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倫敦國家美術館展出Michael Landy的大型自動機械裝置【聖徒再世】

【撰文/余小蕙】

Michael Landy, 倫敦國家美術館【聖徒再世】現場一景
(倫敦國家美術館提供/提供)

數月前曾經分別採訪過羅浮宮和凡爾賽宮館長談該博物館以引入當代藝術來活化機構和擴展觀眾群的政策。若說法國在尋求「現在」與「過去」對話的過程中,更多強調一種和諧共處的氛圍,避免當代藝術創作與歷史古蹟和古典文物產生格格不入的衝突,筆者在最近一趟倫敦行,卻在國家美術館意外闖入與周遭以繪畫為主的靜謐展廳完全兩樣,一個充斥著嘈雜聲響、會轉會動的奇異雕塑世界。
一進入展場,迎面看到的是一尊身材修長高挑、著紅色長袍、雙手握持一把鉗子的女子塑像,腳邊有個小踏板,觀眾腳踩踏板時,極可能會被她突如其來的動作給嚇一大跳:她竟然手握鉗子地往嘴巴猛地一擊,同時身子前後晃呀晃了幾下!驚甫未定之餘,隔壁展廳傳來其他敲打或撞擊的巨大聲響,還夾帶著齒輪、鏈條不停轉動的嘎嘎響聲。趨前一探,只見數個由肢體殘缺的人像以及許多齒輪、轉盤、彈簧、橡皮帶、鏈條和各式各樣的汽車或老舊機器零件等廢棄物所組成的大型機械裝置,在觀眾腳踏啟動下,進行不同動作:手拿一塊大石頭用力捶打自己赤裸的胸膛;食指猛戳一位無頭人像的胸膛;一只吊鉤從中空的頸部進出一個無頭身軀的體內;一個鐵條板會發紅發熱…
這是英國藝術家蘭迪(Michael Landy)的最新個展【聖徒再世】。蘭迪是八十年代末期崛起的「英國年輕藝術家」(YBA)的重要成員之一,以具「摧毀性」的藝術創作著稱:2001年【崩潰】將自己一生所積累的財富,從汽車到藝術品和家具,甚至出生證明等七千多件物品,除了身上所穿衣物外,一一放入有如工廠裝配線的輸送帶,在分類、標示、記錄後進行銷毀,最後剩下一堆重達數噸的垃圾,被送到垃圾場處理掉。2010年的【藝術垃圾箱】則是邀請藝術家,不論有名氣與否(Damien Hirst也參加了),將他們認為失敗的作品丟到裡頭,最後進行摧毀,藝術家將此稱為「失敗的紀念碑」。2010年,這位不按牌理出牌的觀念藝術家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被倫敦國家美術館選為當代藝術計劃的合作藝術家,受邀在國家美術館駐村兩年並根據豐富的古典繪畫館藏創作新作,駐村結束後在國家美術館舉辦個展。
自稱與天主教聖徒一樣有自虐行為的蘭迪(例如當創作不順、靈感匱乏時會撞牆),最後選擇了以聖徒為創作主題,透過自動機械裝置--這則是受到瑞士機械藝術大師丁格力(Jean Tinguely)自我毀滅機器的啟發--來重新詮釋國家美術館中古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中著名聖徒殉道受難的景象。這些齒輪鏈條轉動所產生的殘酷行為,其實都是西方繪畫經典常出現的聖徒各自生命中最著名的景象或事蹟:阿波羅尼亞為堅守信仰不惜拔光牙齒;對耶穌復活心存懷疑的多馬手指耶穌的胸膛;露西將自己的眼睛挖出來送給一位愛慕者以拒絕他的追求;彼得被人用斧頭劈開頭骨,用刀刺身而殉道;傑洛姆以石塊擊胸或跳入荊棘叢來遏制性慾等。
其實,天主教經典裡的聖徒事蹟原本就極其血腥、暴力和殘酷,蘭迪的聖徒像因著觀眾的參與、會活動會發聲的機械裝置而顯得既恐怖又有趣,充滿一種英國式的黑色幽默。堅持貧困樸實的聖方濟,身體同時也是個投幣箱,當觀眾投下一枚硬幣時(藝術家強調這些捐款將悉數交給國家美術館),聖方濟手持的十字架會猛打自己的頭一下。蘭迪讓觀眾陷入一種極度尷尬的處境,想效仿聖方濟捐錢做好事,卻換來他挨十字架打;以腳踩踏板啟動裝置,看到的卻是聖徒受苦受難!隨著腳一再地踩踏板,大刀一次又一次地落在聖徒彼得的頭頂、鉗子一次又一次地撞擊阿波羅尼亞的下顎,燒烤羅倫斯的鐵條架一再威脅人地發紅發熱,傑洛姆拿著石頭一次又一次地往自己的身上打、心存懷疑的多馬一再用手猛力地戳耶穌的胸膛…
倫敦國家美術館的當代藝術計劃,旨在藉由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從不同的視野和觀點,帶領更多觀眾去接觸和認識國家美術館的繪畫收藏。就這點,蘭迪這次的計劃相當成功。走出蘭迪【聖徒再世】的展廳,拿著國家美術館提供的導覽簡章按圖索驥,在不同展廳尋找啟發蘭迪創作這批機械活動聖徒像的古典繪畫原作,看到十六世紀初Giovanni Battista Cima da Conegliano所繪的〈風景中的聖傑洛姆〉或是十五世紀末Carlo Crivelli的〈聖露西〉、〈聖米迦勒〉、〈殉道者聖彼得〉等畫作時,心裡別有一番體會。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9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