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編輯室報告/The Newsroom真的太好看了!

【文/王聰威】
惠菁只大我一歲,她念台大歷史系的時候,我正在念台大哲學系,因為對文學的愛好,所以對學校裡有哪些人寫得好、知名度高一類的,還算有一點點了解,像是郝譽翔、馬世芳、褚士瑩、林明謙、黃威融這些學長姊都很有名,卻完全沒聽過惠菁的名字。忽然,在1997年才開始嘗試寫作的她,從愛丁堡留學歸國幾年之間旋風似的橫掃數項文學大獎,小說、散文新書接連出版,人又長得那麼清新美麗,二話不說成了我們這些(偽)文藝青年的偶像!雖然只差一歲,但寫作成績天差地別,她崛起的方式、時機感與備受注目的程度,簡直是我所懷抱的作家夢完美實現。
我真正能夠跟惠菁「講到話」,是許久之後,我在女性時尚雜誌任職,某次要邀請她寫一篇文章。那時她人已在上海工作,同事正透過msn與她對談,對方畢竟是青春偶像張惠菁啊,辦公室裡有一大群每書必買的死忠粉絲,我有些恐慌,怕把事情搞砸了,於是站在同事背後,小心翼翼地幫忙出主意怎麼說服她在百忙之中,多少寫點東西給我們。
「告訴她你是王聰威會有用嗎?」同事說。
「她又不認識我!會有什麼鬼用啦!ㄟㄟㄟ……」
「我們家的王聰威也請惠菁老師幫忙噢!」同事把訊息傳過去。
「哈囉,聰威你好。」壓根兒不知道我是誰的惠菁親切地回答,最後當她答應的訊息傳來,我和同事們立刻為之歡呼,總算可以鬆了口氣。
從那時到現在,大概又過了七、八年的時間了,這段日子如您所知,由於那樁官司,還有惠菁個人的選擇,她難得出現在公眾場合,我們一度失去連絡,等到好不容易恢復較多連繫,偶爾見上面,我問她是否有機會幫她出版新書呢?她總是搖搖頭說,沒有寫任何新的作品,她都這麼說了,誰都得體諒吧,但是我不管,總是求啊求的,直到去年,我們在臉書上聊天,談到了《The Newsroom》這部影集,兩個人都愛得要命,以此無關事件為人生轉捩點,她同意將近年來在兩岸發表過的文章交給我。
這批文章您一讀就知道了,上海與台北兩地各有風格,一處理性些一處感性些,有時讀來會感到文字有點慌亂或脆弱,有時讀來非常溫馨與幽默,至於她慣有的知性與慧黠在許多篇幅裡顯而易見,但是除了這些,我有一種深刻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對她的不捨影響判斷,我覺得每則文章都像是一團棉花中包裹著沉甸甸的鐵塊,其中有一片銳利的切角,如果想伸手去深深地握住,必定會割破血肉;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這些作品有著珍貴的意義:這是惠菁在那段無法相見的日子裡,唯一發送給我們哀樂信號。
所幸,那些令人心情惡劣的事情已從遠處的雲端褪去,今年開始您讀到了惠菁在《聯合文學》的最新長文專欄,她有好幾年的時間不寫(或無法寫)這麼長的文章了。或許您不相信,這專欄我可是用臉書訊息跟照樣人在上海的她一來一往談妥的,與當年在女性時尚雜誌的場景一模一樣,她同意的訊息一傳回來,辦公室立刻爆出歡呼聲,類似這種時候,就會覺得當編輯真好。
◎本文作者簡介
王聰威
小說家、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1972年生,台大哲學系、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好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金鼎獎入圍、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著有《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等。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五月號343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