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就喜歡你的黑暗‧月之暗面

【文/王若鈞】

藝術家金・提爾與他最喜歡的作品《Mariette》


面對主流媒體和時尚界強勢、暴力的置入性審美觀,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年輕藝術家金・提爾(Guim Tio ),用一種幽默、諷刺、挑釁的「眼睛手術」,回應現代社會中偏執的美感定義,一絲揭露人性陰暗面的色調與氛圍,在手術的過程中無限放大…
時尚雜誌裡引領潮流的模特兒總是一個模樣,像是挑不出任何一絲缺陷的完美女神維納斯,現代男男女女如同被催眠般,全盤接收這樣對於美感與魅力的定義。金・提爾認為,那些照片經過神奇的修圖技巧,讓模特兒的五官更加立體,皮膚也達到毫無毛孔疤痕的虛假地步,而纖細身形與完美比例更是殘忍蹂躪普世審美觀的元兇;然而,完美等於美嗎?只有那樣的美才是美嗎?

《Penguin》‧24x33cm,2013


金・提爾直接在時裝照片上塗上顏料,創造出另一張一點都不fashion的臉,作品《Penguin》中原女性模特兒的正臉模糊但依然可見,然而最鮮明的形象則是一位眼神空透、頭髮稀疏、尖鼻紅唇的瘦弱男子,沒有制式的陽光或性感笑容,更沒有時下流行的人魚線和性感六塊肌,他只是微微張開雙唇的以側面示人,有趣的是,金・提爾還保留那單隻穿戴煙燻眼影和厚重睫毛膏的女性眼睛。保留、覆蓋、重組、再造,除影射藉由炒作而生的刻板審美觀之外,也暗諷著人們透過外力(如整型手術)改變外貌,而本質(或者也可說是人性陰暗面)卻沒有任何改變。
「眼睛」,是金・提爾作品裡的靈魂之窗,自2010年經由「眼睛手術」開啟專屬於自己的修圖模式以來,在他的人物肖像裡,眼神大多空洞迷濛,就算是直視觀者也顯露出一副靈魂被抽乾的神情(如作品《Mandra》、《Cork》、《Ian》等等),或是釋放憂鬱詭譎的因子(如作品《Tian》、《Jersey》、《Croata》等等),甚至是直接抹掉眼睛的《Beef》和削去半邊臉頰的《Terry Clutter》,似乎都在戲謔地注視著我們,然後嘲笑一種病態的完美。

《Beef》‧21x28cm,2013


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而不同的樣貌或許該用不一樣的臉孔加以呈現,金・提爾說:「你覺得那不美嗎?我覺得殘缺有時也是一種令人著迷的美!」
那沒有眼睛的臉龐、歪斜甚至不完整的肢體,讓整體畫面充滿一種不平衡的平衡,一種負面黑暗的情緒持續游移、醞釀、翻滾。毛骨悚然的氛圍,曾讓觀眾在欣賞作品之後開玩笑地對藝術家說:「You have problem!」(你有問題!) 「或許我真的有,但誰沒有呢?」金・提爾笑言。也有人說,就是因為作品詭異反而想要了解更多,他反映出感官和情緒交織出的複雜脈絡,科學無法解釋的種種,在這裡存在著一種引發共鳴的演繹手法,讓觀者體驗黑暗之所以為黑的潛在本質。

《Friday》‧22x29cm,2013


同時也呼應「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展覽名稱,人的樣貌如同般月亮多變,我們覺得它皎潔明亮,實際上它的主體黑暗,甚至佈滿石塊與坑洞,它美好同時醜陋;再者,西班牙文裡「cara」意指「臉」,同時也具有「面」的涵義。人性與面貌兩相結合之後,這個源自Pink Floyd(平克・佛洛伊德)歌曲名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便十分貼切。金・提爾帶著一點反派,忠實地呈現那個之所以為黑的暗面,不屈服於大眾對美的定義,但也不因想要挑戰原有的審美觀,而刻意堅持相反的意見。
除此之外,藝術家從肖像畫延伸出許多不同媒材的計畫,他先是把雜誌照片變成畫作,又再把畫作裡的人物化為真實。《從畫到相機》系列把真人模特兒轉化成畫裡的形象,透過攝影再次翻玩虛實。模特兒在眼皮上畫著誇張的白色眼妝,刻意擺出呆板或不協調的姿勢,營造出一種「像畫又不像畫、像照片卻又不像照片」的視覺效果,真假的對比逐漸模糊。金・提爾沒有刻意延續畫作的氛圍,反而是想創造出另一種語言和表現面向的方式,並在此試探玩弄空間的幅度,從老舊工廠到無人煙的廢墟,他在巴賽隆納尋找有趣的拍攝場景,然後期盼帶領這個系列跨出西班牙。

《Terry Clutter》‧22x28cm,2013


金・提爾說:「我就是不喜歡畫那些大家認為美美的臉!」他未來想呈現人們剛睡醒的樣子:「就是那種一早起來刷牙洗臉,被鏡子中的自己嚇到,想著這是什麼糟糕的鳥樣,你知道那種感覺的。」
你可以說你不喜歡,但卻不能否認那樣的美與真實!
DATA
月之暗面-金・提爾個展
展覽日期:2013/05/15-2013/06/30
展覽地點:日光大道富錦藝術空間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421號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6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