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尋找魔幻時刻─2013台灣畫廊週

【文/編輯部】
畫廊是通往藝術的一扇任意門,只要你願意推開,會發現那些大小風格迥異的藝廊空間,經年以一檔檔目不暇給的展覽為我們的城市添上美學和深度,而畫廊專業的策展力和主題性(如攝影類畫廊),更成了民眾在公立美術館之外,重要的藝術養分來源之一。為了讓更多人有理由走入這扇任意門親近藝術,去年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首屆台灣畫廊週,今年堂堂邁入第二屆,集結全台近80間畫廊參與,將舉辦一系列策展專案、親子工作坊,以及畫廊導覽等豐富多元的活動。

曾偉豪《語林》‧聲音裝置、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變化,2012


與去年最為不同的是今年活動注重產學結合,過去畫廊較少成為學術研究的實踐與發表場所,此屆畫廊週於是特別邀請了學界知名策展人,以及年輕策展新秀,針對年度主題「魔幻時刻」進行展覽發想與策劃。其中,北藝大教授黃建宏用一系列的座談「交响計劃」來回應在新苑藝術展出的藝術家張永達,跳脫了靜態展示的框架;南藝大教授顧世勇選擇台南B.B ART,邀請林蕊和黃宏德作為素人和狂人的代表,展出「素人與狂人」展覽,企圖擺脫各種學術語言和社會標籤,表現最原初純粹的創作熱情;另一策展人陶文岳則在東門美術館展出「台南現象--當代藝術家創作展」,邀請6位駐在台南的藝術家發表他們所觀察到的「台南現象」,以台南為立足點表現出對魔幻時刻的詮釋。
年輕一輩的策展人王咏琳和羅禾淋,則分別在索卡和尊彩藝術中心策劃「Mental-logue/Monster-logue」與「日常壞軌」兩個青年藝術家聯展。「Mental-logue / Monster-logue」以新媒體藝術的現場裝置與製作為主,探討科技和機械自己所產生的心智(Mental),以及藝術創作者的心智,兩者的怪物化。王咏琳說:「機械時代我們會很迷戀科技的快感,但同時又覺得快要無法負荷它給予的強大壓力,有種很想靠近卻又怕被消滅的矛盾。」參與的6位藝術家皆會帶來新作,包括郭奕臣、朱駿騰、林冠名、陳松志、吳宜曄與鄭先喻,創作的同時,他們也挑戰著新媒體藝術在商業畫廊的生存法則。「日常壞軌」則是羅禾淋呼應畫廊週希望帶觀眾走進藝術的主題,集結繪畫、錄像、聲音裝置、雕塑等媒材的創作者,以「壞軌」作為一種形式,用另類的邏輯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事物,激發觀者想像力。他說:「很多都是用現成的東西發想創作的,但觀眾會發現無法用習慣方式解讀這些事物。」參與的藝術家為周代焌、孫懿柔、張雅萍、陳依純、曾鈺涓、曾偉豪、蔡士弘、戴翰泓。

玩藝術工作室即將在黎畫廊舉辦「追風的孩子」工作坊


做為畫廊週的開幕,6月8日首日北中南各參與畫廊將在同一時間舉辦開幕;活動期間還有風箏彩繪製作與色彩體驗的親子工作坊;「畫廊初遊趣」則規劃了台北5條畫廊散步路線,邀請各領域專家導覽,包含畫廊最初聚集地阿波羅大廈、當代畫廊密集的敦化市民一帶、新興畫廊聚落內湖區、人文氣息濃厚的師大區,以及充滿異國風情的中山北路。而台中也設有一條巴士巡遊路線,將由彰師大美術系老師們帶著民眾從火車站出發,一起悠遊市區,拜訪包括20號倉庫及畫廊等景點。

曾鈺涓《David & Amy》‧電腦衍生影像、壓克力、燈箱,36x36x14cm,2012


逛完畫廊也不怕沒機會更深入了解藝術,台北誠品書店信義、敦南店配合推出主題書展,將藝術相關書籍帶給觀眾;同時,帶著畫廊周的活動手冊到藝文書店如亞典藝術書店、田園城市出版社消費,即可享受購書折扣或者是精美小禮。今年10月,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歡慶20週年,想參與盛會的人,只要在畫廊週期間參觀精選畫廊並拍照上傳至個人臉書專頁,集滿5張後將照片分享在畫廊週臉書粉絲頁面,即可獲得貴賓券一張。畫廊週拉攏各年齡階層的藝術熱情,預計將逛藝術的熱潮延續一整年,或許你會發現,魔幻時刻無須遠求也不用複製,只要打開心靈去感受藝術,就會拼湊出屬於自己的藝術版圖。

默劇表演者姚尚德與觀眾互動


DATA
2013台灣畫廊週【魔幻時刻】
活動時間:2013/06/08-2013/06/16
官方網站:www.galleryweek.tw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TaiwanGalleryWeek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6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