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藝術品融資貸款的可能性(下)

中國情況尚待觀察
中國藝術市場短期內極速成長,其原因在於進入市場的人多以投資為導向,真正以收藏為目的的藏家少。投資獲利的心態掛帥,讓藝術品能帶動的現金流動量顯得格外重要,從藝術基金,文交所的資產包,到拍賣公司與銀行結合的按揭(抵押)貸款服務,都是相應市場熱度衍生出來的金融商品,而藝術品融資貸款也是部分金融機構欲推行的業務。

2007-2012年 全球富裕人士人數(依區域劃分)

儘管藝術品融資貸款蘊含的商機無限,但是在實際執行方面,仍困難重重,尚在起步階段。率先開啟此服務項目者,多為傳統典當行,但是收件量有限,成功貸款案例少;而銀行方面,雖願意推出藝術品相關的投資理財產品,但是對於藝術品抵押貸款的業務卻持觀望態度。讓藝術品貸款遲遲無法順利推展的主要原因,在於專業鑑定鑑價的環節難以建制。中國藝術市場的興盛也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關於藝術品的市場流通價格與鑑定方式,尚未形成一個有系統的規範機制,在藝術品買賣價格上,雖有像雅昌這類的數據資料庫可提供參考,但是拍賣行提供的成交數據摻假成分不小,折損了可作為客觀參考的價值。
中國文化部曾於2006年設立「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希望以官方的鑑定鑑價標準為市場起規範的作用,但由於成效不彰,該單位於2011年裁撤。文化部由於認知到鑑定鑑價必須由市場機制進行主導,因此於今年的相關業務公開談話中明確表示文化部不涉入鑑定活動,退居幕後,並改採與民間機構合作的方式,設立藝術品鑑定試點單位,希望藉此運作出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鑑定鑑價機制。但這是否能解決此核心問題,進而成為推展藝術品融貸業務的平台,仍有待觀察。
台灣面臨的現況
台灣在亞洲藝術收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許多重量級的藏家都在台灣,其收藏品質精量大,實有推行藝術品融資貸款的潛力。就市場環境而言,目前藝術市場由於買賣雙方在價格看法上的差距,呈現僵局,導至二級市場的交易流通趨緩。藝術品融資貸款實可在買賣時機不佳的時刻,增加藝術品可能帶來的資金流量。
其實早在5、6年前藝術圈就已經討論過藝術品融資貸款的可能性,銀行也對與藝術品市場的結合有很大的興趣,但是台灣的銀行在經歷過雙卡風暴後,對於新業務開發的態度趨於保守,加上銀行與畫廊間在藝術品價格或藝術市場運作上沒有認知共識,銀行認為要嫁接兩個產業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建立有公信度的鑑價體制和畫廊公司發票憑證制度,能降低銀行所承擔的風險,銀行才願意將商品觸角跨足到藝術品投資市場當中。」但是光就發票開立部分,可能很多畫廊就有執行上的困難,更何況會引發更多爭議的鑑定鑑價制度。所以台灣在藝術品融資貸款的推行上,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運行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建議
從前面討論的幾個區域運行狀態來看,可以清楚了解運作藝術品融資貸款的入門門檻高,不僅需要專業藝術品鑑定鑑價團隊的配合,如果貸款出現呆帳時,相應的退場機制也是風險控管重要的一環。而為了有效控制出脫的風險,目前看到的藝術品貸款額度,幾乎都落在作品估價的40%至50%,而貸款期限多以六個月到一年的短期貸款為主。
幾乎所有想要推動該項業務的機構,都會碰到鑑定與鑑價可信度的難題。部分人士會希望由中央帶頭,組織具公信力的鑑定鑑價單位,以撫平各方對此環節的疑慮。但是在融資貸款的架構中,作品收件與否非僅鑑定單一環節可決定,往後如出現呆帳時需要出脫作品的後台運作部分,才是決定讓貸款抵押作品進入貸款流程的關鍵。因此中央帶頭的做法仍會延伸出許多可能的問題:其一,是組織成員的選擇難以避免被各界相關利益團體左右,如何平衡市場與學術,達到利益迴避便是個難題。其次,鑑定鑑價並非絕對科學可判斷,經驗法則占有重要的分量。以中央名義做出的鑑定鑑價結果倘若失當,中央是否能承擔貸款方的損失?此延伸出的應負專業責任的議題,也需要審慎評估。鑑定鑑價實非公立單位可行之事的第三個爭議,在於藝術品價格的訂定有許多複雜的市場因素摻雜其中,非長期浸淫在藝術市場買賣環境的專業人士,無法勝任。
基於以上理由,我認為鑑定鑑價的機制應回歸到市場面,除了單純的放款方與借款方之間的關係,還可積極引入第三方集學術鑑定與市場鑑價功能於一身的裁決機構,由此第三方承擔藝術品需出脫時的主要風險與運作退場機制。由於出脫風險由該機構承接,所以在為抵押藝術品做鑑定鑑價時,會根據其所能運作的作品類型與對作品市場價格的掌握,來決定抵押作品收件標準和估價,以管理風險發生的機率,進而運作出一套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鑑定鑑價體制,降低放款方需要承擔的風險,增加藝術品蘊藏的附加價值。
※延伸閱讀:
藝術品融資貸款的可能性(上)
【《典藏投資》2013年10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