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廢油變生質柴油 成大提新技術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31日電)成功大學研究團隊研發以微波加熱經氧化鍶觸媒反應,快速將廢食用油轉化為生質柴油,預計1年內將技術轉移國內廠商量產。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今天發表由以色列籍客座講座教授阿隆.柯登肯(Aharon Gedanken)與特聘教授廖峻德合作研究的成果;可經改裝的微波爐,以微波加熱及氧化鍶觸媒反應,在10秒至40秒內,將食用油轉化為生質柴油。
柯登肯表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導致每天產生大量廢棄食用油,若能研發出簡單的方法,讓家庭、餐廳或學校產出的廢油變成能源,對經濟、環保將有很大貢獻。
他說,這項技術優勢是以氧化鍶奈米觸媒為主軸,回收廢油經微波照射為驅動力,配合氧化鍶奈米觸媒轉脂化反應後轉化後,可分成生質柴油、甘油及氧化鍶催化劑3層不同物質;催化劑可回收再投入製程,生質柴油及甘油都有經濟價值,轉化過程中沒有材料被浪費。
廖峻德表示,以廢棄食用油轉化為生質柴油,過去多以液狀添加酸鹼劑催化,缺點是催化劑收回困難,效能也較差。成大研究團隊研發的特別之處在於以固相催化,以奈米級氧化鍶附著在二氧化矽顆粒上,能快速提升2.5倍生產生質柴油的效率,催化劑也可不斷回收再使用。
他說,歐盟預計在2020年達到市售柴油中含有20%生質柴油目標;台灣目前僅2%至3%,廢食用油轉化生質柴油的技術更先進,對提升生質柴油比例會有很大幫助。
廖峻德表示,成大正著手申請專利,預計1年內可技轉給國內廠商進行量產。由柯登肯開發的微波爐原型機,初估每天可處理500公斤廢食用油,未來可依客戶需求增加。1021031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高中英聽 研議報考不限年級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1日電)高中英聽目前仍限高三生報考。大考中心今天說,正研議開放高一、高二生都可報考,但仍需經過考試委員會討論再決議。
103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1次考試於10月19日舉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舉行成績統計資料說明會,報考人數共11萬915人。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英聽考試共40題,每題2.5分,但A級成績每年要答對的題數都不同,由於英聽和學測不同,是評量學生能力,因此大考中心決議成績3年內有效。
洪冬桂指出,104學年度,英聽將成為大學招生考試的檢定項目,除了原本限定的高三生報考外,現在也正研議開放報考限制,如先開放高二生,或高一、高二都可報考,但仍需經過考試委員會討論才能決定。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沈青嵩也指出,開放高中英聽仍有許多問題待克服,如試場數量、試務人員、設備等,除了希望學校提升英聽設備外,也考慮上午考兩場、下午考一場,減輕場地和人員負擔,目前初步測試應可容納15萬到20萬人報考。1021031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TOEIC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星雲獲頒名譽博士 贈書逾千本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30日電)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今天獲頒中正大學名譽博士並舉行贈書儀式,將其一生著作贈予中正大學。
中正校方表示,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推動教育、文化、關懷全人類及世界和平等,因此特頒授名譽博士學位,肯定對國家社會貢獻。星雲大師為嘉惠中正大學學子,特別贈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法藏文庫」等2000餘冊著作和佛教研究叢書,盼對學生人生觀有正向啟發。
星雲大師受頒名譽博士典禮,除中正大學、南華大學師生及民眾參與外,更有1600餘名國際佛光會會員到中正大學觀禮。頒贈典禮上,星雲大師與中正大學校長吳志揚、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暢談台灣高等教育如何在當前人口少子化、大學供過於求困境中,走出各自辦學特色。
星雲大師說,高等教育要有苦讀、精研、實踐的精神,沒有教育是不辛苦的,而有能力的人更要不怕苦,除了學有專精外,也不能只躲在象牙塔裡,要多與人接觸才能擴大知識。
吳志揚表示,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與國家發展成正比,大學重要的課題在於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而中正大學近年來與雲嘉地區大學聯盟,甚至與成功、中山、中興等大學合作,分享資源,學生能跨校選課。
吳志揚指出,國際化已成為現今社會趨勢,因此,由下而上推廣學校國際化,積極拜訪日本各大學,及和大陸多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提供學生到大陸交換學習的機會。1021030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學費擬大學自定 目標105年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許秩維台北30日電)教育部今天表示,近期規劃建立學雜費常態調整機制,目標105年學雜費由大學自訂,但要先完成修大學法等相關法規。
教育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高等教育制度鬆綁行動方案,各鬆綁措施依其困難度和複雜性,區分短(102年7月到12月)、中(103年)、長期目標(104-105年),短期24項、中期19項、長期3項。
教育部日前提出「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機制」,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退回,要求重新報告。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體諒各界認為經濟不是那麼好,但長期來看,還是希望建議常態調整機制,讓大學可調整學雜費。
蔣偉寧說,常態性機制還要到立法院專案報告,目前學校可依舊有方案申請調整學費,一般學校最高漲幅是1.77%,辦學績優的學校調幅可達3.54%;但目前還未有學校提案到教育部;若收到提案,也不會阻擋,將按現行程序處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黃雯玲說明,若依照現有學雜費調整機制,大學學費漲幅不得超過上限,未來目標學雜費交由大學自定,但需先完成大學法、私立學校法等相關法規,目標105年完成。1021030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英文會話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11句英文 簡單問候

這裡要介紹大家一些在美國最常用到的聊天問句。在開啟雙方對話前,通常可以運用一個簡單的問句與人交談,也許是問好,也許是詢問,但只要你敢先開口,你絕對會有很多跟外國人交朋友、練習英文的機會。

1. How are you doing? 你好嗎?

美國人見面時候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就是”Hey! How are you doing?” 或是”How are you?” 。不然”How’s going?”也很常見。這種每天跟別人打招呼的習慣,就是跟美國友人建立良好關係的開始。很多人都覺得美國人很冷漠,不跟自己打招呼,但自己又何嘗不是 對美國友人很冷漠呢?試著主動一點吧!

2. What’s up? 什麽事?

“What’s up?”也是很常用的一種打招呼方式。比方說Bob在路上看到我跟我說”Hey! Mark!”,那我通常就會答說”Hi! Bob. What’s up?”,這就是問對方近來怎樣,有什麽事嗎?通常如果沒什麽事人家就會說”Not much.”。不過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常見,你先跟人家說”Hey! What’s up?”,那別人也不說”Not much.”,反而反問一句”What’s up?”,所以”What’s up?”到後來已經變成有點”Hello!”的含意在裡面了。
“What’s up?”也常被用來問人家有什麽事?例如有人登門拜訪,你就會說”What’s up?”到底有何貴幹啊?總之”What’s up?”在美國應用的很廣,一定要熟悉。

3.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人是不能獨自一個人活的,需要別人幫忙的地方總是很多,所以當你需要幫忙時可以說”Could you do me a favor?”或是”Could you give me a hand?”(這算是比較正式而禮貌的講法)。有時候要請別人幫忙還不太好意思說,就可以說”Could you do me a little favor?”能不能幫我一個小忙?其實也許是幫大忙但也要先講成小忙, 先讓對方點頭才是。(注意一下這裡用could you會比can you來的客氣一點。)
另外,”Can you help me?”也很常見,通常比如說我們去買東西,可是店員自己在聊天,我就會說”Can you help me?”(其實正常來說,應該是他們主動會問”Can I help you?”或是”May I help you?”才對,但有時實在等不急了,就直接先問了”Can you help me?”)

4. What are you studying? 你主修什麽的?

通常聽到是學生,都會很自然地問”What are you studying?”,其實這樣的問法就是問你”What’s your major?”,但他們比較喜歡說”What are you studying?”,如果說你遇見一個人,你也不確定他是不是學生,我們通常會問”What do you do for living?”(你是做什麽工作的?)或是簡單地問”What do you do?”,一般不會說成”What’s your job?”。

5. 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啊?

通常走在路上遇到好朋友,除了打招呼之外,可能還會問”Where are you going?”,美國人也很喜歡用heading這個字來代替going。所以你也可以問”Where are you heading?”,同樣都是你上哪去的意思。

6. Whats your favorite ice cream? 你最喜歡的冰淇淋是什麽?

這句話通常可用在遇到陌生人時,又真的想不到其它話題的時候。試想二個人如果有共同的興趣和嗜好是不是就很容易成為好朋友呢?所以可以試著問人 家”What’s your favorite movie?“, “Who’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總之,favorite之後可以接任何你有興趣的話題。
Favorite這個字很好用,如果這句話不用favorite的話,就會變成”What kind of ice cream do you like the most?”,聽來是不是很冗長?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比如要回答「我最喜歡香草冰淇淋,再來是巧克力」要怎麽說?那就是”Vanilla is my favorite flavor and chocolate is my second favorite.”

7. What color is your car? What’s the color of your car? 你的車子是什麽顏色?

美國人有時候就乾脆省略,只說”What color?”。
讓我們多練習幾句,”What year is your car?”(你的車是幾年份的?),”What area do you live?”(你是住哪一區的?)。同樣的,How後面接一個形容詞也很常用,例如”How big is your dog?”(你的狗有多大?)。

8. What’s going on? 發生了什麽事?

比如說你要用計算機,可是不知為什麽無法開機,你就可以說:”Hey, What’s going on?”,雖然這句就完全等於”What happened?”或是”What’s up with that?”,但是美國人還是比較喜歡說”What’s going on?”,又比如人家問你說”Why is our oven broken?”,你就可以推的一乾二凈地說:”I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我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9. How come? 為什麽?(怎麽會這樣?)

How come的用法大部份就等於why,但是它的用法沒有像why那麽廣,它通常是用在你覺得奇怪,而問為什麽的時候,比如說有人早上一大早要去 supermarket,你就會問他:”How come?”。另外,當別人問你一個問題,而你不想回答時可以說”How come?”,相當於”Why do you ask that?”,也就是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雖然 how come 跟 why 的用法上差不多,但二者的問法不同,例如上句,”Why is our oven broken?”換成”how come?”的話,要說成”How come our oven is broken?”,注意一下,這二句的be動詞位置是不一樣的。

10. You want to go to see a movie? 你要去看電影嗎?

這樣的句子看似不合文法,但卻是美國人天天在用的句子。他們有時候要說一個問句,就直接把肯定句的尾音提高就成了疑問句。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 是”Do you want to go to see a movie?”,但可能是太冗長了點,所以美國人才會直接說”You want to go to see a movie?”
另外,更口語的說法應該是”You wanna go to see a movie?”,因為在口語中他們常會把want to省略成wanna。或是把going to省略成gonna。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講成”Are you gonna see a movie?”

11. Anybody needs a fork? 有沒有人要叉子的啊?

除了W-H開頭的問句外,還有很多種口語化的問句型態,如anybody這個字。例如出去遊玩時,一下車,有一個美國人問說有沒有人要去上衛生間, 他也許會這麼說,”Anybody has to pee?”,是不是簡單易懂?也有很多的問句是用Any開頭的,例如:”Any volunteer?”(有沒有自願的啊?)或是”Any luck today?”(今天運氣好不好啊?)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What’s new?英文大小事講給你聽!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52&News_Class_ID=0





各項英文考試 把握關鍵句

大考的英文考試,不管是哪種題型(字彙、閱讀、綜合、文意測驗或 商用英文 等)都是要考對英文的理解能力。

理解力有兩個基礎:一是字彙,二是閱讀力。

很多人以為閱讀力是要先了解文法,與文法結合,其實文法是基礎,但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文章時,要看懂文句間的邏輯關係及對主題的熟悉度,才是關鍵。

以高中生來說,文章中會有一些邏輯論述或上下文語意的理解等,因此字彙量、熟悉英文的表達方式以及對前後文的連貫性就非常重要。此外,要對某種情境 的表達方式很熟悉,例如科普文章常用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根據研究)、"Researchers found that..." (研究者發現)或 "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這些基本句型表達方式常出現在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的研究文章中,看到這類的句子就可以知道重點在後面(that所引導的句子)。

過去十年的大考文章,大約涵蓋十種情境文章:名人故事與軼聞、幽默故事與文學藝術、科學新知、城市風光與風土民情、社會新發現與議題、歷史與考古人類學、時尚、青少年心理與生活、生態與環保等。

文章類型包括定義、敘述、描寫及論辯等。熟悉文章,看多了就會。大量閱讀、熟悉各種情境的文章後,再看到相關文章就不會覺得很難,更有助文章理解。

從了解字彙、寫作的次序、遣詞用字、習慣的表達方式到句子的連貫等的閱讀方式,不只有助於了解文章,對克漏字、綜合測驗、文意測驗、篇章結構等都有幫助,現在考試都強調是完整的文章,即使是考字彙也要知道前後的邏輯關係。

要培養閱讀能力,就是要多看情境文章,要掌握文章如何表達及習慣性的用語,像人文的文章比較重視細節或文章的轉折等。像小說、故事中,通常會有些小 細節,主角的喜怒哀樂、穿著打扮等。熟悉這些文章的表達方式,雖然有時會碰到不懂的單字,但是也可以透過文章的上下文,大致理解文意。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What’s new?英文大小事講給你聽!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51&News_Class_ID=0



國考擬增複選題 錯3項就0分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29日電)根據考選部日前提報考試院院會通過的閱卷規則規定,未來國考將加考複選題,5個選項如果錯超過3個,該題以0分計算。
考選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考選部長董保城表示,國家考試測驗式試題向來只考單選題,但以測驗評量功能來說,複選題型比較能測量應考人擴展、深入或多重的知識與推論能力,可降低應考人猜測因素的影響,也可依據應考人了解知識的程度,採部分給分方式。
他說,考選部為積極提升試題多元性及評鑑效能,所以研發複選題型,希望能逐步推動國家考試測驗式試題,列考複選題。
考試院去年4月間已修正發布命題規則,賦予國家考試必要時得採用複選題作為評量工具的法源依據。
這次修正閱卷規則,區分單、複選題「答對」的定義,且規定「複選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2個是正確答案」。
計分方式部分,複選題各題的選項獨立判定,全部答對者,得該題全部分數,答錯1個選項者,得該題3/5的題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該題1/5題分。所有選項均未作答或答錯多於2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考選部官員指出,由於國家考試測驗式試題採行複選題,已有法源依據,考選部將召開會議,研商民國103年各種國家考試,測驗式試題採用複選題的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並詳細規劃作業時程,而國家考試採用複選題制度正式實施後,也將於半年內進行檢討。1021029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冬季嘉年華 閃耀阿里山腳

【撰文/編輯部】
每年的歲末時節,嘉義市管樂節在廣大市民殷切期盼下熱鬧登場,不僅提供全台管樂團隊一年一度成果發表的重要舞台,也是將國際著名管樂團隊引介給國內管樂迷的絕佳機會。
 當亮麗的銅管合奏、悠揚的木管齊鳴,來自全台乃至全世界的聽眾蒞臨嘉義同歡,讓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城市突然搖身一變,煥發出完全不同的風貌,展現台灣生命活力的另一樂章。
高中社團活動 變身國際活動



 追憶嘉義市的管樂發展史,可追溯至日據時代的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在現今的嘉義高中成立了本地第一支學生吹奏樂部後,嘉義市的管樂風因此蔓延開來。半個世紀後,民國七十年代,隨著台灣經濟的富裕與資訊暢通,嘉義市各高中職校更紛紛將編制簡單的傳統軍樂隊、鼓號樂隊改組為富音樂性、以古典音樂為主要演出曲目的管樂團。
 一九七二年台灣區音樂比賽首度將管樂比賽納入其比賽項目之一,另外隨著台灣的經濟漸入佳境,社會風氣趨於開放,嘉義市各高中職校更紛紛將編制簡單的傳統軍樂隊、鼓號樂隊,改組為富音樂性、以古典音樂為主要演出曲目的管樂團。
 一九九三年起,嘉義市開始辦理第一屆管樂節,從第一屆只有五支隊伍的參演,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後開始冠上「國際」之名,「九七嘉義國際管樂節」,二○○○年辦理「亞太管樂節」,二○○一年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等等,嘉義市從南方小城蛻變成管樂城市,管樂節活動今年將邁入第二十二屆,也是文建會指導各縣市辦理「福爾摩沙藝術節」中辦得最久的。歷屆共邀請過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洲、香港、俄羅斯、哈薩克、韓國、中國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表演隊伍來參加。
城市文化品牌的主力
 嘉義市政府以管樂形塑城市文化、行銷城市特色、促進國際交流,全力推動城市行銷,營造嘉義市成為「人文城市‧管樂之都」。這是一個提供全台管樂團隊發光發熱的重要舞台,是一個每年邀請國際管樂團隊來台交流的音樂慶典,廣大市民引頸期盼的年度饗宴。
 藝術象徵一個城市的文化品牌,韓國有濟州國際管樂節、香港有香港國際管樂節,嘉義市多年來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與態度,為這個城市的藝文播種、扎根,而累積二十二年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在嘉義市全體民眾齊心努力與熱情參與下,已形塑出具在地化、國際化及特色化的文化品牌。
 嘉義市長年積累的節慶經驗與能量,讓管樂節已躍升成為世界各國優秀的管樂團隊,樂於群聚嘉義市進行管樂的交流與分享,「管樂之都」的美名也響譽國際。
 藝術是多元的文化觸媒,嘉義市除了以管樂一鳴驚人之外,同時,也強調將不同形式的藝術美學融入生活中,讓城市成為具多風貌的美學之都。因此,嘉管節大規模的將視覺藝術融入管樂節慶的氛圍中,除了舉辦創意管樂手藝術作品展外,並以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吉祥物「管樂小雞」圖樣,再發展設計出「管樂小雞銅管五重奏」大型藝術裝置,成為管樂節最佳代言,增添城市的美學氛圍,傳遞管樂之都的歡樂樂音。
軟實力頻頻獲得國際認可
 近年來,嘉義市陸續成立了國中小管樂班,積極推廣音樂教育的扎根,每年光是參加管樂節活動的嘉義市學校管樂團( 不含民間樂團), 就已有二十支之多,各級學校的共襄盛舉,真正達到了藝文推廣的效果。
 成立不久的嘉義市節慶管樂團,便吸引廿三位新團員加入陣容,團員都是國中到大學的青、少年,利用暑假期間集訓,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節慶管樂團成立後,透過與其他縣市學校交流,把嘉義市管樂之都宣揚出去,利用亞洲雙簧年會在嘉義市舉行,邀請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指揮羅柏‧ 安柏斯、木琴博士、打擊樂副教授等指導節慶管樂團並演出,藉此給團員們國際級訓練。
 早在二○○六年開始,嘉義市政府試圖將管樂文化納入城市意象的想法已經發酵,二○○七年開始舉辦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其附加價值與後續效應,發展出獨屬嘉義的管樂文化創意產業。尤其為了想要讓參與管樂節的國外團員能在嘉義homestay 而推出的「國際接待家庭」,也直接促成嘉義市取得了二○一一年世界管樂年會的主辦權。
 嘉義市成功辦理了「二○一一世界管樂年會暨第二十屆嘉義市國際管樂節」,連續十八天的活動在嘉義市盛大登場。此為台灣首度舉辦之世界級管樂年會盛事 ,共邀請了二十支以上國際管樂團隊演出,這場結合視覺與聽覺的嘉年華會,吸引三百位以上國際音樂家、三千名以上國際樂手齊聚嘉義,讓整座城市充滿磅礡銅響的管樂嘉年華氣氛。嘉義市今年國際管樂節更將結合亞洲雙簧年會一起舉辦, 亞洲雙簧年會每二年舉辦一次,第一屆在泰國舉行,今年第二屆在台灣,將在十二月與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結合舉辦。
 黃敏惠表示,透過多元的活動規劃,打造出一場又一場的管樂盛宴,著實成功拉近民眾與管樂的距離,讓管樂真正走入生活,更讓「嘉義市國際管樂節」,成為名副其實的「嘉義市的榮耀,臺灣的驕傲!」。此音樂盛會大幅提升嘉義市的能見度,逐步落實管樂城市的國際形象;醞釀多年的能量,也將在國際的舞台上閃耀,奠定嘉義市成為台灣管樂之都的實力,「讓嘉義市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現在,我們可以很大聲地說:「我們做到了」!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好萊塢學生影展 洪士傑掄元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27日專電)第11屆好萊塢國際學生影展創作大賽今晚舉行頒獎典禮,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洪士傑的作品「懷錶」,獲「最佳外語動畫片」獎。1021028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實驗教育草案 擬11月送立院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8日電)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說,已草擬完成「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草案」等2項草案,預計11月底送立法院審查。
蔣偉寧下午列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表示,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教育部提「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草案」,這是公辦民營概念;高級中等教育及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提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草案。
他說,這兩個草案預計下週送到行政院,1個月內送到立法院,希望立法院這會期完成審查,對實驗教育推動有較完整作為。
蔣偉寧表示,每個小孩都不同,不盡然要走常態教育體系,有這些不同管道後,看到很多學校設計很多學生動手做的課程,從能力培養上,讓學生有更多進展關鍵。學校不只是學知識,還包括學方法;另外,有些非學校型態,父母讓孩子透過網路學習,有各種不同型態透過實驗教育實現。1021028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翻譯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老師:學生都被媒體帶壞

(中央社記者徐卉台北27日電)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專任教師余陽洲表示,他前後教了26年新聞,有越來越不想從事新聞教育的跡象,教出去的學生都被媒體帶壞。
近日盧貝松劇組在台拍片,受到媒體爭相競逐,引發網友紛紛批評這是台灣媒體的亂象,也聯想到台灣商業媒體在許多新聞選擇上,會透過暴力、血腥、煽情的新聞來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也有許多電視台取巧直接用網路影片做為新聞材料,使得「記者」的社會地位漸漸下降。
從事多年新聞教育的余陽洲點出,就看老闆個人、記者個人如何把持,他認為商業媒體絕對不會虧損,但老闆總是覺得賺不夠多,這種新聞結構上的改變,都出於一個「貪」字。
余陽洲表示,有如大企業的存在目標就是把經營事業的利潤擴大,這是商業文化的一部分,不只是媒體,包括醫界、食品界都一樣,是商業結構創造出來後,走火入魔的現象,媒體只是其中一個,這方面要審慎關注。
他更直言,不要說新聞系學生畢業不想從事新聞業,他都越來越不想從事新聞教育,教出去的學生都被媒體帶壞,常有學生向他說「為什麼學校講的,在商業媒體不能發揮應用」,讓他感到當老師好像是替電視台培訓利益的機器。
資深媒體人劉蕙苓也說,台灣媒體激烈競爭,大家喜歡一窩蜂,已經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不是拿捏很好。
而現在常有人批評記者,劉蕙苓表示,從她當過記者的觀點來看,網友有發表言論的自由,也給予尊重,但網路的言論情緒高於理性,當然媒體有反省能力;她也感嘆說,現在當媒體,的確和20年前的差異很大,現今新聞組織也對不起第一線工作人員,沒有給予足夠後勤和教育訓練,讓記者遭遇挫折更大、挑戰更深。1021027
新聞相關影音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Eskenazi 對骨董這行的認真

【撰文╱劉太乃】
常常聽骨董商們抱怨,骨董生意是愈來愈難做,以後再也沒有骨董商這一行業了。這句話述說著,骨董生意這整個大環境的變遷,還有拍賣行帶給骨董商的壓力,但骨董商這行真要成為絕響了嗎?
本刊歐洲特約記者余小蕙在倫敦訪問到西方最知名的骨董商Giuseppe Eskenazi,他說 「平常我7點就到公司,晚上7點離開,一天工作12個小時;之所以工作時間那麼長,是因為我願意這樣做,因為這是我真正喜歡的工作,沒有人強迫我」。另外對於每天工作的點點滴滴、每一封信、每一張收據,甚至與記者採訪的內容都會記錄在每天日記和筆記裡,而且四十年如一日。這就是世界上最著名骨董商Eskenazi的骨董人生,想想中國有哪位骨董商是這樣對待他們的工作,如果中國骨董商能像Eskenazi認真且戰戰競競的面對工作,相信骨董這行還是有前途的。本期關於Eskenazi的訪談,還包括了他對中國藝術市場的看法和最近「倫敦週」期間在他畫廊舉辦的【鈞窯展】。Eskenazi所策劃的大展,都會成為各方焦點甚至成為市場下一波熱門主流,這次展覽將推出16件宋、金、元、明代的鈞窯瓷器展,相信又將帶動市場對宋瓷或是鈞窯瓷器的關注,這就是Eskenazi對中國骨董市場依然保持關鍵影響力的所在。
訪談中,Eskenazi提到他從未缺席香港蘇富比任何一場拍賣會,而今香港蘇富比正迎來四十週年大慶,也就是說這四十年,他沒有缺席過當年他的好友(已經逝世的朱湯生40年前隻身從倫敦前來香港),為蘇富比建立亞洲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初始。四十年對蘇富比來說,真是不容易的事;而對Eskenazi來說更是興趣和毅力的展現,他說很慶幸自己依然還在這個市場;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他中斷了與這個市場的關係,縱使是短短的五年,我再也回不到這個市場了。西方人因語言與學習關係,雖然對中國文化有些距離,但通過興趣與不斷學習努力都能在中國骨董領域裡出類拔萃、綻放光芒,其中《中國古代陶俑藝術》一書收藏家兼作者杜唯David W. Dewey便是其中之一。這位自90年代開始致力收藏陶俑的收藏家,如今終於完成當初所願,最近出版了一本具美學和參考性的中國古代陶俑藝術書籍。從台灣開始接觸到閩南民間藝品,進而在香港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陶俑,進而促使他成為古代陶俑的收藏家和出版著作的專家。這條路說穿了還是「興趣」,有了興趣才能促始人們往前走,難怪人們要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同樣是位收藏家,因為收藏古代玉器、雕塑等中國藝術品,進而請到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為他在上海黃浦江畔打造一個古典且兼具現代感的美術館即將在10月19日開幕。這個名為上海震旦博物館的開幕將代表中國私人博物館將進入一個內外兼具的新里程碑,也代表台灣資深收藏家陳永泰對於收藏,且願意向公眾展示的胸襟與分享的態度。關於上海震旦博物館開幕和館內展覽活動和空間設置,下期本刊將有完整的現場報導。
本期「封面故事」的中國嘉德二十週年拍賣精品報導,當然活動包括了即將進行的香港嘉德拍賣。除了嘉德,還有保利,這二個滿懷抱負的內地拍賣公司,藉由香港這個國際化都市;試圖打造成一個與蘇富比、佳士得並肩而立的中國拍賣公司,其志向與企圖都讓國人佩服,在此提前預祝他們二家拍賣公司香港拍賣旗開得勝,再創佳績。
本期精彩內容,還包括倫敦亞洲週、香港佳士得取得倫敦南郊小鎮Riesco中國瓷器的拍賣及台北故宮博物院即將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台北故宮的乾隆大展,從10月8日開始,要展出到明年1月,其中不少展品來自北京故宮,這是繼黃公望大展後兩岸故宮再一次密切的合作,看來往後兩岸文化藝術展覽合作將進入一個常態,不再受到政治與其他因素的干擾。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10/31-11/22 Eskenazi 埃斯肯納吉

【撰文╱余小蕙】
國際重量級中國藝術古董商埃斯肯納吉(Eskenazi)將於倫敦第十六屆亞洲週期間推出兩項主題特展(展期10月31日至11月22日),一是鈞瓷展,展出16件宋、金、元、明代的鈞窯瓷器;另一是西周早期〈伯矩簋〉,Eskenazi將為這一單件重要銅器獨立印製一本目錄。
Giuseppe Eskenazi從事中國藝術品經營超過五十年歷史以來,首次爲單種瓷器舉辦展覽,他綻露笑容說,「展覽想法出自我兒子」,言談間對接班人的耀眼表現深感滿意。展覽旨在透過各類器形和精美釉色呈現鈞瓷極高的收藏價值。鈞窯一向被稱為宋代五大窯之一,因窯址位於當年河南禹州北門以內的鈞台附近,故命名鈞窯。鈞窯出產瓷器的年代從北宋(960-1127)末年直到明朝(1368-1644)。幾個世紀以來,鈞窯由於其美麗的釉色—從經典的乳光天藍釉到各種丁香紫、葡萄紫、玫瑰紫甚至綠色的色斑或色紋—一直受到中西藏家的青睞。長久以來,學者們針對鈞窯釉色如何形成的研究總屢屢無果,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才發現原來釉色中的藍色並非顏料造成,實際上是一種光學效果。在燒製過程中,鈞秞分散成可造成光的散射的琉璃滴。當光線穿過這種「琉璃混合物」時,只有藍光被反射回來,使得鈞瓷呈現出淡淡的藍光。
Giuseppe Eskenazi強調,這次展售的每件瓷器都記載發表過,且都「來源有緒」,是目前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珍罕精品。其中多件曾為十九、二十世紀歐洲貴族或知名收藏家所擁有,有的在某收藏家手裡很長一段時間,其中包括奧地利企業家波普爾(Hans Popper, 1904-1971)、美國著名慈善收藏家沙可樂(Arthur M. Sackler, 1913-1987)。這十六件瓷器展示了鈞瓷從北宋末年至明朝期間出現的各種器形和不同釉色。其中較早期的瓷器也許在當時為貴族或富商所有,而幾件明朝較大型瓷器則確定是御製宮用。展覽包括了四件明代花盆和一件明代長方花盆座。這些鈞瓷曾陳列在紫禁城內的宮殿。「展覽同時希望凸顯清代皇帝,例如乾隆對鈞瓷的鍾愛。」其中一件〈藍釉渣斗花盆〉上有清代刻字:凝輝堂用:建福宮,說明了它在十八世紀的陳列場所。建福宮是乾隆帝於1740年代下令修建的一座新宮殿,位於紫禁城西北角,成為他休憩的場所,得以暫時遠離繁重的朝政和君主的責任。建福宮於1923年六月毀於一場大火,但2005年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重建。清代宮廷對鈞瓷的崇尚不僅出於對其釉色的欣賞,同時也因為盆景藝術的藝術風潮所致。當時宮廷中各式鈞秞花盆受歡迎的程度,可從它們在宮廷繪畫中的頻頻出現窺見一斑。
展覽年代最早的瓷器之一是一件北宋〈六菱口盤〉,灰胎,精美小巧。整器施以天青釉,盤內豎脊及盤緣處呈橄欖色。其細膩的釉色也許是鈞窯製瓷人受汝官窯影響的體現,而明顯的菱花口造型則顯然是對當時的漆器和銀器樣式的借鑒。另有一只金代〈天藍釉紫斑圓盤〉,器身遍施天藍釉,盤緣接近橄欖色。盤內潑飾一抹混合李子色和淡綠色的淡紫色斑。運用紫色氧化銅色劑在傳統的藍色底色上潑飾色斑的大膽做法主要見於金朝時期(1115-1234)製作的鈞瓷。另一只同樣出自金代的〈月白釉灰胎大碗〉,碗底深,碗口為花瓣口。如今,達到此件尺寸大小的棱紋碗極爲少有,甚至在博物館館藏中都很少見。

伯矩簋
(Eskenazi Ltd.╱提供)

此外,Giuseppe Eskenazi 非常看重將與鈞瓷展同時展出的〈伯矩簋〉(高28公分、重4.5公斤),他強調這件年代鑒定爲約公元前1050年至975年,屬西周早期的伯矩簋,歷史價值「絕無僅有」、「珍貴超群」,堪稱近二十年來市場所見最重要的青銅器之一。簋乃青銅禮器中的重要食器。將簋製作成圓身方座造型則是西周早期的創造。〈伯矩簋〉造型奇特,通體布滿深淺浮雕之獸面紋飾,其中包括器腹兩面的大饕餮紋,座壁上似左右對望的饕餮紋以及器腹兩側的鳥紋側影。而真正使這件青銅器脫穎而出的,是器心的六字銘文「伯矩作寶尊彜」。伯即伯爵,伯矩是燕國的重臣,而燕國在西周是一個地理位置邊遠但卻十分重要的侯國。伯矩生前似乎下令製作了一系列不同類型的青銅器,銘文中皆可見其名。目前在一些大型博物館館藏中可見到伯钜所做的其他青銅器。〈伯矩簋〉首見記載於1872年,在當時已被許多藏家討論及高度評價。它曾先後被清代大收藏家王味雪和潘祖蔭(1830-1890)收藏。潘祖蔭是重要青銅器藏家之一,其藏品的一大部分目前屬上海博物館館藏。〈伯矩簋〉近期的收藏家包括知名德裔美國中國文物商Walter Hochstadter 家族。此器於1993年後一直屬於某私人收藏。它曾多次被文獻著作記錄(十六次!),並於2012年參展了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具學術價值的「青銅」大展。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三星中國

【撰文╱劉太乃】
最近為了想換手機,特別上網看了各大廠牌介紹,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三星手機的廣告,一個是【小S貞子篇】、一個是【小天Life of tien篇】,兩個廣告都極具幽默,都由目前華人圈具知名度的小S、小天擔任主角,演來活潑生動、劇情也突顯了新款手機的功能,讓人印象深刻且能產生購買慾望,的確是不錯的廣告。但反觀蘋果陣營卻還是在美國唱高調,只想藉由幾支在美國拍攝好的廣告就想進軍中國市場,難怪iPone 5s新機的推出,在中國內地不如預期的好,也沒有出現前幾年排隊的搶購的人潮。
過去,對於韓國三星在全球市場佈局的在地化一直印象深刻,尤其對於三星派駐各個國家的所謂「地域專家」執行能力佩服不已。三星自1990年開始,每年挑選出2、300位優秀員工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一年,一年期間費用全由公司支付,這些人主要的工作便是在當地體驗文化、風俗,充份了解地區政治體制、經濟、市場喜愛,並規定只能坐大眾交通工具並與當地住民完全生活在一起。至今這些派駐海外的「地域專家」已超過4000人,且已在80個國家進行在地生活,而這些地域專家便成了三星在全世界佈局的種子部隊。難怪三星每在一個國家推出新款手機,都能緊緊抓住在地人的生活需求,而拍攝的廣告、所用的明星都是如此精準的命中當地的市場。
三星除了長遠的戰略規劃、市場趨勢的把握外,前面所提的「地域專家」執行的「本土化」市場耕耘,才是三星全球化攻城略地的致勝法寶。關於在中國的本土化,三星早早就佈局了,除了成立三星中國公司外,在北京舉辦奧運期間便大力贊助中國,成為贊助中國奧運最大的贊助商。目前三星中國有超過8700名員工,其中韓國員工不到800人,三星中國目前業務基本上都由中國人負責,且在中國成立了24個研發中心,專門開發適合中國人的產品。看到三星在中國的用心佈局和本土化耕耘的深度,真要為蘋果和其他手機大廠感到憂心,因為這些大廠未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三星如何蠶食中國市場,無力反抗競爭。
本土化,就必需深究當地的文化。為了台灣和華人社會的銷售,三星會請到小S、小天來拍攝廣告,並且用亞洲社會所熟悉的貞子和李安的少年Pi劇情來傳達手機的新功能。當然,拍攝這些廣告影片的必定是熟悉當地民情的導演,所謂有錢大家賺,請當地導演、當地明星演出、拍攝出當地居民能夠一起分享的影片,當然要遠比國際大廠高高在上拿西方拍好的廣告直接播放要強許多,而且還能讓本地導演、演員親身體驗手上拿的這個手機的好。至於西方的蘋果,還是一如百年前憑藉著船堅砲利,強勢登岸的西方殖民列強,如今百年過後了,他們對亞洲推銷產品的手法還是沒有改變,只停留在殖民形式行銷;難怪在中國、在亞洲,蘋果的優勢漸漸失去。
入境隨俗,說來容易,但對跨國性龐大的企業談何容易。但如果真想要這個市場,尤其對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入境隨俗便不是口號隨便說說而已。還記得三星在長城居庸關3G發佈會嗎?活動一開場,出現一位清晨舞劍的老者,後面有個大屏幕出現毛筆勾勒的毛主席《清平樂.會昌》詞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入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裡的「東方」對三星而言,就是中國;而獨好的「風景」指的就是超過10幾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對於如此龐大的市場,三星的入境隨俗又比別人用心許多。總而言之,三星在中國的戰略,是要做中國的三星,要讓中國人不覺得它是外來貨,是個接近中國民情,屬於中國人慣用的品牌。這點彷如清兵入關、統治中國,除了那條鞭子,整個清朝那裡是滿人的?這點就能明白,未來三星在中國會成為多大的企業。
其實,三星對於中國市場的耕耘,可以作為西方拍賣公司、畫廊進入中國市場的參考。首先,以華制華是必需的,當然這樣比喻不是很恰當,但經營龐大的中國市場,啟用同文同種的中國人是必需的;第二步,在中國成立公司,目前國際蘇富比、佳士得都已在中國成立公司,且已在中國境內進行首屆拍賣會,這是西方拍賣公司真正入境進軍中國市場第一步,未來西方拍賣公司如何在中國境內發展順利,三星的本土化模式似乎可以參考。還有西方畫廊前進中國,不應該跟蘋果一樣,只想殖民性的行銷售西方藝術品給中國人,他們忘記了應該推動與中國人有感情的藝術品,尤其如何代理一流的中國藝術家,讓他與中國和西方市場發生關係,這才是西方畫廊進軍中國的三星模式,而不是殖民強制式的蘋果模式。因為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不入境隨俗、一如滿人入關的好好經營中國,到頭來還是難以深根茁壯的。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顧頡剛 最是文人不自由

【撰文/衡嶽】



──顧頡剛以古史辨學說一鳴驚人,從大學畢業到名噪天下只花了六年時間,剛滿三十三歲,便做上研究教授。成名之後,身兼數職,奔波忙碌,為了節省時間,他不得不購入一部舊汽車代步,雇了一名司機,更加增添了「顧老闆」的派頭。
 因為成名的快,招致誹謗猜忌,這讓不善處理人事的顧頡剛有些焦頭爛額,他說自己骨子裡只是一介書生,「既不能和人敷衍,也不能和人爭鬥。又感到人事的複雜」,數年顛簸只因盛名所累,於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概括為「風雨飄搖九十年」。撥開歲月的煙雲,我們依稀看見那個踽踽前行的身影,執著地行走在學問的道路上。
慈愛的養 嚴厲的育
 「阿雙,你讀書要好好用功啊!我們家裡從來沒有一個白衣的人,你總不要坍了祖宗的台才好啊!」顧頡剛小名雙慶,家裡都叫他「阿雙」。祖母常常叮囑他用功學習,切切不能丟了祖宗的臉。父親常年在外謀生,母親又去世得早,祖母成為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我之所以為我,是我的祖母手自塑鑄的一具藝術品。」(顧頡剛《我的祖母》)
 阿雙的祖母張氏,出身富商家庭,張家跟《紅樓夢》中薛寶釵家一樣,是經營進出口貨物的商人。張家原籍徽州,後來定居在蘇州西城的支家巷,宅院宏偉,家裡有花廳「聯珠館」、書房「汲古書屋」,也是鐘鳴鼎食之家。可惜在太平天國之亂中,家業慘遭荼毒,待到阿雙有記憶的時候,那裡已經是一片瓦礫堆了。
 張氏不曾生育,兒子是過繼來的,她常說嗣來的兒子不能管,所以對從小看著長大的孫子阿雙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管得也特別嚴。「祖母有時嚴厲,有時慈愛,而嚴厲的態度是從慈愛的本心出發,所以使我產生了又畏又愛的複雜心理。」她心疼孫兒,從阿雙三歲時就帶著他睡,直到他十八歲結婚成家的時候。她對他的飲食起居照顧入微,簡直到了溺愛的地步,凡是有殼的或有籽、有刺的食物,比如瓜子、西瓜、魚之類的食物,她總是為他剝殼、去籽、剔刺後再餵給他,以至於阿雙終生不會嗑瓜子,也怕吃魚剝蟹。到六歲進私塾的時候,阿雙還不會自己端碗,吃飯要靠女傭餵,家務事也一概不會做,在生活技能上幾乎是「低能兒」。
 但祖母在學習和德行的管教上對阿雙相當嚴格,有次來了親戚,家中拿出點心招待,阿雙站在旁邊「望嘴」,客人就分了一個點心給他,他很高興地接受了。等客人走後,祖母關起門來把他好好一頓揍,他從此再也不敢這麼沒出息了。蘇州人家最講穿著體面,小孩子也是「夏穿紗,冬穿皮」,但是阿雙只有棉衣穿,祖母說不能養成奢侈的習性。「惜食有食吃,惜衣有衣穿」、「是菜過飯,不是飯過菜」,菜不許多夾。這養成了阿雙一生對食物、享受淡泊的習慣。
 每晚臨睡時,祖母要他檢討一天的言行,如果做了錯事,就寫在紙條上貼在帳頂,第二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誦讀紙條悔過。上私塾時,有一天下大雨,從家到學校要走好些路,阿雙說:「今天雨太大了!」想藉故翹課。祖母斬釘截鐵地說:「就是落鐵,也得去!」後來,每遇難事,阿雙就想起祖母的這句話來。
學問充滿真實的美感
 顧家所在的懸橋巷,出過好幾位名人:明朝文學家鄭桐庵,乾嘉時期藏書家黃蕘圃,還有娶了賽金花的狀元洪鈞。這條巷子不長,掌故倒挺多。祖父常常給阿雙講這些典故軼聞,激起他研究歷史的興趣。哪怕是帶阿雙上街,祖父也一路故事講個不停,經過范氏義莊,就給阿雙講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經過越來橋,就講乾隆下江南的故事;遇到匾額、牌樓,都把有關的歷史講給阿雙聽,回到家,還讓阿雙把沿路得知的歷史故事寫下來,這給了他最初的史學訓練。
 在阿雙的眼裡,祖父簡直是無所不知的聰明人。長大後他才知道,祖父是丁日昌的門生,擅長篆刻,精於文字學,著有《說文通俗》十四卷。受此影響,他的父親和叔父也專精於經學、史學研究。
 阿雙還不會走路,就學會了認字,女僕抱著他上街,他指認著牌匾上的字,一個一個認過去,引得路人驚奇不已。年紀稍長,學了四書五經,他又常常去長輩的書房取書看, 叔父後來在書架上貼一紙條:「雙慶不許翻動」。去姑丈家作客,他待在藏書樓裡讀得忘神,千呼萬喚不出來。
 蘇州玄妙觀前的舊書鋪,是他常常流連之處。家裡給他的點心錢,全花在了那裡。買大部頭的書,書鋪是可以不收現錢的,十一歲的阿雙,居然每年購書五六百冊,到了端午、中秋節下,書鋪一併送來帳目。祖母對別的很節省,但為他付書賬卻是很慷慨。
 「我所以愛好學問,只因學問中有真實的美感,可以生出我的豐富的興味之故」,他對學問感到深厚的趣味,在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學問研究的種子。
通房丫頭直升為一品夫人
 一九○六年,顧頡剛以第一名考取蘇州第一所高小—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校,接受新式教育;十六歲進入蘇州第一中學堂,與同學王伯祥、葉聖陶友好,常常一起砥礪學問,結成詩社,創作詩詞。中學畢業後,考入北大預科學習,常常去國學會旁聽章太炎的講學,由此開始整理自己多年來攝入的知識。由於有幾門數理科目考不出,他從預科二部轉入一部,又遭遇好友之喪,最後休學一年。在那些日子,他安心讀書寫書,寫下《清代著述考》。後來再次考入北大,進本科哲學系學習,成為胡適的學生,與傅斯年同班。胡適說他初進北大做教授時常常提心吊膽,怕被學生看輕了,因為「這一批年輕但是卻相當成熟,而對傳統學術又頗有訓練」的學生在學問上很厲害,如傅斯年、顧頡剛、羅家倫等人。
 在名師指導下,顧頡剛忘情於學問,常常讀書至深夜,長期用腦過度,以致患上失眠症。畢業後,按照顧頡剛的志向,胡適推薦他任北大圖書館館員,那裡有十七萬冊藏書,正適合顧頡剛做學術研究。他每天早起晚睡,沉湎於考據之中;又任職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作專門研究。祖母去世後,顧頡剛戀戀不捨地辭職南歸守孝,嗣後在商務印書館編寫國史教科書。其間,他在《讀書雜誌》上發佈與錢玄同討論古史的數萬字信函,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引起一場古史大爭論,被認為是近代學界一場「地震」。
 不久後,他的古史研究文字結集為《古史辨》出版, 一年內竟然再版十次,顧頡剛一舉名。從此, 中國史學研究開始了現代化進程,顧氏創立的古史辨學派成為近代第一個史學流派。
 一九二六年五月,因為北大連連欠薪,顧頡剛接受廈門大學文科主任林語堂的邀請,任國文系教授;之後發生「古史辨」大討論,顧頡剛驟然成名,到八月下旬,他赴任廈大時,林語堂主動改聘他為研究教授(比教授級別高),與魯迅平級,儼然已是學界名人。
 那一年,顧頡剛三十三歲,大學畢業才六年,就從助教一躍而成為研究教授。《圍城》中說助教好比通房丫頭,副教授好比如夫人,教授好比正室,那麼研究教授就是一品夫人吧。從助教升為研究教授,就如同通房丫頭直升為一品夫人,非常罕見,真可謂春風得意。
 可是老祖宗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盛名之下,是非叢生。
與魯迅的一段公案
 魯迅的小說《理水》中有個說話口吃的學者「鳥頭先生」,一說話就「立刻把鼻尖脹得通紅」,爭論起來鼻子紅到發紫」、氣到耳輪發紫。這鳥頭先生就是影射顧頡剛—根據《說文解字》,「顧」從頁雇聲,「雇」是鳥名,「頁」的本義是頭;顧頡剛急起來的時候,說話的確有點口吃。魯迅在私人信件中,甚至直稱顧頡剛為「鼻」、「紅鼻」,怨怒頗深。那麼鳥頭先生是如何惹惱魯迅的呢?
 魯顧恩怨主要是在顧頡剛成名之後,但是源頭倒可以追溯到北大歲月。北大教授分為歐美派和法日派兩大派系:歐美派,以胡適、陳源為首,多為歐美海歸;法日派,以魯迅兄弟、沈尹默兄弟等浙籍法日海歸為主。歐美派以《現代評論》、《晨報副刊》為基地,法日派以《語絲》、《京報副刊》為基地,老是相對地罵。顧頡剛地位本來是超然的,他一個小小助教,也沒有什麼權勢。但是兩姑之間難為婦,有些事情就比較棘手,他曾說:「胡適寫了文章交給我,我在研究所的刊物上登了出來,沈尹默就發怒道:『他不是研究所的人,為什麼他的文章要登在研究所的刊物上!』其實,胡先生明明是研究所的委員,而且是研究所的導師。」
 又如有一回,沈尹默的女婿某君,在南池子開印刷廠,為了發展業務,邀請北大教授編纂教科書,借研究所地方開一次商討會,為了派別關係,當然不通知胡適。可是,胡適是一個歡喜管事而又很天真的人,聽了這消息,就打電話給沈尹默說:「你們開會編教科書,為什麼不通知我?」沈尹默答道:「我是囑咐頡剛通知你的,恐怕他忘記了吧?」
顧頡剛不願意參與到人事紛爭之中,有了這兩次經驗,也就和沈尹默漸漸疏遠了,與法日派的關係也疏離起來。
 女師大學潮中,魯迅站在許廣平所代表的學生一邊,而陳源則站在女師大校長楊蔭榆一邊,雙方發生激烈論戰。陳源聽人說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有的內容與日本鹽谷溫著作大意相同,但是並沒有作注,這種行為有抄襲之嫌。陳源曾與顧頡剛談及此事,這本是兩人私下談話,陳源卻把聊天內容公佈在報刊上。這也讓顧頡剛從此與魯迅結怨。
 而顧頡剛在《現代評論》和《語絲》都發表文章,讓魯迅覺得他是「騎牆派」,當初印象就不好。到廈大之後,他與魯迅表面上還是客氣的。他的新書出版,曾經贈與魯迅;魯迅也幫他向日本友人搜集學術資料。那時,魯迅給許廣平的信中說:「在國學院裡,顧頡剛是胡適之的信徒,另外還有兩三個,似乎是顧薦的,和他大同小異,而更淺薄。他所薦之人,在此竟有七人之多。」其實是顧頡剛書生面嫩,經不住人懇求,前後也就給兩人謀職,竟然讓魯迅覺得顧頡剛「要在廈大裡造成一個胡適之派」。沒有涉世經驗的顧頡剛,卻對魯迅方面的觀點頗有些無知無覺。
 魯迅對廈大的風氣漸漸厭倦,決定辭職,引發學生風潮,校長林文慶為了轉移矛盾,放出話說魯迅辭職是因為胡適派對魯迅派的排擠,還在魯迅的踐行會上,當著許多人的面把顧頡剛拉到小房間談話,談的全是日常瑣事,卻讓外界諸人以為有什麼機密。儘管顧頡剛為了避嫌,專門當眾公佈了在小房間林校長說了些啥,也遏止不了流言。再加上一些人的渲染,更加深了魯迅與顧頡剛的矛盾。
 到魯迅登船離廈時,顧頡剛還去船上辭別。可以說顧頡剛作為晚輩,還是儘量維繫雙方的關係。後來,由於中山大學既聘魯迅,又聘顧頡剛,在魯迅發出「他來,我就走」的聲明之後,顧頡剛依然前往中大,認為這樣才能洗白自己被魯迅責為廈大校長林文慶一夥的批判。這麼一廂情願地思考,只能說顧頡剛實在是書生氣。他堅決前往中大,更令魯迅厭惡,以致於說他反對國民黨,這在國民革命時期可是罪名,最後顧頡剛不得不給魯迅發出公開信,提出打官司,這樁事情才不了了之。
 「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釘子是魯迅對我的過不去」,顧頡剛與魯迅的恩怨中,可以看出他處世之單純。他說小時候祖母常批評他「一味忠厚!一個人應當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像你這樣的呆頭呆腦,將來怎麼可以做事!」祖母固然說得嚴重,但他確實可以說是一位書生。
自由共道文人筆 最是文人不自由
 「我要寫的自傳,是要把社會和家庭的黑暗面和盤托出,像巴金的《家》一樣。」顧頡剛說。舊家庭數代同堂的喜樂固然讓人享受,但成員的傾軋與個性的犧牲也讓人窒息,顧頡剛對其中的悲哀與苦痛深有體會。
 不到十八歲,父親為他早早娶妻,為的是家裡有人操持家務。妻子徵蘭大他四歲,不識字,他憐她無辜,教她認字讀書,並說:「男女之情舍吾婦外,不應有第二人耳!」但是妻子徵蘭在家中卻很難為。「祖母只能愛我,不能推我之愛以愛徵蘭,又且反對我與徵蘭之愛以薄待徵蘭」;父親遠在外地,繼母操持管理家庭經濟,對下人常常欺淩;叔父管理家產,對兄弟多有算計,刻薄寡恩。他沒有經濟能力帶徵蘭離家在外生活,只能任她生活在舊式牢籠之中。徵蘭不幸染病,他多次懇請,家中長輩還是不答應送醫治療,後來徵蘭日漸病重,乃至撒手人寰。那時,他對家庭的怨恨可以說刻骨銘心。
 徵蘭入殮的第二天,父親就與他商議再娶,他婉辭,但是最終沒能拒絕,還是因為家裡需要人操持家務。於是朋友介紹殷履安小姐與他。別人相親都是先相照片,他對這種行為甚是鄙薄,提出相文章,讓朋友把殷小姐的文字拿與他閱讀。正好殷履安寫得一手好文章,一下子打動了他。婚後,他感受到「以伉儷而兼朋友」的情趣,有時給妻子寫信談論學問與世事,一寫就是幾萬字。直到晚年,他還記得年輕時送給妻子墨水匣時寫下的數百字銘文,字字無差。
 數十年婚姻之中,是否有過神移意弛的時候?他坦白地說:「一個年輕人誰不善於鍾情,一個所愛的人肯來誰不願意接納,但我則以早婚的原因,不願對於妻子做薄幸郎,也不願對於所愛者做輕薄兒,便假做癡聾把對方擋住在友誼的界線上,這在我的感情方面是多麼痛苦,對方又必然以我為不近人情而恨我,但我為著良心的平安就斷然做了。」
 有個牧師勸他皈依基督教,牧師說:「凡人都有罪過,只有信了教,才可因你的懺悔而得到上帝的赦免。」顧頡剛回答:「我是一生不做罪過的,自己既不需懺悔,上帝也無所用其赦免。」
 牧師非常驚訝,難道有人一生都不做罪過嗎?顧頡剛說他自己性格的第一大特點就是負責任,對學問、對他人、對自己。「我有這樣的責任感,我肯為人家犧牲自己,可說是我的優點,然而缺點即由此而來。」這優點也成為桎梏他的牢籠,正如陳寅恪所說:「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只是,他用他的不自由,換來了生命的永恆。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建福宮 大火事件(下)

【撰文/王凱;圖/陳曼儂、王凱、資料圖片】



───最後無奈之下,訓練有素的義大利消防隊員指揮大家拆除房屋,隔斷火道,這樣才將大火撲滅。莊士敦在《紫禁城的黃昏》中寫道:「我看見皇上和皇后站在一堆焦木上,黯然凝視眼前的景象。幾位親王也抵達了現場。內務府的官員對滅火之事一竅不通,卻煞有介事地對著秩序井然的消防員吆五喝六。」英國駐華使館的一位目擊者也在致家人的信中記錄了溥儀當時的模樣:「人們為小皇帝感到難過,他只是一直站著,被親信包圍住,呆呆地看著這一切。」
付之一炬的天文數字
 人們眼裡這位不諳世事的小皇帝其實並不傻,他甚至看出了某些人借救火之名趁機揩油,後來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救火的時候,中國人,外國人,紫禁城裡的人,城外的人,人來人往,沸騰一片,忙成一團。除了救火還忙什麼,這是可以想像的。但紫禁城對這一切都表示了感謝。」確如溥儀所言,他對所有幫忙的人都表示了謝意,還專門為消防員提供了水果、茶水和糕點以維持體力,事後還派人為員警和消防隊送去六萬元的酬勞費。
 這場大火究竟燒毀了多少東西,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有人說燒毀的珍品主要有敬勝齋所藏明景泰年間刻制的大藏經版數千塊,廣生樓所藏全部大藏經,古雲樓、凝輝樓所藏鑽石頂金亭四座、金佛及金質法器數千件,中正殿所藏大金塔一座、全藏真經一部。此外,還有清代九個皇帝的畫像和行樂圖,歷代名人字畫、古銅、古瓷,以及溥儀結婚時所收的全部禮品。內務府後來發表的一本糊塗賬裡,說燒毀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畫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書幾萬冊—這個數字究竟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只有天曉得。
 但我們從大火後的廢墟裡可以看出此次火災損失之鉅,溥儀當時正想找一塊空地修個網球場,這片火場正好派上了用場,於是他命令內務府馬上清理出來。灰燼裡固然找不出什麼字畫、古瓷之類的東西,但燒熔的金銀銅錫卻還不少,內務府便把北京各金店找來投標,一個金店以五十萬元的價格買到了這片灰燼的處理權,其中熔化的金塊金片就揀出了一萬七千多兩。金店把值錢的東西揀走之後,內務府又把餘下的灰燼裝了許多麻袋,分給屬下的官員。後來有個內務府的人說,他叔父後來施捨給北京雍和宮和柏林寺每廟各兩座黃金「壇城」,直徑和高度均有一尺上下,這些黃金就是用麻袋裡的灰燼提煉出來的。
火災起因的幾種說法
 關於這場火災的起因眾說紛紜,但總的來說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種說法是宮內太監監守自盜。這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看法,也是溥儀一直堅持的觀點。進入民國後,內務府官員和太監內外勾結,經常將宮中貴重物品偷走變賣,京津一帶的古玩鋪就常常發現宮裡的物件兒。這種情況非常猖獗,溥儀結婚時,婚禮剛剛結束,皇后鳳冠上的珍珠玉翠裝嵌就被人換成了贗品,這種情況應該說只有皇后或皇帝身邊的人才有機會下手。
 另外火災發生時,溥儀正準備清查宮內的古玩財產,但剛剛準備付諸行動,建福宮就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這的確會給人留下縱火滅跡的印象。
 後來溥儀越想越害怕,這些太監今天圖財,明天可能就會害命,他決定把太監們全部趕出宮去。這在當時可是個了不得的大事,遺老遺少們都極力反對,那些太監們更不用說。後來溥儀找父親醇親王載灃幫忙,在他的堅持下,醇親王終於屈服了,決定除了太妃身邊確實離不開的一些外,其他太監全部遣散。關於此事,《紫禁城的黃昏》中這樣記載:「溥儀請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將軍派他的部下一些親信帶軍隊來保護紫禁城。王懷慶一向和皇室的感情極好,他的軍隊駐北京城至頤和園這一帶。同時又召見內務府總管大臣紹英,吩咐他負責處理這件事(指遣散太監一事),叫他召集全部太監在某一宮殿的院落上,宣讀『聖諭』,叫他們即日離開紫禁城。如果太監們表示什麼不滿意或者意圖搗亂秩序,就叫王懷慶派來的軍士將其趕出紫禁城外。」
 官方的說法是電線失火。當時負責保護清室安全的步軍統領聶憲藩也親自到現場指揮救火,事後他曾發佈通電說:「本月二十六日夜十二時,神武門電線走火,由德日新齋(敬勝齋內懸掛匾額的題字為德日新,所以敬勝齋又稱德日新齋)內延燒。」當時紫禁城裡經常放電影消遣,電影機、電燈房就設在德日新齋,負責管理的太監缺乏用電常識,漏電失火也有可能。另外當時宮裡還有一座小型發電廠,專供宮內照明之用。由於電線品質差及線路鋪設使用不得法等原因,宮內經常發生漏電走火現象,只是未釀成大的火災而已。
 還有一種說法是油燈失火。紫禁城內雖已採用電燈照明,但許多房間和院落仍採用油燈照明老法,油燈掛在木柱上,天長日久,極易引發火災。另外還有「天火說」,即由雷電引起的火災,但建福宮大火發生時並非雷雨天氣,故此說很難成立。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淳溪鎮 兩湖銜珠風情殊

【撰文/張永禕】
──這個有著「江南聖地」之譽的古鎮,我以前還真的沒去過。其實它離南京市區不遠,自駕車去也就二小時左右,非去不可,到了地方就給我們準備好了雨簾,淅淅瀝瀝地忽然催開五顏六色的花摺傘,在青山綠水之間亮起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好在老天爺情緒調整得很快,不久就轉涕為笑了,陽光從雲朵的細縫處折射出七彩,燦爛如初,迫在眉睫的古鎮已然又變得眉清目秀了起來。
兩湖聖境

固城湖

 提到固城湖,人們就自然會想到固城湖的大閘蟹,但要問起出處,可能固城湖比大閘蟹更加誘人,來到湖邊,只見水清玉澈,碧波蕩漾,湖岸風光旖旎,古花山、秀山、遊子山、禪林山,眾山疊翠。我們幾個一起泛舟湖上,水光瀲灩晴方好,湖天一色無纖塵。我們悠閒看著艄公緩緩搖櫓,聽著櫓拍打著水面發出的節奏之聲,仿佛在這遼闊豁達的世界裡只有我們一葉小舟。搖啊搖,搖到湖心深處,突然有人發問:為什麼這裡叫固城湖?導遊告訴給我們,這個湖名與歷史上的固城有關。
 據說春秋時期,西元前五四一年,吳王餘祭在瀨水之濱建瀨渚邑,構築固城,土垣堅實,城牆高聳,壁壘森嚴,有所謂「固若金湯」之稱,這大概就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之一,據說比南京的石頭城還早二○八年。這裡地處樞紐,南北要津,歷來為吳楚必爭之地。西元前五三五年,楚靈王率萬眾之兵,勢如破竹,攻佔城池,霸為國疆。沒想到,進入楚平王時代,較之父輩有過之無不及,索性把固城辟為行都,大興土木,廣廈萬間,塗炭生靈,民不聊生,固城因此變成了「楚王城」。建城的時候,這裡並沒有湖水依偎,為及時運送兵糧,吳國大將軍伍子胥開挖了一條運河,從高淳開始,經過常州、溧陽、宜興、無錫到蘇州,最後注入太湖。固城湖就是這條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固城煙雨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頌詠不絕,多少如詩如畫的美好留在記憶中。據說唐代新羅國(今韓國)著名學者詩人崔致遠曾專程到此遊覽,被美酒給灌醉了,非常愜意地下榻於湖畔的招賢驛館,而南宋時著名詩人范成大也曾泛舟湖上,邂逅美麗,驚歎不已,留下有滋有味的詩篇。除了鎮前的「固城煙雨」,鎮東的「石臼漁歌」也是高淳的八景之一。
 這個天然純淨淡水湖泊,贈予當地人「日出鬥金,日落鬥銀」的福祉,源遠流長卻來自於一個十分悲苦的傳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是一座名叫「石臼城」的美麗的地方。每每有行人至此,恍入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家家戶戶,安居樂業,鄰里之間,其樂融融。可是上天偏不讓他們快快樂樂的生活,派出天兵天將倒下一桶又一桶的水,整個石臼城,一夜之間變成了一片茫茫的湖澤。人間生活如此美好,上天何以不問青紅皂白就剝奪了他們快樂的權利呢?後來想想,可能是這裡在歷史曾經發生過大雨或洪水的自然災害,人們不能解釋這種現象,也就把這個始作俑者變成了上天了。
金陵第一古街
 淳溪老街,始建於宋代,為淳溪古鎮的主要商貿街道,因其街道直如「一」字,無任何扭曲,俗稱一字街。八百多米長的老街以古典建築著稱,街中的店鋪一般都為樓宇式雙層磚木結構,到處都吹拂著「牛衣古柳賣黃瓜」的依稀古風。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鋪墁,兩側用青灰色石灰岩條石縱向鋪砌,中間用胭脂石橫向排列。不知這些古跡斑斑的石板上,閱覽過多少勿勿而又倦怠的腳步,達官、貴人、商人、窮人、軍人,不知哪一雙曾是真諦?哪一雙才是這老街的靈魂?閑雲樓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積澱在綿長的老街裡。
 淳溪鎮工商業興盛,手工業發達,是溝通蘇南和皖南的經濟走廊。早在唐代,就有商業萌芽,唐詩中曾有「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的描述。明清時,隨著徽商崛起,成為安徽糧食、茶葉、煙葉、紙張、竹木、桐油和江蘇的色布綢緞、日用百貨等物資的主要集散地,至今這裡遺風未盡、繁華不減,店鋪鱗次櫛比,產品豐富多彩,大眾布鞋、羽毛貢扇、珍珠飾品、玉泉炻器、香乾豆腐、風味糕點、雲溪香鵝、固城湖螃蟹、慢城葉畫,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尤以羽毛貢扇和老棉布鞋最負盛名。據說明嘉靖年間,高淳羽扇傳進皇宮,深得皇室青睞,成為皇室貢品。一九五一年,高淳制扇藝人為了感謝政府對羽扇行業的關心和支持,挑選最好的羽毛雕翎,精心製作了四把寶劍式象牙柄的大型羽扇,分別贈送給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國家領導人。另外,老棉布鞋也是淳溪老街著名特產之一,拙樸的粗布、耐用的底,特別是手工的針線,針針都有心意在裡面,「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雙布鞋代表著結實、軟和、體貼、溫馨和深情,可以與穿者心靈同步,難怪世界鋼琴大師理查先生也要慕名前來淳溪買布鞋。
 老街原名正義街,辛亥革命勝利後,為了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易名為中山大街。日軍侵佔高淳後,改稱和平街。日本投降後,復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間,又將其更名為「東方紅大街」。一九八二年進行地名普查時,又重新復名「中山大街」。這條古街是歷史的長廊:掛有乾隆親筆賜予「孝子」匾額的吳氏宗祠樓宇雄偉;有明清時代商住建築楊廳的「庭院深深」;有體現宗教文化的關王廟;有司令部舊址…等,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參觀老街之後,欣然揮筆提名「金陵第一古街」。
 我們走在古人同一條街上,也走入了不同的故事中。老街上有一口「乾隆井」,相傳乾隆三下江南,都曾巡遊淳溪老街,皇上駕到邑人不敢怠慢,重新掘井,取水御用。井水純淨、清涼、甘甜,乾隆飲後讚不絕口,多少年來這口「乾隆古井」一直保持著原汁原味,一直守著那份獨有的清純。抗日戰爭時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原是吳氏宗祠,是一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據《高淳縣誌》記載,吳家祠堂建於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進,第一進是戲樓,樓上「觀樂台」(戲臺),樓下是通道,台前是露天劇場,可容納千餘觀眾。第二進叫享堂,現作為展廳,陳列的歷代磚、石雕刻,技術精湛,價值很高。第三進是祭殿,現在作為展覽廳使用。
旖旎的民俗風情
 高淳民俗館是地域風情的一個縮影。這裡陳列著一千六百餘件展品,從不同面向展示農、漁、紡織業生產和雕刻、陶瓷、炻器、民間音樂、舞蹈、地方戲劇等生產生活的民俗風情。比如民間文藝活動,就有跳五猖、打水滸、蕩旱船、打蓮湘、蚌仙舞等等。據此創作的舞蹈《采菱舞》、《花扇舞》,還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上雙雙獲得了銀牌獎。
 淳溪鎮薛城花台會應該是民俗風情的翹楚之作。既然是在淳溪鎮舉行又為何叫薛城花台會呢?原來這裡就是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薛城遺址的所在地,淳溪鎮之前也被稱作薛城。據當地《邢氏家譜》記載:清康熙年間,山東聊城邢姓在朝廷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鑾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動不便。康熙皇帝便命工匠仿照金鑾殿做了一個模型,賜給這位官員,以了卻其母想看金鑾殿的願望。當時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慶賀,並按照金鑾殿的模型繪製成圖,歸來後聘請能工巧匠照圖在村頭搭建了一個花台,於農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戲,並名曰花台會。花台會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薛城花台會關鍵環節是在花台,我們有幸看到臨時搭建的花台,地約二百一十平方米,檯面寬十三米,進深十六米,猶如縮小的宮殿,製作精美,花團錦簇,金碧輝煌,極具觀賞性。台邊圍有半米多高的欄杆,懸掛各種戲劇人物彩圖,中間塑有福、祿、壽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為浮雕金花盤繞;台頂是一幅幅彩畫排吊;台口上方用紙紮鏤空彩屏拼聯,繪有雙龍戲珠、十二月花神等圖案, 稱「五彩架」。應該說,從構思到圖案都凸顯並濃縮傳統戲劇內容,傳遞中華民族忠孝節義的美德及天地人和的理念。
 薛城花台會被譽為「江南第一花台」,已列入南京市和江蘇省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台會期間,這裡張燈結綵,非常熱鬧,四面八方,人山人海,紛至遝來,鄉里鄉親相擠看戲,看完了戲便走親訪友,鄉親的大聚會就變成了親朋的小聚會。這是傳統的文化活動,也是現代的商品市場,近年來還利用這個機會,舉辦了土特產物資交流會和其它民俗文化活動。
 如此淳樸古風,如此古意猶存,不僅吸引著遊客,也吸引著許多導演的目光。電影《黃橋決戰》、《將軍的抉擇》、《銀樓》,央視連續劇《大江風雷》、《紅與黑2000》、《風雨中國心》,以及《無懈可擊之高手如林》、《老嚴有女不愁嫁》等作品幾乎都爭先恐後前來取景。
 我們也仿佛走在這些鏡頭裡,在古鎮的兩家店鋪之間忽然發現了一條小巷子,曲曲折折地向前延伸,曲徑通幽處,寧靜細無聲。這時,天上又飄起了小雨,有位佳人在不經意間走入了畫中,撐一把油紙小傘翩躚於小道,嫋娜著柔姿,漸行漸遠,情深深,意濛濛。
江南名鎮怎麼去
1、南京→淳溪鎮:從南京中華門長途汽車站乘坐到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2、杭州→淳溪鎮:從杭州汽車北站乘坐汽車到南京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3、上海→淳溪鎮:從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乘坐到南京高淳區長途汽車,到達
高淳汽車客運站,乘坐高淳區到淳溪鎮客車即可到達淳溪鎮。
(若從臺灣去,可從桃園機場乘機先到南京、杭州、上海。)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唯亭顧氏 江南第一讀書人家

【撰文/衡嶽】
七座花園盡顯清閒風雅



──在今天的蘇州平江路口,還可以見到顧頡剛在《蘇州舊日的情調》提到的這幅《大宋平江城坊圖》,只不過我們見到的不是石碑,而是仿刻的標誌牌而已,那原物已經搬去蘇州碑刻博物館陳列了。顧頡剛小時候所見的唐宋風貌的蘇州城池,也已經在歲月變遷中完全變了模樣,好在,他家所在的平江路一帶是古城保存下來的珍貴一角,還依稀可見「蘇州舊日的情調」。
 初夏的清晨走在平江路上,垂柳依依,河風習習,「一條條鋪著碎石子或壓有凹溝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夾在潺湲的小河流中間,很舒適地躺著,顯得非常從容和安靜。但小河則不停地哼出清新快活的調子,叫蘇州城浮動起來」。在這浮動著舊時候安逸氣氛的老街,走過雪糕橋,穿花度柳,出一回神,搭幾回訕,就在不期然中看到了顧家橋—那橋實在是小,小得從它面前來去兩次才留意到。橋頭米黃色的條石上銘刻著「顧家橋」三個字。過橋就是顧家花園。
 顧家花園門扉緊閉,只能在外看看,現在的門應該是以前的側門。想來在流變中,原有的面積被擠佔了不少。顧頡剛的父親在世的時候,曾經把這裡經營到有五十間房的格局,現在看起來,不過就是十幾間房吧。門口堆著建築材料,牆面刷了一半,正在整修中。繞了一圈,從另一邊的木門看進去,這座曾經叫「寶樹園」的宅子,現在一棵寶樹也沒有種。
 顧家花園門扉緊閉,只能在外看看,現在的門應該是以前的側門。想來在流變中,原有的面積被擠佔了不少。顧頡剛的父親在世的時候,曾經把這裡經營到有五十間房的格局,現在看起來,不過就是十幾間房吧。門口堆著建築材料,牆面刷了一半,正在整修中。繞了一圈,從另一邊的木門看進去,這座曾經叫「寶樹園」的宅子,現在一棵寶樹也沒有種。
 寶樹,就是茶花,顧家花園裡曾經種滿了茶花,因此得名寶樹園。顧頡剛小時候,在那開滿了灼灼茶花的院子裡,看天上的月亮,「月兒窺著悠悠長瀉的水流,每次全出落得格外玲瓏剔透、清明圓潤,恐怕只有威尼斯的月亮,才能夠相與比擬哩」。姑蘇人家的日子過得很是安閒。他說蘇州「有好多擁著上千上萬良田的大地主,他們大都住在城中,儘量風雅,儘量享受」,而蘇州人閒散風味登峰造極的顯示就在造園的藝術上,顧家就曾經造有七座花園:雅園、依園、秀野草堂、學圃草堂、寶樹園、自耕園、浣雪山房,「規模都相當宏大」,依園內還有南北朝梁代妙嚴公主的墳墓。
唯有讀書捨不棄
 興造七座花園之時,是唯亭顧家人丁最興旺的時期,先祖松交公是順治年間進士,與名士吳梅村、龔芝麓都是友好。他娶有四個小妾,生十一子,這在數代單傳的顧家來說是空前盛事。退隱林下後,松交公和後人們散住在這七座私家花園裡,印刻詩書,酬唱應和,甚為風雅。「康熙帝下江南時,風聞我家文風之盛,乃譽曰『江南第一讀書人家』。」顧頡剛說那時顧家的大廳裡不僅高高懸掛著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大匾,就是在禮尚往來的名片、禮券、禮匣上也都印著這句話,有著不可一世的氣概。
 其實顧家原非平江府城裡人,根據顧家家譜,第一位先祖是明代成化年間允齋公,是唯亭鎮上一位大地主。顧家後人世代耕讀傳家,富裕閒適。到蘭台公這一代從唯亭遷居到蘇州城裡,成了城裡人。
 而允齋公往上,則無從考。但江南顧氏則相傳是越王的後裔。漢武帝封東越王之子於顧餘山,因此這一支系改姓「顧」,江南顧姓由此起源,名人也出了不少:顧綜、顧野王、顧況、顧炎武等等。唯亭顧氏應是江南顧氏的一個支系。所以我在想,康熙帝「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題詞是題予江南顧氏,還是題予唯亭支系,看來尚且需要考證。
 允齋公之後,最為輝煌的就算是松交公時期。松交公之後,亦是世代仕宦,但天有不測風雲,松交公的曾孫列圃公縱橫宦海多年,卻在七十歲上翻了船—受同僚犯案的牽連,被充軍黑龍江,客死異鄉。從此,這數代仕宦的名門開始衰落。
 待蘇州經受了太平天國之亂後,顧家數代累積的財寶盡被搜刮,養育陪護的花木亦斷折無跡,只剩下讀書的脈絡並沒有中斷。顧頡剛的父親和叔父都精於經學、史學,顧頡剛承襲家學,兼受新式教育,在繼往開來的民國時期,開創古史辨學派,成為史學現代化的第一人,延續了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家聲。
 「當時雄偉奇觀的七個花園,而今除了寶樹園尚存得有枯塘一隅的廢墟外,都已無跡可循了。遙念當日情況,不免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感!」而顧頡剛所說的那一隅廢墟,在上世紀五○年代又損毀了很多,如今留下的是廢墟之後的廢墟了吧。幸耐「顧頡剛故居」的名目,正在保護起來,也許能為後來人留得一處可資悼念這一文化世家的地方。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尋找沈復芸娘的清魂

【撰文/老克;圖/老克】



沈復舊居古意濃
 去蘇州尋找沈復芸娘的清魂一直是我內心的情結。據悉,沈復和芸娘在蘇州活動的區域很多,比如《浮生六記》裡提到的滄浪亭、可園、倉米巷等,當然我們最想去的是沈復的舊居,如今是大石頭巷三十六號的吳宅,傳說那個院子裡不但有沈復夫妻住過的小樓「賓香閣」,還有蘇州現存最精美的磚雕門樓─翔鳳遊。
 那天上午我們坐高鐵從南京到了蘇州,老朋友揚帆千里就開車帶我們直奔可園和滄浪亭,開始我們的尋訪之旅。揚帆是領著我們從學院另一個門進去的,穿過一排教室,然後就可看見那個可園的小門,雖然殘破,卻有俺家小院的味道。可園現在是一個荒廢的園子,當年就是《浮生六記》裡提到的「近山林」以及「正誼書院」。
 走進小門,我們先是穿過一些民國的舊教室樓,然後慢慢出現的就是清代的老房子,雖然裡面的亭台廊閣已經殘破,但當年的格局還在:比如那汪長滿浮萍的水塘,比如窗前的芭蕉,比如老牆邊的竹林。在一片空地上還可以看見那些坍倒的假山石,依稀可見可園當年的風姿。在那條長廊牆上還可看到那塊《可園重修碑記》。我特別喜歡可園這種殘破的場景,仿佛園林的主人出了遠門,家裡無人打理,我們就一頭闖了進來。某種程度上,廢園更能調動人的想像空間,就像那天我們站在那座老房子前的水邊,一下子就有了沈復筆下的「時方七月,綠樹陰濃,水面風來,蟬鳴聒耳」的感覺。
 我特別喜歡後面那個亭子,很有古意,走過去的小路也是曲徑通幽,尤其是登上亭子,居高臨下,只見老屋長廊,池塘山石,綠蔭竹樹,一派元代畫家筆下的清涼古意圖。我想,當年沈復夫婦肯定不會錯過眼前的風景。
尋找滄浪亭的愛情
 自古以來,在中國那些帝王將相、為官文人過那種雅致的藝術生活,毫不稀奇。難得的是沈復和芸娘這對平民夫妻,也能在非常窘迫的生活裡,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審美,過起了雖然貧困卻是精神充盈的夫妻生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傳播正能量。那天從可園出來,我們還去了滄浪亭,沿著河沿往前走,在我們的左邊一牆之隔就是剛去過的可園,在我們右邊對岸就是滄浪亭園林。
 沈復生於清乾隆年間,「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他先是住在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之「我取軒」中,常與芸娘在月夜「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並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態萬狀」。如今「我取軒」已經沒有影子,我們只能沿著河邊走走。是的,盛夏時節,河裡荷葉長得滿滿當當,對面那座古亭樹陰之下,居然系一條木船,不由讓人想起書中芸娘所說:今日之遊樂矣,若駕一葉扁舟,往來亭下,不更快哉!在滄浪亭那個長廊裡面,一對年輕情侶在相互拍照,這些場景在碧水的映襯下,很有《浮生六記》文字描寫的意象。
賓香閣重溫過往風景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認識寫《浮生七記—走進大石頭巷吳宅》的文友枕邊書老師,他和目前居住在吳宅「賓香閣」裡的吳氏兄弟是老同學,其實這次來蘇州本想聯繫枕老師,通過他能帶我們去「賓香閣」看看,後來考慮那兩天蘇州的高溫天氣,也就不好意思麻煩人家而作罷。
 第二天早晨,我們就直奔去大石頭巷,在車上我就想,哪怕找不到沈復住的「賓香閣」,去吳宅大院裡感受一下沈復、芸娘的氣息也好。
 大石頭巷是個典型的蘇州老巷子,眼前出現的居民都是不緊不慢地生活,沒走多遠,就看見那個門面不大的吳宅,牆上鑲有「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據說吳宅就是從沈復家後人手上買過來的,吳宅原來南門在倉米巷,北門在大石頭巷,後來因為倉米巷南門那塊院落賣與他人,現在只能從大石頭巷北門出入了。
 我們走進這個大雜院,裡面被分隔成許多人家。我們先是找到那個叫「舍龢履中」的磚雕門樓,很是精美,經徵求那位在天井裡刷牙的老大媽的同意,按了幾張照片。後來又沿著旁邊的巷子往裡走,有幾位居民從門裡探頭看我們,我們只好笑著解釋說:我們不是壞人,只是想看看那個磚雕門樓。旁邊有位婦女指著裡面一扇大門對我說:「這家人家一般不開門的,你如想看,就在站在門口等他家人出來,碰碰運氣。」說實話,當時聽了這位婦女的話,如同潑了一盆涼水。沒想到正在這時,從外面走進一個中年男人,拿著鑰匙準備開大門,我趕緊對他說:我們是從南京來的,想看看那個磚雕門樓!那個男人打量了一下我們,說了一句:「進來吧」!
 這位中年男人,就是沈老師在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同學—吳瑞華老師,正如吳老師事後解釋的,因為想進來看沈復舊居的遊客太多,一般我們不開門,看到你們一臉誠懇,只能歸結是緣分。
 走進天井,迎面是一座兩層木樓的房子,我想這就是枕邊書文中提到的「賓香閣」了。整個房子雖然古舊,但依舊可以看到屋簷、窗戶的雕刻非常精美,一看就是很講究的人家。沈復當年曾歎息此居「屋雖宏暢,非複滄浪亭之幽雅矣。」又有「院窄牆高,一無可取」的描繪,跟現在所看院子格局很是一致。我們轉過臉來,就看見那個傳說中的「四時讀書樂」的磚雕門樓,上面有董其昌書寫的「麐翔鳳遊」四字。麐同麟,即麒麟,翔為龍,鳳乃鳳凰,遊是龜,皆是祥瑞之物,上面雕刻的是「四時讀書樂」的畫面。據說這座精美絕倫的門樓,堪稱蘇州現存清代磚雕藝術的代表作,有非常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得知我們是從南京來,吳瑞華老師熱情把我們介紹給他的堂哥吳覺蓀先生。那天我們就站在院子裡,弟兄倆給我們講吳宅當年的由來。吳氏兄弟的祖父叫吳南浦,當年在上海創辦了中國橡膠廠(即後來的大中華橡膠三廠),是當時非常成功的民族工業資本家。晚年因為信佛,結識了靈岩山高僧、著名的印光法師。因為祖父一直有在蘇州安度晚年的願望,印光法師就推薦了沈復家的房子。「因為當時沈家要還賭債,結果祖父花了三萬兩白銀就買了下來。當時成交時間是一九四○年,沈家那個賣主叫沈延令。」一九三五年出生的大哥吳覺蓀先生說。
 吳氏兄弟告訴我們:當年祖父買下這一大片房子,有幾點用心:一是讓吳家子子孫孫都聚在一起,二是想做善事開一家醫院,救死扶傷。三是買下這座房子的用意也在於告誡後人要走正道,不能賭博。如今樓下住著大哥吳覺蓀一家,這位頭髮銀白的老人早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夫妻倆給人都是風度翩翩的感覺。吳氏兄弟告訴我們,沈復在《浮生六記》裡提到賓香閣是一座小二樓,整個吳宅就是這座小二樓,其它都是平房。至於沈復還提到的「後有廂樓,通藏書處,開窗對陸氏廢園,但有荒涼之象」,據大哥吳覺蓀解釋說,在他少年的記憶裡,開窗一直可看到的是一片菜園子(如今菜園子已為培智小學操場的一部分)。吳先生補充說:如果菜園子就是陸氏廢園的話,這座二層小樓就必定是沈復夫婦所住的「賓香閣」了。
 記得剛開始時,吳瑞華老師因為樓上破舊,沒有好意思領我們上樓,後來因為我們談沈復、芸娘,談得十分投緣,彼此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就主動邀請我們上樓去坐坐。那天吳老師領著我們踏上木樓梯時,說了一句:現在我和我的「芸娘」住在樓上,令我們都笑了起來,這種感覺真好。
 當吳老師打開那間樓上的房門,窗戶外的光線照了進來,房間牆上放著吳老師夫婦合照,屋裡放著簡易的大床、櫥櫃,尤其是五斗櫥上的三五牌臺鐘,更是令我們非常親切。吳瑞華還介紹說:這座房子雖然破舊,但品質卻非常好,房梁全是杉木,地板都是雙層木頭,走在樓板上,一點聲音都沒有。記得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對賓香閣作了這樣的解釋:「遷倉米巷,余顏其臥樓曰賓香閣,蓋以芸名而取如賓意也。」那天當我站在那個二樓古舊窗戶前,看著旁邊的鳥籠,看著天井裡那座磚雕門樓,真是有點小激動,我甚至下意識地用手去撫摸窗沿—當年沈復和芸娘肯定也會站在同樣的位置,看著窗外的風景。
憶沈復的悲喜人生
 如今大家對沈復的瞭解,只是一個無名文人,所謂無名只是他自己選擇放棄功名而已,當年他拜的趙省齋先生是杭州非常有名的學者,沈復的審美情趣,沈復表達文章的能力也是一流的,《浮生六記》揚名海內外就是明證。只是由於社會的原因,沈復只能做養家糊口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在現世也很多,就像眼前的吳老師,為人善良,夫妻恩愛,與世無爭,做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僅拉一手好二胡,圍棋也是二、三段的水準。
 說實在的,那天我們一下子闖入人家臥室裡來,真有點不好意思,但這位比我年長的吳老師,對我們又是讓座,又是要倒水,這種真摯真是讓人感動。那天臨離開前,熱心的吳老師還帶我們到吳宅大院走了一圈,他告訴我們吳宅共有房屋三路五進大小七十二間,占地約三千四百多平方米。他帶領我們穿過長長的巷道,告訴我們這裡是原住房第一進,這裡是第二進,這裡是樹德堂、一枝香軒,那裡是鶴脛軒、荷花廳,他特別強調荷花廳都是金絲楠木做的,當年是他祖父燒香念佛的地方,旁邊是一個荷花池。當時我們跟在他身後,感動的說不出話來。
 記得那天,吳老師問我,你知道沈復的墓在什麼地方?他說聽說在蘇州郊外的七子山附近。我想,如果有一天能有幸找到他的墓,我們一定會備上香果鮮花,來祭奠這對位平民夫妻的清魂。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額爾古納 葫蘆頭上的風車

【撰文/紮西‧劉 圖/紮西‧劉】



額爾古納河 天驕的故里
 來到呼倫貝爾的人,都希望能瞭解它的歷史,而對於呼倫貝爾歷史最有見證權威的,應該說是額爾古納這片土地。額爾古納是蒙古語「捧呈、遞獻」之意。後又逐漸把它修飾為「奉獻」之意,細細想來,這種修飾還是頗有道理的。
 從海拉爾出發,乘車向北行駛一百公里,便可進入額爾古納市境內。在這片土地上,流淌著對蒙古民族具有特殊意義的河流—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的上游自於牙克石進入呼倫貝爾高原,流至阿巴該圖山附近,始稱額爾古納河,流到洛古河後,始稱黑龍江。
 額爾古納河作為搖籃和母親,不僅哺育了蒙古民族,也滋潤了兩岸的土地。蒙古民族就是在這條河邊生息、發展,並逐漸壯大強盛起來。額爾古納河、根河流域和呼倫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薩爾的領地,黑山頭古城就是他們居住的主要城池。
 大片的草原撲面而來,藍天下空曠的公路,綠的黃的草原上點點牛羊,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天空的顏色,白雲的形狀,還有那突突突突充滿動感的草原上的拉草車,怎一個哇字可以形容。尤其是草原公路兩邊的小水溝最有詩意了,吃草喝水的牛顯得分外寧靜,有種「水光牛色」的感覺。
 額爾古納擁有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和優良的牧場,由此成為古往今來令人嚮往的福地。千百年來,多個民族生產、生活、繁衍生息創造了這裡獨特的人文環境。境內留有室韋部落傳說、黑山頭古城遺址、三河原、金界壕等蒙古祖先遺址。
 額爾古納市是一座重要的邊境旅遊貿易城市,騎馬遊、自駕車游、生態森林遊極大地提高了額爾古納旅遊的文化品位。天驕公園散步、到西山公園俯瞰額爾古納全貌和根河濕地秀麗的風光,也可以到哈撒爾廣場欣賞東北大秧歌。
根河濕地上的俄羅斯落日
 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地域遼闊,風光旖旎,水清秀美。藍天白雲之下,牛羊成群,駿馬奔騰,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綠色的巨幅畫卷,如同鑲嵌在祖國東北方的神秘翡翠,給人一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意境。
 感受藍天綠地、綠色淨土、天堂草原、北國碧玉的傳奇風情,令人不由自主拿出相機,拍下沿途風景,追尋各自心中的夢境,將其美麗置入鏡頭裡,讓它成為永恆的記憶,這裡是理想的人間天堂。
 而被譽為「亞洲最美的濕地」的根河濕地,是中國目前保持原狀態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濕地。其地清澈的根河靜靜流淌,曲水環抱草甸,岸邊矮樹灌木叢生,綠意盎然,濕地上花草搖曳,山間白樺林連綿成片。
 爬上臺階,俯視絢爛寧靜的濕地,那種感覺,仿佛只能用不斷重複的「太美了」來表述。南坡布滿了鬱鬱蔥蔥的人工林,北坡陡峭的山崖下是著名的根河濕地,攀登上海拔七百二十米的主峰遠眺,有一種「終於親眼看到這個大彎了」的感覺。水的湛藍,不知道是本色還是倒映的天色。樹的多彩讓人有一種錯覺,是不是真走入了畫中?
 漫步西山頂端,美麗的城市風光、宛若仙境的自然生態、蜿蜒曲折的河流奔湧在濕地中央,天然景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道亮麗獨特的旅遊風景線,是久居城市的人們心靈停靠休憩的港灣。
 離開濕地,愈往北走,就愈有一種進入大興安嶺林區的感覺。白樺林的影子,看到白樺林,就會想到大興安嶺,靈光,突然在上護林的河邊,出現了美麗又神秘的彩虹,我們只能驚歎大自然的神奇。
 落日將山林染紅,金黃的樹葉襯出遠處紅色的山頂,一種聖潔的感覺。白樺林頂上的雲有一種棉花糖的感覺,草垛是草原最好的點綴,一個個可愛地乖巧地傲嬌地躺在草原的環抱中,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蜿蜒曲折的河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暖洋洋,仿佛這裡的河都是這般九曲十八彎,在天色和灌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藍。在額爾古納河邊,看著從俄羅斯方向照射過來的日光,漸漸從俄羅斯方向落下。第一次感覺,離國外,好近!
葫蘆頭屯裡的鮮卑人家
 從根河濕地出來,可以在景區門口直接花上一元錢,乘坐二路鴻運公車經清真寺直達底站葫蘆頭。葫蘆頭屯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東坡依山傍水,背風向陽。據鮮卑人古墓群考證,兩千多年前鮮卑人從大鮮卑山嘎仙洞石室走出「南遷大澤」時,就在這兒生存下來了。
 看到了葫蘆頭山坡上的風力發電塔群,也就預示著快到額爾古納了。在葫蘆頭山頂上是連錦不斷的風力發電車,這裡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龍源額爾古納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風電項目地。高大的風車成了額爾古納的新城市標誌,從四面八方進入額爾古納,首先看到的是這白色高大矗立著的風力發電塔群。
 站在發電塔間俯瞰,美麗的邊陲小城,街道寬闊整齊,樓房錯落有致。山腳下巨大的河谷,視野極為遼闊,葫蘆頭河水就像一支水彩筆,在繁茂灌叢和楊柳濃陰中左旋右轉,將巨大的河谷描繪成如詩如歌的綠色畫廊,然後戀戀不捨流向遠方。
 清晨的捕魚人,在冰冷的河中捕魚,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溫度和生活。額爾古納河裡有著著名的華子魚,油炸了吃非常鮮美。在拉布大林農場裡,幾乎家家有奶牛、羊群,生活壓力較小,閒暇之時就上山采蘑菇,或到河邊釣魚。這種生活,讓人羡慕,甚至有些嫉妒,外的紛擾,與我何關。無疑,簡單的人是最快樂的。
 屯裡的「木刻楞」民居,是一種特殊的建築風格,有著獨特的異地風情。房屋用原木交錯疊建,原木之間墊有青苔或泥土,門窗邊框用彩色漆繪。家家窗臺都有鮮花,素色鏤空的窗簾配上三兩盆紅色、粉色或紫色的花,那種美麗很樸素,跟這裡的人一樣,向來客展示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我們住進了哈達圖牧場十一隊的一位鮮卑族後裔人家裡,這戶人家的籬笆牆裡也種著各種鮮花,還有向日葵,令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會架上一座秋千。女主人漂亮豐滿,是俄羅斯族人。夫婦倆都很熱情,很喜歡跟我們開玩笑,一直忙裡忙外地拿柴火燒火牆,修水管。
 第二天離開時,居然連主人大名和電話號碼都沒有留下,真有一種描述了一部好電影卻說不出它名字的窘迫。
三和草原風雨間的彩虹
 出城北走不久就能看見山頂上的廣播電視發射台了,我一直觀察著這一片地形,感覺只有爬上發射台的山峰方可通觀。上,立即上,因為西邊的黑雲已開始壓過來了,可幾乎七十度的大斜坡只能讓車趴在了半山腰。
 簡單地收拾好行李,開始向山頂攀進,一路上天上烏雲閃電帶著雨點,地下的蚊蟲紛至全身。半小時後才氣喘吁吁來到額爾古納市廣播電視臺發射塔下,好在都是廣電系統的便於溝通,巧在發射站李站長也是個攝影友。
 李站長讓大家趕忙架機,說一會可能會有彩虹出現。果真,雨後的草原上升起了一道彩虹門,跨越在綠草菜花山巒之間,霎間,景色在千變萬化之中,把天把地來了一個大換景。往往佳景就是出現在這奇奇怪怪、大起大落的特別氣象之中。
 凝視前方,彩虹出現地是一片十分壯觀的草原,民居前木籬笆都被漆成了綠色,遠遠望去十分養眼。李站長說那裡是三和草原,就是三河牛三河馬的故鄉,那可是聞名的優良品種,額爾古納有著七百三十萬畝的天然草場。
 你看三河牛體軀高大,四肢強健,骨胳結實,肌肉發達,後臀高,奶盆大,耐高寒,耐粗飼,產奶量和乳脂率非常高。年產奶三百天以上,日產奶二十五公斤左右。三河馬以外貌俊美、體質結實、身材勻稱、抗寒戀膘、抗病耐粗、性情溫順、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而著稱,也是國內各種馬匹品種中的佼佼者。
 坐在草場斜坡上從和牧人聊天中得知,三河馬由俄國引入的後貝加爾馬與當地蒙古馬雜交育成。外形較蒙古馬高大,毛色主要為騮毛和粟毛。力速兼備,持久力好,運步輕快,三河馬屬於兼用型,部分馬匹偏乘或偏挽,它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俄國馬。
 當時,俄國人曾攜帶後貝加爾馬及其改良馬在額爾古納河畔放牧或定居。以後,沙俄帝國修築中東濱州鐵路時,又帶來一定數量的後貝加爾馬分佈在鐵路沿線一帶。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八年後貝加爾的哥薩克人,和相當數量的馬匹一起來到額爾古納境內定居。
 一九三四年以後,偽滿時日本人在海拉爾設種馬場,引進盎格魯諾爾曼、盎格魯阿拉伯、英純血等種公馬,與當地馬雜交。因此,三河馬的血緣主要是在這些後貝加爾馬和雜種馬的基礎上,混入呼倫貝爾草原蒙古馬的血液,經幾十年精心培育而成。
 額爾古納河,作為中俄界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當你近距離接觸他的時候,這條鑲嵌在草原上的河流,還是美得讓你窒息。對於生活在這個地區的百姓來說,母親河遠比界河在他們心中重要得多。
 這裡人煙稀少,有很多中俄混血美女帥哥,尤其小孩子特別漂亮。喜歡這裡的安靜,喜歡這裡的藍天,讓人有種幻想,幻想自己是老鷹,翱翔在天空,自由地飛翔,也幻想自己是魚兒,自由地隨波逐流。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方法對,閱讀英文很簡單

雖說是最簡單的,但其實它也沒那麼簡單。

若是單字片語記得的不夠多、文法基礎不扎實、不知道該如何分解又臭又長的句子等等,閱讀英文還真是件痛苦的事。

若覺得句子長到看完後面忘了前面,米小鹹就會把那個句子簡單化---先標出修飾名詞的分詞片語、形容詞子句等等及找出名詞子句,將他們去掉不看,這 樣句子的主幹(主詞&動詞&....)就會浮現,然後在補上剛剛被去掉的句子,就可以一步一步將作者想傳達的訊息拼湊出來了。

就像站在遠方看一棵樹,雖看不清細微的部分,但總可以先看到主要的輪廓,再走近一看,一片片葉子和一根根樹枝都清清楚楚了。喔,原來這棵樹是長這個樣子啊。

一個完整句子一定會有主詞和動詞。因此,先找到這兩個必有的元素,再加進其他次要的修飾語或子句就會比較容易看懂。

分詞片語其實是形容詞子句的簡化,它省略了形容詞子句的主詞(即例句中的who和which等關係代名詞)並改變動詞呈現的方式(改為動詞ing或 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分詞片語分為主動和被動,例如,"He likes the girl working with him every day."等於 "He likes the girl who works with him every day.", "He ate a lot of cakes made by his sister."等於"He ate a lot of cakes which were made by his sister."。

名詞子句的話讓我來舉個例子She told him that she went shopping last night.。簡單來說就是「她告訴他一件事」,所以這種「that+主詞+動詞...」的子句可以看做名詞。

如果依照這樣的方法還是有種吸收不良的感覺,那可能是因為還不習慣用英文思考的關係。

仔細想想,若把這個句子變成中文,這還不簡單嗎?當然,字彙太過艱深或對該領域不熟悉有時候也會影響理解的速度。改善的方法?多讀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另外讀英文可分為略讀和精讀。略讀就是以能抓住該文的大綱為主,不需太有壓力去仔細探究每一個字。

大部分的時候可以略讀的方式讀英文,輕鬆愉快,因為若每次都要精讀,那很快就會放棄念英文這件事了~也不要找一篇很長的文章,例如超過500字的,因為真的會很崩潰~哈哈哈~這可是我之前好高騖遠的切身經歷

精讀的部分有以下幾個步驟:
1. 先略讀一次文章抓住文章大意。若有些地方因句子過長導致理解困難,可依照上面分解句子的方法。
2. 查出每個不懂的單字片語,也可以順便看看他們的其他用法。
3. 試著 翻譯 成中文。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中翻英很難,而英翻中比較簡單。沒錯!但其實英翻中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
4. 試試看能否用英文以摘要的方式重述一遍閱讀內容。看是要寫下來,還是要用說的,總之,就是假裝自己在和朋友線上或面對面聊天。用另一種說法講述同樣的意思可以考驗大家英文的功力喔!




參考文獻:
1GEPT 全民英檢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中央警察大學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計畫

資料來源:米小鹹英文自學有玩沒完?!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50&News_Class_ID=0






方法對,簡單背英文單字

學英文學到現在也有十年了,覺得最難克服的東西非單字莫屬。單字量不夠,聽說讀寫絕對會有障礙。

單字到底該怎麼背呢?相信這是大家都感到困惑的問題。我試過市面上很多什麼躺著坐著站著都能背的單字書,結果效益都不大,因為我總是看個幾頁就覺得無聊。說真的,我自己背從來沒有超過A。

唯一一次有把單字本背完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要考試,怎敢不背?並不是說單字書不好,只是我覺得它比較適合用在有可怕的老師+可怕的考試在後頭鞭策 自己的時候,效果真的是激好啊!記得以前一邊抱著單字本心裡就一邊怨恨老師,因為再加上其他科雜七雜八的作業,我真的就像被一堆稻草壓死的駱駝。如今,我 對那位老師心裡是充滿感激。

我呢?打開英文課本第一課我就暈了,我覺得課文好長,而且後面單字的部分我認識的字屈指可數。再加上聽到其他同學說:「課本的單字幾乎都會了,根本 不用背什麼嘛!」我真的是晴天霹靂。從那之後,為了趕上其他同學,除了課本和雜誌的必背單字之外,我連補充單字也背。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我不會的英文字, 我都努力去背。

當然,不是以「a-p-p-l-e 蘋果」的模式。首先,我會確定那個字怎麼唸,然後一邊唸一邊用廣告用原子筆在廢紙上寫那個字(這樣比較不浪費),寫個幾次。沒有筆的話,我就會在空中比劃 著,假裝自己在寫。邊唸邊寫時,還要邊在腦袋中勾勒出一幅畫,例如,背airplane時腦海中就要有飛機的樣子,背miserable時就要想一個人很 悲慘的樣子。如此一來才不會真的看到飛機時還要先想,喔,那是飛機,所以英文是airplane,這樣會慢很多拍。接著,我會想想看之前有沒有背過跟它長 得很像的字(例如昨天背過repeat,今天背compete,都有屁的音)、它的同義字和反義字、或這個字組成的片語,可以的話將他們寫在那個字的旁 邊。如果腦袋一片空白的話也沒關係,那代表自己認識的字還不過多,要加油。最後,我會確認這個字的用法,例如key (關鍵)後面通常加to,然後造一個簡單的句子,例如 Being humble is the key to success。

幫大家整理一下:
1. 邊唸邊寫邊在腦中產生圖像
2. 想長得很像的字、同義字和反義字、片語寫在旁邊
3. 確認字的用法,造句

另外我要提醒一點,千萬不要肖想一次就把單字被起來!總共花半小時分十次在不同時間背單字的效果絕對比連續在書桌前坐了半小時好上N倍!若老師說後天要考單字,我一定當天就開始背,然後隔天再背,最後要考得那天早上再背一次,絕對高分,而且不易忘記。

在背的過程中,其實就會發現英文字的一些規則,例如字首和字根。懂字首字根的話,真的可以省比較多力氣。想要更了解的人可以買書來看。

那已經沒有人逼著背單字書怎麼辦咧?我的方法是透過大量聽說讀寫,而且一定要固定空一段時間給 商用英文

我知道持續很難,所以我就會不斷恐嚇自己其他人很厲害,我絕對不可以輸,要不然就是想想自己因為英文很爛找工作碰壁的情景,真可怕。

盡量每天從聽讀的材料中挑十個字抄在紙上背,方法和念高中的時候一樣,這樣累積單字量最快,系上老師也這麼說過。其它的單字就是背個幾秒,之後忘了 就算了,不用太有壓力。反正接觸越多,那些單字再出現的機率就高。如果堅持每個字都要背得很精,失敗率超高。真的。聽讀是輸入,說寫的話,就是輸出了。透 過說寫的話因為"有用到",所以對字印象會更深刻。




參考文獻:
1GEPT 全民英檢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中央警察大學提升學生英語能力計畫

資料來源:米小鹹英文自學有玩沒完?!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9&News_Class_ID=0




楊索──背著幸福等幸福

【李屏瑤/採訪】
黑暗中有光,惡地也能豐收盛放。楊索以《我那賭徒阿爸》、《惡之幸福》展示一場直指人心的家族書寫,擁有直面傷痛的能力,於是帶來綿厚溫暖的療癒。採訪當天是中秋節,適逢天兔颱風強襲,強風怪雨,時晴時雨。楊索眼睛微恙,戴著墨鏡現身。剛才遭遇的陣雨已然退去,她將傘收好,坐到窗邊的座位,太陽恰好露臉,灑了她一身的光。
Q.您在2007年推出的第一本書《我那賭徒阿爸》即將重出,在內容上是否有更動或增加?相距已有六年的時間,回過頭看您的第一本書,甚至是接下來的《惡之幸福》,現階段有什麼感覺?
A.跟編輯討論《我那賭徒阿爸》新版書腰的時候,我人在高鐵上,用很短的時間寫下這兩句話「當現實鋒利如刀,青春已成洪荒祭草,生命要如何找到光?」新版的封面是楊雅棠設計的,我很喜歡,深沉暮色和草上的色彩形成強烈對比,如同黑暗中的光。
舊作重出,每篇文章我都重新修過,包括標點符號、語意邏輯的重新推敲,我想著句子有沒有辦法更簡潔?所以修改之後反而變少,也添寫兩篇新作〈漂浪之女〉、〈河岸的天光〉。台語用詞的部分,我請寫台語詩的朋友林沈默修正,不僅修正詞彙用法,希望讀的時候可以讓語感更流暢。
可能一直把太多東西壓在底下,寫作《我那賭徒阿爸》的時候,感覺像水噴了出來、皮球彈了起來,特別是寫青春時期的篇章。我十五歲國中畢業離家,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包括幼年在市場做事的記憶,對我都是刻骨銘心的。那些記憶雖然已經是過去,但是不論當初書寫的時候,或是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記憶都是非常強烈的。我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了,那是發生在五歲到十五歲之間,算起來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我以這種方式成長,回顧過往,生命像是打鐵的狀態,一直敲打之下,某個時期會覺得很悲苦無望。從現在的年齡回望,反倒覺得非常珍貴,重讀的過程,好像又重新走過那些路。有時候會懷疑說,我真的做過這些事嗎?
《惡之幸福》的封面,其實是我祖父母耕作的地方,地點在雲林二崙那邊,我從沒有去過。恰好跟楊雅棠、傅月庵約好去找,在那邊看到一個小路,所以拍了這個照片。因為我很少早起,當天其實沒有睡飽,於是拍出這個表情。
Q.國中畢業後就離家自立,直至考上記者之前,您做過許多工作,可以大略地談談這些經歷嗎?
A.我當上記者已經二十四、五歲了。其實在讀國中的時候,晚上就會到永和秀朗路的聯合電子公司做夜班。第一個正式工作應該是國中畢業後,那年九月就去碧潭中央新村一個老立委家裡做女傭。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的塑膠行李箱裡放著一本蔣中正寫的《蘇俄在中國》,不知道為什麼會放那本書。放假的時候,會走到碧潭橋看風景。
第二個工作在忠孝東路三段,他們家有三個孩子,除了幫傭之外還要當保母。女主人的媽媽是吳火獅的妹妹,有一年過年吳火獅還來他們家做客,那天因為太忙了,我打開一罐米酒還是醬油,大腿被割傷流血,主人很忙也不知道,我就用一塊布壓著,這個記憶很深刻。他們家後面有一家有名的麵包店,小時候很少吃麵包蛋糕,每天都在聞那個味道,很濃很香。附近的懷生國中,每堂課鐘聲都會響,收衣服的時候總會聽到,讓我覺得很惆悵,可能聯想到我的國中生活跟同學,有種悲哀的感覺,而且持續很久。後來又到了一個人家,是台大的長興街宿舍,男主人是法律系教授,太太是望族千金,男女主人受西方教育,都對我很好,但是兩個人常常在吵架。我住在廚房的小小房間,有時候太太半夜會衝進來,拿菜刀要去殺她先生,常常在那邊打得一塌糊塗。
我在不同的家庭之間流浪,相當壓抑,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後來到竹圍的電子工廠當作業員,六人一間,剛開始還滿開心的。以前在家要跟姊姊妹妹擠一起,可能加上小弟,六七個人擠一張床。到了工廠宿舍,有自己的床位、小小的燈、小小的櫃子。當時有個同事教我彈吉他,會到宿舍屋頂去練〈給愛麗絲〉、〈南屏晚鐘〉。在屋頂可以看到大海,末班的火車隆隆地經過,黑夜海上漁船的小亮光,那個時期的我覺得孤獨得不得了、寂寞得不得了。
離開家庭出外工作多年,跟父母總是處在冷戰的狀態裡。我跟父母關係惡劣,甚至有很深的恨意。出外工作是一種擺脫,卻也非常的寂寞,感覺被剝奪了什麼,對於愛有很深的匱乏。雖然一直被父母忽略,自己卻不懂得那種忽略有什麼問題。有次我幫傭回家,母親不知道說了什麼,我就掉眼淚,父親就說,「不是說在外面過得很好,現在哭什麼?」我內心的殼好像又更堅硬了,沒有退路,只能自己挺住自己。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這種感覺強烈。好像一隻小小的螞蟻,窩在小小的角落,有自己小小的悲哀。
後來在日本料理店當小妹,也曾經去公館賣男裝夾克,都是很特別的經驗。我小時候被說是「生意子」,從小就很會做生意。去過「愛的世界」賣童裝,滿受重視的,大概第二個月就當上南京東路的店長。
有人看了我這兩本書,說我真的過得很苦。其實我並不覺得苦,以前在市場,也有很多同年齡的小孩這樣長大。假使我爸有自己的攤位,我有可能就接下攤位做下去。「有自己的攤位」是我小時候的人生願望,還寫在作文本上。到了電子工廠、當女傭的時候,感受到無法升學的苦,還有缺乏愛的孤寂感,這兩樣東西才讓我真正感覺痛苦。
有很長一段時間,周圍的人都覺得我不切實際。從作業員可以升領班啊,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做下去?我那時候在忠孝東路幫傭的人家很捨不得我,後來還找到我家,說他們希望栽培我,供我讀夜校,繼續在他們家做下去。從青春期走到成人的階段,一直覺得迷惘,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要的,卻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國中三年都念升學班,同學資質都很優秀,他們順著發展下去,勢必要念大學、研究所。當時我還不了解什麼叫階級,看見同儕的未來,對我來說是一種渴望跟奮鬥力,帶來想像跟嫉妒,想著要怎麼走到那個方向。
幸好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有人拉我一把。即使沒有繼續升學,國中同學也沒有放棄我,放假都會跟國中同學去逛書店。國中老師在我國二的時候送我一本《葉珊散文集》,老師在書的扉頁題字:「送給一個文學的鑑賞者」。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句話,因為太深刻了。老師對我的期許好像一種銘刻,為我對文學的想像添了柴火。我的現實生活沒有任何籌碼跟資源,擁有的只是短短的放假時間,都拿來看小說看詩,也在報紙上發表過一些文章。《中時晚報》創報,就帶著那些作品去考試。很多年後才知道,那真的是我的關鍵點。每個人的人生中,其實做好很多抉擇,當時你不知道,後來才明白是這樣發生。
從小個性就很強硬,父母壓不下我,只能打我。我一直在很多事情上表達我的意志,以此個性早出社會,也是致命性的缺點,常常跟人相處不來,只能選擇撤退。另一個方面,我不斷在求生,什麼是我的生路我不知道,可是我不接受我的階級給我的既定命運,這是我的驅動力。
Q.您童年時期幾乎都在市場度過,現在會重回市場去逛嗎?
A.我對永和一直有感情,卻是一種愛與憎的對比。那是我成長的土壤,但是有很多年我恨這個地方。這地方造成我的失學,沒有失學過的人不知道這種痛苦,不只是跟同儕的割斷,也是跟知識的割斷。我其實很喜歡那個市場,就連現在住在新店,還會跟朋友特意約好去逛。感受很特別,因為市場的路太熟悉了,我曾經跟家人在哪些地方擺過攤,到現在還記得。有些攤販不在了,有些換成下一代接手,有些攤販可能還是我小時候看過的那個。
因為叔叔養豬,以前我跟祖母每天在永和的大街小巷收餿水,每個禮拜有幾天,要去畫家楊三郎家收,所以我很小就知道楊三郎。上個禮拜永和社大辦了活動,去楊三郎美術館演講,演講時我就說了這段經過。我還記得他們家很漂亮,是有花園的大戶人家,出入分正門後門,我們當時還要去後門收。
Q.您在跑新聞時期以「悍」著稱,有過眾多稱號,可以談談您的記者生活嗎?當時的一天會是什麼樣子的?
A.我的外號前期是「小辣椒」,後期進階成「索命娘子」,因為名字裡有個索字。
以前會跟蔡珠兒去唱歌,總會點〈孤女的願望〉和〈苦海女神龍〉,我其實不太會唱歌,都是別人唱,我跟著合唱或打拍子。那時候珠兒幫《惡之幸福》寫的推薦文〈苦海,女神龍〉,也有提起這件事。
我是解嚴後、報禁開放之後去做記者,考上記者是我生命的轉折。以前在報社是新聞界的黃金十年,下班之後常常被主任帶去唱歌喝酒,或去跟政治人物續攤,去私人招待所。那段時間我還滿勤學的,因為失學的經驗,讓我對知識有種病態的飢渴,很愛買書跟看書,看不懂的也買。記者是寫字的工作,也是讀書的行業,我因此讀了很多書。當記者的很多時間都花在看各類型的書。生吞活剝之後也似懂非懂,培養了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跟著我。
寫稿是很痛苦的事。當時有個深度報導版,大約要寫九千字。有一次我怎麼都寫不出來,辦公室三百多人都下班了,我一個人待在辦公室,睡睡醒醒寫到天亮。早上清潔工來打掃,看到有一個人坐在後面,臉色蒼白,被我嚇了一大跳。我曾經為了採訪遊民,住到歸綏街的收容中心三天,觀察他們的生活,跟他們聊天。也曾經為了採訪被拘留的流鶯,拜託萬華分局的警察讓我也被關在一起。拘留所是水泥地、連被子都沒有,我躺在那邊一夜都沒有睡,但是她心情很惡劣,不願意跟我講話,我就白白被關了一個晚上。這些經驗雖然沒有寫出來,也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我的同業認為我親和力滿強的,比較無害,採訪對象也都願意跟我說話。可能是我做過比較底層的工作,採訪開始之前,其實已經可以理解對方的感受,那種「理解」,被採訪對象嗅得出來。不過我有個弱點,雖然天生批判性很強,對大人物會丟出很多問題,讓對方覺得這個記者很難搞。但如果遇到比較弱勢的人,他當時講什麼我都會信,回去才會覺得有哪些地方需要再求證。我在日常生活是很好騙的。
因為《中時晚報》十一點截稿,早上六、七點就要出門去跑新聞,跑到我苦不堪言。大概半年後轉到《新新聞》週刊,再來就轉到《中國時報》。如果早上要開會的話,前一夜都沒辦法睡,或是轉三個鬧鐘把自己逼醒。睡覺是我最大的休閒,常常星期天就在補眠。
Q.您大概四十幾歲開始寫《我那賭徒阿爸》,那時候選擇動筆書寫下來,有什麼特別的契機嗎?
A.我自己的出身背景接近底層家庭,後來在《中國時報》待了很多年,做深度調查版的採訪,調查了很多社會底層的議題,包括遊民、流鶯、關廠女工、外籍移工等等。人物採訪做多了,常常有種矛盾產生,對一些事情開始反省。我採訪的這些人,跟我的原生家庭是很相似的。在主流媒體做了這麼多年記者,我生活的很多部分已經像個中產階級了。比方說買書、喝咖啡、去酒吧、看藝術電影,我的消費習慣和社會位置,其實都像是個中產階級的文青。
前去了解採訪對象故事的我、回到永和跟原生家庭在一起的我,好像是不同的兩個人。我用國語講話是很平緩的,可是回到家,全家人用台語講話,感覺好像回到小時候。屋子裡有那麼多人,每個人都要搶話說,為了壓過別人速度就變得很快,所以我講台語的時候就很焦躁,甚至有點氣急敗壞。
面對家庭,我感覺格格不入,對自己也充滿困惑,覺得我到底認同哪個階級?對認同的困惑,讓我想要更深刻地去挖掘我的出身背景。有時候跑完新聞已經接近午夜,很疲倦但是睡不著,心裡不太平靜。像是一口滿水的井,情感被壓抑得很深,抵達壓力點,文字自然地流出來。第一本書的寫作是自然而然的,某個程度是為了重新認同我的原生家庭,試圖去做一些清理跟回顧。
Q.家族書寫告一段落,您跟父母的關係好像也有所改善,這個和解的過程是怎麼達成的呢?關於之後的寫作方向?
A.《惡之幸福》的書名是傅月庵想的,我本來很抗拒「幸福」兩字,覺得離我很遠,加上這兩個字太勵志了,後來大家說服了我。我跟父母的關係是慢慢在轉變的,我自己曾經分析,跟父母之間似乎沒有那種天生的愛。在人生記憶裡,我沒有父母抱過我的記憶,即使是很幼小的時候也沒有。跟父母、跟家庭都很疏離,直到做了記者之後,自己都三十幾歲了,開始去思考父母的問題,訪問了很多社會底層的人物,追溯他們的人生故事,進而回想父母的人生。也可能是讀了一點社會學的書,可以用大觀點回頭看父母的奮鬥,產生一種同情的理解。
一方面看到父母的老去,兩個八十歲左右的老人家,還在擺地攤,過跟他們年輕一樣的生活。我前一陣子跟母親聊天,她說現在覺得很快樂,擺地攤的感覺跟年輕時候不一樣。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有幾分真實,我跟她擺了一個晚上,都快站不住,何況他們風雨無阻。父母已經老了,如果我跟他們之間沒有更多接觸,沒有主動釋出善意去理解他門,那之後我會非常內疚,會成為無法原諒自己的包袱。想想我父親還滿了不起的,可以做那麼多行業,賣吃的也賣過十幾種,其實他也有他的天分。即使他是個失敗者,也用他的方式努力過,而我母親其實是非常善良熱情的人。
現在在寫小說,五十出頭女性的愛慾生活。我在寫小說上還是新手,已經寫了四萬多字,想說要寫到七萬。寫散文的時候,我覺得餘韻是重要的,像水墨畫,需要留白。我喜歡短句,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即使只認識一千個國字的人,都能夠讀懂我的散文。
Q.可不可以請您對年輕的自己,或是對遭逢困境的人說一些話?
A.我最害怕這種勵志的時候。有一句話:「千金難買少年苦」我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少年苦其實不是壞事,人生勢必是苦的,看你在哪個年齡遇到。處在那樣年齡,在困頓中掙扎,少年苦讓你的承受力更強,生命會更堅韌。
◎受訪作者簡介
楊索
出生於艋舺,台北雲林人,自幼在永和長大,父母是戰後城鄉移民的出外人。國中畢業後做過幫傭、女工、餐廳小妹等底層工作,日常生活嗜愛閱讀。台灣解嚴報禁開放後,考上記者一職,在主流媒體擔任調查記者多年,報導社會底層議題。出版著作:《我那賭徒阿爸》(聯合文學)、《惡之幸福》(有鹿文化)。寫作範圍包括:人物專訪、評論、散文、小說。
◎作者簡介
李屏瑤
1984年生,台北人,文字工作者,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系,目前於關渡妖山攻讀劇本創作。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4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9/18-23 紐約蘇富比 紐約佳士得拍賣

【整理報導╱許齡予】
9月的紐約亞洲藝術週,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別舉辦各種主題的拍賣會,多數的瓷器、玉器、傢俱及鼻煙壺等中國藝品都來自各國的收藏家、骨董商或皇室貴族。而兩大拍場皆以中國高古青銅器做為重要亮點。
紐約蘇富比 蘇軾〈功甫帖〉822.9萬美元成交 一字近百萬美元
紐約蘇富比於9月23日圓滿結束,「禮器煌煌─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拍」為亞洲藝術週揭幕,涵蓋了商、周、春秋和戰國的拍品以100%白手套拍賣全數拍出,總成交額達1,680萬美元,多倍超越拍前估價(350萬至530萬美元)。而本場最高成交價的拍品為青銅盛食器〈作寶彝簋〉以666.1萬美元拍出。此專場拍品的歷任藏家也是大有來頭,〈母辛尊〉和〈作冊瞏卣〉為收藏大家潘祖蔭之舊藏,另有幾件青銅拍品為11世紀拜占庭帝國望族後裔 J.Argyropoulos的舊藏。

唐 彩陶馬一對 成交價 USD 4,197,000
(CANS藝術新聞╱提供)

另一專場「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圓滿結束,總成交額達2,271萬美元。本次拍品包括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私人收藏的玉器,來自重要亞洲藏家的宋明瓷器,以及曾在 Honolulu Academy of Art 展出過的傢俱,共350餘件作品。由於唐三彩馬珍稀罕有,一對曾是香港富豪劉鑾雄所珍藏的唐三彩陶馬受多名買家追棒,經過激烈競投,最終以近420萬美元高價售出,顯示出市場對唐三彩的關注。
9月19日,紐約蘇富比所舉行的「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會總成交額達3,132萬美元,最大亮點為宋代大文豪蘇軾〈功甫帖〉,經過6位來自美國及亞洲各地藏家的激烈競爭下,最終由上海收藏家劉益謙以822.9萬美元購入,平均一個字約90萬美元,成為最貴的中國字。此帖為蘇軾在杭州送別郭祥正(1035 - 1113,字功甫)時所寫手札。雖然只有九個字,卻亦真亦精,字字珠璣,自款、上款、所寫原因及內容一應俱全。且筆鋒多變、一氣呵成,用筆沉著有力、結構緊密。此帖見著錄於歷代多部重要著作。
紐約佳士得 王季遷舊藏沈周〈秋山圖〉 成交價180萬美元
9月18日紐約佳士開闢的「中國書畫專場」呈獻超過160件從明代到現代的書畫作品,市場反應非常好,總成交額超過1,090萬美元。最受矚目的拍品為過去數十年一直由王季遷家族珍藏的沈周的〈秋山圖〉,成交價達180萬美元,另董其昌及仇英皆也拍出不錯的成績。
紐約佳士得於9月19日舉行的「重要私人珍藏中國古青銅器」專拍共計有16件拍品,總成交額達627萬美元。其中一件11世紀罕見晚商時期的〈青銅饕餮紋方彜〉,經過場內激烈競拍,最終以超過236萬美元的高價成交,榮登全場最高價拍品寶座,更佔本場成交總額的三分之一。此拍品屬於帶蓋的酒器,相較於同類作品多以雷紋為主,其多組獸紋的器形較為特殊,是簡潔又奔放的澆鑄紋飾。
另一場「抱寶懷珍:樂薩卓中國玉雕及工藝精品珍藏 (II) 」總成交額超過374萬美元。此專拍呈獻150多件來自芝加哥藏家樂薩卓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收藏的上乘之作,精選拍品包括小型玉雕如玉珮,及使用上好玉石製作的鼻煙壺,和珊瑚,碧璽及琥珀所雕刻的藝術品。清代18世紀的〈「題米南宮拜石圖詩」白玉珮〉為全場最高價拍品,以231,750美元成交。
分別在9月19和20日兩天進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總成交額達2,822萬美元。其中最高價拍品屬一件佐治·泰伯舊藏的〈清乾隆礬紅六字篆書款松綠地粉彩蒼龍教子天球瓶〉,拍前估價為60萬至80萬美元,最終以168萬美元成交。松石綠地的瓶身上繪有喻指乾隆的礬紅大龍正向代表嘉慶帝的粉紅小龍傳位,而畫工精湛的祥雲更將二龍襯托得生動十足。焦點拍品另包括了一對以156萬美元成交的〈明代黃花梨四件櫃〉,此櫃彰顯了黃花梨肌理細膩、色如蒸栗的材質之美。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藝術靈感 來自環境的動盪

【撰文/鄭乃銘】
藝術產業,則建立在制度善意上
北京罐子書屋,搬家了。
近八年的時間,好多好多的事情、好多的人去去來來,好多好多的夢想在這裡孵化;當然也有好多的幻想在這裡修正。一個人,其實很少有機會真正去面對自己的夢想,到底有多少重量?但好生奇怪,我確實就在北京罐子書屋見證我們自己的夢,有多麼沉的一份重量。當徐冰還在紐約的時候,就已經幫太乃寫好罐子書屋的徐氏字體。但書屋的夢想一孵,就孵了好幾年總算能把招牌掛上去。太乃是個很擅長孵夢的一個人,而他所建立的工作團隊;卻又是一群擅長把夢變成真的人。行動力,始終是罐子夢幻團隊最基本的精神,也是最令人感到驕傲的一環。從北京、上海到台北,一個善於孵夢的經營者,配合一群善於實踐夢想的工作團隊,這一路始終披荊斬棘沒有輕鬆過。但最為奇特的或許就在於這個事業文化的本身--披荊斬棘!所謂的披荊斬棘,其實也就是時時懷抱危機意識;但又具備開拓的行動力,這事實上就是一種受力與彈力的雙重並進,缺一不可。令人感到驕傲的是,北京與上海罐子書屋的中堅幹部,幾乎都是跟著太乃與他過世的太太開疆闢土一起走過來的,團隊的認同與共識,絕對是造就經營者能持續不斷往前衝刺的最大動力。但我更發現從北京、上海到台北罐子書屋,還有一個最奇特的文化,那就是危機感。凱勒‧山德勒(Kalle Sandare)說『往上的階梯其實是在往下…』,這話似乎合該拿來形容罐子團隊。假若一個好的團隊,能夠擁有堅厚的共識與認同,這基本上已經是相當難得的心念建構。可是,如果團隊還能時刻懷抱危機意識;而非一種自我滿足,這似乎也就更能把團隊的心給綑綁在一起,自然也能夠相互共體艱苦與共享甘甜。
當一位善於焦慮的經營者,碰上一群善於出征打戰的團隊,這裡面會產生太多的動能,自然也會磨出一些詼諧有趣但又不免擦槍走火的相處模式;令人每每會有啼笑皆非,但又能奮不顧身繼續往前的企圖。到了後來,你才會發現;原來這是團隊之所以有著無可救藥活力的最大動源。
面對北京罐子書屋搬遷的同時,同時我也首次如此強烈感受到北京798園區低迷的氛圍。二房東的問題,冰凍三尺。原本藏匿於心理的共同秘密,竟成為眾人此刻心裡難以承受之輕,很多畫廊在面對展覽的羅置,似乎更顯得有氣無力,再加上經濟的外在環境混沌未明,當代藝術圈不是在期望明天過後;根本來說是不知如何面對怎樣的今天!那股低壓的沉滯,令人確實有一種受到壓迫;氣提不上來的困難。798藝術園區,離藝術似乎越來越遠。一個原意標榜當代藝術初生的場域,現在卻寸寸進逼讓當代藝術有走頭無路之感。缺乏一個完整良善的營運推展制度,終究也會讓有心改革的物業只能像鬼打牆般;在權慾的張狂中載浮載沉,讓自己也淪為把藝術趕出園區的打手。令人感到沮喪的是,798為數不少的畫廊,對於未來似乎態度更趨向於保守與被動,生氣不再勃勃,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感到嘆息的現象。表面上,或許798畫廊的迫遷是樁小事,但對於北京未來的藝術生態卻值得憂心。也就是說,當很多國際一線畫廊之所以寧可選擇落地在香港;而不是一舉就進入北京或上海,這多少都說明藝術產業的本質對中國環境充滿著太多不確定與不安全感。藝術;當然靈感來自於動盪,但藝術產業的規模,卻必須築基在制度的善意上。只是,這樣的善意;此刻卻遍訪未果…。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中國當代的面貌

【撰文/劉太乃】
華人音樂界天王周杰倫,為宣傳新專輯,最近在兩岸三地分別舉辦多場演唱會。有位朋友在天津聽了演唱會,並在微信說:jay周杰倫是他們80這代共同的成長記憶。演唱會裡jay周問到看過電影【頭文字D】和聽過【jay】這張專輯的朋友請舉手,前者是他8年前自導自演的電影;後者是13年前所出的第一張唱片。前來聽演唱會粉絲很多都當了爸爸媽媽,對周杰倫音樂停留在剛剛進到大學那段青春年少,周的每首歌對他們都是鏗鏘有聲的致青春。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可以貫穿整個一代人的記憶。
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同是樂迷的我也去看了。台灣的演唱會較不侷限於80後,相反的有更多90後年輕粉絲的參與,現場依舊坐無虛席熱鬧滾滾,但讓人最沉醉的還是他拿起吉他,一曲曲唱著〈一路向北〉、〈安靜〉、〈星晴〉、〈不能說的祕密〉、〈我不配〉等耳熟能詳的歌,粉絲們跟著周杰倫一起大聲唱著,不需要任何提詞,好像一家人似的享受著這個時代共同的音樂溫情。台北演唱會討論最多的是與鄧麗君的合唱,這個運用3D電腦動畫,讓鄧麗君影像重現現場並與周合唱的安排,讓現場樂迷是一片驚訝!之後有更多媒體討論一周一鄧的時空對唱怎麼弄的?甚至鄧麗君還唱了周的新歌〈紅塵客棧〉!對周而言,這個運用高科技的安排,除了讓他一償與媽媽級偶像鄧麗君的對唱夙願,更多的是讓人又懷念起三十年前那位最受歡迎華人社會的巨星。
鄧麗君、周杰倫的音樂,的確述說著華人不同時代共同的生活記憶。一如日軍侵華期間,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前輩藝術家,針對抗戰民情創作了一些能代表那個時代民情的美術作品,這就是視覺藝術的當代性。要觀看廿世紀初前輩藝術家的時代面貌,北京的中國美術館一直有常設的館藏展,館藏展不乏此時期的作品,這些述說著中國近百年文化變遷、民族生存的畫作,真的能觸動國人的愛國情操並感受到民族磨難。但當代藝術呢?什麼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
談到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不得不讚賞8月中旬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由副館長李旭策劃的【時代肖像--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大展,這個展覽正反應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時代面貌。此展共展出117位、212件作品,幾乎大家所熟知的當 代藝術家作品都出現了,而且不乏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例如羅中立的〈父親〉、程叢林的〈夏夜—恢復高考的日子〉都出現在這次展覽,當然也有不少近十年出現在畫廊、拍賣會知名的作品,如劉小東〈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張曉剛一系列人像作品、蔡國強自畫像,透過大堆頭作品的呈現,三十年的中國當代藝術面貌正一幕幕映入眼前。尤其是肖全拍攝的〈我們這一代〉40件一系列攝影作品,裡頭有陳丹青、徐冰、方力鈞、劉小東、張曉剛等大家熟悉的知名藝術家年少輕狂的照片,這些藝術家當年留下的青澀模樣,不就是中國當代藝術一步步走來的來時路。
看過這個展覽,相信人們對中國的當代藝術會有清晰的印象,中國當代藝術不是沒有面貌,只是缺乏梳理罷了。李旭在接受本刊採訪時說,1990年時,中國當代藝術掌握在外國人手中,中國當代藝術是「中國製造」;到了2000年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自信的提昇,中國當代藝術的自主權才回到中國藝術家手中,有了「中國創造」。但不管是「中國製造」或是「中國創造」,透過這次展出我們的確清晰面對著中國當代藝術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改變。其實,中國當代藝術一直受到政治、經濟環境的牽引,尤其是文革時期的向毛主席學習的紅色經典、80年代傷痕文學作品、85新潮和藝術市場發達後受市場牽絆,這些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確確實實的生長環境,在這次展出我們的確能感受到中國當代藝術成長的脈動,尤其面對羅中立的〈父親〉、程叢林的〈恢復高考的日子〉,猶如聽到鄧麗君的歌聲,讓人們回到了過去的思念。
西方藝術史學者在評論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與西方最大的不同,便在於美術館功能的出現,沒有美術館展覽和策展人對當代藝術的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只能流於市場的炒作,無法真正透視出當代藝術的價值。據了解,這個展覽是上美搬遷至新址且更名為當代藝術博物館後,第一個由館方獨立策劃的大型展出,而李旭所策劃的這個展覽,是在市場崩盤、對中國當代藝術失去信心之時踏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一步便是西方藝術史學者所指的美術館責任。透過這個展覽除能在模糊的當代藝術大海找尋到一幕幕清晰的歷史軌跡外,更多的還是對中國內地美術館學術展覽的期待,一如對周杰倫演唱會出現鄧麗君身影的喜悅!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當你輕輕哼唱【你甘知影阮的名】時…

【撰文/鄭乃銘】

陳建北個展:你甘知影阮的名-台北植物園 展場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藝術作品的面貌日趨多元,多少也會造成藝術展覽的表達方式也愈來愈有選擇性。只是,當作品與展覽都不斷地往量化的程度傾斜時,很少人卻真正去思考自己到底「看」了什麼?看,其實不應該只是一種行為,或者不應當只是一種形容。我總認為,看;更應該是有思想性的。也就是說,在看的同時或看完了之後,自己是會有一些屬於內在的衝擊或者一些回憶因此被喚醒。但,現在很多的展覽,或許是因為生活的腳步已經習慣匆促、也或許是因為習慣網路閱讀模式,多數的人在面對展覽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從視覺的眩惑入手,因為如果眼前的事物是能夠籠絡視覺、討好視覺;那就會是個好展覽。至於,作品到底有沒有深度,其實已經鮮少去動腦筋想了。
我常喜歡不受干擾的時候去欣賞展覽,也就是說;不是開幕、也不是藝術家在側或畫廊老闆在的時候。我尤其厭惡畫廊工作人員像背書般;不問人是否愛不愛就硬是要把展覽的說明全給一股腦背完給你聽。我並非反對這樣的事,只是,有些展覽的確應該要有人引導說明,但就是有一些展覽真的適合一個人安靜地去看,旁邊最好不要有雜音。
台北MOCA Studio的【陳建北個展:你甘知影阮的名—台北植物園】,就是一個百分百適合一個人安安靜靜去欣賞的展覽。
陳建北不能算是那種得來速或產量豐的藝術家。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始終維持在非主流商業藝術空間展覽,這當然也是因為他的作品,本來就不是那種典型迎合市場的主流風格,所以在非主流商業空間展覽也正好得以讓他的作品多年都能維持一貫精神含量。這樣的藝術家,在很多城市都有,但被看到與被討論的機會顯著地少。目前有若干的年輕世代藝術家,往往也選擇在非商業畫廊或與藝術沒有直接關連的複合式空間推出展覽。只是,年輕藝術家的這種方式多數有「玩」的況味,不像陳建北這種已經有些資歷、有些年紀的藝術家;對待展覽的態度始終嚴謹,作品的呈現也格外具有完整概念。
陳建北這次的展覽,也就是現在慢慢在積聚成為一股潮流的展覽模式,那就是所謂「自傳式藝術家個展」。所謂自傳式個展,並非等同於藝術家回顧展。自傳式個展,絕不是把藝術家多年創作軌跡精選出各階段性代表作來加以展示,而是從藝術家個人的生活或成長經驗抽取出片段來作為展覽的框架,這樣的展覽會出現相當清晰程度的時空座標與藝術家個人情感背景,它會很容易讓觀眾捕捉到展覽本身的精神與藝術家渴望與外界溝通或分享的某種情感概念。事實上,這樣的展覽不同於傳統以主題設定的展覽,它會給藝術家帶來相對能夠往後延展或拓伸的表現空間,在陳述個人藝術的思想上,也會因為每次展覽的完備性與可發展性而令人有所期待。
陳建北把這次創作的主要核心點,放在陪伴好幾代台北人成長的植物園身上。他發現植物園裡頭有很多的小草野花,不僅沒有名字;有很多甚至根本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原生種。經過他仔細調查,則發現有些植物出現的時間甚至更早,植物的遷徙似乎冥冥之中也在呼應著台灣族群的聚合,就好像陳建北個人的血源是台北、南京,青少年成長時期都在台灣嘉義渡過,學業則分別在台灣與西班牙完成。於是,他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地毯式收集、調查、拍照、建檔;甚至把植物的位置採取GPS定位。有趣的是,他在進行這項計劃的同期,也因為出國的關係,促使他也到當地的植物園尋訪,同樣發現與台北植物園相同的植物!
這個展覽通過影像與文字、錄影訪問…等媒介來加以呈現,表面上似乎與傳統認知的展覽格式不盡相同,它既沒有畫也沒有雕塑;更不是裝置。我覺得,這個展覽更趨近於一種「人文性的類藝術」表現。它通過藝術家對於環境的觀察與個人對自身的內檢工作,從片面的斷層往下深掘出人文的環境播遷,但舉證方式竟然是從植物的漂泊與隨遇而安來定論人類世代滄滄桑桑。整個展覽儘管沒有過於目眩的色彩與造型架構,但卻散發出一股似有似無的哀傷;這樣的哀傷是一種普世性而非只屬於台灣,可是這層心理卻是很正面的能量,愈加能夠凸顯出生命存在的強韌。
現代人忙著過日子,卻因此忽略掉生命在生活裡,可以如何精緻化、深度化。五光十色的展覽,當然能令人暫時脫離現實。但陳建北的展覽,則可以帶給人想想;自己到底在生活的哪個位置!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多版塊架構:嘉德2013年油畫秋拍呈盛宴

【撰文/中國嘉德】
中國嘉德2013年秋季拍賣會,油畫部分將推出【中國油畫及雕塑】、【20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專場】、【繪畫性專場】及【靈感.設計專場】四個專場拍賣近300件藝術佳作,再次為藏家呈現眾多藝術大師的經典創作。其中,【中國油畫及雕塑】釐選150餘件寫實及當代藝術作品,【20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專場】則集納40餘件早期油畫精品,【靈感.設計專場】包含建築、服裝、漆器、玻璃器皿等多種藝術門類約70餘件。據悉,中國嘉德2013秋拍將於11月12日至15日預展,16日至20日拍賣,展拍地點均為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繪畫性專場】為嘉德油畫首次推出,涵括尚揚、劉煒、劉野、徐累、張恩利、羅荃木、賈藹力等一批專注藝術本體表達和內心體驗表現的藝術名家30餘件精彩之作,相信定能為目前的拍賣市場起到一定的引導及指向作用。
【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中,靳尚誼、陳逸飛、陳衍寧、艾軒、龍力遊、羅中立、徐冰、楊詰蒼等當代藝術大家雲集,此專場可謂陣容強大。其中靳尚誼創作於1983年的博物館級寫實力作〈塔吉克新娘〉驚豔回歸,時隔20年後首度現身國內,無疑是此專場的一大亮點。

靳尚誼〈塔吉克新娘〉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靳尚誼力作〈塔吉克新娘〉、〈沉思〉:展示新古典繪畫最高成就
1984年,由吳冠中策劃的【現代中國油畫展】在日本名古屋舉行,此件〈塔吉克新娘〉即包括在內。靳尚誼於1983年創作了兩幅幾乎完全相同的〈塔吉克新娘〉,二者只在女子佩戴的項鏈細節上有細微差別。創作較早的一幅完成不久便參加了當年的【中央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且於同年被中國美術館所收藏。此幅遠赴日本參展的〈塔吉克新娘〉隨後創作,亦完成於1983年。此作經過三十年的海外流轉,此次現身相信定會引起藏家矚目。
〈沉思〉創作於2004年。從90年代以後,畫家的作品在色調上更加單純,高級的灰調子以微妙的變化交融成統一色調;線上造型和小筆觸相結合的筆法中,更顯現出一派典雅從容。此幅繪畫中,人體呈現出通透飽滿的狀態。畫家細緻的刻畫毫無生硬和拘束的感覺,細小的筆觸隨光影和人體結構鋪排。畫面因為小筆觸得以更加深入,人物的體積感得以更好地解決,畫家在渾厚和含蓄的筆法中完成了對於西方油畫「美感」和「力度」的探索。
陳逸飛有兩種百畫不厭的題材:一是江南水鄉風景,二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春風又綠江南〉與〈江南水鄉〉都是陳逸飛「水鄉系列」成熟時期的作品。如畫中所描繪的美好景致所展現給我們的一樣,他純熟而準確的把握住了西方世界對中國風景的心理感受,讓西方人看到一個與西方完全「不同」卻為他們所讀解的神秘而寧靜的東方世界。
【繪畫性專場】為近年首次推出的專題性油畫專場,對目前處於調整期的當代藝術市場意義非常。所謂繪畫性,指不拘囿於造型原則和具象空間,強調作者藝術語言的自我探索以及自身情感個性化表述的製作體驗。此專場的定位明晰,集中了尚揚、劉煒、劉野、徐累、張恩利、羅荃木、仇曉飛、李青、賈靄力、臧坤坤等一批專注藝術本體表達和內心體驗表現的藝術名家作品近30件。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2013兩岸漢字文化節

【文/藍玉琦】
伴隨著兒童琅琅讀書聲,「2013兩岸漢字藝術節」於9月3至27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開。
中華文化總會與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從2010年起共同主辦「兩岸漢字藝術節」活動,迄今已舉辦三屆,分別在中國大陸與台灣輪流舉行,已然成為兩岸文化盛事。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浚深且拓廣漢字的魅力成為主辦單位的思考與挑戰,也成為觀眾的期待。

〈覓〉漢林:書法展,兩岸書家以《禮記.禮運》篇、《大學》、《中庸》中的佳句為書寫內容,展出99件作品。

此屆展覽以「人文生活精神與王道文化」為主體,由「一」為起點:「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為策展概念,衍生出「一 化乾坤 遊字林」展,分成「〈化〉乾坤:禮記禮運篇多螢幕影像裝置」、「〈印〉山水:篆刻展」、「〈覓〉漢林:書法展」、「聞字:〈急就篇〉復刻展」,在200件兩岸書法、篆刻印石、印屏及媒體影像作品展中,注目焦點為西漢童蒙識字書〈急就篇〉。

西漢〈急就篇〉為目前留存下來最古老的「識字課本」,由張光賓囑咐杜三鑫及趙宇脩,以隸書、章草書寫製作復刻。

西漢〈急就篇〉為目前留存下來最古老的「識字課本」。「急就」為速成之意,其載體三棱木片的「觚」,在漢代觚也可以是書寫的「練習簿」,寫過的面可刨去,再次書寫。2013年張光賓囑咐杜三鑫及趙宇脩,考察《流沙墜簡》裡寫著〈急就篇〉第一章的那支觚,依照漢代的尺寸、比例,試著製作並復原漢代隸書及章草〈急就篇〉木觚完整篇章的樣貌。據考,木觚一面21字、三面共63字,最早版本全篇約31支、1,900多字;〈急就篇〉第一章:「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憙。」第一段羅列100多個姓氏;第二段依次敘述飲食、衣履、臣民、器物、蟲魚、音樂、兵器、植物、動物、祭祀等,皆為七個字一句的韻文;第三段講述政治職官等,最後第31章則以四字句為主,歌頌漢世榮盛,當中許多字詞沿用至今,是漢語詞彙研究重要資料;大英圖書館內仍珍藏有一支以隸書書寫的〈急就篇〉第一章。西漢〈急就篇〉的復原,觚的立體造型猶如三菱鏡折射出的光,配合著兒童琅琅讀書聲,讓今人對於閱讀與知識載體書的形式再次思考,有更多的閱讀視覺豐富及趣味性,想像一下立體的觚拿在手中的閱讀感,文字與人的互動關係更為親近。
隨著展覽動線,經由空間的整體統一性與氣氛營造,從書法、篆刻、還原的木觚古書,從平面到立體,一筆一畫的文化情感,觀眾遊走於「字林」間,讓已遠離書寫經驗的這個世代,一步步被喚醒,醞釀出書寫的欲望,在最後的「漢字學堂」中拾回親自書寫的手感,實踐書寫的樂趣,一筆一畫,沉浸專一在字體的結構形體,線條與心手的相連律動,快意酣暢,每位觀眾都流露出開心快樂的滿足感,獲得自我的回應,就像重新學會寫字的初始,尋回與文字的親密感,得以「識字」。
【《典藏古美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路》──活著就談開心的事

【作者/張維中】
日本人向來對於鐵道有著特殊的情感。吉田修一之外,無獨有偶,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使用了鐵道的意象。鐵道本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卻因為連結的意義,有了脈動的生命力。而原本全然無關的人際關係,也因為鐵道而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在了一起。
五十年前的1964東京奧運會,新幹線的開通,揭開了日本經濟輝煌年代的序幕。如此美好的記憶,如此傲視全球的技術輸出,當然是件大事。更何況不是別的地方,而是明明殖民過卻不怨恨他們的台灣。
這部以台灣高鐵為故事背景的長篇,便是如此,巧妙地利用高鐵的建設與通車為隱喻,緊緊地,且是正面而毫不閃躲,串聯起台灣與日本兩地,故事裡超過半個世紀(歷史上則是一百年來。可別忘了1908年通車,台北至高雄,台灣第一條縱貫鐵路也是由日本人打造),或遠或近的微妙距離。
隨著高鐵鐵軌年復一年的延伸,我們跟著吉田修一筆下的人物,那幾組跨海又跨時代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像是搭上一班時光的列車。一起看盡窗外呼嘯而過的歷史風景;一起感覺命運像灌進來的風,吹弄車裡人間的緣起不滅。
日本當代暢銷作家如吉本芭娜娜等人,雖然也曾以台灣作為小說的背景,但故事裡的台灣都是浮光掠影,並非真有不可替代性。像是吉田修一這樣以台灣為主體,幾乎整個故事都建立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小說,不僅對台灣人來說很奇特,對日本出版界來說也非常稀有。
吉田修一不單單是讓故事的主要舞台發生在台灣,也不只是塑造出台灣人作為小說角色而已,他十分有企圖的,直接進入他所創造的台灣人角色裡。在以看似旁觀實則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中,愉悅地跨界(國界/性別)演出──以一個日本人,模擬出台灣人的所思所想,完成一場沒什麼太大破綻(如果你不嚴格挑剔)的漂亮「扮裝」。從吉田修一的筆調中,我幾乎可以想見,他在書寫過程中是多麼享受和優游自得於這場借位的滿足。
這當然來自於吉田修一對於台灣的熱愛、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了解。無論是參考資料或情感堆疊,吉田修一顯然是做足了準備。
《路》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我以為這可能是他截至目前為止的作品裡,最具溫情主義的故事。雖然在像是《橫道世之介》、《7月24日大道》和《東京灣景》裡也有不少輕盈的片段,但那些人物的遭遇和世界觀,怎麼樣都和這次的《路》不相同。這並非說《路》裡沒有悲傷或淒涼的部分,而是即使存在著,你可以感覺到小說裡的人物在面對著孤獨、死亡、分離、病況、情感的貌合神離或未知的明天時,沒有一個人沒有表現出絕望消極的思想。
吉田修一的作品裡向來喜於處理角色的無奈與蒼涼,城市裡的疏離和孤獨,不過在《路》這部作品裡是降到最低的。在這齣群像劇裡,處處有著留白的樂觀希望,縱使見不到結果,每個人都已獲得了救贖,你知道他們都會往對自己好的「路」上前行。就像是患上憂鬱症的繁之,對理性分手的春香說:「我想我已經好了。」作者眼中南國的熱情和樂觀,大而化之的個性,從台灣人的身上擺盪到日本人,滲透在每一個角色裡。此刻再怎麼彷徨,某一天,大家都會好。
不諱言若要嚴格檢視的話,仍有些段落會不小心暴露出日本人一廂情願的觀點,或者過度美化異鄉的幻覺(例如覺得台灣的野狗很幸福,或認定台北是「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等台灣人看了大約會愣一下的言論),但瑕不掩瑜,《路》仍是一部好看(內容好看且容易閱讀)的小說。而且更可謂是一部優良的大眾小說範例。我甚至感覺整本書裡許多的場面跟對話,都很有近期偶像劇國片的氣氛。特別有一段,是春香在說完「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後,忽然放下在攤販吃到一半的東西,跑到店外的大馬路上轉圈。令人想到幾米的《星空》裡,劉若英不顧餐廳裡眾人目光,突然放下碗筷,跳起舞來的氣氛。《路》縱使觸及了沉重的主題,但作者的筆法舉重若輕,讓閱讀的速度就像不減速的新幹線,毫不綁手綁腳。
吉田修一曾在散文裡自述,他對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愛。在我看來,吉田修一像是藉著寫出《路》這本書,以自己的故事詮釋出心中的另外一個《海角七號》,道出他對台灣的情感。其實,這部小說裡的人物刻劃和故事張力,更加的豐厚與真誠,早已遠遠超過他所鍾愛的《海角七號》了。
「東京也好,台北也好,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只是,如果有意識地尋找美麗的事物,一樣也是俯拾可見,所以春香認為既然都是睜著眼睛看,當然要看美麗的。」春香的這段話,可說是撐起這部小說人物的世界觀。這當然也是吉田修一對台北這座城市的觀看角度。他是打從創作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決定要寫一部挑台灣好話來說的故事,要讓這部小說是即使蒼涼也溫暖。因此,呂燿宗(中野赳夫)也才會說出「活著就談開心的事。我們(台灣人)就是這樣」的台詞來。
至於我們台灣人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樂觀或健忘,自在或散漫,不拘小節或沒有規矩,常常只是微妙的一線之隔。就像故事裡的日本人,覺得自己在民族性格上面對生活與職場時的問題,說穿了,其實正是不少台灣人心底,喜歡上這個國家的優點呢。畢竟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令台灣人羨慕的先進國家,肯定還是跟組成這個國家的眾生性格息息相關。但確實「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是真心話。反正人總是憧憬自己所缺少的那一方。
活著就要開心。對待城市也好,看待人生也罷,或者去閱讀一本好看的小說,總之走在這「路」上是準不會錯的方向。
◎作者簡介
張維中
東吳大學英文系,文化大學英文學研究所畢業。早稻田大學日語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雜誌設計科畢業。現居東京,任職傳媒業。最新作品散文集《夢中見》,另著有小說《無影者》、《501紅標男孩》,旅遊隨筆《半日東京》等約23部著作。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4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抽象繪畫 亞洲收藏家熱捧(下)

眼光精準 坐擁雙玉
投入藝術收藏四十年,老爹的收藏不僅帶來驚喜,更能從中看到他形塑的個人收藏脈絡;從最早的台灣前輩藝術家、華人現代藝術大師、到現在的當代水墨與抽象畫。而其中最為知名的是,王賜勇也是台灣早期收藏現代藝術大師「雙玉」常玉、潘玉良的藏家;1990年代,在常玉油畫尚未成為亞洲藝術市場寵兒之前,王賜勇就擁有為數頗豐的常玉收藏,最多曾高達上百張畫作。
老爹的收藏故事中最為精采的,除了擁有喜愛且質優的收藏,莫過於靈活轉換藏品,抓緊下手好時機,適時進行收藏的更新與轉換。而他的系統性收藏的第一步是鎖定前輩藝術家畫作。
王賜勇於1978年開始購買老畫家的畫作。當時老畫家的作品價格高,以王賜勇的經濟能力而言入手不易。不過幸運的是,由於投資股票獲利,王賜勇有機會深入前輩畫家,其中以陳德旺的作品最為感興趣。陳德旺當時經常在畫廊中分析作品,王賜勇很開心地說,「我看到陳德旺,很瘋狂。為了求畫,連續三個月的時間,我都跑到陳德旺家裡找他聊天。」
當時老畫家的作品價格,以楊三郎、李石樵、廖繼春與陳澄波最受歡迎,其中李石樵的作品價格最高,一號可達1萬3千新台幣,是當時前輩畫家中最受歡迎的。不過王賜勇偏愛陳德旺的作品,當時他的作品價格約為1號8千元。很快地,不到七年時間,陳德旺的作品價格1號就超過30萬,成長達逾40倍。
收藏前輩藝術家沒多久,在因緣際會下,王賜勇到巴黎挖寶。他在巴黎畫廊的地下室看到了常玉的畫,第一眼看上就極為喜愛。那批畫原本是猶太人藏家所有,收藏近25年,難得曝光,總共44張。畫廊老闆喊價,一張畫約30萬新台幣,全部買下所需資金超過1千萬,當時他只帶了10萬法郎(約50萬新台幣)。儘管差距很大,但王賜勇還是堅持買下所有的畫。「我很喜歡他的畫。雖然有人認為簡單幾筆畫而已,但我憑感覺,憑我的第六感,憑我對藝術品的嗅覺。」為了買下這批畫作,王賜勇在心中盤算了一下,他決定釋出手中的老畫家作品。當時老畫家作品1號10萬,常玉1號1萬,賣了作品對他而言還不夠,於是他到銀行用房子抵押貸款,終於取得資金,如願買下這批心儀珍品。
愈收愈精 留下最精采的作品
對王賜勇而言,收藏有取有捨。他的收藏哲學是:收藏是愈收愈精。許多大藏家進入收藏國外藝術家作品之前,也曾經鎖定老畫家作品,最後他們會把可以捨得的捨掉,只保留最精采的作品,也隨時留意年輕藝術家作品,適時進場。要如何捨掉?王賜勇認為,收藏觀念是會隨著時間、個人視野而有所改變的。但會有多大的改變?「其實全憑自己對個人收藏的定位」,王賜勇說。

林壽宇《Painting 5-January-1959》.油彩、畫布.152.4☓127 cm.1959。(家畫廊提供)

老爹的數十年收藏生涯,從潘玉良到常玉,如今是余承堯、林壽宇。當初為了常玉,釋出了前輩藝術家作品,如今,王賜勇看中余承堯、林壽宇的未來潛力,於1993年陸續買下余承堯與林壽宇的作品,他當時的想法是,賣掉手中將近一半的常玉和潘玉良,再把多餘的資金投入支持新的藝術家。
余承堯算是晚熟型的藝術家,56歲開始投入水墨創作。他年輕時從軍,實地走過中國大江南北,因曾親身攀爬於不同地形間,尤其能夠體悟自然的險峻;他也喜愛書法,閒暇之餘會練書法靜心。余承堯最早是在雄獅畫廊旗下,透過辦展而逐漸受到關注。過世後,他留下了兩百多幅的作品,目前最大的藏家即是王賜勇。
王賜勇論余承堯的畫時,眼睛會發亮,由此可知對他的推崇。「他的中國水墨畫,不是傳統的水墨畫。余承堯年輕時,因為打仗的關係,東奔西跑,南征北討,曾在山中度過,對自然有敏銳的觀察,不僅對山水感受直接,且擁有深刻體悟。他透過記憶畫下的水墨畫,充滿靈動感。對我而言,余承堯的山水是『真山真水』,尤其他自創皴法,更是獨一無二的,有別傳統的八大山人的皴法。對我而言,余承堯是個天才,沒有任何師承,獨樹一格。」老爹分享如何欣賞余承堯的作品:一為構圖,二為繪畫技巧,這兩點更是判別其作的重點。
除了余承堯,王賜勇也是台灣抽象藝術家林壽宇的收藏主力。1993年起展開收藏,如今也已收藏數十年。其實收藏很重視長期擁有,絕不能抱持短線進出的態度,我們發現王賜勇的收藏,從台灣前輩畫家、雙玉到現在余承堯與林壽宇,收藏時間最短至少十年,最長逾數十年。
隨著抽象繪畫逐漸受到新興藏家的理解後,這幾年來,林壽宇的作品也有水漲船高的趨勢。王賜勇觀察到,其實從ART HK 2012即可見端倪,參展的外國人、中國大陸的收藏者都開始詢問林壽宇的作品。林壽宇早期都是由西方畫廊所代理,所以他的收藏族群跨足海外,市場潛力十分可期。
交棒第二代 收藏相伴不寂寞
兩年前,女兒王采玉回台繼承家族企業,王賜勇終於能卸下畫廊經營重擔,全心優游於藝術收藏領域。王賜勇說,雖然資金壓力還是挺重的,但「做對的事情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對於熱愛藝術的人而言,藝術的純粹超越一切,相信有藝術相伴,人生不寂寞!
※延伸閱讀:
抽象繪畫 亞洲收藏家熱捧(上)
【《典藏投資》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我們宅,但我們不怪─三位宅青年的自白

【撰文/汪正翔;攝影/蕭如君】
動漫宅
張哲榕:宅態度,讓我保留真誠



張哲榕是當前活躍的攝影創作者,他的作品常以動漫為題材,看起來很宅。為什麼他會與「宅」畫上等號?他是這樣說的:「我覺得自己宅,是因為居家環境太舒適,常常整天盯著電腦螢幕,一天待在家裡超過十小時。與其說宅,其實更接近日文中的『繭居族』。」
張哲榕的作品主要以動漫人物為素材,但討論的卻是女性被物化等尖銳的現實議題。
宅不宅,難定義
如果「宅」是指長期處在同一空間,大多數人看電視、看電影,甚至搭捷運,也不過是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難道就不宅嗎?對於這個問題,張哲榕一方面說或許是工作的關係,讓一般人必須四處移動,不像他在家接案,移動空間有限,自然顯得比較宅。但另一方面他也懷疑,也許是大家不敢承認自己就是一個阿宅。就此看來,以是否「處在固定空間之中」來定義「宅不宅」著實可疑。
「宅」有時也指社交上的障礙。張哲榕說:「我經常流連在網路空間,以前是無名小站,現在是臉書,由於這個界面很便利,形成了一種宅社交的方式。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是因為我比較被動,不會直接舉辦活動,而且看到女生會害羞。但我可以透過拍照,在互動過程中讓男女共同參與創作,這是很美妙的。」不過,張哲榕其實沒有想像中閉塞,他談過幾次戀愛,現在也有穩定交往的對象。他的許多作品更是需要模特兒裸露扮裝,如果不是有相當的異性溝通能力,恐怕也難以辦到。
行動力,化虛為實
那張哲榕的「宅」是否意指與現實脫節?他的作品固然以動漫為題材,但同時也有成熟的打光技巧,題材也富於暗示與批判,譬如處理女性被物化的問題、資本主義的氾濫、乃至於都更議題。他甚至直接參與社會運動,像是反核遊行與洪仲丘案的遊行,都可看到他的身影。現下許多社會運動都是由網路發動,像張哲榕這樣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的人,不僅不會缺乏行動力,反而是更具行動力,在網路世界裡,一個有趣的發文就能激起許多人的迴響,甚至進一步在現實世界串連。這看起來弔詭的結果,正反映了新時代所需要的行動特質已經不同。我們也許還是需要衝鋒陷陣的抗議青年,但是我們更需要詼諧有哏的網路貼文,這樣才能將嘴砲化為實際。
如果張哲榕是這樣的不宅,他為什麼仍然要以「宅」自詡呢?他說:「我想要保留真誠的部分,保留真誠的態度來創作。」我想他說的真誠,意指面對真實的自我、對自己抽絲剝繭,而那股自我囈語般的氛圍,對他來說是「宅」最珍貴的部分。
遊戲宅
吉利:因為宅,所以理解世界
吉利目前在網路遊戲公司工作,她認為社會對遊戲宅的刻板印象滿接近對理工科男生的想像:不善言辭、不善打扮、需求以C/P值最高為前提。但是,在與玩家接觸的過程中,她發現網路玩家三教九流都有:「有自營商的老板,而不是長期失業待在家的人;也有中年媽媽,孩子上學後,白天很空閒,她們喜歡玩遊戲,因為時間可以自己控制,大可上線一段時間,然後再去處理家務。」......(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人籟》第108期:中國流動兒童的成長路


(攝影/林佳禾)

中國流動兒童的成長路
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從留有租界殖民時代異國風雅的浦西舊弄,到進入全球經濟競賽富賈爭雄的浦東新廈,上海人生活五光十色,冠絕全國。
然而,這城市固然有滿滿的光鮮,卻也藏不住片片的晦暗。在約莫台灣六分之一大的土地上,上海的常住人口已逼近2400萬,其中40%是戶籍不在本地的外來人口:他們可能來自後進的大城小鎮,也可能來自廣袤的農村,但都期望在上海找到立足之地、安身之所,甚或奮力搭上經濟發達的列車,將生活載往夢想中的水平。然而,同為中國人,從「外來的流動人口」到「合格的上海公民」這條路卻遍地荊棘,因為買不起房、沒有本地配偶、不在知名企業工作、收入不到中高端水平、沒有固定住所、……等難以盡列的原因,他們無法將戶籍轉入實際生活的大城市,也因此有學校進不了、有醫院去不起、有保險加不到,只能各憑本事:要不就透過市場,額外付出購買被排除的服務;要不就摸摸鼻子,甘願承受次等公民的待遇。
一紙不等值的戶籍,切割出了公民權利的差序。
這在小國如台灣,幾乎是不可想像,但在戰後大中國,卻是難以撼動的制度遺緒。1949年起,中國政府在社會主義的綱領下以計畫經濟主導全國生產活動,並在1958年確立了農業與非農業的戶口登記,以及城鄉二元的治理體制。在這種制度思維中,每個人都被分派到特定的崗位上,遷徙也由政府管控。1980年代以後,中國──從「容納」到「擁抱」──開始迎接市場經濟,社會組織普遍轉型,國家不再能一意限制流動。可是,長久以來與各種資源分配緊密掛鉤的戶籍制度,卻因治理問題的牽絆,遲遲未有根本改革。疊床架屋的結果,累積出如今的怪現象。
這對中國的新世代有深遠影響。流動人口無法自由地安家落戶,使得他們在養育子女時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最要緊的便是「教育」。流動家庭的子女,「生」在異鄉,或至少「長」在異鄉,卻因「外地人」的身分長期無法平等地與「本地人」一同接受教育、競爭升學。有能力的家庭,或能支出大筆花費,讓孩子一路在高級私校讀書;但對從農村到城市討生活的上億「農民工」勞動大軍來說,若離不開城市,要不只能投降放棄、任孩子隨波逐流;要不就得將其送回老家、忍受家庭四散──不論是哪條路,到頭來恐怕終究會進入貧困的循環。
一紙不等值的戶籍,也加深了社會階層的牢固性。
在上海,目前至少有數十萬學齡的流動家庭隨遷子女。他們的上學經驗籠罩在戶籍制度的陰影下,直到晚近始見些許開放的曙光,但能不能苦盡甘來?仍是問號。藉由這個專輯,我們帶您走進上海,一同見證這些孩子的成長路。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十平米的家─在城市邊緣長大

【撰文、攝影/林佳禾】




隨遷女孩在城市漂泊
56-106、56-107、56-203、……牆上四處可見相似的長串編號,乍看有些神祕,轉了一圈之後,大致不難推想:那是門牌號碼。56-106,也就是56號、1樓、第6戶。
雖然沒有老北京正牌大雜院那種四合院的格局,但以粗糙的磚造平房為主體,圍出一個院落,再多一些簡易搭建的板房,上上下下住得下十來戶人家。看上去,每戶大約就是只有一個房間,做飯、盥洗的空間則是共用。出入口一旁牆上漆著「出租房」字樣,另外還多了個大大的「拆」字,不過居民的生活貌似沒什麼異狀,打量我這個「外人」的眼光也算友善;倒是巷弄外的馬路兩旁,磚垣處處、塵土揚揚,不是剛拆遷,就是正要開始建新房。
什麼樣的人住在這裡?不消說,基本上全都是外來的務工家庭。
這裡是上海楊浦區江灣鎮的一處「雜院」,而我並非獨自一人就能熟門熟路地來此探訪,身邊其實有個嚮導──她是一位青春正茂的十九歲女孩,叫做曉眉(化名)。
我們是透過中介安排,先以電話聯絡,約定好時間地點。見面之前,我一直以為她八成是個年輕的NGO工作者,要不就是大學生志願者;見面之後才知道,生在上海,長在江灣鎮,但老家卻在外地的曉眉,其實正是所謂農民工家庭的「隨遷子女」。她的父母很早就離婚,跟著爸爸在上海相依為命,家鄉雖有個已成家的哥哥,但平常很少聯繫。
曉眉從小到大的生活範圍差不多都在同一地區,但問起搬家的經驗,她淡淡地笑說:「多得數不清了!」她告訴我,這裡的農民工家庭每個月住房支出約在五百到八百元人民幣(含水電)之間。這個價錢能租到的房,比我想像的要多樣化一些,但居住品質好壞是一回事,對外來人口來說,這座城市變化太快,從工作到生活沒有什麼能保障長久:即使看似已在一個地區安定下來,搬家──不論原因是拆遷、漲租或其他──仍是稀鬆平常的事。
然而,在數不清的搬家經驗中,有一個地方對曉眉來說別具意義,那也是我們這場午後約會主要想走訪的地點──江灣機場。
「機場」曾是她的家園
江灣機場最初是日本在侵華戰爭占領上海期間所興建的軍用機場;戰後,它轉由中共解放軍管理使用,直到1994年正式停飛關閉,才逐漸廢棄。一大片空曠的閒置土地,自然發展出了外來務工人口的聚居區。在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二年級這段期間,曉眉就住在這個人們仍慣稱「機場」的違建社區裡。
然而,像機場這樣的地方是政府亟欲「清理」的目標。機場舊址另有大片區域長成了草澤溼地,長年以來呼籲設置保護區的聲音一直沒斷過。後來,上海市政府做出相當積極的介入:以興闢生態公園為基礎,完成了全區開發計畫,除了讓復旦大學在這裡建了一個新校區,更在2010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之際借力使力,大舉引進國內外開發商,啟動了名為「新江灣城」的豪宅造鎮計畫。在這樣的進程下,從2006年開始,被納入開發範圍的機場聚居區便陸續遭到拆遷,如今已不復見,數千家庭、近萬居民,也因此四散。
曉眉帶我走到了原本聚居區的邊緣,放眼所及,雖然明顯連道路建設都還沒到位,當初騰出的土地上已錯落地長出許多地產開發的新建案──那地景,完全看不出曾有許多家庭在此蝸居,倒是像極了台灣炒房最熱烈的都市重劃區。
人助自助,學習不斷
我們沿著人車川流的國權北路步行,左邊是空曠待開發的土地,右邊則是整齊的公寓式住宅小區。據說,當初這條路就形同是「外地人」和「本地人」的領域分界線──兩邊居民儘管距離這麼近,卻會上不同的菜市場買菜、不同的館子吃飯──筆直一刀,切出了兩個世界。走了一小段路,右邊出現一所校舍看起來很漂亮的學校,叫做高境三中,曉眉轉過頭對我說:「那就是我讀初中的地方。」
十多年前,沒有上海戶口的流動兒童只能就讀體制外的民辦中小學,也就是俗稱的「打工子弟學校」。像機場這等規模的外來人口聚居區,學齡兒童動輒有數千人,「市場」不小,社區裡通常會有好幾所學校,但它們當時完全無法獲得政府補助,因此不論環境、設備或師資往往都很差。
2001年,一位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張軼超發動身邊的同學好友,不僅募集物資捐贈給機場裡的學校,還義務擔任支援教師;畢業之後,張軼超持續組織這支取名「久牽」的支教隊伍,為機場的孩子提供課業輔導、才藝課程與團體活動;到後來,他甚至辭掉了令人稱羨的私校教職,全心投入農民工子女的陪伴工作。
當年還只是小學生的曉眉,就是張軼超最早接觸到的隨遷子女之一。2006年,有二十多位支教隊服務的孩子即將從小學畢業,但機場裡的民辦學校卻因拆遷和取締面臨關閉的危機;為了讓這些孩子能在上海繼續就學,張軼超努力奔走,終於與高境三中談妥:只要能通過學力考試,這些學生就可以入學從預備年(相當於公立小學的六年級)讀起。
就這樣,人助加上自助,曉眉成為當年極少數成功轉入公校就讀的學生之一。「以前只能從外面望著它,我從來沒想過能進這個學校讀書……」站在高境三中的校門口,曉眉對我說:「久牽,改變了我的人生。」
這麼說並不誇張。初中還沒讀完,曉眉家就因為拆遷不得不搬離機場;當時如果沒有久牽,她很可能還盼不到政策開放,就會面臨失學的危機。如今當我們踏行在過去聚居區的土地上,曉眉已無法辨識曾經住過的家大致在什麼方位,不過那段幸運的際遇,卻還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聽!南風中有人民與土地的哀吟

【圖/衛城出版】




80年代大鳴大放的社會紀實攝影風潮早已消退,但2013年7月出版的《南風》,仍讓許多人回想起,曾經以影像及深入的田野觀察,喚起人們關心台灣土地與社會弱勢的《人間》雜誌。本期《人籟》邀請兩位作者:一直關注台灣土地及社會運動的賴和基金會執行長周馥儀,與長期從事影像實務及教學工作的鍾宜杰,分別由社會運動及探索紀實攝影等不同角度評析《南風》。期盼讀者與我們共同思索追求經濟發展所需付出的代價,及影像做為社會運動的工具,面臨的挑戰與可能性。
〈以誠實,以紀實〉
撰文|鍾宜杰
多年前我做了一個小研究,主要分析探討的是台灣自二戰以後的新聞與紀實攝影師,他們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與政經條件下,形塑出攝影的習癖(habitus)與品味。當時我有幾個疑問,至今尚未解答,其一是:在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與社會條件下,讓紀實攝影在台灣不再有影響力、也不再有人投入?其二是:攝影對21世紀的年輕世代而言,是什麼工具?
曾經消失的紀實攝影
收到《南風》這本攝影集時,彷彿時空錯亂,難以置信這時代竟然還有人願意用這麼不討好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並做成影像報告書。80年代末之後,那群拿著攝影機、照相機在街頭爭取民主與人權的鬥士們就失去了戰場,逐漸轉為拍攝肖像,追尋歷史記憶的殘存影像。從那時候開始,我以為紀實攝影在台灣應該要正式告終了。然而,就像登山客在中央山脈意外看見雲豹或黑熊一樣,原來在商業市場急速擴張、人文思想受到高度商業化與擠壓的環境下,還有鐘聖雄與許震唐這兩位倖免者。
我常在課堂上質問學生,相較於80年代,難道90年代以後的台灣社會沒有壓迫了?難道大家買得起「哀鳳」以後,生活就飽足無虞了?難道知識分子可以透過網路扮起酸民與偵探,滿足於搜索爆料之後,正義就被實現了?所以,不再有人進入田野,不再有人探究問題真相了?這學期,這本攝影集可以做為我自我反駁的證據,如同登山客證明了雲豹還在一般(但這不是真的)。
從1970年代開始,紀實攝影就不斷地被質疑與挑戰,其中包含所謂的「人道主義」是從誰的立場出發、紀實攝影師一定是誠實的嗎?紀實攝影追求的究竟是真實(reality)?還是事實(fact)?或者有更高的真理信仰(truth)?這些問題又存在著主、客觀的爭議,以及被拍攝的人是不是影像的受剝削者?此外,紀實攝影作品往往很容易成為政治工具,造成拍攝者始料未及的效應,有時候是攝影師可預期的後果、有時候則超出預期。這些政治效應,對執著於站在相機背後的人而言,往往是極為沉重且無法回應的結果。例如,台灣許多紀實攝影工作者被冠上政黨色彩的大帽,這些紀實攝影師向來不擅辭令,也不願回應;又因為政治逐漸民主化以及媒體商業化,導致這些紀實攝影師逐漸從媒體退場,拍攝的題材也轉為庶民肖像或藝術創作。......(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勞資糾紛近一年 明尼蘇達管絃樂團「復聲」無期

【撰文/謝朝宗】

明尼蘇達管絃樂團的樂手們對減薪之議堅持不讓步。(Ann Marsden 攝 Minnesota Orchestra 提供)

一個長期噤聲不能演出的樂團,還算是樂團嗎?美國的明尼蘇達管絃樂團(Minnesota Orchestra)就是這樣的一個樂團。自從去年十月一日,樂團工會與管理階級的董事會因為合約談不妥,資方片面停工,將勞方「鎖在門外」(Lock out)以來,這場美國樂壇持續最久的勞資糾紛,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年,直到本文截稿之時,仍是沒有化解的跡象。
這場爭執的爭端,自從○八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以來,音樂界都已經屢見不鮮了。募款下降、儲備金縮水、票房收益減少,人事及行銷支出卻是有增無減。於是到頭來就是管理階層宣稱非重新調整合約,減低樂手薪資福利等的固定成本,否則無以為繼,代表樂手的工會自然不能接受,雙方達不成協議,樂聲因此中斷。
僵持不下 音樂總監也抓狂
不同的是明尼蘇達對立之烈、持續之長,已創下歷史記錄,勞資兩方都是鐵了心,誰也不肯退一步,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連談都不肯談,市長州長似乎也無力調解,派出幾次調停員都無功而返。工會堅持董事會結束lock out,讓樂手回來,邊表演邊談;董事會則說除非樂手同意暫時減薪,否則不能殺雞取卵。
這場爭議現在己經到了最緊要關頭的時候,因為樂團音樂總監范斯卡(Osmo Vanska)下了最後通牒:樂團不在九月底前復工,開始準備卡內基音樂廳十一月的演出,他就要卸印走人。
在樂團勞資糾紛時,大多數的音樂總監都是能避則避,范斯卡也是基本上保持中立,但他這個聲明有相當的分量,因為過去十年樂團在他調教下,已經成為全美一級的樂團,錄音獲葛萊美獎提名,多次舉行國內和國際巡演,二○一○年在卡內基廳演出,《紐約客》雜誌讚美在當晚,明尼蘇達聽起來「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樂團。」范斯卡在○三年接任時,在北歐之外可說是沒什麼人知道他,明尼蘇達管絃樂團也只是一個美國地區性的樂團,十年以來,他與樂團的音樂素養和名聲一起成熟,因此他的話不論是樂手、董事會、乃至當地居民,都不能聽而不聞。
勞資雙方都擺出一付不惜玉石俱焚的態度(董事會之前甚至說出連范斯卡也可以犧牲的話),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意氣用事。樂團指董事會隱藏財務,董事會指樂手不肯為將來讓步,兩方口水戰不停,卻沒有一點解決問題的行動。
經濟困境 難為樂手叫屈
讓人好奇的是,當地社區似乎也沒有強大的壓力,逼兩方和解,這不但再度顯示,古典音樂在今天社會裡已經沒什麼重要性,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幾年來的遲滯,已經造成大多數人存有「每個人都該有所犧牲」的想法。根據董事局最新的提議,樂手平均減薪三分之一,底薪加上福利,從過去的十五萬元降低到十萬元。這個數字,對許多藍領階級和失業者來說,都要欣羡不已,所以他們提不起勁來為同算是勞方的樂手叫陣。
與此同時,全美各地大小樂團也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財務壓力,納許維爾和亞特蘭大的樂手都有讓步、底特律罷工半年後還是以減薪收場、費城的新合約是以宣告破產換來的,就算是舊金山和芝加哥兩個大團,加薪的背後也要多負擔健康保險費用。而與明尼蘇達同在一城的聖保羅室內樂團(St Paul Chamber Orchestra),也在僵持一百九十一天後,在今年四月以減薪18%告終。有這些前軍之鑑,難怪明尼蘇達管絃樂團的董事會不惜在全美音樂界的同聲伐剿中,仍然堅持不退。
藝術無價,但音樂家卻是有價的,只是如何把無形的價換算成具體的數字,很難有客觀的標準,難怪多數局外人,只能袖手旁觀了。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10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分享英文單字快速又簡單記法

大多數的人學英文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英文單字量不足」,而英文單字量的多寡往往會直接影響到英文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學習,甚至決定你成績的高低、錄取與否!!!但「背英文單字」卻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痛,你還傻傻的死背嗎?!

 15個英文記憶法,讓你輕鬆記住英文單字!

基本上,要學好英文沒有捷徑,但其實只要選對方法,就能加速學好英文,不只可縮短你記單字所需的時間,還能讓你深深的記住!

1.邏輯記憶法:
以詞為單位,採用各種順序,從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找出邏輯關係,延伸出其他英文單字。
例如:「angle角、鉤」一詞,按照26個英文字母的順序輪一回,即可延伸其他單字。
像是:bangle手鐲;dangle懸掛;fangle新發明;gangle笨拙地移動; jangle發出刺耳的聲音;mangle亂打; wrangle爭吵;tangle糾纏;entangle使糾纏;untangle解開;wangle巧妙地拿到…等。

2 聯想記憶法:
1)音與形的聯想,根據英文發音規則來記住英文單字。
2)形與義的聯想,如:eye 把e想像成兩個眼睛。banana 把a看成一個個的香蕉。bird 把b和d看成兩個翅膀。
3)聯想實際的聲音,如:gong [gɔŋ]鑼、 coo [ku]咕咕聲…等。

3.構詞記憶法:
利用英文構詞法,通過分析字根、字首、字尾、合成等來記憶英文單字。

4.分類記憶法:
把英文單字分門別類如:動物,植物等,進行分類記憶。你可以找一本英文分類字典作為參考。

5.卡片記憶法:
自製英文單字卡隨身攜帶,英文卡要寫上單字的詞形、詞性、詞義、音標、例句等。

6.字典記憶法:
就是背英文字典,這種方法是一種強行記憶的方法。它的缺點是容易忘記,只是孤立記住英文單字的意義。可以作為一種短時間強化英文單字的方法。

7.比較記憶法:
1)英漢比較如:mama, cigar, beer, bar,fee等。
2)單複數的比較如:good-goods , spirit-spirits wood-woods
3)同音詞的比較如:right-write, eye- I
4)詞的陰陽性的比較如:actor-actress, host-hostess

8.理解記憶法:
通過正確理解英文單字的意思、義意等。如:second 是“秒”,它來源於古代的六分法,分,秒,它是二次劃分,因此second 也是“第二”,進一步引申,還可理解為“輔助”用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那些一詞多義的詞。

9.聯繫記憶法:
記英文單字最好不要孤立地記,盡可能地和有關的東西關聯來記。
1)搭配所學的英文文章,了解上下文意
2)搭配英文名言佳句和短句
3)閱讀英語文章,小說等記憶英文單字,注意選擇難度要適宜

10.感官記憶法:
記英文單字時,不要只用一種感官,盡可能地用多個感官,如:耳聽、嘴讀、手寫、眼看、心記等。

11.同義/反義記憶法:
1)同義:透過英文同義詞一起進行英文單字記憶,可確切理解英文詞義。
2)反義:通過反義詞一起進行英文單字記憶,擴大英文詞義。

12.圖表記憶法:
利用圖表進行英文單字記憶,優點是意、形、物直觀的結合到一起。你可以找一本英語圖解字典作為參考。

13.趣味記憶法:
1)英文互動:與同學、朋友或老師,透過遊戲及互動,’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文單字。  (>>真人互動一對一學英文)
2)歌曲記憶:透過唱英語歌曲來記住英文單字,並配有歌詞和譯文。
3)透過看到的廣告或logo,隨時隨地記住英文單字,如最近最有名的” Linsanity”,是不是就能馬上記住” insanity瘋狂”這個單字呢!!

14.復習記憶法:
英文單字記住後,太久沒運用,很快會忘掉,因此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復習,鞏固所學英文單字。

15.綜合記憶法:
記住英文單字最好綜合利用多種方法,而不只是一種,利用各自的優點。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What’s new?英文大小事講給你聽!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8&News_Class_ID=0




簡單背英文單字

最近在雜誌封面看到一則廣告,標榜輕鬆背英文單字,方法是把每個英文單字搭配中文諧音,並賦予諧音和英文單字字意一個情境和圖像。例如 cheer,諧音「企鵝」,字意「歡呼」,情境為「企鵝的表演讓觀眾歡呼叫好」;idol,諧音「愛抖」,字意「偶像」,情境為「動感偶像唱歌愛抖腳」。

這種把戲其實也不是新的,侯文詠先生在「不乖」一書裡就提到他國高中的英文老師這麼教他們背 phenomenon 這個單字:把 p 改成 s,再分段就變成 she-no-men-on(她沒人上)。很快就記得這個字了,不是嗎?

事實上,這種方法,除了好笑、好玩、可以讓商人發揮類似「腦筋急轉彎」和「白痴造句法」的小天才,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

第一,上面舉的這二個例子 (cheer 和 idol),都是非常簡單的字,實在沒有必要邏輯多繞一個彎再去「記」一個情境。那如果是「比較難」的字呢?一個「比較難」的字,如果常常用、常常看到,就會變得「不難」,所以關鍵仍在於有沒有把英文運用到閱讀和生活經驗中。

第二,cheer 與企鵝毫無關係。你如果問一個美國小孩「When you think of ‘cheer’, do you think of ‘penguin’?」他一定覺得莫名其妙「No. Why?」。這樣的連結已經與語言學習完全背道而馳。

第三,英文字一字可有多義,如果每個字倚賴一種情境連結來記憶,不可能學好該字的各種意義,更遑論用法。不會用法,光背單字,是不會講英文的。

第四,倚賴諧音記憶,英文發音會非常不標準。許多英文字的發音沒有相對應的中文,反之亦然。比方中文字「子」,最接近的英文是 z 或 zi,但都不完全一樣(後者即為一般拼音所使用)。又例如英文字尾的氣音,如 Jeep、tank 等,中文裡是沒有字尾的氣音的。回到 cheer 這個例子,如果發音跟「企鵝」差不多,那真是得不償失。

事實上,背單字最有效的方法,是「背單字時同時背以該字所造的一個完整句子」。可惜,這種最好的方法是沒有商業價值的,因為句子去辭典找就有了。

把一個新的語言投射到一個熟悉的語言是人性,並不令人意外,至於這樣做對學習新的語言是否有幫助,自己擦亮眼睛囉。



參考文獻:
1林湘敏、徐慶羽、杜芸甄 全民英檢 對高職生的影響--以樹德家商高職生為例
2梁瑋安、官庭伃 全民英檢對於台灣學生的影響
3GEPT全民英檢

資料來源:Writings on My Journe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7&News_Class_ID=0






烏克蘭鋼琴家莉西特莎 網路世界的福「音」傳播者

【撰文/古曉梅(留俄美鋼琴博士、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音樂系教授)】

常穿梭於世界不同音樂廳,莉西特莎親身體驗了「音樂無國界」的合一性。(Gilbert Francois/攝;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從鋼琴家范倫提娜.莉西特莎(Valetina Lisitsa)開朗的笑聲和開懷的健談中,散放著一股無與倫比的親和力,就像她在 Youtube 上高度的點播率一樣,使人隨時可以聆聽她從音樂中和大家對話、交流、平易近人,而不是高坐於顯赫音樂廳台上的演奏家。
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家庭,在所有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下開始接觸幼兒才藝訓練課程,三歲前就被帶去上芭蕾、體操、游泳等等課程。如此幼小的年紀,如何知道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和學習的目標?天賦異稟是無法被隱藏或埋沒的,小小的莉西特莎在所有這些課程的表現都差強人意,唯有音樂駕輕就熟,特別從技術層面而言,與生俱來的影像記憶力成了快速學習的獨特能力,加上本身對音樂濃厚的興趣,似乎那隻看不見的手已經默默地為她選擇了一條最適合她的道路。
琴藝與棋藝的競賽人生
回憶在學校時的課業生活,莉西特莎說,真正開始音樂專業的學習是進入俄羅斯 (前蘇聯)的音樂學校,像所有具備音樂天分的資優兒童一樣受訓練、參加一些比賽,為往後走音樂職業道路而預備。長期坐在鋼琴前苦練的日子和承受參加國際性比賽的莫大心理壓力,使年輕的鋼琴家開始為自己尋找「滿足感」,同時又能讓自己釋放壓力的途徑。這時候,「下棋」帶給了她心靈上的滿足,甚而激起了內心的迷戀到一種程度,產生了要成為專業象棋手的念頭。
如此迷戀下棋的原因是因為她發現——下棋和音樂是兩項完全無法同時並存的活動:「從某些程度來看,彈鋼琴其實比任何一種運動更難,因為體育活動有其較客觀的鑑定標準,但是在音樂裡,無法像運動那樣只憑比較誰的八度音跳較準、誰的快速音群較敏捷就決定勝負,而是以最終主觀的意見給與評價。然而在音樂裡沒有一套規章來規範好與不好,例如:無法規定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某個段落一定要用某個特定的速度、以某種特定的強弱表現才是正確,其他的彈奏法就都是錯誤的。」
那個時候的莉西特莎只是個青少年、涉世未深,不明白輸贏得失之間的利益關係。原來單純為了比賽獲獎而付出的心血背後,鋼琴比賽輸或贏的重點和音樂本身根本無關,而是因為評委與某些參賽者之間存在的關係所致。或許是得失心使然,對於當時常常參與比賽的莉西特莎而言,棋賽的評審標準是絕對客觀公平的,不需要加入評審的主觀意見,因此下棋成為一種讓她獲得心靈上勝利感的來源。在學校的訓練是單一為了參賽得獎,歷經比賽失落感後,莉西特莎一度曾想轉業為棋手,但夢想終究沒有實現,因為那自幼身藏在她內心對於音樂的熱愛再度喚醒了她——彈音樂不是為了比賽而已,彈音樂是為了她心裡的需求。
俄羅斯學派vs.比賽的目的
向來,一位鋼琴家的國際和其所受的教育體制常很自然地被歸類於「某個學派」,將音樂風格和彈奏法分門別類。但隨著世界科技發展,時間和空間的縮短,這位廿一世紀的鋼琴家認為,如果檢視幾個在廿世紀被公認為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代表如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吉里爾斯 (Emil Gilies)、索夫羅尼茨基(Vladimir Sonfronistky)、拉赫瑪尼諾夫等人,就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獨立屬於自己的技巧,專屬於個人的詮釋或說解讀音樂的方式。在相同的時代裡,法國鋼琴家和俄羅斯鋼琴家彈奏的曲目十分接近,擁有著相當穩固完善的技巧而代代傳承,而奧地利學派或是無產階級的學派等,都是類似的情況,例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和阿格麗希等人。
至於如何界定何謂「俄羅斯鋼琴學派」?莉西特莎以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學派」並不存在著所謂「有著相同方式處理音樂」的傳統,每個人對於音樂的解釋都是全然不同的。當代鋼琴大師李希特和索夫羅尼茨基,彼此仰慕並尊稱對方是當代最偉大的鋼琴家,然而同為俄國人,他們兩人的演奏方式就像北極和南極般地迥異。
莉西特莎認為,所謂「俄羅斯鋼琴學派」指的是一種「訓練參賽者的制度」,也可說是一座「訓練資賦異稟人才的工廠」。因為莉西特莎本身經歷了這個工廠裡的訓練,也眼見過很多人在這座工廠裡喪生了。帶著記憶猶新的語氣說道:「這座工廠裡的訓練帶給我們最好的結果就是——如同在叢林裡生存,最終擁有存活並能夠戰勝那對心靈具強大威脅的力量!」很難像這位金髮碧眼的優雅鋼琴家,是歷經了數不盡震撼教育之後而佇立於世界樂壇的強人!
上個世紀人們對於「鐵幕」裡的生活型態和教育方式所知有限,負面印象多於正面功勞,莉西特莎承認前蘇聯時期政府的執政者也許帶給了人民諸多刻骨銘心的痛楚,可是對於藝術文化人才的培養,她則表示讚許和感恩。蘇聯時期能夠培訓出高度專業人才,要歸功於當時執政者意識到「藝術文化」是宣揚國力很好的管道,因此音樂、藝術就成了宣傳國家的最佳方式。為了宣揚國威而「利用」音樂家、送他們去參加國際比賽,或是安排他們去國外演奏。執政者也因此明白了藉由文化證明本國實力的重要性,因而為文化藝術發展開啟了一扇大門。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10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禮敬大地、自然成舞 林懷民的《稻禾》故事

【撰文/鄒欣寧】

林懷民帶著雲門舞者到台東池上體驗割稻。(雲門舞集/提供)

「旅遊生活頻道」有幾個大廚走訪各國的美食料理節目,這些大廚在廚房浸淫多年,累積一身武藝,五星級菜色信手拈來,但在節目中,他們不再固守廚房,脫下圍裙、帶著手藝,四處尋訪未曾經手的食材,未曾聽聞的烹調方式……面對陌生,大廚每事必問,最後走進某間另一陌生廚房,將剛取得的野菜生鮮,變出在地人從未嚐過、嘖嘖稱奇的佳餚……
這些節目每每令人讚嘆:愈是技藝深厚的廚師,愈會回歸、珍惜自然、在地食材的價值,也愈發懂得臣服於自然,用簡單的調味烘托食物本然的鮮美。
之所以在寫《稻禾》時提到名廚技藝,原因在於,幾次從旁觀察林懷民編製這支新舞作,感受到的正是相近的東西。《稻禾》,這個林懷民稱之為「向土地致謝」、「與土地和解」的作品,從結構到動作、影像、聲音……舞台元素無不從對自然謙遜、順應的原則上發展出來,最終讓人看見、察覺,稻子從生長到熟成是美的;人的舞蹈動作是美的;風起風停是美的;天地偶有狂暴,偶有晴煦——活在世間,領受到的所有自然生息都美。
帶領舞者 親手收割
時間是二○一二年十一月,地點是台東池上。
清晨六點不到,雲門舞者們皆已梳洗用餐,準備從旅館出發到臨近一位葉先生的稻田。池上的第二期稻作收成差不多結束了,這裡的農夫是科學種田,以機器收割,節省人力時間,但葉先生特地留下一小片田,讓雲門舞者捲起褲管衣袖,體驗早年農人是怎麼收割的。
站在田邊,葉先生、葉太太和幾位前來幫忙的池上農人,揮舞著小鐮刀,向這群從未擔任農務的舞者示範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割稻,如何以傳統的去榖機分離榖實和稻梗。舞者們穿著五彩繽紛的運動服,在稻穗間蹲下身子揮刀。這動作遠比想像還累,儘管熟悉身體勞動的舞者很快找到適合的節奏與力量割稻,但蹲得久了,不免汗水頻仍、直不起腰。「原來『汗滴禾下土』就是這樣!」誰忍不住脫口而出。
林懷民也一起割稻。但受過傷的腰不能久蹲,一會兒,他走上田埂,東望望,西看看。這個時節,池上已經起風,風聲時起時落,把一旁農人插上的驅鳥帶(以鮮豔帶子綁在竹竿上防止鳥類食榖)吹得鼓震作響。
他喚來幾位男舞者,拔起趨鳥帶,到一旁已收成的空地上「動一動讓我看看」。舞者們舉起高竿走動、輕揮。林懷民沉吟了半晌,讓他們把竿子擺回原處。
這頭,割稻的舞者們汗如雨下,田裡的稻子卻還大半沒割完。葉太太以大鍋盛滿鹹湯圓,招呼眾人休息吃點心。她說,這是自古農村的傳統,秋收農忙,各戶輪流準備點心給大夥共食,吃完了,繼續幹活。
不知不覺日頭探出頭來,正午逼近,總算把一小片田的稻禾收割殆盡,幾個舞者繼續彎身撿拾沒割到或落在地上的穀粒,「現在知道一粒米都不能浪費了,農夫真的太辛苦了!」
割稻拾穗 體悟入身
讓舞者去池上一趟,體驗農夫彎腰折服大地的姿態,這「田野調查」不禁教人想起七○年代,林懷民要《薪傳》舞者在新店溪畔臥石、爬石、搬石,從動作喚醒體內久遠先祖傳承的記憶:渡海來台、胼手胝足、迎生送死、一石一磚疊出第一間家屋……
《薪傳》的舞者記住了石頭重量帶來沉甸甸的身體感,《稻禾》呢?林懷民要舞者從池上經驗抓取什麼?
彎腰、蹲低下盤,對雲門舞者不是難事——他們每天在排練場反覆操練的就是如何讓身體「扎根」,從這扎根中長出不同於西方舞蹈的肢體語彙。在田裡以下半身為重心行動,就有點尋根溯源的意思了;雲門舞者學武術、內家拳,這些防衛功夫最早是農村子弟發展來強身禦敵的,而哪個農人蹲不下身子?
但照例,林懷民不多做解釋,面對還在進行中的創作,他只揮揮手,「很可怕的,我還不知道怎麼做!」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10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十二個月夜/夜色溫柔

【作者/張惠菁】
1.柳樹
「春天,柳樹剛開始發新芽的時候,那種嫩芽的綠色妳注意過嗎?」
開車的師傅這樣問我。
我說看過。
是嫩芽剛剛冒出的時候哦,長得更綠些時就不行了;我說的是最早最早、剛剛冒出來的那個綠色;就那個綠,真好看呀。
他這麼一說我又不太確定了。這一年我看到柳樹從冬天光禿禿的模樣,到春天的青綠,到夏天的濃綠。現在秋天,很快又該凋敝了吧。不斷有北京人告訴我,秋天是北京最舒服的季節,也是最短的季節。很快過去,就又是冬天。於是這個季節的景色,都被多加了一道不會持久、將要逝去的時間條款。綠了兩季的銀杏樹,就快開始轉金黃了。河邊那些層疊豐滿的柳樹,又要變得蕭條。
但那初初露尖的嫩綠,那受嚴格時間條件限制、稍縱即過濃的綠,我是否看見?我從遠處看到的,我從樹下經過時不著意入眼的綠,是否是師傅說的那種綠?
注意過嗎?那真好看。師傅熱切地說。他的熱切如此誠懇、具體在一特定的事物上,使我感到那綠色對他或許有一種真實的、莫可忽視的影響。發生在每年冬天過後,一看見那綠色時,便有某種化學質素被喚醒分泌在腦中帶給他由衷的讚歎喜悅與珍惜之感。而即使我們同用「嫩綠」一詞形容春天的色彩,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證明,我們描述的是同一種腦啡分泌的狀態。
妳看過嗎?看過。我說。但我不確定我看過。
然後我開始追想,能夠追想起的,當我還是個小孩時,或者像個小孩般,為某一次美好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而感動的時候;為第一次遭逢一個殊異微妙的思想而感動的時候。那些時候。
有的很遠了。有的淡淡地留下一種輪廓。有的是從另一個人臉上看見它對我的影響。比如上週的一支雙色霜淇淋。當我剛吃完它時,我的朋友們笑著說:「妳心情變好了哩。」
2.上官婉兒
九月,西安咸陽機場附近挖出了上官婉兒的墓。網絡上發布了墓室的組圖,那些被考古人員謹慎挖出的,方正齊整的墓道,以刀切線條的立面鑿開,變成可以走進去的立體透視圖。然後就是中秋了。一千多年來第一次她的墓室打開,一輪滿月的光得以照入其中。
應該是寂靜的。但或許是喧囂的。那一個墓室,早已經過盜劫,沒有什麼貴重的陪葬品被留下在夯土墓道裡。墓主上官婉兒,武則天寵愛的宮女,中宗的昭容,以其文才,多次為權力的擁有者起草詔書。但她畢竟是個沒有強大家庭背景的人,在李氏、武氏、韋氏的刀兵鬥爭與互相斬殺中,最後在唐玄宗時代來臨前受誅。像給下一個盛世祭旗。
所有她曾經使用的文字。在她死後,它們的效力還留下多少。權力的布局改變,說法改變。到了一定時候,世界恢復用身體、力量、兵馬、血肉寫就。傳說上官婉兒的母親懷她時,曾夢見巨人給她大秤,說此子將能權衡天下。不意出生竟是個女孩。又不意,這女孩出世而逢女主,果然能在靠近中樞的位置,影響權力天平的傾斜。詔書這東西曾在變化的歷史裡,埋下文字的界樁,定是非善惡忠奸生死,即使只是暫時。在下一紙詔書使前一紙詔書無效之前。
所有她曾經使用的文字。她奉詔去和的詩詞。它們讀來並不是特別女子氣,更像一種中性的書寫。不太有月光下的纏綿牽纏、隱約情意,更像寫在朗朗日光乾坤裡。
一千年後當她的墓穴敞開,她埋骨之地的空氣與西元兩千年的大氣混合。入夜後大部分考古人員離去,留下這方墓穴。滿月從東方的天空逐漸上升,把光照進墓道裡。那些遺留的文字,或者文字遺留的不平不滿未盡之意,在光中簌簌響動,而後復歸於寂靜。完美的寂靜,在廣大時間與空間中成就的寂靜。
這是一千年來第一個,有上官婉兒墓穴向天空敞開的中秋節。
3.夜色溫柔
寫《大亨小傳》時的費茲傑羅,才氣逼人,冷冽鋒利。但寫《夜色溫柔》時的費茲傑羅,彷彿與世間取得了諒解,他的才華變得溫暖了。《大亨小傳》中的角色是會犯錯的,富人犯錯因為自私,蓋茲比犯錯因為執著於一個虛幻的碼頭、一盞虛幻的燈。《夜色溫柔》裡的角色卻是不會犯錯的,無論他們做出什麼事,只會讓你覺得:因為這就是人,因為這就是人生,在其中沒有真正的虛擲。費茲傑羅愛著蓋茲比,對小說裡其他造成蓋茲比悲劇命運的紐約人他是苛刻的。但費茲傑羅卻愛著《夜色溫柔》裡的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他們無法控制的脆弱,他們對世界或自己的誤解。
《大亨小傳》是白晝,《夜色溫柔》是夜晚。或說是更深地走過了無數個生命幽暗夜晚後的費茲傑羅,最終在這世界上完成的作品。那溫柔是一種慈悲。他的文字仍然對世間看得那樣透,卻不出惡聲。晚年的費茲傑羅,是許多人眼中過氣、蒼老、極盛時代已過的作者。然而費茲傑羅完成了他的循環,由日,而夜,而完成。《夜色溫柔》裡那無法被忽視的溫柔聲調,是這一趟完整旅程珍貴的產物。
是否有人能永久活在日光的帝國裡?在一部電影《通天神探狄仁傑》裡,日光可以是致命的,誘發一種被陰謀置入身體的毒物,導致人體自燃焚化致死。彷彿在女皇統治與烈日、苛政之間形成暗喻的關係。
歷史上的武則天,給自己造字取名,名字由日、月、空三字合成。不只是日,也不只是月,有明,還有空。她晚年,變起宮中的神龍政變誅除了她的寵臣張氏兄弟,把權力轉移到中宗與韋后手裡,上官婉兒可能也涉及了政變。新一輪鬥爭展開,有個太子發動政變又死了,有個太平公主暗中連絡李隆基,最終由李隆基成為勝利者。在這些家族的權勢者之間,沒有兵馬的上官婉兒,有的只是她最後一次起草的詔書,用來向李隆基證明自己還是忠於李唐的。文字未能給予她保護,李隆基把前一代宮廷詔書的影響力至此斬斷,新的時代來臨了。但在那權力像野火般暴走轉移的幾年,沒人傷武則天性命,沒人否定她的帝位。對武則天的晚年我們所知甚少。她從光亮處離開。她走入一個不再有文字爭鬥著去下定義,史冊記載捕捉不到的空間。
從我們所在的地面仰望,天空是旋轉的。空中有二十八星宿,手裡有一百零八顆念珠,《水滸傳》裡有一百零八個妖魔、一百零八條亂世的好漢,事物有一百零八個成熟的瞬間,瞬息相生,相絕相繼。夜色溫柔,無語言文字處,有事物棲息生長,無始無終。
◎作者簡介
張惠菁
台大歷史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班二年級時放棄歷史學家的夢想,致力於文學創作。著有《流浪在海綿城市》、《惡寒》、《末日早晨》、《閉上眼睛數到十》、《活得像一句廢話》、《楊牧》、《告別》、《你不相信的事》、《給冥王星》、《步行書》、《一千年夜宴》等,最新作品為《雙城通訊.上海》、《雙城通訊.臺北》。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4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真自由,就有大力量 ─ 出版產業何需恐懼服貿?

【撰文/陳穎青;圖/楊忠銘】




面對服貿,我們看清現況嗎?
為了《兩岸服貿協議》的簽訂,台灣內部又展開新一輪的爭論。有趣的是,首先引爆爭論的反而是跟協議內容沒有「直接」關聯的出版業者。雖然出版業不在這次爭議的產業類別中,引發的幾個議題卻頗有意義、值得申論。但在此需先聲明,以下所談只限出版產業,本文無法評價整個服貿協議的是非曲直,也無法討論其他產業會有何影響。
依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引起廣泛議論的〈我們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時〉一文的觀點,台灣的出版業是一個典型的,將在開放市場的過程中迅速被對岸的龐大資本擊敗、並吞噬的文化產業;只要對岸業者藉著印刷注資叩關,這些「原來就小型、奈米型的業者」就會「形同以卵敵石,難逃被消滅或併購的命運」。
這是真的嗎?台灣的出版產業真的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嗎?這個立論確實頗驚悚,能夠達到激起驚恐的作用,唯一可惜的是:它無法解釋現況。
腦力產業,單憑資本難取勝
我們確實有無數「奈米型」的小業者,也有中華民國開國史上最自由、最不設防、競爭最激烈的出版市場。但也因此,在暢銷書排行榜上,我們可以看到最活躍、最有力量、戰鬥力最強的中小型出版社。
以2012年博客來不分類前一百大的暢銷榜為例,100種書總共散布在44家出版社裡。如果是在美國,這是難以想像的情況──美國的暢銷榜基本上是六大集團(喔,現在剩五大了!)的天下──像台灣這麼分散的情況,正說明了台灣的暢銷榜沒有哪一家業者可憑一己之力加以壟斷。
這個暢銷榜還有另一個特徵,那就是中小型出版社(員工幾個到幾十個的公司)非常多,超過一半以上,甚至還有一些是傳奇的「一人出版社」。這些中小出版社無懼於大資本的出版集團,攻占暢銷榜的能力甚至還超過集團出版社許多。
這有什麼特別嗎?當然有,這代表台灣出版產業目前仍然是一個憑「腦力」,而不是憑「資本」取勝的市場。到目前為止,台灣出版市場裡有港資、日資、英資、美資等各國資本參與競爭;但沒有單一集團或外資可以壟斷,也沒有哪個外資可以僅靠雄厚資本就打敗充滿活力與創意的中小出版社。
這是解嚴以來台灣出版市場簡單的事實。
台灣出版市場也許太自由、太放任毫無管制;可是正因如此,這裡的業者特別嫻熟慘烈的市場競爭,每個人都在這樣的環境裡養成了一身行走天下的本事。若是認為台灣出版市場太自由,缺乏保護,因此很容易被侵略,這是對現狀的無視,也是對自由體系的無知。......(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路》──活著就談開心的事

【作者/張維中】
日本人向來對於鐵道有著特殊的情感。吉田修一之外,無獨有偶,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使用了鐵道的意象。鐵道本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卻因為連結的意義,有了脈動的生命力。而原本全然無關的人際關係,也因為鐵道而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在了一起。
五十年前的1964東京奧運會,新幹線的開通,揭開了日本經濟輝煌年代的序幕。如此美好的記憶,如此傲視全球的技術輸出,當然是件大事。更何況不是別的地方,而是明明殖民過卻不怨恨他們的台灣。
這部以台灣高鐵為故事背景的長篇,便是如此,巧妙地利用高鐵的建設與通車為隱喻,緊緊地,且是正面而毫不閃躲,串聯起台灣與日本兩地,故事裡超過半個世紀(歷史上則是一百年來。可別忘了1908年通車,台北至高雄,台灣第一條縱貫鐵路也是由日本人打造),或遠或近的微妙距離。
隨著高鐵鐵軌年復一年的延伸,我們跟著吉田修一筆下的人物,那幾組跨海又跨時代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像是搭上一班時光的列車。一起看盡窗外呼嘯而過的歷史風景;一起感覺命運像灌進來的風,吹弄車裡人間的緣起不滅。
日本當代暢銷作家如吉本芭娜娜等人,雖然也曾以台灣作為小說的背景,但故事裡的台灣都是浮光掠影,並非真有不可替代性。像是吉田修一這樣以台灣為主體,幾乎整個故事都建立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小說,不僅對台灣人來說很奇特,對日本出版界來說也非常稀有。
吉田修一不單單是讓故事的主要舞台發生在台灣,也不只是塑造出台灣人作為小說角色而已,他十分有企圖的,直接進入他所創造的台灣人角色裡。在以看似旁觀實則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中,愉悅地跨界(國界/性別)演出──以一個日本人,模擬出台灣人的所思所想,完成一場沒什麼太大破綻(如果你不嚴格挑剔)的漂亮「扮裝」。從吉田修一的筆調中,我幾乎可以想見,他在書寫過程中是多麼享受和優游自得於這場借位的滿足。
這當然來自於吉田修一對於台灣的熱愛、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了解。無論是參考資料或情感堆疊,吉田修一顯然是做足了準備。
《路》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我以為這可能是他截至目前為止的作品裡,最具溫情主義的故事。雖然在像是《橫道世之介》、《7月24日大道》和《東京灣景》裡也有不少輕盈的片段,但那些人物的遭遇和世界觀,怎麼樣都和這次的《路》不相同。這並非說《路》裡沒有悲傷或淒涼的部分,而是即使存在著,你可以感覺到小說裡的人物在面對著孤獨、死亡、分離、病況、情感的貌合神離或未知的明天時,沒有一個人沒有表現出絕望消極的思想。
吉田修一的作品裡向來喜於處理角色的無奈與蒼涼,城市裡的疏離和孤獨,不過在《路》這部作品裡是降到最低的。在這齣群像劇裡,處處有著留白的樂觀希望,縱使見不到結果,每個人都已獲得了救贖,你知道他們都會往對自己好的「路」上前行。就像是患上憂鬱症的繁之,對理性分手的春香說:「我想我已經好了。」作者眼中南國的熱情和樂觀,大而化之的個性,從台灣人的身上擺盪到日本人,滲透在每一個角色裡。此刻再怎麼彷徨,某一天,大家都會好。
不諱言若要嚴格檢視的話,仍有些段落會不小心暴露出日本人一廂情願的觀點,或者過度美化異鄉的幻覺(例如覺得台灣的野狗很幸福,或認定台北是「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等台灣人看了大約會愣一下的言論),但瑕不掩瑜,《路》仍是一部好看(內容好看且容易閱讀)的小說。而且更可謂是一部優良的大眾小說範例。我甚至感覺整本書裡許多的場面跟對話,都很有近期偶像劇國片的氣氛。特別有一段,是春香在說完「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後,忽然放下在攤販吃到一半的東西,跑到店外的大馬路上轉圈。令人想到幾米的《星空》裡,劉若英不顧餐廳裡眾人目光,突然放下碗筷,跳起舞來的氣氛。《路》縱使觸及了沉重的主題,但作者的筆法舉重若輕,讓閱讀的速度就像不減速的新幹線,毫不綁手綁腳。
吉田修一曾在散文裡自述,他對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愛。在我看來,吉田修一像是藉著寫出《路》這本書,以自己的故事詮釋出心中的另外一個《海角七號》,道出他對台灣的情感。其實,這部小說裡的人物刻劃和故事張力,更加的豐厚與真誠,早已遠遠超過他所鍾愛的《海角七號》了。
「東京也好,台北也好,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只是,如果有意識地尋找美麗的事物,一樣也是俯拾可見,所以春香認為既然都是睜著眼睛看,當然要看美麗的。」春香的這段話,可說是撐起這部小說人物的世界觀。這當然也是吉田修一對台北這座城市的觀看角度。他是打從創作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決定要寫一部挑台灣好話來說的故事,要讓這部小說是即使蒼涼也溫暖。因此,呂燿宗(中野赳夫)也才會說出「活著就談開心的事。我們(台灣人)就是這樣」的台詞來。
至於我們台灣人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樂觀或健忘,自在或散漫,不拘小節或沒有規矩,常常只是微妙的一線之隔。就像故事裡的日本人,覺得自己在民族性格上面對生活與職場時的問題,說穿了,其實正是不少台灣人心底,喜歡上這個國家的優點呢。畢竟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令台灣人羨慕的先進國家,肯定還是跟組成這個國家的眾生性格息息相關。但確實「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是真心話。反正人總是憧憬自己所缺少的那一方。
活著就要開心。對待城市也好,看待人生也罷,或者去閱讀一本好看的小說,總之走在這「路」上是準不會錯的方向。
◎作者簡介
張維中
東吳大學英文系,文化大學英文學研究所畢業。早稻田大學日語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雜誌設計科畢業。現居東京,任職傳媒業。最新作品散文集《夢中見》,另著有小說《無影者》、《501紅標男孩》,旅遊隨筆《半日東京》等約23部著作。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4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企業語言訓練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書畫精品特展

【文/鄭婷婷】
無數的練習、每分每秒的專注、傾盡熱血與夢想!動態的體育競技如是,靜態的書畫藝術更如是。9月上旬,中國大陸的第12屆全國運動會於瀋陽展開為期兩週的賽事,並於9月13日圓滿落幕,而遼寧省文化廳為了迎接全運會推出的系列文化活動之一:遼寧省博物館「翰墨擷英—遼寧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書畫精品特展」,熱力還在蔓延。

東晉〈曹娥誄辭〉成於晉穆帝昇平二年(358),體現王羲之變法前結字較扁、帶有隸意的書風,其上留有大量的晉唐人觀款、宋元名家題跋,更有多方清宮鑑藏印,流傳有緒。

溥儀、小白樓、東北貨,幾個關鍵字勾勒出民初清宮收藏遭末代皇帝溥儀盜賣而散佚的輪廓。清宮散佚書畫正是「翰墨擷英」特展的軸心,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的特色館藏。館方表示,此次展覽根據過往觀眾的回饋意見調整,盡力提供展件的相關訊息與闡釋,希望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愛好中國書畫。觀是展,特別難能之處在於完整呈現以往因為展覽空間限制而未展出的卷前引首、卷後題跋等,這樣的展出形式雖不免縮限展件數量,然其上的書跡、印鑑不乏名家手筆,除本身極具藝術價值外,還能提供豐富的訊息:展出的書畫在歲月流轉中經過了誰的手?曾經令誰興發了怎樣的感觸?進入清宮中被鈐蓋了那些藏印、存放在何方?如此更能體現清宮收藏的軌跡,加深對作品的認識。
特展分為兩期展出,前期推出14件書畫名跡,雖集中於唐、宋、元三朝,時代最早可溯及東晉。時代最早的為佚名〈曹娥誄辭〉,成於東晉穆帝昇平二年(358),為王羲之變法前結字較扁、帶有隸意的書風,其上留有大量的晉唐人觀款、宋元名家題跋,此外更有多方清宮鑑藏印,充分見到清宮收藏恢弘的一面;而東晉天才畫家顧愷之據曹植與洛神的悲傷戀歌繪成的〈洛神賦圖〉,原作已不存,據學者陳葆真指出,此次展出的遼博藏本雖為南宋摹本,卻是存世摹本中最忠實地保留了原作面貌者。藉由一書一畫,得以管窺晉人風采,而唐、宋、元書畫亦皆為一時之選,包括歐陽詢〈書仲尼夢奠帖〉、張旭〈古詩四帖〉、周昉〈簪花仕女圖〉、宋徽宗〈千字文〉、李成〈茂林遠岫圖〉、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等。前期將持續至10月13日,後期則以明清書畫名家佳作接力,由10月15日起展至12月15日。
【《典藏古美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商周青銅鋒頭健 東坡書法魅力強

【文/游智淵】
甫於9月下旬結束的紐約蘇富比、佳士得秋拍紛紛傳出捷報,買氣暢旺,此季拍賣總成交金額遠超乎預期,各場件數與金額成交率皆居高不下,有數場百分百成交,其餘皆有八九成的成績,不僅收藏專拍、特輯迭創佳績,單件名物重器創高價,連一般物件皆熱賣滾滾,可見市場需求強烈,熱錢仍多。
高古文物、古書畫,買氣熱

蘇富比編號565北宋蘇軾〈功甫帖〉拍出822萬9,000美元高價,約預估低標27倍之多,站上此季最高價,傲視群倫。

除了清三代官窯瓷器和清代宮廷藝術維持其市場常勝軍之姿,玉器市場熱度增高,熱門話題則圍繞在百分百成交的商周青銅收藏專拍,唐三彩、宋瓷、宋元木雕和高古玉器皆入列高價拍品,形成宋元之前的高古文物與明清藝術分庭抗禮的局面,前者勢如破竹的表現,其鋒頭遠勝於穩健演出的後者,一吐長期受潮流與客觀環境壓制的悶氣。高價拍品得主以中國占絕大多數的華人買家為多,但歐美買家於宋元之前的拍品亦占有一席之地。
書畫方面,兩家皆是新局面,已經舉辦過四季的蘇富比由張榮德接手後拍品陣容堅強,佳士得則是睽違十餘年之後再次舉辦中國書畫拍賣,前者大幅領先,後者起步順利,古書畫明顯較近現代書畫表現突出。
商周青銅,全壘打
商周青銅器為此季的當紅炸子雞,蘇富比「朱利思.艾伯哈特(Julius Eberhardt)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不僅重量級的拍品吸引力十足,更以研究詳盡與圖錄製作精備而備受稱譽,其1,675萬6,000美元的總成交金額遠高於原先預估低標的五倍之多,十件拍品全數售出,博得滿堂彩,拍賣官獲贈一雙白手套以示榮耀,其中有五件拍品成交價皆高於百萬美元,最高價者為編號3公元前11至10世紀西周早期〈作寶彝簋〉,成交價高達666萬1,000美元,為預估低標三倍;第二高價者為編號8公元前10世紀西周早期〈作冊瞏卣〉,竟以預估低標15倍的307萬7,000美元成交,得主為美國私人藏家;第三高價為編號5公元前11至10世紀西周早期〈母辛尊〉,也以預估低標五倍的216萬5,000美元售出;第四高價為編號7公元前11至10世紀西周早期〈父丙爵(一對)〉,144萬5,000美元成交價亦逾預估低標四倍,得主據聞為台灣藏家曹興誠;第五高價為編號6公元前8至7世紀春秋早期〈青銅垂鱗紋有流鼎〉,以近預估低標九倍的132萬5,000美元拍出。
佳士得「著名私人收藏重要中國青銅器」專拍,儘管拍品級數和遞藏資歷無法與朱利思.艾伯哈特的收藏相比,對買家的吸引力亦相當強勁,同樣也拍出百分百成交的白手套拍賣好成績,16件拍品全數成交,總成交金額達629萬9,000美元,有兩件拍品破百萬美元,分別是236萬3,750美元的編號1105晚商〈青銅饕餮紋方彝〉,和以逾預估低標五倍的156萬3,750美元成交的編號1103晚商〈青銅饕餮紋鬲鼎〉,得主皆為亞洲私人藏家。蘇富比「中國瓷器工藝品」拍賣編號17公元前12至11世紀商晚期〈青銅饕餮葵龍紋觥〉,也由美國私人藏家以預估低標6.4倍的192萬5,000美元得標。
唐三彩馬,飆高價
繼今年(2013)9月5日東京中央「九州.中國陶瓷美術館專場」封面拍品編號336唐〈三彩白馬〉,拍出近預估低標十倍的1億4,000萬日圓高價引起關注之後,蘇富比編號45唐〈三彩陶馬一對〉不僅拍品級數遠遠超越前者,連成交價亦更勝一籌,高達419萬7,000美元,僅次於1989年11月12日倫敦蘇富比「英國鐵路退休基金會」專拍封面編號56唐〈三彩馬〉374萬英鎊的世界成交紀錄,當時預估價僅75萬~100萬英鎊,為近25年來唐三彩陶俑公開拍賣市場罕見的高價。
此季宋瓷整體水準並不特別突出,僅蘇富比編號75北宋〈定窯刻蓮花紋碗〉,以預估低標兩倍的54萬5,000美元售予亞洲行家;佳士得編號1276南宋〈龍泉青釉絃紋盤口瓶〉,以逾預估低標14倍的42萬3,500美元落入亞洲私人藏家之手。
自去年(2012)12月巴黎佳士得編號177金/元的〈彩繪木雕觀音坐像〉,拍出預估低標45倍的902萬5,000歐元高價之後,早期木雕佛像身價扶搖直上,蘇富比編號54宋/元〈木雕彩塑目連尊者坐像〉,由費城博物館以90萬5,000美元拍得,成交價逾預估低標五倍之多。新石器時代到明代的玉器拍品亦有不錯的表現,多數皆以預估價數倍的價錢成交,佳士得編號1450新石器時代〈青玉刀〉,以預估低標五倍多的132萬3,750美元站上此季高價排行。
清三代瓷器,表現穩
儘管清代官窯瓷器價格表現近一年多來因市場盤整氣燄略挫,但一有清三代拍品出現,尤其是市場新鮮貨,依舊備受藏家買主青睞,此季佳士得「中國瓷器工藝品」拍賣目錄封面拍品編號1391清乾隆〈松綠地粉彩蒼龍教子天球瓶〉,便以168萬3,750美元售予亞洲私人藏家。其他如佳士得編號1313的18世紀清〈青花釉裡紅鹿鶴同春圖瓶一對〉,由亞洲私人藏家以近預估低標八倍的114萬3,750美元得標;蘇富比編號350清雍正〈珊瑚地五彩花卉碗〉,由亞洲行家以90萬5,000美元得手;蘇富比編號353清乾隆〈粉彩海屋添籌圖夔耳瓶〉,以近預估低標四倍的39萬5,000美元;佳士得編號1340清雍正〈仿官釉三山五嶽三孔瓶〉平預估價由亞洲私人藏家以72萬3,750美元拍得。明代官窯瓷器僅有佳士得編號1295明嘉靖〈鬥彩果紋洗〉進入高價排行,但成交價表現驚人,竟以預估低標27倍的54萬3,750美元拍出,得主為亞洲私人藏家。
清代玉器部分,佳士得「約瑟.樂薩卓(Joesph F. Lizzadro)所藏中國玉器及工藝品(二)」,繼今年紐約春拍第一場傑出的表現再次揮棒成功,拍出98%件數成交率和99%金額成交率的好成績,總成交金額374萬2,250美元,估價數萬美元的拍品皆拍到數十萬美元的金額,得主以中國買家占絕大多數,十大高價拍品中就有九件是亞洲買家得標。
歷代玉器,買家愛
站上高價排行的清代玉器拍品基本上也多是首次現身市場、出自老收藏的精彩之作,例如蘇富比編號122清乾隆〈碧玉「御製五福五代堂記」臺屏〉和編號128清乾隆〈玉鏤雕葵龍祥鳳紋「長宜子孫」佩〉,兩者還屬清宮藝術範疇,前者平預估價以94萬1,000美元成交,後者53萬3,000美元成交價近乎預估低標九倍,得主皆為亞洲私人藏家得標;出自同一收藏的佳士得編號1739明末/清初〈白玉巧雕喜事連連洗〉和編號1743清乾隆〈碧玉雕西園雅集圖筆筒〉,成交價分別為54萬3,750美元和48萬3,750美元,得主皆為亞洲行家。最令人出乎意外的是蘇富比編號142的18世紀清〈白玉雕螭龍紋書挑〉,預估價不過5,000~7,000美元,成交價竟高達44萬9,000美元,得主來自亞洲。
各朝書畫,人人搶
此季書畫表現大放異彩,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總成交金額高達3,131萬9,375美元,件數成交率84.2%,金額成交率92.7%;佳士得「中國書畫」拍賣,總成交金額高達1,047萬4,500美元,件數成交率78%,金額成交率87%,高價排行中除蘇富比有一位日本藏家及一位美國藏家之外,其餘皆為來自中港台的華人買家,其中又以中國買家居多數。
前五大高價拍品分別為蘇富比封面拍品編號565北宋蘇軾〈功甫帖〉拍出822萬9,000美元高價,約預估低標27倍之多,站上此季最高價,傲視群倫,得主為中國私人藏家;第二高價的編號666清八大山人〈秋林書屋〉,亦拍出預估低標八倍的240萬5,000美元,得主為中國私人藏家;第三高價為佳士得編號904明沈周〈秋山圖〉,拍出近預估低標八倍的180萬3,750美元,得標者為亞洲機構;第四高價為佳士得編號905明仇英(傳)〈採蓮圖〉,132萬3,750美元成交價也有預估低標四倍多,得主為私人藏家;第五高價為蘇富比編號672無款〈雙松行旅〉,由日本私人藏家以平預估價的96萬5,000美元得標。
【《典藏古美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倫敦秋拍 聚焦明清藝術

【文/游智淵】
即將於11月5、6兩日登場的倫敦秋拍以清代早中期的官窯瓷器、工藝品以及明早期鎏金銅佛為主軸,此季先揭開序幕的佳士得將推出包含玉雕、青銅器、掐絲琺瑯、漆器、書畫、雕塑和家具等逾200件自商代至20世紀各式中國藝術精品。

佳士得清雍正〈黃地綠釉劃花折枝花卉雲蝠紋瓶〉,高41公分,預估價15萬~20萬英鎊。

焦點拍品有清雍正〈黃地綠釉劃花折枝花卉雲蝠紋瓶〉(高41公分),全器滿施黃釉為地,裝飾其上之紋樣以刻劃輪廓線和細節之後再填施綠釉完成,頸、腹、近底處自上而下分飾以蕉葉紋飾帶、折枝花卉雲蝠紋、花瓣形紋飾帶,具福運之吉祥寓意,出自歐洲私人收藏,1970年代由紐約古董商Frank Caro購自當地,紋樣中缺蝙蝠的類似物件可見於北京故宮收藏,此一黃地綠釉瓷器品種始自15世紀的明代景德鎮,考古資料見有宣德時期的瓷盤。預估價15萬~20萬英鎊。明嘉靖〈五彩龍紋罐〉(高38.8公分),罐呈六棱形,全器以鐵紅、綠松石藍、黃、深綠、黑五色描繪細膩,罐身棱與棱之間的區塊繪飾以仰覆海水行龍紋開光,開光四周繪飾纏枝花卉紋,主紋上下於肩部和腹部處繪飾覆仰重疊之蕉葉紋飾帶,罐頸飾纏枝花卉紋,預估價12萬~15萬英鎊。

佳士得明嘉靖〈五彩龍紋罐〉,高38.8公分,預估價12萬~15萬英鎊。

玉器則有英國格洛斯特郡王子亨利公爵舊藏的18/19世紀〈青白玉雕士人與馬〉(寬16.2公分),預估價1萬5,000~2萬英鎊;清乾隆〈百寶嵌青白玉雕海水馬紋及鐘紋桌屏〉(高12公分),預估價8,000~1萬2,000英鎊;清乾隆〈黃玉雕松鶴靈芝紋角杯〉(寬13.1公分),預估價1萬~1萬5,000英鎊。金屬器有17/18世紀〈掐絲琺瑯鸚鵡〉(高22.8公分),曾由倫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經手,預估價4萬~6萬英鎊;西周〈青銅尊〉,出自荷蘭知名電器品牌飛利浦前任總裁Anton Philips舊藏,預估價8萬~12萬英鎊;明代〈鎏金銅文殊菩薩坐像〉,為三頭六臂的文殊變相,每首三目,二臂合掌,餘四臂擎蓮花、火輪、劍杵、簡槊並日月輪、火燄之屬,預估價20萬~30萬英鎊。
家具代表拍品為清嘉慶〈金漆紫檀多寶格〉(高203公分、寬93公分、深41.5公分),整個多寶格呈燈籠造型,三面鏤空,僅一面有擋板,內部以各種造型的桌案或單件或雙拼層層堆疊,作為置物之處,後壁擋板以金漆兩面繪飾,背面繪五戲珠龍紋,中間一大型立龍,四角則各棲小型行龍,正面繪四層樓台水榭之景,多寶格上下刻飾繁縟紋樣,下立四獅首足,預估價4萬~6萬英鎊。
書畫方面也有林風眠〈裸女〉和英國旅居中港的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教授收藏的齊白石〈九魚圖〉值得留意,預估價分別為2萬~3萬英鎊和8,000~1萬2,000英鎊。
十分難得的是佳士得此季還推出一場名為「獨具匠心─歐洲私人珍藏重要中國藝術品」專拍,上百件體現中國工匠巧奪天工技巧的玉、象牙、水晶、瑪瑙、玳瑁、竹子雕刻作品皆在拍賣之列,竹雕代表拍品有18/19世紀〈竹雕仙人乘槎〉(長31.5公分),全器為表現三星、八仙乘槎過海的立體圓雕作品,仙人們於松樹遮蔭下或賞長卷、或閒聊、或倚樹遠眺、或划槳,情境鮮明,底部巧妙搭配雕刻成海浪狀的木座,1985年11月1日於倫敦蘇富比拍賣,並曾經Spink & Son Ltd經手並於其「The Minor Arts of China, II」展出,預估價2萬~3萬英鎊。
清康熙〈黑漆螺鈿人物故事桌屏〉(高55.3公分),桌屏一面以粗細大小形狀顏色各異的螺鈿拼貼出月夜下、海上仙山的松樹下,壽老、手捧壽桃和書卷的僕從以及其他仙人正仰望著天上的一輪滿月,月下仙鶴飛翔,另一面則以之拼貼出道家五種象徵,預估價1萬5,000~2萬5,000英鎊。17世紀明代晚期〈掐絲琺瑯纏枝蓮花紋三足爐〉(寬17.7公分),三象首爪形三足上撐一圓扁爐身,爐身通體裝飾帶葉纏枝蓮花紋,於口沿一圈如意雲飾帶下束頸,兩側具螭龍首圈環耳,預估價1萬5,000~2萬5,000英鎊。清康熙〈黑漆象牙雕山水人物題詩筆筒〉(高12.7公分),以刀代筆表現出文人氣息甚濃的詩書畫三絕,預估價1萬5,000~2萬5,000英鎊。
19世紀〈紅玉髓瑪瑙雕鳳凰蓋瓶〉(高20公分),利用瑪瑙上的橘紅與米白兩色巧雕出橘紅色荷花間一米白色鳳凰正馱負著寶瓶,預估價6,000~8,000英鎊。清乾隆〈碧玉雕山石松鶴圖筆筒〉(高19公分),預估價2萬5,000~3萬5,000英鎊。清乾隆〈白玉雕山林人物圖筆筒〉(高12.3公分),預估價10萬~15萬英鎊。
於次日登場的蘇富比聚焦三件明星拍品──預估20萬~30萬英鎊的清乾隆〈青花龍紋抱月瓶〉、預估10萬~15萬英鎊、具清乾隆後刻款的15世紀早期明代〈鎏金銅綠度母〉,以及預估20萬~30萬英鎊的清康熙五十四年〈鎏金銅編鐘〉。
【《典藏古美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香港佳士得秋拍 重磅登場

【文/金浩鈞】
器物.英國里埃斯科珍藏
香港佳士得將於11月27日隆重呈獻24件英國里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國瓷器(THE R.F.A. RIESCO COLLECTION OF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明萬曆〈五彩龍紋鏤空蓋盒〉,雙圈六字楷書款,估價200萬~300萬港元。

此批稀世奇珍以明瓷(1368~1644)為主,除此亦有清代名瓷(1644~1911)和早期單色瓷(11~13世紀),每件藏品皆來源有緒,是拍賣市場上難得一見的佳作。里埃斯科(1877~1964)從商,但對中國陶瓷孜孜以求,他耗費了近30年的心血,始蒐集了這批珍品,更親自編製目錄,從不假手於人。倫敦克羅伊登市議會於1964年購入南倫敦艾丁頓的希斯菲德宅邸(Heathfield House)及毗鄰的土地,該批珍藏終納入倫敦克羅伊登市名下。里埃斯科珍藏有230件作品,秋拍推出其中的24件,收益將悉數投注於克羅伊登市的文化基礎設施,包括提供費爾菲德藝術館(Fairfield Halls)的營運經費。在香港拍賣前夕,這些作品將於香港、倫敦和台北巡迴展出,預計成交額高逾900萬英鎊╱1.13億港元。至於餘下的206件藏品,其年代橫跨新石器時代至19世紀,大多數仍存放於克羅伊登鐘樓(Croydon Clocktower)的里埃斯科展廳(Riesco Gallery),繼續免費供公眾欣賞。

明宣德〈青花折枝瑞果紋盤〉,雙圈六字楷書款,估價1,200萬~2,000萬港元。

里埃斯科珍藏最出類拔萃的是15世紀青花瓷,在許多鑑藏家眼中,當時正是中國青花工藝的巔峰時期。是次拍賣的13件青花瓷件件俱精、美不勝收,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明宣德〈青花折枝瑞果紋盤〉,極為稀罕,目前仍未見其他相同例子,應屬孤品。此盤1953~1954年於倫敦東方陶瓷學會「Lo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14th to 19th Centuries」展覽中展出,及1954年於威尼斯中國藝術品展覽中展出,極具收藏價值。珍藏中另一件出眾的青花瓷為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饅頭心盌〉。此器為臥足盌,因器底拱起與饅頭形狀相似,故又名饅頭心盌,此盌紋飾極為稀罕,目前仍未見其他相同例子,應屬孤品,並曾為Major Lindsay F. Hay珍藏,1946年於倫敦蘇富比拍賣現身,除了與上件有同樣的出版及參與國際展覽著錄外,亦曾在1946~1947年於倫敦東方陶瓷學會「Ming Blue and White Exhibition」展覽中展出,值得珍藏。
另一拍賣亮點為明萬曆〈五彩龍紋鏤空蓋盒〉。此器有別於一般明代五彩器以鮮豔礬紅彩襯托多種濃郁釉彩以營造強烈的對比,而是採用了淡黃、淡綠及青花鈷料來繪主要紋飾,塑造一種獨特、和諧、內歛的視覺效果,極為稀罕,鏤空盒蓋上填繁密細緻的紋飾,盒內分六花瓣形間隔,設計極為繁複豐富,盡顯皇家氣派,有可能是孤品。此器亦曾在1954年於威尼斯中國藝術品展覽中展出,可見此品之珍貴及重要性。
書畫.近現代大師齊聚
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將於11月25、26日舉行秋拍,本季繼續呈獻羅桂祥博士收藏的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精選,其中包括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及傅抱石等名家之經典作品,展示他對中國書畫的熱愛和對藝術家的支持。另,「奉文堂」所展覽的56件齊白石書畫作品亦值得一觀,本展為藏家積30多年精力所覓得的白石老人藝術精品,為使展覽更具深度與全面性,展中依照白石老人不同時期繪畫風格,與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主題,配合詩文將之分類,藉此令人理解齊白石繪畫風格,且認識到藏家對畫家作品跨越時空的共鳴。「中國當代水墨-私人洽購展覽」亦於11月21至26日與秋季拍賣同期舉行。
李可染1972年作〈井岡山〉為羅桂祥舊藏。在李可染的山水畫中,「革命搖籃」井岡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創作集中於1970年代初,與1977至1980兩時期;據不完全統計,李可染的井岡山系列作品多達十餘幅。此畫為該主題較早之作品,壁立千仞,氣勢撼人,濃墨中染石青石綠,滿目青山;峽谷幽深,霧氣浮動,瀑布直瀉更顯生機;近景巨岩上,青松巍峨,戎裝戰士或行進、或駐足,幾杆紅旗迎風輕拂,紅色在滿眼的青山綠樹中顯得格外耀眼,整幅作品並有著李家山水「重墨強光」的效果。
傅抱石1960年作〈虎溪三笑〉,乃描述東晉「虎溪三笑」之典故,東晉時名僧慧遠在廬山組織蓮社,名士宗炳與詩人陶淵明均曾參與。慧遠平日送客不過虎溪,然而在與宗、陶二人告別時,交談甚契,不覺送過虎溪,守山虎大聲吼叫,三人不覺相視而笑,此一題材傅抱石曾多次入畫。全幅意趣曠達,畫家用筆奔入以抱石皴寫主景大樹鬱鬱蒼蒼,水墨淋漓酣暢;樹下三人刻畫精細,相談投契,與主景一寫一工,相映成趣。更多詳情可查詢:christies.com/hk。
【《典藏古美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在路上/旅人永不止息

【作者/郝譽翔】
讀松本清張的《半生記》,悵然許久,誰都見到大作家名利雙收的風光,但卻不見他成名之前半生默默無聞的歲月,是一條如何漫長無光的黑暗甬道,而這條甬道貫穿了日本戰前到戰後,所以松本清張竟不只是在描述他自己了,而是由此編織出日本社會底層的眾生相,他們掙扎浮沉,宛如無聲的時代波濤。
松本清張家境清寒,也無甚學歷,做過小販也當低階學徒,生活卑賤,但或許這才真正養成一個優秀小說家的沃土。戰後一無所有的他,為了養活妻小,開始作起掃帚買賣的生意,為了尋找製作掃帚的農家,搭火車走遍日本鄉下小鎮。而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餘裕旅行的松本,因此飽覽了日本山川風光,《半生記》在〈篝火與山中小鎮〉一篇中,描述他背著一囊待兜售的掃帚,在比叡山的八瀨坐上纜車,獨自越過積雪山頭,從四明岳俯瞰琵琶湖時,佇立在大雪中,激動難抑,竟一點也不覺得寒冷。
當讀過這段描述之後,我在日本搭火車,也因此有了微妙的心情,彷彿處處可見一個孤獨的旅者,依著車窗,無言凝望著窗外這份屬於島國特有的,說不上壯闊,但卻綿延相連,而且幾乎處處可見有溪流淌而過的山巒風景。發達無所不入的鐵道系統,也滲透入人們的生活之中,甚至鐵道、車站、窗景,也形成了獨特的日本視野。松本清張搭火車走到了日本鄉野的深處,而如今的我也依然如此,坐在搖搖晃晃行進的車廂之中,稀落的乘客多是垂垂老矣的白髮人,低頭打著瞌睡,我就不禁懷疑,自己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墜入了一場遙遠而古老的夢。
或許每回到日本,大半時光都在搭火車中度過,久而久之,就連住旅館也都選擇離火車站越近的越好。貼在高樓層的房間玻璃窗看下去,便是密麻的鐵軌,束起匯聚,然後又往兩端延伸展開,長長的火車如一條蠕動的蟲,從天邊迤邐而來,暫停歇腳,又往地平線那頭緩緩奔去,就如同在濁世中懸浮的眾生,又何嘗有真正休息的一刻?
於是我又不禁想起了松本清張那倉促奔波的前半生,也想起了宮本輝《螢川》中以「螢火蟲」比喻凡人:「數萬數十萬計的螢火蟲交疊著身軀,不休不止地一閃一滅,正創造苦悶寂寞的生命光塊。」也唯有半生為生活所窘迫,搭火車電車在日本鄉鎮城市街道流浪不息,所目睹人世瞬間的光華,到頭來只餘無限悲哀,所因此積累下來的一顆悲憫之心,才是松本清張作品之足以動人的祕密。
◎作者簡介
郝譽翔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小說集《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戀安妮》、《逆旅》、《洗》、《幽冥物語》及散文集《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等多部著作。最新作品為散文集《回來以後》。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4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你確定我們依然自由?─獨立出版人看服貿

【撰文/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負責人);攝影/楊忠銘】




編按:《兩岸服貿協議》名義上的開放範圍不包含「出版」,卻在出版界引爆激烈討論。反對與贊成者都認為「自由」是台灣出版界最核心,也最應捍衛的價值,但卻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實行結果有了相反的評估。本次「讀未來」邀請兩位持不同立場的出版人,透過他們的意見,正好可讓我們辨析服貿的利與弊。
《兩岸服貿協議》掛著貿易二字,卻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議題。台灣出版市場本是自由競爭的環境,也出版中國作者的書,為何開放中國印刷業、書刊發行及零售業來台,會引發軒然大波?理由很簡單:中國的飛彈依然對著台灣。若真要交好,何必捧錢來?只要別在國際場合打壓我們,豈不更實際?
與其恐懼,不如自省
錢是流動的,不需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中國資金流至香港就能裹上外資身分進入他國。若中資出版社願意在台深耕,台灣出版人就該正面接招。頂多是搶版權時,不敵對方的雄厚資金,但我們還能善用企畫力,開發更有吸引力的題材或栽培本土作家。在以書決勝負的前提下,戰況越激烈越能活化兩地的出版業,這是好事一樁。
有同業擔心中國資金一旦入台灣出版市場,會壟斷簡體、繁體中文版權,或直接「和諧」譯文。筆者詢問過專業版權代理人,得知此種狀況不可能發生,目前繁體字版權只授予「在台立案」的出版社。外國出版社也將中國、台灣視為不同國家,版權分別處理,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同時買到繁簡版權。另外,大型跨國公司由於本身擁有作品版權,有些傾向直接在兩地設立分公司,招募當地人才,讓支部獨立運作,但可策略性共享譯文等資源,這就與版權壟斷無關。至於譯文是否會遭到「和諧」處理?在擔心之前,倒不如先捫心自問:台灣出版社經常傳出嚴重漏譯、誤譯事件(其中甚至包含知名人士),鬧得沸沸揚揚後,讀者連一張勘誤表都拿不到。連自己都「和諧」了,怎有立場責怪他人?
不想賺錢的對手最可怕
我們雖然不怕良性競爭,但也不能沒有防人之心,畢竟,在商場上,面對不想賺錢的對手,才是最可怕的。
中國的「出版社」都屬國營,民營的則是「文化公司」。出版社目前已改為企業制度自負盈虧,他們會購買外國出版品,但內容皆需審核,違反其意識形態者就必須刪除修改或是被禁。此外,印刷需要准印號、祕密載體證;進口書籍也需要審批。可說從印刷、出版到銷售,每一層都設有審查關卡。因為對他們而言,書是特殊商品,是思想武器,一旦可以自由來台,難保他們不會以「資訊篩選」及「低價傾銷」策略介入台灣出版市場。
書市恐成意識形態戰場
舉例來說,目前台灣國小至高中的教科書,已無統一版本,而是由各出版社送審核定後出版。各版本教科書的意識形態已常引起爭議,若有圖謀不軌的中資出版社,以教科書包裝特定的意識形態,再搶下由老師推薦的假期課外讀物清單(此類書籍不需審核,也是非教科書出版社足以支撐年收入的商機),我們能確定香港愛國教科書事件不會在台重演?
就算具有文化意義,書籍本身依然是商品,只要牽涉銷售,就可能產生惡性競爭,藉以獨占、壟斷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開放中國來台成立網路書店,除可能引發折扣惡戰,也可能將國民個資雙手奉上。再者,「決定上/下架」是一種霸權,也是最有效率的消音。若「居心不良」的中資通路進行上架審核,是否會阻撓如法輪功等敏感議題的書籍銷售?消費者不會察覺此事,因為他們渾然不知有這類書籍存在。如此一來,我們要如何認識一個完全不存在於生活中的概念或思想?......(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10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異潮流而動──陳侗、方璐談「錄像局」(下)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藝術家講座現場,由左至右為創辦人方璐、陳侗與參與座談的藝術家張培力。

問 從博爾赫斯書店到錄像局,成員都是由藝術家自組而成,你們認為這樣以藝術家為主的組織與其他空間最大的不同之處為何?而在中國當代藝術中,非營利機構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與作用?你們又如何平衡運作的資金成本?
陳我們不完全是藝術家組成的,組織者幾乎都是,但有些工作人員不是。我們參照的是國際間做檔案的非營利機構的模式,甚至中國成功的畫廊也是參照的對象,我覺得在台灣、香港很容易可以成立這樣的機構,台、港的非營利機構有合法性,註冊之後還可以得到政府補助,但是中國等於是把各級組織的藝術家群體用商業實體綁在一起,所以藝術家自主合作在1980年代可能還說得通,但是到現在就說不通了,因為在現在這些龐大的畫廊美術館體系裡,我們幾個人還要做什麼呢?假如我們這些藝術家本身就已經與畫廊簽約了,那這種話語的表達和想要和其他人合作一些事情的欲望,其實就是一種想要自由的想望,像是對自己的空間和可能性的想望,而我們恰恰就是在這個點上去實踐。雖然我們說非營利,但中國很多做非營利的空間還是在賣作品,他們的說法是為了用這些錢經營空間,像我們這種真的非營利、像企業一樣有一定規模、要去上班、投入、不斷生產的其實很少,大機構即便想這麼做也做不來,因為中國人很急躁,馬上就想要看到效果,但我們如果要宣布錄像局成功,至少也要等到十年之後。
如果把錄像局比喻成一個圖書館的話,它就是個很奇怪的圖書館,因為開張第一天架上只有幾本書,一般圖書館必須把架子填齊了才能開張,然後再慢慢補充,但錄像局從最早只有十幾個作品就面對公眾了,不過不要著急,因為下個月、再下下個月作品就會更多一點,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我們不要一下子就讓自己很累,可以慢慢的儲備,像是冰箱放菜,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買很多,先買兩天份之後再添,我們現在計畫也只到年底,不過不著急,可以慢慢來,這就是非營利的特質。而不光是非營利,我們還是個服務性的單位,只要有人想要了解錄像藝術,我們就盡我們最大努力去幫助。資金的部分主要是我負責,我是大頭、方璐是小頭,因為去拉贊助比我自己畫畫掙錢更慢且更麻煩,也許今天上午出去找個老闆談兩萬的贊助,花了三、四天最後沒談成,但這些時間如果我自己去掙都掙來了。現在是拋磚引玉的時候,不能用每個人平均分攤資金的方式做,因為這樣的話,有困難的人出不了錢,那事情就不用做了,所以我能解決的就先解決,以後再看看有什麼外援。
問 錄像局開始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就幾位成員的觀察與工作經驗,你們認為目前還有什麼需要補充或調整的部分?
陳我們的方式像是在一個模版裡套東西,但這種方式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或工作人員很容易疲倦,因為那都是數字而已,所以更有活力的做法,是思考收集檔案的過程之外,能有什麼更豐富的東西。像是之前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提出講座的合作,我們就想在建檔開放日以外,還可以有什麼錄像藝術講座系列,針對錄像藝術我們還可以做什麼?以後檔案整理就變成我們的日常,但通過外面的行為,就可以填出更豐富的檔案。建立檔案過程的枯燥嚴謹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現在有些藝術家和畫廊的檔案做得很好,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但有一天我們要做得比他們好,以檔案學的角度去開展和突破,像在我們針對藝術家建立的簡歷年表中,有一項較特殊的是一般記錄簡歷時,大多只會寫參展展名與年代,但不會知道是哪件作品去參展,這就像我們去餐館吃飯,但沒有把菜單記下來,我認為記下菜單是很重要的,像是坐飛機要把航班、機型、座位記下來,這都是我們坐飛機時很在乎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最後都只剩下地點和日子,其他都沒有了呢?我們希望可以精確到這種程度。而為了補足只有南北兩處空間的限制,我們也像打游擊戰往全國跑,這次到台北的行程也是。錄像局的意義,就是從接觸藝術家的作品,慢慢打開一些活動,再折射出一些影響和意義,我認為維持運作並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找到工作的意義,不僅是主辦的人需要找到意義,工作人員還有來看的觀眾也需要,這些都是進行中的事情,它需要時間去產生。
※延伸閱讀:
異潮流而動──陳侗、方璐談「錄像局」(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