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專訪 中日拍賣社長堀木英人 經營拍賣不僅是對人的責任 更是對文化與器物的責任

【撰文╱李景蓉】

中日拍賣社長堀木英人
(CANS藝術新聞╱提供)

近年來中國市場的崛起,連帶的讓日本的市場也火熱了起來,許多日本拍賣公司的相繼的成立與茁壯,讓從唐宋開始流傳到日本的經典文物,或是明治時期的精彩工藝都一一的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讓以往相對封閉且神秘的日本市場在世人面前漸漸的透明化,這次趁著名古屋的中日拍賣在京都成立分社時專訪社長堀木英人,也讓我們更瞭解與中國純然不同的拍賣思維。
因為喜歡日本的文化 所以從事這個行業
中日拍賣的前身是已經有160年歷史的「茶源堂」的古董店,身為第五代繼承人的堀木社長是個很典型的日本人。對人謙和有禮,打扮永遠乾淨體面,思維及理念也是深深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從18歲就開始從事古文物的工作,因為非常喜歡日本傳統文化,沒有叛逆期,也沒想過從事其他的行業,一直很自然的覺得繼承家業就是自己的天職。日本文化中的茶道、香道、花道、煎茶道,對於文物的保存有很大的貢獻,身為一個日本人,又從小受到家庭教育的薰陶,堀木社長自然也對這些有著喜好與嚮往,對於日本獨有的WABI-SABI美學更是欣賞,因為對於文化的喜好,所以對器物就多了一份的珍惜,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文化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因此也對於中國文物也有著深刻的喜愛。
堀木英人社長說他對文物是博愛的,既喜歡日本侘寂美學的氛圍,也熱愛中國的文物,從平安奈良時代一直到明治時期的工藝,都是他難以取捨的心頭好,也因為這樣在從事古美術的工作時,更能得心應手。在中國因為文房可以賞玩,所以流傳下來,而在日本,藉由茶會中的賞器的流程,也保留了許多的器物,因為傳承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也是一種民族的天性,所以很多的器物能夠被珍藏,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常見到日本的器物是被珍重的放在梧桐木盒中,被小心的呵護著,所以許多從唐宋傳入日本的器物能夠完整的被珍藏至今,這種珍惜的心情在日本文化裡是很重要的一環。
想要讓日本的拍賣可以連成一線 所以轉型成立拍賣公司
中日拍賣至今成立已經第三年,當初只是一個店家「茶源堂」,鑑於店家都是分散而小型的,不管是規模或是客源都相當有限,所以一方面想把大家的力量團結起來,二方面想把在日本被代代珍惜與流傳下來的物件,介紹給更多的人認識,所以轉型成立了中日拍賣公司,稟持著想把好東西介紹給更多的人的理念,把散佈在日本各地優良且精美的文物集中,讓市場可以加速流通與活絡, 而且,東京、京都、大阪等地都有拍賣公司,以往感覺都是零星的活動,能夠參加的人數有限,如果可以讓日本的拍賣連成一線,這樣一方面會讓想參與的人可以感受到這個市場的熱絡,同時也會增加其他國家的人的前往日本參與拍賣的意願,所以在這些考量及種種契機之下,便在名古屋成立了中日拍賣。
但不同於蘇富比或是佳士得這種國際拍賣公司的規模及形式,中日想做的是把日本傳統拍賣會的方式做些許的改良,讓更多人可以很容易的加入這個市場,但還是保留日本的傳統精神在裡面。
收藏家都只是保管者 而不是擁有人
日本近年來因為對外的市場逐漸透明化,所以許多珍貴的古董,甚至是一些私人美術館的藏品被中國人或是其他外國人買走,對此一現象熱愛古董的堀木社長覺得雖然很失落,內心也會有一點點不捨,可是他相信,古文物在代代相傳的歷史中,經過許多次的流通及收藏,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還長壽,所以所有收藏文物的人,只是短暫的保管者,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代為收藏,但都不會是真正擁有者。許多以前中國的物品,因為被日本人喜愛而流傳到日本,現在因為中國經濟強盛而回流到中國,也許之後也會因為別的地方崛起,或是日本的經濟復甦,這些物件會再次的被流通,所以只要是能被好好保管與照顧,其實在誰的手上都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就算有更多的人來日本把物件買走了,也會有其他品項流傳進進入日本市場的,因為古董與其他生意不同,古董是一種相互流通,代為保管的活動,器物不會因此消失,也因為這樣,因為古董能夠前來日本,而了解日本文化的美,也會是一件好事,也因為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中日拍賣並沒有想在海外成立分社,而是希望當日本的拍賣市場到一定的成熟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前來日本參與拍賣。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6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