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編舞家阿喀郎.汗 奔向無止境的自我超越

【文字/林亞婷(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理論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阿喀郎在Desh中起舞。(Richard Haughton/攝;新舞臺/提供)


阿喀郎.汗(Akram Khan)是新舞臺主辦的「新舞風」系列常客,今年九月將第六度來台灣演出,除了去年在國家劇院應許芳宜之邀,與她在「生身不息」節目中,共同表演了他的作品《靈知》(Gnosis)選粹之外,前面四次都是在新舞臺和台灣的觀眾見面。(註1)
他之所以屢屢受到全球舞迷的肯定,在於他不斷挑戰自我,開發跨國與跨領域的合作模式。從自己小時候因母親的關係,學習北印度伊斯蘭教的傳統卡達克(Kathak)舞出發,大學刻意接觸西方當代舞蹈,開發所謂的「當代卡達克」(Contemporary Kathak)。
他舞團的官網上,清楚將其作品分為兩個脈絡:「古典卡達克」和「當代創作」。前者有《靈知》(2009)——二○一○年新舞臺演出的原版是和日本太鼓樂手發展出的精采肢體表演,去年改由許芳宜接手巡演,呈現另一番風味。後者則包含他為舞團編的群舞,以及他分別和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合作的雙人舞系列。
追求突破的跨領域雙人舞
阿喀郎的「雙人舞三部曲」,首部是由他與摩洛哥裔的比利時舞者西迪.拉比.傑考伊(Sidi Larbi Cherkaoui)共同編演的《零度複數》Zero Degrees(2005)。台北觀眾○七年就有福現場觀賞到這場高水準的藝術家交手之作,其中由著名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貢姆雷(Antony Gromley)將兩位舞蹈家身體翻鑄成的人檯,在台上也透過和舞者的互動,使得原本的雙人舞,瞬間變幻成豐富的四人舞。
隔年,阿喀郎和法國芭蕾名星席薇.姬蘭(Sylvie Guillem)合作《聖獸舞姬》Sacred Monsters(2006)。其實,舞名原意來自法國十九世紀比喻表演界的「天王天后」,正符合這兩位長期在各自東/西古典舞領域的地位。但長期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之後,藝術家想要再度突破,挑戰自我,於是出現姬蘭邀請林懷民替她量身打造的一段跳tone的太極風格似獨舞,可見優秀的藝術家勇於嘗試與冒險,值得敬佩。
至於○八年和法國電影明星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合演的《尋 你我》In-I ,和《聖獸舞姬》一樣,台灣沒演過,筆者是在香港藝術節觀賞的。(註2)為了搭配畢諾許的專長,戲劇成分比前兩齣高。但以她非舞者的身分首次在台上表演舞蹈,兩人搭配細膩,默契十足。
群舞的精采風景
群舞部分,則包括○八年和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合作的 《相聚》Bahok(源自孟加拉語:載體, carrier),以及他自己舞團的作品《垂直之路》Vertical Road (2010)。筆者恰巧分別在北京與紐約觀賞過這兩齣作品,前者當年特別甄選了八位不同國家的舞者參與演出,筆者看的巡迴版,還包含了台灣舞者吳承芳,身材高挑纖細,與這支舞的大量芭蕾語彙相當吻合。而倫敦奧運開幕典禮中總演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就是看了《垂直之路》這齣關於人類的脆弱與信仰的昇華之作,於是邀請阿喀郎參與奧運節目的創作與演出。其中阿喀郎舞團的核心舞者——來自台灣的林燕卿表現出色,後來在倫敦奧運時,也被賦予重要角色。
而這次帶來的作品Desh,雖然舞台上僅有他一人,但由葉錦添設計的舞台,規模之大,必須在國家戲劇院才能演。Desh在阿喀郎的母語孟加拉文裡,意指「家園」或「國家」。筆者兩年前在香港觀看時(當地譯為《源》),相當欣賞作品中對當今在全球化時代裡,身分認同等重要議題所展現的成熟度與完整性,因而提筆撰文,分享給更多舞迷。(註3)
註:
1. 阿喀郎前四次受林懷民擔任藝術總監的「新舞風」邀請來台灣,分別為2002年帶來作品《倘若》Kaash,2004年巡演ma,2007年為《零度複數》,以及2010年的《靈知》。
2. 筆者曾撰寫《尋 你我》的短評,發表於2009年的香港Arts Plus 期刊。
3. 請參見筆者於2012 年發表的Desh舞評:〈探討家族與國族的複雜身份認同──當獨舞不儘是一個人在台上〉, 刊登於《香港手札》第14冊第2期(16-17頁)。
新舞風—阿喀郎.汗 Desh
9/20~21 19:30
9/22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27237953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8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