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應青藍 上海摩登女子的以太任務

【文/吳亞男】

北京以太空間、上海以太LAB及Leo Xu Projects合夥人應青藍。


採訪地點跟應青藍約在新天地,這裡是一個中西融合,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兼有西方現代化景觀的商業旅遊勝地。走在新天地,彷彿時光倒流,宛如置身於1920、30年代的老上海。經典的石庫門建築群還保留著當年的一磚一瓦,但是走進建築內部,則是按照二十一世紀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及節奏量身打造,明亮極具現代感的氛圍,是國際品牌進入上海的第一戰線。
坐在GODIVA咖啡館裡,應青藍推門走進店內,外表如同國際時尚雜誌走出來的時髦模特兒,不出所料,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女子,有著摩登冷豔的氣派,且帶著一種旁人無法複製、傲視天下的派頭。她作風洋派,大家也習慣稱她作Kelly。

以太空間展出田禾的雕塑作品,藝術家將作品置於玻璃球裡,呈現一種易碎的夢幻感。


應青藍目前是北京以太空間、上海以太LAB及Leo Xu Projects合夥人,早先在時尚產業耕耘已久,之所以進入藝術產業與她身為藏家的先生有些淵源。她求學期間學的也是時尚,在她看來,時尚與藝術最大的差別就是,藝術擁有眾人難以接近的神秘感。
曾在現代傳媒產業旗下工作多年,每個月面對時尚雜誌出刊,重複、流於虛表的時尚美學其實令人有些疲乏,直到有一天總經理邵忠問她:「你知道什麼叫美學嗎?」這個問題還真的問倒了她。事隔多年,應青藍說:「在中國功利教育體制下,文盲是沒有,美盲倒是很多。」後來,在先生支持下,應青藍辭去VOGUE的工作,成為以太空間合夥人,成就她實現美學的所在。

藝術家池磊為Kiehl's創作的Mr. Bones圖樣,圖像將印在產品瓶身,隨著大量生產輸出到全世界。


「以太」二字,出自於十七世紀,笛卡兒最先將「以太」這個詞引入科學,笛卡兒認為,空間不可能空無所有,物體間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須通過某種中間媒介物質來傳遞,這種媒介物質就是「以太」。「以太」雖不能為人的感官所感覺,但卻能傳遞力的作用,就如同磁力和月球對潮汐的作用力。以太空間便是想在文化界充當「以太」這樣一種物質,傳遞各種文化信息,在搭建的空間內,讓不同的文化藝術產生有趣的聯繫與反應。
重視企業管理 讓藝術貼近生活

應青藍最新的心頭好是張恩利的油畫,她認為張恩利的作品如同吳大羽那一輩藝術家,擁有強烈的人文氣質。


由於擁有深厚的時尚產業背景,應青藍經營藝術品的角度,也顯得獨樹一幟。她說,時尚跟藝術同屬奢侈品,前者是快速消費,後者則需要長時間的marketing及branding慢熬出火。而這幾年在中國,時尚與藝術聯姻打得火熱,最好的例子有上海Bottega Veneta開設的藝術空間,奢侈品似乎總想打破其俗世拜金的味道,於是與藝術頻頻親密接觸,曖昧不清。的確,藝術品無法用金錢衡量,但如今也不是那麼高高在上了。應青藍認為,在藝術逐漸貼近生活的當代,安迪.沃荷(Andy Warhol)就是一個最佳典範,他的作品打破了藝術殿堂的神聖,只需複製無數名人頭像就可賺大錢,著實跌破前人們的眼鏡。
這麼多奢侈品牌向藝術靠攏,藝術也能夠反向操作嗎?以太空間的年輕藝術家池磊,一個多重身分的攝影藝術家,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倡導個性美學的視覺藝術雜誌《O’ZINE》,在應青藍牽線下,為紐約護膚品牌Kiehl’s打造Mr. Bones圖像,成為品牌產品的罐身圖樣。池磊創作的Mr. Bones隨著產品的量化全面輸出全世界,這與應青藍希望她的藝術機構能夠開發中產階級,讓藝術品交易能夠產生量是同樣的道理。

概念性的當代藝術也是應青藍的收藏脈絡之一,圖為越南藝術家Danh Vo(傅丹)的裝置作品《Bud Lite》。


她認為,藝術應該走出圈外。「藝術圈太小了,買畫賣畫的幾乎是同一群人,藝術創作者也存在同樣的狀況。」這讓記者想起,某位畫廊前輩曾說,藝術圈的近親關係,只會讓話語權存在於某些人手中,別人走不進來,藝術也走不出去,這對中國當代藝術圈的發展是一大警訊。為了擴充圈外的影響力,以太空間特別開設微博,由專業經理人經營,有別於一般畫廊只限於發布自身的展覽訊息,以太的微博可說是目前擁有最多粉絲的文化藝術交流平台。
談到藝術,往往最忌諱的就是錢。對於藝術與商業的關係,應青藍認為這兩者如果要發生作用,那麼管理人就是重點所在了。「作畫廊就是在做生意,沒有道理不談錢。」前述所談到的藝術圈窄小問題,應青藍認為,如果將藝術視作一門生意,那麼在畫廊管理上,是否更該朝向企業管理的概念呢?所以在公司管理上,她一併採用以前在VOGUE工作時的系統,所有管理工作細節一切量化,「談藝術可以盡情感性,但它背後的交易行為一定是理性的。」
夫妻收藏大不同 鍾愛80後藝術
應青藍是這麼形容自己的收藏傾向:「簡直是人格分裂了。」先生David是藝術圈內的資深藏家,收的是吳大羽、朱德群這類型的大家,前陣子還有些藏品被中華藝術宮借展。應青藍本身也相當喜愛抽象作品,不過礙於大師作品當今難尋,加上浸淫時尚美學以久,收藏的作品多數是來自同年代的年輕藝術家。她說,「或許是處在同一個生長年代,80後藝術家作品中的自私、自我,我感受特別深刻。」北京Hi小店的鎮店之寶,高禹的孫悟空雕塑《五行山》就是她的囊中寶。身為Leo Xu Projects合夥人,她也收藏畫廊合作過甫獲2012年Hugo Boss獎項的藝術家Danh Vo(傅丹)裝置作品。最後她還對《典藏投資》透露,最新的心頭好,是張恩利的油畫。
也許是受到海派文化的影響,應青藍身上那種專屬上海女子的特質特別明顯,見多識廣,聰明幹練,也很明白生意場上的左右逢源,在具體事情上樣樣料定。這也讓記者聯想到另一位典型的上海女子——王薇。而採訪結束後,她們倆還約了去逛Vera Wang!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