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10/31-11/22 Eskenazi 埃斯肯納吉

【撰文╱余小蕙】
國際重量級中國藝術古董商埃斯肯納吉(Eskenazi)將於倫敦第十六屆亞洲週期間推出兩項主題特展(展期10月31日至11月22日),一是鈞瓷展,展出16件宋、金、元、明代的鈞窯瓷器;另一是西周早期〈伯矩簋〉,Eskenazi將為這一單件重要銅器獨立印製一本目錄。
Giuseppe Eskenazi從事中國藝術品經營超過五十年歷史以來,首次爲單種瓷器舉辦展覽,他綻露笑容說,「展覽想法出自我兒子」,言談間對接班人的耀眼表現深感滿意。展覽旨在透過各類器形和精美釉色呈現鈞瓷極高的收藏價值。鈞窯一向被稱為宋代五大窯之一,因窯址位於當年河南禹州北門以內的鈞台附近,故命名鈞窯。鈞窯出產瓷器的年代從北宋(960-1127)末年直到明朝(1368-1644)。幾個世紀以來,鈞窯由於其美麗的釉色—從經典的乳光天藍釉到各種丁香紫、葡萄紫、玫瑰紫甚至綠色的色斑或色紋—一直受到中西藏家的青睞。長久以來,學者們針對鈞窯釉色如何形成的研究總屢屢無果,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才發現原來釉色中的藍色並非顏料造成,實際上是一種光學效果。在燒製過程中,鈞秞分散成可造成光的散射的琉璃滴。當光線穿過這種「琉璃混合物」時,只有藍光被反射回來,使得鈞瓷呈現出淡淡的藍光。
Giuseppe Eskenazi強調,這次展售的每件瓷器都記載發表過,且都「來源有緒」,是目前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珍罕精品。其中多件曾為十九、二十世紀歐洲貴族或知名收藏家所擁有,有的在某收藏家手裡很長一段時間,其中包括奧地利企業家波普爾(Hans Popper, 1904-1971)、美國著名慈善收藏家沙可樂(Arthur M. Sackler, 1913-1987)。這十六件瓷器展示了鈞瓷從北宋末年至明朝期間出現的各種器形和不同釉色。其中較早期的瓷器也許在當時為貴族或富商所有,而幾件明朝較大型瓷器則確定是御製宮用。展覽包括了四件明代花盆和一件明代長方花盆座。這些鈞瓷曾陳列在紫禁城內的宮殿。「展覽同時希望凸顯清代皇帝,例如乾隆對鈞瓷的鍾愛。」其中一件〈藍釉渣斗花盆〉上有清代刻字:凝輝堂用:建福宮,說明了它在十八世紀的陳列場所。建福宮是乾隆帝於1740年代下令修建的一座新宮殿,位於紫禁城西北角,成為他休憩的場所,得以暫時遠離繁重的朝政和君主的責任。建福宮於1923年六月毀於一場大火,但2005年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重建。清代宮廷對鈞瓷的崇尚不僅出於對其釉色的欣賞,同時也因為盆景藝術的藝術風潮所致。當時宮廷中各式鈞秞花盆受歡迎的程度,可從它們在宮廷繪畫中的頻頻出現窺見一斑。
展覽年代最早的瓷器之一是一件北宋〈六菱口盤〉,灰胎,精美小巧。整器施以天青釉,盤內豎脊及盤緣處呈橄欖色。其細膩的釉色也許是鈞窯製瓷人受汝官窯影響的體現,而明顯的菱花口造型則顯然是對當時的漆器和銀器樣式的借鑒。另有一只金代〈天藍釉紫斑圓盤〉,器身遍施天藍釉,盤緣接近橄欖色。盤內潑飾一抹混合李子色和淡綠色的淡紫色斑。運用紫色氧化銅色劑在傳統的藍色底色上潑飾色斑的大膽做法主要見於金朝時期(1115-1234)製作的鈞瓷。另一只同樣出自金代的〈月白釉灰胎大碗〉,碗底深,碗口為花瓣口。如今,達到此件尺寸大小的棱紋碗極爲少有,甚至在博物館館藏中都很少見。

伯矩簋
(Eskenazi Ltd.╱提供)

此外,Giuseppe Eskenazi 非常看重將與鈞瓷展同時展出的〈伯矩簋〉(高28公分、重4.5公斤),他強調這件年代鑒定爲約公元前1050年至975年,屬西周早期的伯矩簋,歷史價值「絕無僅有」、「珍貴超群」,堪稱近二十年來市場所見最重要的青銅器之一。簋乃青銅禮器中的重要食器。將簋製作成圓身方座造型則是西周早期的創造。〈伯矩簋〉造型奇特,通體布滿深淺浮雕之獸面紋飾,其中包括器腹兩面的大饕餮紋,座壁上似左右對望的饕餮紋以及器腹兩側的鳥紋側影。而真正使這件青銅器脫穎而出的,是器心的六字銘文「伯矩作寶尊彜」。伯即伯爵,伯矩是燕國的重臣,而燕國在西周是一個地理位置邊遠但卻十分重要的侯國。伯矩生前似乎下令製作了一系列不同類型的青銅器,銘文中皆可見其名。目前在一些大型博物館館藏中可見到伯钜所做的其他青銅器。〈伯矩簋〉首見記載於1872年,在當時已被許多藏家討論及高度評價。它曾先後被清代大收藏家王味雪和潘祖蔭(1830-1890)收藏。潘祖蔭是重要青銅器藏家之一,其藏品的一大部分目前屬上海博物館館藏。〈伯矩簋〉近期的收藏家包括知名德裔美國中國文物商Walter Hochstadter 家族。此器於1993年後一直屬於某私人收藏。它曾多次被文獻著作記錄(十六次!),並於2012年參展了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具學術價值的「青銅」大展。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