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五線之外的痕跡

【文/林芳宜】
小學尚未畢業,我們便急急丟棄有著小天使圖案和香味的鉛筆,握起原子筆,即使因為寫錯字再也無法輕易使用橡皮擦湮滅證據,也不願放棄「長大」的象徵。接著,鋼筆一度出現,那彷彿散發出學者氣息、哲學家姿態的書寫工具,是文藝青年的必備品。然而也不過就這十多年光陰,長大的象徵不再是原子筆,而是智慧型手機;文藝青年的必備品也不再是鋼筆,而是亮著缺一角蘋果的iPad或Notebook。
因為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各種工具日新月異,藝術家們的創作媒介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以音樂的領域來看,20世紀初,將西方古典音樂帶入新紀元的奧地利作曲家荀貝格(A. Schönberg)自製畫五線譜的「五爪筆」─是一種將5隻沾水筆平行綑綁在一起,可以一畫就畫出五條線的筆,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發明,為了因應作曲家們的需求,不僅書寫的筆,連紙張也不斷開發更好的種類,甚至還有迷你五線譜譜指,讓作曲家可以覆蓋寫錯或修改的部份,不需為了一小處而全部重新謄寫,而當電腦逐漸深入人類生活之後,更出現了樂譜的輸入軟體,緊接著為了因應作曲家天馬行空的創意,單純的五線譜與音符的樂譜軟體也迅速跟進,在進入21世紀的今日,結合了繪圖概念與樂譜模式的繪譜軟體已經成為作曲家的必備工具了。
看來手寫年代,似乎已成絕響?其實不盡然,然有許多作曲家因應電腦繪譜與印刷出版的現況之外,也維持了手繪的精神。

張昊手稿,作曲家留在總譜上的小貼紙,雖已歷經十幾年的風霜,卻依然如來自昨日。


教育過無數當代作曲大師如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里姆(Wolfgan Rihm)、夏磊爾(Michael Jarrell)的瑞士作曲家胡柏(Klaus Huber)曾經不只一次說,「作曲是一種手工業,每一份樂譜都是手工藝品。」,精通各種樂器的胡伯,經常在樂譜前面詳細圖解樂器和演奏技法,因此許多他的作品並沒有後製為電腦打譜,而是維持手寫手繪的版本。無獨有偶的,知名的俄國作曲家蘇菲亞‧顧拜杜林娜(Sofia Gubaidulina)也曾說她盡儘可能提供手寫的樂譜給演奏者,因為「手寫樂譜有作曲家的個性和靈魂,這是在製成電腦譜之後看不見的部份」。而現今國際樂壇上少數幾位集作曲與指揮於一身的大師之一、德國作曲家于特福斯(Peter Eötvös)今年甫完成紀念搖滾鬼才查巴(Frank Zappa)的作品《新詩篇》(New Psalm),不僅手寫詳細的演出說明,也手繪樂器與演奏的示意圖,演奏者拿在手中,就是面對活生生的作曲家。這些手寫與手繪的樂譜,就跟作家的手稿筆跡一樣,透露著許多創作者自身的訊息。
臺灣的作曲家們,或許因為臺灣本身文化種類非常多元的環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文素養均很深厚,除了音樂,對於文學、美術、戲劇等,大都有非常深入的涉獵,這種特質也經常顯示在他們的樂譜中,對於一首作品的形成、結構細節、音樂內容的指涉等等,常可從樂譜中讀到蛛絲馬跡。以前輩作曲家張昊為例,每一份手稿的封面上,會記載修訂的日期、首演者和首演時間,有時也會記著排練後要修訂的地方,甚至靈感來源的詩句等等,從這些手稿中,我們彷彿打開了一條時光隧道,回到了作曲家的指尖、觸到了那尚未轉黃的譜紙、接收到創作者從靈感乍現、思慮、規劃到落實在五線之間的吉光片羽,故人已逝,繆斯翅膀所灑下的花瓣仍跳躍於紙上,而許多電腦印刷譜上讀不到的創作靈感和訊息,也唯有回到手稿,才能說分明。

于特福斯紀念查巴的《新詩篇》手稿首頁,反應出于特福斯源源不斷的創意與縝密的思維。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主辦的臺灣作曲家展覽系列,將透過手稿的展覽、作品的演出和講座,帶領觀眾回到作曲家的年代,解讀樂譜中的密碼。
詳細資訊:http://tmi.ncfta.gov.tw/tmi/Code/
活動場次:
展覽
2013/11/04─11/29 臺灣音樂館
音樂會
2013/10/23 19:00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大樓演奏廳
2013/11/10 14:0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
2013/11/22 19:00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求真樓音樂廳
講座
2013/11/09 14:00
陳泗治的鋼琴世界 臺灣音樂館視聽室
2013/11/16 14:00
音樂與詩篇─張昊的音樂風格
2013/11/23 14:00
郭芝苑的臺灣憶像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10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