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上)

【文/鄭慧華、張玉音】
當要鋪陳台灣藝術團體或結盟形式空間漸次的轉向,相較於自1980年代末,歸國藝術家為在美術館與商業畫廊另闢蹊徑,以成立自身的空間,保有藝術展示的自主與獨立性,故而造就了台灣早期「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前衛、邊緣與官方對立的在野姿態。如今,這類空間似乎不再那麼「野」了,自官方補助制度的建立、公部門釋出資源的增加,以及藝企的結合與挹注,與政府或視商業模式對立的途徑不再僅是唯一,更多靈活與結盟的機制也因之漸次產生。
通過實踐去思想
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
都市空間裡的非營利藝術組織總是需要可觀的資本支持其生存,去年3月31日,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忠泰基金會的「城中藝術街區」進駐計畫結束後,也面臨了何去何從的問題。然也因為這個機緣,讓打開─當代開始了下一個游牧和歷險的過程。「打開–當代搬去曼谷了」—藝術界裡傳著這樣的消息。對一個具有能動力的藝術組織來說,實體空間未必是其存在最終必要的歸宿,然通過了實體空間,它卻能具體表現出其組織的組成形成和意識型態。對一個外圍觀察者來說,「打開–當代去曼谷」投射出了好幾層關於「空間」、「場域」,甚至是當代藝術社群的集結意義:表面上,它是實體空間的游牧狀態,實質上,則是一群人試著開展其社群能動力的實驗過程—它意味的不只是實體空間的搬移,還指向「空間」通過社群而創造出的詩學。而台灣和泰國兩地之間所連繫和觸及的文化與空間政治的命題,則更直接以其地緣政治、社會交往關係與之碰撞。
「台-泰」交流裡的藝術知識生產

「台泰展」於曼谷文化藝術中心開展。


去年8月,打開–當代的成員在泰國藝術家雙人組Jiandyin(Pornpilai 與 Jiradej Meemalai夫婦所組成)的協助下,進駐曼谷西側位於中國城附近華藍蓬(Hua Lamphong)一帶的三層樓建築中,他們打算以半年時間駐地考察與交流,看看能夠發生什麼。這個實驗逐漸觸發了11月底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CAC)的展覽「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以下簡稱「台泰展」)。
在一個場合相遇後,許家維(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現任站長)邀請我參加「台泰展」的開幕座談討論,我毫不猶豫地答應。原因之一,我好奇何以是「台灣-泰國」?原因之二,這可能是近年來少數幾個通過社群自我組織力量而發生的跨地域交流案例之一。再者,打開─當代的移動代表了什麼?更進一步地說,這些使我想要一探究竟的疑問都來自於一個基本的問題:當代藝術的生產、方法、語境和所謂的「國際交流」,通常是依據什麼樣的路徑來完成的?而打開─當代這次的進駐計畫是否有其別於我們所慣常的認知和實踐模式?許家維告訴我,一連串的交流與合作起始於他和Jiandyin在2010年夏天於紐約的藝術機構ISCP駐村時結識,這件事又產生另一個問題:台灣和泰國或鄰近的東南亞國家相距不過三、五小時航程,藝術家卻往往需要通過遙遠的巴黎、紐約、柏林或倫敦這些「歐美藝術重鎮」才能彼此結識,若非經此途徑,我們和鄰近區域的藝術社群總難以認識對方或甚至見到對方,這中間隱含著一條藝術知識生產路徑中的意識型態。
無獨有偶,去年年底,由陳界仁所策畫的四場座談「拆除前夕」中,幾位講者也都具體提出了上述的問題意識:龔卓軍探究在台灣現代美術空間與系統的誕生與發展過程,如何在西方作為前沿和主導的藝術建制底下面臨現代性「被延遲」的狀態,如何重省與「突穿」這樣的狀態;黃建宏深入藝術生產中的「潛殖民」如何以背後之政治經濟架構內化到當下的種種機制與流程制度中;藝術團體「奧賽德工廠」的廠長高森信男(Nobuo Takamori)以自己近兩、三年來於東南亞、拉美地區的考察與策展實踐,反思藝術建制背後邊陲對西方藝術場景/產業的「朝貢體系」,他認為:這樣的朝貢體系致使邊陲的「朝貢者」彼此看不見對方而只看到了遠方的「中心」。高森信男以「朝貢體系」作為批判性的修辭,試圖以此來審視更大範圍下的文化殖民與治理意識,而這樣的狀態又是如何通過資本累積、話語權的掌握而內化至當下對藝術生產的各種想像中。而黃孫權的最後一場講座,則是以更具制高點的審視方法談論台灣冷戰時期到1980、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意識政治、經濟政治如何展開其對文化、藝術的整體驅策與治理的過程。
打開─當代決定游擊轉戰曼谷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通過ISCP這個駐村結點所意味的地緣政治與它的敏感之處,更進一步,這個行動碰觸到當代藝術中各種資本的流向與目的如何造就了這條我們向來依賴的「朝貢」路徑,並開始「摸索」另一種可能性。打開進駐曼谷這件事所反映的也不僅止於「尋找另一個可負擔得起的空間」和「藝術家的旅行冒險」如此簡單,而是在上述的相遇中展開了它下半段的故事—一個社群以行動去重新思考「地方」和「地方」之間的關係。這個過程與思考的交織再賦予「空間─場域─社群」更多複合意義,並也回復到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陌生卻真切的種種撞擊。
※延伸閱讀: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