習計畫是為了產生信心,目標以短期為主,長期之後就會懂很多了。
①不要主動接觸本國人,主動找外國人接觸,學習要生活化,外國人怎麼說寫,我們就怎麼說寫,看到落單的外國人就上前攀談吧,社區語言學習,學習地方語言的聽力
②不懂的事情問活字典,外國人解釋會用句子和聲音
③選擇適合的教學環境,分享學習的環境, 積極參與討論, 團體互相學習
④進入生活的觀點去學習 ,人只會記住感興趣的事情,不重要的不容易記憶
⑤當危機發生時,才能驗證語言能力是否派的上用場,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找到運用的方法


◑培養習慣
演練最重要,學習外語最大的重點在於觀察力,當把目標訂出來之後,就會有動力,接下來就是執行力,從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著手。
①隨時隨地的學習,空閒的時間(單字卡、筆記本),看到好的句子抄寫下來
②不要先學文法,知道詞類,動詞時態就夠了,過程中在慢慢瞭解
③語言分為一般性習慣用語、流行語、行業的專門用語(政治、經濟、財經、時事、環保、科技、工程)、俚語,文法是骨頭,習慣用語是肉,而俚語有地區年齡性別的限制
④摹仿電影人物的表情,看電影、電視、廣播跟著說,學肢體語言,體會口氣與真正意思
⑤不用字卡,把身邊任何一個物件都換成日文, 不要把背誦變成形式而是要變成習慣,字卡是指南手冊,沒有應變能力,每天十分鐘,想想生活中需要甚麼,轉換成日文
⑥不懂也是一種懂,裝懂會把學習之門關上,知道不懂地方,就是給自己有機會去瞭解
⑦找名言來背誦或者聽歌手詮釋歌曲中的文字,感受學習的內容

說 聽
說是一切學習的出發點和核心
①固定時間朗讀(音樂節奏對背書、拼字、會話都有幫助)每天半個小時,讀久了對發音跟外文特有旋律都有幫助。
②發音的正確和經常使用,利用錄音筆來協助, 語調很重要,咬字要清楚,發音要反覆練習, 讓耳朵培養敏銳的聽音,照鏡子,用口腔的開闔以及聲音來幫助記憶,聽的訓練裡找出教自己的方法
③自言自語,問自己一個問題,再用各種方式回答,相同的話不要說兩次,要創新用法,注意同義字的使用, 每天找三樣事情問自己怎麼說
④清楚表達,使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會看會寫是一回事,和外國人說話是一回事

寫 讀
讀和寫最好合起來寫,認識自己的程度,進階性的閱讀,別把閱讀的享受讓查字典干擾了
①學一個字時, 單字查到懂為止, 排斥中文解釋,記母語定義,並找出相關的例句。
②看文章以單位分,看自己會不會使用關鍵字,關鍵句都有主旨句、轉折、主題、開頭結尾
,看見一個生字就寫下來造句 ,不能靠 翻譯 ,要用外語思考,先想好用日文怎麼說
③大量閱讀, 閱讀時多記語彙,看書的時候純看書欣賞,不要死背, 瀏覽勝於背誦。文章的精神在於連語的重要性,注意一些字彙語與文法的用法,日語思維,觀察用字一定用上下文來決定,勤看字典(在其中學習單字、句子、結構與寫作方法)
④用日文寫日記, 寫作能力是最難的,不會寫就逐字翻譯,一篇文章,解釋中心思想、結構變化、用字遣詞、寫作技巧。

(摘自: 日文檢定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比田井牧子/香取文子 3級聽力聽解
2日語學習與日語相關證照
3明智周 日文結構訓練方法:周型與聽力

資料來源:yestime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5&News_Class_ID=0





共同學區升高中 鼓勵就近入學

【台灣醒報記者黃文瑜台北報導】103學年度起,教育部開始實施「共同就學區」制,國中畢業將可跨區到鄰近的招生區參加免試入學。教育部表示,將每年檢討共同就學區,讓學生盡量就近入學,方便交通,符合地方生活圈的概念。然而,有老師家長認為共同學區的制度複雜,連老師都搞不太清楚。
共同就學區,就是讓鄰近縣市的國中生,可以跨縣市選擇比較近的高中職就讀,不限在國中所在地的招生區升學。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李秀鳳指出,類似基北區的三峽、鶯歌鄰因近桃園,許多學生會到桃園念書,因此新北市的林口、樹林、鶯歌、新莊、泰山,與桃園的蘆竹、龜山與八德劃定為共同就學區。
然而共同就學區制度又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為全區開放,一為部分開放。如嘉義區對雲林縣北港鎮就屬全區開放,亦即北港的學生,可選擇嘉義區的學校就讀,免試比序也依照嘉義區的規定。但北港學生必須在雲林區與嘉義區擇一參加免試入學。
部分開放的形式,就是由學校決定可招收其它縣市的學生名額。如嘉義區對於台南市的新營採部分開放,因此新營的學生有兩種選擇,可同時參加嘉義區部分名額,及台南區的免試入學。新營區學生的無論選擇嘉義區或台南區就學,其比序方式仍依照原就學地的學區為準。
部分老師認為,教育部此項政策雖是方便,但制度複雜容易混淆,而這項政策,可能也會迫使學生,在不清楚自己的性向時,就要做出決定,選擇學區。李秀鳳對此表示,希望學生五育發展,不要為了選學區而特別注重某方面的表現。但也有偏鄉老師認為,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會在意選學區的事。
圖說:103學年度起,可讓國中畢業生跨區到鄰近的招生區參加免試入學,以符合地方生活圈的概念。(Photo by 黃文瑜/台灣醒報)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在抽與不抽之間,我們思考 ─ 與吸菸/非吸菸青年對話

【文/郭冠均;攝影/World Within人文攝影工作室】




「……當前這個社會,實在讓人不明白,為什麼物質越豐裕,法例規範隨之增多,差別、歧視跟著司空見慣,我們也變得更不自由了?」──筒井康隆,《最後的吸菸者》。
最後的吸菸者
日本作家筒井康隆在他1987年的小說《最後的吸菸者》中,描寫在虛擬時空的日本,反菸運動如何強勢起來,最終演變成整個社會對於吸菸者的大舉清算。雖然這個作品被歸類為科幻文學,但故事中的那些描繪──吸菸者不被理解的執拗、被嫌惡的處境,以及反菸的歧視情緒,都離眼下的現實世界不遠。
觀看近十年來台灣吸菸者的生活史,便是反菸運動蓬勃的一個過程:從調漲菸稅和菸品健康捐、在菸盒加上警告圖案、室內禁菸,一直到出現抽菸的影像就必須加上馬賽克等,反菸政策一步步將吸菸者在經濟與空間上的位置、形象驅趕到邊緣。反菸與「反」反菸的論述,也因為當前政策的侷限,陷入不對等而難以溝通的窘境:一方強烈主張自己維護健康的權利,另一方就只好默默地躲進暗巷裡吞雲吐霧,然後連帶承受「強制戒菸」的各種經濟、空間上的制裁。
在《最後的吸菸者》裡,有段內容生動地道出現今這種對峙的起因:「不吸菸者之所以會歧視吸菸者,表現出人性的殘酷傾向,大部分源自於一個單純的原因──正因反菸運動者不吸菸,所以嚴重缺乏惻隱之心……」。因此,我訪問了吸菸和不吸菸的兩位青年,試圖從兩者不同的生活經歷出發,而不是抽象的論辯,來探討吸菸的議題。
菸的初體驗
雞哥(以下簡稱雞)是一位大五的大學生,算是讓我見識到抽菸世界的人之一,透過雞哥的抽菸歷史,我們可以看出現實中某一種吸菸者的樣貌與價值觀。
雞:我大一開始吸菸。大一那時候想要雙主修,所以整天窩在圖書館看書,都讀到半夜一兩點,那時跟一個朋友一起念書,他剛好會抽菸,他就說,壓力很大要不要也抽一些,我覺得好像很帥,就跟著抽,一開始只是一兩根,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我:為什麼會一發不可收拾?
雞:我覺得抽菸有集體效應,我大二時認識一群朋友,在那之前我本來一天不會超過半包,但因為我們常常會在內湖一起喝酒聊天,大家都會抽,那種氣氛下,你看到大家抽就會想跟著抽,喝酒也會想配菸,於是就越抽越多。
我:不抽菸的人好像都會問,抽菸到底是什麼感覺?
雞:我覺得可以分幾個層次來講,第一個是生理上的,菸本身有一點鎮定的功能,會讓人比較放鬆,最明顯是每天早上起來抽的第一根,會很暈。但抽久了就不明顯了,比較多的是心理上的效應。那像是一種儀式,你在做事的時候,抽菸可以代表一種行動的分界,比如看書到一個段落,休息時就去抽根菸。
我:所以就是一個轉換心情的儀式嗎?還有呢?
雞:還有就是帥啊!覺得自己很帥,所以很爽。還有就是,我覺得菸已經承載了我所有的情緒──開心、難過都可以跟抽菸有關,抽菸的感覺是跟你這個人的所有情緒互相結合,如果只把抽菸的感受看成只是獲得放鬆和鎮定的化學效果,那會不夠全面。
干擾 vs. 污名
我:會擔心自己的健康嗎?
雞:會啊,所以一開始我才規定自己一天抽一兩支。我覺得抽菸會影響身體,不過作息不正常也會影響身體,人類的身體是多因的,不會因為單一事件就變成怎樣。
我:那你會因為別人說抽菸是在傷害自己,所以不抽嗎?
雞:這個說法我覺得很弱。可能我比較個人主義,我覺得吸菸的人可以去承擔傷害自己的這種後果。
我:那你怎麼看待二手菸這件事?
雞:我覺得抽菸的人有抽的權利,但如果會影響到別人,就需要適度被限制。會討厭二手菸的人,主要不是健康考量,而是厭惡菸的味道。反菸可以分兩種,第一種是真的很討厭菸味;另一種是即使沒聞到味道,看到別人在抽就會驅趕,這種我就無法接受。
我抽菸會看情境,平常也不會白目到在別人旁邊抽菸,如果有人在我抽菸時跑來說:「你抽菸我覺得很臭,我怕我的身體受到影響。」我就會到旁邊去。但如果對方的態度是認為我做錯事,因此要把我趕走,我就會覺得很不被尊重。
我:那基於健康的反對呢?
雞:基於對健康考量的反對,背後一定有道德根據,覺得這東西很不好,但如果要這樣說,就必須拿出證據來。....(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7-8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北京指南/霧霾的「霾」

【作者/閻連科】
「霾」字在中國砰的一聲著名了,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認識了。原來我以為只有我糊塗,容易把它和「靄」字混在一塊兒,可當今年霧霾借著春節的喜慶撲到北京時,霧霾一詞像人們都識「鬼怪」、「中央」、「環境」、「黨政」一樣知道了,理解了。「霾」字原來是讀「ㄇㄞˊ」,不是「ㄞˇ」(靄)。「靄」是指雲氣,如雲靄、暮靄、霧靄什麼的,可「霾」不是雲和氣,而是說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形成的混濁有毒物。「靄」常常和美景聯繫在一起,而「霾」卻多和有毒物質與死亡聯繫在一起。說1952年,倫敦發生重大霧霾事件,導致4000人吸入有毒物質而死亡,約10萬人為此生病而就醫,倫敦大街的路面把救護車的輪子都磨壞了無數又無數。當然,還有美國的芝加哥,也在上世紀霧霾爆發,死亡上千,讓芝加哥和整個美國都慌成了熱鍋爆炒的螞蟻般。
比起倫敦和芝加哥,北京人或整個中國人,那氣度和淡定,真是大巫和小巫坐在一起了。這就像不能把皇帝和百姓放在一起比較樣,哪能把我們和他們放在一塊比較呢。他們因為霧霾死了那麼多,我們不是還好好活著的嘛;也沒有新聞機構告訴我們有誰因為霧霾住醫院,吃藥、打針或者因此肺病、肺癌而死亡。美國大使館也是賤得很,被他們美國的環境、空氣弄得嬌貴到如嬰兒和玻璃娃娃般,好似吞粒花生就會把自己噎死樣,早幾年就在他們使館裝個什麼鳥儀器,測量我們北京的空氣有毒物,還預言我們的首都將有罕見的霧霾大爆發。給他們和人民都已說過我們和他們測量的方法、和計算方式完全不一樣,如1+1在許多情況下並不等於2,他們還在那兒捏著鼻子發出刺耳的尖叫聲,彷彿北京的空氣只有他們呼吸我們並不呼吸了。現在我們的測算方法已經和他們、和世界接軌一樣了,可他們還在那兒每天、每時地公布他們的測算值。有這必要嗎?
麻雀都已經承認了黃鸝、孔雀比自己長得好,你們還在那兒說鳳凰才是最美最好的。這幫鳥人、烏鴉人;這幫鳥嘴、烏鴉嘴。你們不預測霧霾會來嗎?別人會知道北京的霧霾有毒指數經常高出世界各國幾百數百的倍數嗎?神是沒有的,就是你們信神才有了神;鬼是沒有的,就是人怕鬼也才有了鬼!現在北京的霧霾真被你們招來了,每天大街小巷都是霧都般的鬼霾絲,有時連三五幾米都霾到人不認識人,燈認不識別燈。人們也不能像鍾馗一樣無所畏懼地面對霾鬼了,見了霧霾如羊見了狼,懦弱的孩娃見了後爹後娘樣。說起來,那時人們是多麼相信政府哦,讓他們把「霾」字讀成「靄」,他們都如孩子一樣齊聲朗讀了,相信霧霾是一種詩意和風景。可現在,他們都認識「霾」字了,都知道霾字的含義了,誰都不再把它讀成「靄」字了,而且還常常故意把「靄」讀成「霾」,把詩意理解成死意啥兒的。
都是他媽的你們惹的禍,招來了鬼還讓人們都辨認了「霾」和「靄」,不僅字音讓他們讀得清楚了,字裡的祕意也洩給他們了。
這兒我們可以善意地告訴你們這些人,天下最傻的人是那些眼科醫生們,他們用神水點亮了盲人和眼疾病人的眼睛後,他們這輩子就該失業下崗了,就該他媽的活活餓死了!
◎本文作者簡介
閻連科
河南嵩縣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為人民服務》、《丁莊夢》、《風雅頌》、《四書》和《閻連科文集》(15卷)等,共計700餘萬字。作品獲國內外文學獎項20餘次,有各種譯本50多種,在20多個國家出版發行。現任職於北京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作家。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另一邊/孤旅

【作者/胡晴舫】
然後巴士便進入長長的黑暗。整整二十分鐘,都在隧道裡。她的身體感覺到車子正在爬坡,其餘無所線索,只知道他們在深山的腹部。終於盡頭出現一束光,巴士衝出隧道,視線豁然明亮,翠綠盈目,見不到路,分不清山,無際無盡的綠撲面蓋頭而來。
她頓時興奮起來,整個人趴到了車窗前,著迷觀看匆匆而過的樹木,他們像士兵英挺站立,形成堅實的隊伍,捍衛這片世外桃源。她忘懷地回頭,「你看見那隻鳥沒?剛剛飛走,翅膀是藍色的。」旁邊座位是空的。
微微眨眼,她記起她單獨坐在巴士最尾部,其他乘客在前頭。已是觀光末季,旅客零零落落,司機沉穩開著車,巴士引擎隆隆低鳴,沒人注意她自言自語。
再兩個禮拜,隧道就會關閉,整座山林即將封鎖,埋進深雪裡,陷入死亡一般的寂靜,直到隔年春天,才逐漸有鳥獸活動,而人類要到五月底才回來。
旅館是間瑞士風格的木屋,一根根圓木砌牆,窗框漆紅,一進去,大廳中央便是巨大的黑色火爐,熊熊紅火劈哩啪啦燃燒著柴木。他們把她放在二樓最靠樓梯口的房間。因此接下來兩個禮拜,客人上上下下,她都能聽見。
她打開窗口,鼻子聞到一股寒意,皮膚感覺涼涼的。這山,雖然仍擁有盛夏的樣貌,內在卻已經準備過冬。
每天早晨,好像上班一樣準時,七點整,她去樓下早餐室用膳。大部分客人要到八點之後才陸續出現。晨曦先跋涉過密密林葉,再穿透窗戶,弱弱照進陰暗的早餐室。幾盞燈遭昨夜遺忘,兀自照耀。戰後風格的桌椅,踩上去無聲無息的厚重暗紅地毯,穿著燕尾服端盤子的侍者,一名男客人身著襯衫打上領結,坐在窗前的桌子吃早飯。室內無聲,彷彿坐落在時光隧道裡,但無人試圖從另一頭闖入。
她安靜吃完她的早餐,四處去散步。經過河童橋,走入對面的林子,遙望白雪覆蓋的山巖,坐在清淺的水邊。這一帶火山曾經爆發,在地表挖了幾個大洞,便成了湖。湖皆不深,晴空下,像面明鏡,映照天地。
那個打領結吃早飯的男人套了件英式風衣,手執一根拐杖,在林中小徑與她擦身而過。一次。兩次,三次。他們不動聲色經過彼此。
睡在同間旅館,同時間吃早飯,偶爾晚餐時間也會碰見。雖然沒來幾天,他們都已經選定了自己喜愛的桌子,並盡量固定在同個位置吃飯,都戴有同樣表情,無聲地告訴不相識的旁人,我並不是獨自旅行,孤獨就是我的旅伴。
第五天,她坐在她慣常的桌子,看見那個男人從他的桌子起身,朝她走來。她在心裡輕輕嘆了口氣。難道,一切又要重新來過了嗎?
◎本文作者簡介
胡晴舫
台灣台北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戲劇碩士。寫作包括散文、小說、文化評論。1999年移居香港。著有《城市的憂鬱》、《旅人》、《我這一代人》、《第三人》等書,固定專欄發表於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各大中文媒體。《第三人》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文學圖書獎」。2013年起,旅居紐約。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符宏征 漫遊語言之外

【文/張慧慧】
空曠的舞台上,演員們不只拋接著球,也拋接著語言,時而遊戲,時而暴力黑暗,時而冷靜,時而歇斯底里。這是由動見体劇團藝術總監符宏征所編導的作品《1:0》,以獨特的運動肢體,象徵人的武裝,聚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表現生活中的各種戰場,一路從台灣到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韓國釜山藝術節,挺進今年7月中國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明年也受邀在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演出。

動見体劇團藝術總監符宏征


這個從2009年的《戰》系列作品發展延伸的運動劇場,從生活的本質出發,減弱了故事性和語言的重量,偏重於情境的塑造與肢體的表達,以運動表現職場、家庭、愛情,反思華人世界男性陽剛的主流價值觀,符宏征說:「面對衝突,現代人怒放卻不懂得柔韌的力量。當觀念產生差異,想用控制的方式去對待他者,就會產生一些扭曲的力量。生活不是二元論,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應該用更多的空間,去思考一些其他的可能。」
也基於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嘗試,符宏征的作品多半極富詩意,讓片段的語言與肢體、聲音、場景組成表演。不可思議的是,觀看他的作品,總像是在深邃的黑暗裡被一點微光輕輕地撫觸,無法用語言邏輯清楚地言說,只能浸淫在他所營造出的整體情境中,讓身體感知去捕捉某種共感。形式即內容,從空白產生張力。

2010動見体劇團《戰》


符宏征對肢體語言的特殊關注,除了師事「人子劇團」陳偉誠,長期接受果陀夫斯基(Jerzy Grotowski)表演系統的訓練外,或許也跟他曾經是桌球選手的運動直覺有關,他說:「有時候別人會說我反戲劇、反語言,但這都是誤會。我不是為了挑釁,而是希望找到一種形式,去表現語言之外的事情。」
來自馬來西亞的符宏征,1987年來到台灣念台大中文系,卻熱衷劇場與電影,「那時在中文系我不是一個認真的學生,但台大的人文環境給了我相當多的滋養。」詩詞美學、老莊思想影響他極深,讓他進一步去思考語言之外的潛台詞與情境,讓話語之間的空白處能產生意義,他說:「我一直在挖掘語言的背後,連續話語之間的休止符,讓想像與動作產生。」的確,看符宏征的戲最痛快的是肢體,與語言拋接間的空白,是空白保留了想像力,造就了張力。

2011動見体劇團《戰》


不只運動系列的《1:0》,即便是偏重語言、寫實的「家族系列」《離家不遠》(2012)也是極好的例子。在《離家不遠》中,可以看見演員們在極度尋常、風過水無痕的日常對話後,突地如獸般彼此背負爬行,既笑且哭;也有男人拖行著病弱的女人,重摔、背負、重摔,再背負。這些奇幻、詩意、富感染力的肢體穿插在故事軸線中,多半從生活出發,而非象徵性地仿造與內在情緒全然無關的唯美線條。就如同當代舞蹈宗師碧娜・鮑許(Pina Bausch)所說:「我在乎的是人為什麼動,而不是如何動。」符宏征同樣是因為有感,所以動,瑞典導演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對他影響極大,「對我來說,形式就是內容。雖然抽象,但我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符宏征作品中那種像是「持續完成中」的身體感,是一種生活的紋理被編織進作品的框架之中,並且在框架中緩慢地呼吸,讓某些真實在裡頭流動。這樣特殊的作品形式,讓人不禁好奇符宏征如何與演員合作,他說:「通常是我寫出綱要,再與演員一起激盪。排戲更像是身體感覺的培養,訓練對身體張力的敏銳度。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常要面臨要交心多少的選擇,要交出多少的自己來引導對方,有時候,一些無法說出口的秘密、黑暗,能藉由角色偷渡、釋放這些面向。」

2011動見体劇團《戰》


目前在台大、文大授課的符宏征,創作的時間被極度切割、壓縮,很少有自己安靜的時刻,進排練場是他釋放生活緊張感的一種方式,「我覺得我是活在排練場裡面,創作的泉源在那裡很容易被激發。排練場是最好玩的,是創作實驗的場域,也占據了創作大部分的時間,劇場反而是最後的驗證。在排練場裡,人與人互動最親密,也最曖昧,在這個場合裡我說話很自在,合作久了,有時不用說太多話,別人就能進入我的世界。」
就像符宏征對「關係」一貫的探索,對他而言,排練場也是「不斷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與可能性的地方。」他說:「在排練場,可以犯錯,特別是演員,要勇敢地犯錯,不只要交給我好的一面,也要勇於交出不好的一面。當然不是每個演員都做得到,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2013動見体劇團《1:0》


所有創作者都面臨的「對作品不滿足」的焦慮,也讓他自嘲自己的作品與工作環境沒有成熟過,「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來醞釀作品完成的所有環節,是一個大問題,也希望這次《1:0》到更強調快速、效率的北京演出時能引起共鳴,讓觀眾反思自己的生活。」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台師大藝史所「13至20世紀歐洲與亞洲的城市風景」

【文/鄭婷婷】
由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與瑞士蘇黎世大學歷史學系現代藝術史組共同舉辦的「13至20世紀歐洲與亞洲的城市風景」研討會,於6月14、15日在台師大舉行,議題不但橫跨13世紀至現代,地域更遍及歐亞,十分豐富多元。除了台灣學者之外,現場還有來自英國、德國、瑞士、義大利與日本五國的學者,洵是盛會。研討會的主辦人台師大教授曾曬淑、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Bernd Roeck表示,此次研討會提供了國際交流的機會,明年(2014)將於瑞士繼續舉行。
古代亞洲城市的報告有三場,集中在元、明兩朝。第一場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生活科學研究科准教授福田美穗報告「元大都的工字殿:蒙元的中國都市景觀」。大都為今日北京的前身,大都內由蒙古人建立的皇城包含了宮殿與庭園,其中重要的宮殿建築採用「工字殿」的特殊配置,即以迴廊連接前後殿,宮殿平面圖狀如「工」字。元大都的工字殿承襲自前朝金代,卻一變在金時直接相連的前殿與迴廊,改為不相連。福田氏認為此種改變與蒙古人使用「斡耳朵」──蒙古包的習慣息息相關,一來大都皇城保留了使用蒙古包時以「西為尊」、「北方留下空間」的空間配置習慣,另外則以現藏台北故宮的〈文姬歸漢圖〉繪有的蒙古包圖像為據,顯現出元人本來就有工字殿的重要特徵。
接著由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教授馬嘯鴻(Shane McCausland)報告「元蒙大都/汗八里當─歐亞的大都」。現今學者論述元朝時多以漢人、中國的角度出發,馬氏更關心的是元人如何看待自己。故以環繞蒙元大都為核心議題出發,馬氏爬梳元時代各種不同的藝術媒材,囊括繪畫、器物、建築,探詢不同媒材間的共通性,藉由元文化來了解元人如何看待自己。因此他發現不同媒材間皆有重複的圖案,元人可能藉此推廣統治;此外,元人也會將自我的意象投射在藝術品上。更令人驚豔的是,馬氏啟用過去成畫年代遭人質疑的〈趙遹瀘南平夷圖〉(美國納爾遜美術館藏),指出該卷引首有元明仁殿浮水印,是可靠的元畫,一窺元大都城門口的生活景象。他除了蒐羅中國地區的材料,更廣泛涉獵至歐亞,以呈現當年橫跨歐亞的大國之首都風貌。
第三場則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兼台師大藝術史所副教授王正華報告的「晚明城市圖像的興起」。晚明出現了大量的城市圖像,並成為商品在市面上販售。王氏提出,「城市圖像的興起並不是城市繁榮現象必然的結果。城市圖傳統的建立表示城市成為人們反思的對象,城市也構成人們觀看與擁有之視覺物品的主題。」她並將晚明的城市圖分為三個類型討論,一是晚明市面上流傳著大量的「清明上河圖」,這類圖繪多由畫坊製作,內容包括鄉村、城市,富有商業活動、街頭表演等;二是描繪南京、杭州的城市景觀,這類圖繪從城市內部描繪城市自身,能讓觀賞彷彿往身處城市中;三是以最小限度的城門、城牆點出城市的圖繪,城市在當中往往成為母題。王氏的報告結合文化、思想加以論述,博引大量圖像資料,蔚為可觀。
【《典藏古美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誰抓住了歐洲藏家的心?

【文/張馨文 Francise Chang;譯/王逸旻 Christie Wang】

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的第44屆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6月圓滿閉幕。來自全球39個國家的304家畫廊,帶來二十世紀以來的現當代藝術,與近9萬名參觀者展開為期6天的藝術盛宴。


在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幕與第1屆的Art Basel Hong Kong謝幕之際,即便世界各地的畫廊與藏家們都漸漸顯露出疲態,身為歐洲最盛大也最具知名度的現當代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依然魅力十足,風采更甚以往。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也有許多傑出的藝術家悄悄地參展。6月11日星期二的晚上,當展覽會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之際,VIP藏家、策展人、藝術經紀人已紛紛湧入展覽會館,藝術品交易在VIP日開始如火如荼進行。

巴塞爾藝術展委託藝術家Tadashi Kawamata在Messeplatz創作裝置藝術Favela Cafe,並於展會期間展出,作品包含了18組圍繞Messeplatz噴泉的小屋,各有行人道相連,同時設有座位,是公眾及展會訪客可以歇息的咖啡廳及酒吧。


年輕的法國女藝術家卡蜜莉.韓若(Camille Henrot)以其節奏輕快的錄像藝術《Grosse Fatigue》奪得本屆雙年展的銀獅獎,在巴黎左岸知名畫廊Kamel Mennour的展位上,她的9件限量錄像作品已成功售出6件,每件成交價落於3萬至5萬歐元間。擁有中國與愛爾蘭血統的藝術家薩拉.施(Sarah Sze)是威尼斯雙年展中美國國家館(American Pavilion)的代表藝術家,她1.2公尺高的雕塑作品《Standing Pile (Cairn)》,也在Art Basel倫敦Victoria Miro畫廊的展位上以3.2萬美元售出。來自東京的ShugoArts畫廊這次展出3位代理藝術家的作品,在一片好評中,又以出身香港的藝術家李傑(Lee Kit)最受矚目。他不只被位於九龍文化特區的M+美術館選為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Hong Kong Pavilion)的代表藝術家,挾此氣勢,他的3件裝置藝術在巴塞爾藝術展全數售罄,買家包括來自亞洲與歐洲的藏家。
北京的Boers-Li畫廊也被選為Feature展區的參展畫廊之一,其最受矚目的非抽象表現藝術家Zhang Wei(張偉)莫屬。他的藝術品近幾年間慢慢受到歐洲與美洲藏家的矚目,作品標價從22萬歐元起跳。同樣在Feature展區參展的東京 Take Ninagawa畫廊,其重點藝術家為日本具體群畫派(Gutai group)藝術家山崎鶴子(Tsuruko Yamazaki)。她創作於1950與60年代的雕塑與油畫作品,標價多介於10萬至25萬歐元間。有鑑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與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近期相繼展出的具體群畫派與1950至70年代的回顧展,Take Ninagawa畫廊展出山崎鶴子之作實為明智之舉。
與威尼斯雙年展共鳴 皮諾促東西藝術對話
來自洛杉磯的Blum & Poe畫廊,也以村上隆與奈良美智作品開出亮眼的成績。村上隆的一只由白金葉片裝飾的銅雕,以95萬美元成交。奈良美智的一件3版式大型銅雕新作,每版開價自50萬美元起跳。近期除了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替日本物派藝術(Mono-ha)舉辦了回顧展,法國巨富藏家皮諾(Francois Pinault)為呼應威尼斯雙年展,也於威尼斯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舉辦「Prima Materia」展覽,展出稀有且深具歷史意義的物派藝術品,將物派藝術介紹為東方的貧窮藝術(Arte Povera),進一步促進中西藝術間的對話與交流。
藉由致力推動物派藝術的 Blum & Poe畫廊之手,這股回溯1960年代後期日本藝術的風潮已逐漸成形。其位於Art Basel的展位展出的物派藝術品不只是博物館級的收藏,也與在威尼斯展出的物派作品具有可見的同質性。這些藝術品包括Nobuo Sekine的雕塑《Phase of Nothingness – Cloth and Stone》(標價僅12萬美元)與Kishio Suga的1975年雕刻《Entirety of Corner》(標價6萬美元),而Koji Enokura的三角形金屬雕塑《無題》(Untitled,1970/ca.1986)以及李禹煥(Lee Ufan)創作於1980年的油畫《From Line’》並未標示售價,希望能吸引私人機構與美術館的詢問與購藏。另一間日本畫廊Tomio Koyama也展出幾件物派藝術家的作品,如菅木志雄(Kishio Suga)的小型混合媒材裝置,每件定價低於1萬美元。西方美術館與幾位重量級藏家的購藏,已儼然成為具體群與物派在亞洲收藏市場發酵的催化劑,將藝術愛好者的目光投向這兩個長期被忽略的亞洲藝術運動。
亞洲畫廊邊緣化 年輕藝術家大秀solo

來自孟買的Chemould畫廊於Art Basel的Unlimited(無限意象)展區展出Tallur L.N.’s的攝影作品。


在Art Basel的Unlimited(無限意象)展區有著開闊的空間與規模,展出許多尺寸巨大的美術館級展品,展出的藝術家如 Miroslaw Balka、Alfredo Jaar、Simryn Gill、艾未未、以及Roni Horn,他們的作品也出現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Unlimited展區中也可見13位亞洲藝術家的身影。其中3位來自印度,1位來自韓國,3位日本藝術家,另外6位則是中國藝術家。來自紐約、洛杉磯,巴黎、倫敦、柏林、蘇黎世與義大利聖吉米尼亞諾的幾家西方畫廊,共代理了7位亞洲藝術家。在此展區參展的76家畫廊中,僅有4家亞洲畫廊,分別來自中國、韓國與印度。北京的麥勒畫廊(Galerie Urs Meile,Beijing-Lucerne)即展出艾未未的《Fairytale 2007,Ladies Dormitory》與嫣醒的《Arty,Super-Arty》。另一家北京畫廊帶來的則是劉韡的裝置藝術《Library II-I》。來自首爾的 Kukje畫廊選擇了韓裔美籍藝術家Michael Joo的裝置藝術作為展品。Chemould畫廊出身孟買,其展品包括Tallur L.N.的攝影作品與 Shakuntala Kulkarni的裝置藝術。

Art Basel的Unlimited(無限意象)展區展出Noriyuki Haraguchi作品《McCaffrey》。


Art Basel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展區Statements(藝創宣言),特別選出來自全世界24家畫廊的年輕藝術家與他們的個人藝術計畫。北京公社也首開先例受邀展出,帶來中國藝術家胡曉媛的裝置藝術,標價9.5萬美元。首爾的知名畫廊One and J.展出的是Chosil Kil的油畫與雕塑。來自菲律賓的Silverlens畫廊則選擇當地藝術家Maria TaniguchI的大尺寸油畫作品,7.3萬歐元的標價令人咋舌。另一位東南亞藝術家是由布魯賽爾的Meeseen de Clercq畫廊代理;來自越南的 Thu Van Tran,參展作品包括他的油畫、手稿與裝置藝術。

於Art Basel「Unlimited」(無限意象)展區展出的Chiharu Shiota 作品。


保持高水準 致力發掘潛力藝術家
中央展區中,Hall 2.1內的展品卻比位於一樓的重點展廳 Hall 2.0更具有市場潛力。Art Basel在藝術家與作品的選擇上別出心裁,選取易引起西方藏家注目與興趣的展品。相較之下,Art Basel HK的參展藝術家多具有高知名度,為了投亞洲藏家所好,不免犧牲了發掘潛力藝術家的初衷。
在發掘潛力藝術家與提攜年輕藝術家這方面,Art Basel的確有進步的空間,但總體來說,其展品普遍深具一定水準,也希望藉由許多美術館級的藝術品來吸引私人機構或重量級藏家的目光。這也是為什麼Art Basel一直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會之一,持續吸引著千千萬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上海虹橋古玩藝術品春季交易會

【文/梁悅詩】
5月31日,適逢上海虹橋古玩城一週年慶典,「2013上海虹橋古玩藝術品春季交易會」正式啟幕。這場為期4天的交易會在古玩城的戶外步行街舉行,以7,000平方公尺面積、展現了200餘家海內外古玩商的實力雄厚。此次交易會以「廟會」的概念,體現了古玩市場的「大眾性」,無需為門票買單,即可盡情淘寶。交易會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古玩雜項、玉器瓷器、古今字畫、銅器木雕、寶石翡翠、文房四寶、紫砂、古典家具等,琳琅滿目,且不乏精品。




此次交易會吸引200餘家古玩商加盟,除了上海周邊地區,新疆、寧夏、內蒙古、四川等中國各地區的古玩商都前來亮相。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近20家文物商店:包括湖南省文物總店、安徽省文物總店、浙江省文物總店、四川省文物總店、河南省文物總店、西安市文物商店等。交易會在戶外舉行的同時,上海虹橋古玩城裡容納有千餘家商戶及高端藝術品會所。另外,在古玩城1樓中廳則舉辦中國紫砂博物館出版原作展暨收藏品展、古今名壺展及鼻煙壺精品展。在4樓拍賣大廳則有瓷雜專場拍賣會同步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虹橋古玩城「專家鑑定委員會」也同時正式成立。歷時一年,走訪近800家商戶推選出首批28位古玩行業的領軍人物組成的「專家鑑定委員會」,成員包括:丁國強、萬峻池、方鎮聰、王金忠、葉必權、孫立權、許勇翔、張友、張銘譜、張正宇、李幼堅、汪洋、陳立波、林國華、林俊哲、羅斌、胡建平、徐國喜、談斌、錢嶼、陶忠明、崔茶林、黃洪彬、黃暉、葛武英、謝元賢、蔡志明,分屬字畫、高古瓷器、明清瓷器、銅器、錢幣、紫砂器、珠寶翡翠、白玉、古玉、雜項以及當代藝術品門類,將為虹橋古玩城提供鑑寶活動、鑑賞課程導師、商戶品質的提升、交易會參展商把關並篩選等服務。「專家鑑定委員會」的成立相信能為前來購買古玩藝術品的顧客提供必要的保障,有利於虹橋古玩城的長期發展。
【《典藏古美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絕對不能下車

【撰文╱劉太乃】
2013年春季拍賣即將落入尾聲,雖然外界就當前經濟大環境不佳都抱持謹慎態度,但結果卻又再一次跌破大家眼睛,拍賣成交比預期要好許多,不論書畫、骨董、油畫項目成交都相當熱絡,為原本較為憂心的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拍後許多人對市場的強勢都表達了看法,其中「絕對不能下車」論應該是大家一致的看法。
前些時候,中國藝術市場耆老級的資深評論專家趙榆先生出版一套【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二十年】著作,全書分上中下三大冊,從 1992年中國第一場拍賣開始談論,觀察並分析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二十年的市場始末,皆是趙榆老先生過去二十年緊抓中國藝術品拍賣脈動,就每場、每季、每年拍賣會後所撰寫的評論看法,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關於中國藝術品市場、拍賣行業,最具記時、記事性論述的一套書籍;尤其書裡記載、刊登的拍品圖片,更能讓人憶起二十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迅猛的發展的點點滴滴。
趙榆先生在論述認為,中國文物藝術市場出現的第一高潮是1980、1981年,主要是蘇富比取得了仇炎之所藏瓷器在香港、倫敦進行拍賣,尤其是在香港拍賣進而拉起了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序幕;第二個高潮是1989年,主因是蘇富比取得了倫敦鐵路基金會的藏品進行拍賣;第三個高潮是2005、2006年,主要三件拍品創下歷史天價,一是倫敦佳士得以1568.8萬英鎊賣出元青花〈鬼谷下山圖〉、二是香港蘇富比以11548萬港元賣出清乾隆〈琺瑯彩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三是張永珍女士以1.5億港元買下了香港佳士得清乾隆〈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碗〉。至於中國內地拍賣市場迎來的第一高潮是1995、1996年,中國嘉德的傅抱石〈儷人行〉以1100萬人民幣成交、北京翰海的北宋張先〈十詠圖〉以1960萬人民幣成交;第二個高潮出現在2002年至2005年春季,中貿聖佳以3298.9萬人民幣賣出北宋米芾〈硯山銘〉、中國嘉德以2530萬人民幣賣出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主要還是中國書畫市場的崛起,從此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進行迅猛成長期;之後到2009年中國高端藝術品市場正式攻破億元天險,2011年內地拍賣更有28件超過億元天價藝術品成交賣出,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所謂的「億元時代」;而「億元時代」的開啟,讓更多擁有財富的人把藝術品收藏列為財富分配的重要一環。
以瓷器而論,在1980、81年時,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拍賣成交價約在500萬港元,但到了1989年時,同樣的一個雞缸杯拍賣成交為2917萬港元,不到10年漲了6倍。據傳,瑞士西方大收藏家擁有的這只明成化〈雞缸杯〉要在香港蘇比四十週年中亮相,光估價就已經喊到二億港元,說明擁有優質藝術品每年要取得百分之五十的成長,不是一件難事。同樣漲幅驚人的還包括書畫、各類骨董珍玩、油畫作品,總之近二十年只要手中擁有優質藝術品的收藏家,帶來財富的累積相當快速和可觀,完全不雅於股票、房地產。幾翻藝術品的買賣輪轉,看起來賣方是順利賣出且賣出高價是個大贏家;但經過多年後,同一件藝術品卻還是能夠在下波市場再創高峰,無法牢牢抓住收藏、堅持下去的收藏家,總在高速旋轉木馬上被摔了出去,永遠爬不回不來了。
就以今春香港、北京春季拍賣而論,原本市場預期經濟大環境將對拍賣帶來衝擊,但最後拍賣結果卻出乎預料的好,尤其近現代書畫和油畫拍賣項目,幾件高端拍品都突破了市場預期,再次見證了高端藝術品對經濟不景氣市場的抗跌性。因此,拍賣過後市場人士才會異口同聲說出「絕對不能下車」的心態論述。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會成交28.3億人民幣

【撰文╱北京保利拍賣】

北京保利拍賣現場
(北京保利拍賣╱提供)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會於5月29日開始預展,6月1日至6月6日拍賣,並於6月6日晚間順利收槌,共計拍得28.3億人民幣。全場標王是高達3.25米的〈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櫃〉,這件故宮之外尺寸最大的宮廷四件櫃以9315萬人民幣的成交價刷新中國古董傢俱的世界紀錄,並成為全球2013春季拍賣成交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品。
在此次拍賣中,保利首次嘗試以「回歸文人情懷」為主線,對重點拍品進行整體策劃。此舉順應了藏家不斷提升的品味,獲得良好回應,共有34件拍品成交價過千萬,104件拍品成交價超過500萬人民幣。唐寅手卷作品〈松崖別業圖〉經《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是1991年以來拍賣市場上第一件類似作品,又經晚清重臣孫毓汶和民國財長宋子文收藏,以7130萬人民幣的成交額刷新唐寅拍賣紀錄,並成為今春價格最高的古代書畫作品;主推明清文人金箋扇面的【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和主推高端文玩的【燕閑清賞——翦淞閣文房古器錄】兩個專場各獲得9000萬元左右的總成交額和100%的成交率,從而為春拍獻上兩個白手套專場;作為「五百年來一大千」的曠世奇才,張大千的作品縱然風格迥異,卻無不散發著濃烈的文人氣息,直追唐人筆意的〈唐人秋獵圖〉和豪放不羈的潑彩〈松峰曉靄圖〉都令各路藏家為之傾倒,分別以4225萬人民幣和3910萬人民幣列近現代書畫成交前兩名;現當代藝術使用的媒材舶來自西方,卻在靳尚誼的探索下,在〈髡殘〉這件作品上實現了與傳統人文精神的有機結合,該作品以3910萬人民幣大幅提升靳尚誼個人拍賣紀錄可謂眾望所歸。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春拍超過40%的客戶是第一次進入拍場,他們不僅購買了大部分過千萬人民幣的拍品,而且在百萬人民幣級拍品上展開了激烈競逐。新買家的入場使得今春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現當代藝術、古董珍玩等藝術品類的成交價和成交率均較去年秋季有顯著提升。保利拍賣自2005年成立至今不斷突破,並於今年迎來八周年慶典,感謝各位師長、藏家、買家對保利拍賣一如既往的支持,保利將以不懈的努力回饋各位的期待。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買氣熱.拍品弱-巴黎春拍持平

【文/游智淵】
巴黎蘇富比、佳士得亞洲藝術春季拍賣已於6月12、13兩日落幕,儘管拍品件數和金額的成交率仍居高不下(蘇富比件數成交比率70.8%、金額成交比率89.6%;佳士得件數成交比率88%、金額成交比率95%),總成交金額則較上一季有所衰退,但自歷年平均數據觀之仍屬持平表現(蘇富比763萬9,775歐元、佳士得716萬1,600歐元),而從此季總體拍品陣容明顯薄弱可觀察出一個現象,那就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兩岸三地市場崛起和中港地區拍賣公司先後大量湧現之後,歐洲地區的中國書畫文物收藏歷經過去十年中港台持續細密地掏貨,已顯現出日薄西山的窘境。
不過儘管拍品陣容薄弱,從拍品件數和金額的高成交率可看出,市場的購買力十分強勁,求藏求貨若渴,高價拍品成交價更是預估價數倍乃至數十倍之多。高價拍品的買家主要仍是來自亞洲地區,受歡迎的拍品項目隨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地區買家喜好而定,不脫清宮藝術、清三代官窯瓷器以及清代玉器,延續香港佳士得清乾隆掐絲琺瑯收藏專拍的成功,此季同時期的拍品亦紛紛演出亮麗,而歐洲地區市場特色的鎏金銅佛和唐卡等藏傳佛教藝術表現亦可圈可點。

蘇富比編號70清雍正〈釉裡紅三多紋玉壺春瓶〉,以96萬1,500歐元成交價拔得此季頭籌。


清宮藝術拍品表現最突出者為蘇富比編號182的1746年清乾隆〈御臨米芾苕溪詩〉玉冊,成交價高達25萬3,500歐元,超過預估低標的八倍之多,得主為亞洲私人藏家。蘇富比編號64清乾隆〈鎏金青玉菩薩坐像(連紫檀座)〉,也以預估低標八倍餘的25萬3,500歐元售出。蘇富比此拍圖錄封面拍品編號77清乾隆〈象牙雕「大禹治水」圖筆筒〉,18萬1,000歐元的成交價逾預估價3.5倍。佳士得編號206清乾隆〈鎏金銅嵌八寶仙鶴壽桃紋花插〉成交價同為18萬1,000歐元。
此季罕見之清三代官窯瓷器則有兩件站上高價排行,分別為以96萬1,500歐元成交價拔得此季頭籌的蘇富比編號70清雍正〈釉裡紅三多紋玉壺春瓶〉,和19萬9,500萬元成交價的佳士得編號50清乾隆〈粉青釉葫蘆瓶〉二件,前者超過預估低標的32倍之多,十分驚人,後者也超過預估低標十倍之多,得主皆為亞洲私人藏家。清乾隆掐絲琺瑯器高價者有佳士得編號186清乾隆〈鏨胎琺瑯供器〉一組二件,成交價38萬5,500歐元,佳士得編號218清乾隆〈鎏金銅胎琺瑯花卉紋靈芝鈕方蓋瓶〉,成交價33萬7,500歐元,皆由亞洲私人藏家得標。

蘇富比此拍圖錄封面拍品編號77清乾隆〈象牙雕「大禹治水」圖筆筒〉,成交價18萬1,000歐元。


佛教藝術方面則以蘇富比編號18明宣德〈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成績優異,以超過預估低標3.5倍的28萬9,500歐元拍出;佳士得編號292的18世紀〈札那巴札爾風格鎏金銅藥師佛坐像〉,也拍出約預估低標3.3倍的26萬5,500歐元;蘇富比編號157的17世紀末尼泊爾〈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成交價21萬7,500歐元。蘇富比推出幾幅18、19世紀清代唐卡,成交率極高,尤其以編號234的18世紀清〈和尚唐卡〉表現最為突出,以預估低標2.6倍多的13萬3,500歐元成交。
玉器項目仍受買家青睞,例如蘇富比推出的Klaus J. Mueller歷代玉器收藏專輯以及佳士得推出的義大利清代玉器收藏專輯皆有不錯的表現,前者成交價多數皆達預估價數倍,尤其以清代之前的玉器表現最為亮眼,蘇富比Klaus J. Mueller專輯中編號97宋〈黃玉瑞獸擺件〉,展覽和著錄紀錄佳,拍出78萬1,500歐元,高約預估低標6.5倍,由亞洲私人藏家得標,其餘標新石器時代、商/西周、宋或宋後的玉器也都拍出預估價數倍的價錢。
清代玉器成交率高但成交價多平預估價,高價者僅佳士得編號17的18世紀清〈青白玉臥馬〉,平預估價以12萬1,500歐元售予亞洲私人藏家。玉器之外,翠玉也很搶手,蘇富比編號209清〈翠玉獅鈕瑞獸活環耳三足蓋爐〉,以預估低標3.3倍多的13萬3,500歐元成交;佳士得編號83的20世紀〈翠玉瓜瓞綿綿蓋瓶〉,估2,000~3,000歐元,竟拍出近預估低標40倍的7萬9,500歐元。
書畫拍品擠進高價排行的僅蘇富比編號46黃慎〈花卉〉水墨紙本12開冊,由亞洲私人藏家以22萬9,500歐元得標。佳士得此拍圖錄封面拍品編號170仇英(傳)〈庭園嬰戲圖〉,預估價6,000~8,000歐元,成交價達9萬7,500歐元。
【《典藏古美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浮世春夢

【文/周奕君】

鈴木春信(Harunobu Suzuki,1724-1770)《持煙管的女子》・20.3×28.3 cm・1760年代。


枕繪(まくらえ,Makura-e),即春宮畫。在江戶時代,以市井與歡場文化為主題的浮世繪,幾乎等同春宮畫的代名詞,而剎那的歡樂與男女私情也就成了畫的主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幾乎每一位知名的浮世繪畫師,例如浮世繪開山始祖菱川師宣、錦繪的發明者鈴木春信、美人畫大師喜多川歌麿、風景畫狂人葛飾北齋都曾畫過春宮畫。幾位大師的閨中秘戲各有千秋,共同特點就是都十分誇大描寫性器官的大小,但這些春宮畫著重描繪人物神情與唯美姿態,以及對於性的無盡慾求與熱情的描寫,則讓它擺脫猥褻意涵,走入藝術的殿堂。
7月18日起至31日,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將推出「春扉——浦上滿日本春宮畫收藏展」,展品來自於知名古董藝術收藏家浦上滿(Mitsuru Uragami)所藏逾60件版畫及畫冊,當中包括最負盛名的江戶浮世繪畫師鈴木春信、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鳥居清長、勝川春潮、溪齋英泉等人的傳世傑作。

葛飾北齋(Hokusai Katsushika,1760-1849)《喜能會之故真通》(局部)・22.2×27.4 cm(展開)・1814。


北齋春宮畫的最大特點就是異想天開,而他知名的海女與章魚交合的春畫,震驚西方。法國作家龔固爾(Edmond De Goncourt)還曾為文盛讚:「北齋如此輝煌無比的奇想,猛烈新鮮的表現,真是前無來者。」歌麿的美人畫在西方也享有盛名,他大膽嘗試各種主題,亂倫、通姦、戀母…….,在衣香鬢影、纏綿癡迷間,他穿越大街小巷留下的美人倩影,至今仍穿越時空魅惑著我們。鈴木春信,則是日後成為浮世繪主流的錦繪(にしきえ,Nishiki-e)的首位明星畫師,儘管春信也將男性特徵畫得威風凜凜,但和其他畫師不同的是,畫中男性的柔弱模樣和女性不分軒輊,也讓他筆下的江戶情愛,予人纖細優美的夢幻般的美感。
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永井荷風曾言:「浮世繪必定永遠傳遞著親密的情話,浮世繪的生命,確實和日本的風土同在。」粉臉、櫻唇、細眉,浮世春畫中江戶男女從紙上躍然而出的暢美銷魂之姿,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經典。那古老優雅的線條馳騁於二維的情慾交歡,讓大和民族的精神底色——物哀與無常,在那瞬間歡愉後的憂傷中表露無遺。彷彿滿山怒放隨後飄落的櫻花,春情轉瞬即逝,惟有投身感官世界,才能臻至人生之極樂。
江戶人的性愛觀 浮世春畫的藝術價值
日語中「春畫」即為春宮畫,多以木刻版畫或手繪描繪男女交歡的場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大部分浮世繪畫師除了風景畫和名伶肖像外,都有創作春宮畫,即如鈴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等最具盛名的畫師亦不例外,足見春宮畫之流行。日本春宮畫在近代美術史上被視為不流俗的高雅情色藝術,其婉約撩人的氣氛,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感及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均為人稱頌。
然而,十九世紀末明治時期日本西風漸進,連帶的西方道德價值觀使春宮畫成為時人眼中污穢不堪之禁忌。長久以來日本社會和學術界都對之退避不已,將之淡忘。時移世易,直至近年,曾經以其道德力量深深影響日本社會的西方世界,卻開始對春宮畫表示擊節讚賞。從比利時到芬蘭﹑法國及西班牙等國家的日本春宮畫展覽,掀起了各地學術界和藝術專業者的熱烈興趣。倫敦大英博物館亦將於今年10月3日起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日本春宮畫展」。 該館的日本館負責人克拉克博士(Dr. Tim Clark)表示:「鑑於其主題的情色性質,日本國內缺乏對春宮畫的深度研究。所以我們認為今次的春宮畫展覽意義深遠,不但可以證明春宮畫的藝術價值,更可以藉此研究江戶人民對性愛的態度。」
我自1997年開始收藏日本春宮畫,當年倫敦蘇富比拍賣了最後一批亨利・韋華的浮世繪收藏。在那之前,我一直對春宮畫敬而遠之,但該次拍賣中有一幅春宮畫實在令我無法抗拒。當這幅畫運到東京機場時,它竟被海關勒令退回其「原屬國」,亦即是倫敦。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爾後,反淫褻的條例逐漸放寬,我也漸漸開始拓展我的春宮畫收藏。作為一個藝術商人,我的專長是古董瓷器;但無論是何種藝術品,我只會挑選最高品質的作品。
春宮畫在藝術史上得到重新評價後,已不再被視為色情作品。愈來愈多女性開始研究春宮畫,主流藝術雜誌也有專門介紹,而且是由女性編輯負責,讀者也大多是女性。京都立命館大學就有一門關於春宮畫的講課,由一名30多歲的女教授演講,參加者多達280人,當中更有不少學生希望以春宮畫作為其畢業論文的主題。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三

【寶瓶文化/提供】
曾經有一家量販店的廣告是這樣訴求的:「我們並沒有坐落在好的地段,也沒有很大的招牌,沒有漂亮的裝潢,甚至沒有穿漂亮制服的售貨員,但我們的價格就是比較低。」這家量販店強調的,就是它們將其他成本降低,然後反映在貨品的售價上,硬是比其他競爭對手來得低。
如果國際連鎖咖啡店要增加服務、增加人員,那麼可能就沒辦法把店面開在昂貴的辦公區地點。就像阿吉師日本料理把房租、裝潢以及人事費用減到最低,把省下來的成本反映在真材實料、物超所值的食材上。
讓消費者滿意不是唯一
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曾經說過:「我們無法讓消費者完全滿意,也不知道如何讓他們全部滿意,消費者滿意後還會再要求更滿意的,因此只能選擇一項或數項讓他們很滿意的。」
這就是強調「核心競爭力」的概念。雖然阿宗麵線沒有座位、沒有冷氣,但是因為坐落在人潮擁擠的西門町,加上麵線也不錯吃,因此即使沒有服務也照樣生意興隆。有特色的店家,即使沒有坐落在好的地點,一樣可以吸引新聞媒體報導,招徠顧客。
計畫在二○一三年銷售量突破一千萬台的中國大陸小米機,功能不比知名智慧型手機差,沒有廣告成本,沒有實體通路中間商的剝削,只靠網路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因此每支的售價可以壓低到新台幣一萬塊錢以下,連知名品牌的一半價錢都不到。
現今的手機發展一直往縮小體積、加強功能的方面前進,卻忽略了老年人與兒童的需求,日本TU-KA集團發現,目前的手機在使用上會讓老年人難以操作,因此開始推出單一功能、簡單操作的老人手機。
Cama咖啡只有八坪大小的店面和有限的座位,但坪效卻是星巴克的一.八倍,它是以強調現場烘焙,提供給消費者臨場的視覺與嗅覺的體驗,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中,殺出一條「藍海」之路來。
「減法」競爭力美學
找出核心競爭力就是用「減法」的方式來運作,在我的「激發訓練」課程中,我會先讓學員假設,如果一個商品是國王要御用的,你要如何來研製?譬如就一杯國王御用的咖啡而言,這杯咖啡一定要是世界最頂級的咖啡:有最甘甜醇美的水、有最高檔的煮咖啡容器,以及最頂級的糖漿、最珍貴的容器、最適切的飲用溫度等等。但是這樣一杯咖啡如果要拿去市場上販賣,一定會因為成本過於高昂,不得不調高售價,使得一般消費者只能望咖啡興嘆。
因此,假設你現在只能在這些頂級的特點中,挑選出一個特色當作你商品的獨特主張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而其他特點就只能擱置一旁。那麼,你會選擇哪一個特點呢?哪個點會有獨特的競爭力,你就在那個點上下工夫,宣傳也是如此,必須聚焦在這個點上。因為對於消費者而言,縱使你有十個特點,消費者也只會記得一點,而這點在廣告上就叫作「訴求重點」。
在開店創業上也是一樣,在商圈、裝潢、服務、價格、產品上選擇一個點,當作你的獨特點與核心競爭力。譬如鼎泰豐就是強烈訴求它的小籠湯包的品質與包功;85度C強調其精緻的五星級飯店的蛋糕;郭元益喜餅強調其歷史悠久;La New強力聚焦在鞋子的舒適性。
增加競爭力的傳統思維,大都是「加法」,新的思維方法則是「減法」,以前是把一個商品或服務「加」到不能再「加」,新的思維則可以嘗試把商品和服務「減」到不能再「減」。「減」到最後,你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出現了。
讓大量廣告說話VS. 讓產品自己說話
那些具有獨特性的「商品」與「服務」,自然會被傳播或被報導,大眾行銷的廣告手法並不是商品暢銷的絕對保證。
光讓消費者滿意已不夠
「消費者對於一般水準所提供的基本服務,已經無法得到滿足。」
一九九五年,湯瑪斯.瓊斯(Thomas O. Jones)和厄爾.薩瑟(W. Earl Sasser, Jr.)在其合著的《滿意的客戶為何會流失?》(Why Satisfied Customers Defect)一書中,就強烈提出:「光是讓消費者滿意已經無法留住他們。」讓消費者滿意的基本水準就是RATER:可信度(Reliability),提供所承諾的產品和服務;可確定度(Assurance),員工的知識與禮貌,讓消費者信任和有信心;形式度(Tangibles),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外觀和設備;關心度(Empathy),對於消費者的注意和關心;回應度(Responsiveness),願意去解決問題和提供快速的服務。
一九九四年,全錄公司調查了四十八萬個消費者,分別用一到五分來評估消費者的滿意度:五分是非常滿意,四分是滿意,三分是普通,兩分是不滿意,一分是非常不滿意。調查結果發現,在未來十八個月內,消費者滿意度五分的比四分多了高達十六倍的回購意願。因此,讓全錄公司努力地去追求百分之百的「客戶滿意度」。
但是目前的調查發現,現在的企業或組織即使讓消費者百分之百的滿意,消費者也不會忠實,現在光是提供給消費者「滿意度」是不夠的,它必須提供給消費者一個「情感」和「態度」的偏好,並且和消費者的「感覺」(feeling)連結在一起。
※延伸閱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二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二

【寶瓶文化/提供】
「再來,各位也一定去過知名的國際連鎖咖啡店,請問你對它們的服務打幾分呢?你去買杯咖啡時,是怎麼買的呢?進店時,有人在門口歡迎你,並高喊『歡迎光臨』嗎?進店後,有人引導你入座嗎?你怎麼點咖啡的呢?有沒有人走到你的座位旁拿Menu給你點呢?你必須到櫃檯點咖啡,點完咖啡呢?你必須等叫號,叫到號時才自己去端。喝完咖啡呢?是放在座位上讓服務人員來收嗎?不,你必須將咖啡杯與盤子放到回收櫃上。如果國際連鎖咖啡店是這樣子的服務,那麼有所謂的『盡量滿足客人的服務』嗎?」
然後又問:「請問到量販店購物時,如果量販店開在熱鬧的市區內,你進店後馬上就有服務員趨前來服務你,你結完帳後,又有服務員將你購買的物品放到你的車上,或者將你的貨品宅送到家。請問這樣經營的量販店會不會賺錢呢?」
學員的回答是:「不會。」
我再問:「為什麼呢?」
學員回答:「因為如果增加了那些服務,人事成本就會增加,為了獲利,就無法以低價商品來吸引人,競爭上就沒有競爭力了。」
到這裡,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傳統的「盡量讓顧客滿意」或是「顧客都是對的」創業服務鐵律必須要修正,創新的觀念是「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運用「Know-Why」思考
另外,我們要運用「Know-Why」的思維方法,探本究源地去了解到底消費者為什麼需要「服務」。在我的「激發訓練」課程裡,我曾如此舉例:
「在一座孤島上,只有一位女性,卻有十位二十歲左右年輕力壯的男士,這位女士年紀超過四十歲,身高只有一百四,長得非常恐龍,那麼這位女士在這座小島上會是什麼地位呢?」
學員會回答:「是美女。」「是女王。」
「是的,這位女士會成為大家爭寵的女王。」
「那麼如果這座島上來了另一個更年輕貌美的女性,請問,原來的那位女性會變成什麼地位呢?」
學員回答:「原來的女王下台,女王換人當。」
「是的,那麼如果又來了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陸陸續續來了十位年輕貌美的女性,那麼,加上原來第一位恐龍女,總共有十一位,然而這座孤島上依然只有十位年輕力壯的男士;那麼,請問這位原來被這十位男士拱為『美女』與『女王』的女生,她的下場是什麼呢?」
大家都紛紛揣測,這位女生會從女王的地位變成僕役,甚至被這些男性丟到海裡餵鯊魚。舉這個例子並沒有輕蔑女性的意思,只是要說明:「美與醜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服務的好壞也是一樣,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一切決定在於供需關係。」
如果是一個需求比供給大的社會,還需要服務嗎?
服務的需要來自於在一個市場有限、消費者有限的環境裡,但卻有很多幾乎同質性的競爭對手時,也就是供給大於需求的市場。因此,你必須盡量向你的消費者鞠躬哈腰,諂媚獻殷勤。
如果你具有獨特性與稀有性,那麼便是消費者有求於你。就好像一個醫生把病人治好了,明明是病人付了錢給醫師,卻還要向醫生說聲「謝謝」。那也像iPhone剛上市時,大家搶不到,得要漏夜排隊,好不容易排了十幾個小時才買到手機,卻無怨無悔。
所以,創新的競爭法則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特性與差異化價值,如何創造自己的稀有價值。」
「只有『唯一』,才能建立『第一』。只有建立產品、服務的獨特性或唯一性,這個市場才能掌握在你手上。」
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二○一三年初,全台灣已經有七家分店的Dazzling Cafe Bubble,每逢假日,店門口都大排長龍,但是這個人氣正夯的小店,主打蜜糖吐司、甜點與咖啡連鎖系統,竟然在網路上被網友批判:訂位難訂,排隊要排很久,服務生態度又不好。但即使如此,許多網友還是抱著「朝聖」的心態硬要前去消費看看。
「比競爭者更好」是以往所謂的勝利方程式,只要在產品的性能上、品質上、服務上比競爭者更好,就有勝出的機會。但是你好,競爭者也會跟從,甚至比你更好。
這樣的競爭結果就是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地附加東西上去,你的競爭對手也會依循這條路子不斷改善,結果只會讓成本不斷提高;然而市場有限,再加上新的競爭者不斷的進入市場,市場被瓜分了,成本又提高了,卻因為競爭對手每個都虎視眈眈的要搶你的市場、你的顧客,使得你不敢抬高價錢,所有提高成本的負擔只能自行吸收,「比競爭者更好」的策略最後卻走進了死胡同。
況且一家企業或是店家,要比競爭者更好的層面太多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有集中自己的優勢資源於一項「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之上,聚焦在自己最擅長的核心點上,做得比競爭者超前很多,好讓競爭者不僅跟不上,而且還望塵莫及。
※延伸閱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三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淺析多益與托福的方向與差異

學英文如果要準備考試,現在幾乎都有兩種--- 多益 ( TOEIC )跟 托福 (TOEFL),那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又該選哪一種呢?

托福 (TOEFL)
托福是ETS發展出來,針對想要獲得北美洲大學入學許可的外國學生,因此想獲得北美洲大學及研究所學位的學生該選擇托福。
同樣類型的還有雅思(IELTS),只是他是偏向英國 or 澳洲 紐西蘭。不過最近越來越多學校是兩者都承認了,所以還是以個人需要來選擇考試。
由此看來,托福是偏向學術研究、出國念書用的,而且這兩張證照都是國際認證喔。

多益(TOEIC)
比較偏向生活跟 商用英文 ,然後現在廣泛的被一般企業雇主們當做在徵選人才時,作為基本的一個考量。
因為上班的狀況其實不需要用到像托福或是雅思那們學術嚴謹的用法,故難度也比較簡單,這張也是國際認證的喔。
這兩樣的差別大概就這些,每個人可以依自己需求去考。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jana10kimo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4&News_Class_ID=0




學英文的小方法

學好英文不外乎:多看、多聽、多講、多想。

運用多了,英文能力自然嚇嚇叫!

一個小撇步:

 隨時隨地,假想你正帶著外國朋友參觀,在這當下你會如何用英文介紹呢?
例如:在捷運上,你會怎麼介紹如何搭乘?有哪些停靠站?

在夜市裡,你要如何介紹各式小吃?有什麼樣的口感?哪些一定要品嚐?在廟會遶境活動中,你如何介紹相關民俗文化?......等。

總之,刻意讓自己處在於英文思考狀態!久了,習慣成自然,英文能力就變好了。

不錯的免費學英文管道:

TED網站
影片有中文/英文字幕可以選擇,練習英文聽力,同時還可以獲得各領域最新的科技資訊。
另外我覺得多看看別人如何進行簡報、演說,對以後自己要上台報告的台風,也有幫助。

CNN Student News
有新聞文稿可看到主播在說啥?同時知悉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

去圖書館看英文雜誌
有精選的文章,可以幫助英文撰寫能力,同時切合時事,與外國朋友聊天,話題不用愁?

 LearnEnglish Kids | British Council
很有趣的英文學習網站,有故事朗讀、動畫、小遊戲......等,尤其適合小朋友學英文。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der111159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3&News_Class_ID=0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穩踞業界龍頭 佳士得怎麼辦到的?(下)

【文/林亞偉】

此次佳士得以整整一個牆面,展出3幅台灣當代藝術家邱亞才的肖像畫。其中兩幅創下佳績。


5月25日晚間,率先登場的「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50件拍品創下4億1495萬港元的佳績,成交率亦高達90%,夜場的前5件拍品全是趙無極油畫精品,3幅1950年代,2幅1960年代,全數以超過高預估價成交,其中4幅更是以近高估價的倍數成交,收藏市場以踴躍的舉牌,表達對趙無極逝世的無限惋惜。
常玉《簾前雙姝》榮登夜場狀元

朱銘作品一掃去年秋拍在佳士得夜場大流標的窘境,此次1件銅雕、2件木雕作品均於夜場順利成交。朱銘《太極系列:轉身》作品後方的蔡國強《錢網系列:第三號》也以超過低估價的兩倍落槌,成交價達663萬港元。


夜場中最受關注的作品,即為常玉《簾前雙姝》油畫,此件常玉約1929年的創作,尺幅僅73×50 cm,估價待詢。拍賣官安卓莉亞從1900萬港元起拍,經過現場與電話牌相互拚搶,最後由佳士得亞洲業務總監李昕喊出3900萬港元奪下,加計佣金成交價達4467萬港元,是當之無愧的本場榜首。此作,也登上常玉作品拍賣紀錄的第4高價,但若以平均尺幅計價,這件作品則是平均尺幅最價昂的常玉。值得注意的是,李昕還代表中國大陸買家,購藏了趙無極《24.01.63》這幅趙老難得的紅色精品。從常玉到趙無極,的確已有愈來愈多中國大買家加入購藏行列。
除了《簾前雙姝》,夜場的驚喜則是達4位藝術家打破作品拍賣紀錄,分別是越南藝術家阮潘正《米糧小販》,成交價為303萬港元;中國藝術家朱沅芷《馬上舞旋》,成交價達1143萬港元;新加坡藝術家張荔英《水果》,成交價為507萬港元;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PixCell:豺狼第三號》,成交價為279萬港元。
東南亞市場日趨火熱
在益發熱絡的東南亞藝術版塊,菲律賓藝術家費南度.索維爾的《Aracili》一作,低估價120萬港元,包括台灣藏家到現場藏家皆力拚此作,最後成交價達699萬港元,成為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第二高價。東南亞藝術在夜場表現不俗,除了古那彎的《哈努曼與峇里島舞者》流標,鍾泗賓、阿凡迪、蘇佐佐諾、文圖拉、米斯尼亞迪的作品皆順利超過低估價的倍數成交,成果可觀。在2011年春拍,佳士得東南亞藝術作品共成交87件,到了今春,總共成交達173件,成交金額從兩年前的4千9百萬港元躍升至1億1千萬港元!驗證了東南亞藝市的火熱。
陳澄波扳回一城 張曉剛倍數攀升
夜場中的台灣藝術家作品皆順利拍出,包括3件朱銘雕塑與1件陳澄波油畫。低估價1千萬港元的陳澄波《夏之朝》,成交價為1023萬港元,順利成交的此作,總算挽回其高價精品在其他拍場出師不利的窘境。中國當代部分,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依然搶手,《江湖》一作包括現場藏家與李昕互相爭搶,低估價1600萬港元的此作,成交價達3011萬港元,由李昕勝出。
而夜場比拚最激烈的作品之一,不是底價近達3千萬港元,流標的尤倫斯藏張曉剛《同志與紅色嬰孩》,而是張曉剛1989年創作的《聖母子像》,低估價150萬元,成交價高達1119萬港元!而蔡國強《錢網系列:第三號》火藥爆破作品,也以超過低估價的兩倍,成交價達663萬港元,由台灣高雄知名畫廊競得。
艾軒領銜 趙朱精品眾家競逐
而隔天5月26日的「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213件拍品創下82%的成交率,成交金額達1億9129萬港元。此專場中,朱德群與趙無極作品毫無意外地順利成交,包括台灣資深藏家張秋墩,以及一位近一年進入收藏圈積極購藏的科技業朱姓藏家,積極購藏朱德群、趙無極與趙春翔畫作,朱姓藏家在此專場頗有斬獲。台灣高雄知名畫廊也以近700萬港元代價,購進兩幅朱德群1990年代末創作的油畫。而正在台中國美館舉行個展的蘇笑柏,其作《紅絲》由東南亞藏家陳俊輝購藏,成交價為171萬港元。
該專場的最高價作品為艾軒《凍土帶》油畫,低估價180萬港元。此作吸引寫實油畫藏家唐炬與友人入場競標,與電話競標台的佳士得專家張丹丹互有往來,張丹丹勝出,成交價達675萬港元,名列「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榜首。專場中較可惜的是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的5幅作品,僅成交2幅。
曾梵志奪魁 尤倫斯品牌魅力不減
5月26日的「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328件拍品,則寫下77%的成交率,總成交金額為1億2863萬港元。專場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達45件尤倫斯夫婦(Guy & Myriam Ullens)收藏的中國當代作品,尤倫斯品牌依然深具魅力,尤其這45件拍品全數採低估價策略,最便宜的拍品估價僅2萬港元。45件作品拍出36件,10幅顧德新油畫全數拍出,尤倫斯藏品中最高價作品為謝星南《另一個世代》,成交價為171萬港元;第二高價為陳箴《燭光祭台》,成交價為105萬港元。而「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的最高價作品,依然是曾梵志奪魁,《肖像》一作成交價為723萬港元。
連兩天的拍賣,近800件拍品,佳士得的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以四大專場呈現給收藏家,更細緻地為藏家分門別類拍品內容。當佳士得出新招,未來幾季對手又將如何回應,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穩踞業界龍頭 佳士得怎麼辦到的?(上)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馮光遠:微小的藝術

【文/給我報報總編輯 馮光遠】

給我報報總編輯 馮光遠

微小的藝術
走在路上,看見一個招牌,上面強調他們做的整型手術,屬於「微整型」。「什麼是微整型?」我問朋友,朋友回答,所謂「微整型」,就是體驗價都很便宜,而且一直鼓勵你揪團去做的一種整型手術,這種整型手術同時也是台灣人去韓國,中國人來台灣的一個重要原因。「喔,原來如此。」我謝謝朋友的解惑,也決定舉一反三為大家解說能夠歸到「微藝術」裡的諸多條目。
微漢堡
就是一些幼稚園小朋友吃的漢堡,這些漢堡,原本都是正常大小,可是在他們的老爸說了「來,給把拔咬一小口」之後,就會變成微漢堡,而且隨著微漢堡的出現,也會聽到小朋友的嚎啕大哭聲。
微睡眠
開會或者上課或者看戲或者坐車時進行的睡眠。有些人命好,會有秘書遞給他一張紙條,提醒他口水流下來了或者鼾聲太大或者有記者正在拍他的睡相,不過通常微睡眠被打斷,是因為會議已結束或者下課、散戲了或者車子已經抵達終點,先生您不能再睡下去了。
微犯罪
就是自認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一些罪行,可是為什麼大家這麼大驚小怪。一些例子包括,小傢伙把可樂倒在老爸的NB上(拿到廚房沖一沖就好了嘛)、聽女友教訓時眼睛卻瞟向她身旁的正妹(可是我還是有在聽啊)、小學校長酒駕被逮(又沒撞死人,幹嘛窮追不捨,大不了退休就是了嘛)等等。喔對了,還有一個,政客那些永遠跳票的政見(政見不就是拿來跳票用的,幹嘛這麼計較啊?)。
微音樂
既然有微電影,當然也有微音樂,所謂微音樂,就是很小聲的音樂,這種音樂,通常在辦公室或路上聽得到,那些戴耳機的人,他們哼啊哈的,你也聽不清楚他們到底在呢喃些什麼,只知道他們在哼音樂,他們哼的,就是所謂的微音樂。
微風
百貨公司名,其實挺大的,這裡,不要被她名字裡的「微」給騙了。
微乳
日本成人電影分類的一種,本文作者因為聽過「有品運動」的演講,所以對此名詞只是似曾相識,並不知道其內涵,請讀者原諒。
微謊言
就是小小的謊言,這種謊言因為無傷大雅,所以聽的人就姑妄信之,並不會對製造微謊言的人生出厭惡感或做出唾棄的表情,相反地,有時反而會同情他,其實看過那種A片就看過嘛,何必支支吾吾躲躲閃閃的?
微出軌
家庭裡玩具火車的出軌,這種出軌不會有人受傷什麼的,可是如果是葛格故意搞鬼讓底迪的小火車整列翻掉,兩個小鬼在客廳大打出手,這時也許會有人受傷。
微愛情
台灣女生與土耳其男孩之間的愛情,有些只維持兩小時,長一點的也許兩夜。有的微愛情甚至被土耳其男孩拍成電影,可是這個時候這部電影並不能稱之為微電影,因為這種電影早已有另一個名詞,稱做「證物」。
微報告
民代或者政府官員出國考察之後回來做的報告。有時只有一兩頁,有時可以有十幾頁,不管頁數多寡,奇怪,這報告的內容除了時間地點之外,怎麼跟其他一些委員或官員多年前所做的報告一樣?
微逛街
上班族利用午休一小時空檔去逛的街。正是因為逛街時間短,所以在上午上班的時候,就要仔細規畫路線、商店、品項、折價券以及陪同逛街的同事名單等。也就是說,微逛街花的時間很微,可是準備的功夫卻一點都不微。
微分紅
一種在分完之後會萬念俱灰的一種紅。為什麼那些最蠢、最懶的人,分的紅都比我多?為什麼自己每天苦幹實幹老闆都沒有看到,老闆看到的,永遠是那些我最幹的垃圾?通常在微分紅之後,隱約會有微跳槽的念頭閃過。
微結束
拜!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新人Style/路燈之歌

【作者/蔡雨莘】
漸漸地,街路上有了溫度。
我從昨夜焦黑的冰冷陰影中起身,望向才剛亮起的天空,霧一下子煙消雲散了,太陽緩緩地醒來。
我心中的城市總是沒有回憶。
當我注意到日光悄悄到來的蹤跡時,想起了這件事。所有的過去,似乎在那麼朦朧的一天,都被遺忘了。
風又吹了,仔細回想,它似乎一直如同唱片般地不停迴旋在四周。偶爾也會帶著些許香氣,從我佈滿灰色皺摺的手指間溫柔地流過。我將灰色麻布袋揹上了肩頭,便如同往常一樣向前走去。
街頭、街尾,再下一條街……至少這點從不曾被我遺忘過。
陽光一瞬間灑在我的灰鞋前,我的頭便開始不由自主──像蛇一般掃尋著金屬製品的存在。
第一條街上,一陣陣冰涼的氣息,泣訴著空虛向我這邊幽幽走來。我試著像風一樣,默然地走去又走來,僅拾獲兩個已生鏽的鐵桶,在我肩上的袋子裡互相碰撞著,不時傳出類似哭泣的聲音。
我轉入另一條街,感受到格外不同的溫熱氛圍,帶著淡淡潮濕從土壤中升起。這個城市,每一條街、每一條小巷子,都有屬於自己最與眾不同的季節。我想或許這點,城市裡只有我一個人懂得。那些歲月中,如此多采多姿的顏色,只有世界上最灰暗的身影才了解它們的存在。
走完了所有的路,時間漏著,也在我肩上一點一滴寄託著漸漸沉重的感受。折回的路上,我在一旁隨著陽光閃爍的瓦礫堆上撿起了一頂灰帽,驚訝地發現上頭竟沒有任何一處破洞,僅有些許沙塵,和被野貓躺過的痕跡。輕輕撫摸了一陣子,還是把它戴上,奮力地走到那處,唯一沒有被陽光直射的路燈下。
我默默等待著,思考著沒有主題的故事,內容全是沒有足跡的一片灰色。我悄悄把身子探出影子,此刻正午金黃的身軀已覆蓋在大地上,四周一片刺眼的光芒,來來往往的人們,似乎都各自擁有精采的心事,有的結伴,有的單獨行走著。我充滿疑惑地望向他們臉上的笑容,才突然想起我早已遺忘了快樂的滋味,或許連該怎麼笑,都被我遺棄了。成群的說笑聲緩緩向我靠來,我突然覺得臉上的汗水漸漸變得灼熱,趕緊退回到影子裡,看著他們像過客般地從我面前走過,就只是走過,不曾回頭,也不曾感到我的存在。
我默默看著那輛已褪色的貨車馳來、停下,把我的灰袋拿走,又讓我再度選了一個灰色麻袋,扔下幾個銅板,便搖晃地開走了。
我看了看流連不去的黑煙,撿起了地上那三三兩兩圓狀的金屬,突然之間,心裡升起了一股炙熱的浪潮。
我在四周繞了幾圈,又可笑地再次走到了路燈下。
我望著它,望著、望著,望了許久,開始在腦子中急切地搜尋著。為何這一根路燈會使我這樣不由自主地注目?沒有,從來沒有回憶,從來沒有。每日我都不曾去注意它的存在,每日,我孤獨地站在他的身旁,思考著空洞的回憶,卻彷彿從來不曾見過它。
熱切地走向前,我仔細地看著它,看著它和我同樣帶著灰色的身影。細細長長的,上頭貼滿了無謂的彩色紙張,佈滿了好幾道深深的刮痕,及些許唾沫的痕跡。
它帶著落寞的相貌,朦朦朧朧間,映在我眼裡,就像是另一個我一樣!我把手伸向前,輕輕握住,感到了幾處沉重的硬塊。剎那間,路燈發出了吱吱喳喳的叫聲,接著便在我的眼前亮起了,四周縈繞著白色的光芒,我轉過身去,發現四處的窗戶都映著路燈的光影。
突然間,我的身體如電流般地,衝向一條曲向一旁的小巷子。拿了早上的零錢,買了一面小鏡子。我跑回路燈下時,天空已經暗淡了。我握著鏡子,向光源對焦,看到折射到牆上的明亮一塊。我將它轉向自己,訝異地發現路燈正從鏡子裡對我微笑著。
「你和我一樣,都是最寂寞的影子。」我的淚流下了,沒有惆悵,沒有憂傷,只有好久不曾有過的淡淡喜悅,彷彿多年以來,我再次找到了歸宿。
夜裡的霧升了起來,團團圍住了我們,圍住了小小的光點。我高興又興奮地蹲了下來,就在路燈旁邊。他不發一語地,用它微微泛黃的燈光溫柔地包覆著我,如此多年以來,我第一次,對周圍寒冷的感受覺得不自然,最初的時刻,路燈讓我憶起了溫暖的感覺。
突然,遠處傳來了隆隆的聲音,一輛綠色的公車睜著眼向我們馳來,我望了一眼鏡子,發現路燈也帶著淡淡渴望的眼神看著它。車停下了,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一個年輕的人上了車。但,這不會是我們的車。
「永遠都不是。」路燈回應了我心中的話,彷彿腦海中也打著同樣的結。
「所以如此,我們只能不停地等待,等著屬於我們的末班車。」
「難道真的只能像這樣不停等下去嗎?」我心中突然有了氣憤,而路燈只是無語地沉默著。
雙手握拳,面對著一早醒來的霧氣。
我回望了一眼身後已熄的路燈,便提起了麻布袋,上街去尋找那冰冷的金屬。經過了許多的人,偶爾停下看看他們,卻總是得到冷漠的回應。我走回去,貨車悠哉地開來,灰布袋、灰布袋……反反覆覆,它開走了,我還在原地,我在等待,等著黑夜,等著路燈亮起。
「當我第一次睜開眼,世界不是這樣子的。」路燈十分有興致地對我說。
「那時四周都是光,夏日正高興地吐氣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傳遞著溫暖的訊息,偶爾會有麻雀飛來,考慮是否要在我頭上築巢,也會有蒲公英降落在我的燈泡上。」路燈帶點懷念地說。
「但在那一天,我注意到他們似乎都冷落我了,有時向我走來,把很多髒髒的東西都塗上了我的身體,甚至連狗都會特地跑來,無情地撒下一泡尿,所有經過的身影,都把一天中的雜緒留在我這裡,然後再輕鬆地走掉。漸漸、漸漸地,我變得越來越灰,腳下的影子也越來越大圈。我發現他們充滿亮光的身軀變得遙不可及,在眾多的身影中,只會變得更加孤獨。在寂寞的環抱下,我開始選擇了在白天閉眼,到了晚上無人的時分才睜開眼睛。也因為寂寞,我在一片黑暗中總是盡力讓自己顯得更亮,不時暗暗期盼會有人發現我的存在。我長久以來希望的,就是能夠有個人停下來,看看我,發現我的孤獨。」路燈看著我,眼裡閃爍著鵝黃色的光芒。
我調整了一下頭上的灰帽,觀察著葉子上的水珠。
「知道嗎?我每一次看到你的時候,根本不會覺得你孤單。在這城市裡有數不清的路燈,在晚上時會同時亮起,你們怎麼會擁有寂寞呢?」
路燈帶點困惑地閃了一下,「基本上,我們是不會去注意到彼此的。每個路燈在懂得寂寞這一回事後,腳下會自然而然地匯聚成一塊黑影,使我們看不到其實還有別人像自己一樣。就只會一味地冀望溫暖,和思索著世上是否也有和自己同樣的灰影子,因為如此,我們的光芒便一天比一天地亮,腳下的倒影就愈來愈黑。」
我抬頭看了看它,發現已經泛黃的光芒勉強地爆裂出刺眼的白光,使原本繞著它飛舞的蛾瞬間碎裂成灰燼。我才發現有兩輛車開來了,那一刻,我從鏡子發現,我的眼中也燃燒著同樣的燦光。
我站了起來,走入了黑夜的籠罩。
「去哪裡?」路燈在我後頭不安地閃著,而我卻只是一語不發地走著。
一夜的黑、一夜的死寂,才是我們最溫暖的角落,這兒沒有陽光,也沒有人們如湧泉的聲響,卻是最屬於我們的暖潮。
我彎彎曲曲地步入了我記憶中的巷子,果然看到了,一個全身狼狽的人,淒涼全身地沉睡在另一個路燈下,又走進了另一條沒有盡頭的街上,又看到了另一個老婦人,駝著背經過我身旁,卻似乎沒有注意到我。我想起了,因而跑向大大小小的街道,全都找到帶著同樣空洞眼神的身影。
我茫然地走回去,每經過一盞路燈,身旁就亮了一點,我停下腳步,回頭環視,看到了周圍的路燈都睜著熱切的悲哀眼神蠢蠢欲動著。我感到一陣暈眩,忽然想起了,我第一次被賦予灰布袋的生命的時刻,又衝入一旁灰暗的路途。
我還記得,這條路該怎麼走。一邊走、一邊想起流過身旁的事物的名字,彷彿有一股河流,帶著我走向一個未知的島嶼。
電線桿、告示牌、盆栽、門、石磚、地上的白線、椅子……海浪沖刷著我不停奔跑的身軀。我在一個分岔路口停下來了,突然想起了山櫻花的名字,便往右邊的路跑去,一下子,便找到了那時候的地方。
櫻花的紅花輕輕掉落在我肩上,我站著,撫摸著牆上的痕跡。我想起了那時候,我站在這裡,滿懷悲憤地拿著石頭在這牆上用力刮著,似乎用了全身的力,石頭一塊塊地破碎,牆一條條地裂開,雙手也一次次地湧出鮮血。當我虛脫地倚在牆邊,看見一個人揹著一個大麻袋,在路口氣喘吁吁地站著。一根鐵條從他的袋子滑出,重重掉在地上,他看著它,忽然把袋子摔在地上,吼了一聲,便跑走了。我走了過去,提了提它,便莫名地把它揹了起來,走著,一邊把一路上的金屬放入袋子,天亮時,袋子也滿了,一輛車快經過我時停下來了,拿走了我的袋子,又給了我一個灰布袋。那一刻,我開始不用吃東西,一個人,再那麼多個一個人中,我飲著悲哀,吞著寂寞。
我蹲了下來,一下子想起了那麼多事,讓我冷得發抖,但我還想要知道、想要知道更多的事。為何我會悲傷?我四處找尋著,心想一定有某件事可以使我想起來。突然我在一旁發現了一個已佈滿灰塵的黑色小袋子,彷彿似曾相識,我拿了起來,拿出了一朵,已乾枯多年的向日葵。
一碰觸到它,我的淚水便奇怪地掉落,落在向日葵上。它突然在我眼裡恢復成原有的鮮黃色,我看到了我自己在長長的路上奔跑著,眼中閃著淚,口裡不停呼喊著。在呼喊聲中,反覆夾雜了父母的名字……。
這場由淚水組成的黃昏,父母在櫻花成熟之際死了。
「似乎是被什麼怪病染上的了……」眾人同情的低語此起彼落,每一句都是我內心最傷痛的回音。
他們走得太快了,就像一秒鐘那樣的快速,我還來不及思考……。
悲傷阻著我喉嚨,當大家離去時,我獨自坐在門前,黃昏的光芒把我的淚水照得滾燙,但一下子天便黑了,路燈在我的幾步外的地方亮起,黑夜來了,我的淚水全無。
這個夜晚,有顆星星墜落了,一切似乎如此安靜。我知道,下一次天亮,太陽一定比以往更為燦爛,但我也知道那已不再屬於我了,於是我帶著死亡的決心,往車站跑去。路上我經過向日葵田,不由自主地看著它們,失去了太陽彷彿失去了親人,紛紛垂萎著,我摘下了一朵,折了幾折,便放入了小黑袋中,接著繼續跑著,帶著憤恨,帶著可恨的悲痛,帶著向日葵,踩著淚水,跟著車子跑著,渴望一直跑,跑到大地都成了骸骨……最後我卻停了下來,空洞地走入了這小小的城市……。
向日葵在我的手中變成了碎片,曾經的那些冀望,全都拼湊起來了。如此多年了,被我遺忘,被我用愁苦所取代的事物還有多少?我來到這城市,在路燈的圍繞下摧殘著牆壁時是否已忘掉一切?我突然發現,每一月每一日每分每秒從每一夜的冰冷焦黑的陰影中起身,飄渺的足跡開始佈蓋街道時,一手手拾起的動作,其實是在努力尋回那日悲傷的記憶。
我起身,走回了剛才的大街,立刻感到迎面而來的光芒。
我發現路燈們還是無謂地亮著,這一刻,卻顯得格外落寞,原來天快亮了。於是我開始,在每一個步履前進時,停下來向每一個路燈低語著祝福。一路上,每個路燈都漸漸不再賣力睜著亮白的光,反而變成了溫暖的鵝黃色,夜裡貓兒都跑了出來,穿梭在路燈和路燈之間,舒服地依偎著彼此。
我走回了原本的那個路燈下。它看著最後一部車子默默離去,哀傷地唱起了歌:
你是陌生人
你是個過客
你遠遠地帶來苦苦憂愁
你留下了我的寂寞
我走了過去,抱住它不停絕望唱歌的身軀,緊緊地抱著,它突然不再唱了,路燈不停地顫抖,泛黃的光芒在我頭上閃著,我感到它流出了淚水,過了好一陣子,路燈熄了,遠遠以外也有好多路燈跟著熄了,不會再亮起,只留下星星在孤獨,只留下滿地淚水的影子。
我走到閉著眼的燈桿下,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我是個路燈。
我是個路燈,我來照亮整個城市。
【小說家意見】逐漸灼亮的青春
甘耀明
對於高度運用暗喻烘托、藕斷絲連的象徵技術,向來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強項之一。當探索與尋找創作的道路,成了作家盡情操刀的世界,小說不再囿於故事的束縛了,有時反而像現代詩匠心獨運的在密語上佈樁,步步蓮花。這也讓小說自作家筆下脫手後,成了高度有機的個體,讀者得更積極的參與其中,才能有所得,創造新意義,當然也意味著讀者難以進入文本。無論如何,〈路燈之歌〉創造出豐富意涵的世界,是篇傑作。
〈路燈之歌〉在流浪者與路燈之間,創造了擬人的對位關係,處處可見小說符號。但是,我比較喜歡把此文看成寓言或繪本之類的,線條便躍然舞動,比如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失落的一角〉,尋覓完整個體的道路上所遇到磨合與慰藉。如此,〈路燈之歌〉的主角陳述路燈的樣貌時,無疑的是一種自我投射:「它帶著落寞的相貌,朦朦朧朧間,映在我眼裡,就像是另一個我一樣!」又說:「你和我一樣,都是最寂寞的影子。」路燈如照妖鏡,將背負不堪記憶的流浪者的孤寂打回原形。流浪者將找到適合倚靠的梁柱,孤獨為一盞路燈,成為下一個城市流浪者自我療癒的藥引。
視為城市寓言的〈路燈之歌〉,毋寧是層次豐富,語言如詩。此篇作者蔡雨莘是在學的國中生,已能如此操作小說,更令人讚賞。我對他未來的發展滿是期許與鼓勵呢!
◎本文作者簡介
蔡雨莘
1999年生。喜歡閱讀。喜歡貓。總在貓閃閃發亮的眼眸中,捕捉夢的影子;在文字的世界,重溫這段夢的旅程。最愛聽著人們的話語聲,看著事物最細緻的紋理,捕捉時光在背離人群時所呈現的光彩,一切都如此似曾相識,如同遊走在文字的世界裡,虛虛實實背後,有一個更為真實的存在,堅信人與文字之間,沒有歲月的界線。
◎本文評論者簡介
甘耀明
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小說數次改編成電視單元劇。出版小說集《神祕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喪禮上的故事》,長篇小說《殺鬼》,教育書《沒有圍牆的學校》(合著)。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靈感角落/字海

【作者/夏夏】
對海的記憶,最早最小,是那一次。
八歲時,一家人到旗津海邊,我戴著一頂新買的草帽。突然一陣大風,把草帽捲到海上。我大叫,爸爸看了就往海裡衝。當時近傍晚,浪很大,草帽在瞬間就已經隨浪漂得很遠。我看著爸爸的身影,很害怕爸爸也被浪捲走,心想草帽不要了沒關係。
後來草帽撿回來了,還戴過那頂草帽去了不少地方。
爸爸的名字裡有個「洋」字,洋是更大的海之意。
也記得,一家四口擠著一台偉士牌摩托車,搭渡輪去海邊。有時騎過長長的過港隧道,爸爸會說,妳知道嗎,我們現在在海裡面。
晚年爸爸練字,或是早起走很遠的路。每看到我坐在電腦前打字,他就說,打這麼快做什麼。爸爸有空時就練字,從「點」開始練起,一筆一畫,像孩子那樣認真。我的字向來潦草不成章,幸好打字。一口氣打上千字,習以為常。
爸爸同時也是個追求與時並進的人,老眼昏花仍努力學習使用電子信箱,練習打字。幫他申請帳號後,反覆教他好幾回,最後他製作了一張詳細的流程圖,從此以後電子信箱上手。我去到哪裡,就隨手拍照,也請朋友替我拍,用手機傳給他看。
幾日前,和姊姊一家人出遊。寄了照片給爸爸,隔了兩天,爸爸回信:僅六張太少吧。
爸爸以寫書法的速度打字,比起我一日千字的寫作,爸爸一日數字更珍貴。
◎本文作者簡介
夏夏
從事寫作及其相關。著有個人詩集《鬧彆扭》、長篇小說《煮海》,編輯策劃《一五一時》詩選集。劇場編導作品《煮海的人》。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低調而清晰的存在 台灣VS澳門小劇場交流

【文/吳思鋒】
澳門在台灣的認識裡,除了賭場以外,更多時候是空缺的:我們記得香港回歸的年份,電視新聞亦對香港回歸投以篇幅關注;但澳門是哪一年回歸,知道的人顯然要少得多。在經濟、文化、社會的話語裡,我們所說的「兩岸三地」,也從來就沒有澳門跨入的餘地。
然而,空缺並不意味澳門的不在場,依據我熟悉的劇場領域,無論是澳門本地開展出的一些相關劇場計畫,抑或歸納近幾年許多台灣劇場團體紛至澳門進行各種匯集(工作坊、講座、演出等), 這些劇場交流片段漸次推進台灣與澳門彼此看見的可能,尤以幾項集聚性的策展為焦點,更能看見兩地愈見頻繁的交流風景。

黃思農《忘》,2010牛房劇季


1999年澳門政權交替之際,澳門市政廳(現為民政總署)借鏡愛丁堡藝穗節、亞維儂藝術節,開創此後以全城舞台、環境劇場為特色的澳門藝穗節,2009年更名為城市藝穗節,進一步表明政府部門期望透過藝穗節帶動城市文化觀光的心意,其中曾經出現的台灣作品如下:
歷屆澳門藝穗節中的台灣作品
2002 差事劇團《霧中迷宮》、巴奈《巴奈的歌》
2003 舞工廠舞團《火熱踢踏‧飆舞長街》、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廖文和布袋戲團《金光布袋戲》
2004 台原大稻埕偶戲館《朝聖之行》
2005 納豆劇場《妳是我媽媽》
2009 身聲演繹劇場《光‧音》
2010 小丑默劇團《反斗默劇兩頭遊》、梗劇場《香港出品》(現居台北的香港劇場工作者禤思敏單人表演之作,劇團亦立案於台北)、禾劇場《忿怒》、廷威醒獅劇團《禪暮八極II-密語》、《獅舞鼓揚》、林乃文/凹凸之外《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
2011 禾劇場《 死亡紀事》、足跡與蕃茄(現居台東的插畫家)《傷城記》(展覽)、小丑默劇團《瘋狂澳門BUS-戀愛ING》、曉劇場《十歲》、姚尚德《博物館》
2012 再現劇團《Bushiban》、演摩莎劇團《隔離嘅大母雞‧十年祭》、再拒劇團《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共同參與)「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畫」

姚尚德《博物館》,2011澳門城市藝穗節


其中很明顯看得到,台灣的創作者在2010年以後受邀的比率升高,同時以非話劇形式作品居多,這樣的趨勢也反映在牛房倉庫始於2007年策辦的「牛房劇季」,該劇季無論就空間氛圍與策展創意,皆有其獨特的實驗性格,並且時時注入本土議題的關懷。時序同樣回轉至2010年,以「生活/生存空間」做為主題的牛房劇季,三部演出作品即有兩部來自台灣。包括藍貝芝《無枝nostalgia》離家行動,通過一名外籍女傭的工作實況,採取極度限縮空間的舞台手法,揭穿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暗角;再拒劇團團長黃思農的《忘》,運用影像與現場音樂影射國族暴力與歷史遺忘的課題。
2011年,牛房劇季維持實驗性精神,與身體氣象館/牯嶺街小劇場合製王墨林編導的《黑洞3》,因此該節目分於澳門與台北演出,澳門演員張楚誠亦參與其中,藉由共同製作的方法,串連雙城的創意基地(牛房倉庫與牯嶺街小劇場)。2012年,牛房劇季同樣僅以「一部」作品為核心,那是由兩位旅居不同國度的藝術家,住居澳門來自台灣的蔣禎紜(註一),以及旅居倫敦的首爾藝術家楊芝媛共同發起的《游移的家鄉》,從兩人的移動處境,回視「我」的生活狀態。

身聲演繹劇場《光‧音》,2009澳門城市藝穗節


除了前述兩項策展之外,台灣劇場在澳門猶有許多來往,譬如甫結束的澳門藝術節,澳門文化局委託身體氣象館製作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經典劇作《長夜漫漫路迢迢》(王墨林改編/導演),澳門青年劇團邀請馬汀尼教授執導莎劇《冬天的故事》;多年來專心在台灣發展的馬華劇場工作者高俊耀,亦以編導身分與足跡合作《大世界娛樂場》,同樣是值得紀錄的片段。此外諸如兩地行為藝術交流、澳門劇場文化學會「駐澳藝評人計畫」、澳門藝穗節及澳門藝術節皆會邀請「駐節藝評人」、足跡「小劇場演書節」、華文戲劇節以及其他單一作品演出的合作等,都有台灣劇場工作者參與其中的痕跡。澳門在「兩岸三地」話語中的缺席,反而在這番劇場交流的持續發動之中,以低調沉默的文化姿態,佔有清晰的一席之地。
註一:蔣禎耘於英國倫敦Middlesex大學取得劇場編導碩士以後,便旅居澳門至今,並於2005年結合台灣、澳門劇場工作者,創立「凹凸之外劇團」,最近以藝術總監之名,完成融合環境劇場與文化旅遊之作《遺城詩路》。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在臨暗的邊界上—評風格涉《Rest in Peace》


導演找來十七具活跳跳的青春肉體,為的不是表現什麼生命活力,而是要找回被過於喧囂的網路世界所淹沒的寧靜。(風格涉/提供)

【文字/郭亮廷】
貼文總有沒人按讚的時候,沒關係,我憤世嫉俗也不是一兩年,反正大家拼命按讚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我轉念又想,如果我死了連個RIP的留言都沒有,那怎麼辦?我等於在最後關頭被宣判做人失敗。這麼說,Facebook還真是「非死不可」啊!臉書就是生死簿,沒有它一句話,靈魂便不得安息。或應該反過來說,到死都還不能下線,那就再沒有安息可言了。所以風格涉要做《Rest in Peace》,導演李銘宸找來十七具活跳跳的青春肉體,為的不是表現什麼生命活力,而是要找回被過於喧囂的網路世界所淹沒的,我們都會說、卻愈來愈不知道那是什麼的,寧靜,或死寂。
上線後,動物感傷
走進劇場,我們彷彿來到肇事現場,一輛汽車前方有一台機車翻覆,雨衣和安全帽肚破腸流一般,從椅墊下的置物箱滾落在地。假如眼前是在播放影集,案發現場勘驗完,馬上就是高潮迭起的辦案了,可偏偏這齣戲就是反高潮。反高潮不是說它很無聊,相反的,它一直用無聲的張力,維持無解的懸疑。於是一開場,演員就來破壞這個肇事現場,她將車子啟動,往觀眾的方向嗶嗶嗶倒車,眼看就要撞進觀眾席造成另一起傷亡事件,車子一拐彎,往側邊的小鐵門溜走了。肇事者逃逸,這下子誰來還死者一個公道啊!驚嘆號還懸在半空,突然場上的機車大燈乍亮,演員像鬼影一樣逆著光逼向台前,好像復仇者聯盟來討回公道,可是他們並未發動攻擊,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
他們究竟是誰?來做什麼?接下來靜默的表演恐怕只有更懸疑:演員默默脫掉身上的服飾配件,像是在繳回個人生前物品,可是脫到幾近赤裸,又在轉暗的燈光下吃起東西,有股蓄勢待發的氣息。對照前後關係,我覺得這批年輕男女是難民,他們在現實中受傷,所以剛剛越過邊界逃到這裡避難。這裡是哪裡?無疑是劇場,也極可能是網路世界,總之是真實和虛幻變得分際模糊的地方。
如上述,這齣戲的力道,來自於它總是耐著性子,硬是不將壓迫感推向爆點,不將語意模糊說破,就連換場都可以長時間處在視線不佳的昏暗中,可惜當它終於忍不住大聲表露情感的時候就露餡了,一瞬間,黑矇矇的演員都現形了,從捉摸不定、漫遊邊境的群鬼,被打回上線後容易感傷的動物。
(如何不)消費死亡
典型渲染感傷的段落,是眾演員一邊「上左右下踏點點踏點點」念口訣,一邊舞步愈跳愈快,快到有人不支倒地也不停止,只見一個身影滿場跑,對著躺在地上抽搐的身體「咻咻」叫,狀似急救。這儼然是一幅青春受難圖,雖然舞蹈動作以分解動作的口訣同步配音這類手法很搞笑,但是倒下的身體一再為哀傷的情緒加碼,直到舞台深處一個女孩抱著舞廳水晶球,孤獨地看著牆上流轉的光影,另一個女孩哼起《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實在令人一不小心就會反射性地淚崩。小心啊!像動物一樣情緒反射地表達哀傷,這和不花一秒的力氣敲下RIP能有多大差別?
所幸,導演在結尾扳回一城:演員一樣是一長排站在舞台前緣,不過這次,他們不但是在無言的靜默之中,更沉浸在無光的黑暗裡,只聽見有人吐水,我以為是嘔吐,細聽之下原來是在漱口刷牙,他們在黑暗中清洗自己。或者應該說,他們讓黑暗清洗了我們集體,因為接著,我們看到漆黑的身影緩緩謝幕,靜靜離開,可是沒有人鼓掌,沒有人想破壞這美好的死寂。就在這一刻,死亡停止被消費了,我們不再需要任何速成和現成的符號去宣洩感傷,我們只想靜一靜。
我甚至想說,這是劇場透過空的空間,讓我們察覺網路媒體對死亡做了多少過度詮釋,感受到寂靜之外都是多餘。可惜,導演加了我認為多餘的東西,就是燈光明亮的第二次謝幕。謝幕是劇場約定俗成的慣例,但如果劇場的慣例是無庸置疑的,臉書的慣用語如RIP為什麼就該受到質疑呢?再說,按照演出慣例走,就讓這齣戲到了最後還是需要掌聲,枉費它剛剛才讓我們面臨深沉的黑暗,卻覺得不需要恐懼,不需要一切。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7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銷售恐懼症

【撰文/鄭乃銘】
『⋯在香港巴塞爾逛了二天之後,才深刻的發現原來畫廊老闆是很容易取悅的,取悅老闆的最關鍵手段只在於作品銷售得好。記得第一天進來的時候,或許業績還沒有真正開始動,幾位熟悉的老闆各個眉頭深鎖,笑得也極盡勉強,而他們或許也未曾察覺自己臉上的笑容如此僵硬吧!第二天再進入會場之後,情況確實有所改觀。昨天深鎖的眉頭,今天已經打開。笑容是那種壓抑不住的燦爛,態度變得親切到令我有點不自在⋯。我恍然大悟原來畫廊老闆與百貨櫃姐、精品旗艦店店員並沒有兩樣,在業績掛帥的金錢勢導之下,原來;大家都同時罹患了一種叫做銷售恐懼症的心理病』。這是一位藝術家臉書的內容,讀完;實在很難笑出來。
讀到臉書之後不久,我與這位藝術家碰到面,很自然就再聊到這事情上頭。我問他:你會不開心自己的作品被賣得好嗎?他的回答坦白也真誠。他說「這其實是很矛盾的。我一方面很開心自己的作品能被喜歡,但另外一方面卻又不是很樂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喜歡得很厲害;就是被搶購的那種感覺」。「前一陣子我接到一通陌生的畫廊老闆電話,這人的名字我自然是聽過,但卻沒有合作過。這位畫廊老闆老練的說明意圖,原來一位藏家想要我的作品,問我是不是能提供件作品給畫廊銷售。由於作品本身是有特殊場合與目的需要,因此我只能先允諾先把圖稿畫出來;再來看看是否合適。圖稿出來,藏家很滿意。但藏家則透過畫廊老闆來說,除了這樣一件之外,還要再購買另外三件作品。我聽得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我的作品本來就是耗時又耗材,根本不是短時間能量產的。更何況原初希望的那件作品還只停留在圖稿階段,動都還沒動;甚至也不知道做出來之後是否如圖稿一樣的理想?怎可能又橫生出額外三件呢!我於是很委婉拒絕,言明如果可行等原初想要的那件作品出來再說其他吧!孰不料這話竟惹惱畫廊老闆,惡狠狠罵了我好久,尚且指桑罵槐牽累其他藝術家,全都被這位老闆罵得豬狗不如、難以投胎轉世⋯」。「這交易自然沒再有下文。只是,我確實不太明瞭的是,畫廊老闆在買賣過程當中,似乎比較會少考慮到藝術家本身的立場,會忘記藝術家並非是一間工廠、並非只是一昧接訂單生產的工廠」。
「畫廊與藝術家當然都得要生存,可是,藝術家如果只是一個生產工廠,但卻忽略品管而只是一昧提供給畫廊來上架販售,那麼產品到底流向到哪裡?畫廊未必那麼地在乎。而如果市場出現過多作品被丟出來,畫廊會願意來保護藝術家嗎?而如果藝術家只是死要錢卻不顧作品的素質,一旦那天市場盡是充斥著太多瑕疵品,那藝術家還有未來可行嗎?光一件瑕疵品就足以把藝術壽命給夭折的」!
一件質不優的作品就推翻所有努力,這話也許說得有點誇張。但潛藏在這話背後的藝術市場慣性弊病,確實也值得被拿出來研議。
亞洲城市的畫廊環境,存在一種變態又畸形的畫廊受檢方式,那就是檢驗一家畫廊的標準竟是依靠銷售來論定好或壞;而不是來自於經營出質優且具影響性的藝術家。這說起來確實夠令人匪夷所思。今年的香港巴塞爾亞洲入選的畫廊,在被挑選前階作業幾乎都吃進苦頭。原來是巴塞爾主辦單位非常嚴格與畫廊進行參展作品挑選內容。主辦單位希望參展畫廊要真正祭出具有原發性品牌畫廊的經營特質。這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間山寨版畫廊;盡拿別家畫廊苦心經營出來的藝術家來作為自己畫廊營運內容,只想享受現成市場利益卻不願花心思去推展,這樣的畫廊就算多麼會賣畫,斷不可能入選參展。
同樣道理,能入圍參展的畫廊,香港巴塞爾就會極力說服你拿出畫廊的看家本領以饗藏家。舉例來說,你是一家以經營具標竿性華人現代藝術家作品見長的畫廊,雖然你很想舉出年輕當代藝術家作品,巴塞爾主辦方也會想盡方法說服你能夠拿出代表華人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參展。原因在於,經營內容的獨特性與代表性,將成為主辦單位建構博覽會內容賣點之一。這個潛規則充分能看出巴塞爾尊重畫廊正確的社會價值,也尊重畫廊產生的市場機制。西方的藝術市場生態因為歷史久,對於商業價值的地位樂於給予肯定,但反觀亞洲城市畫廊則多少都有點惺惺作態強裝清高。原因或許是差在藝術家並非不希望自己作品能賣,但卻更渴望畫廊不單單只是在賣作品;也應當願意花心血來推展、經營自己的藝術未來吧!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既然有了創意 理當善待創意

【撰文/莫子】
從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黃色小鴨(Rubber Duck Project)在香港維多利亞港事件當中,分外能令人體會到兩岸三地對待創意產業,誰依舊有著強盜的基因!
霍夫曼,當然不是黃色小鴨的始作俑者,但他卻是賦予黃色小鴨新的社會精神價值第一人。他透過後普普主義的手法,以大眾熟悉的圖騰來喚醒一種集體記憶,讓受庸碌摧殘的現代都會人,重新體會到簡單的快樂,原來是有溫度的。
黃色小鴨(Piyopiyo)是1991年誕生在日本長野縣的Creative Yoko Co,Ltd.公司,它也是這家公司眾多產品裡面相當熱銷型產品之一。黃色小鴨的本名叫Piyo Chan,而之所以會叫Piyo的原因,乃是於鴨子叫聲在日語發音跟Piyo很像。黃色小鴨家庭成員有奶奶、爸爸、媽媽與弟弟。當初在設定黃色小鴨這浴缸玩具的時候,很有意思的是已經賦予它種種個性,以期能夠讓它與小朋友產生輕易認同的建立。比如說,黃色小鴨的個性善良、樂觀、活潑,喜歡吃西瓜、烤地瓜、草莓冰淇淋;還有喜歡散步、游泳、唱歌、午睡⋯等。黃色小鴨不喜歡早起、運動、算術;討厭人類老是覺得鴨子應該要喜歡吃蟲與昆蟲,因為,黃色小鴨覺得蟲或昆蟲吃久了會很膩。除非⋯是大蟲或大昆蟲;例外。
黃色小鴨,還一度幫助了海洋學者成功觀察海洋環流的走勢。原來,1992年一艘裝滿塑膠小鴨的貨櫃輪,在北太平洋受到暴風襲擊,二萬多隻的小鴨掉入海中,誰知道它們就隨著海流漂呀漂地在海洋上流浪了14年,竟然分別在加拿大、美國東岸、英國北部⋯上岸,此舉大大幫助了海洋學者有了具體依據,進一步確切掌握海洋環流是如何一番走勢。
荷蘭藝術家霍夫曼並沒有特意去改造這個具有時間記憶的黃色小鴨外表,相反地;他把黃色小鴨人格特質當中的和諧與喜樂,透過放大的劇場效果來喚起眾人記憶;尤其巨大黃色小鴨置身在城市的河道當中,很輕易就能勾惹起城市人對於自身童年時的回憶。仔細去思考霍夫曼這份藝術工程計劃,他真確掌握物件本身的特殊性格,以一種毫不誇張或矯情的方式,讓所謂創意產業能夠回到樸素的人文色彩,這在現階段兩岸普遍高喊創意產業的同時,霍夫曼讓創意產業透過現成物件;而不是現代人時興的去製造一個具有時效性消費物體,這種回到一種生活本質的態度,不啻大大賞了那些自鳴得意大搞文創的人一巴掌,給文創是生產紀念品的官員與私人企業一個極大諷刺。
霍夫曼運用一個簡單的創意原理,卻相對大大撫慰了現代人疲憊的生活心靈,這其實也充分吻合創意產業活化的道理。令人不滿的是,霍夫曼的Rubber Duck Project從荷蘭出發到法國、巴西聖保羅、日本大阪,前面四個站毫無聽聞山寨版黃色小鴨,但到了第五站香港之後,吸引百萬人潮;相當於每七個香港人就有一個人是到過維多利亞港看過黃色小鴨,這當中確實產生了極高的經濟產值,也帶動初夏這一波香港商業機能。可是,就在這無限經濟生機勃然竄燒過程,台灣與大陸則已經不斷出現山寨版黃色小鴨,感到諷刺的是;兩岸都在大力鼓倡創意產業,卻也毫不遮掩去抄襲創意!此舉又如何令人信服既然是在鼓勵創意及文創產業升級,但何以不好好善待創意呢?
文創,固然是可視為一種本質性的商業產品,但所謂商業產品的背後應該涵蘊著更深刻的區域文化背景。我們在看韓國的偶像劇或流行音樂,這本來就可視為一種廣義的文創,韓國政府不遺餘力推銷流行文化到各地區,表面上好像是明星獲得極高商業價值,但骨子裡則是韓國政府推銷文化的勝利。台灣與中國缺少長遠性企業管理眼光,對文創又存在狹隘觀念,始終把文創縮小到單點或單項的消費性物件上,好像把某個藝術家圖騰轉印到生活用品,就是完成文創。但卻忘記通過物件,也能夠傳達精神文化,不是只去綁架物件的形制。通過物件是一種途徑,但不是唯一。文化,說實了;就是一種習慣。日本,把中國的茶文化演變成禪道。今天在台北則可看到有心人把本地的茶,慢慢演化出一股深度的品茶文化。這些,都是一種生活慣性被發揮無限大的文化現象,也是廣義的文創;更是把文創活化的最佳演繹。如果台灣與大陸只是看到黃色小鴨的商機就東施效顰,充其量只是複製一隻罹患禽流感的黃色小鴨,徒留海盜的惡名,又如何吸引更好的創意人投入?善待創意,不也該是鼓勵文創要先建立的基本心態!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淡水竹圍工作室 國境之外的藝術夢工廠

【文/黃佩蔚】
從台北車站算起,35分鐘捷運站車程,出竹圍站2號出口看到雜貨店右轉直走, 8.5分鐘後,如果還沒有看到大門,會以為自己走錯路;若是騎車或開車,則容易錯過該轉彎的民權路口,不小心直奔淡水或台北。想要仰賴科技查google map,它會把你帶到紅樹林站,繼續讓你走錯路。到底在哪裡?大概是所有人對竹圍工作室的疑問。

蕭麗虹策展「藝術家的心靈行動


這個非官方營運組織,在2002至2006年暫停開放前,只有兩連棟,行事低調沒開放,不是認識或透過介紹,不知道能來,一開始也只是把鑰匙交給藝術家,生活創作一切自己來,連退房都自助。經年累月,很多東西也就這麼留了下來,堆疊了當今的樣貌,到這參訪的介紹一開始通常都是說,這是隨時都會踢到藝術品的夢工廠,一進門踩的地是巫義堅的作品《文件廣場》,屋頂上是王德瑜的一排候診室椅,書房放鑰匙的瓷盤是袁廣鳴《盤中魚》用的那個,後花園有美國藝術家亞當・艾福肯(Adam Avikainen)留下來的2012台北雙年展展品,不小心在梅樹下踢到的是莊普的石頭。直到2006年重新對外開放,才是現在的四連棟樣。
2009年開始,獲文建會(現文化部)國際藝術村營運補助,正式接受國內外藝術家申請駐村,才逐漸為眾所知,包括亞洲藝術網絡、亞洲區評審委員Arts Network Asia(ANA)、全球藝術村協會 Res Artis、亞洲藝動網絡Intra Asia Network、世界文化論壇World Culture Forum,還有美國Trans Cultural Exchange,會員名單裡都有竹圍的名字,只是台灣人自己還不怎麼知道,2001開始的台北國際藝術村,之後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都要叫聲前輩的。

2010年吳耿禎首展三部曲


竹圍工作室始終定義自己是一個屬於創作、生產的工廠,不是展示的SHOW ROOM,所以外表看起來總被認為氛圍有餘、當代不足,雖說是園裡有一半的東西是藝術家留下的,但另一半卻是二手來的,加上積極成為零炭計劃實踐者,園區裡鮮少看到太豪華太耗費能源的設備。大概就是這樣不怕搞砸、不擔心弄壞的原因,只要不把房子燒了,800多坪大的地方,做什麼都行。建立這個基地的藝術總監蕭麗虹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是能在台灣藝術文創重要政策制定上,終究能使上一些力的舵手之一。竹圍工作室不是每年帶隊出國爭光的台灣天團,可每年送出去接進來的5大洲藝術家,應該也可以組上幾個全球系夢幻球隊,說是一個國際創作加工廠,其實不為過。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透過早餐會將當地居民匯聚


從低調到逐漸周知,竹圍始終有種莫名的霸氣跟堅持,霸氣的佔領一個荒郊野外,近年開始接受政府補助卻保有堅持的態度,不管是不是主流,2013剛得到的台新藝術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就是這樣的事情。
如果竹圍真要講藝術生產,那些曾經走過門,現在正當紅的藝術家,也只能勉強佔點便宜,說是自己看著長大,只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劃」才能大大方方的說是自己親手生養。因為台新獎,此刻正沸沸揚揚的在台灣引起一陣關於藝術介入環境的議題討論,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其實是從2010年之前就開始的行動,現在大家看到的只是光鮮亮麗的階段性成果,而且其實還沒有結束。吳瑪悧與竹圍工作室,2009年就開始做田野,場域的建構研究從一個大水溝到原來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樹梅坑溪」這4個字,是因為這個計畫才被定下來的,之前,大家只管他叫「大水溝仔」。創作路徑從上游到下游,讓互相以為沒有交集的人、切割分裂的土地,看見彼此被一條溪水如此連結,僅僅是透過最常民的日常行為「吃早餐」,集合所有的人事物,如同儀式,然後擴散至溯溪、社區、環境、教育行動等,就這樣進行了3年。

樹梅坑溪步道


在這個空間中的居民,對於計畫,從懷疑到參與,對於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關心,從覺得這跟藝術有什麼關係到連小學生都知道俯拾皆物的藝術概念。這個計畫,這個所謂的藝術計畫,既不是主流的當代創作,也少了正規作品的藝術性,甚至不是漂亮的美術館裝置,但十足的草根風格,卻有人的味道,更明確的說,這是一個如果沒有這裡的人,如果不是這個地方,就無法成立的作品。15年的駐地堅持,加上3年的累積,得到一個來得剛好的肯定跟獎金,其實是甜蜜的負荷,「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畫」,才正要開始。
現在在台灣講在地、人文、環境,甚至泥土化,好像都是新鮮的名詞,而竹圍工作室卻是默默早早得領著一些當時的未成氣候,不管是不是一條路,一做就是18年,如同這些年來看見的年輕藝術家潛力,誰會想到那些當紅乍紫的想當年,原來都曾經進過竹圍門。「人」始終是竹圍工作室最重要的產品,誠實點的說,這樣一個其實並不夢幻,真的只是工廠的國境之外,應該是給那些就算迷路,也要堅持找到門的人來的,而竹圍自己,也還在路上。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一

【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
系列:Island 201
定價/頁數:$280/288頁
出版日期:102/06/26
類別:成功/創業/行銷
作者簡介:
李文龍,創業創新學權威。
創業失敗是常態,成功是變態。創業不僅是一門學問,更要加入創新元素才能成功超越。二十五年創業輔導實戰經驗,十年的創新思維研究與訓練,是李文龍引領國內創業創新限界突破的新紀元。
1955年出生,政大畢業,美國企管碩士。曾任上通廣告公司市場調查部經理、台灣柯達公司行銷推廣部經理、郭元益食品副總經理、元祖食品總經理、貝立茲國際語文機構台灣區總經理,目前為理得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創新限界突破訓練創辦人。
著作:《秒殺創意──Know Why困境不敗》、《開一家大排長龍的店》、《1次開店就成功》、《開店智慧王》、《創業智慧王》、《如何開一家輕鬆又賺錢的兒童美語補習班》、《如何開一家輕鬆又賺錢的咖啡店》、《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隱形金庫》、《開店賺錢樂翻天》等等,以及各行各業開店成功經營研究報告及著作數十種。
內容簡介:
創業這條路,做對就發達,做錯就死掉。
翻轉你的人生,展開創業事業版圖!
所有你大腦中的龐雜創業構想,全部化整為零,清楚列出創業的28個「O×關鍵」題!
阿原(阿原肥皂創辦人江榮原)、周品均(東京著衣品牌總監)、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Mr.6(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 口碑推薦!
每個創業開店成功者,都有一個特質:叛逆且天生反骨。
不顛覆傳統、偏離常態,就無法挑動人心,
這個年代,唯變態者倖存。
想要創業成功,若沒走在別人前面,就是落後。
創新變態的時代,挑戰創業的黃金鐵則!
28個「O×關鍵」!
*為什麼有些商品平凡無奇,卻在一夕之間爆紅?
*為什麼店家位處偏遠,消費者仍瘋狂排隊等待?
*為什麼明明店家不提供座位,仍有人慕名而去、寧願站著吃飯?
*為什麼MSN Messenger、Nokia、My space的市場龍頭位置被搶走?
*為什麼標榜著「全世界最爛的旅館」,反而吸引許多背包客上門?
*大批遊客湧入台灣老街,難道只是為了地方名產、小吃而去?
*百貨公司週年慶祭出各項優惠、打折活動,可是消費者卻不再買單?
作者李文龍,他以本土角度出發,綜合十多年鑽研創業商機市場、行銷策略定位的經驗,提出了異類變態思考商機,小資創業新思維!他發現創業家的產品暢銷和爆紅大賣的關鍵,就在於新的創業家敢於反差,顛覆傳統思考邏輯。我們必須把舊的思維清掉、完全放棄自以為對的思考方式去創新。因此,新創業家必須勇於創新行銷、定位產品、品牌傳播,祕訣就在於打造28個「O×關鍵」:改正大腦中錯誤的創業思維(×),更正成為全新的創業思考(○)!
滿足顧客需求VS. 建立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增加競爭力的傳統思維,大都是「加法」,新的思維方法則是「減法」。
拋棄舊有思維邏輯
在我的「核心競爭力激發訓練」課程中,一開場我總會問學員:「創業家做生意一定要盡量滿足客人,請問這句話對不對?」在課堂中大部分的學員都會回答:「對的,顧客至上,我們當然要盡量滿足顧客啊,尤其是服務業。」
接下去我就會再問:「請問你們有沒有到過一間店,老闆、老闆娘一副臭臉,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但是生意卻很好。有沒有?」學員的回答是:「有的。」
再來我又問:「請問有沒有去過一個店裡,碗盤、筷子堆得滿桌沒人收拾,客人來了,要自己收拾碗筷,甚至得自己擦桌子,但是卻一樣生意興隆的呢?」答案也是:「有的。」
再問:「請問有沒有看過或聽過,去一家店買東西,卻要排隊一小時、甚至兩三個小時才買得到,而排隊的人愈多,愈有人要排的呢?」答案也是:「有的。」
「蘋果的iPhone上市時,不也是讓很多蘋果迷等候很久,而且要漏夜排隊嗎?同樣的,網路上也一樣,我們也常聽說,連網路訂購都要等個三個月,甚至還有長達半年的呢!那麼,所有教顧客管理的老師或教科書不是都告訴我們,要盡量滿足客人嗎?為什麼要讓客人排那麼久的隊,而且愈有人排隊,客人愈是捨不得走開呢?原因出在哪裡呢?我開玩笑的說:是客人『賤』嗎?」全場哈哈大笑。
然後我再問:「台北西門町的阿宗麵線大家去過沒?去阿宗麵線是怎麼吃的呢?你去吃麵線時,服務員會很客氣地招呼你說『歡迎光臨』嗎?吃完後會跟你說『謝謝光臨』嗎?還有,你是怎麼吃麵線的呢?站著吃,還是坐在座位上吃呢?夏天吃的時候有冷氣吹嗎?如果這些服務都沒有,那麼,為什麼它的生意還是那麼好呢?」
另外我又問:「所有傳授創業開店的老師或教科書,都教我們開店一定要選擇好的地點(location),但是各位有沒有去過或看過一間店位處偏僻的巷內,但生意興隆的呢?有沒有去過山中小店,要開車繞來繞去才能找到,好不容易到達了卻又發現,位於這麼偏僻的地方竟然生意還非常興隆呢?」
學員的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
※延伸閱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二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三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劉太乃/春拍後

【撰文╱劉太乃】
香港、北京的春季拍賣會大致都已結束,成績比市場預期的要好許多,幾家大型拍賣公司總成交額都達到預期,甚至超過原先預估高標。香港佳士得西畫高達7億總成交額,是最接近2008年市場最高峰的一次。其他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成交率都達95%,總成交金額1,010,897,500港元,是香港佳士得史上書畫拍賣第二次超過10億港元(上次是在2011年春拍,共拍得10.93億港元)。另外,5月27日香港蘇富比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更拍得3.3億港元,可見香港春季拍賣市場的熾炎熱度。
北京春拍維持著香港拍賣的熱度,幾家大型拍賣公司都拍出佳績。保利的八週年春拍總成交金額28.3億人民幣、匡時總成交金額14億人民幣、翰海總成交8.2 億人民幣;再加上上月先行拍賣的嘉德總成交金額21億人民幣。北京春拍場子可說是熱鬧滾滾,不受目前經濟大環境混沌不清影響,幾件高價拍品都拍出天價行情跌破了大家的眼鏡,拉出一波的市場高峰,尤其是以中國內地為主的書畫市場,更見漲勢。
雖然藝術品拍賣市場表現超出外界預期,但眼前全球經濟局勢卻又出現詭譎多變的氣氛,尤其在美國聯準會發表將對QE3縮減的消息後,全球金融更陷入了動盪,亞洲和新興國家的股票市場都受到大幅衝擊,許多人對未來經濟抱持著悲觀的心理,擔心的程度2008年金融危機再現。尤其中國國家審計局說,我國地方債高達3.85萬億人民幣(實際的金額可能更多),地方債的問題困擾著中國,如果處理不好,中國可能將上演次貸金融危機,將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經濟難題。所以專家們解讀,新一輪的金融風暴可能會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或是鄰近中國的香港。因為香港的股票、房地產都來到了歷史的高點;而中國除了地方債外,還有短期銀行拆款和流動性和國企等種種問題,都可能對往後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因此專家學者都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持謹慎保留態度。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巴塞爾光環加冕 Art Basel Hong Kong全球矚目(下)

【文/郭怡孜、吳亞男】

Victoria Miro與Ota Fine Arts聯手舉辦的草間彌生個展位臨近會場入口處,非常搶眼。

西方展商保守 草間彌生熱賣
本次展會,西方展商的表現略顯保守,帶來作品大多是亞洲較為熟識的成名藝術家,有的畫廊甚至帶來每位代理藝術家各一件作品,一個展位見到二十、三十位藝術家作品不足為奇。
Victoria Miro及Ota Fine Arts的聯合展位以草間彌生為主打,最後總共賣出18件作品,每件價格破百萬美元;剛加入David Zwirner的草間彌生無非是本屆展會曝光度最高的藝術家之一,在Peter Blum的展位也見到藝術家早期的軟雕塑及素描作品。沃荷是另一位曝光度極高的藝術家,來自紐約專門經營戰後大師作品的Daminique Levy Gallery賣出數件1980年代《美元符號》,價格在7萬至65萬美元不等。美國畫廊Richard Gray賣出Alexander Calder一件1960年的銅質雕塑,價格是125萬美元;Van de Weghe Fine Art則是以680萬美元賣出一幅1968年的畢卡索《Nu Couche a la Libellule》。同樣以代理交易畢卡索知名的紐約畫商Acquavella畫廊,此次原本計畫帶來的2幅畢卡索在運來香港前,已有藏家指名購藏,這2幅畢卡索皆是單價千萬美元以上的精品,可惜已然售出讓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眾無緣相見,也使得Acquavella的一幅畢卡索作品不符藏家預期。而Acquavella倒是帶來一整面牆的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作品,7件作品總定價1700萬美元,吸引從藝術家周春芽到眾多觀者前往朝聖。
柏林畫廊Arndt展出的Eko Nugroho的巨型粉紅狗雕塑《Flower Generation II,2012》非常吸睛,定價5萬4千美元,也在會展期間售予位於阿德雷德(Adelaide)的南澳博物館(South Australian Museum)。剛加入香港國際畫廊群的Lehmann Maupin則成功售出Tracey Emin的霓虹裝置《Now Love is for You》,售價為7萬5500美元。Galerie Gmurzynska在展會期間售出7件波特羅作品予多位亞洲藏家,其中有3件繪畫及4件雕塑,價格落在40萬至130萬美元。波特羅畫作這兩年強勢上漲,估計有達40%的漲幅,其中包括東南亞等地的亞洲新藏家大量加入購藏,更推波助瀾這位南美代表藝術家的聲勢。Perrotin的村上隆個展於VIP預展當晚即售完,畫廊在第二天便換了一輪作品上牆,畫廊代表Staphine Vaillant表示:「今年展出的狀況很好。我們帶來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在香港就有畫廊空間,在藝博會中對我們展出作品有興趣的藏家,都可以就近到我們的畫廊看更多作品,非常有助於達成銷售。」
展商評價更勝以往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以「巴塞爾」的品牌光環,無論在軟硬體部分,皆獲得展商一致好評。大部分展商認為,花錢參加藝術博覽會,如果硬體規畫配套好,便有「錢花得值了」的感受。而軟體所代表的藏家部分,展商認為素質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
大部分展商認為,本屆展會在規畫及動線上,明顯比以往幾屆好,視覺感受也寬敞許多。大未來林舍台北負責人林岱蔚表示:「大會的前置工作比往年更為細膩,例如展板、地毯顏色的樣品都會直接快遞到畫廊。」他特別贊許巴塞爾亞洲總監藍福洛(Magnus Renfrew)務實且謙遜的態度:「布展的第一天,他就站在入口處和每個展商打招呼,關心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最讓展商讚不絕口的是,本屆藝博會邀請的VIP素質很高,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如此觀察:「VIP的含金量高達8成以上,不只歐美藏家來得多,香港與大陸買家也顯著增加,平時不逛博覽會的台灣藏家也來了。」她還強調,組織方規畫的VIP專屬時段,參觀的人大多是潛力買家,少了大量人潮的干擾,加上因著各種因素而使得重要藏家沒有集中在第一天入場,而是分散在每一天,使得對話品質提升許多,銷售的節奏很理想。
至於今年來訪的藏家是否與往年有所不同,畫廊意見較為分歧,有些肯定今年的藏家較為國際化,有些則表示與去年差別不大。藏家屬性的判斷畢竟與各畫廊接觸到的訪客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各家畫廊不同的反應,其實也不令人意外。索卡藝術中心蕭博中表示:「我們參加藝博會不做pre-sale,在藝博會期間的作品全數賣給新藏家,例如展位上的蔡國強作品即由歐洲的基金會收藏。」展位在VIP專屬入口附近的誠品畫廊也迎接較以往更多的歐美藏家,經理張海平很肯定大會的用心,同時她也在VIP日觀察到:「德意志銀行的VIP沒有以前多。」就在整個藝博會結束的隔天,主辦方發布了UBS(瑞士銀行集團)將取代德意志銀行作為香港巴塞爾藝博主要贊助商的消息,似乎正解釋了張海平的敏銳觀察。
來自雅加達的Edwin’s Gallery本次於「亞洲視野」展區展示兩位年輕藝術家Jumaldi Alfi及Heri Dono的作品,畫廊主Edwin Rahardjo表示,巴塞爾品牌的效應吸引來全球藏家及藝術機構,大家都很願意花時間去理解來自不同地區的文化,「巴塞爾到亞洲,對東南亞畫廊來說是就近增加一次力度強大的國際曝光機會。」曾經參加過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的小山登美夫畫廊負責人小山登美夫表示,亞洲與歐洲巴塞爾的藏家還是有區別,歐洲版的巴塞爾藏家傾向關注年輕前衛藝術家作品,亞洲版的巴塞爾則對成名藝術家投注較多目光。
一場為期5天的藝術市場嘉年華已經落幕,然而其影響力仍將持續在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每個有藝術商業活動的區域不斷激盪、迴響著。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雖然沒有事事盡如人意,但瑕不掩瑜,無論是主辦單位的組織號召力、畫廊展出水平、或是參觀者素質,各個層面的提升都令人豎起大拇指,對於亞洲藝市的未來充滿信心。即便參展花費驚人,受訪展商一致表達來年繼續參展的意願,而為數眾多的收藏家及圈內人士都期待明年再聚香江,體驗亞洲藝市的活力與繁榮。
※延伸閱讀:
巴塞爾光環加冕 Art Basel Hong Kong全球矚目(上)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學習英文甘苦談(二)

接著上一篇,再來就是廣播電台和其他傳播媒體囉!

多聽台灣的ICRT和空中美語 (有按照程度分成許多級那就選覺得你可以跟上的),老實說空中美語的速度真的放慢超多如果你真的要練習跟上老外的對話速度要聽ICRT,不過空中美語可以 讓你增進字彙和閱讀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學習英文的管道,也可以上網或電視去看外國的時事新聞頻道和網站像是CNN和BBC或 The New York Times還有TIME等等…也可以隨你的興趣來挑網站 (打英文關鍵字都可以找到),汽車保養時尚天文地理科學心理學什麼都有任君挑選。

如果在書局或報攤可以買到原文的報章雜誌買來看也不錯,網路上也可以長期訂閱 (不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重點是長期天天去聽和看,會常常復習到常用單字和認識新單字,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很痛苦因為很多都看不懂,長期堅持下來英文會進步很多到最候都不太需要 翻譯 機就可以看懂聽力也會大大提升也跟得上他們的對話速度。

有些網站和書也提供中英翻譯對照可以利用,不過最好其實是自己讀原文再來查字典最有效。在讀的時候即使看到不懂的單字要繼續讀下去,看完整句可以按照前後文的意思大略猜一下那個單字的意思,如果忍不住馬上查其實也可以沒關係,整篇讀完再查也不錯。

我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抄下來所有再讀原文時所查到的單字和意義,剛開始不懂的單字實在太多了抄下來我也不想複習那個本子真的很無聊又浪費時間,倒不 如繼續看別的文章和繼續查不懂的單字就好了,腦袋裡對那個單字會有一些印象下次遇到如果忘記再查一遍,看到很多次以後就會慢慢記住了!

到最後讀英文時通常只會遇到寥寥幾個單字不懂,不查字典也都能理解一篇文章在講什麼了喔!如果對你來說抄下來很重要那就超沒關係呀!每個人最有效學習方式不盡相同,要盡量嘗試各種方法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2&News_Class_ID=0





學習英文甘苦談(一)

當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是說英文,要學英文真的不輕鬆,尤其在台灣等亞洲國家這種以死記硬背和填鴨考試為主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英文更不容易。

高中之後我的英文有機會進步也只是因為我搬到英語系國家親身體會到不同於在台灣學英文的方式,但是搬到講英語的環境學英文最有效的道理之中還有很多 “奇聞” (其實已經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現象了哈),像是很多人搬到英語系國家長期居住但英語能力根本沒進步或者只進步一丁點,是因為這些人來到外國留學或居住後 還是活得像生活在台灣香港等自己的國家一樣只是換個地點不換空間。

最有效也能讓學英文變輕鬆 (以避免死背單字和文法)的訣竅和重點在於:
“一定要讓自己沉浸在 像生活在英語系國家的環境中來學英文”

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能為自己創造這種環境 (而且不用花錢其實就能辦到喔),其實學任何語言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多聽多看多讀多講沒有其他的捷徑啦!

台灣的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病是讓我們學英文的時候從 “讀”開始又只停留在“讀”和 “寫”,但其實學任何語言要從 “聽”開始就如同我們學中文一樣,不然學這個語言會覺得很吃力。

更糟的是遇到外國人的時候從小就開始學英文的我們還是常常臨場變成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和鴨子聽雷的情況,所以當我們在學英文和試著使用英文的時候,一定要想像自己是個剛出生的嬰兒,從頭開始學習一個語言。

我們都是從聽四周的人講話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模仿大人說話,嬰兒才不在乎他說錯或不知道怎麼說,大人也不在意,就只是鼓勵和糾正他們的發音和教新的字彙,我們並不會給一個剛開始學語言的嬰兒壓力,只是耐心地讓他們多聽多看多讀。

還沒有融會貫通一個語言之前犯錯是一定會的,不需要害怕,學英文也是這個道理,如果被迫背文法和單字就算了 (沒辦法學校規定的),一定要常常用才能融會貫通並確實記起來,那就先來看電影和聽音樂吧!

很輕鬆又有趣跟死記硬背一點關係都沒有最好了,尤其是看電影,不僅僅可以學到很多日常用語也可以了解外國人的風俗民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壓力的學英文管道,不過很多人犯了藉由看電影學英文的大忌”邊看中文字幕邊看英文電影”,這樣學英文不行喔!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看字幕直接看和聽 (對練聽力來說很棒進步很快),如果真的需要字幕來了解意思,不要看中文字幕,要看英文字幕,看英文字幕也可以順便增進你的字彙能力,如果喜歡某一部電影重複看好幾遍還是很有趣如果不喜歡重複看也不要勉強。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1&News_Class_ID=0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下)

【文/楊天帥】
香港收藏家劉家明認為,香港藝術家的參與不算多,但這亦非怪事,畢竟香港在世界地圖上只佔有這麼一小方位置。
「這些年來外國畫廊來港開分店,也沒有多展示香港藝術家作品。個展主要還是以著名藝術家(big names)為主。例外的是樂曼慕品,他們於巴塞爾藝術展期間舉行的展覽『文字無疆界』,可以看到白雙全和曾建華。」
儘管如此,無可否認的是,香港藝術家的機會,自從ART HK出現以後,終究還是增加了。
明顯例子是去年奪得香港年輕藝術家獎,今年與Galerie Ora-Ora合作舉辦個展的鄭哈雷。誠如畫廊總監徐錦熹所言,選擇以他迎戰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博。
「看過瑞士ART BASEL和MIAMI之後,我發現畫廊辦展,有三種策略。」她說。「第一是做大師作品的二手買賣;第二是自己策畫當代藝術家群展;第三則是個人展覽。我想,做為香港畫廊,我們要讓人記得名字,便必須冒險,所以我決定做鄭哈雷的個人展覽。」
徐錦熹押注贏了。鄭哈雷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好得在展覽開幕30分鐘已做成首宗交易。鄭哈雷成為香港藝市熱潮的勝利者之一。
對於自己的成功,他這樣回應:「做為藝術家,重要的是在熱潮過後,你如何繼續你的創作。嘴巴說著雖然容易,但實際上調整自己的心情,其實是很困難的。」
他的作品具有濃厚本土性。鄭哈雷亦自言,「希望透過創作表達自己做為『香港藝術家』的身分。」
徐錦熹亦說,鄭哈雷的畫之所以能夠在云云作品中突圍而出,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其強烈的香港特色。這種香港特色吸引了不少歐洲藏家視線。「起初我還擔心外國人會否不喜歡中國的單色畫作,或會否不明白哈雷作品的港式幽默。」她說。「然而他們確實是懂得欣賞的。有一個法國人便告訴我,他看得太多歐洲作品,覺得哈雷的畫作感覺清新。」
聽到徐錦熹的一席話,「東方主義」這四個字於我腦海浮現。如果某種特定風格能給引外國藏家注意,它會變成香港藝術的主流嗎?直接問鄭哈雷:「你會否為迎合市場而改變自己的藝術風格?」
「現時市場還沒有蓬勃到那種程度。」他答得保守。「要是一個系列的作品可以賣幾千萬,那就很難說了。」
與鄭哈雷抱類似看法的,是Galerie Du Monde總監修勒(Fred Scholle)。他說,香港藝術家暫時還未被市場寵壞。「他們並不特別受國際藏家關注,目前仍在爭取曝光機會的階段。」
「至於將來則很難說,或許你會見到未來有誰開一家工廠,聘請15個藝術家生產作品。」他笑道。
1974年起創辦Galerie Du Monde的修勒認為,香港藝術家受漠視已一段很長時間,「不僅在世界,即便在本地亦然。」他知道有些藝術家是富才華而且具原創性的,只是還沒得到應有的注目。
「我們想在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展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結果他們選擇了林東鵬。整個展覽攤位只展出一件大型裝置,其冒險程度絕不亞於Galerie Ora-Ora。
「巴塞爾會吸引得很多收藏家和國際機構前來展。我覺得林東鵬值得受他們關注。」
然而不擔心作品賣不出去嗎?
修勒聲言,做這個展覽並不為錢,而是希望讓藝術家得到應有的認可。「當代藝術有很濃重的商業成分。我很高興自己可以與一些不為錢,而是為心而做的藝術家,一起合作。或許市場終於會改變他們,但至少他們目前仍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希望以行動,保存這種做藝術的態度。」
無論是修勒、鄭哈雷與劉家明,都不約而同認為,與香港相隔一條深圳河的中國大陸,許多藝術家已經被市場寵壞。這批藝術家不少已轉職為「工廠工人」,大量生產容易出售的作品,終於在供求效應下,反過來把自己的價格推低。市場與藝術創作,兩敗俱傷。
香港會走中國大陸的舊路嗎?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發展成熟之前,已先被市場壓得抬不起頭嗎?如果答案是「會」的話,或許「狹隘本土主義」所言非虛,巴塞爾藝術展說穿了不過是一家來香港揩油的外資公司,對香港藝術生態有害無益?
抱歉,說了如此長篇大論,還是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畢竟未來無法預知。

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總監Pui-Pui To。(攝影/楊天帥)

然而我想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的案例,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借鏡。以下的訪問,大概反映了畫廊總監Pui-Pui To的天真與傻氣。然而卻是這種傻氣,反覆提醒我們,藝術與名車、名酒、名錶,儘管有共通之處,但與此同時它們也有著莫大差異。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種差異。
2P展出的,是鄧國騫個展。為什麼選擇鄧國騫?
Pui-Pui To說:「如果你看我的藝術家名單,便會發現我的畫廊是極具概念性的。」
「我們的藝術家有很多理念,但常常很難轉化成平面或立體的作品。鄧國騫的好處,是他可以靈活運用多種媒介。他可以做攝影,也可以做裝置、混合媒介等。」
2P展覽攤位左方,是一件大型裝置;右方則是立體圖象拼貼。這種配搭方法,某程度上反映了Pui-Pui To的內心世界。
「你說得對,」她笑笑,「圖片拼貼易賣,裝置則很難—事實上,我從沒預期它會售出。」她刻意如此佈展,以圖達至理念與市場相平衡。
「既然參加藝博會,你便得向藝術家負責。其中一點,是你必須成功售出他們的作品。」她說。「固然藝博會是一個極好的平台接觸更多觀眾,但它的最大意義,終究是買賣。如果你不買賣,畫廊怎樣生存?」
2P成立了三年。香港巴塞爾是Pui-Pui To參加的第三個藝博會。去年他們成功參加巴塞爾的著名衛星展LISTE,成為首家打入該展的香港畫廊。雖然這也是一項成就,但她坦言自己過往參展一直「很天真」,一味要求展覽以概念取勝。「到第三次,我看看自己的銀行賬目,然後明白—這是一個藝博會,我是應該要賣作品的。」
經營2P三年間,她以畫廊為家,以減輕開支。即便如此,錢包依然損兵折將。最初兩、三個展覽,她的客人甚至都是衷心支持她的朋友。當然她知道,如果代理藍籌(編按:在賭桌上,藍色籌碼最屬值錢)畫家,一切事情便會簡單得多。然而她喜歡藝術,她總是希望推動優秀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然後把這些作品交到優秀博物館與收藏家之手。「能夠把作品賣給一個真正會欣賞、而不是純粹炒賣或擱在家中當裝飾的藏家,是最令人高興的事。」直至最近,畫廊終於開始建立出固定客戶群。Pui-Pui To也曾經把作品帶到美術館。這是她引以為傲的事。
只要有夠多像她這樣的人,香港藝術便不會在全球化與市場化面前敗陣,我這樣想。
※延伸閱讀: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指考試卷塗鴉 胡迪鋼鐵人現身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大考中心今天開會討論指考違規。有考生在試卷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的主角胡迪,還有人用英文寫自己是鋼鐵人,都被扣該科2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上午召開考試委員會會議,報告指考各項工作狀況,並討論試場重大偶發事件或違規事件後續處理。
有考生在答案卷上畫水瓶,並寫著「GOD WATER」,還有將整張答案卡塗鴉,不小心用原子筆畫到答案卡,以鉛筆在答案卡上圈題號。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另有考生抄答案在准考證上,依規定扣該科成績5分。
另有一名考生在地理科答案卷上,用鉛筆竄改准考證條碼,導致無法判讀該答案卷。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全部成績。
今年也有不少考生在答案卷上塗鴉,塗鴉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畫動物、世界地圖、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主角 胡迪,還有考生寫「愛就是咖哩」、「I’m ironman」、「英九萬歲」、莎士比亞名言等。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1020716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企業語言訓練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畢打行奇蹟還能走多遠?(上)

【文/楊天帥】

位於畢打街的畢打行,屬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揉合藝術裝飾元素。

每年5月某兩、三天,在香港中環畢打街,你總會見到本已擠得水洩不通的行人路上,排起一條長長的人龍。高峰時間,人龍可長達五十人以上。他們當中大部份來自外國,但亦不乏中國人臉孔。
人龍在等待的是畢打行的電梯。畢打行那狹窄得僅能讓一兩人通過的門旁,是Abercrombie & Fitch。Abercrombie & Fitch 的門口要比畢打行大上三四倍。左右兩旁各守著一個門神。他們是外國彪形大漢,穿緊身恤衫、拖鞋,以迷離而不乏英偉的眼神掃視人群。他們的身體散發著香氣。有幾個正在排隊的人聞了直咳嗽。
第一次出現這奇景,是2011年的事。至於最後一次又將在何時?當然未來誰也無法確定,只是估計這不會太遙遠──畢打行作為香港畫廊業核心,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在畢打行,觀眾可一口氣逛完六間高質素畫廊。

首間來到畢打行的畫廊,是位於3樓的Ben Brown Fine Arts。
時為2009年。
「畢打行可說是全中環唯一適合經營畫廊的地方。」香港Ben Brown Fine Arts總監Andreas Hecker說。「主要是因為天花板夠高(約3.8米,比一般大廈高約一倍)。另外,我不是說香港人懶,但是他們較不願意上山(前往荷里活道),當然你也很難要求他們去更遙遠的香港仔或其他工業區。最好的地點始終還是中環。」
Ben Brown落戶後,接下來在2011年1月,畢打行7樓迎來了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同年5月,漢雅軒也從皇后大道中5號遷進4樓。漢雅軒位於畢打行的面積約900平方英呎。當時市場估計呎租約150港元,與中環IFC寫字樓平均呎價160港元相約。換句話說,漢雅軒月租達13萬5000港元。當時畫廊主人張頌仁直言,新租金較舊租金貴一倍,然而他還是毫不猶豫地轉移陣地。理由亦與 Ben Brown Fine Arts 相同。
「早就想入來了,無奈舊租約未滿,如此高樓底空間,在中環幾乎絕無僅有。」
協同效應 製造共贏

香港Ben Brown Fine Arts藝廊。

在三家重要畫廊進駐下,畢打行開始受全球藝術圈注目。這讓後來Simon Lee Gallery在2012年4月遷入,又多了一個原因: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正如Andreas所言:「多間畫廊匯聚一堂,令畢打行成為全香港看藝術的最佳地方。它甚至比博物館更好─因為這裡的畫廊質素甚高,展覽許多都屬博物館級。」
事實上,畢打行也確實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這些愛好者好一部分是在香港工作的商界人士。與許多地區例如上海、紐約等不同的是,香港並沒有許多博物館或公益藝術機構管理層來訪,這是因為香港始終是一個商業城市,藝術的所謂蓬勃,目前基本上也只限於市場。Andreas認為,畢打行其他商戶如經營高級鐘錶的Independence - The Art of Horology,以及經營服飾的The Armoury,亦對畫廊有一定幫助,因為他們的客戶群有不少重疊的地方。
上述種種原因,令香港的Ben Brown Fine Arts成功吸引不輸給倫敦總店的人流。這對於逛畫廊未成風尚的香港而言,可算是一項奇蹟了。
畢打行畫廊的參觀者,除本地人外,由於一些旅遊書已把它列作藝術旅遊景點,是以當中也有不少是國外遊客。至於買家,除香港本地人,還有不少來自台灣。雖然外界許多人認為,國外畫廊在香港落戶,主要是為了內地市場,然而事實上中國大陸藏家,時至今日仍然不多。Andreas指,台灣藏家已接觸當代藝術一段日子,總體而言知識要比內地藏家豐富得多。「但內地藏家學得很快,我想短期內中國有質素的收藏家將會增加不少。」
有趣的是,Andreas透露,他們的香港畫廊亦有不少歐洲客人。
歐洲藏家要買作品,為何不在倫敦總店,而要跑到香港?
「因為有時候某些作品無法在倫敦取得。」Andreas解釋。「2011年我們做過Miquel Barcelo的展覽,但在倫敦上次展出是何年何月?我已經不記得了。」
Andreas說,較之於在倫敦,許多時候藝術家更願意在香港展覽。那是因為香港對他們而言仍然是一個新鮮的城市。藝術家也非常希望得到嶄新的經驗,所以他們在香港辦展覽,要比在西方雀躍得多。
當然這些優勢,是在香港經營分店的國際畫廊共享的。然而畢打行六家畫廊匯聚一處,可直接導致人流增加,彼此分享藏家群,因而更易獲得新客源。
類似於畢打行的畫廊聚集點,要數干諾道中五十號的中國農業銀行大廈。那裡的畫廊雖然只有兩家,但因為是白立方(White Cube)和貝浩登(Galerie Perrotin),吸引力並不遜色。
「但你不會從中國農業銀行大廈頂樓一直走下來看藝術的。」
Andreas對中國農業銀行大廈,不以為然。「畢打行不同,你會從七樓看到三樓。當你想去Simon Lee的時候,必須先經過Ben Brown。透過櫥窗,你或許會感興趣,於是也順道進來了。這些機會都是在中國農業銀行大廈不會有的。」
「更不用說,畢打行位於熱鬧的街道,而中國農業銀行大廈面前只是高速公路。加上我們的旁邊就是中環地鐵站。人們步出地鐵站,來到畢打行,看過六家畫廊,到底還會不會想看其他呢?」言語間,不難感到Andreas對畢打行的欣賞與自豪。
他說,畢打行的情況,有點像昔日的阿拉伯的巴剎(Bazaar)。同一行業的商販匯聚一處,彼此互相提攜、幫忙,創造共贏局面。有時候Andreas會與鄰居Simon Lee的亞洲總監Katherine Schaefer把展覽約在同日開幕,藉此提升人流。「不是每個展覽都適合同日開幕,但間中一次也不錯。」
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新任國際總監Althea Viafora Kress 說,她與樂曼慕品(Lehmann Maupin)合伙人Courtney Plummer及香港高古軒總監Nick Simunovic亦早認識,分屬好友。「這不是偶然。」Althea笑道。「我們都是前衛的人,屬於同一社群,對藝術亦擁有類似的信念。Nick的妻子我也認識。我們的出生地很近呀!」
Courtney則把畢打行比喻作紐約的雀兒喜區。當然前者只有六家畫廊,而後者則是超過三百家畫廊的居所,但共享人流的協同作用,仍然生效。
同一塊餅的競爭
當然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也是競爭對手。畢竟畢打行的六間畫廊,都在爭奪同一個客戶群。最明顯的例子是,每到藝博會時節,畫廊重頭展覽全部堆在同一天開幕,直接讓潛在客人逗留在每間畫廊的時間大幅減少。Andreas直言,他甚至寧願反其道而行,發電郵提醒客戶不要在藝博會開幕前天,即最多人湧進畢打行的時候來臨。「有些藏家,你知道他們是『不能排隊』的。他們不會願意這樣做。我常跟他們說,如果要來,隨時都可以來。我們這裡常備香檳,沒必要特意與人推擠。」
特別是在香港,當來自世界不同城市的畫廊聚集一城,代理的國際級藝術家卻大同小異,你也做村上隆,我也做村上隆,競爭便更加激烈了。也是因為這一點,當貝浩登在香港尋找落腳點時,曾希望選址畢打行,但終於因某畫廊向業主提出反對,沒有租成。
Andreas坦言,Ben Brown 2009年來港時,經營方針本來是把高質素的西方藝術帶來香港。回顧其2009年開幕展覽,展出的是沃荷(Andy Warhol)、李希特(Gerhard Richter)與畢卡索(Pablo Picasso)。但如今這方針已經行不通。「當你有白立方和高古軒的時候,帶來赫斯特(Damien Hirst)已沒有意義。」
時移世易,Ben Brown也不得不調整策略。於是香港分行的角色,從單純輸出西方藝術,改為同時輸入亞洲、特別是香港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香港畫廊出售,甚至反過來帶到倫敦藏家面前。2012年5月,香港Ben Brown為今年28歲的中國大陸新進葉凌瀚首次辦個展;同年7月在倫敦辦了當代印尼藝術聯展;今年3月香港Ben Brown首度為當地藝術家Kitty Chou辦個展,緊接著4月亦是當地畫家Simon Birch,辦的同樣也是首次個展。
Andreas接受訪問時,香港Ben Brown正在展出藝術家Not Vital的作品。雖然他是瑞士人,其雕塑卻深具中國風味。事實上那些作品都是他在北京草場地的工作室製作的。「我們希望這些展覽,可以為Ben Brown建立一個同時受東西兩地影響的形象。」
Not Vital的創作,某種意義上與香港,特別是畢打行非常匹配。香港是有名的東西交會之所,而畢打行則是中環已經難得一見的戰前建築,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加上藝術裝飾(Art Deco)風格的樑瓦,是香港殖民地歷史的見證。
※延伸閱讀:
畢打行奇蹟還能走多遠?(下)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上)

【文/楊天帥】
無論在今年「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Hong Kong),還是過往歷屆ART HK,香港記者每每發問,話題總離不開二字:「有多少『香港』畫廊?」、「有多少『香港』藝術家?」、「有多少『香港』市民參與?」、「評審團中有多少個『香港』人?」
香港,香港。
藝圈中有人說,這些問題問得好、問得妙。巴塞爾藝術展是外資機構,連總監史畢格勒(Marc Spiegler)也不諱言,選擇落戶香港並不是因為她特別有文化。如果太多頂級美術館,買家注意力會分散,不專心在藝博會消費。所以,選一個具商業氣息的地方更為重要。既已說得這麼露骨,焉能讓外國人揩這塊本已藝術貧瘠之地的油水?
這麼著,巴塞爾藝術展中香港參與之多寡,便成為重中之重的關鍵。而提出一切關於「香港」的質詢,也就成了對外敵的監察。
也有人對上述觀點,以六個字反擊:「狹隘本土主義」。在今日已然全球化的當代藝術世界,還需要重視藝術家的「血統」嗎?
最顯而易見的事例:代表香港參加今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李傑,已搬到台北工作;代表他的畫廊中,沒有一家來自香港;其作品在世界各地比香港賣得更好,名聲也更響。李傑於香港出生,但他是香港藝術家嗎?過於關注香港本土,難道不是源於一種後殖民思維,甚至純粹的排外情緒?這種排外情緒,對香港孰好孰壞?
本土與全球化的拉扯,仍在持續。有趣的是,巴塞爾藝術展揣摩到香港人這種心理,是早在召開記者會時,已特別請來美國Knight Foundation專責藝術發展的副總裁蕭爾(Dennis Scholl),以邁阿密居民身分,現身說法自從巴塞爾藝術展2002年駕臨後,對邁阿密產生了怎樣的正面作用。從新聞稿與管理團隊的發言中,也不難讀出種種指向「巴塞爾好,香港好」的語言藝術。他們早在你提問之前,已搶先聲明,首屆巴塞爾藝術展展出了哪位香港藝術家的作品,與哪些香港藝術機構合作,有多少家香港畫廊參與……
27家。香港區區一塊彈丸之地,卻在245家中佔了27家的位置,當然不賴。只是很少人深究,在這27家中,實則包括了班.布朗(Ben Brown Fine Arts)、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貝浩登(Galerie Perrotin)、樂曼慕品(Lehmann Maupin)與白立方(White Cube)等外國畫廊分行。這些外國畫廊,莫說是在巴塞爾藝術展展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許多就連藝術家名單上,也看不到一個香港人的名字。
即便是本地畫廊,也有不經營香港藝術家的。

FEAST Projects展出已故旅法華人畫家曾海文(1927-1991)個展。(攝影/楊天帥)

例如FEAST Projects,他們過往未曾參加過ART HK,畫廊方面直指因為今年展覽冠上巴塞爾之名,吸引力大增,才選擇報名。「ART BASEL是世界上最頂尖的藝博會,參展單位篩選過程嚴謹,能成功參加,是一種榮耀(Privilege)。」
FEAST Projects展出的,是已故旅法華人畫家曾海文(1927-1991)個展。曾海文與朱德群、趙無極同樣,為在法國定居的第二代中國畫家,作品亦多以揉合東西美學為重心。畫廊指,展覽反應良好,「因為無論外國人與中國人都看得懂。」至於何以選擇曾海文,是因為「畫廊立足香港,故希望展出具亞洲特色的作品。」話雖如此,在他們的代理藝術家名單上,卻沒有一個香港人。「其實我們代表的藝術家來自世界各地,無分國籍,只要認為合適便會代理。」
那麼,撇開「27家畫廊」這個虛幻的數字,香港在巴塞爾藝術展中,實際上到底佔有一個怎樣的位置?
可圈可點的是Blindspot Gallery舉辦了香港藝術家又一山人個展;嘉圖(Grotto Fine Art)依然故我,不屈不撓,展出清一色香港藝術家作品—「全球唯一香港藝術專門店」的稱號,歸他們所有,名符其實;安全口(Gallery EXIT)、奧沙(Osage Gallery)亦有展出不少香港藝術品;Galerie Ora-Ora辦香港新進鄭哈雷個展,叫好叫座 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首度參加香港的藝博會,便推出年輕本土藝術家鄧國騫Galerie du Monde的香港藝術家林東鵬單件裝置也吸引不少眼球,雖然林東鵬於開幕當日在Facebook上痛罵展覽,甚至說要「毀掉作品」。原因不明,估計是和惡劣的佈展技術有關。
除此以外,一些外國畫廊如ShugoArts(東京)與Lombard Freid Gallery(紐約)展出了李傑的作品 Shanghai Gallery of Art展出本地藝術組合Map Office;Rhona Hoffman Gallery(芝加哥)展出活躍於香港與洛杉磯的藝術家Adrian Wong。大致如此。
※延伸閱讀: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失落的笑顏──311災後實訪福島紀事

【作者/卡普西】
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迄今已經邁入第三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的9個市町村逐步解除因核災列為警戒區的封鎖,其餘未被列為警戒區的市町村地域,人民的生活也慢慢開始步入軌道,從友人的部落格裡可以看到,許多振興鄉里的活動計畫陸陸續續地舉辦中,一切似乎逐漸歸於平靜,只是輻射的潛在威脅仍然沒有離開,後續的清理工作還是條漫漫長路。
2011年3月11日,日本時間下午2點46分,東北地方的太平洋海域發生震度9級的近海地震,伴隨引發高達40公尺的海嘯。該地震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地震的規模不斷地上修,伴隨而至的海嘯也是最為嚴重的,再加上其引發的火災和輻射洩漏事故,導致大範圍地區的機能癱瘓和經濟活動停止,部分的城市更遭受無法挽回的毀滅性破壞。
大部分的台灣民眾對於福島這個縣市的印象應該是相當陌生與模糊,一般的觀光旅行這裡並不是最熱門的首選,但是對於曾經在那裡住上兩個月的我來說,代表的是曾經的回憶與無法忘記的溫暖人情,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第二個故鄉。因此地震發生的當天,看到電視螢幕上不停閃過「福島」的字樣,當下的心情真是感到相當心疼與難過。除此之外,更多的不外乎就是為我那些親愛的福島朋友們擔心,在各種通訊方式都無法聯繫上的時候,只能衷心祈求一切平安無事才是。
雖然地震發生後,福島友人的電郵回覆要我不用太擔心,不論海嘯或者輻射對於相對位置較遠的昭和村影響都不是很大,但心中不斷浮現的莫名擔憂豈是信中寥寥數字就能排解,畢竟這些住在福島的朋友,已經如同我的家人一般。因此自從災後,心中便不時地在盤算著如何可以再回去福島,去親自看看那些朋友是否真的一切無恙?無奈當時福島的情況也是非常混亂,許多的事情都仍是狀況未明,加上台灣的家人和朋友的擔心,以及才剛剛進入軌道的工作,諸多的考量讓我無法說走就走。
災後的半年,老天爺特別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順利獲得了去北海道遊學三個月的計畫。既然這次人都已經越過海洋飛到日本來了,當然更加汲汲營營地想要實現這幾個月來腦海裡的念頭。不過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為我擔心,怕我回去福島後會被輻射波及發生突變,搞不好再返回北海道搖身一變成為科學怪人,但這趟「返鄉」行程已經朝思暮想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不過就四天應該不至於太嚴重。帶著無法阻撓的決心,不畏懼一毫西弗輻射的威脅,從北海道千歲機場出發前往福島郡山市的福島機場,飛奔似的踏上往昭和村的旅程。
當飛機越接近福島的機場,我強迫自己不要往窗外望,因為很害怕看到的會是一副滿目瘡痍的景象,那是我很不願意去面對的真相。直到飛機著陸以後才發現是自己大驚小怪,外頭並不是什麼斷垣殘壁的景象,機場裡的所有人甚至看起來都非常處之泰然,臉上也沒有戴著口罩,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誤會了,還是其實危機已經解除了?直到在郡山車站尋找要搭乘的巴士時,才深切地感受了震災對福島的影響。
郡山市曾經是福島縣最大的城市,同時又是縣內的經濟和商業中心,當初隨著昭和村的村民出遊曾經路過此地,當看到街上各式各樣的商店時,我的雙眼著實為之一亮,因為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這樣的繁華又充滿人潮的景象。如今雖然郡山市區並未遭到海嘯的摧殘,卻因為核電廠外洩的輻射物質的影響,讓人人自危足不出戶,變成一副杳無人煙的樣貌,淒涼的感受打從心底油然而生。走到每一個地方,不論是機場、車站或是百貨公司,都會看見「笑顏」、「元氣」等等的漢字,各處的留言板上貼滿來自各地大家為福島加油的留言字卡,「加油!福島!」的字樣無所不在,因為一場無法避免的天災,卻引發了這場毀滅性的災難,細細地一張張閱讀,只有無限的鼻酸。
歷經千里迢迢的轉車,好不容易終於再遇上福島的友人,聽著他回憶講述強震發生時的情況,雖然信件中他告訴我這裡都平安沒事,但是親口描述時,幾個驚險場面還是讓人捏了把冷汗。他說,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天,他剛好在福島沿海的城市幫朋友慶生。那天晚上他喝得爛醉,原本打算留在那裡等酒醒後再開車回昭和村,但是剛好有個朋友有事要趕回會津附近,所以就開車把爛醉的他一併載回去,幸運地逃過一劫。他開玩笑地說,如果他等酒醒才走,現在或許就已經被海嘯捲走了!看他輕鬆地說著死裡逃生的故事,我卻聽得膽顫心驚,還好天佑好人,否則我就失去這個風趣又幽默的日本好友了。
從他的敘述中,我逐漸對福島整個的災後情形有了大致的了解。將福島從中心切為一半,東半部是嚴重受災區,不但被地震、海嘯侵襲,也逃不過核災的攻擊;西半部受災的情形較小,除了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之外,核災輻射的危害對西半部的影響也較小。以福島核電廠為中心,半徑20公里以內的範圍因為嚴重的核能輻射無法住人,所以日本政府下令全員撤退,被列為禁區,不能進入、居住,可能數十年內都沒有辦法重建,上萬名居民被迫遷離家園。而靠近福島空港的中間地帶核輻射較少,但時間久了還是會有超過安全輻射劑量的危險,因此日本政府規定那個區塊只能有部分的人留守家園,老弱婦孺都必須撤退到其他安全的城鎮,很多人被迫離開自己的生長地,離鄉背井卻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
而我這位日本好友的妻子還有可愛的兒子和剛出生沒多久的女兒,也在這樣安全的考量下,被太太的娘家要求先回去澳洲避險,留下他獨自一人在日本,繼續在昭和村處理志工事宜並且抽空協助災後重建工作。他說,想要完全恢復到災難前的光景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他們不會放棄一定要堅持看見那天到來,而希望在這段時間裡,他們能慢慢脫離對核電的依賴,轉而尋找或發展其他更好的永續能源的選擇。但一想到自己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再見到自己心愛的家人,尤其是才剛出世的女兒,他即將在她成長的某個階段缺席,對一個父親而言是多麼的遺憾,現在的他完全能體會那些因為核災被迫分離的人的痛苦,我從後照鏡裡看著他落寞卻堅強的神情,不難想見他心中複雜的情緒,相當令人不捨。
回到昭和村裡,我逐一拜訪了幾位當初對我照顧有加的朋友,大家幾乎無法置信隔了兩年後,我居然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而且還是在核災發生以後。雖然昭和村這裡的輻射偵測值低於警戒標準,看似不用擔心地可以過著往昔相同的日子,但隨風飄散的輻射無所不在,曾經可以恣意進到山區採摘山菜或是蕈菇等山產,現在都因為輻射的疑慮而全面禁止,以往打開水龍頭就能使用自然泉水的情形,眼下更是不可能放心無慮地飲用,當然也是可以選擇喝礦泉水,只是那還得另外花錢購買,而輻射物質所持續的時期,可能是十年、二十年都不會消除的,怎麼可能教人不憂心忡忡呢?
大蘆的區長先生同我說道,福島縣一直以來就憑著肥沃的土地而成為日本相當重要的農業區域,如今因為地震造成核電廠的連環爆炸,發生了輻射外洩的事件,許許多多的農地都遭到汙染,什麼東西都不能種,對於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方來說,這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這已經不是在賺多或賺少的問題,而是完全影響他們的生計了。
他說,當然還有很多地方像昭和村一樣輻射偵測值很低,區域內的農田仍可繼續耕種與收穫,只是縱使經過了極嚴謹的安全檢測,指出食物根本沒有任何汙染的情況下,但多數日本國民對從福島出產的農產品仍然存有疑慮,信心亦不見得比外國來得高多少,產品除了滯銷之外還是滯銷,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實在是無可奈何。而像他這樣當了大半生的農民,哪裡還有能力跟時間轉行重新發展呢?這可能同樣也是大部分福島縣內老一輩的工作者最擔憂的問題。對於很多扎根在福島的居民來說,要去嘗試、尋找新的機會,完全就是天方夜譚。此外,更別說輻射線可能會造成的健康影響,那又是另一項潛在的危機,他們一切的一切就被這次的地震給完全摧毀了。
現在,震災發生三年了,因為這場地震引發的輻射外洩事件,讓許許多多的福島人重新思考核能發電的安全性,也喚起更多日本人民對於核能發電的未知風險的意識。歷經311事件後,福島民眾的反對意識相當強烈,數萬人不斷地走上街頭表達其不滿的訴求,希望日本政府能以福島事件為借鏡,逐步停止國內多座核電廠的運作,希望終有一天能夠擺脫對核能的強烈依賴,也希望福島的事件不再重演。我不知道現在福島災區是什麼樣的面貌,但從福島友人們的臉書或是部落格裡,我可以看見他們逐漸振作復興了,或許回到往日的樣貌還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但只要懷抱著對未來的憧憬,我相信福島和東北的人民始終能夠恢復往昔的朝氣。
◎本文作者簡介
卡普西
台大農藝所碩士畢業,於2009年至福島昭和村擔任農業志工。「要認識一個城市,就要靠自己的雙腳」,因為相信這樣的道理,不論到了哪個城市旅行都堅持用心漫步的方式,親身去感受人的溫度。穿梭在城市與街道之間,總是喜歡帶著相機走動著,希望能透過每一次的快門留下許多記憶與瞬間的感動,把認為美好的保留在心中。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反核筆記/不到兩年後的台灣

【作者/黃崇凱】
每日新聞事件不斷輪番沖洗的過程中,顏色換來換去的說法和意見,偶爾會使麻痺的我想起楊照寫過一本書,叫做《十年後的台灣》。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序章和終章想像了兩種不同版本的2015年1月1日的台灣樣貌。
楊照在自序裡說:「我們失去了替未來作準備的習慣,未來思考在這個社會快速消逝中。」、「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在世界體系中邊緣化,做為厭惡中國、抵禦中國的代價,很可能會讓台灣越來越沒籌碼、沒條件抵禦中國,這是台灣現實處境最大的弔詭,也是最大危機所在。」這些句子背後反映楊照當年寫作此書的社會面貌:2004年民進黨在驚濤駭浪中從總統大選獲勝,繼續執政;台灣在本土化的大旗幟下,困處在尷尬的政經僵局裡;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製造武力犯台的陰影;因此可以想見楊照當時對這些現象有多麼憂心。
如今八年過去了,距離2015不到兩年。楊照在序章想像的2015年台灣圖像相當恐怖:2014年的直轄市長選舉又出現了「非台灣人」、「不愛台灣的人」這類政治操作;人口負成長,新生兒只有十六萬四千多人;國家總負債高到破表,政府甚至發不出薪水;「『反背叛法』公投」被提出,做為愛不愛台灣的檢查標準;中共武力犯台的恐懼高漲、高科技產業因中國同業崛起陷入惡性競爭、股市崩盤、房地產大跌,這些種種導致了台灣戒嚴……。這個圖像真的非常可怖,尤其在我們抬頭一望,再大半年就將跨入2014年的現在。有些預測真的發生了(新生兒越來越少、國家負債越來越高),也有很多事楊照不可能料想得到,例如第二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政經局勢又出現了別的重大轉向(像是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的後續效應);例如「反背叛法」公投沒有出現,倒是核四公投將要登場了。而這場核四公投可能要比楊照虛構的反背叛法公投之於台灣要來得關鍵重要。
做為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核能發電廠、施工歷時最久的未完成,核四應該可以算是世界頂尖。這樣的世界名聲說起來有些可笑,我卻時常覺得慶幸──反過來想,台灣人花了那麼多金錢讓外商、包商中飽私囊,施工品質零零落落,整整蓋了十年還蓋不完,直到現在不管反不反核的人大概都不免要想「呃這麼囧的施工和監督品質,真的足以讓這座電廠正式運轉了嗎?」從這點來看,台灣人真的很捨得花錢,兩三千億也沒在怕。
接著我又會想,既然花掉這麼多錢了,夠不夠證明這個核電廠沒有運轉的必要呢?先扯個遠的。日本了不起的經濟學家宇澤弘文在1974年出版《汽車的社會性費用》,談的是當時汽車雖然給日本社會帶來便捷,也創造了社會經濟的重大發展,可也同時讓社會整體承擔了難以估算的社會性費用──公害、環境汙染、危及公民生命健康的隱憂等等。宇澤指出,儘管汽車真的非常便利,可是使用者事實上只有支付了非常微薄的費用,若是考量到汽車的外部不經濟對整個社會共有資產(包括人工或自然)的影響,怎麼算都不可能真正算出合理的代價──因為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是不可逆的,而自然環境的濫用破壞也是不可逆的。
套用這個概念來思考核電的使用,所謂最清潔、最便宜的發電能源就得打上超大的問號。好比說,當我們興沖沖地在夏天跑到貢寮海洋音樂季玩耍,總不免要看到遠遠矗立的核電廠,一年只來這麼一趟的遊客要如何想像經年累月面對打開門就是核電廠的貢寮居民呢?又好比說,當我們興沖沖搭船搭飛機到國境之東的蘭嶼,可以騎單車或摩托車慢慢環島繞行,看吊起來的串串飛魚乾,吹太平洋的風,等路邊的羊群路過,又該怎麼想像這座小島被寄放著一桶桶(有些還破洞)沒人知道該怎麼置放才好的核廢料呢?這是我們的短暫外出,卻是他人的日常生活。
可怕的是,人類最精巧的智慧所提煉出來的核能已經使得這裡所說的「他人」不僅僅是他處的人,也將會是以後的人──不要說低放射線核廢料至少要三百年才衰減到無害人體,十年後的台灣人會怎麼看待現在的核四廠存廢呢?楊照《十年後的台灣》簡明敘述了台灣從1975年以來,每個十年的計畫思維如何影響下個十年,他說:「雖然世界越變越複雜,不過世界從來沒有真正複雜難解到我們應該放棄對未來的主觀想像和規劃。」
距離楊照預言的時間還有將近兩年,我期望那之後可以指著核四廠,告訴外國朋友們:「喏,那是人類史上最貴的核電廠,可是我們台灣人太有氣魄了,決定放著不用,讓它成為世界最貴的核能蚊子館。」
◎本文作者簡介
黃崇凱
諢名黃蟲。1981年生,雲林人,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文學獎若干。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雜誌編輯。現任出版社編輯。與朱宥勳合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著有小說集《靴子腿》、《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壞掉的人》。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企業語言訓練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當迴響遇到生命樹 大卷伸嗣-生命樹個展

【文/王若鈞】

「生命樹の花」展場空間


兩年前曾受國美館之邀,參與「M型思惟-2011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當時適逢日本311核災,大卷伸嗣因而以「死亡」為主題,創造純白靜謐的空間讓觀者感受生命的消逝與希望的再造;今年再度來台,藝術家則希望以一個完全不同的主題,呼應之前的創作脈絡,於是植下「生命樹」,展開在台的首次大型個展。

「生命樹の實」系列作品


展覽分為兩部分,一是在安卓藝術展出的「生命樹の實」,多為大卷伸嗣近年發展的系列作品;而「生命樹の花」則是藝術家因應「將捷建設-心裡画空間」現地製作的新品,大型裝置藝術演繹文明之花的綻放,企圖展現蓬勃的生命力。主體為一株在台北花市購買的松木,藝術家表示無論日本或台灣,皆賦予松木長壽、堅忍不拔的意象,加上當時看到新聞報導,災區在經過海嘯的侵襲後,植物皆失去生命,唯有一株松樹仍屹立不搖,兩相結合後便形成「生命樹」的基本概念。
而那色彩鮮豔濃郁,以布條撕裂、重組、繫綁成球狀的奪目視覺效果,則來自於藝術家的家庭生活。小時家中經營布行,耳濡目染之下,作品往往流露出對花朵線條和紋路的深度再現;他也搭配台灣風味,選用古早味的大花布料,撕成條狀相結成果實的動作,以及懸掛的意象,在強化展覽與台灣土地的連結性之餘,更賦予「祈願」的積極意義。此外,藝術家也手繪重現台灣本島上瀕臨絕種的花卉,突顯對於自然和土地的關懷。

現地製作「迴響系列:無限」系列作品


人文關懷的投射亦無缺席,展場的另一角以台灣漂流木為媒材的創作,磨去木材外部損耗部分,呈現本質之後自中間縱向剖半,兩者之間只留一小縫隙,讓人感覺可以看到裡面的什麼,卻又因無法直視全貌反而更加仔細觀察,藝術家像是剖開一個人的本質一樣,提醒你我內在涵養往往是最值得留心的細節;同時這也傳達對傳統產業式微的隱憂,現今多數年輕人排斥從事如木工的傳統製造業,工廠裡只剩大卷口中的「歐吉桑」幫他為木材去蕪存菁,作品好比是對此現象一聲無能為力的長嘆,引領我們重新審視共生環境下「隱形的警訊與死亡」。
向上生長的生命樹,向下延伸的纍纍果實,整體空間裡點綴著藝術家現地製作「迴響系列:無限」數量不一的作品,加以鋪天蓋地延伸的樹枝,在空間裡創造時間的軸線,大卷說:「每個進來這裡的人就像這樣走躍在樹枝的時間軸上,體驗生命的延續。」而在藝術家的刻意設計之下,這裡成為一個高度包覆性的展場,每位觀者的身軀被完整包覆,活在大卷生命樹下的世界。

將木材中間縱向剖半,作品隱藏其中


然而,對藝術家來說,空間不僅僅只是為一個「展覽」使用,而是讓人產生相對的呼應位置,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作品《生命樹》投映在牆上的影子,像是個沒有自主權的魁儡玩偶,而樹枝幻化成其手腳上的數條細線,等待人的操控。大卷除了想呈現不同視角的成像之外,也翻轉主體關係的共構。
DATA
生命樹の花
展覽日期:2013/06/15-2013/09/22
展覽地點:將捷建設「心裡画空間」 台北市中山北路3段9號
生命樹の實
展覽日期:2013/06/16-2013/08/18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16-1,2號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世界劇場設計大展 看見台灣劇場能量

【文/孫嘉蓉】

EX-亞洲劇團《假戲真作》劇照


每4年一次的「世界劇場設計大展」(World Stage Design,簡稱WSD),將於2013年9月5日至15日,於英國威爾斯首府卡爾第夫(Cardiff)展開。相較於老字號的「布拉格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簡稱PQ)是以國家為單位策展;WSD秉持鼓勵傑出劇場設計的理念,開放全球各領域的劇場設計師以個人身分報名參展,成為劇場界跨文化交流的國際平台。
WSD的評選方式不參考國籍和過往履歷,僅針對投件作品的創新性、藝術性、表現性,以及對於活動主題(今年為「挑戰疆界」)的詮釋。知名舞台設計師,也曾擔任07年PQ競賽評審的王孟超認為,台灣的技術很好,呈現也多元:「但PQ看不出多元,只有國家的整體,所以後來有了WSD。各別報名有利於台灣人才與作品出頭。」

燈光設計入圍,高一華《重演》。


今年WSD收到全球近600位設計師投件,共選出百位入圍,包括大師級人物,如曾獲英國戲劇舞蹈最高榮譽的勞倫斯奧利維獎與美國東尼獎的舞台設計李察・哈森(Richard Hudson);多次勞倫斯奧利維獎得主的法籍服裝暨舞台設計師尚馬克・普松(Jean-Marc Puissant);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院駐團設計湯姆・派普(Tom Piper)等。而台灣收穫頗豐,共有8位設計師入圍(名單請見附表),不但兩岸三地最多,也僅次於英國與美國,在比例上不容小覷,尤其在燈光與影像設計兩個領域共有6位,囊括了這兩項總名額12位的一半。
此外,WSD還舉辦了「劇場藝術節」(Scenofest),邀集全球40個演出節目,台灣參與的團隊和作品包括再拒劇團《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EX-亞洲劇團《假戲真作》,以及安娜琪舞蹈劇場與叁式的《第七感官》。

多媒體影像設計入圍,王奕盛《屋漏痕》


其中《第七感官》與入圍多媒體影像設計的周東彥作品《空的記憶》,均為文化部數位藝術表演計畫所補助培植的作品,顯示推廣經驗已經開始積累,記者會現場便有設計師向文化部喊話,要求已進行4年的數位藝術表演計畫不能中斷。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陳悅宜司長則表示,數位藝術表演培植為4年的中程計畫,今年將結束,未來能否在被刪減的預算中爭取到經費,設計師們的後續表現也是關鍵。換句話說,入圍者能不能在9月的WSD中拿回獎項,或許還攸關著台灣劇場設計的未來呢。

舞台裝置設計入圍,吳季璁《身體輿圖》。


關於世界劇場設計大展(World Stage Design):由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於2005年發起,是全球唯一以劇場設計師個人作品展出、交流與競賽為主的大型展覽,每4年一次,由各大洲的不同城市競爭舉辦。今年特以「挑戰疆界」為題,將展覽範圍擴大到舞台、燈光、音效、服裝、多媒體、裝置、偶設計、表演設計、建築等設計領域。除了展覽、演出,更有許多精采豐富的論壇、講座與工作坊。台灣歷屆均有參與,上屆2009年於韓國首爾舉辦的大展中,設計師林恆正與簡立人,分別獲得服裝設計類金獎與燈光設計類銀獎。所有展覽活動與演講今年將首次免費對外開放,詳細活動內容可查詢官網www.wsd2013.com。
2013年兩岸三地入圍競賽名單如下:
香港
李衛民(Priman Lee)
台灣
燈光設計:曹安徽《05161973辛波絲卡》、高一華《重演》、邱逸昕《燕歌行》、李意舜《約瑟夫維特杰》
多媒體影像設計:王奕盛《屋漏痕》、周東彥《空的記憶》
服裝設計:靳萍萍《無間賦格》
舞台裝置設計:吳季璁《身體輿圖》
中國大陸
劉科棟(Kedong Liu)、劉杏林(Liu Xinglin)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揚言取消租約被逼演戲 柏林劇團與劇院房東爆紛爭

【文字/陳思宏】

柏林劇團與劇院房東的紛爭,可能導致劇團熄燈關門?圖為劇團所在地與布萊希特雕像。(Achim Plum/攝)


暑假終於來臨,柏林各大劇院休戲,劇團不是去巡演,就是大家先短暫道別度假去,演員導演去曬曬太陽,讓身體充飽電,秋天再回來劇場競技。但是,柏林劇團(Das Berliner Ensemble)卻在此時上了各大報紙文化版面的頭條。上頭條不是因為新戲製作備受讚譽,而是劇院空間的承租人羅爾夫.霍赫乎特(Rolf Hochhuth)揚言取消租約,逼迫柏林劇團熄燈。
這是一場柏林劇團現任總監克勞斯.派曼(Claus Peymann)與劇作家羅爾夫.霍赫乎特的劇場人戰爭,在柏林上演了幾年。這齣劇場外的真實戲碼,絕對不比舞台上的演出遜色。但這齣戲在這個夏天似乎終於抵達臨界點,讓柏林劇團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
房東劇作家 想重拾過往光輝
柏林劇團現任總監派曼大名鼎鼎,在德語劇場是公認的大師導演,執導出許多劇評、觀眾都愛的戲,在當代德語劇場地位無庸置疑。但是,他身為劇場的藝術總監,其實並非劇團硬體建築的實際擁有人。柏林劇團的實際硬體建築老闆,是羅爾夫.霍赫乎特,他成立的「伊爾瑟.霍爾茲阿弗爾基金會」(Ilse Holzapfel Stiftung)向柏林市政府以每年214,000歐元的租金,承租柏林劇團的劇院。
霍赫乎特現年八十二歲,寫作生涯的高峰就是一九六三年的劇作《代理人》Der Stellvertreter。《代理人》的主角是第二百六十任教宗庇護十二世(Pius Ⅻ,任期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五八年),在戰後的西柏林上演之後,由於題材非常爭議,獲得了熱烈回響,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也在很多國家上映。庇護十二世在位期間,面對納粹殘忍屠殺,卻選擇了緘默,以歷史脈絡來看,他當時採取了最保守的姿態,非常值得以各種眼光審視。面對種族屠殺,教宗的沉默,是忽視?還是另有宗教的神秘解答?無論怎樣,宣揚的慈悲絕對有了令人存疑的汙點。戰後的德國充滿檢討歷史之聲,《代理人》以此為題材,在那個時間點上取得了成功。
此後,他再也沒能複製這樣的劇作高峰。重拾光輝,似乎就成了他的銀髮夢想。
合約註明要重演 派曼百般推託
在柏林劇團的合約上,清楚地寫明,每年柏林劇團夏日休戲期間,霍赫乎特可以使用劇團的空間,排演《代理人》,並且在秋天劇團回歸時,必須在十月把《代理人》排上節目單,演三場。
這合約裡的特別條款,一看就知道是羅爾夫.霍赫乎特堅持要加上去的。《代理人》根本不是劇團排出來的戲,而是幕後那個基金會老闆自己堅持每年要重演的戲,跟劇團建立的美學格格不入。派曼當然也沒有輕易妥協,三番兩次找藉口,遊走合約模糊地帶,讓《代理人》無法在劇團裡演出,例如,堅持霍赫乎特太晚提出申請,或者,突然宣布劇團需要大肆整修。霍赫乎特每年都會跟媒體大聲訴苦,面對鏡頭時神采飛揚,彷彿又找到了往日燦爛。
今年,霍赫乎特多次寫信給派曼,表達演出的心願。但派曼都沒回信,劇作家老先生決定親自來到了柏林劇團遞信,想不到卻不得其門而入。根據劇場朋友的說法,老先生在劇場大發雷霆,揚言要馬上提出告訴,取消劇團租約,劇團謝幕關門熄燈,要把一切都鬧上媒體。他請了新的律師,態度轉為強硬。只是,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嘲笑他的舉動,尖銳批評。其實,《代理人》是贅言很多、長度很長的劇作,並沒有真正成為劇場經典,當代並沒有導演想要執導此劇本。劇作家以房東的身分,挾持劇團一定要讓他演他自己寫的戲,搞出了一場鬧劇。可怕的是,劇作家演得很開心。
鬧劇怎麼收尾?房東是老闆,此時,就看他有沒有歲月的智慧了。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7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錄像、劇場、身體、觀看 四方通話—在澳門藝術節看雷.洛伊《潛藏空間》


洛伊在演出中,將洋裝上衣半褪,將頭隱藏在衣服內,當他以雙手雙腳支地行走時,觀者會陷入一種不確定感。(Katrin Schoof/攝;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提供)

【文字/鄒欣寧】
興建於一九五一年的澳門舊法院大樓,在法院遷移他處後,這棟外觀融合古典和現代的西式建築,便成為澳門藝文活動介入展演的閒置空間。二○一三年澳門藝術節有數檔節目在舊法院大樓演出,五月十七日晚上,我走進此地,準備觀看法國編舞家夏維.雷.洛伊(Xavier Le Roy)演出的《潛藏空間》Self Unfinished。
等待進場時,前台服務人員四處走動,謹慎地告知觀眾:一,演出中會出現裸露畫面;二,應編舞家要求,節目單在演出結束後才發給觀眾。看來,編舞家要求觀眾對演出認識最好近於白紙,這個條件我算符合。
人體變形記
進場後,迎接觀眾的是個廿到卅坪左右的全白房間,天花板上架設了工整且為數不少的日光燈管,毫無障礙地照亮整個房間,營造出一種觀看無死角的空間感。
除了觀眾席外,房間裡僅有的幾件東西還包括:一套桌椅、一台手提音響。洛伊本人穿著一件深色襯衫、黑褲、帆布鞋,坐在椅上,中性地觀看每個走進來的人。
觀眾人數不多,我看的這場僅三、四十位,稀疏落坐。敞亮的燈光讓觀眾不只看見表演者和「舞台」,也清楚看見彼此。雖然空間隔出了表演者和觀眾的距離,這種強大且無障礙的觀看感,令觀眾期待之餘也有某種程度的不自在。
待觀眾坐定一定時間後,洛伊將身體轉為面向桌子,觀眾僅能看到他的側身。他端坐一陣,口中發出類似模擬機器運作的單一聲響,身體也做出精準、線條單一的動作。這套動作從坐發展到站,維持相同的節奏,大約數分鐘後,我除了繼續觀看表演者外,也看到前面好些觀眾開始騷動,看手機、看手錶、面面相覷。
正在懷疑「該不會整場演出都是這樣單一的呈現」之際,洛伊的動作出現變化。他離開原本重複動作的路徑(坐在桌前、離開、到牆邊、回到桌前),走到音響旁做出按鍵的動作。但場上依舊無聲,而他也不再以聲音和肢體做出有如機器人的狀態。他脫下襯衫,脫下鞋子,將上身全黑的衣服拉成一件黑洋裝,繼續在演出開始的路徑上做出同樣的動作,但可以察覺速度、觸碰桌子和身體部位的質地都有細微的變化。逐漸地,他將洋裝上衣半褪,將頭隱藏在衣服內,加入倒立、折疊等較劇烈動作。當他以雙手雙腳支地行走時,觀者會陷入一種不確定:既不確定哪邊是手、哪邊是腳,哪邊是上、哪邊是下,也不確定這個人體的性別——既然它又穿裙裝,又著褲子。
當這具身體卸去所有衣物,完全赤裸後,這樣的不確定更擴大了。表演者巧妙地隱藏頭、臉和性器官,多半時候觀眾看見的是一個表面光滑(背部)、四肢時隱時現的物體。可供辨認表演者是機器人/男人/女人/人類的線索愈來愈少,最後,光憑觀看,我只能確認眼前移動的,是一個因為欠缺整體形狀而不怎麼像人體的東西。對我來說,這個觀看過程有如一個科幻恐怖故事,是《A.I.人工智慧》等電影的倒行逆施版本。
但更懸疑的還在後面。表演者逐漸穿回衣服和鞋子,回到表演一開始的動作軌跡和路徑裡。我望著「舞台」左牆有道門,好奇結束是否和這道門有關,而那台始終無聲的音響又是怎麼回事,這時,已「回復如初」的洛伊起身,按音響按鍵,流行歌曲〈Upside Down〉響起,黛安娜.羅絲輕快地唱著“Upside down/ Boy, you turn me/ Inside out/ And round and round……”他走出房間。
觀看的思索
之所以鉅細靡遺地記錄演出所見,是因為隔天,當我因前一晚觀看的驚奇、困惑而前往洛伊的演後座談會時,他所陳述的創作概念大大超乎我所意料。奇妙的是,我認為這些存在於觀看與被看的「誤解」,也在他的意圖內。
座談會上,洛伊以三個編舞作品說明創作的發想概念與核心探索。他的處女作《納西瑟斯的翻轉》Narcisse Flip(1997)以一面鏡子作為表演者和觀眾間的第四面牆,表演者(也是洛伊本人)對鏡呈現一組動作,接著「模仿鏡中的自己」,這個概念源於非舞者出身的他,觀察到芭蕾舞者總是藉由此道學習動作。這當中延展出的課題,包括了舞蹈呈現歷程的自我vs.鏡像/主體vs.客體易位的複雜辯證。
《潛藏空間》是他的第二個作品(1998),起源於一位錄像藝術家與他合作,拍攝他如何「把一種身體變成另一種身體」。這個合作讓洛伊對表演的觀看與被看關係有更濃厚的探索興趣,於是,套用與前作相同的概念,他假設一個攝影機鏡頭是第四面牆,另外也將影像作品的「循環」(loop)概念植入,在這三個規則底下所發展出的《潛藏空間》,讓洛伊在劇場中創造了一種「2D」身體:他以扁平而缺少深度的移動,製造身體異化的錯覺——這個概念造成我無法辨識人體,也讓其他觀眾有「身體好像青蛙、火雞、球」等變形的感受。
「我不決定觀眾要看到什麼。」洛伊如此宣稱,將觀看的主體性完全交給觀眾,同時全然專注於自我身體的探索、呈現。如果說,《納西瑟斯翻轉》界定的觀眾與表演者關係是「你看到我看過的(You see what I saw)」,《潛藏空間》則是「我看不到你看到的(I can’t see this time)」,「注意到嗎?進場時我看著觀眾,表演一開始我就不再看了。」他說。
互動的另種可能
洛伊最後以《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2007)的編創過程,說明他如何持續演進對編舞、劇場、觀眾與表演者關係等本質的探索。《春之祭》的兩大探問是「音樂與動作的主客關係」、「觀眾和表演者的視線交流如何影響表演」。對第一個問題,洛伊從交響樂團指揮家豐富的肢體動作獲得靈感,「如果指揮家是舞者」構成了編舞概念。此外,他把交響樂團的配置安排在觀眾席間(例如,坐在小提琴的「位置」,座位下的音響會在小提琴演奏時響起),當他「跳舞」時也會凝視不同樂器/位置的觀眾,「這麼一來,觀眾表情和反應也會影響我的表演」,事實上,是互相影響。
因《潛藏空間》一夕成名的洛伊,經常被舞評人歸類為「不跳舞」(Non Danse)的編舞者,不過,洛伊對此不以為然,「我熱愛跳舞!會這麼說的舞評人,是懶惰的舞評人」。從《潛藏空間》等作看來,洛伊並非「不跳舞」,而是以精準的動作對舞蹈、表演、劇場發問。是舞不是舞或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當編舞家與觀眾一起置身劇場,你與我將如何創造當下無可取代、日後耐人尋味的身體經驗。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7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中國當代藝術在哪裡

【撰文/劉太乃】
有半年沒到北京了!六月中旬因【罐子書屋】要面臨搬遷選址問題,前往北京待了三天,除了考察幾個可能搬遷的新址外,還參加幾個展覽開幕式和逛了畫廊。雖然大山子七九八人氣依舊,尤其到了周末假日人潮更是喧囂不已有如繁街鬧市,但細究每個畫廊展出的作品,多是針對觀光客的商業應景行畫,難道這就是現今中國當代藝術最赤裸裸的面相嗎?
過去,要了解中國當代藝術,基本上透過拍賣和北京大山子七九八藝術區兩個介面便可以完整透視中國當代藝術的面相。如今關於拍賣,在當代藝術市場年年鈍化下,透過拍賣炒作出來的畫價也得不到市場認同,中國當代藝術的焦距逐漸從拍賣移出,轉向策展人與美術館之間的合作和一個又一個借助美術館機構的聯展或個展。這類展出需要較大的空間來突顯巨大的作品,因此私人美術館和畫廊空間越來越大,而這些擁有大空間的畫廊在北京七九八裡處處可見,甚至有些新成立的大型空間畫廊的背後老闆也是知名藝術家。藝術家開畫廊在中國不僅不是例外,而且成為常態,這就是北京七九八畫廊的另一生態。
北京七九八畫廊,基本上分為三類:
一、 外國人來開的畫廊。這類畫廊因為經營者在國外已擁有畫廊、且有多年畫廊經營經驗,到中國來開設畫廊只是國外母體畫廊的延伸,基本上都能堅持品牌形象,這些畫廊有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韓國,甚至台灣也有不少畫廊前往七九八開設分支畫廊,這類畫廊可以說是七九八最靠譜的畫廊。
二、 對藝術有理想的人開的畫廊。這類畫廊有大、有小,分別有自己偏愛的藝術家群,他們模仿西方畫廊經營的模式,一個展覽接著一個辦,比較有歷史的早已發展成七九八地標性畫廊,且具中國本土色彩,許多國外來的人到七九八,就是要看這類畫廊,因為他們展出的作品最具中國特色。
三、 以為藝術品好賣,生意人轉行來開的畫廊。這類畫廊在七九八佔的比例最多,以為有了空間、請個小姐、畫掛上去就可以販賣,畫廊展出的多是行畫。這些老闆們認為,只要一個月賣出三、五張,一張一二萬,房租開銷都有了,如果幸運的賣出個十來張,利潤就相當可觀,不輸於其他行業。
當然,這三種因不同目的開設的畫廊在上海莫干山、虹橋藝術區裡同樣可見。什麼樣的畫家跟什麼樣的畫廊合作,基本上都有所歸屬,而什麼樣的畫廊可以參加什麼樣的博覽會,各個博覽會組織方也自有定見,大家心照不宣,按自己遊戲規格辦事,這便是中國當代藝術圈的江湖規則。只是鐵打的漢子,也要有飯吃;當大環境經濟不好、畫廊經營越來越困難時,楚河漢界的江湖規矩就變得模糊不清。前面所說的那兩種畫廊,因辦展覽需要花錢,乾脆就把展覽減少或喊停。這一減一縮,七九八裡就少了值得一看的展覽,取而代之的是隨處可見的商業性行畫的展出,這就是目前北京七九八所見到的現況。
不過,五月下旬在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卻是不一樣的情景。巴塞爾主辦方對於畫廊定義比較明確,限制上述第三類畫廊參與,在香港巴塞爾看到的都是第一、第二類別的畫廊,香港巴塞爾博覽會鼓勵了一、二類畫廊,抑制了第三類畫廊的發展,這對中國畫廊長遠發展是有幫助的。不過,看過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和北京七九八畫廊後,卻對中國本土畫廊未來發展感到憂心。當所有西方國際畫廊都來到香港,並想藉經營中國當代藝術家打進中國市場,在西方國際畫廊豐沛資源系統下,有那個中國優秀藝術家能夠拒絕。就像姚明、易建聯、林書豪、王建民都效力於美國籃球、棒球隊,一流選手沒有人會願意放棄前往國際競賽的機會。如果中國第一線藝術家都願意被西方一級畫廊經紀,中國本土畫廊前景就不樂觀了!畢竟西方國際擁有百年藝術產業規模,如同棒球、籃球、網球、足球,只有進入該系統才能迅速被世界接受,這將是未來中國本土畫廊不得不面臨的障礙。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考不及格 錯在隔壁同學不給看答案

【撰文/當代藝術新聞】
生活當中有許多簡單平淡的故事,可被拿來作為學習的功課。
有則故事是關於法國米其林三星廚師。這對雙胞胎廚師被邀請到台灣來做短期示範教學,只帶著個人簡單行李,沒有種類繁多笨重的器材、更沒有需要特別通關的食材,甚至也沒有事先傳真過來要台灣準備的任何材料。隔天清晨,在工作人員陪同到傳統市場選購食材,也一邊作著筆記,法國米其林三星料理似乎在兩人的腦中逐漸有了輪廓。事實,最後也證明高端的料理並非都得依賴高端的食材,才能夠做得出來。法籍米其林三星廚師昭驗出一個道理;沒有什麼食材該被看輕,平凡的素材只要有一顆想要不平凡的心;想要讓它超越平凡,那麼哪個地方隨手可得的食材,也能成為一道道可口的米其林三星料理。
生活過程中,我們或許都曾花很多時間在埋怨環境或人所給予的配備不夠完全;以至於無法讓自己的出類拔萃。但這些族繁不及備載的抱怨內容裡,卻鮮少聽到對自己能力的檢討。
把成績不及格歸咎於隔壁同學不願讓自己看答案,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因為沒做好溫習才考不好,這似乎是現實生活司空見慣的處事通則。習慣把責任推諉給旁人,但對自己則欠缺責任感的規範,尤其很大多數的人都慣於去接收別人的成功,且還將這樣的事情視為一種理所當然,這使得現今社會普遍養成好高鶩遠的心理弊病。
我喜歡在藝術家的工作室與藝術家對談,甚至我很要求自己一定要到過藝術家工作室或一定得與藝術家談過話,才能動手寫藝術家。會養成這樣習慣是因為人與人一旦能面對面說話;眼神就騙不了人。而且,在藝術家工作室可以看出藝術家對待藝術的態度。缺乏裝飾但卻井然有序收拾得有條理的工作室,即表示藝術家對自己的創作有著嚴謹的責任感與秩序力,這樣的藝術家擅長對自己的創作懷抱規劃性。過度裝飾與一塵不染的工作室,則多少可以猜測出藝術家擅長羅織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創作說得永遠比做的還要來得有勁。
多數藝術家都可望快速成功,未必願意花時間來要求自己,相反卻選擇更多心力去羅織人際關係、趨近成功人士;但卻不是去借鏡成功人士是如何攀爬到高階。如果藝術市場普遍是在鼓勵藝術家如何去複製別人的成功樣式,而不是要求藝術家想要一樣東西;得需要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那麼快速成功就會好比快速減肥一樣;復胖比率偏高,成功消失的比率也很快。首度舉行的Art Basel HK互有兩極評價,其中最讓自我感覺良好的收藏家、藝術家感到挫折的是;主辦單位嚴格控管貴賓卡的發送,造成為數可觀藏家與藝術家貴賓預展不得其門,必須得在公眾日掏錢購買價昂門票才能進場。我覺得,這是亞洲城市藝博會首先要學習的一種心態調整。如果你只是一位「職業藏家」而不是藝術收藏家,那麼為何應當受到禮遇呢?今年藝術北京貴賓預展就發現很多流浪漢式的貴賓,任何知覺再駑鈍的畫廊都清楚這些人絕非能取能貴賓卡的貴賓,但卻都被放行進入,背後影響的則是主辦單位信譽。亞洲環境習慣混淆價值;而不是釐清價值。如果價值容易被混淆,那麼就不會有人打心眼去尊重真正努力才獲得肯定的價值。這好比考試自己不溫書,隔壁同學不給看,出了教室;卻把同學狠打一頓出氣是一樣道理。社會病了,可悲的是人心卻更沉淪。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安卓藝術 李政勇 收藏家可以推動「質」的改變

【文/姜毓芸】

安卓藝術 李政勇(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李政勇大學主修設計,畢業後曾當了5年的設計師,之後進入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在2004年畢業後,李政勇就進入中環美術館。這是李政勇在藝術市場的第一份工作,中環美術館主要以近現在收藏為主,這與李政勇在研究所主攻的19世紀末研究相契合,透過企業收藏的建構過程,李政勇有機會接觸了國外一線的畫廊與拍賣會,深入市場核心,「在中環的前三年中,我聚焦在館藏編制與建構;但後三年我慢慢的發現工作開始會有重複性,於是就有想法要做轉換。」在2008年之後,透過策展、專欄與講座等方式,李政勇開始積極地與當代藝術市場聯繫,也開始認識一些收藏家,這促使李政勇心裡的想法開始醞釀,「我認為台灣收藏家、藝術家的品質與藝術產業的質量是不對等的,收藏家與藝術家已經很有遠見,但許多畫廊經營模式還在很初階,甚至有些連獨家代理的藝術家都沒有。我覺得這個產業應該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有些新的想法投入,所以我應該要提出具體的東西。」
李政勇笑著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創業,但是他渴望創新的自覺力量,慢慢的驅使他向前,安卓藝術的前身安卓藝術顧問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李政勇說「我認為台灣藝術產業如果要升級與轉變,唯一可以期待的是收藏家,因為收藏家是唯一有權力要求產業發生質變的人,收藏家的體質建構好,產業就會有好的循環。顧問公司的目標是設定在服務藏家,透過塑造一批不一樣的藏家,來推動、改變市場。」
李政勇思創卻不躁進,在成立顧問公司時他提出了三年計畫,前三年主要是協助藏家架構出一個具有觀點與脈絡的當代藝術收藏系統,目前雛型已大致完成,「我希望可以傳達的是收藏與購買不一樣,如何透過收藏,把收藏的態度與高度示範出來。」從藝術顧問公司到安卓藝術,主因是與將捷建設公司合作,將捷建設新生南路的空間給了安卓使用,有了空間就需要經營,安卓開始有針對藝術家提供藝術推廣,展覽也已經排到2015年,但李政勇繼續保持藝術顧問的業務。「持續做很重要,我認為還要5年,別人才會注意你,安卓還很小、很新,如何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在最核心的部分」。下一個三年計畫,李政勇要經營出更具體的成果,把藝術家更積極推到海外,安卓將積極與美術館合作推出由安卓所協助建立的第一個亞洲當代藝術私人收藏展。現在安卓藝術服務的收藏家多是介於40-50歲,在他們身上李政勇看到的是未來10年的願景,「當下絕不是安卓可以改變的,我能用的是專業、時間與遠見來推動未來的藝術產業。」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6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夏霏/其實,我們都在愛裡受傷了

【撰文/夏霏】
夜半三點還掛在線上的,都是寂寞的人。
那夜,我與寂寞一起工作。還掛在網路上的友人,有的和我一樣正在趕工作進度;有的正在玩遊戲樂不思蜀;而他,則是為情所困而失眠。
「霏姊,在忙嗎?我有一些問題一直想不透,想問問妳。」臉書上,他小心翼翼地問。
三年前,我和他在大陸旅行團中認識。那時的他還是無憂無慮的大二生,五天的旅程中使盡瘋癲搞笑,是我們整團的開心果。回國後我們成了臉書上的朋友,關係僅止於為彼此按讚,再無出現於對方的生活圈。沒想到過了三年,這大男孩戀愛了,戀情還十分棘手坎坷……
我揉揉痠澀的眼,正想將工作告一段落稍事休息,於是告訴他:「說吧。」
「霏姊,你覺得一個二十八歲的女生,整天不工作在家上網,會不會讓男生心煩意亂?」他問。
我忍不住笑出聲來。「當然會啊!你現在不就心煩意亂才來問我。」
「她是我在網路上認識的女生,因為她說當時同居的男友會打她,她和我交往一個月後,便搬到我家住。我雖然一開始就知道她沒在工作,但後來我發現自己愈來愈受不了她。她說,不想工作是因為『工作容易變老、曾被上司欺負』。我聽了很生氣,這世界上誰不是每分每秒都在變老?她自從高中畢業做過一陣子的便利商店員工後,便不曾再工作了。因為母親早逝,父親又外遇離家,沒有收入的她,每交一個男朋友就搬去跟他同居。妳不覺得,這就好像寄生蟲一樣嗎?最近我們吵架,她只要不高興就離家出走,過幾天又若無其事的回來,說和陌生網友出去泡溫泉散心,妳說,我能不抓狂嗎?」他話匣子一開,叨叨絮絮地數落著女友的罪狀。
我靜靜地聽著,淡淡地問:「既然聽起來這麼糟,為什麼你還要繼續和她在一起?」
「她很瞭解我。因為我們都是在不健全的家庭裡長大的。我父親也離家多年,剩下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她說,我的脾氣會這麼差,是因為父親的嚴厲軍事管教所留下的遺毒。每次我們意見不合,就會用最難聽的話攻擊對方,最後又抱頭痛哭。我不知道這樣的關係還能持續多久?我好累……」
「愛恨交織,痛苦又離不開」,是戀愛中最掙扎與痛楚的矛盾情緒。他的話裡其實透露了很多答案:兩人認識不久便陷入愛戀、女方是劈腿慣犯、男方有英雄情結,兩人一拍即合,上演英雄救美的劇情,將公主從「現任暴力男友」魔爪中救出。我可以理解女生不願工作的原因,雖然說「工作容易變老」有點太誇張,但做不開心的工作,的確容貌和精神都會快速衰老枯萎。女生因為曾在職場有過不愉快的經驗,產生杯弓蛇影的餘悸,乾脆逃避工作,選擇窩在家中保護自己。這兩人因為幼年家庭不完整,造成現在人格上的陰影。
愛情防護員 夏霏
文字是呼吸;小說是人生;星座,是我的讀心術。十二歲開始創作,嗜創意、愛情、音樂、文字、電影。目前為專業講師、新浪星座專欄作家。
「想入霏霏」部落格www.wretch.cc/blog/fay88
‧看更多精彩文章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3年七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日文能力檢定測驗的考試方向與標準

日文檢定 的測驗考試方向與標準

級數/考 試 方 向 與 標 準

N1
可了解在大範圍及各式場合上所使用的日語

讀 解
關於各式各樣的話題,像是報紙的社論.
或者是較專業複雜的文章和抽象度較高的文章等等,除了要明白在說些什麼之外,
還要掌握整個文章的架構及其涵意。

聽 解
聽得懂日本人自然的語速,在各個場面上的會話。另外可談話的內容和話中
人物的關係,都要有詳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整個對話內容的主旨。

N2
除了日常生活用語,還要了解在各種的場合上所使用的日語

讀 解
關於各式各樣的話題,像是報紙的較簡短的評論或是主旨較明確的文章。
還有讀些般有關日常生活有關的讀物,了解其中想要表達的涵意。

聽 解
除了日常生活外,還要稍為涉獵在各式各樣場合上的會話,以自然的語速理解談話的內容和話中人物的關係,
並可掌握對話的要旨。

N3
對於日常生活用語有基本的了解

讀 解
可理解針對日常生活話題所書寫的文章,還有報紙上出現的一些標題等等。

聽 解
大致可聽得懂接近自然語速的生活會話。稍為了解話題具體的內容和話中人物的關係。
N4
能夠了解基本的日語

讀 解
能夠理解一些常用的語彙和漢字,讀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文章。

聽 解
在日常生活,能夠聽得懂語速稍慢的對話,且大概了解內容在說些什麼。

N5
針對基礎日語能有某種程度的了解
讀 解
了解平假名和片假名,看得懂使用基本漢字和文型的日常生活的文章。

聽 解
能聽得懂在教室或自身週遭語速稍慢較短的對話,了解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情報。

(摘自: 商用英文 教學網)



參考文獻:
1撇步學日文:五十音線上免費學日文日語學習網站
2徐先正 善用30分鐘日檢N4樂樂過
3日語學習與日語相關證照

資料來源:素食 隱士vegan Hermit+建築達人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0&News_Class_ID=0







多益英文證書的顏色區分

TOEIC 測驗主要為測試英語非母語人士身處國際商務環境中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由於公民營機構、外商公司及跨國企業多採用 多益 測驗作為評估訓練成果、遴選員工赴海外受訓、招聘員工、內部升遷等之標準和依據,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系所也要求學生在入學前或畢業前取得多益成績,才能取得入學許可或順利畢業。

等級-分數-說明-學歷對照-證照顏色
A-870分以上-能充分流暢的與人溝通-國外進修-『金色』
B-730分以上-可與人做適當的溝通-大學研究所以上-『藍色』
C-470分以上-能應付日常生活需要-專科以上-『綠色』
D-220分以上-基本溝通需求-高中-『棕色 』
E-10分以上-尚無法溝通-國中以下-『橘色』

CEF(語言能力參考指標)分
A1為TOEIC345以下
A2為TOEIC350以上(英檢初級)
B1為TOEIC550以上(英檢中級)
B2為TOEIC750以上(英檢中高級)
C2為TOEIC880以上(英檢高級)
C2為TOEIC950以上(英檢優級)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賴怡秀 大學英語特色課程效益之研究-以多益課程為例
2尤雪瑛 從英語能力檢定論大學英語課程規劃
3賴怡秀 大學英語特色課程效益之研究-以多益課程為例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19&News_Class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