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反核筆記/不到兩年後的台灣

【作者/黃崇凱】
每日新聞事件不斷輪番沖洗的過程中,顏色換來換去的說法和意見,偶爾會使麻痺的我想起楊照寫過一本書,叫做《十年後的台灣》。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序章和終章想像了兩種不同版本的2015年1月1日的台灣樣貌。
楊照在自序裡說:「我們失去了替未來作準備的習慣,未來思考在這個社會快速消逝中。」、「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在世界體系中邊緣化,做為厭惡中國、抵禦中國的代價,很可能會讓台灣越來越沒籌碼、沒條件抵禦中國,這是台灣現實處境最大的弔詭,也是最大危機所在。」這些句子背後反映楊照當年寫作此書的社會面貌:2004年民進黨在驚濤駭浪中從總統大選獲勝,繼續執政;台灣在本土化的大旗幟下,困處在尷尬的政經僵局裡;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製造武力犯台的陰影;因此可以想見楊照當時對這些現象有多麼憂心。
如今八年過去了,距離2015不到兩年。楊照在序章想像的2015年台灣圖像相當恐怖:2014年的直轄市長選舉又出現了「非台灣人」、「不愛台灣的人」這類政治操作;人口負成長,新生兒只有十六萬四千多人;國家總負債高到破表,政府甚至發不出薪水;「『反背叛法』公投」被提出,做為愛不愛台灣的檢查標準;中共武力犯台的恐懼高漲、高科技產業因中國同業崛起陷入惡性競爭、股市崩盤、房地產大跌,這些種種導致了台灣戒嚴……。這個圖像真的非常可怖,尤其在我們抬頭一望,再大半年就將跨入2014年的現在。有些預測真的發生了(新生兒越來越少、國家負債越來越高),也有很多事楊照不可能料想得到,例如第二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政經局勢又出現了別的重大轉向(像是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的後續效應);例如「反背叛法」公投沒有出現,倒是核四公投將要登場了。而這場核四公投可能要比楊照虛構的反背叛法公投之於台灣要來得關鍵重要。
做為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核能發電廠、施工歷時最久的未完成,核四應該可以算是世界頂尖。這樣的世界名聲說起來有些可笑,我卻時常覺得慶幸──反過來想,台灣人花了那麼多金錢讓外商、包商中飽私囊,施工品質零零落落,整整蓋了十年還蓋不完,直到現在不管反不反核的人大概都不免要想「呃這麼囧的施工和監督品質,真的足以讓這座電廠正式運轉了嗎?」從這點來看,台灣人真的很捨得花錢,兩三千億也沒在怕。
接著我又會想,既然花掉這麼多錢了,夠不夠證明這個核電廠沒有運轉的必要呢?先扯個遠的。日本了不起的經濟學家宇澤弘文在1974年出版《汽車的社會性費用》,談的是當時汽車雖然給日本社會帶來便捷,也創造了社會經濟的重大發展,可也同時讓社會整體承擔了難以估算的社會性費用──公害、環境汙染、危及公民生命健康的隱憂等等。宇澤指出,儘管汽車真的非常便利,可是使用者事實上只有支付了非常微薄的費用,若是考量到汽車的外部不經濟對整個社會共有資產(包括人工或自然)的影響,怎麼算都不可能真正算出合理的代價──因為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是不可逆的,而自然環境的濫用破壞也是不可逆的。
套用這個概念來思考核電的使用,所謂最清潔、最便宜的發電能源就得打上超大的問號。好比說,當我們興沖沖地在夏天跑到貢寮海洋音樂季玩耍,總不免要看到遠遠矗立的核電廠,一年只來這麼一趟的遊客要如何想像經年累月面對打開門就是核電廠的貢寮居民呢?又好比說,當我們興沖沖搭船搭飛機到國境之東的蘭嶼,可以騎單車或摩托車慢慢環島繞行,看吊起來的串串飛魚乾,吹太平洋的風,等路邊的羊群路過,又該怎麼想像這座小島被寄放著一桶桶(有些還破洞)沒人知道該怎麼置放才好的核廢料呢?這是我們的短暫外出,卻是他人的日常生活。
可怕的是,人類最精巧的智慧所提煉出來的核能已經使得這裡所說的「他人」不僅僅是他處的人,也將會是以後的人──不要說低放射線核廢料至少要三百年才衰減到無害人體,十年後的台灣人會怎麼看待現在的核四廠存廢呢?楊照《十年後的台灣》簡明敘述了台灣從1975年以來,每個十年的計畫思維如何影響下個十年,他說:「雖然世界越變越複雜,不過世界從來沒有真正複雜難解到我們應該放棄對未來的主觀想像和規劃。」
距離楊照預言的時間還有將近兩年,我期望那之後可以指著核四廠,告訴外國朋友們:「喏,那是人類史上最貴的核電廠,可是我們台灣人太有氣魄了,決定放著不用,讓它成為世界最貴的核能蚊子館。」
◎本文作者簡介
黃崇凱
諢名黃蟲。1981年生,雲林人,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文學獎若干。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雜誌編輯。現任出版社編輯。與朱宥勳合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著有小說集《靴子腿》、《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壞掉的人》。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七月號345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企業語言訓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