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日本美術館の奇蹟(上)

【口述/林曼麗】
【採訪整理/陳意華】

林曼麗認為,東京森美術館和金澤21世紀美術館成功打造並經營美術館的案例,可作為台灣的借鏡。(攝影/杜鈞寧)

日本特色美術館活化當地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典藏投資》邀請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並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任內大力推動展覽革新的推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曼麗,與我們分享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與金澤21世紀美術館,如何透過美術館成功活化當地的經濟發展?
森 美 術 館
森集團的六本木大改造
位於東京舊市區的六本木之丘森美術館,是土地開發商森集團所創辦而成的。森集團與日本政府共同合作,希望更新六本木的老舊社區。森集團以「藝術」作為都市開發特色,而森集團這項策略,成功地改造了六本木之丘的面貌,成為森集團最為知名的都市更新案例。
在十年前的那個年代,土地資產家、開發家,對藝術文化並沒有很好的sence。不過森集團負責人森稔(Minoru Mori)不同,他很了解藝術的價值,因為他認為,藝術能夠為房地產提高附加價值,於是找了一群與藝術相關的人士協助。當初,他究竟是如何把藝術帶進都市更新計畫?
引進公共藝術品

森集團投入六本木開發時,將美術館概念帶入都市開發計畫,如今森美術館、三多利美術館與國立新美術館形成六本木藝術金三角,不僅活絡當地商業,更賦予六本木全新的價值。(森美術館提供.Museum Cone作品《Mori Art Museum》)

首先,他在所有的公共空間都放置了藝術品。其中最為知名的是英國藝術家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雕塑《母親》(Maman)。這項公共藝術的策畫,由目前擔任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Fumio Nanjo)負責。剛開始南條很擔心老闆無法接受這件作品,但沒想到Mr. Mori一口答應。在過去十幾年來的日本都市開發案例中,這件高達10公尺的蜘蛛確實引起各方的注意,而且達到標新立異作用。在當時那個年代,只有擁有獨特見解的人才能接受這樣奇特的作品,我認為,森稔先生是一位具備創意的人。
在建築中設立美術館
在都市開發中除了公共藝術,為何還要蓋美術館?在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的摩天大樓裡蓋美術館,除了有飯店、劇場、精品店等商業空間外,若有美術館進駐,與商業空間結合,透過共同推出大型的藝術祭,以創造六本木金三角的熱潮。而如此一來,必能提升空間的獨特性,吸引更多廠商進駐,繼而帶動群聚效應,藉以提高大樓的租金費用。
六本木的藝術黃金三角:包括六本木之丘的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東京中城(Midtown)的三得利美術館(Suntory Museum of Art)、21_21 Design Sight等;而另一個重要美術館是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由知名建築師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於2007年完成。國立新美術館落成後,六本木的藝術黃金三角才逐漸成形,成功活絡了六本木地區的商業活動,六本木也成為東京的新地標。
在美術館方面,森美術館最厲害的策略是,成立「國際級館長論壇」。雖然森美術館是私人美術館,但它放眼國際,以舉辦國際級的館長論壇,邀請世界知名美術館共同參與,提升了國際能見度,同時也藉此加強與專業美術館的連結,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而這是很關鍵的策略。
在展覽策畫方面,由於森美術館是私人美術館,財務上的壓力很大,無法只仰賴企業的贊助,所以他們必須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森美術館策畫的展覽,具備一定的專業高度,但也不能曲高和寡,作品要能銷售得出去,這些都是一般美術館不會去思考的問題。
藝術與商業的共生關係
森美術館是當代美術館,加上三多利美術館,和三宅一生的2121 Design Sight,形塑成一塊充滿設計、創意、美感、時尚的街道,有趣有達到娛樂的效果,為這個地區創造全新的價值,森美術館扮演了非常關鍵性的角色。森美術館是商業機制下的產物,它透過藝術的制高點,提升商業價值,是藝術與商業的共生關係;這商業不是單純美術館要如何經營的生存問題,而是牽涉到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商業行為,與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包含精品、商家、飯店、房地產等。六本木區域,經過都市更新後帶來煥然一新的氛圍,是日本特色美術館很好的案例。
金 澤 21世 紀 美 術 館
山出保市長的逆勢操作
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成功,與森美術館大不同。金澤21世紀美術館是公立美術館,由政府出錢創辦。我認為,一件事情之所以成功,與主事者有密切關係,具備魄力、遠見的leader才能成大事,而金澤前市長山出保(Tamotsu Yamade)就是其中一位,山出保市長任職長達二十年,深受金澤市民的愛戴,同時也是扭轉金澤命運的推手。
擁有40萬人口的金澤市(Kanazawa),以傳統工藝為主,因與京都類似,素有小京都之稱。金澤是在幕府時代的前田家時期發展起來的,當時的前田利家深為織田信長所重用,與同是諸侯的德川家康實力相當,但在織田信長過世後,德川家康統一了天下。前田利家為了讓德川家康放心,放棄軍事發展,轉而深耕文化藝術,把所有資源與財富都放在工藝上,邀請各地藝術家、工匠等進入金澤城,潛心發展工藝、舞蹈、戲劇,因而造就了傳統、深厚工藝技術的金澤市。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金澤市也遇到瓶頸。雖然擁有優良傳統工藝,不過卻無法吸引當代人的注意,於是前市長山出保提出蓋一座當代美術館的想法。不過當時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金澤已經是傳統工藝之都,為何要發展當代藝術?山出保市長則認為,金澤是傳統工藝的古老城市,必須創新,才能讓古老城市重新活化。
打造金澤人的客廳
當時山出保市長提出,這個館要很「低」。我認為,市長的這個訴求很清楚,並非藝術專業領域的他,卻擁有政治家的智慧。他說:「我要這個館很『低』,我不要它高高在上,要它與人民是容易親近的。」當時的觀念是,美術館是殿堂,不是在小山崗上拾級而上,就是要在都市的小山丘,就算是現代主義的美術館,也是要離群索居,離都市遠點,顯得遺世獨立的感覺。但他完全反其道而行。第一要「低」﹔其次是地點選在金澤熱鬧的都心,旁邊有品牌名店如Gucci等。要讓美術館成為「金澤人的客廳」,與民眾非常接近。
※延伸閱讀:
日 本 美 術 館 の 奇 蹟(下)
【《典藏投資》2013年9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