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毓芸】
安卓藝術 李政勇(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李政勇大學主修設計,畢業後曾當了5年的設計師,之後進入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在2004年畢業後,李政勇就進入中環美術館。這是李政勇在藝術市場的第一份工作,中環美術館主要以近現在收藏為主,這與李政勇在研究所主攻的19世紀末研究相契合,透過企業收藏的建構過程,李政勇有機會接觸了國外一線的畫廊與拍賣會,深入市場核心,「在中環的前三年中,我聚焦在館藏編制與建構;但後三年我慢慢的發現工作開始會有重複性,於是就有想法要做轉換。」在2008年之後,透過策展、專欄與講座等方式,李政勇開始積極地與當代藝術市場聯繫,也開始認識一些收藏家,這促使李政勇心裡的想法開始醞釀,「我認為台灣收藏家、藝術家的品質與藝術產業的質量是不對等的,收藏家與藝術家已經很有遠見,但許多畫廊經營模式還在很初階,甚至有些連獨家代理的藝術家都沒有。我覺得這個產業應該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有些新的想法投入,所以我應該要提出具體的東西。」
李政勇笑著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創業,但是他渴望創新的自覺力量,慢慢的驅使他向前,安卓藝術的前身安卓藝術顧問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李政勇說「我認為台灣藝術產業如果要升級與轉變,唯一可以期待的是收藏家,因為收藏家是唯一有權力要求產業發生質變的人,收藏家的體質建構好,產業就會有好的循環。顧問公司的目標是設定在服務藏家,透過塑造一批不一樣的藏家,來推動、改變市場。」
李政勇思創卻不躁進,在成立顧問公司時他提出了三年計畫,前三年主要是協助藏家架構出一個具有觀點與脈絡的當代藝術收藏系統,目前雛型已大致完成,「我希望可以傳達的是收藏與購買不一樣,如何透過收藏,把收藏的態度與高度示範出來。」從藝術顧問公司到安卓藝術,主因是與將捷建設公司合作,將捷建設新生南路的空間給了安卓使用,有了空間就需要經營,安卓開始有針對藝術家提供藝術推廣,展覽也已經排到2015年,但李政勇繼續保持藝術顧問的業務。「持續做很重要,我認為還要5年,別人才會注意你,安卓還很小、很新,如何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在最核心的部分」。下一個三年計畫,李政勇要經營出更具體的成果,把藝術家更積極推到海外,安卓將積極與美術館合作推出由安卓所協助建立的第一個亞洲當代藝術私人收藏展。現在安卓藝術服務的收藏家多是介於40-50歲,在他們身上李政勇看到的是未來10年的願景,「當下絕不是安卓可以改變的,我能用的是專業、時間與遠見來推動未來的藝術產業。」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6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