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香港台灣移民記

【文/編輯部】
隔著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們總是遙距看彼岸。
香港人喜歡台灣豐腴的土壤,特別是文化那一塊,還有濃厚的鄉土情懷。我們放假到台北夜市吃喝、到台中清境農場餵動物、到阿里山看最美的日出,近年環島熱甚至讓我們辭去工作,吹著太平洋的東風走遍海岸,再到民宿打工換宿,跟原住民把酒言歡,抬頭抑望繁星點點;
台灣人喜歡香港那重慶森林裡的半山手扶梯,和一樓還有一樓高的天際線;是很好買的商圈和購物節、道地的飲茶雲吞波羅油,還有總會遇上幾個的「直率」客服人員。如果浪漫一點,那便是跳上電車一路搖過港島,聽人聲嘈雜的車水馬龍,看盡滾滾紅塵裡的眾生面孔,然後暗忖:下次應該要去九龍新界走走。
我們感慨,我們張開雙手去彌補心裡缺失的一角。從何時開始,「移民」這個字由從前的離愁別緒變成了如旅行般的輕快,成為能輕易從嘴裡吐出的願望。錢鍾書說,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圍城的意象永遠成立,即使今天要跨境降落對岸輕而易舉,但城市的命脈在於真實的民族與生活,在外頭的你只能消費一些想像。今期讓我們先「預演」移民,讓文化人來說對彼岸的想像,又看看兩位舞者「交換城市」的真實風景,再梳理移民的意義。無論你決定移民與否,由兩地編輯書寫的「生活關鍵詞」,或者都會帶來觀看生活的新視點。
台灣人對香港的想像自白
出版人陳夏民

陳夏民


沒去過香港以前,把香港想得很現代化,好像每個人都該是西裝筆挺;4、5年前去了之後才發現,舊和新並陳才是這個城市最特別的社會樣貌,有時候會看見古老的東西被保留得很好;或者是一間陳舊的小店,旁邊卻蓋著新式的高樓。香港的獨立出版比台灣辛苦,大多要有補助才能做,不過香港出版人很早就介入社會議題,並始終站在第一線,是我很敬佩的地方,而台灣只是近幾年才慢慢開始。到香港後,發現常聽聞的二樓書店其實並不在二樓,而是在6、7樓或更高,越搬越高的樓層與經營的困難度成正比,想到香港過去也曾是華文出版中心,與現況相照,在我心裡產生很大的衝擊。
如果有機會能去小住一段時間當然很不錯,想認識一些出版社和創作人,我比較常去的是Kubrick書店和太子地區,希望能住在那附近,那裡感覺像是個有生活感的社區,也不會太西化。在香港如果我不是當一個編輯的話,應該會去賣雪糕或者開電車吧。另外,我很喜歡香港精緻的糖水文化,每天都想來一碗榴槤飄香。我最想見到的是彭浩翔,啊,或者是向西村上春樹,你不知道他是誰?他的文字很厲害,充滿香港的機智,我會帶著安心亞的寫真集當初次見面禮。不過,我終究沒辦法待香港一輩子,因為這個城市太獨特了,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匆促和競爭的壓力,就像過馬路的嘟嘟聲,這些不是我習慣的。所以,如果有一天可以不開電腦,不用智慧型手機,那就是我的理想生活。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9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