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當你輕輕哼唱【你甘知影阮的名】時…

【撰文/鄭乃銘】

陳建北個展:你甘知影阮的名-台北植物園 展場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藝術作品的面貌日趨多元,多少也會造成藝術展覽的表達方式也愈來愈有選擇性。只是,當作品與展覽都不斷地往量化的程度傾斜時,很少人卻真正去思考自己到底「看」了什麼?看,其實不應該只是一種行為,或者不應當只是一種形容。我總認為,看;更應該是有思想性的。也就是說,在看的同時或看完了之後,自己是會有一些屬於內在的衝擊或者一些回憶因此被喚醒。但,現在很多的展覽,或許是因為生活的腳步已經習慣匆促、也或許是因為習慣網路閱讀模式,多數的人在面對展覽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從視覺的眩惑入手,因為如果眼前的事物是能夠籠絡視覺、討好視覺;那就會是個好展覽。至於,作品到底有沒有深度,其實已經鮮少去動腦筋想了。
我常喜歡不受干擾的時候去欣賞展覽,也就是說;不是開幕、也不是藝術家在側或畫廊老闆在的時候。我尤其厭惡畫廊工作人員像背書般;不問人是否愛不愛就硬是要把展覽的說明全給一股腦背完給你聽。我並非反對這樣的事,只是,有些展覽的確應該要有人引導說明,但就是有一些展覽真的適合一個人安靜地去看,旁邊最好不要有雜音。
台北MOCA Studio的【陳建北個展:你甘知影阮的名—台北植物園】,就是一個百分百適合一個人安安靜靜去欣賞的展覽。
陳建北不能算是那種得來速或產量豐的藝術家。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始終維持在非主流商業藝術空間展覽,這當然也是因為他的作品,本來就不是那種典型迎合市場的主流風格,所以在非主流商業空間展覽也正好得以讓他的作品多年都能維持一貫精神含量。這樣的藝術家,在很多城市都有,但被看到與被討論的機會顯著地少。目前有若干的年輕世代藝術家,往往也選擇在非商業畫廊或與藝術沒有直接關連的複合式空間推出展覽。只是,年輕藝術家的這種方式多數有「玩」的況味,不像陳建北這種已經有些資歷、有些年紀的藝術家;對待展覽的態度始終嚴謹,作品的呈現也格外具有完整概念。
陳建北這次的展覽,也就是現在慢慢在積聚成為一股潮流的展覽模式,那就是所謂「自傳式藝術家個展」。所謂自傳式個展,並非等同於藝術家回顧展。自傳式個展,絕不是把藝術家多年創作軌跡精選出各階段性代表作來加以展示,而是從藝術家個人的生活或成長經驗抽取出片段來作為展覽的框架,這樣的展覽會出現相當清晰程度的時空座標與藝術家個人情感背景,它會很容易讓觀眾捕捉到展覽本身的精神與藝術家渴望與外界溝通或分享的某種情感概念。事實上,這樣的展覽不同於傳統以主題設定的展覽,它會給藝術家帶來相對能夠往後延展或拓伸的表現空間,在陳述個人藝術的思想上,也會因為每次展覽的完備性與可發展性而令人有所期待。
陳建北把這次創作的主要核心點,放在陪伴好幾代台北人成長的植物園身上。他發現植物園裡頭有很多的小草野花,不僅沒有名字;有很多甚至根本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原生種。經過他仔細調查,則發現有些植物出現的時間甚至更早,植物的遷徙似乎冥冥之中也在呼應著台灣族群的聚合,就好像陳建北個人的血源是台北、南京,青少年成長時期都在台灣嘉義渡過,學業則分別在台灣與西班牙完成。於是,他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地毯式收集、調查、拍照、建檔;甚至把植物的位置採取GPS定位。有趣的是,他在進行這項計劃的同期,也因為出國的關係,促使他也到當地的植物園尋訪,同樣發現與台北植物園相同的植物!
這個展覽通過影像與文字、錄影訪問…等媒介來加以呈現,表面上似乎與傳統認知的展覽格式不盡相同,它既沒有畫也沒有雕塑;更不是裝置。我覺得,這個展覽更趨近於一種「人文性的類藝術」表現。它通過藝術家對於環境的觀察與個人對自身的內檢工作,從片面的斷層往下深掘出人文的環境播遷,但舉證方式竟然是從植物的漂泊與隨遇而安來定論人類世代滄滄桑桑。整個展覽儘管沒有過於目眩的色彩與造型架構,但卻散發出一股似有似無的哀傷;這樣的哀傷是一種普世性而非只屬於台灣,可是這層心理卻是很正面的能量,愈加能夠凸顯出生命存在的強韌。
現代人忙著過日子,卻因此忽略掉生命在生活裡,可以如何精緻化、深度化。五光十色的展覽,當然能令人暫時脫離現實。但陳建北的展覽,則可以帶給人想想;自己到底在生活的哪個位置!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