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全球富豪聯手締造7億美元天價(上)


2013年最後一場的紐約「戰後與當代藝術」夜拍,重量級藏家與畫廊老闆齊聚拍場,聯手締造近7億美元的總成交額,創下歷史新高。

緊鄰洛克斐勒廣場的西49街與50街在11月的第二個禮拜二晚間擠得水洩不通,一輛接著一輛的黑頭禮車在車陣中緩慢移動,此起彼落的喇叭聲反映出大家急迫的心情,沒有一個人想錯過紐約佳士得今年的最後一場「戰後與當代藝術」夜拍。這一夜,富豪們史無前例地砸下7億美元購買藝術品!
在藝術圈與拍賣場中,「史上」這兩個字可說是耳熟能詳、有時甚至有點被濫用了。我們常用「史上最強組合」來形容藝術家與精品業者間的跨界合作,「史上最珍稀」在珠寶拍場上指的大多是單顆巨鑽或色澤通透的鴿血紅寶,至於「史上最貴的國畫拍場」,絕對少不了張大千的畫作。自十八世紀中的草創時期以來,佳士得、蘇富比兩大拍賣行每家都是逾兩世紀年歲的真正老牌公司,逾兩百多年的歷史,他們舉行過上萬場的拍賣會,而上個月佳士得紐約的「戰後與當代藝術夜拍」,共創下近7億美元的成交額。這,才是貨真價實、實至名歸的「史上最強」。
紐約時間11月12日晚間,這場由佳士得舉辦的「戰後與當代藝術」夜拍,共有69項藝術品上拍,最終售出63件,成交率上看91%,總成交額更高達6.9億美元(含買家佣金),締造藝術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其中成交單價超過5千萬美元的作品就有5件,分別出自培根(Francis Bacon)、昆斯(Jeff Koons)以及沃荷(Andy Warhol)。總共39位現當代藝術家作品上拍,更有達10位拍出個人作品的最高價,其中又以全場第一高價、1.42億美元的培根《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掀起話題風暴。
☆ 誰 是 拍 場 巨 星?

封塔納《空間觀念,神之終結 》最終拍出2088萬美元的驚人價格,是藝術家個人作品的最高價。

現當代名家列陣,幅幅精采
這場夜拍之所以能交出如此傲人的成績單,高品質的拍品是一大關鍵。自二次大戰結束後,西方世界最名聞遐邇的藝術家、最革命性的作品終於一齊在紐約聚首,帶來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從1947年創立的空間主義(Spazialismo)、於1950年代達到頂峰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 or New York School)、1960年代盛行於美國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後現代藝術(postmodern art)的代名詞普普藝術(pop art)到當代藝術,過去60年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思潮依序排開,這次夜拍拍場猶如一本藝術點將錄,藝術家的陣容相當堅強。而這些藝術家們也在進行跨時空交流的同時,交織而成龐大的創作語彙,更激發出驚人的商業能量。
空間主義顧名思義,常藉由割、戳等破壞畫布的行為,突破畫框代表的鴻溝,進而增進畫內與畫外真實空間的交流。其創始者封塔納(Lucio Fontana,1899-1968)終生致力於打破繪畫與雕塑在本質上的限制,將「空間」視為一個超然、不受界定的元素,更大膽挑戰它在百年藝術史上的定義。雖然封塔納的創作思維不完全清晰易懂,知名度也遠不及同時代的代表藝術家們,但他的前瞻性與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水漲船高的作品價格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次上拍的作品《空間觀念,神之終結》(Concetto spaziale, La fine di Dio)來頭不小,是封塔納非常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一系列共六幅的油畫完成於1963至1964年間,渾圓的蛋形意象象徵著宇宙的出現與再生,蛋形上錯落的小孔相互循環、生生不息,背景空無的一片黑卻又不時地提醒觀者一切的存在只要有開始,必定也會結束。這幅傑出的作品將畫面的虛構空間與真實空間結合,使人們得以擁有追求精神與靈魂的自由。扣掉現存於巴黎龐畢度中心、東京、達拉斯以及馬德里的四幅,仍在藝術市場上流通的兩幅皆身價非凡,其中一幅在2008年倫敦蘇富比的夜拍場上寫下1032萬的佳績,最後一幅、也是此次拍賣的第19號拍品最終更拍出2088萬美元的驚人價格,不僅締造封塔納個人作品的歷史新高,也使他自金融海嘯後略為下滑的市場價格再度回到高點。
羅斯科領銜,賈德大放異彩

《第十一號(無題)》是羅斯柯1957年的創作,4608萬美元的成交價榮登全場第四高。

在戰後藝術拍場上,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們一向表現不俗,在當晚更是當仁不讓,羅斯科(Mark Rothko)、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以及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三人分別雄霸此場夜拍的第四到第六高價。拍出全場第四高價的《第十一號(無題)》(Number 11 (Untitled)),是羅斯科1957年的創作。溫暖的金黃色替這幅畫帶來一股火熱的能量,與羅斯科晚期永遠陰鬱、暗沉的作品形成極大反差,是藝術市場上相當罕見且質精的作品。當它於1992年前首次現身拍場時,僅以110萬美元成交,時隔11年,它的身價卻已翻漲了40倍、飆上4608萬美元,市場潛力無窮。
緊接在後的是波洛克的滴畫《第十六號 》(Number 16),完成於1949年,大膽的幾筆豔紅與如絲般的黃色筆觸都使畫面不失協調卻又更有特色,展現藝術家晚年對色彩的精準掌握。這幅畫最早曾是Peggy Guggenheim女士的收藏,完完全全是精品等級的佳作,最終的成交價也如預期中衝破3264萬美元,勇奪全場第五高價,也是波洛克個人生涯的第三高價作品。
德庫寧的《無題第八號》(Untitled 8)也是當晚非常受矚目的焦點。以紐約渡假勝地東漢普頓(East Hampton)的光線與人群為靈感,用濃厚的油墨帶出粉彩(pastel colours)的溫和,替激烈的畫面增添些許柔美。德庫寧的創作風格發展至此,已完全跳脫形體的具象再現,每一筆都在探索線條本身的生命力,是除了《女人》(Woman)外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也是畫家生前的最後一個巔峰期。這件稀有且非常迷人的作品也不負眾望,拍出德庫寧個人作品的最高金額3200萬美元,由紐約的藝術顧問Nancy Whyte所購藏。
在極簡主義的部分,賈德(Donald Judd)那著重色彩媒材、專門探討主體與其周圍空間之關聯的雕刻作品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常勝軍。賈德曾於1965年發表一篇非常重要的短文《特定之物體》(Specific Objects),提出一個在當時相對新穎的雕塑概念——一件立體作品必須同時具有繪畫與雕刻兩者的特性,但又不能變成繪畫或雕塑,他將這類型的藝術稱為「新作品」(New Work)。而「新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年前在同一場夜拍中拍出的《無題(伯恩斯坦 89-24)》(Untitled (Bernstein 89-24)),成交價高達1016萬美元,是當時賈德作品中的第一高價。如果每個偉大的思維必定經過一段艱苦的醞釀期,這次上拍的《無題(DSS 42)》(Untitled (DSS 42))就是品質精純的醞釀期作品。
這件作品創作於1963年,將鋁板鋪上一層有刻紋的木頭,再在木頭上填滿紅色與黑色的油彩,在視覺上看似如雕塑、本質上卻又與繪畫較相近的創作語彙已逐漸成形,除了消去在觀看時可能產生的錯覺,更進而將真實空間與本體結合。藝術史學者普遍認為這時期作品預告之後「堆疊」(Stacks)、「連續」(Progressions)等系列的成功。的確,藝術家在醞釀期間的反覆摸索與嘗試,不只能決定往後的成敗與否,更是造就卓越藝品的墊腳石。時代意義不僅使這件作品更加迷人,也拍出扎實的1460萬美元身價,成為名符其實的極簡主義第一高價。
普普與當代的終極對決
在時序上緊緊相連的普普藝術與當代藝術,代表的卻是兩個不同世代的流行文化。而這兩個領域中的佼佼者——沃荷與昆斯,也都有代表作出現在此次的拍場中,拍出的成績一樣傲人,可說是不分軒輊。全部共69件拍品中,沃荷的作品就佔了7件,雖風格略有差異卻件件皆精品。除了編號61的賓士車網版印刷與編號7的毛澤東像外,最令人矚目的重量級拍品莫過於1963年完成的手繪畫《可口可樂(3)》(Coca-Cola (3))。
其實真的不必用太嚴肅或深入的角度來看待沃荷的作品,就像藝術家自己所說的:「我是一個極度膚淺的人」。膚淺,卻也是流行文化衍生出的產物,與工業化生產、大量複製的普普精神不謀而合,有效確保藝術品的商業價值,而又有什麼比可口可樂更能代表無限大的商業利益?這幅作品的重要性在於它的創作年代,是屬於非常早期的普普藝術,從其媒材「酪蛋白漆」(casein paint)就可略知一二。酪蛋白漆同水彩與墨水一樣屬於水溶性顏料,優點在於快乾且可塗改,直到1960年代末壓克力顏料被大量使用前,它都是商業設計最重要的媒材,而壓克力顏料易使用且價格便宜的特性也使它迅速成為普普藝術的靈魂。
換句話說,這幅黑白的酪蛋白畫不管在創作思維上、在媒材上、在內容表現上都可被視為美國普普藝術的濫觴。如此具劃時代意義的可口可樂瓶,果然毫無意外地拍出接近高標價的5728萬美元,為目前沃荷作品拍賣紀錄的第四高價。加上紐約蘇富比在11月13日晚間拍出的史上最高價、1.05億美元的《銀色車禍(雙重災難)》(Silver Car Crash (Double Disaster)),沃荷無疑是現當代拍場上最閃亮的巨星。
在最終的成交結果出爐後,能與沃荷分庭抗禮的當代藝術家莫過於昆斯以及他的代表作《氣球狗(橘)》(Balloon Dog (Orange))。可愛的氣球狗可說是當今藝術圈中最受歡迎、最廣為人知的雕塑作品,它擁有滑順的皮膚、像臘腸般圓滾滾的身軀、還有精緻小巧的鼻子跟尾巴,與我們兒時記憶中的氣球狗唯一的不同之處是——它非常大。可愛並不是這隻狗狗紅透半邊天的原因,其雕塑的過程其實難度相當高。
以此次上拍的橘色氣球狗為例,得先將高耐熱度的不鏽鋼鑄模成圓弧狀,再將其打磨至鏡面般平滑光亮然後均勻上色,最後再組裝成3.6公尺高的模型,肉眼所及看不見任何接縫,是一件非常需要技法的雕塑。雖然藝術家本身並不是實際執行鑄造的技師,但在充分了解各種媒材的特性後,才能將設計語彙發揮到極致,進而不斷挑戰媒材本身的限制,在當代藝術百家爭鳴的今日,這才是區別一個藝術家好壞的主要因素。昆斯的創作思維直接且回歸藝術的初衷,希望透過能代表生日派對的氣球,找回孩童時期那最純真的喜悅。這件大人小孩都喜愛的作品,最終也以超出高估價的5840萬美元成交,不僅又一次在此場拍賣中創下藝術家的個人新高,更一舉超越李希特(Gerard Richter)的《米蘭的教堂廣場》(Domplatz, Mailand),成為當今在世藝術家上拍作品中的最高價。昆斯也在這次普普與當代藝術的對決中,以110萬美元之差險勝沃荷,藝術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清朗明淨。
※延伸閱讀:
全球富豪聯手締造7億美元天價(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12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