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學習語言十大理由-part 2

6.欣賞國際文學、音樂、電影
有許多世界文學和藝術作品都不是中文,而即使在完美的 翻譯 ,永遠也比不上原文所呈現的美、意涵、風格、以及其原有的獨特性。翻譯版總是取決於譯者的解讀,有時候更甚至是因為原文在其他語言中,完全沒有相對應的詞 彙。文字遊戲的隱喻、影射,以及因文化背景所具有的特殊涵義等等,常常迷失於翻譯的過程中,而失去了原文的感覺。若能理解不同的語言,以及原始的形式充分 體會文學、戲劇、音樂、電影,必能體會原汁原味的美。

7.讓旅行更愉快且適性
雖然不會講當地語言,也可到該國旅遊,但你的旅遊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將受限於對該文化的理解力、或是否能看到事物表面下的深層文化。當你缺乏當地語言的溝 通能力,就無法充分地參與每天的生活、理解文化、或與當地人順暢溝通。語言障礙可能在各種情況下發生,不論是因誤解而產生的沮喪、或是置身於危境。當你理 解當地語言,你就比較有自信能掌握各種情況,至少像是在餐館用餐、問路、找住宿、甚至是殺價,或能自在地與當地人交談等等。雖然大多數觀光區,為了適應外 國觀光客,商家都能使用基本英文,但可能當地人對於講英文無法感到自在,而且若你想真正了解該國文化,就必須離開商業化的觀光區,到真正在地人的地盤,往 往也是無法使用英語之處。在大多數國家,當地人都會很感謝並欣賞那些試著使用當地語言的外國人,你將能夠更徹底的溝通,並擁有一個更具深度、更令人滿足的 旅行。

8.增加到海外留學的機會
學生往往羞於開口說英語,更有些人錯誤地認為,他們的成績會受到影響,只因為語文能力上沒有自信、或無法適應及理解文化。
只要你願意學習一門語言,就可以讓你成為許多留學殿堂的候選人。有些外國課程不需要具備語言能力,而是相對在課程開始前,提供密集的語言訓練。有些課程則 只需先修幾個學期的語言課程。但不論你選擇的課程是什麼,到了國外,繼續學習當地語言是必須的,這樣做的好處是,離開語言課之後,就能立即運用課堂上所學 到生活中。因為學生可以專注語言發展的同時,學習相關文化,將日常經驗和課堂所學相呼應,甚至比國內那些上了無數的課程卻不相關的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對於高階理解語言的學生,擁有的機會更多。能高度掌握語言的學生,可以完全融入學術與該國的社交生活。

9.提升對於自己、以及對於自身文化的了解
了解另一種語言和文化,使你能從外界的角度來看自己、並探索自身文化的獨特。有些你從未思考過的事,像是你的語言、你自己、你的生活、和你的文化,直到你遇到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方式的人,一切你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將顛覆你的想法。
和其他語言及文化交流,能為你提供獨一無二的機會,踏出你熟悉的人事物,用外在的眼光來思考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價值觀、傳統、及文化習俗。
相對地,單一語言、單一文化觀點的世界,則會大大限制了你的想法。跨文化經驗,將塑造你的人格、個性、提升自我意識,並讓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這一切,只需要去了解另一個文化和語言,就可能發生。

10.結交一輩子的好朋友
了解其他語言,能有效地拓展你可以溝通的對象。而該語言的使用者,能理解你的努力、以及去了解他們文化的意願,並且和他們溝通。不論是透過在學校認識的國 際交換學生、或是你社區中的外籍移民、出國留學時認識的當地人以及國際學生、又或者是否在地球另一端的筆友,你所擁有的其他語言能力、及你對其他文化的興 趣,可以讓你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產生強烈的連結。

(摘自: 英文會話 練討論區)



參考文獻:
1促進語言發展的原則
2語言發展
3提升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

資料來源:旅遊學習的人生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2&News_Class_ID=0





學習語言十大理由-part 1

1.建立世界觀與國際理解力
學習另一種語言,能讓你增強「用其他文化思考」的能力。因為若少了實際理解該文化,就無法用該語言達到真正的溝通。
這很重要嗎?在當今世界,不同國家之間、族群之間已不像從前獨立,在國際依存度提高的現今,不論是商業貿易、國際政治角力,並確保國際安全,了解其他文化是至關重要的。缺乏對於不同文化之間的敏感性,將導致不信任與誤解,無法合作、談判和妥協,並甚至因誤解而產生戰爭。
文化間的理解,可以由個人做起。具有外語溝通能力的個人,可以由「在地人」的角度,提供最符合事實的描述,讓外國人理解。同時也因為有外語溝通能力,可以 主動透過新聞、媒體等各種媒介了解其他文化的現狀,再用自己「外國人」的角度,以自己的文化詮釋國際事件,提供看世界的不同角度,達到實際的文化交流。為 了在這個國際化的地球村生存下去,每個國家都需要這樣的人,一個能理解他國語言的人,可以縮短不同文化間的差距、促進國際外交、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並成 功達成國際貿易。
隨著全球化和各種通訊工具的進步,縮短了不同國度之間的距離,而更迫切需要這樣能理解其他語言的全球公民。

2.提高就業競爭力
如果企業想在全球經濟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學會和其他文化溝通。企業擴大商業版圖,想到國外佈局,就迫切需要雙語或多國語言的員工。想在國際商場上競爭的企業,就需要能勝任在當地國溝通的員工。只會一種語言的員工,能溝通的國度就很有限了。
商業不是唯一需要語言溝通能力的領域。政府機構、旅遊業、工程、通訊、教育領域、國際法、經濟學、公共政策、出版、廣告、娛樂、科學研究、服務業等不同領域都與需要具有外語能力的人。
不論你的職涯目標是什麼,多了解一種語言肯定不會降低你的就業能力,而是有可能為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更能在薪資談判中取得更高的薪酬。在其他條件相同之下,具有多一種語言能力,帶給你的是比其他應徵者更高的錄取機會。

3.提升母語能力
很意外嗎?學外語竟然還能順便提升母語能力!研究顯示,透過學習其他語言的知識,能普遍提高對於語言的理解力,而能更有效地運用母語,且不論是特定語言技 能、或整體語言能力皆適用。學習外語者,擁有較強的詞彙能力,對於語言的理解力也更好,而連帶提高了母語能力。實驗證明,對於母語的讀、聽、及記憶能力較 高者,和外語學習有極大的關聯。

4.增強認知與生活技能
學習一門語言,涉及多種技能的練習。而學習一門外語,能同時增強一個人在其他領域的能力。學習多一種語言的小學生,在閱讀、語言藝術、和數學等測驗中,能 獲得較高得分。學習外語的人,在靈活性、創造性、和高層次思維技巧等方面有更傑出的表現,例如解決問題、構思、邏輯推理等等。
除了增強認知,學習外語更能讓你獲得重要的生活技能。由於語言學習者必須學著理解不熟悉的文化,於是乎能鍛鍊出更好的技能,以應付在全然不同的世界中快速 適應的能力,同時還可學會有效地處理突發狀況。此外,和其他文化共處的經驗,能讓一個人增加對於生活方式、習俗等的包容性,提高學習者和各界人士溝通並理 解的能力。

5.增加進入大學或研究所殿堂的機會
不論是學測推甄或指考入學,英文皆佔了很大的權重比例,絕對不可輕忽。而進入大學以後,更有多數學校要求基本英文能力,或必修英語,並在畢業前必須達到英文能力測驗標準,若未通過門檻即須多修英文課程。
而對於計劃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學生,大多數研究領域都需要英語能力、研讀英語文獻,有時甚至需要第二外語的知識。從數學到人類學、生物學、藝術史,你會發現 很多研究生課程,都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外語知識。有些學位更要求,研究生需有的其他語言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博士學位,這是因為重要的研究往往是在 非中文的書籍和專業雜誌上發表。
即使大學或研究所本身並未要求學習外語,往往在選課時也會被教授建議須具備該語言能力。具備多一種語言能力,不但不會減損你的錄取機會,而是更有可能在甄選過程中,使你更具競爭力。

(摘自: 商用英文 練討論區)



參考文獻:
1促進語言發展的原則
2語言發展
3提升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

資料來源:旅遊學習的人生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1&News_Class_ID=0





應青藍 上海摩登女子的以太任務

【文/吳亞男】

北京以太空間、上海以太LAB及Leo Xu Projects合夥人應青藍。


採訪地點跟應青藍約在新天地,這裡是一個中西融合,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兼有西方現代化景觀的商業旅遊勝地。走在新天地,彷彿時光倒流,宛如置身於1920、30年代的老上海。經典的石庫門建築群還保留著當年的一磚一瓦,但是走進建築內部,則是按照二十一世紀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及節奏量身打造,明亮極具現代感的氛圍,是國際品牌進入上海的第一戰線。
坐在GODIVA咖啡館裡,應青藍推門走進店內,外表如同國際時尚雜誌走出來的時髦模特兒,不出所料,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女子,有著摩登冷豔的氣派,且帶著一種旁人無法複製、傲視天下的派頭。她作風洋派,大家也習慣稱她作Kelly。

以太空間展出田禾的雕塑作品,藝術家將作品置於玻璃球裡,呈現一種易碎的夢幻感。


應青藍目前是北京以太空間、上海以太LAB及Leo Xu Projects合夥人,早先在時尚產業耕耘已久,之所以進入藝術產業與她身為藏家的先生有些淵源。她求學期間學的也是時尚,在她看來,時尚與藝術最大的差別就是,藝術擁有眾人難以接近的神秘感。
曾在現代傳媒產業旗下工作多年,每個月面對時尚雜誌出刊,重複、流於虛表的時尚美學其實令人有些疲乏,直到有一天總經理邵忠問她:「你知道什麼叫美學嗎?」這個問題還真的問倒了她。事隔多年,應青藍說:「在中國功利教育體制下,文盲是沒有,美盲倒是很多。」後來,在先生支持下,應青藍辭去VOGUE的工作,成為以太空間合夥人,成就她實現美學的所在。

藝術家池磊為Kiehl's創作的Mr. Bones圖樣,圖像將印在產品瓶身,隨著大量生產輸出到全世界。


「以太」二字,出自於十七世紀,笛卡兒最先將「以太」這個詞引入科學,笛卡兒認為,空間不可能空無所有,物體間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須通過某種中間媒介物質來傳遞,這種媒介物質就是「以太」。「以太」雖不能為人的感官所感覺,但卻能傳遞力的作用,就如同磁力和月球對潮汐的作用力。以太空間便是想在文化界充當「以太」這樣一種物質,傳遞各種文化信息,在搭建的空間內,讓不同的文化藝術產生有趣的聯繫與反應。
重視企業管理 讓藝術貼近生活

應青藍最新的心頭好是張恩利的油畫,她認為張恩利的作品如同吳大羽那一輩藝術家,擁有強烈的人文氣質。


由於擁有深厚的時尚產業背景,應青藍經營藝術品的角度,也顯得獨樹一幟。她說,時尚跟藝術同屬奢侈品,前者是快速消費,後者則需要長時間的marketing及branding慢熬出火。而這幾年在中國,時尚與藝術聯姻打得火熱,最好的例子有上海Bottega Veneta開設的藝術空間,奢侈品似乎總想打破其俗世拜金的味道,於是與藝術頻頻親密接觸,曖昧不清。的確,藝術品無法用金錢衡量,但如今也不是那麼高高在上了。應青藍認為,在藝術逐漸貼近生活的當代,安迪.沃荷(Andy Warhol)就是一個最佳典範,他的作品打破了藝術殿堂的神聖,只需複製無數名人頭像就可賺大錢,著實跌破前人們的眼鏡。
這麼多奢侈品牌向藝術靠攏,藝術也能夠反向操作嗎?以太空間的年輕藝術家池磊,一個多重身分的攝影藝術家,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倡導個性美學的視覺藝術雜誌《O’ZINE》,在應青藍牽線下,為紐約護膚品牌Kiehl’s打造Mr. Bones圖像,成為品牌產品的罐身圖樣。池磊創作的Mr. Bones隨著產品的量化全面輸出全世界,這與應青藍希望她的藝術機構能夠開發中產階級,讓藝術品交易能夠產生量是同樣的道理。

概念性的當代藝術也是應青藍的收藏脈絡之一,圖為越南藝術家Danh Vo(傅丹)的裝置作品《Bud Lite》。


她認為,藝術應該走出圈外。「藝術圈太小了,買畫賣畫的幾乎是同一群人,藝術創作者也存在同樣的狀況。」這讓記者想起,某位畫廊前輩曾說,藝術圈的近親關係,只會讓話語權存在於某些人手中,別人走不進來,藝術也走不出去,這對中國當代藝術圈的發展是一大警訊。為了擴充圈外的影響力,以太空間特別開設微博,由專業經理人經營,有別於一般畫廊只限於發布自身的展覽訊息,以太的微博可說是目前擁有最多粉絲的文化藝術交流平台。
談到藝術,往往最忌諱的就是錢。對於藝術與商業的關係,應青藍認為這兩者如果要發生作用,那麼管理人就是重點所在了。「作畫廊就是在做生意,沒有道理不談錢。」前述所談到的藝術圈窄小問題,應青藍認為,如果將藝術視作一門生意,那麼在畫廊管理上,是否更該朝向企業管理的概念呢?所以在公司管理上,她一併採用以前在VOGUE工作時的系統,所有管理工作細節一切量化,「談藝術可以盡情感性,但它背後的交易行為一定是理性的。」
夫妻收藏大不同 鍾愛80後藝術
應青藍是這麼形容自己的收藏傾向:「簡直是人格分裂了。」先生David是藝術圈內的資深藏家,收的是吳大羽、朱德群這類型的大家,前陣子還有些藏品被中華藝術宮借展。應青藍本身也相當喜愛抽象作品,不過礙於大師作品當今難尋,加上浸淫時尚美學以久,收藏的作品多數是來自同年代的年輕藝術家。她說,「或許是處在同一個生長年代,80後藝術家作品中的自私、自我,我感受特別深刻。」北京Hi小店的鎮店之寶,高禹的孫悟空雕塑《五行山》就是她的囊中寶。身為Leo Xu Projects合夥人,她也收藏畫廊合作過甫獲2012年Hugo Boss獎項的藝術家Danh Vo(傅丹)裝置作品。最後她還對《典藏投資》透露,最新的心頭好,是張恩利的油畫。
也許是受到海派文化的影響,應青藍身上那種專屬上海女子的特質特別明顯,見多識廣,聰明幹練,也很明白生意場上的左右逢源,在具體事情上樣樣料定。這也讓記者聯想到另一位典型的上海女子——王薇。而採訪結束後,她們倆還約了去逛Vera Wang!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歐亞夜記

【文/袁紹珊】
星星叼著煙頭在我們頭上聚賭。
矮灌木像一支支籤文,讓我,
和命運的公路一起,醒著。
在離開伊斯坦堡的夜車上。
風已經掃瞄了全身,我的里拉其實不多了,
抽著水煙我推算著星星的籌碼,
「他愛、他不愛、他現在、將來……」
「它們在嚇唬嗎?」
「說不定,它們手上的也一樣爛……」
又安然過了一趟牌,桌上多了兩個王后。
我看著它們的眼神,看看那些,
車窗外翻開的枯葉,看看手上,
新月割下的稻草。賭徒們的德州。
我的里拉其實不多了,星星,
早已掃瞄了我的全身。
它們早已知曉,我無法隱藏的廣東口音,
以及不值錢的事實。
那些過去的情緒,被喚作拜占庭、君士坦丁,
那兩個海峽的新聞廣播又用
同一種語言爭論,
伊斯坦布爾不是伊斯坦堡。
但勝利在這個海峽而言,
不過我和你,
安全抵達我們的棉花堡。
他倚在我的肚皮上,夢到草叢、
和小山丘。我也曾有過夜光房子,
拱頂,和滿天星斗。
如今卻只剩最後一百里拉,
買了獅子奶
和汽油。
我是不善於推理的女人,
在大學當掉過微積分和撞球。
但相對於希望主義者,我還是習慣孤注一擲,
正如,我習慣他身體的微小訊息,
習慣,歐亞大陸那隱形的裂溝,
習慣,
生命的種種未知
與荒謬。
◎本文作者簡介
袁紹珊
詩人、專欄作家,生於澳門,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項目碩士。曾獲澳門文學獎等獎項,作品散見於兩岸四地刊物,曾任2012年台北詩歌節國際嘉賓。個人詩集包括:《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Wonderland》、《這裡/Here》(英譯詩選集)。個人網誌:http://liveliterature.blogspot.com/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周書毅X陳長志 移動中的工作風景

【文/孫嘉蓉】

陳長志(左)與周書毅(右)


見面的這一天,周書毅帶著一個大電扇出現,他剛為今年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完成一趟東部的場勘,大電扇是演出時必備的道具之一;這個已經進入第三年的舞蹈旅行計畫,選擇在人潮聚集、經過的公共場合,不搭台,也沒有燈光和廣播,製造出人們和舞蹈間的不期而遇。

《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中的兩位要角-大電扇與皮箱


書毅還有一只皮箱,每當《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表演結束時,他就會提著它向圍觀群眾訴說舞蹈旅行計畫的初衷,然後打開箱子讓群眾自由捐獻。箱子是這支舞蹈在倫敦得獎演出的那趟旅程中,在一個二手市集隨性買來的,回台後因為重演的場地尋求不易,最後演變為一個以公共空間為主的舞蹈旅行計畫,書毅說,當初因為跳舞出國才與箱子相遇,感覺是一個可以跟著舞蹈到處去的箱子,就帶著它上路了。這裡面雖然什麼也沒有裝,卻像是一個旅伴,也像是一種提醒,皮箱的質感和重量可以沉澱演出現場的忙亂,回到旅程故事的起點,「好像拿著它,我就比較知道要說什麼了。」他說。
與一般的舞團巡演不一樣,免費的演出要面對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看的未定,身為一個觀察者,書毅有興趣的是「舞蹈的發生」會讓什麼樣的人感興趣:「第一年在高雄美麗島站開始時完全沒人,音樂放下去之後,就開始有人停下腳步,有人刷了卡回頭停在那裡,有人進站後又刷卡出站來看,我就是在旁邊觀察這些。」當舞蹈自己走到觀眾面前的同時,跳舞成了一個思考的起點:舞者為何而跳,為何旅行,與當地有什麼連結?

《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在衛武營的演出


對舞者而言,戶外場地沒有遮蔽也沒有前後台之分,一舉一動都在觀眾的注視之下進行,許多人是第一次感受到舞蹈竟可以跟一個陌生人這麼靠近,書毅說:「那跟在舞台上看不見觀眾,與觀眾有距離區隔的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考,你沒有後台可以停頓、思考或擦汗,你的五官和每一刻都清楚呈現著。」而觀眾除了特地前來觀賞的,還有更多是無法預期的路人,換句話說,他們不是舞者所熟悉的觀眾群,或許也從沒進過劇院看舞,「你也可以隨便跳,但大家就不會感受得到舞蹈,」 他說,「要在沒有什麼親友的觀看之下跳舞,那跳舞對舞者是什麼意義就必須變得非常誠實,」許多舞者在旅程結束後都感動莫名,因為旅行中他們再次找到選擇跳舞的原因。
書毅笑說「旅行」這兩個字看起來好像滿輕鬆的,但要面臨的狀況卻一點也不少,最大的挑戰是因應現場不同的空間狀況,「我們在衛武營場勘時都覺得很棒,但一到那邊,草都枯了只有土,跳完舞者滿身都是塵土,頭髮上還有螞蟻。」還有在淡水那場因太陽太烈舞者被地板燙傷、台中國美館遇到颱風天等等,「最大的負荷就是身體,旅行最累的就是表演者的身體。」有了第一年的經驗,舞者們到了第二年都自行進入備戰狀態,除了面對外在環境的多變,還有自小到大所養成的舒適圈,比如說乾淨這件事,就有舞者在慶功宴上坦言剛開始真的很怕昆蟲和骯髒,所幸踏出了這一步。如同村上春樹所說,旅行都是累人的,但有些知識是疲累之後才能親自學到的,有些喜悅是精疲力盡後才能獲得的。

陳長志與他的攝影器材


同樣也在每場演出中一路以影像觀察「舞蹈發生」效應的是攝影師陳長志。長期為舞團和劇場拍攝劇照的長志和書毅是台藝大的同學,多年來早已建立良好的合作默契,美術科班出身的背景讓他的攝影比別人多了一種獨特的美學思維,許多人是透過長志的鏡頭而更加認識書毅的舞蹈作品。訪問當天長志帶來所有旅行中需要的攝影家當,大大小小的行囊甚為壯觀,書毅承認自己從來沒考量過長志需要帶什麼,因為問了也只有於心不忍啊。「天知道會遇上大太陽還是下雨天,器材又很怕潮濕,所以我要帶全天候可以用的東西。」長志說,「箱子要可以防水,如果需要在制高點拍攝時也能用來站在上面。」到表演現場勘查拍攝位置時,他需要找個固定卻能洞覽全局的點,既兼顧全場又要躲在深層位置,聽起來還真如他所說是「像狙擊手一樣」的準備工作。
最讓大家嘖嘖稱奇的是長志自製的滅音箱,能在劇場或電影現場拍攝劇照時減低快門聲的干擾,十足展現他解決疑難雜症的能力。值得一提的還有他的「遊牧攝影棚」概念,長志對於移動中的工作模式有無比的積極和熱情,除了去到國內外不同定點的工作,也包括點到點之間的移動過程,一有出差的機會,他和自己打理的「遊牧攝影棚」就出發上路,幾年下來累積出在火車上所拍攝的《相對透視》(Relative perspective)系列,聽他熱切地解說如何透過自己身體的轉動和追焦,自然地拍攝出那令人匪夷所思的旋轉效果,真會讓人跟著熱血起來,原來車窗外的風景除了任其倒退消逝,還存在這樣的觀看方式。

《相對透視-樹系列》,獲得2011年法國PX3攝影大賽專業組新聞紀實-自然環境類榮譽獎


搭火車也把自己搞得很忙的他,對於動靜關係的思考和迷戀其來有自,「我從小就有這種傾向,會盯著吊扇思考如何讓它看起來是靜止的,後來我發現跟著它的扇葉走,那它就是靜止的了。」在看舞蹈動作時,他能看出一個停止的剎那,「對我而言那片刻不是那麼短暫的,所以舞者被我追到的點就會是清楚的。」在動中凝視靜、在靜中思考動,長志把旅行當幸福,就算身上揹得又沉又重,看到值得的瞬間還是會奮不顧身按下快門。
我們總關注著人們帶什麼去旅行,但重點恰恰是旅行給了我們什麼,從旅程中帶回來最多的往往不在箱子裡。舞者要在自己的身體年限中積極尋找靈感和觸發,偶爾跳脫自己習慣的生活場域顯得格外重要,書毅相信沒有語言隔閡的舞蹈,絕對可以從旅行中找到重新詮釋和表達的感受方式,把知覺釋放或丟掉,就像換氣一樣。我想起法國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說的:「如果我無法移動(deplacement)便也無法建構工作。」移動,不只是遊走各地,還可以解釋為不停其他人相遇,不停跨越領域合作,不停換新自己的腦袋,讓新的進來,舊的出去。
書毅和舞者們將舞蹈帶到觀眾面前,長志在火車上捕捉觀看景物的不同方式。他們的移動,不是旅遊式的悠閒瀏覽,而是真真確確帶著某種信念與目標出發,是探索未知,更像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必要方式。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二十年盛世危機 見證中國當代藝術走入世界(下)

【文/鄭勝天】
關鍵時刻(二)2006年3月31日
第二個時間點是2006年3月31日。

2006年蘇富比舉辦第一場當代亞洲拍賣,估價25至35萬美元的張曉剛《血緣:同志第一百二十號》以近98萬美元落槌,不僅締造了當代中國藝術的最高拍賣紀錄,更超過同月畢卡索和赫斯特在市場的賣價。(鄭勝天提供)

在紐約上城蘇富比拍賣公司舉辦了第一場當代亞洲藝術拍賣。亞洲協會美術館館長招穎思(Melissa Chiu)約我同去觀戰。我們與瓦德沃斯(John Wadsworth)等老資格的收藏家坐在一排,眼看中國藝術家作品的喊價從數萬美元飆升到數十萬美元。當張曉剛的《血緣:同志第一百二十號》(1998年,估價25至35萬美元)叫價超過50萬時,全場騷動,大家都左顧右盼想知道競拍者是何方神聖。這幅畫最終以近98萬美元的的高價落槌,創造了當代中國藝術的最高拍賣紀錄。超過了同月中畢卡索和赫斯特在市場的賣價。同時上拍的另外兩幅張曉剛作品《航海員(女孩)》(2004)和《血緣:同志四號(黃色)》(1998),也都以高成交價位占拍賣的第三位和第四位。當時負責這一部門的張曉明坐在右側盯著拍賣人梅耶(Tobias Meyer)的一招一式,神色看來既緊張又興奮。
在出來的路上,Melissa說她並不覺得突然。中國當代藝術一直以來價格偏低,現在不過是走向正常而已。雖然她說得有理,我仍然感到這一天不同尋常。以前我旁觀過不少次拍賣,也親身介入藝術市場的運作多年,曾主持過畫廊、籌組國內外的藝博會,為開拓當代中國藝術的市場可謂不遺餘力。但一直以來都自感是逆水行舟,事倍而功半。溫哥華的精藝軒(Art Beatus)展示的都是後來炙手可熱的一線藝術家,如徐冰、黃永砯、張培力、岳敏君等,但是一次展覽賣掉一兩件已屬僥倖。大多是有價而無市。要說真有收藏意願的買家更是寥若晨星,全球有幾人都能數得出來。本世紀初以來雖然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的畫商逐漸增加,但真正可操作的市場還沒有出現。直到四、五年以後,才漸漸顯露出萌動活躍的跡象。
在那個紐約3月的上午,我們終於看到了春意。買家激烈的競爭和拍場內外的期待比成交價格更有象徵意義。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正由一種原創的精神活動轉變為被市場接受的「商品」。在紐約拍賣數月之後,香港兩場亞洲和中國藝術專拍更使市場升溫,一時東西方媒體爭相報導,渲染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又一次奇蹟。但大量熱錢的投入,已改變了原來我們促進藝術市場建立的初衷,使藝術品的買賣很快就淪為投資或投機家之間的遊戲。這個轉化的速度之快,也讓許多藝術圈中人士毫無準備,驟然發覺一夜之間這場遊戲的玩家已悄然易手。
最好與最壞的年代
近十年的《典藏》雜誌也詳細記錄了這一歷史性轉型的步步腳印。2009年出版社更創辦發行了《典藏投資ART.INVESTMENT》,以對日益蓬勃和起落不定的藝術市場做出更加精密的觀察和剖析。我雖然近年並不特別關注市場,但主編亞偉誠意邀請我在刊物上撰寫一個專欄,我也不便推托。從上世紀1980年代起,我就一直參與中國當代藝術的各種活動,作為一個見證人,也許會有讀者覺得我的觀察和思考不無參考價值。
前年我應邀去哈佛大學「中國論壇」演講。我取的講題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盛世危機」。我說三十年來自己一直努力為中國當代藝術鳴鑼吹號,現在要唱一點反調了。我在演講中說:「市場熱改變了當代中國藝術的邊緣狀態。主流社會由反對、懷疑逐漸轉為允許和參與。但由此也促使藝術社群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獻身藝術不求報償的藝術家少了,追逐名利濫竽充數的多了;獨立思考有學術理念的批評家少了;寫廣告賣文吹捧的多了;因熱愛尊重藝術而收藏的藏家少了,以投機賺錢為目的而收藏的多了。這三部分藝壇players素質的降低與市場的飆升恰成反比。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危機。」
回顧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的進程,真是既興奮又沮喪。這種憂喜交加的心情已令人愈來愈感沉重。我想不出比狄更斯那段老話更能描述今天當代藝術的困境:「這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我們的前途無量,同時又希望渺茫」。今天中國當代藝術的繁榮和亂象,是否就是事物必然的共生兩面呢?我們也許還要和《典藏》雜誌一起再密切觀察十年、二十年才能找到答案。
※延伸閱讀:
二十年盛世危機 見證中國當代藝術走入世界(上)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香港蘇富比2013春拍預覽(上)

【文/金浩鈞】
適逢香港蘇富比40週年,香港蘇富比2013春季拍賣會將於4月3~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3月23~24日於台北富邦國際會議中心預展。中國書畫文物拍品,分為「瑞蓮溢芳:張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製琺瑯彩瓷」、「水松石山房藏珍玩專場─儒雅清蘊(三)」、「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五大專場,精彩紛呈,總估價逾7億4,000萬港元。
瑞蓮溢芳:張永珍雅藏康熙御製琺瑯彩瓷
張永珍,1932年上海出生,致力於商界,投資發展包括石油及電訊等多元化業務,為卓越之企業家。她生於古玩世家,父母乃著名古董商,自幼在佳器珍品的薰陶下長大,其兄張宗憲,亦在中國藝術收藏界享負盛名。過去15載,她蒐羅不少御製中國珍瓷,精緻琳瑯,不論是2004年惠贈予上海博物館之雍正〈粉彩蝠桃「福壽」紋橄欖瓶〉,或是以2億5,266萬港元天價破拍賣紀錄之戴潤齋舊藏〈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皆可見其品味雅尚。香港蘇富比於2012年秋拍「妍澤凝輝:張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選萃」專場,首度推出其清瓷精品數件,成交額達6,130萬港元,即超越拍賣前的總預估價。

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康熙御製」藍料款,徑11公分,成交價預估超過8,000萬港元。

◆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
2013春季蘇富比再次呈獻張永珍專場,推出其重量級雅藏─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盌〉,預料成交價將超越8,000萬港元。康熙琺瑯彩瓷,為清宮瓷器中最彌足珍貴、華豔妙麗之作,由清聖祖敦鑑親賞,每品皆屬獨一無二之作。此蓮花圖盌為景德鎮御瓷匠與琺瑯作畫匠天衣無縫結合之作。素白瓷盌首先在江西拉坯燒煉成形,由瓷匠仔細施釉,口沿罩釉平滑,圈足規整露胎,完成後送往北京,由宮內畫琺瑯藝匠在瓷盌上繪製繁密細膩的花卉紋飾,色彩斑斕,群芳爭妍,枝卉相依,精緻華麗,隙地塗施胭脂紅,均勻一致,再入爐燒至臻美。此盌設計極盡巧思,描繪夏荷景致,由含蕾至盛開的各階段,見證風華正茂,含苞待放,寄寓前程錦繡,文人畫意,盡蘊其中。而由黃、白、粉紅琺瑯彩繪成的並蒂蓮花,屬天賜良瑞,亦為當朝帝王紀功、頌德之瑞祥徵兆。此件琺瑯彩盌巧繪蓮塘風光,底書藍料「康熙御製」款,圖樣獨特,未見有相類盌器著錄於冊。據錄,僅見吳賚熙舊藏有一琺瑯彩蓮花圖盌,題材色調與此相近,售於倫敦蘇富比1937年5月26日,編號100,惜欠存世圖例。此盌乃張永珍兄長張宗憲之舊藏,1983年曾售於香港蘇富比10週年拍賣。闊別卅載,適逢如今40週年,重聚於斯,可謂合宜不過。
水松石山房藏珍玩專場─儒雅清蘊(三)
水松石山房是全球最卓越的文房工藝品私人收藏之一,為著名猶太裔英國藏家Hugh Moss近40年收集得來的成果。2009年首場水松石山房文房雅玩拍賣造成轟動,2013年春拍香港蘇富比再次呈獻水松石山房雅藏,總件數逾80件,總估價逾6,000萬港元。
清康熙〈田黃留皮雕「坐獅觀音」像〉,具「尚均」、「石庵記」款,估價2,000萬~3,000萬港元。此作名款為清初康熙時期雕刻大師周彬,周彬開啟了壽山石雕的「薄意」雕法,他擅長印鈕雕刻,名重一時,稱為「尚均鈕」,作品多為宮廷收藏。山子底具乙卯(1795)紀年題識,記清時名臣劉墉獲門士潘生贈此石之事,本件取田黃為材,運刀如筆,線條圓順流暢婉轉自如,名家雕刻配以名貴石材,堪稱雙絕,尤為珍貴。專場還有清17/18世紀〈黃楊木雕「喜上眉梢」圖筆筒〉,具「又綦」款,「湯」「組」印,估價1,000萬~1,200萬港元。湯組,字又綦,工書畫,喜雕刻,喜刻老樹根為人物、鳥獸,摩挲不去手。此筆筒以樹幹為形,巧飾癭瘤蒼古,誠為黃楊木雕中之神品佳作。清17/18世紀〈竹雕「踏雪尋梅」圖筆筒〉具「吳之璠」款,估價800萬~1,000萬港元。吳之璠活躍於清康熙年間,為朱三松之後嘉定竹雕第一高手,擅圓雕和浮雕,深浮雕師法朱氏,尤以淺「薄地陽文」浮雕自創一門見稱。此作雕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騎驢踏雪、冒寒尋梅之故事,去地浮雕技法極為純熟,在有限的高度內劃分層次,人物的姿態表情也處處精確傳神。
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五
「玫茵堂」堂號名取為玫瑰花叢中的殿堂,帶有花開遍地般的華美意象,為旅居菲律賓的瑞士藏家Stephen Zuellig和Gilbert Zuellig,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和Giuseppe Eskenazi的協助下,歷經50餘年所成就。其收藏囊括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歷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兄弟之中一人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宋代的器物,另一人則專注於元明清珍瓷,其中13~19世紀的官窯瓷器就逾450件,並以其藝臻技絕的御製瓷器舉世聞名,被認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最好的中國瓷器收藏。2011年春拍,香港蘇富比推出「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專場,為蘇富比上拍以來最重要的私人瓷器收藏,而後每季推出其珍藏專場。今春推出第五部分,總件數近40件,總估價近1億港元。推出明宣德〈紅釉直口盤〉具「大明宣德年製」款,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清乾隆〈黃地粉彩軋道錦地折枝蕃蓮紋鋪首活環盤口小瓶〉具「大清乾隆年製」款,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另有諸多明清御瓷,精彩可期。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本季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瑰寶萃聚,其中御製珍瓷包括清乾隆年款〈粉彩皮球花紋罐〉一對、嘉靖年款〈五彩魚藻紋大罐〉,以及元至明初的青花雅瓷。工藝精品則有極為珍罕的15世紀〈剔紅雕漆「四季花卉」竹節頸瓶〉、17世紀〈紫檀嵌玉石「松鹿同壽」圖長方蓋盒〉,還有各朝玉器,上追殷商、下逮滿清,琳瑯滿目,總件數逾180件,總估價逾3億7,000萬港元。
◆清乾隆〈霽青描金開光花卉紋題詩四方瓶〉
此瓶器形大方,裝飾流麗細膩,詩畫相呼應,展現乾隆盛世瓷作華美。瓶上墨彩題隸書詩文,疏朗工整,予人端莊雍雅之感。瓶子飾以霽青描金纏枝花卉紋,兩面開光分別繪白地桃枝山茶,群葩吐豔,猶如推窗外探,芳菲撲臉。布局的疏密有致、書法的鐵畫銀鈎、粉彩的嫣紅嬌綠,處處流露匠人巧思絕藝,誠乾隆年間供呈高宗御賞之佳作。昔日江西景德鎮御窯廠聘巧手陶人藝匠,專為清宮製瓷,本品正為其中雅例。預估價1,800萬~2,000萬港元。

明洪武末年/建文年間(約1400年)〈剔紅雕漆「四季花卉」竹節頸瓶〉,「大明永樂年製」劃款,高29.5公分,預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


◆明洪武末年/建文年間(約1400年)〈剔紅雕漆「四季花卉」竹節頸瓶〉
本件漆瓶具「大明永樂年製」劃款,預估價800萬~1,200萬港元。明初漆瓶可謂鳳毛麟角,極為稀有。永樂一朝,明成祖為與周邊各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頒賜雅器佳品作禮,遂大力推動工藝發展,典籍列三次出使日本所攜禮品,有剔紅雕漆盌、盤、盒及家具等,類型與傳世漆器相若。而年份最早之史錄,記述永樂元年(1403),送贈禮物中有「花瓶一箇,刻竹節四季花,足刻錢紋」。台北故宮存一瓶,但紋飾與此瓶迥然不同。倫敦大英博物館另藏一例,紋飾與本品相近,與明朝贈送日本國之記錄有所吻合,是以長久以來學者引用史料與該器作對比討論。然大英博物館藏瓶足圈外飾回紋(有別於本品的錢形紋),且器底永樂年款部分被遮蓋,另書宣德年款,可見該瓶並非上述外送之物。由於雕漆製作需時,永樂元年賜贈日本國之瓶,必須始製於洪武或建文年間。此明初花卉小瓶流麗大方,工細柔潤,同朝罕見,可謂剔紅雕漆精品,且別具歷史意義,尤為珍貴。
※延伸閱讀:

香港蘇富比2013春拍預覽(下)
【《典藏古美術》2012年3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二十年盛世危機 見證中國當代藝術走入世界(上)

【文/鄭勝天】
2010年我應邀去哈佛大學「中國論壇」演講。我取的講題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盛世危機」。我說三十年來自己一直努力為中國當代藝術鳴鑼吹號,現在要唱一點反調了。我在演講中說:「市場熱改變了當代中國藝術的邊緣狀態。主流社會由反對、懷疑逐漸轉為允許和參與。但由此也促使藝術社群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獻身藝術不求報償的藝術家少了,追逐名利濫竽充數的多了;獨立思考有學術理念的批評家少了;寫廣告賣文吹捧的多了;因熱愛尊重藝術而收藏的藏家少了,以投機賺錢為目的而收藏的多了。這三部分藝壇players素質的降低與市場的飆升恰成反比。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危機。」
《典藏》雜誌在台北創刊的1992年,我已定居在溫哥華。那時台灣藝術市場十分紅火,海峽對岸卻還未走出89年政治動亂的陰影。當代藝術在主流體制中完全沒有空間。不少藝術家都設法出國或者已經「滯留」國外。但和留在國內的藝術家一樣,都難以得到自己的一片天空,大都仍在困惑中觀望和奮鬥。那些年我在溫哥華遠郊依山傍水的小鎮美臣(Mission)也出版了一份小報《中國藝術通訊》(後改為《藝術中國通訊》)。我在創刊號中寫道:
「早在本世紀初,中國藝術家已開始步入世界藝壇,但從來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多的藝術家遍布於海內外,作為世界藝術大家庭的一員,奮力於自己的藝術創造。這是一番空前壯觀的景象。可以預見,這一代中國藝術家不僅在中國本土上,也會在世界各地留下他們明顯的足跡。」
奇蹟崛起
我的樂觀並非無端而來。那年周圍發生的幾件事已預示了變化的信息。

在中國當代藝術一蹶不振的低迷中,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於當代藝術板塊上取得佳績,稍稍鼓舞了市場信心。(佳士得提供)

之一:曾在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學習的德國留學生施岸迪(Andreas Schmid)從柏林來信,告知他與戴漢志(Hans van Dijk)正參與籌辦將於當年在柏林世界文化宮舉行的《中國前衛藝術展》,他邀請我為展覽圖錄撰文討論中國藝術教育,並為一些藝術家寫簡介。這是首次在西方較具規模的當代中國藝術展,全方位地介紹數十位海內外華人藝術家。
之二:中國文化部美術司長劉國華打來越洋電話,希望我回北京與他們共商籌辦中國首屆藝術博覽會的大事。因為我參與過芝加哥藝博會和香港亞洲藝博會的工作,可為他們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經驗和業界的聯繫。這時中國藝術市場還在萌生狀態,藝博會起步很不容易。但能測試出未來市場的規模和潛力。
之三:紐約一家英文雜誌《Fine Art》邀請我為他們編輯兩期中國藝術特刊,介紹中國藝術現狀。我約請李鑄晉教授寫當代水墨;邀柯珠恩夫人(Joan Cohen)談大陸見聞。後者剛與先生孔傑榮博士(Jerome A. Cohen)再次訪問中國。她在《後天安門藝術》一文中盛讚曾梵志的《協和醫院》,這可能是首次在英文媒體中出現這位藝術家的名字。
也是在這期雜誌中,我選登了加州藝術學院克萊因教授(Norman Klein)的文章《浪潮之底:中國新藝術》。克萊因是1991年夏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藝術研討會/工作坊」特邀的批評家之一。我組織這次活動是希望在此困難時刻給海內外華人藝術家提供一個交流切磋的平臺。從各地來參加活動的有徐冰、陳丹青、韓辛、張建君、楊謙、王冬齡、黃雅莉等十幾位。他們有的已在海外居留數年,有的還剛出國門,但對中國藝術家是否能在國際藝壇上立足都心中沒個底。當時討論的題目包括:「海外藝術家的自我審視」、「我們何以自處」等。陳丹青的發言頗能代表藝術家當年的狀況和心態:
「二、三十年代留歐畫家,五十年代留蘇畫家都有去有回,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至為重要,大有作為。八十年代留歐留美的中國畫家,十中有九有去無回。似乎到目前為止,和中國當代藝術和文化發展不可能有什麽貢獻。中國當代藝術不會因為畫家出走而停止發展。中國雖已開放,但還未成為一充分國際化的國家,更沒有進入所謂世界文化和國際藝術的範圍的秩序。所以在可見的將來,中國文化和藝術還是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如果非要以西方的所謂現代化標準來看不可,這個體系社會長期在現代化之外,成者至多接近邊緣。」
不過克萊因卻在中國藝術家的作品中看到了潛力。他從西方當代藝術發展軌跡預測中國藝術家很快將被世界接受。他興奮地宣告:「中國藝術在發生決定性的變化。這不僅對中國至關重要,對美國藝術亦然,因為我們正空前迅速地被捲入一個嶄新的九十年代全球文化。」他認為正是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悄然而清晰地展示了下一世紀藝術可能的面貌」。
此後二十年的發展一如克萊因的預期。只是其速度與規模都超出了我們能想像的程度。這二十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從國內走向國外,從前衛走向市場,起步雖然艱難,但後來的進展變化卻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給。其中發生過無數事件,出現過許多人物,都值得記載和回憶。在我個人的經歷中,我覺得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它們可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兩個階段的標誌。
關鍵時刻(一) 1999年6月13日
第一個時間點是1999年6月13日。

蔡國強以《威尼斯收租院》榮獲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為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競賽場中踢出了漂亮的臨門一腳。圖為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瑞士策展人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右)與蔡國強(中)合影。(鄭勝天提供)

威尼斯綠園陽光燦爛,人潮如湧,白色的大帳篷在義大利館前面搭起,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開幕式和頒獎儀式將要舉行。我當時任梁潔華藝術基金會的秘書長。作為最早支持當代藝術的一個華人公益機構,我們也是蔡國強參展大型裝置《威尼斯收租院》的主要贊助者。我來到水城之後就忙碌不停。好不容易找到船家將溫哥華印好的圖錄小本運到現場。又要打點基金會在當地舉辦盛大招待會的種種細節。開幕前我終於緩了一口氣,靠在會場外圍牆上看熱鬧。這時蔡國強走過來悄悄告訴我:評委會已通知他被選為本屆金獅獎的獲獎者,馬上就會宣布。
這一剎那頓時變得十分有意義。中國當代藝術從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在國外展出,起初只是在另類的展覽或美術館中,到1990年代初有少數藝術家進入主流藝壇,接著國外策展人才紛紛來到中國,導致了後來幾年西方世界的一陣「中國熱」。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瑞士策展人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對中國早有興趣,文革時就曾想在西方展示中國藝術。近年由也是瑞士籍的收藏家與畫商牽線介入中國當代藝術活動。他在本屆展覽中大手筆推出20位中國藝術家,再加上其他場館中的參展華人,使他們首次成為這一世界最重要展覽中的最大族群。而蔡國強的獲獎也就似乎順理成章,為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競賽場中踢出了漂亮的臨門一腳。
那晚我們在聖馬可廣場附近丹尼爾酒店主持的招待酒會就頗有為華人慶功的意味。不少人士都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出色表現表示祝賀;也有媒體想知道是否有在威尼斯正式建立中國館的計劃。從1989年北京第一次中國前衛藝術展覽起,到1999年參加威尼斯檢閱的盛大陣容,可以被視為以「中國當代藝術」為旗號的一個「團隊」,向西方世界衝擊和進取的時期。威尼斯雙年展的授獎既是這一時期的巔峰,也標誌了它的結束。自此以後,中國藝術家已可逐漸以平常心在國內和國外展覽。他人也不必用特殊的標準來衡量評價他們的作品。也就是說,中國藝術家在當代藝術領域中已不再是被重視或不被重視的特殊人物。一個世紀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有可能與國外同行站立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典藏》雜誌在1990年代近距離地跟蹤和記錄了這一歷史進程。記得2001年簡秀枝社長約我與她一起去歐洲採訪:在塞納河畔聽候瀚如、費大為介紹華人藝術家崛起巴黎的奇跡;在倫敦與陳秀玉、謝素貞探討亞洲當代藝術進入西方市場的成敗機會;在威尼斯採訪史澤曼,談台灣、中國與威尼斯的相遇;在巴塞爾請教希客(Uli Sigg)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第一人的緣由。這些專訪都先後在《典藏》發表,與國內外其他許多作者提供的信息一起,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前十年值得珍惜的現場記錄。
※延伸閱讀:
二十年盛世危機 見證中國當代藝術走入世界(下)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徐瑞憲─詩意的理性 溫暖的冰冷

【文/李星瑤】

藝術家徐瑞憲


徐瑞憲是台灣當代動力藝術最重要的先鋒者之一,善以冰冷剛硬的工業媒材,述說懷舊與詩意的故事。藝術家本人正如他的作品,一張堅毅的方臉,卻掛著靦腆的笑容,說起話來溫厚斯文,與人交談不時流露出他細緻敏感的一面;也正是需要有一雙勞動者的手,與一顆詩人的心,才能創作出剛與柔、冰冷與溫暖、理性與感性相互衝擊的動人藝術。
在一個簡單的家庭中成長,徐瑞憲其實是個有許多故事的人。他的作品都是生命經驗與記憶的轉化,對生活的觀察成為他創作的能量來源,收集機械零件做為藝術素材,也似乎與他童年時協助母親拾荒的經驗有關。
個性內向的他,在19歲以前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裡,是美術改變了他的人生。徐瑞憲從90年代留法開始,獲得法國藝術界的肯定,1997年以第1名的佳績獲得法國國家高等造型藝術表達文憑,近年常受邀參加國際展覽,包括2011年倫敦安畢卡當代藝術特區(Ambika)「機械動力藝術博覽會」、加拿大多倫多湖濱中心「LunarFest」與紐約的天理文化中心。2012年更獲選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最新系列創作「彩虹的邊線」,廣受藝文界好評。徐瑞憲說,自己的藝術之路起步得晚,因此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進入法國高等藝術學院學習美術,為了創作可以連續幾天不睡覺;當時經濟條件並不寬裕,他以最簡約的方式過日子,生活中除了藝術沒有其他。

每一件裝置作品從零到有都是藝術家親手製作


他很感念當時校長Jean Biagini給他盡情發揮與實驗的自由,法國藝術界在創作的媒材上相較起來比美國保守,但是他的校長教導學生要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東西方不同的美學概念,並且總是提醒他要去更遠的地方接受新挑戰。因此直到今天,徐瑞憲無論在主題或表現手法,總是不忘在創作過程中挑戰自己,例如畫畫時總是喜歡以寫實手法,描繪上千個小細節;而現在用機械為素材創作,則是需要大量體力、耐心、時間的創作方式,「我總是選擇困難的路走。」他說。從尋找素材、繪製動力結構圖,到切割零件、焊接組裝,每一件裝置作品都是他從零到有親手製作,創作過程精細而費時。
徐瑞憲目前在紐約生活與創作,這次在紐約展出的作品,分別代表他對自然、環境的關懷,以及童年記憶的懷舊追想。他的作品《童河》,是64艘以陶燒成的白色紙船,在機械的節奏控制下,依和緩的韻律擺動。這件作品是他對童年和早逝的二姊的紀念。小時候常在河流邊折紙船玩耍,他的第一艘模型船,就是二姊打工買給他的。

理性與感性相互衝擊的藝術作品


《痕跡》如跳舞般擺動的炭筆,則是一筆一劃,有意無意地留下了時間的痕跡,如同歲月不經意地在生命中留下印記。徐瑞憲在2002年因一場意外,從住所6樓摔到1樓,當躺在地上發現自己還是醒著的時候,他領悟到老天還有任務給他,接下來活著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賜。因此他每分每秒都珍惜,在創作中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在他的作品《生滅》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述說對生命與自然的省思,藉由淺顯易懂的裝置,傳達生態平衡、生命之前各物種平等的意念。
徐瑞憲說,在工作的時候,被銳利金屬割傷流血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甚至有些作品上還留著他的血跡,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到非常快樂。
「因為這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
DATA
詩意的理性,溫暖的冰冷
展覽日期:2013/01/11-2013/03/01
展覽地點:紐約伊勢文化基金會
555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12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你快樂嗎?面對收藏這件事!

【文/陳啟正】
忘了曾經在那裡看過,記憶中有這麼一句話,意思是:面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教育重點應是要讓孩子在社會中成為可發揮所長的一項資產,而不是人人望而興嘆的負債。同樣的邏輯,倘若我們擺進藝術收藏,那麼經營收藏的旨趣,或許就是應該讓收藏行為成為令自己快樂的資產,而不是成為反倒令自己患得患失的負債。
會有這樣的感觸,當然與周遭朋友的收藏際遇所觸發有關。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年前有位熟稔的朋友打電話給我,憤憤不平地訴說著,前不久在網路拍賣以「重金」購得一件清代〈翡翠龍首帶鉤〉,但爽快轉帳付錢後,卻發現收到的帶鉤竟是一件現代仿品,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採用的網購方式其實並沒有真正下標,而是雙方透過電話議價成交,也因此對方在確認貨款入帳並且寄出物件後,竟從此神隱不接電話,讓他有種吃虧上當、卻又投訴無門的憤懣與無奈。
其實筆者也有類似的慘痛經驗,以致面對這種虛擲千金的痛苦,電話一端的我,不僅可以完全感同身受,而且更能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為朋友分憂解愁。事實上,接聽電話之際,我的視線所及也正盯著置於書房案頭的一件「金代玉器」,這件玉器也是多年前以「重金」購得的仿品,而且也著實為此難過了好一陣子。我的痛苦甚至一度影響與家人的日常相處,遂讓自己當時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
時間一久,我終於發現,由於自己不快樂,也連帶感染周遭親朋的不悅,但諷刺的是,我的不快樂,竟然是來自原本其實想讓自己快樂的追尋。那麼,從想快樂卻導致不快樂的源頭反思,畫面停格在即將快樂的當下,也就是即將發生購藏行為的那一刻,原來多數人所預設的心理期待幾乎都是想要快樂的那一畫面,而忽視了其實也可能導致不快樂的自然心情反應。於是在預期心理的強烈反差下,答案揭曉的瞬間,倘若結果不是心中所預想的那樣,則即刻湧現的失落情緒,也就足以讓自己頓時由天堂跌落到無底的深淵了。
也因此,要預防追尋文物之樂而產生不快樂的反差,其實最根本之道,莫過於在尋求快樂的當下,也須預設快樂也有可能變調的心理準備,換言之,在最初把最壞的結果都預先考量,或許期待落空後的挫敗感也就會大大降低。筆者以為,培養承受後果的堅毅能力無疑是向不快樂說不的最佳法門,只是如此簡單的道理儘管人人都懂,然而一旦遇上卻又往往難逃心魔的折磨,於是最後剩下的關卡就只是自我修養的問題了。
修養是一種面對問題的釋然態度,也就是說,問題既然已經發生,但關鍵之所在,其實是到底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它!舉例來說,即便是發現上當的當下,與其把心緒浪費在咒怨對方,不如轉念想想:其實是對方從此失去了一個好客戶。這不是自我解嘲的阿Q想法,而是對自我行為的負責態度。千萬別失焦了,購藏古董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自己快樂,但快樂往往是必須經營的,否則就只是一種虛幻的感官快樂而已。如此看來,也許我們都過度沉緬於被騙後的自我哀憐,以致忘卻了何以會受騙上當。請恕筆者直言,上當受騙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許多的前因往往是發軔於某種貪念;例如,想要擁有是貪、想要更便宜也是貪、想要轉手發一筆橫財那更是貪,既然收藏的起心動念都是貪,又何必太計較別人比自己貪。
筆者無意主張賣人假古董可以合理化,甚至強烈認為蓄意欺騙其實有辱斯文,只不過既然對方一開始即有欺騙之心,受騙上當後,徒然一味怨懟也無濟於事,不如把心思花在自我檢討何以會受騙上當,認清自己的弱點,吸取經驗教訓,如此一來,自以為是的失誤就會轉化為快樂的資產,而不是繼續沉淪於不快樂的負債。
【《典藏古美術》2012年3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親愛的,我們壓縮了整部文學史──七年級小說寫作者的文學位置

【文/朱宥勳】
●我明白,因為……
2011年9月,《聯合文學》主辦了「私文學年代:七年級作家新典律論壇」,這場大型活動邀請重量級學者、作家與年輕作家對談,用意隆重。其中我忝列小說場次之一員,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小說場主持人是台大台文所前所長梅家玲老師,對談人為前輩小說家郭強生老師。在整場活動中,郭強生老師不斷追問:「七年級」的文學能夠成立的風格或現實基礎何在?
在討論過程中,郭老師並不滿意「我們」的答覆,雖然梅老師幾度緩場,但往復之間的火花仍然難免。事後回想起來,我覺得最值得注意的不是討論內容,而是台下聽眾的反應。這場辦在台大文學院的活動,聽眾多半與我們同世代、或者略小一點,當「兩造」互相爭持之時,我卻隱隱感覺到整個場子的氣氛被聚合了起來。聽眾們似乎不只是感覺自己聽懂了「七年級」的答覆,還不斷地想要舉手發言,更進一步加入討論、補充說明「七年級」的文學想像。
對我來說,這種「我明白,因為我也是這樣這樣想……」的感覺,比什麼都具體地證明了「七年級」世代感的形成。
「七年級小說寫作者」一詞最客觀的定義即出生在民國七十年到七十九年之間的寫作者。因此這份名單上可追溯到賴志穎、黃崇凱,下可觀察到朱宥任及其同齡者為止。從二十四歲到三十三歲,這個世代正值初入社會的第一個十年,於文學、於個人的生命都猶有變動的可能,但已經有不少人立定志向要寫,且也寫出一定成績了。如果我們稍微放寬年齡標準,與這批寫作者同時「出道」的還有六年級末尾的徐嘉澤、徐譽誠、洪茲盈;他們相似的文學養成、彼此之間密切的交遊與文學往來,更證明了他們在文學場域上的近似位置,應將他們列入這個世代一起考慮。
讓我來武斷劃分的話,我會說文壇的「七年級元年」應當是2010年。在這一年,先是《文訊》動用年中的數期雜誌,大規模製作了各個文類的七年級專輯。年底,挖掘、培育了六年級作家已現成果的寶瓶文化,在總編輯朱亞君的策劃下,大手筆地推出六本新人作品,其中就有神小風、朱宥勳兩名七年級小說家。隔年,秀威資訊總編輯楊宗翰邀集六名「七年級」為主編,出版了《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台灣七年級散文金典》、《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其中「小說」一書所選錄的名單,現在看來仍是七年級小說寫作者的代表性隊伍。
當時我描述他們為「重整的世代」,如今看來得到了印證──正如之後將討論到的,七年級寫作者幾乎是將整部文學史「壓縮」在自己身上了。如果我們把視野推展到小說以外,六十九年次的出版人陳夏民也在2010年創辦「逗點文創」,出版了大量「七年級」的詩集。至此,「七年級」這個斷代劃分已經進入文壇視野,在王聰威、甘耀明、伊格言、高翊峰、童偉格等六年級作家紛紛繳出有分量的長篇小說站穩文壇之際,填上了「新世代」的空間。
●照顧的線索
如果「七年級」是一個人,並且明天就要上台領獎的話,他的得獎感言除了爸爸媽媽,下一個要感謝的很可能就是六年級的小說家。這批小說家包括許榮哲、李儀婷、高翊峰、伊格言、李志薔、王聰威等人。這些在2004年結合為文學團體「小說家讀者8P」,試圖以各種實驗性行動撼動封閉的文壇的小說家,無論他們那些引起爭議的行為功過如何,他們培育下一代文學新秀的貢獻卻不容抹煞。他們帶著一種或許是傳承自已故的袁哲生與小說一哥駱以軍看顧他們的溫煦情意看顧著下一個世代,而成為七年級小說寫作者文學上的導師、或甚至是盟友。
在「8P」這個名號漸漸少人提起的這幾年間,這些作家駐在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已邁入第八屆,從這個營隊汲取新血的「耕莘青年寫作會」也成為新世代小說寫作者的重要陣地,賴志穎、黃崇凱、神小風、林佑軒、朱宥勳均與此有淵源。「耕莘」之所以能夠有此成果,主要的關鍵在於它有一套建立初寫者基本功底的技術傳統。一般寫作者避談技術,認為此類技巧無關文學宏旨,不應在此多下功夫;但正因它不是寫作者最終的追求,所以明確地讓初寫者了解,才能擁有處理各種文學題材的基礎工具。這種做法引來了「得獎體」的非議,但我認為這些小說技術,其實是台灣已經發展得非常精純的現代主義式短篇小說的經驗總結,它當然有它的局限,但在一萬字左右的篇幅中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這也是這批六年級小說家所傳遞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現代主義美學規範,以及在漸形失控的文學獎、文學新人拔擢機制裡面寫作者所要面對的現實處境。
「一獎成名天下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六年級到七年級,文學獎在數量上的膨脹以及信用上的貶值,正與整個台灣的學歷通貨膨脹同進退。陳柏青〈活著的遺產──我的文學獎意見〉一文非常細膩地寫出了其間的問題,結尾他(對自己)許諾道:「我想追求更困難的事情。那樣的困難包括,捨棄所有已知的可能,偏離便捷的道路。」文學寫作者當然都戮力向想像力的極限之外探索,七年級的優勢和困境其實是同一件事:我們早早站上的巨人肩線已經這麼高了,再往上跳是如此地困難卻又如此地令人期待。
除了六年級作家,學院也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培養基。前文提及的郭強生老師所任教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培育寫作人才不可勝數,光是七年級小說寫作者就至少有神小風、陳育萱、連明偉、葉佳怡等人。東海大學周芬伶老師積極經營文學讀書會,學生中已有楊富閔、包冠涵出版個人小說集。世紀之交才進入學術建制的台灣文學研究所,更由於其新生系所的可能性和對現代文學的深入理解,而成為新一代寫作者的搖籃,如台灣大學梅家玲老師對年輕寫作者的照顧、政治大學紀大偉老師對寫作者的吸引力都發揮了影響力;陳柏青、楊富閔、朱宥勳、盛浩偉均在此列。
這些來自不同角度的幫助,在某些層面上構成了一個相對過往較為友善的創作環境,包括更多元的思想狀態、更大量的露出機會(雖然報刊篇幅萎縮,但文學獎的數量補足了這個部分),以及更自由流通、更扎實的文學知識取得管道。
●「側看」與文學史的壓縮
然而,也並不是沒有對七年級的批判之聲。前文提及的2010年《文訊》專輯中,季季老師的〈新鄉土的本體與偽鄉土的弔詭──側看80後台灣小說新世代現象〉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季季老師在政治大學長期開設寫作課程,加上多年文學獎評審經驗,對年輕寫作者的作品有直接接觸,然而這篇文章卻爭議不小。她批判七年級的寫作不夠鄉土,甚或是「偽」鄉土,這牽涉到非常複雜的寫實主義與鄉土文學的問題──包括哪些經驗值得書寫、哪些經驗不值得進入文學、文學是否「應該」或者「如何」反映現實……此中爭論,其實已上到文學目的論與本體論的高度,加以「世代」帽子扣下,本來就容易引起激辯。
我覺得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文章刊出後,後嗣七年級寫作者的回應場域全在網路上,而不及紙本媒體。也就是說,這次爭論甚至不存在「兩造」,季季老師很可能根本不會看到這些回應。這麼說來,這些七年級的回應其實並不是要寫給前輩看的,而毋寧是對同樣在網路之間遊走的同世代者致意。這又是世代感形成的另一證明。
其次,季季老師在文中有一句看似無關主旨的問句:「台灣的80後作家,是否一定要有高學歷?(上世紀的黃春明、七等生及我都沒讀大學)」這後面隱藏的是「文學」與「知識」互相對立的傳統迷思。文學創作的深度當然不必然與學術訓練相關,但七年級的崛起或也可澄清「學術訓練越高、越寫不出東西」的偏見,這是台灣文學史上作家平均學歷最高的世代。絕大多數的人都畢業於或正就讀於研究所,大學畢業已是基本底線,這當然跟台灣整體的教育環境直接相關,而不獨是文壇世代現象。
我認為,雖然有人認為延長的學院生涯使得七年級寫作者的生活經驗較為單一,但相對地,七年級寫作者在經典文本的閱讀、理論理解和文學生產機制上的思索,卻帶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文學思維。因為這樣的背景,我們在寫作風格上的「世代共相」更不容易出現,因為每個人汲取的文學養分南轅北轍,整個文學史的各種流派壓縮出現在同一個世代裡面。神小風、陳育萱對女性議題的著力,賴志穎的性別與歷史交纏,林佑軒的跨性別展演,黃崇凱、盛浩偉對個人處境的現代主義式思考,陳柏青、朱宥勳的形式探索……以往以一個思想名詞標定一個世代的文學史論法已經不敷使用了。
最重要的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季季老師的「側看」何以引起不滿、郭強生老師的追問何以分說不清,都找到了理解的線索。我們其生也晚(歪),前代作家的「現實」不見得能夠親歷,多是透過文本資料的再現去思考的。也因為「看多了」,所以我們對文學介入現實的效用心知肚明,知道文學僅能提出問題而非解答,而未經馴化的題材強行置入小說只能適得其反。因此,從小說作品看,我們似乎非常的「不現實」。
然而七年級是不關懷現實的一代嗎?我想事情正好相反:從學院出身的七年級寫作者其實有非常強烈的現實關懷,而且由於學術訓練的整齊,我們在這些議題上更敢於拿出論證(而且知道如何「柔化」生硬的論點)、更敢於基進、更堅信捍衛生活中的民主空氣是必要的。這不是表現在筆端的,而是表現於每一個出現在社會運動場合的身體、每一個臉書串聯連署的簽名上。在前代作家「文學與政治分離」的觀念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卻比他們更古典地隔代遺傳了1980年代、甚至日本時代的一支作家反抗譜系。
林佑軒的〈有人溫泉水滑洗凝脂,有人拔劍四顧心茫然,有人天陰雨濕聲啾啾〉處處以自我嘲諷來自省,幾乎可以視為整個世代的共同心聲:「很多人對我說過,你不是衝組的,你不是站在前線,被警棍痛擊的人。我仍然希望自己能與抗議者的肉身同在。這不是隨隨便便打個卡、寫個文章致敬:我與你們精神同在,就可以的……有作者好談寫作之神聖,遣詞調句之勞瘁心力,於焉而有眾星雲集之書腰推薦、璀璨奪目之推銷文案,我漸漸覺得狗屎。精神的勞瘁乃在肉體飽足後才能發生。有些人肉體飽足不了。有些人也想勞心,上天卻沒賜他一張書桌。」
這篇極寫寫作者如何面對文學、現實與社會理想之間的關係,並且直探文學與實踐的倫理拉扯、反省寫作者的位置及其作為的文章,並不僅是「個人意見」。它在網路上貼出之後便被同世代的寫作者與文學讀者們大量轉載,相關討論之盛,可見其擊中人心的程度;作為對比的是,該文在投稿梁實秋文學獎時,評審徐國能老師卻認為「作者無法掌握社會運動,文青之作成熟性有待加強。」足見世代之間的感覺結構落差已經形成,關懷與思考的基點有所不同了。
●等待一部決定性的作品
無論世代的整體面貌如何、壓縮多少文學思考於一身,當坐在書桌前面時,誰都是獨自一人;最終的考驗還是寫出的作品能否回過頭來加入這一部文學史,並且以其秀異的樣貌引逗後世讀者反覆閱讀。七年級世代「進度」最快者已出版三本著作,也還有正在出版的起跑線上蓄勢待發者。在這當中,已經有廣泛受到肯定的小說集、也有在新作中做出突破者,但總還缺乏一本如2009年甘耀明的《殺鬼》那樣奠定六年級地位的大作。誠如王德威所言,台灣的七年級寫作者已有了不錯的起步,接下來等待的當是「有個領軍人物或某個盛大事件,一下子把新世代給推出去,打開目前僵局。」七年級小說寫作者的基本條件已然齊備,而我們所身處的台灣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似乎還看不到太多希望。
這所有的一切,在這個文學世代的下一個十年之間,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文學還能不能繼續成為洞穿混亂世界的光,能不能探測到、甚或是建構出島上人們的集體情感?這或者將是「那一部小說」來臨之際,我們可以認真搜讀的問題吧。
◎本文作者簡介
朱宥勳
1988年生,現為清大台文所研究生,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竹塹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及國藝會創作補助。漸漸習慣甚或是喜歡各種誤讀誤寫,比如把小說當成論文、文獻當成章回、詩當成書信、散文當成戲劇,之類的。著有小說集《誤遞》、《堊觀》,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文學的冒險家

【文/郭強生】
文學世代之說,曾幾何時不再是從風潮思變的社會年份來劃定,而是轉向了作者的出生年份。沙特與卡繆,前者1905年生,後者1913年生,放在今天就是兩個世代了,但他們卻同屬於存在主義的里程碑。維吉尼亞.吳爾芙與E. M.佛斯特,兩人出生只差了三年,前者卻已經一躍進入了意識流的書寫,後者則仍固守傳統寫實進行英國殖民帝國瓦解後的省思觀察,各吹各的調。
台灣文壇吹起的年級熱,始作俑者應該可歸於英美的文學雜誌。從1990年代起,它們常會推出「四十歲以下的頂尖小說二十家」、「二十位最被期待的三十歲未滿小說家」之類的專題,頗有促銷效果。新秀的亮眼與不惑之年的實力累積,各自得到鼓勵與肯定,有助於創作與閱讀的持續保溫,而幾位上榜者也都能更上層樓,如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麥可.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麥可.謝朋(Michael Chabon)等。
但回到文學創作之本身,究竟這些個體戶能否凝聚力量,開創人文新想像,才是最值得關注的。歲月不饒人,二十年忽焉而過,當年上榜者如今不復記憶的仍是多數。
我雖然從來搞不清楚,近年來許多小說獎出身的新銳到底是屬於甚麼年份,但是因為從2000到2010年間,我致力於創作研究所的教學,與七年級年輕具寫作熱情的學子接觸甚多,倒也想與他們多說兩句,我的感想。

話說2000年因為當時的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楊牧的力邀,我從美國返台,投入了當時全華人世界第一家以創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所創立。當時,這個研究所的全名為「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簡稱「創英所」,把中文創作與英美文學綁在一起,堪稱絕無僅有。
而學生進來了才知道,絕大多時間上課讀的都是英美文學,一年級還要修整年沒有學分的英文閱讀課,到了二三年級許多課上的還是台灣尚無譯本的英文原文小說,學生們都讀得辛苦卻充實。一般二年半就拿得到的碩士學位,在這裡幾乎都要四年才能畢業。
當時主要負責這個所的規劃的還有系主任曾珍珍(她也是翻譯家),以及小說家李永平。讓同學多吸收英美甚至世界文學,是我們三人都具有的共識。這點絕非挾洋自重,而是我們認為文學創作就是文字,一個寫作者就應當對語文有高度的興趣,尤其去發現共同的人性體察透過不同的語言文字會是如何的表達,當是非常有趣的驚喜。
我們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儘管外人看我們覺得霧裡看花。我們在花蓮的後山校區裡讀寫,師生關係親密融洽。每個學期,同學課堂上總會完成幾篇作品,有的就拿去投了文學獎,結果發生了我們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接下去連續多年,舉凡受人矚目的文學獎,東華創英所同學總是名列前茅,甚至還出現前三名包辦的情況,因此常有評審戲稱,要不要把東華創英所的另分一類比賽。
但是,這時卻是我隱隱感到不安的開始,因為我曾經在創所之初,寫下一篇如同自我期許的文章〈文學版圖因此完整了一些〉,裡頭我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的文學教育本身沒有變化,又如何能期望在一成不變的系統下教出來的學生能帶給文化生態任何轉機?……在我們文學生態與文化產業環節中,有許多脫落的環節需要補上。文學創作所正是其中的一環,相信它的畢業生在未來也會陸續填補此刻的漏洞。我們不僅需要好的作家,更需要優秀的編輯與翻譯家、編劇與製作人、出版人、書店經營者與作家經紀人……
為日漸窄化的大學文學教育補強,希望在文學理論之外,藉創作教學培養出不同的文化人,改變已被排行榜與文學獎操控的文學品味,這是我一本的初衷。某方面來說,我們好像是做到了;但是,突然像被打上聚光燈似的,「東華創英所」一下子每年報考人數激增,我們開始超出負荷增加招收名額。我們在校內被看作是一群不跟其他系所「資源整合」的怪胎,受到側目與攻擊;在校外則被認為在製造品牌。過度受到「關注」的結果,加上與外系間不斷發生的紛擾,最後不得不在前年停止招生。
倒真應驗了李永平在最初曾有的一句無心之言:「我們只要做十屆就好,讓大家知道我們能,就夠了。」

有人認為,七年級的作家與六年級最大的不同,是出身於學院者越來越多,而尤其又數從「東華創英所」畢業的這一群格外醒目。我來把這段始末托出,作為對七年級作家的一點提醒──
文壇也好,學院也好,都像是一部機器,要不被快速捲進它固定的運作裡很困難,但也可以很簡單。
很多人只注意到「東華創英所」出了這麼多得獎人,但是或許沒注意到,很多得獎多次的同學都沒急著出書(如連明偉、陳育萱、廖律清、米爾……),因為我們告訴他/她們,一定要堅持作品出版時長成甚麼樣子。有些則是不急著出手,快到畢業時或等畢業後才一舉拿下大獎的(如葉佳怡、許家菱……),因為我們教他/她們,只有自己最清楚這篇作品有沒有寫出自己心裡的真實,而不是評審。
此外,我們的畢業同學中,有的現在是成功的出版人(如「逗點文創」的陳夏民),他把編輯出版當成另一種的創作。有的在寫作之外也成了封面與裝幀的設計好手(如寫詩與小說的王金喵),因為有誰會比他們更知道作家想要的是甚麼?不少人也在從事翻譯,因為他們能讀原文並且寫作,特別翻得出原著的神韻。噢還有,因為加強了他們的英語能力,他們不少人去海外遊學打工,增加人生閱歷。更有成為環境保育講師的,正在練習駕船出海……
以前大家覺得我們在教出一個個作家,現在證明了,他們一直在寫,卻不見得只能出書跟得獎。
我如今可以很欣慰地說,不,作家這個身分太狹隘了,他們是「文學的冒險家」。

雖然「東華創英所」只有十屆,但對於我而言,如同完成了自己作品中的一部,永遠會有下一部。更要一提的是,曾經在這個後山的校園裡,不是作家在教學生,同學們也在教老師。那是一種感染,一種互動與交流。曾經來過東華的駐校作家,好幾位也因這駐校的一年時光,幫助他們完成了他們的重要作品。
施叔青女士在花蓮動筆她台灣三部曲中的《風前塵埃》,前年再度請她專程從美返台參加研討會,她等不及放下行李就獨自漫步到文學院裡回味往昔。
陳雨航航叔擱筆三十多年後完成了《小鎮生活指南》,逢人便說是花蓮一年讓他又有了提筆的慾望。而我自己,也在暫停小說創作十三年後,再度上路完成了《夜行之子》與《惑鄉之人》。而且很湊巧,卻也像必然似的,同樣是創英所畢業的方梓,出版了《來去花蓮港》,與《惑鄉之人》、《小鎮生活指南》、《風前塵挨》以及另一位東華創英所畢業的甘耀明正在進行中的長篇,我們都是以花蓮作為題材……
三十多歲時回國,來到花蓮,加入了這場打破學院體例的文學教育革新,與前輩楊牧、李永平、駐校作家施叔青、亞弦、陳雨航、劉克襄、莊信正、馬森、羅智成……一起共事,我如今回想起來何其榮幸,也頗多感觸。
文學需要的不是專家,而是更多的冒險家,才能找出新的路子。曾經,創作所碩士論文採創作令人耳目一新,台文系關注台灣現代文學也吸引了年輕作家,只是,學院派當道很快地又出現了過盛的趨勢。七年級的作家在為出書與得獎與否興奮或失落,仍感嘆文壇資源不夠分配之際,如何不讓文學僵化,不讓自己在既有的遊戲規則中安適,恐怕才是接下來真正得要面臨的課題。
◎本文作者簡介
郭強生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戲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著有小說集《作伴》、《掏出你的手帕》、《傷心時不要跳舞》,散文集《就是捨不得》、《書生》、《我是我自己的新郎》,系列長篇小說《夜行之子》入圍博客來嚴選、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與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劇本《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給我一顆星星》獲文建會劇本創作首獎。至今已出版中文創作作品二十餘部,及英文文學論述專書Ghost Nation: Rethinking American Gothic After 9/11。最新作品為長篇小說《惑鄉之人》。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上)

【文/鄭慧華、張玉音】
當要鋪陳台灣藝術團體或結盟形式空間漸次的轉向,相較於自1980年代末,歸國藝術家為在美術館與商業畫廊另闢蹊徑,以成立自身的空間,保有藝術展示的自主與獨立性,故而造就了台灣早期「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前衛、邊緣與官方對立的在野姿態。如今,這類空間似乎不再那麼「野」了,自官方補助制度的建立、公部門釋出資源的增加,以及藝企的結合與挹注,與政府或視商業模式對立的途徑不再僅是唯一,更多靈活與結盟的機制也因之漸次產生。
通過實踐去思想
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
都市空間裡的非營利藝術組織總是需要可觀的資本支持其生存,去年3月31日,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忠泰基金會的「城中藝術街區」進駐計畫結束後,也面臨了何去何從的問題。然也因為這個機緣,讓打開─當代開始了下一個游牧和歷險的過程。「打開–當代搬去曼谷了」—藝術界裡傳著這樣的消息。對一個具有能動力的藝術組織來說,實體空間未必是其存在最終必要的歸宿,然通過了實體空間,它卻能具體表現出其組織的組成形成和意識型態。對一個外圍觀察者來說,「打開–當代去曼谷」投射出了好幾層關於「空間」、「場域」,甚至是當代藝術社群的集結意義:表面上,它是實體空間的游牧狀態,實質上,則是一群人試著開展其社群能動力的實驗過程—它意味的不只是實體空間的搬移,還指向「空間」通過社群而創造出的詩學。而台灣和泰國兩地之間所連繫和觸及的文化與空間政治的命題,則更直接以其地緣政治、社會交往關係與之碰撞。
「台-泰」交流裡的藝術知識生產

「台泰展」於曼谷文化藝術中心開展。


去年8月,打開–當代的成員在泰國藝術家雙人組Jiandyin(Pornpilai 與 Jiradej Meemalai夫婦所組成)的協助下,進駐曼谷西側位於中國城附近華藍蓬(Hua Lamphong)一帶的三層樓建築中,他們打算以半年時間駐地考察與交流,看看能夠發生什麼。這個實驗逐漸觸發了11月底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CAC)的展覽「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以下簡稱「台泰展」)。
在一個場合相遇後,許家維(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現任站長)邀請我參加「台泰展」的開幕座談討論,我毫不猶豫地答應。原因之一,我好奇何以是「台灣-泰國」?原因之二,這可能是近年來少數幾個通過社群自我組織力量而發生的跨地域交流案例之一。再者,打開─當代的移動代表了什麼?更進一步地說,這些使我想要一探究竟的疑問都來自於一個基本的問題:當代藝術的生產、方法、語境和所謂的「國際交流」,通常是依據什麼樣的路徑來完成的?而打開─當代這次的進駐計畫是否有其別於我們所慣常的認知和實踐模式?許家維告訴我,一連串的交流與合作起始於他和Jiandyin在2010年夏天於紐約的藝術機構ISCP駐村時結識,這件事又產生另一個問題:台灣和泰國或鄰近的東南亞國家相距不過三、五小時航程,藝術家卻往往需要通過遙遠的巴黎、紐約、柏林或倫敦這些「歐美藝術重鎮」才能彼此結識,若非經此途徑,我們和鄰近區域的藝術社群總難以認識對方或甚至見到對方,這中間隱含著一條藝術知識生產路徑中的意識型態。
無獨有偶,去年年底,由陳界仁所策畫的四場座談「拆除前夕」中,幾位講者也都具體提出了上述的問題意識:龔卓軍探究在台灣現代美術空間與系統的誕生與發展過程,如何在西方作為前沿和主導的藝術建制底下面臨現代性「被延遲」的狀態,如何重省與「突穿」這樣的狀態;黃建宏深入藝術生產中的「潛殖民」如何以背後之政治經濟架構內化到當下的種種機制與流程制度中;藝術團體「奧賽德工廠」的廠長高森信男(Nobuo Takamori)以自己近兩、三年來於東南亞、拉美地區的考察與策展實踐,反思藝術建制背後邊陲對西方藝術場景/產業的「朝貢體系」,他認為:這樣的朝貢體系致使邊陲的「朝貢者」彼此看不見對方而只看到了遠方的「中心」。高森信男以「朝貢體系」作為批判性的修辭,試圖以此來審視更大範圍下的文化殖民與治理意識,而這樣的狀態又是如何通過資本累積、話語權的掌握而內化至當下對藝術生產的各種想像中。而黃孫權的最後一場講座,則是以更具制高點的審視方法談論台灣冷戰時期到1980、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意識政治、經濟政治如何展開其對文化、藝術的整體驅策與治理的過程。
打開─當代決定游擊轉戰曼谷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通過ISCP這個駐村結點所意味的地緣政治與它的敏感之處,更進一步,這個行動碰觸到當代藝術中各種資本的流向與目的如何造就了這條我們向來依賴的「朝貢」路徑,並開始「摸索」另一種可能性。打開進駐曼谷這件事所反映的也不僅止於「尋找另一個可負擔得起的空間」和「藝術家的旅行冒險」如此簡單,而是在上述的相遇中展開了它下半段的故事—一個社群以行動去重新思考「地方」和「地方」之間的關係。這個過程與思考的交織再賦予「空間─場域─社群」更多複合意義,並也回復到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陌生卻真切的種種撞擊。
※延伸閱讀: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獨居的藝術

【文/馮光遠】

給我報報總編輯 馮光遠

「獨居」,對有些人來講,永遠是個會讓他們興起悲天憫人情緒的詞彙。
以我為例吧。我獨居一陣子了,雖然家裡成天一堆閒人,不,朋友,進進出出,可是這些隨時登門吃喝的朋友還是喜歡稱呼我「獨居老人」,好像「獨居」後面除了「老人」,就沒有詞可接了。
「因為你是獨居老人,所以要經常來看看你。」老友一邊搜索著紅酒酒櫃,一邊漫不經心地說著,不清楚我倆交情的人,也許會被他的善意感動到,可是我心裡想的只是,「看我?還是看我酒櫃裡的酒?」同時擔心藏在底層的好東西被他挖出來。「哇,你還有一瓶Stag’s Leap,雖然不是Cask 23,聊勝於無。」老友找到一瓶他覺得可喝的酒,難道這就是他探視獨居老人的報酬嗎?問題是,就算我是獨居老人,可是過來打個招呼,有必要喝這麼好的酒嗎?
當然不是每個獨居者都跟我一樣,因為家裡儲藏一堆酒精性飲料,所以經常有不速之客來訪,獨居者之所以常被群居者憐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群居者喜歡用他們群居的邏輯來想獨居者,想著想著,感情豐沛的群居者,甚至會流下悲憫的眼淚,「老馮真可憐,哪天臥病在床,要喝杯水都還得自己下床去取。」如果群居者會這麼想,我不怪他們,因為他們不懂獨居者。以生病為例吧,獨居者想的其實是,「老林真可憐,臥病在床,還要隨時下床,幫被他傳染的兒子女兒老婆一家三口去倒開水喝,萬一水太燙還會被太太小孩嫌,唉。」
看到沒,這就是獨居的好處,也許你不確定當生病的時候,有沒有人來服侍你,可是你非常確定,當生病時,沒有人還在這節骨眼等著你去服侍他,甚至他們。
老實講,獨居久了,有時還會覺得,當初怎麼不早一點獨居。
理由太多了。例如,你可以坐在馬桶上把整份報紙看完都沒有人催你,甚至,因為坐太久,連衛生紙都省了,為什麼?都乾了嘛,還擦什麼擦。又例如,看電視的時候,不會有人一直在旁邊囉哩囉唆「你還要看多久,換我看了啦,還要多久,換我了啦。」殊不知,類似的重複性語言,經常是造成一個家庭器皿家具破碎的主要原因(不過如果碎掉的是電視,至少以後不會再聽到這幾句話就是了)。
不過我認為,有些獨居者應該被排除於「獨居」這詞之外,因為他們養寵物。是的,一個獨居者如果受不了孤獨的感覺而養了一些人類以外的生物,就不應該被稱為獨居者。所以你在真正的獨居者門外,是聽不到「寶貝,怎麼又把媽咪的襪子給扯破了?」或「走,心肝,陪把拔出門散散步去。」這種話的。
獨居跟孤僻不應該是同一國,所以獨居的人雖然一個人住,可是處在這社會上更要有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比方說,假如有個餐館不歡迎單獨一個人前往用餐的客人,此時悲觀的獨居者也許會自怨自艾,覺得社會怎麼對獨居者這麼不友善,可是樂觀的獨居者就不會有這種反應,他會一狀告到保護消費者的單位,或者待在現場,用傳教士的精神跟餐廳老闆討論服務業的真諦。
對了,講到對獨居者不友善,超市裡頭最是明顯。蒜頭有必要都是幾十個一包賣嗎,我只需要三顆怎麼辦;對不起,請問有沒有更小瓶一點的辣椒醬,你們架上的這個size,等我用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大概就已經發霉了;喔,我知道洗衣粉擺久了也不會壞,可是真的沒有更小包一點、不是針對洗一家子衣服的包裝嗎?
總之,獨居的藝術並不難理解,敞開心胸,每個人都能獨居得很舒服。我比較擔心的,是那些獨居的藝術家。
【《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倒看成人世界 ─ 《長襪皮皮》中的兒童角色

【撰文/諶淑婷】




從《長襪皮皮》(Pippi Langstrump)的出版時間1940年代來推算,《長襪皮皮》已經是七十歲的「祖母級」童書,但阿思緹‧林格倫(Astrid Lindgren, 1907-2002)所塑造的皮皮兒童形象依舊讓現代讀者感到驚奇。
鬼靈精女孩原是作者化身
1907年出生的林格倫,誕生於瑞典小農莊,和她筆下的皮皮一樣,是一名頑皮、 聰明、勇敢、鬼靈精怪又精力旺盛的女孩。但林格倫的成長歷程並非一帆風順,她在十九歲時未婚生子,被迫將孩子送到哥本哈根寄養,自己則投入職場工作,直到結婚之後,才接回孩子一起生活。
而《長襪皮皮》便是她在看護臥病在床的女兒時所誕生,「說什麼故事好呢?」「說長襪子皮皮!」小女兒卡琳的一句話,決定了故事的主角,也開啟了林格倫成為瑞典國寶作家的契機。皮皮其實是林格倫的童年寫照,生活在農莊裡的她,童年儘管貧困,卻過得多采多姿,天天在大自然裡玩耍,擁有一顆珍貴的赤子之心,直到七十多歲,林格倫還是會爬樹,因為大自然對她來說是另一個家,樹上是最舒服的休憩地點。
令人感佩的是,林格倫不只勤於筆耕,她也汲汲致力於兒童權益及動物保護工作,1978年林格倫獲頒德國「出版協會和平獎」時,發表了「決不施暴」的演說,探討兒童教育與暴力議題,隔年瑞典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面禁止體罰的國家。1987年,瑞典政府又通過「林格倫動物保護法」,做為她八十大壽的生日禮物。
堅持社會公義、為弱勢群族群爭取權益,讓林格倫不只是一名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說過:「兒童比任何東西都還重要,如果我們想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就必須先從我們的孩子開始。」而她對兒童、動物、社會的關懷與思考,都體現在《長襪皮皮》中。
個性皮皮有自己的規矩
談長襪皮皮前,我們先認識她的鄰居朋友湯米和安妮卡,才會知道皮皮有多與眾不同。湯米和安妮卡是人見人誇的乖孩子,林格倫這麼形容:「他們倆都很好,很守規矩,很聽話。湯米從不咬指甲,媽媽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安妮卡不高興的時候也從不發脾氣,她總是整整齊齊地穿著剛熨好的布裙,小心翼翼不把裙子弄皺。」
湯米和安妮卡一切都很好,只是日子過得有些平淡。幸好長襪皮皮帶著一匹馬,還有名叫「尼爾森先生」的小猴子,搬入了他們家隔壁的「亂糟糟別墅」,讓他們的乖寶寶生活有了變化。
「沖天炮辮子、滿臉雀斑、像馬鈴薯的小鼻子、大嘴巴、一口白牙」皮皮的長相與一般兒童沒有差異,但打扮舉止卻讓成人看了皺眉頭,「皮皮的衣服都是自己縫的,她本來打算做一件藍色的衣服,可惜藍布不夠,因此又用紅布東補一塊、西補一塊。兩條腿上穿著一雙長襪,一隻棕色,一隻黑色。她腳上穿著一雙大黑鞋,比她的腳大了一倍。那雙鞋子是爸爸在南美洲買的,等她長大後就能合腳了。」簡單幾句關於服飾的描寫,已經讓讀者看出皮皮獨立生活、不受拘束的個性。
母親早逝,父親跑船,不代表獨居的皮皮是名缺乏「管教」的孩子,她有一套「自己的規矩」,比方說她能獨自料理家務、提醒自己該上床睡覺的時間,教訓欺負人的小男孩,也不屈服於威權壓力,雖然與刻板社會的要求不同,但皮皮仍是一名好孩子。而林格倫要做的,就是透過形象反差大的皮皮,扭轉一般大眾對兒童的刻板印象。....(全文未完)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3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替代性的文藝與傳媒系統可能否?——從反媒體壟斷運動談起

【文/王嘉驥】
從反媒體壟斷運動談起

策展人暨藝評家 王嘉驥

反媒體壟斷的訴求,近來在台灣似有演變為一股自覺運動的趨勢。文化界和學術界的知識份子,乃至於莘莘學子,紛紛加入這個行列。眼前,相較於政治力和資本家的金權,反壟斷的勢力儘管仍然微小單薄,如果能夠持續形成一股涓涓不斷的長流細水,發展為長期性的組織運作,這應是台灣之福。
已故的英國左派評論家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一直是我心儀的文化英雄。早在1961年時,響應當時英國傳播(communications)媒體因為缺失,遭到濫用,造成文化扭曲,所引發的激烈抗爭運動,他曾經撰寫深刻的專文。威廉斯指出,討論一個社會的傳播或文化,不可能不終極地討論到「權力」,尤其是「既有體制」(established institutions)和「金錢」的力量。(註)50多個年頭過去,台灣今日在惡質的傳播環境下,人們忍受的仍是這兩項最自私的壟斷勢力。
「既有體制」指的是政治上的威權和父權結構;「金錢」則是惟利是圖的「商業主義」(commercialism)。政治權力也罷,金權勢力也罷,兩者都是由上而下的控制模式。聽起來也許太過理想化,但威廉斯堅信,民主制度下的「傳播」應該屬於全體社會共有,不應該由少數的權力者壟斷,也不應該淪為商品行銷掛帥的廣告宣傳。他寫道:「民主體制的基礎在於一般民眾應有自己的控制權,而不該淪為任何人的標的物(targets)。」因此,他主張應該找到一種可以對立於商業主義和國家控制的傳播系統。於是,他提出了一套由下而上的制度運作。為了讓文化和傳播真正屬於社會所有的人,他認為應該分散傳播的控制權,同時,打開各種參與的管道,擺脫國家思惟,放棄以國家作為唯一的理想。
對威廉斯而言,更應該思考的是,傳播作為表達的媒介,能否真正為大眾所擁有?一如寫作者擁有自己的打字機,畫家擁有自己的畫筆和畫布,使他們在揮灑的同時,也能被大眾看見。對於此一替代性的「社會主義」方案,英國同樣知名的左派文論家伊格頓(Terry Eagleton, 1943-),在他2011年的新書《為什麼馬克斯是對的》(Why Marx Was Right)當中,重新加以引用,認為可以導正資本主義以商業和盈利(profit)為目的的缺失和偏差。
伊格頓將「傳媒公有化」的概念進一步落實並描述。他重申威廉斯的方案,認同文藝(arts)和傳媒(media)應該拒絕國家對其內容的控制,以及以牟利為動機的宰制方式。相反地,積極的創作者應該掌控自己傳播的媒介和內容。他具體建議,文藝和傳媒的實體「機構」,包括廣播電台、音樂廳、電視網、劇場、報社等等,都可以透過不同的運作形式,化為「公有」(public ownership);同時,其營運管理則是透過民主程序選出,分由公眾的成員、傳媒界的代表或文藝團體共同組成。而且,這樣的任命必須在國家體制之外獨立運作,能夠向公眾負責;除了提供公共資源的贊助,也能夠將社會共有的設施資源,「租賃」(leasing)給獨立的創作實踐者,或是以民主自治形態建立起來的公司,譬如演員、新聞專業人員、音樂家等等團體。這樣的話,這些獨立的創作者,就能夠免遭國家箝制,亦不受市場扭曲壓迫。
伊格頓還指出,資本主義下的傳媒對於有難度、有爭議,或有創造性的一些作品,往往避之唯恐不及,因為不利於盈利。也因此,他們往往將就一些庸俗、煽情,以及預設偏見的製作。伊格頓認為,社會主義的「參與式經濟」模式(participatory economics)要比市場導向的製作,來得更好。「通俗」也能深具專業水準,但又不吊書袋。然而,眼前我們在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之下,通俗往往意味著垃圾(junk)或媚俗(kitsch),觀眾反而受之綁架。伊格頓這些分析,何嘗不是今日台灣舉目可見的傳媒現實?羶色腥的挑逗和聳動,欠缺理性的情緒或身體煽動,粗製濫造的三流綜藝,或是政論名嘴信口開河的脫口秀,無一不是在商業消費的廉價暴利迴圈中來回往復。
傳媒因為被政治權力和資本家的金錢利益壟斷,社會隨之扭曲,人的價值觀更受綁架。如此,這個社會整體的文化不但瀕臨危機,其文藝成就又如何指望高度?在我憂心忡忡地看來,台灣社會眼前的政治與傳媒亂象,所導致的價值錯亂與低落,已經快速地造成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難以維續,遑論文化價值與文藝的創造。
註 本文有關威廉斯的引文,參閱Raymond Williams,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ty,” in Resources of Hope (London & New York: Verso), 1989, pp. 19-31.
【《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老軍營變身藝術新貴(上)

【文/陳意華】
近年來,亞洲藝術市場以倍數成長速度攀升,全球的焦點莫不寄望在這塊新興勃發的市場。翻開亞洲版圖,我們很難不發現兩個臨海的蕞爾之地,正如珍珠般閃耀著光芒。北以香港為中心,而東南亞地區則以新加坡為中心往外輻射,與香港條件相符,同樣具備金融、貿易自由港區的新加坡,近十年來,在新加坡政府大刀闊斧的積極建設下,逐漸走出一條繁榮似錦的面貌。
根據IFCD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前十大國際金融中心排行中,紐約居首位,其次為倫敦、東京、香港,新加坡則榮登第五位。這項調查以金融環境成熟度、產業支撐以及政策制度為參考依據,而香港與新加坡擠進前五大,顯現亞太地區位居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更反映了全球市場資金流向逐漸轉往亞洲這個新興場域。

吉門營房(Gillman Barracks)的畫廊散落於藝術園區各處,形成藝術新聚落。


除了經貿環境積極作為外,新加坡近年來在藝術產業基礎建設也不遺餘力。從2010年5月新加坡自由港(freeport)的正式啟動,提供藝術倉儲優惠的免稅制度,吸引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率先進駐其倉儲租用空間,接下來的免稅賦港區的擴張計畫,更將於2014年完成。2011年1月,由國際策展人羅倫佐.魯道夫(Lorenzo Rudolf)操盤的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ArtStage Singapore)隆重登場。今年邁入第三屆的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建立良好的口碑,成為亞洲地區繼巴塞爾香港藝博會後的另一關注焦點。2012年9月中,新加坡政府翻新一座荒廢已久的軍營,大力挹注千萬星幣,折合新台幣逾2億元,歷經兩年的整頓,打下藝術設施建置工作的基礎。
舊殖民建築脫胎換骨
市中心(City Hall)烏節路上櫛比鱗次的一棟棟購物中心,代表著東南亞地區龐大的潛力消費族群。新加坡除了舒適且綠蔭簇擁的環境外,聚集百家的金融機構,加上透明的行政司法制度、便利的基礎設施、低稅等條件,更吸引許多國外富豪進駐。而處位於高級住宅地段的吉門營房(Gillman Barracks),就是新加坡政府打造的新藝術中心。
占地6.4公頃的吉門營房綠意盎然,與新加坡城市花園美譽相襯,一、兩層樓的獨棟建築坐落其間,放眼望去掩映的綠蔭更顯生氣勃勃。以英國爵士韋伯吉爾曼(Webb Gillman)命名的「吉門營房」於1971年完成,原本是英軍第一米德塞克斯軍團駐紮的軍營,如今這塊舊殖民保存下來的風格獨具的建築,在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招商下,有望成為亞洲當代藝術的新地標,原本生硬冷酷的營區經過重新粉刷、修葺後展露了全新的風貌。外國旅人造訪吉門營房,可搭乘地鐵或計程車。
吉門營房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與裕廊集團(JTC)、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NAC)共同打造而成,而促成此舉的關鍵推手為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休閒與時尚專案總監陳維德(Eugene Tan)。陳維德於2010年上任後,立即著手進行吉門營房改造工程,主要目標即是打造新加坡成為亞洲當代藝術中心,吸引國際視野的創意人才、藝術家、策展人、藏家等進駐,營造藝術分享與交流的平台。陳維德表示,目前規畫吉門營房進駐的畫廊容量最多為19家。
選擇新加坡的理由

EQUATOR ART PROJECTS展出藝術家Filippo Sciascia個展「Lumina Mense」。(攝影╱陳意華)


吉門營房的藝術區初期進駐的畫廊約14家,分別來自於日本、韓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澳洲、中國以及新加坡本地,其中資深畫廊包括代理中國藝術家曾梵志的香格納畫廊,代理草間彌生的Ota Fine Arts,以及來自紐約的泰戈爾畫廊(Sundaram Tagore Gallery)。此外,今年更入駐了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經營的Kaikai Kiki畫廊,以及香港富豪林百欣之女林明珠的藝術門(Pearl Lam)。
2004年起即對亞洲有長期觀察的泰戈爾畫廊,2008年在香港開設據點,這次選擇落腳新加坡主要是因為,稅收合理、商業機制透明化的關係。負責人Sundaram Tagore認為,中國的政策不透明,而東南亞其他地區,政經情勢較不穩定,都是阻礙商人前進的原因。歐美畫廊除了紐約的泰戈爾外,尚有澳洲的Future Perfect,由集策展與作家於一身的David The與Jasper Knight共同創立,他們擁有亞洲地區豐富的經驗與人脈,提供藏家與機構進行藝術收藏建議與規畫。2月份展出曾於德國卡塞爾文件大展現身的藝術家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錄像與攝影系列「FICTION」,此為藝術家首度於新加坡的展覽,展出藝術家過去十年來的創作脈絡。
比較特別的是,除了國際畫廊進駐,其他的閒置建築裡將不定期舉辦各類藝術計畫與活動,陳維德希望透過藝術實踐、討論,開啟藝術的種種可能性,展現東南亞地區作為當代藝術討論的平台的立意。最近亦有一場展覽登場,由陳維德與CCA聯合策畫,以「Engaging Perspevtives:New Art from Singapore」為題,透過這群80世代的新銳藝術家在每日生活中所獲得的靈感創作而成,這場展覽從2月26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展演。
※延伸閱讀:
老軍營變身藝術新貴(下)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如何做好教育訓練的評估

在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如何提升組織的人員能力與人力資源品質,已成為所有企業重要的共識議題之一,為提升組織競爭力,各企業也投入相當大的人力與物力來辦理 教育訓練 工作。
對教育訓練的承辦人員來說,耗費如此大的金錢成本與時間,結果是否有效,成果如何評估,對組織是否真正有效,這些始終都是大問號,很多企業主管也會要求人資部門回答此一問題。
個人藉由以往二十多年從事人資管理與教育訓練的經驗,在此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如下:
首先應妥善結合教育訓練評估的四層次理論( Kirkpatrick ): 1. 反應。 2. 學習。 3. 行為。 4. 結果。依據 1995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進行教育訓練評估時,有 82% 的企業能做到「反應」層次;有 72% 能做到「學習」層次;有 25% 能做到「行為」層次;有 5-12% 做到「結果」層次。

1. 反應( Reaction ):
上述的統計數字反映出有 80% 以上的企業有進行學習反應評估,例如學員在課後填寫對講師的授課滿意度調查問卷,這些都只是簡單的方法與必要的資料,可供基本的參考。
一份反應式課後問卷的內容項目要得宜,發放的時間要恰當。有些機構為了方便,課程一開始或很早就發,學員課程上不到一半就填完了;更有一些學員,兩天的課 程,第二天才來,也參與評估,這都是不對的。如果能夠培養學員正確的填寫課後滿意度調查表的觀念與態度,以真誠的心態來填寫,滿意度調查表也具有一定程度 的參考價值。
這種問卷的優點是簡單方便,但也隱含著缺點,因為不能客觀的反應出學員的能力變化與需求是否真正滿足。對於講師的教學品質與授課是否符合當初開課目標等也 不一定能正確反應。此一部份應該由主辦單位自己指派有經驗的評估人員,全程、專注、專業的進行評估,參考反應問卷,針對訓練目標,可以寫出一份優質的報 告。如果怕耗費太多人力可以抽樣進行或在第一梯次進行即可。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員是不可以進行評鑑的。

2 學習( Learning ):
由統計數字反映出有 70% 以上的企業有進行學習層次的評估,大部份學習評估是以課後考試的型態進行,以鑑定學員是否真正學習到本次訓練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巧。
此一方法的實施,可選擇在上課後,或是授課後一段時間,例如課後一個月後進行。此法可以得到學員學習分數上的參考指標,卻同樣不能反映出該學員是否具備應 用與實用的能力,可能只是會考試記憶背誦而已。在實做上,這種考試評鑑法的難度不高,也有企業結合反應與學習兩種評估方法齊頭並進,可以多一點參考,良好 的考試可以帶動讀書風氣,但也有可能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應付局面,失去當初的美意。一般而言,許多大企業還是喜歡考試。個人建議,要做就要有配套, 且要做到徹底。例如適當的預習、複習時間,效度信度兼具的實務考題,公平公正的考試過程,用心的閱卷與回饋機制,一部份結合人事激勵制度的做法。如果照這 樣做,成本會增加,但才會有一定的效果,由於學習評估的正確性與激勵性增加,間接也會帶動一開始的學習風氣。總之,千萬不要為考試而考試。

3. 行為( Behavior ):
此層次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實施,一般的行為評估是透過經理人的觀察為主,但這種方法耗費時間且須得到各部門主管的協助,有其應用上的困難。
新型態的做法,為在教育訓練結束時,針對學員應具有的行為實施演練。例如,進行角色扮演、操作,做為檢定考核的依據。這種做法對於訓練一些實務技術如服務 業的禮儀訓練,銷售技巧訓練,製造業的機台操作技巧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對於一些比較深度的技巧,例如談判技巧,衝突管理技巧,領導技巧, EQ 等牽涉到比較動態複雜的反應行為就有其限制性。如果是重要的技巧訓練,人資部或是主管還是應該花時間進行全面或部份人員的長期觀察與追蹤,可以得出訓練成 效的評估及一些影響績效的變數,對於組織發展而言,這樣的投入是值得的。另一種簡便有效的做法是,針對某些想要達成的行為改變,可以在第一次訓練後一至三 個月內再次調訓,並於訓練時再進行行為的評估。如果公司已經建立以評鑑中心的行為觀察法做為主管管理才能評鑑的制度,建議在訓練前評測一次,訓練後一年或 一段時間要再評鑑一次。當公司或組織建立這些評鑑的資料庫數據時,公司的教育訓練與人資管理水準已經要大幅提升了。

4 結果( Result ):
結果評估方層次,教育訓練可以影響或是達到以下的組織目標:降低成本、提升生產力、縮短交期、改善品質、提升業績、交期準確、降低不良率、提升顧客滿意 度、降低人員流動率。當公司辦理教育訓練,有大量的學員受訓,公司許多部門都參與,正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全員培訓時,都可透過衡量這些指標的變化,以及有 無達到組織的要求加以監控與分析。另外,舉例而言,如果銷售部門全體銷售人員與主管進行了一套長時間的銷售技巧訓練時,可追蹤這個業務部門三至六個月的業 績變化,便可以知道教育訓練是否發揮應有的作用,以及有無持續改善的效果。結果評估是很容易做的,一般企業也都有這些數據,只要懂得加以收集與分析即可。 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問題在於影響「結果」或「績效」的變數非常多,教育訓練只是其中的一環,例如,主管的領導風格、人事制度、同事相處、供應商或經銷商的變 化、景氣問題,都影響到組織績效或結果。雖然如此,個人還是鼓勵人資部門需要做一些基礎分析,再用資深主管多年的經驗加以解讀,可以讀出許多組織的問題。 所以教育訓練不只是教育訓練更要與組織發展及績效結合。
一般企業大都依循前述四層次理論,進行教育訓練的評估以做為教育訓練規劃決策的參考。依據個人的多年教育訓練規劃、執行與評估的經驗,很多單位都只做到調 查,並沒有做分析,更遑論改善決策的執行。所以評估只是手段,改善訓練成效才是目的。另外,人資主管與教育訓練主管有時也要跳脫此一框架來思考,尋求能夠 確保教育訓練成功的任何做法,說不定能讓教育訓練更具成效。

(摘自: 英文會話 資訊網)



參考文獻:
1黃營杉、齊德彰 學習型組織人力資源教育訓練成長模式之研究-以台灣標竿企業為例
2洪榮昭 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
3李漢雄 人力訓練與發展

資料來源:明智心語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0&News_Class_ID=0




教育訓練進行方式

教育訓練 可進行之方式:
教育訓練是知識管理重要一環,「教育訓練費用很貴,不訓練以後要付出的成本更高」。遠見企業的人材訓練,是幾年前就開始培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而不是等到要用人才找人,已經來不及,失去先機。未來企業競爭,人力素質掌握重要關鍵,唯有人材培訓扎根,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企業服務品質的高低取決教育訓練是否落實。企業教育訓練及人才培訓方法各有不同,配合企業發展需求及人力資源規劃。

中大型企業教育訓練如下:
1、讀書會:
    愛讀書的企業不會被淘汰,尤其在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裏,知識掛帥。很多企業內部成立讀書會,單一性質或是各種不同性質的讀書會,有些是企業有計劃成立, 有些則是員工內部成立,物以類聚,藉由相同嗜好來讀書,並將書中內容作有系統討論,每個人輪流發表心得報告,點點滴滴凝聚共識,很多企業再生的推行先由讀 書會開始。
2、員工生涯規劃:
    現在愈來愈多企業幫員工做生涯規劃,讓員工了解自己的專長及特質,有計劃一步一步執行自己生涯規劃,透過員工生涯規劃,員工可在企業裏繼續學習與成長,而且員工離職率較低,企業可以有計劃培訓員工技能,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效果。
3、建立內部大學:
    現在企業挖角的風氣比較少,除了企業多角經營對本身較陌生行業或高科技領域有所謂空降部隊,現在企業培養人材或有陞遷機會都是肥水不落外人田,自己人才自 己培養,建立自己企業大學,開課教育自己員工或和學校建教合作,比較有系統發展獨特企業文化,為未來鋪路。一般分為高階人員訓練、基層人員培訓及員工在職 訓練,分級職定制教材及課程,建立考核升遷標準,讓主管與員工學以致用,發揮專長。
4、內部刊物發行:
    發行企業內部刊物成功與否,根據員工閱讀率和參與程度來評分。一份成功的內部刊物,有公司各項活動報導,競賽評比,讓全體主管及員工都能從中學習新知識。 過去某公司舉辦品管圈活動時,開始發行內部刊物,一些老員工,平時寫提案活動都懶的寫,但問他們公司的各項活動比賽及員工、主管升遷事項,他們都相當清 楚,追問之下由公司內部刊物所得知,可見公司內部刊物發行成功。
5、海外學習觀摩: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一般海外學習觀摩以參觀國外較新行業或較先進KNOW HOW為多,尤其東西方思想觀念及作法差異很大,學習人長處,融合自己企業優點,可創外造更好教育訓練教材及效益。
6、工作輪調作業:
   工作輪調讓員工了解各部門運作流程,讓專才培養成通才,有助整體企業作業,化部門對立為溝通。以企業再造工程,未來部門專業分工的做法漸被打散,只要工作進來,不再區分那個單位的事情,如管理部和維修部合併為客服部,工作輪調作業也是一種溝通的教育訓練。
7、學術教育進修:
    讓企業員工重回學術單位深造,學習企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進修完成貢獻給企業,企業給與員工調薪或升級,是種企業菁英教育訓練。
8、員工在職訓練:
   員工在職訓練是員工最大福利,尤其公共安全教育訓練更是重要,一但公安出問題,不管你企業訓練多精良,教育訓練費用投入多少錢,大家都不會相信。員工在職訓練不但提供良好服務品質,更是企業最基礎教育訓練,一家企業在職訓練是否落實,看員工服務態度就可了解。
9、外聘講師上課:
    一般人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唸經,獲取新知識及專業技術,外聘講師上課是很好教育方式,若是一、二個人上課則到企管公司上課,若集體上課可採內訓,請講師到公 司上課,節省全體員工上課來回奔波,花費較省。提供公司需求及問題給講師,讓講師針對企業需求設計課程內容,這樣上課效果加倍。
10、渡假教育訓練:
    挑一處景色優美的地方,讓員工放開手邊工作及家庭鎖事,渡假教育訓練效果很好,此活動要有事前詳細規劃課程,讓學習者獲得實質收獲,這種渡假教育訓練是個目標訓練的很好方式。
11、訓練第二專長:
    當公司員工人數過多或企業想多角經營發展,訓練第二專長,讓員工多一份技能,多一份保障,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運用更有彈性,也可以當企業內部創業培訓人員使 用。有些企業擴廠、建廠,先由各部門抽調人手,加以第二專長訓練,再投入擴廠、建廠的工作,等到工作完成再回原來單位,這樣企業可以精簡人事,節省以後退 休金及老年年金等。
12、培育內部講師:
    企業有些獨特專業知識是外聘講師一時無法介入,且培育內部講師讓有能力及實務經驗的員工有肯定及表現的機會,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且費用較外聘講師便宜。 譬如幫客戶電腦化上線,也鼓勵客戶挑選已有電腦基礎及了解作業流程的員工作為電腦化的種子講師﹝助教﹞,利用現有基礎加以訓練,一方面為公司增加電腦化專 業人材,可以就近教導較無基礎的員工,並教導新員工上線。
13、製作教學錄影帶:
    教學錄影帶製作成本較高,只要錄影一次,就可以避免講師及學員來回奔波,節省企業時間與成本,學員也可以重複觀看,增加印象。外文教學、電腦教學、直銷業運動及才藝使用較廣泛。
14、遠距離視訊教學:
    20世紀末的資訊科技產物:視訊教學,提供多人面對面溝通及現場實物展示,雖相距千里,如同講師在你面前講課和你溝通,企業愈大效益更高。以後企業,光是在員工差旅費及開會所花費時間會節省更多且時效更快,尤其愈國際化公司愈明顯。

    中大型企業教育訓練因人力財力較充足,著重為企業徵才、選才、育才、用才、留才,聘請有實務經驗講師授課,將教學內容實用化,定期編寫更新教材,配合完整教育訓練計劃來落實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並發展獨特企業文化。

(摘自: 英文會話 交流網)



參考文獻:
1洪榮昭 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
2蔡新玄 輔助勞資團體辦理企業訓練
3台灣地區職場教育訓練發展之探討

資料來源:承宏電腦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89&News_Class_ID=0




靈感角落/想寫的時候

【文/李維菁】
想寫的慾望開始往上竄,我沒走到電腦前,卻走進了廚房。
刨掉黃瓜的皮,切正方塊,等待高空彈跳,解凍的排骨燙過,煮湯唱起歌。
紅椒黃椒一條一條,點點額頭開始跳舞,牛肉塊旁邊晃著頭跟隨節奏。
陌生的糙米望著我發呆,洗滌泡水,無言以對。
切切洗洗弄弄,刀子與爐火交替,手不停地操作忙碌的過程中,我身體內部的騷動卻開始逐漸平靜,混亂紛雜的疼痛,小說裡頭不知如何整理的影像線索與人物原型,終於暫時在我腦子裡頭停下腳步,不再飛馳亂蹬。我終於可已逐漸看到他們一個一個臉孔的表情,我等著他們的輪廓逐漸清晰浮現。
而我那份想寫的高漲慾望,逐漸地,便從頭頂開始沉靜下降,落至眼睛,降至鼻尖,緩緩褪至喉頭。
我知道,水位下降至胸口的時候,我的手指尖便能滲滴出文字。
想寫的慾望開始在腹中翻攪,我沒走到電腦前,卻走進了廁所。
沒有辦法處理的慌張,坐在馬桶上我先專注收縮自己的內臟肌群,嘴巴呆張,看自己尖尖的腳趾頭擱在白色地磚上,青筋從腳背上一路往上爬竄。穴道與經絡,此時氣血滯鬱,太陽穴腫脹。
堆積浴缸兩側的書籍用來作為創作的占卜使用,我深信不論翻到哪句話,都可以作為短篇小說的開端,或是一日生活的指南,是上帝默默的暗示允許。
不過我老是習慣性地嘗試要排泄掉腹中想寫的慾望,生怕它在我腹中長大,日日讓我孕吐疲累,吃掉我的理智。
我把門關好,這是專屬我一人的小室,想寫的慾望讓我亢奮卻格外無助,我必須暫時把自己關在這裡,沒人能闖進,輕輕對自己說話,輕輕聆聽上帝,就連文學也不能阻擋。
每當我想寫的時候,就去找我自己。
◎本文作者簡介
李維菁
台大農經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早期長年投入台灣當代藝術觀察評論。著有《程式不當藝世代》、《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商品.消費》、《名家文物鑑藏》、《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小說集《我是許涼涼》獲台北國際書展文學大獎,另著有《老派約會之必要》。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test!!

test!!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香港蘇富比2013春拍預覽(下)

【文/金浩鈞】
中國書畫
中國書畫部分將呈獻逾300幀近現代名家之作,總估價逾1億3,000萬港元。包括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吳昌碩、林風眠等畫家於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之精品。從未於市場面世者,如私人收藏之張大千工筆仕女〈蕃姬醉舞圖〉、潑墨潑彩〈喬木芳暉〉,及馮葉收藏之林風眠〈火燒赤壁〉等。亦有不少源自名家收藏,如著名詩人書法家曾克耑舊藏之張大千和溥儒作品,以及民國政壇名人劉紀文舊藏書畫。同時推出一系列清末民初書畫家之書法及扇畫,包括來自錢鏡塘「數青草堂」及香港收藏界名宿梁勁予之藏品。又適逢蘇富比在港40週年之慶,過往在拍賣中備受矚目之多幀傑構,將於是次春拍重現,包括丁衍庸傳世鉅製之〈白鶴高飛正待時〉及陶冷月〈水仙〉通景四屏。
◆張大千1965年作〈瑞奧道中〉
張大千1965年秋與張目寒、王季遷夫婦等友遊瑞士。當時,大千的潑墨潑彩技巧已臻大盛,並在同年8月倫敦格羅斯凡納畫廊「張大千倫敦畫展」的個展中,展出了不少以潑彩抽象法創作的瑞士風光,本幅即其一。展中以「瑞奧道中」為題作品共有四幀,尺幅如一,惜目錄中只得畫題、未見載於圖版,未能知悉各自面貌之別。若參照同年名作〈瑞奧道中〉,或可推知基本構圖皆顯兩地毗鄰處之嶂巒聳峙,峭壁圍繞的峽谷中,上有瀑泉飛瀉,甬道盤旋蜿蜒其間。本幅則更趨抽象,除岸沿峯頂及巉巖稍稍用筆勾劃或擦染出輪廓外,畫面空間幾被大塊面潑墨覆蓋,青綠混融其中,色墨互籠,如翠碧般的礦物顏料潑灑於上,似流霞飄盪,雲嵐遊走,而大片色墨中見一線留白,如匹練迸裂山體破壁而出,造化變幻之微妙盡收其筆底。此作為原藏者在展覽開幕的第三天即購入,並附「倫敦格羅斯凡納畫廊」開列之收據,上列作品名稱〈瑞奧道中之四〉,展覽圖錄中編號29,並附售價及購買者姓名,日期為1965年8月12日,貼有銷售印花。至今方重新面世,保存已幾近半世紀。預估價300萬~500萬港元。
◆傅抱石1965年作〈韶山〉
1965年,傅抱石因手疾及健康狀況欠佳,創作數量銳減。9月下旬,應上海市委邀請為上海國際機場繪製大畫,赴滬數天商討此事。28日返寧,翌日病逝。從時間推斷此作約寫成於9月初至中旬,屬於畫家逝世前少數作品之一。畫中寫蒼山林海,畫面左下角叢樹僅見頂蓋部分,林木依陡坡向上延伸,嵐氣穿插回盪其間,烘托出山巒高巍、聳峙凜凜之姿。布局井然,筆墨渾厚精嚴,題款及鈐印位置皆絲毫不苟,畫家署款時雖未標示畫題,但依畫家自刻的「不及萬一」朱文方印,僅用於以毛澤東詩詞為題材的作品上來推測,此作應屬有涉及毛氏詩詞或經歷之特殊題材。
若再參照傅氏於1964年5月及1965年8月的兩件〈韶山〉畫作,從構圖、布局、鈐印內容以至創作年份之接近,亦可推知本幅乃「革命聖地」之寫照。另幅〈韶山〉尺幅較小,略及本幅之半,但內容兼及鉅細,小如荷鋤耕者,大及主峰高聳,皆著意刻劃,故畫較熱鬧。惟本幅則大刀闊斧,有意刪掉枝節,焦點置於主景之體勢雄偉,氣魄寬廣。從名山大川突顯革命豪情,則以本幅為著,堪稱畫家去世前之巍然傑構。此作原屬法國私人收藏,於1967年得於北京文物商店;當年發票日期為「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上鈐「琉璃廠東街六十一號北京市文物商店字畫門市部」經銷章,售價人民幣1,000元。作品保存1960年代北京裝裱樣式,13年前自法京回流香港易手後,方重付裝池。預估價700萬~900萬港元。
◆齊白石〈松鷹〉
齊白石好寫松鷹,標示英雄獨立、傲然自處之姿。畫中蒼鷹勾嘴利爪,眼神凌厲,翎毛豐厚,益見體態結實,故傲然矗立,威儀自生。老松主幹斜伸,虬枝穿插,自後掩前,呈遮護之姿。畫面簡潔,點題明顯,行筆縱橫恣放,氣魄雄渾。白石賦詠題詩皆老松龍鱗披甲,猛禽睥睨當世,藉顯受贈者之權位,或喻健壯長壽,故雄強之氣沛然,惟本作題「能得松葉消春恨,再見鷹君說舊心」,未見白石詩集收錄,亦不類其筆下詩作。此詩句應是衍化自晚明馬湘蘭之集唐人詩句聯,薛素素書於所贈之〈蘭石圖〉扇面,聯文「但將竹葉消春恨,應共桃花說舊心」,白石稍改慧心靈巧之集句,置諸氣勢豪邁渾然之畫面,應屬畫家有感而發。此作為其好友王森然舊藏,白石或藉畫中松鷹,喻森然之猛志。而嵌「松葉」「鷹君」於句中,一「消春恨」,一「說舊心」,實睹物懷人,相期毋遺忘年之交的厚誼。預估價150萬~200萬港元。
◆丁衍庸1976年作〈白鶴高飛正待時〉
丁衍庸1974至1978年逝世前,應日本南畫院邀請,提供作品參加該院第14至18屆之年度展,此作即為參加第16屆年展而繪製。是時,日本春秋書道院總裁西田和堂特別提供所需之巨幅宣紙,從東瀛寄給丁氏作畫參展。畫中粗幹拔地,頂天矗立,玉蘭沿枝攀升,位於底部者,含苞欲放,愈往高處則綻開愈盛。傍有白鶴相陪,作引頸仰望狀,聚其目光者乃墨蝶拍翅,輕盈飛翔。構圖大膽,筆力雄健恣放,取法八大山人之餘,卻捨其冷傲孤絕,流露出一片赤子純真之心,不怨不怒,洋溢了樂觀通達的熱情。畫家自題詩「白鶴高飛正待時,一飛沖天未嫌遲;他年相許雲中見,悟到禪時便是詩。」表現出其一生追求活潑自由、不受繩規拘限的創作心境精神。本作曾展出於1976年日本南畫院第16屆年展、1979年香港藝術中心「丁衍庸作品回顧展」、2003年台北歷史博物館「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繪畫藝術」展覽,並著錄於展覽圖錄中。此品為丁衍庸家屬舊藏,為其傳世最大力作之一(314×178公分),預估價160萬~220萬港元。
※延伸閱讀:
香港蘇富比2013春拍預覽(上)
【《典藏古美術》2012年3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台北故宮「再現.同安船」系列活動

【文/藍玉琦】
「歷史遺忘了這些中國古帆船,在它們稱霸的時代,這些商船為東亞人民帶來大量的財富。它們既是清代最大、性能最好的外海戰船,也是商船也是海盜船,但是在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爭裡,這些古帆船卻被歷史的洪流所吞噬……」同安船翻騰在驚濤駭浪中,將19世紀海上故事娓娓道來。
19世紀初期,因著日漸頻繁的海盜問題,清廷在江南各省沿海、台灣和澎湖編制水師,不斷增加兵力,建立同安船艦隊,成為外海水師的主力,控制海洋秩序與穩定海疆,同時也象徵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隱形橋樑。同安船為清中葉興起的新型海船,最早為民間商船,後因操駕容易、性能優異而被福建沿海的海盜廣泛使用。嘉慶年間,由於海盜猖獗,清廷為了保持海上的優勢,大型同安船逐漸成為清朝外海水師的主力,其製造數量龐大,規格眾多,布防遍及渤海到台灣,是輪船出現前,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帆船。台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同安船它在19世紀前半段,可以說是主宰了整個的亞洲,特別是東亞的這個海域。」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周維強說明,同安船是中國古代木造帆船的最終型態,在鴉片戰爭後退出歷史舞台,清朝後來組建的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就已經全面變為西方的鋼造戰艦。

〈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清閩浙總督汪志伊奏《軍機處檔奏摺錄副》,嘉慶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35.5×40.5公分,台北故宮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近20萬件軍機處檔摺件,其中〈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和〈一號同安梭船圖〉為極罕見的清代彩繪戰船圖,對同安船之型制與彩繪十分細緻。它們是同安船中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一、二級戰船,不僅是極為特殊的海洋史圖像藏品,也是海洋史和台灣史界尚未深耕的課題。僅靠著二張圖,結合有限的相關史料,深入考據,自研究起耗時二年拍成50分鐘3D電影史詩紀錄片,重現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與海盜蔡牽的海上搏鬥歷史情景,還原19世紀東亞海洋文明的繁盛風貌及同安船的歷史風華。
「再現.同安船」系列活動,以紀錄片為起點,於今年3月到5月舉辦「校園巡迴講座」。台北故宮圖書文獻處並將於5月展出「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除〈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和〈一號同安梭船圖〉,另有〈職貢圖〉、〈奏報籌辦天津水師官兵船隻情形摺〉、〈奏報提督李長庚率師追剿蔡逆在粵洋中砲身故並懇聖主迅賜簡員補放以重責成事〉、〈奏聞閩浙舟師在粵洋追剿蔡朱二逆情形摺〉等相關文物將一併展出。公開放映與數位展覽則暫訂於7月20日至9月22日假華山1914文創園區隆重登場。
【《典藏古美術》2012年3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四

【寶瓶文化/提供】
「不怕。」
但她其實心底害怕。她看著阿介手顫顫地把手術刀劃向青蛙的腹部,有一瞬間,她彷彿錯覺了身體的深處浮上來一陣一陣的鈍痛。隔著裙子,她偷偷按了按小腹卻佯裝無事,不讓阿介察覺她有什麼不妥。手術刀在腹膜上劃開了一道筆直的線,並不似想像中那樣爆出很多鮮血,卻像拉開拉鏈那樣輕易地就剖開了。阿介俯下頭看,鼻尖都快要碰到青蛙的身體了。阿介小心翼翼用鑷子揭開青蛙肚腹,那隙縫間露出綠綠藍藍的臟器,還有一堆看不出是什麼部位,細細交錯的管腺。那鴨蛋綠的腹膜被大頭針釘在蠟板上,她這時才驚訝地發現青蛙的心臟竟然還在跳動。「這隻青蛙不是已經死了嗎?」她問阿介。但那枚暗紅色的小小橢圖形的肉球,正在有力地依著固定的節奏,一下一下緊縮又舒放,那麼奮力,彷彿下一刻就會從剖開的那開口彈出體外一樣。
阿介說:「沒有啊,牠只是昏過去而已啦。」
然後就輪到她了。阿介把手術刀交給她的時候,她還猶豫要不要伸手去接。但阿介只是要她幫他把青蛙的肚子再拉開一點,好讓他可以把那些內臟畫下來。她一手握著鋒利的刀,一手拈著鑷子,貼近青蛙就聞到氯仿嗆鼻的氣味。她把那些金屬冰冷的械具伸進青蛙體腔的時候,才感覺到那些內臟皆柔軟如棉絮。她刻意不碰觸到那顆依然跳動不歇的心臟,逐一挑開那些細小精緻的肺葉、肝臟、胸軟骨和脂肪體,刀子游移到下腹卻一不小心滑了手,刀尖劃破了墨綠色的卵巢,一團團濃稠墨黑的汁液從破掉的卵巢汩汩流出來,一直流、一直流,像是永遠都不會停止那樣。
她有些慌張,看阿介用橡皮軟管注水,把青蛙的腹腔沖洗乾淨。原本墨色的汁液被沖稀後原來是繁多細小黑色的顆粒,浮在水漬之中。這些都是卵嗎?這麼多的都是卵嗎?她退縮到阿介身後,阿介轉過頭想要跟她說什麼的時候,她發覺阿介的目光飄移到她手臂上的那枚黑色的布章。「終究還是被發現了。」她心底想。但她不曾開口,什麼也沒說,只是若無其事地環抱著手臂,用手掌遮住了那一小方塊的黑色,不想再讓阿介看見。
放學後她刻意留晚,班上同學都走了,她才把抽屜裡那隻落單的蟾蜍拿出來。都過了半天,透明的袋子蒙上了一層水氣,那褐色的蟾蜍像是悶久疲乏了,或者袋子的氧氣也不夠了,隔著袋子,她用手指戳弄那蟾蜍,牠也只是懶懶地挪一挪身體,就別過頭去。她把裝著蟾蜍的袋子拎到課室後面,左右看看沒人,解開了塑膠袋,將那隻撿來的蟾蜍倒進水溝裡去了。那蟾蜍在淺水裡浮了一陣,才像是突然想起什麼,開始划開了四肢,蹭著長長的後腿,慢慢游向了遠處。豆大的身體撲通一下潛進水裡,再看不見了。但她還站在那裡,日光傾斜,把她的身影漸漸拉長。也不知道那些在實驗室裡被解剖死掉的青蛙,此刻都被丟去哪裡了?但她盡量不去想像這些。她也不想去想像狗兒黑鼻的屍體悶在垃圾袋裡,隨著時間而在油棕園地底漸漸化膿腐爛的景象。
她到路口的雜飯檔打包了晚餐才回家,打開門就看見哥哥坐在客廳裡看電視,眼鏡流轉藍綠的折光,電視裡竟是天線寶寶丁丁和拉拉在招手的模樣,也不知道一個人已經看了多久。她覺得疲累極了,走進浴室,打開浴缸的熱水,水柱嘩啦啦流下來。她伸手試探水溫,然後就任由一股一股熱氣慢慢從浴缸升起,把白色的磁磚在鏡子都蒙上了一層水氣。她脫下校服,反手解開內衣扣帶,鏡中的自己徒留模糊的影子,界線模稜的身體,什麼細節也看不清楚。她打開水龍頭洗了手,又把手伸向鼻子嗅了嗅。不管洗了幾次,手指上彷彿還是殘留著實驗室裡氯仿的味道,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心理作用。她扶著洗手盆,站在鏡子前面等水注滿。洗手盆上還擺著父親的刮鬍刀、綠色罐子的髮蠟、牙刷和面巾,全都和她一起籠罩在一層灰白的霧中。
每次疲倦的時候,她總是喜歡把自己關在浴室,泡在浴缸裡,任由身體都埋在溫水之中,僅僅浮出一個臉來。此刻她躺在水裡,卻感覺到小腹又傳來一種深處的鈍痛,看見雙腿胯間流出一蓬血絲,竟是月經來早了。紅色的血絲在水中像是活物,伸長了觸鬚,扭繞、妖異地散開來。她覺得自己像是正在產卵的蛙類,看著那些沉殷的血絲慢慢地在透明的水中擴散,慢慢地把水都染成了一整片粉紅的顏色。那一瞬間,她錯覺自己的手指間也漸漸長出了透明的蹼,身上冒出了細細的疙瘩,膚色變成一種深褐的顏色,潮濕而光滑,像是小時候看到的那些浸漬在罐子裡的怪嬰。她想,會不會就這樣一直躺著,就這樣逐漸逐漸變成了另外一個自己呢?
她把全身都沉進被自身染紅的水中,鼻孔噗噗冒著串串氣泡,竟也不感到窒息。也不知過了多久,她耽溺在水中卻聽見一下一下悶悶的回聲。哥哥在浴室外面敲門,都敲了一陣。她從水中坐起身來,撥開額前濕漉的頭髮,再看那些從她身上冒出來的蹼膜和疙瘩,一瞬間又全都消失了。她故意用手撥著浴缸的水,弄出一些響亮水聲,向那濕熱濛濛的虛空呼喊了一聲:
「好了。」
※延伸閱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二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三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二

【寶瓶文化/提供】
整個住宅區緊挨著一片油棕園。或者應該這麼說,本來是油棕園的土地漸漸被鏟平,建成了新社區。屋價遠比油棕的行情上漲得更快。這裡原本是墾殖地,如今也都建滿了一式一樣的排屋,住滿了人。而那些野生的松鼠和果子狸都從林子走出來,沿著電話線桿,爬到住家裡偷吃東西。有一次,她聽見黑鼻在屋外狂吠不休,她好奇往外看,一隻穿山甲如華麗神祇那樣,一身金黃的甲冑,四隻短腿支撐著矮胖的身軀,悠悠哉哉地從家門口走過,路燈下閃閃地發光。
然而狗兒黑鼻已經死了,她心底慌亂,還來不及難過。傍晚的時候她才為黑鼻洗澡,那狗老是頑皮地抖擻濕毛,水滴潑灑她一身濕透。原本都是父親幫狗洗澡,然而父親不在了,哥哥又什麼都不管。她其實也嫌麻煩,只是狗兒的臭騷味日漸濃重,老是看牠在用後腿搔蝨子。不想這一回驅蝨的藥水倒太多了,又沖不乾淨,那狗一身痕癢,用犬齒啃著自己的皮毛,吃了滿口的毒。她原先也不知道,放任那狗在停車坪那裡玩,自己換過衣,在客廳裡看電視。然後就聽到屋外盆栽被推倒的聲音,原以為黑鼻又在追松鼠,過了一會起身看,才看到狗兒黑鼻滿口白沫,身體不由自主地,倒退著疾走。
她如今還想起黑鼻倒退走路的樣子,像是暴走的時鐘,以一種逆行的方式繞著圈子,重複一圈又一圈,像是永遠不會停止那樣。哥哥從房間出來的時候,黑鼻已經倒下了,腳仍一下一下在空中奮力劃著,滿地失禁的尿液和口沫。哥哥掰開黑鼻的嘴,把水管塞進喉嚨裡灌水,想要給牠催吐。她幫哥哥按著黑鼻的頭,看進黑鼻的眼睛,彷彿覺得黑鼻也正以惶恐的眼神看她。黑鼻最後乏力側躺在地上,四隻腳卻筆直地僵在半空,舌頭從齒間癱出來。她蹲在黑鼻身邊,卻不敢再摸牠。她知道黑鼻已經死了。
她不曾以那樣迫近的距離凝視生命緩緩流失。即使是父親過世那天,她從學校匆匆趕去醫院也只來得及看見父親的遺體,恍如午後安睡那樣躺在白色擔架床上,恍如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急診室都是忙碌而慌亂的人,無人察覺時間喀噠了一聲就靜止不前了。而哥哥總是冷靜,不曾慟哭流淚。哥哥從廚房裡拎出一個黑色的垃圾袋,沉默而木然地將黑鼻的屍體塞進袋子裡。一截褐色的狗尾巴還露在袋口,哥哥伸手又把那尾巴塞了回去。
他們一起騎著摩托車把狗兒載到附近的油棕園裡埋了。也不知為什麼,她一路心虛,怕有人看見。但她心底知道那其實也沒什麼好值得不安的,更多附近的居民在這裡亂倒垃圾、焚燒塑料。然而那不一樣,她手提著塑膠袋的時候,仍然覺得死亡的氣息如在手指縫間簌簌漏下。她站在油棕園裡,看著哥哥把那黑色的袋子拖進坑洞裡,把泥土填回去了,又用腳在那小土堆上踩了幾下。她想早一點離開那幽暗無光之地,不住催促哥哥快點。
灰濛濛的雲層厚重,看不見月光,她抬頭看,不知已是什麼時間。她跨上摩托車,和哥哥依著原路回去,經過油棕園小徑,都是碎石子,一陣的顛簸,石子擠壓出喀嘎喀嘎的聲音。她這才搖晃出一身疲憊不堪。從天黑之前到現在凌晨無光的時分,像穿越了遙遠的時差,一身汗水早就風乾了。她看見哥哥的腳踝上仍殘留著泥土,已結成淺色的印跡。一路的蟲鳴,漸漸也遺落在背後了。摩托車在筆直的小路上開著,耳邊是呼呼而過的風聲。突然摩托車拐彎閃避什麼,嚇了她一跳,緊抓著哥哥的肩,回頭看去,路燈底下匍伏一小團事物。哥哥把摩托車轉過頭,車頭燈照清楚了,原來是一隻青蛙。那隻褐色的蛙,比拳頭還小,也許才從油棕園的灌溉渠裡爬了出來,卻恍然不知剛剛逃過被輪胎輾死的一瞬,仍一動也不動地蹲在柏油路上。
她看著那隻蛙,想起了什麼,對哥哥說:「你幫我捉牠。」
回家後她躺在床上,閉上眼卻老是浮起黑鼻倒退著走路的樣子,一夜都睡不好。哥哥依舊什麼也沒說,但她心底其實暗暗自責。清晨她就起床了,拉開窗簾,窗外夜色未褪,遠處天際才有一抹藍色,慢慢就要漫漶整片天空。六點十五分出門剛好可以趕上第一趟的校車。她換過一身白色的校服,也沒吃早餐,拿鑰匙打開了門鎖。以往狗兒聽見匡啷聲響就會搖著尾巴跑來,如今屋外徒然一整片的寂靜。她又記起了一件事,回頭把拜神的供桌上一小塊黑布仔細地用別針別在袖子上。父親未過七七,她還要戴孝。那正方形的布塊在純白的衣服上格外突兀,像是白雪地上的一方黑色的洞口,又像一個清洗不去的戳記。
她走到路口,候車亭裡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那樣很好,她想。她獨自坐在晨霧之中,馬路上格外寧靜,不若白天喧囂,路燈結著黃光,偶爾才有一輛汽車呼嘯而過。她手指撫過膝蓋,一個一個微微腫起來的蚊瘼,還有一些癢的感覺。想起昨夜在油棕園裡埋狗的情景,那些細節,彷彿才過了一夜就模糊了,像一層一層半透明的影像互相重疊,像驟然夢醒徒留殘破漂浮的枝節。但她手裡提著一個透明的袋子,恍若唯一指涉現實的證據。透明塑膠袋裡盛了一些清水,裝著昨天撿來的那隻青蛙。
她把袋口用尼龍繩繫緊,就這樣搖搖晃晃地拎著走。青蛙在水裡露出半個頭,豆大的眼睛骨碌骨碌的,隔著袋子張望這個牠原本一生無從窺見、也無從理解的繁華世界。她不時舉起那袋子,隔著薄膜,用手指去戳弄青蛙。一逗牠,那隻蛙就在那袋死水之中奮力地划動一陣。也不知為什麼,她想起自己曾經一個人在泳池裡用蛙式游泳的情景,孤單又冰冷地繞著圈子,像是永遠都無法突破那層看不見的薄膜那樣。
※延伸閱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三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一

【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卵生年代
系列:Island 192
定價/頁數:$260/208頁
出版日期:102/02/04
類別:華文短篇小說
作者簡介:
龔萬輝,一九七六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於吉隆坡美術學院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及散文首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畫冊《比寂寞更輕》。作品收入九歌《九十三年散文選》、《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等。二○一二年獲《聯合文學》雜誌選為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之一。
內容簡介:
40未滿,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
「我一路讀得從背脊、後頸到耳根起雞皮疙瘩,終於淚流滿面。」 ──駱以軍
☆黃錦樹,駱以軍,專文撰序。
☆李永平,張貴興,楊照,溫柔好評推薦。
他們繼續歸來,他們繼續離開。
在日常細節裡的幻覺與扭曲之中,那恍如魔毯的隙縫間,他的文字如粒子摩擦震動,生出靜電,不時發出剝滋剝滋的微小火花。
是少年們一宿換過一宿的旅館,一遍又一遍刮除的細軟鬍碴。是少女葬狗,白痴畫夢。
是殘光碎影的小學校園和一隻貓的消失。父子載著亡母屍體駛過繁華破落之城。
是少年潮騷,青春之傷。是生老病死,哀樂中年。
這是一部召喚之書。小說前半,少年少女在青春這條不歸路上,彷彿地球上最孤獨的物種。他們或蜷縮於卵中,將自己緊緊環抱;或彼此啄舔,試探各種愛和性的可能。小說後半,調子一轉,青春的懷舊光影倏忽隱沒,僅剩蒼涼。
《卵生年代》是龔萬輝的最新短篇集結。九篇小說,如九個封閉的房間,無數細瑣,在時光河床裡頭沉積。記憶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人事景色,在小說家驚人的凝結敘事之下,盡皆定格成隱喻,一個永遠回不去的地方。
萬輝的這組「卵生」隱喻,過於喧囂的孤獨,將暴亂的哭泣與耳語定格成一個內向、自封、破碎之前的神經質單薄……必有其閱讀維度和景框必須再疊焦再覆蓋的,那沉靜與柔和後面被封印的恐怖暴力。──駱以軍
在寫作人不多、但文學之火不熄的馬華文壇,一九七六年出生的龔萬輝,無疑是四十歲以下的寫作者中最受期待的之一。──黃錦樹
卵生
「怕不怕?」
「不怕。」她回答哥哥。
但她並不知道哥哥這樣問她,是因為此刻油棕園暗沉如幽冥結界,處處怪異尖銳的鳴叫聲?還是指地上那具裝在黑色塑膠袋裡的狗屍?她站在那裡,拿著手電筒為哥哥照明,一柱光線在油棕樹之間游移,夜闇中排列整齊的樹影忽長忽短,羊齒蕨從樹身間隙生長,妖嬈活起來了那樣。哥哥說,妳這樣子我看不到啦。她把手上的光照去地上,哥哥在草叢之中掘了一個淺坑,挖出了許多黃土。光裡弓著腰的哥哥,高舉鋤頭,一下一下往土地刺戳,被拉長的影子晃動,一雙藍白人字拖都沾上了泥土。應該還要再深一點才行。哥哥彷彿自言自語。
她站立良久,有許多蚊子正在身邊飛繞。她聽見周遭嗡嗡的聲音,忍不住揮手驅趕那些蚊蟲。手電筒的光卻引來了更多細小的飛蟲,有一隻褐色的蛾,甚至撲上她的T恤。蛾翅上有一雙擬真的鳥眼花紋,她不敢伸手碰牠,拉拉衣角才讓那蛾驚動飛去。
她不曾走進深夜的油棕園,白天偶爾路過,也看不見園坵盡頭。有時看見幾個印度人開著羅里在採收一叢一叢的油棕果,地上散了好些紅色油亮亮的果實也不撿,引來松鼠叼食。卻不想這座油棕園在夜裡竟充斥生靈萬物,到處繁複又躁動的聲音。無嗚──嗚──,陣陣長號,如夜襲警報,也不知是猴是鳥。如果父親在的話,她也許就不會站在這裡餵蚊。她和哥哥像是那方土地上唯一的擅闖者,夜闇中有千萬的眼正注目他們。但她左右看去,都只是模糊徒具輪廓的樹影。尖尖的棕櫚葉把月光都遮蔽,只有手電筒光照之處,才亮起一圈唯一的明亮。
這裡夠遠了,再看不見那些住屋燈光,而且凌晨一點多,應該不會有人發現他們正在埋狗吧。她想。
剛才她坐在摩托車後座,一手緊拉著哥哥身上的外套,一手提著塑膠袋,袋裡裝著死去的狗兒黑鼻。他們行過花園社區的小路上,有時轉彎,車燈把住宅區那些排屋的鐵門一瞬照得晃亮。都已是深夜了,一整排屋子大都熄了燈。好幾輛車子停泊在門外,涼夜潮濕,車鏡都蒙上一層霧氣。小路徒留一盞一盞瓦數不足的路燈,昏黃的光暈在黑夜裡牽出一道虛線。
路上只有哥哥的摩托車行駛著,是那夜景之中唯一移動的光。這真是太顯眼了,而且摩托車噗噗作響的引擎聲聽起來格外刺耳。她想,會不會有人此刻在屋子裡掀開窗簾看見,她和哥哥正要偷偷去丟狗屍?她手裡還提著狗兒黑鼻的屍體。黑鼻是家裡養的土狗,一身褐色的毛。早前是一隻母黑狗跑到家裡生下來的,一共四胞胎,父親把黑鼻的三個兄弟都送給人了,留下的只有黑鼻。黑鼻好動又熱情,每次她從學校放學回來,黑鼻都人立撲到她身上,弄得白色校裙都是狗爪泥印,惹她責罵。如今每一轉彎,她都感覺到那塑膠袋裡黑鼻的屍體,依著慣性力,撞上她的小腿肚,像是一團豬下水那樣冰涼又沉重的觸感。她只好伸直了手臂,把袋子提高,但這樣的姿勢讓她的手臂痠痛不已。才兩三公里的距離,他們卻像是在濃稠如墨的夜晚艱難划行,車頭燈才撥開眼前的光亮,回頭看去,背後又已恢復了一整片的黑暗。
前面就是了。哥哥轉過頭說。
※延伸閱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二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三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英文翻譯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呼喚考試制度的改革。如何盡快使英語中考測試與素質教育達到有機、和諧的統一,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形成性評價;口試;主觀題型,應試教育離不開考試,素質教育也不排斥考試。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考試考查仍將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培養建設人才 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既要保留考試這個選拔人才的教育手段,又要改革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同志指出:“升學考試不改革,素質教育叫 得再響也會落空。”

    中考,通常是指高級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考試,它既是高一級學校錄取新生的選拔考試,同時也是檢查和評估初中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中考測試曆來被看作 是初中教學的“指揮棒”,多少年來一直左右著初中教育、教學的方面:考什麽,怎樣考,用什公證麽樣的題型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策略和方向,也是素質教育與 應試教育的分水嶺和試金石,所以,中考測試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英語中考測試應如何適應素質 教育的要求已成爲研究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深化英語中考測試的改革,使這根“指揮棒”發揮其正面效應,真正貫徹執行國家“中小學由‘應試教育’轉 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的決定,已成爲當務之急。

(摘自: 商用英文 交流網)



參考文獻:
1葛傅槼 漫談由漢譯英文題
2賴慈芸、賴守正、李奭學、蘇正隆 建立我國學術著作 翻譯 機制之研究
3林慶隆、劉欣宜、吳培若、丁彥平 臺灣翻譯發展相關議題之探討

資料來源:蜂蜜食療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88&News_Class_ID=0




流利外語能力是第一關鍵

     大學生要在全球化趨勢下順利找到工作,需培養三種能力: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外放的能力。在英語文能力已成為國際競爭力一大指標的現在,要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必須從英語力下手。
隨著六月大學畢業時節的到來,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再次引發擔憂。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的調查,有的企業沒有招募新鮮人的計畫;平均一份職缺有130人競爭,進入面試後還要打敗12個對手;畢業生想要順利找到工作難度比起往年來得更高。

     台灣專業英語學會(TESPA)理事長認為,大學生要在全球化趨勢下順利找到工作,需培養三種能力: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外放的能力。「外語能力不只是英 語,有法語、德語還有日文…等;外放的能力除了牽涉到語文能力之外,還牽涉到你的文化涵養。所以換句話說,大學生要就業的基本能力大概就是專業能力、強的 工具力,也就是語文能力,還有高的溝通力。」

     因此,在英語文能力已成為國際競爭力一大指標的現在,要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必須從英語力下手,例如:考 多益 證照。然而,在一場企業徵才活動中,有廠商表示2000位面試者中,有五成大專畢業的求職者英文26個字母寫不全,甚至有七成將數字1到10的英文寫錯;現今大學生英語能力之低落讓人怵目驚心,讓人不禁想問到底現在的大學英文教了什麼?

     在大一英語已被戲稱為「營養學分」的現在,台灣傳統英語教學已經無法面對全球化的趨勢。為了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有愈來愈多大專院校的科系採用全英語授 課,像是台大有100多門英語授課課程,還有淡江國貿系英專班的全英語教學的…等;元智大學也於日前宣布要朝「雙語大學」的願景邁進,在四年內將英語授課 的比率提高到50%,藉以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然而,全英語或雙語授課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並非一蹴可幾;如能先採用情境式教學,將內容轉為職場實務,讓學生更容易學習英文。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 應該要朝此目標前進,利用生動活潑且能實際體驗的教學方式,可鼓勵英文底子差的同學繼續努力,讓每個大學生都能具備英語力,才能進一步擁有就業力。

(摘自: 英文會話 資訊網)



參考文獻:
1尤雪瑛 從英語能力檢定論大學英語課程規劃
2營造有利的全民英語學習環境
3李惠芳 提升學生英語的學與教策略

資料來源: TOEIC OK News多益情報誌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87&News_Class_ID=0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三

【寶瓶文化/提供】
巴士兜兜轉轉還是到了站,她和一群睡眼惺忪的中學生一起下車,校園已是明晃的光景。還沒走到班上就遠遠聽見一陣嬉鬧,走進課室才看見同班的男生們都蹲在地上逗弄什麼。上個禮拜生物老師交代,要同學今天帶青蛙來做實驗。那些男生可樂了,把青蛙當玩物,捏在手裡比誰的大隻,還用粉筆在地上畫了線,要青蛙賽跑。那些青蛙掙扎著要從人類手心逃走,後腿在空中亂蹭。還有男生惡質地把青蛙拋在女生的座位上,又引來尖叫驚呼。早晨的課室格外喧鬧,但生物課在第四節,她想,待會中文老師進來,起立行禮之後,會不會有此起彼落的蛙鳴呢?想到那情景,老師錯愕又無奈的表情,她就忍不住笑出來。隔壁座位的男生阿介轉過頭來,問她笑什麼,她又不想說了。阿介看見了她手裡拎著的袋子,說:「妳也有青蛙。」就跟她要了來看,看了半晌,才對她說:「這個不是青蛙啦。」
「那是什麼?」
「是蟾蜍啦。」阿介又笑著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
原來還是錯了。她心底這樣想。
坐在隔壁的阿介笑起來總露出一顆犬齒,像電視上的陳曉東,只不過男生沒有酒窩,眼睛也小小的。也許連阿介也把她當成蠢蛋了。她有些負氣,想到剛才還大剌剌拎著一隻蟾蜍走進課室來,想必身後的同學都在笑她,也許剛才校車上所有人都在偷笑吧。她默默地把那個袋子收進了抽屜的最裡,再不想看到那隻灰褐的小生物。眼前那些同學扭打笑鬧的情景彷彿一瞬間和自己無關了。她在班上平凡而不起眼,總是安靜又害羞。其他女生會裝模作樣嫌青蛙噁心,撒嬌央求男同學幫忙去老街的水族店裡買,但她沒有。全班只有她一個女生自己帶了青蛙來,結果卻還是帶錯了。
阿介說沒關係,那等一下我們就一起做實驗好了。她不置可否,本來她就不特別鍾愛生物課。和那些以數字和公式解釋世界如何運行的理化科目不一樣,有時她覺得生物課本裡頭的事物其實都是超現實的。比如說,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胞堆疊起來,就可以構成一個生命。比如有一種可以無性生殖的生物,會從自身分裂出另一個一模一樣的個體出來。她總是疑惑,那麼那個被分裂出來的,還是原來的自己嗎?生物課彷彿就是把眼前世界重新解構,再用另一種敘述的方式縫合起來,像把花朵說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朵馬上變得猥瑣了。但她也曾經偷偷在房間裡翻閱生物課本的最後一章,人類生殖系統的圖解介紹。那是老師不會教,考試也不會考的禁區。她看來看去,卻無從想像那些手繪的器官剖面圖,卵巢、子宮、輸卵管那些,是構成自己的一部分,那真的一點都不真實。再翻過一頁,男生小雞雞被畫成管線複雜交錯的抽象線條,而且插滿了針,標註了各個部位安如其分的學名。
下午的時候,她拿了紙筆,跟著同學走進生物實驗室。實驗室在那排課室的最末端,陳舊而多塵,外頭的光被刻意用黑色的布簾和一排排高大的櫥櫃遮去了,日光燈管發出一種嗡嗡低頻的聲音。
她記得第一次走進那間實驗室的時候,那一刻的光度和氣味,讓她恍惚浮起一種時間靜止的幻覺。主要還是因為那些標本的細節都如此纖細而真實。她看見玻璃櫃裡頭擺著許多動物標本,那些松鼠、兔子、水鴨,也有中型走獸如狸貓、狗和四腳蛇,全都以一種活著的生動姿態被凝結在那一刻。牠們毛色鮮豔,眼眶嵌著玻璃彈珠,炯炯有光,不像死去的模樣,卻更像是電影的停格,或者被施放了木頭人咒語。而昆蟲和胚胎則被盛裝在灌滿防腐劑的玻璃罐子裡。她看見一隻初生的小雞浸在微黃的液體之中,茸毛在水中舒張,眼瞼半閉半張,載浮載沉。她不確定這裡陳列的是勃然的生命,還是與之相反的死亡。她那時候第一次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和想像中一隻單細胞生物蠕蠕游動的情境何其不同,那玻片底下其實只是一堆靜止的液泡,在白色的強光之中,染過色的細胞核像是發紫的醃柑桔。
如今她站在阿介的旁邊,看阿介動手擺弄著那隻四腳朝天的青蛙。青蛙鼓脹著肚腹一片雪白,已經浸過氯仿而迷醉不動了。阿介用四枚大頭針,刺穿了青蛙的腳掌,把牠固定在蠟板上。那隻青蛙現在就像是獻祭的祀品。她側頭看阿介,阿介專注地在聽老師講述解剖的步驟,手裡還握著手術刀。她覺得阿介和其他的男生一樣,對解剖青蛙這件事有一種祕而不宣、躍躍欲試的,悶燒著的狂熱。
她此刻卻想起父親。
她趁老師背過身在黑板上畫圖解的時候,低聲問阿介說,好幾年前小鎮上有一次怪胎展覽,阿介,你不記得了嗎?我們應該還在念小學的時候,鎮上總不時有各種各樣怪異又稀奇的展覽活動,在報紙地方版登個小廣告,小鎮人總是輕易就被蠱惑,排著長長的隊伍買門票去看那些金縷玉衣、馬王堆木乃伊、越王古劍……當然,如今回想起來,那些在民眾會堂草草搭建的文物特展也許都是唬人的,都是草率簡陋的複製贗品罷了。
但她確實記得那時有一個怪胎特展,展出了好多好多不知從哪裡蒐集的各種畸形、異變的人類胎兒。她記得她那時大概才七八歲的年紀,父親帶著她走進簡陋的展場裡,她就看見一整排一整排像是塑膠玩具娃娃那樣的人形,被塞在一個一個玻璃罐裡,擺放在甬道的兩旁。她那時矮小,必須仰望才看得到那些浸在防腐液的怪胎標本。雙身連體的、單眼塌鼻的、猩猩獸毛臉的、手指間長出蹼膜的,也有多出一隻手或一隻腳的,有的腦袋爆大如外星人……她和父親擠在人群之中,只能緩步被推移前行。那展場格外悶熱,連冷氣都沒有,電風扇喀啦喀啦搖晃旋轉。而她觸目所見的所有嬰孩皆一模一樣有著一張發皺的臉,緊閉著眼睛,膚色都被浸漬成灰藍色。竟然有一個孩胎,身體都是正常的,卻有著一個酷似狗臉的頭,微張的口露出犬齒交錯,嚇得她緊拉著父親,別過頭去不敢再看。她如今回想,那樣恐怖的畸形秀為什麼會允許小孩子進去參觀呢?而父親牽著她,走在那些在玻璃罐裡漂浮的嬰孩之間,像徘徊在出口遙遠的幽冥之谷。
「怕不怕?」父親這樣問她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看她,仍讓她牽著手,恍無目的地在那展場裡張望晃走,像被什麼迷惑了那樣。
※延伸閱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一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二
‧浪尖之上的華文小說家:龔萬輝《卵生年代》--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全球藝術年度百強贊助人 李冰(上)

【文/吳亞男】
美國藝術權威雜誌《Art+Auction》於1月刊登了一份「2012年全球藝術年度百強權力榜」(Art+Auction’s Power 2012),榜單上的拍賣板塊,我們見到熟悉的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以及中國嘉德拍賣董事總裁王雁南。而在贊助人板塊(Power Patrons)中,與中國當代藝術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便有三人上榜,他們是余德耀、烏利.希客(Uli Sigg)及李冰。
余德耀上榜的理由是,他收藏了大量的中國當代藝術,近年也開始積極涉入西方當代藝術,並且在亞洲成功地建立了一個私人美術館網絡——包括2009年在印尼雅加達開幕的Yuz Museum以及計畫於2013年開幕的上海館﹔烏利.希客則是因為在2012年將其收藏中逾七成的中國當代藏品,半捐半賣給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而入榜。兩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貢獻,的確有足夠的分量使他們以「贊助人」的身分列名這份榜單。
而李冰,不像經常曝光於鎂光燈的余德耀與希客,而是一位眾人乍聞稍感陌生的中國收藏家。

中國收藏家李冰獲《Art+Auction》選為2012年全球藝術年度百強贊助人(Power Patrons)。


在中國私人美術館蔚為風潮前,李冰早在2006年到宋莊建起了3千平方米的和靜園美術館,館中的70件藏品則來自於他在2005年以600萬人民幣買下的東宇美術館整體收藏。他也是最早發動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的創始人,2009年9月於和靜園美術館展開,當年參與嘉賓有喬志兵、余德耀、張銳、楊濱、譚國斌及馬惠東等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圈大鰐,眾人匯集一堂就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價值標準進行一番探討,而該聚會也吸引了一票藝術家明星熱烈參與:展望、岳敏君、方力鈞、周春芽、劉煒、楊少斌等人。如此大規模的當代藝術圈重要人物聚首,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以來首見的盛大場面。如今這個論壇轉由中央美院趙力團隊接手持續每年的籌辦。
2009年,李冰在今日美術館的二十二院街開設和靜園茶館,對他而言,茶的文化通過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形式和精神跟藝術的核心是相互統一的,這座占地極廣、文人氣息濃厚的茶館,也是余德耀、王薇等藏家來北京最愛流連休憩的場所。
年輕時懷抱著藝術夢想進入魯迅學院,25歲決定下海經商奠定財富,有了經濟實力作為後盾,李冰的人生從此再也和藝術脫不了關係。以下是《典藏投資》上海特派記者與李冰的訪談。
收藏是一輩子要玩的事兒
《典藏投資》問(以下簡稱典) 其實你一直是中國藏家中非常低調的一位,在媒體間比較少耳聞到你的收藏或是你在做的事?

和靜園美術館外觀。和靜園占地3200平方米,選址當初還是栗憲庭出的主意。


李冰答(以下簡稱李) 我是在2006年蓋的和靜園美術館,算是私人美術館中比較早的。我從小就愛藝術,很幸運從魯美畢業後,還能繼續從事自己的樂趣,持續收藏藝術品。你覺得我低調,應該是因為我不願意滿天飛那樣做事吧,那樣沒有意義,我不想要什麼,所以不太張揚地做事,我只想收藏,那麼多年我只收不賣,這是我一輩子要玩的事兒,就是一種樂趣吧。
典 能否跟我們談談您的收藏脈絡?
李 我的收藏主力在架上當代繪畫,以1990年代為主體往後梳理。我個人也相當喜愛1980年代作品,但是現在根本找不到了,很多歐洲藏家給香港藝博會提出課題,希望可以收藏中國1980年代藝術,但現在不可能找得到了。那個年代的作品不是流失民間就是被丟棄,就算有也買不起。我盡量將1990年代繪畫大骨架梳理好就行。
典 您在做的事情對藝術圈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比如藏家論壇或是藝博會顧問,不只是單純地收藏藝術品?
李 我上這份榜單還是余德耀告訴我的,說我們兩人上榜啦,其實我真的不需要話語權,跟茶結緣快二十年,我不需要太多,茶已經給我很多了,我脾氣也改了,柔軟一點了。其實張銳曾經跟我說,我們是可以影響人的,被張銳這樣一說我才開始接受採訪,不然我實在很不喜歡接受採訪。
典 或許可以影響財富人群去進行收藏,激活藝術市場?
李 我們這個國家需要第二次蛻變,我們的第一步已經解決財富問題,第二步就是學會附庸風雅。當年我做茶生意的時候,還是第一個把台灣茶引進大陸的,現在大江南北都在喝茶,茶文化滲透得很快。現在中國的高端人群,除了有錢,他們還要品味,再過來就是全面性地修養,這個過程我相信不會太久的。我做茶館,實際上也影響了高端人群,現在也有了些成效,他們定期去美術館看我收藏,一起喝茶,定期聚會,彼此潛移默化。
典 今年香港藝博會的團隊將在倫敦舉辦一個新的藝博會Art13,據悉你也是委員之一?
李 這是香港團隊找我的,主要幫他們把關畫廊,畢竟他們對中國畫廊不熟悉,延續香港藝博會嚴謹的態度,Art13希望將有別於金融海嘯前的中國當代藝術引薦到歐洲,我覺得挺好。
※延伸閱讀:
全球藝術年度百強贊助人 李冰(下)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蔡惠民/烏龍麵的happy ending!

【撰文/蔡惠民】

(双河彎/提供)


說起烏龍麵,就不禁想起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裡的那篇《讚歧。超深度烏龍麵紀行》。世人總極力頌讚推祟其小說,但我卻覺得與他的散文遊記加倍對頻,小說得挑時辰心境,不搭軋時左眼入右眼出;散文不然,隨時皆可穿堂入室,走進村上以生活事物為經,個人觀點為緯,所構築而成的細瑣碎念文字國度。雖然,興起自製烏龍麵的念頭,非因村上文字而萌芽抽綠,但他在文裡所描繪的香川縣讚歧烏龍麵風景,確實成功地扮演著對美味烏龍麵心生嚮往並追尋的完美舖陳。
暫時是去不了村上春樹口中所謂deep中最deep,位於農田正中央的中村烏龍麵店,不過,倒是把店主所說:「麵得兩腳踏過再揉,不這樣就不美味了嘛!」這話印刻入心,猶記腦海飄過幾片「果真如此嗎?」的狐疑雲朵。無論那是何等滋味,我唯一肯定的是,絕對和我在超市指定購買的冷凍烏龍麵條口感天差地別,儘管包裝上印著醒目的讚歧大字。顯然,我和烏龍麵的緣分並不淺,數年後,在日本居家女王Harumi的英文食譜書上,乍見家製烏龍麵食譜,那感覺就像在舊金山街頭,猝不及防地與交情匪淺的小學同窗打個正照面,結局自然是找間順眼的咖啡館,好整以暇敘舊情說近況。
的確是以腳踩踏無誤呢! Harumi的食譜裡也是如此傳授,含水量少到近乎小器的烏龍麵麵糰,只能用固若金湯來形容,硬要逞強以手揉就,恐怕只會落得隔日拜訪推拿師傅的下場,但若以為派出高瓦數攪拌機出場壓鎮,只能說若夠幸運沒因此操壞送了小命,大概也是沒兩下便氣喘如牛,除了借助全身力道以腳踩踏為麵糰按摩,別無他法,而這也是成就入口麵條Q彈爽滑,咬勁十足的關鍵點。
不過以上的頭頭是道,全屬後見之明。因在下自製烏龍初試身手,以慘敗結局收場,麵糰硬得足以斷牙裂齒,硬頸也就罷,還加上一副執拗牛脾氣,桿開一分回縮兩吋,搞得我氣急敗壞,麵糰依然故我不為所動。僵持好一陣子,我先豎白旗,只想速速結束這場夢魘,馬虎隨便桿切一陣,便下水滾煮,撈起一坨坨形似粉筆之柱狀物,那敢情是米其林三星級高湯也救不回來的終極悲劇,即便家人勉為其難地捧場,不意外,半數以上進了廚餘筒。對自製烏龍麵的幻想破滅,重新回到與冷凍包搏感情的老路子。
一如被情人莫名辜負,心有未甘的我,不斷自問:「到底是哪裡做錯了?」答案就在我歡喜貪婪地翻看著近期出版,由一位史丹佛畢業後,預計赴日遊學一年,卻因為愛上農家出身另一半,而決定長居上川鄉間的南西.辛勒頓.蓮(Nancy Singleton Hachisu)所著的歲時農作生活散記暨食譜書《日本農家菜》(Japanese Farm Food)時悄悄浮現,走廚的道理也像人生體悟,不是不到,是時候未到。我想我的烏龍麵首部曲,應是敗在操之過急,按摩不足,再加上後來讓麵糰休息舒展放鬆的時間太短,難怪麵糰繃起臉,不給我好臉色瞧。
品味生活家 蔡惠民
住在舊金山灣,一手拿鏟子,一手爬格子,說設計只懂皮毛,看時尚略知一二,煮料理小有天份,買好物身手過人,譯過幾本都會愛情小說,寫過幾個專欄,主持兩個部落格mindestyle.com、minpicks.com
‧看更多精彩文章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3年三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蘋果綠

【文/廖之韻】
我欲望回來摘取我的肉身
當夏娃將祕密葬於樹下
埋入幾個風乾的回憶
關於純真,就此展開
論辯,與愛
少女的雀斑點點點點
出走
青春在此成熟
花蕊比髮絲來得纖細
沾取露珠的夢
未完成的夜,也許回到午後
酣睡的白日
故事講過一遍又一遍
枝芽交錯張起了網
捕撈遠方誰遺落的身影
不可越界的溫柔
靜止的時間,空間也許虛幻
春天嘗試捎來親吻
淡淡的
灼灼的
瞬間一記烙印
世界因此成形
你,你們,我的主人與僕人
倒掛的黃昏忽遠忽近
迷宮打開了門
一個出口,入口不可捉摸
人們不需標記,名字還未鑄刻
我行走邊界
寄生於夏娃的肋骨
必須疼痛,必須酸楚
我只是相思
多麼美好而無助
搖搖欲墜的天真
終將墮落,爛成淤泥,輪迴
而妒忌,一個隱喻的藉口
豐饒之地瞬間荒涼
我在夏娃的體內貪吮蜜汁
酸與甜的交纏
古老的智慧發酵比酒還醉
我扭曲著身軀
誕生
注:據說夏娃在伊甸園吃下的蘋果是青蘋果。
◎本文作者簡介
廖之韻
作家、詩人、肚皮舞孃。曾任出版社與雜誌主編、聯合報副刊繽紛版專欄作家,目前專事創作、跳肚皮舞。作品曾收錄在年度台灣詩選、散文選,並被翻譯為英文、韓文發表。著有小說《備忘》,散文《我吃了一座城》、《快樂,自信,做妖精》,現代詩《持續初戀直到水星逆轉》、《以美人之名》。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敬業的翻譯審校人員

        翻譯 行業在中國乃至於在全公證世界來說,都是一個新興行業,而且至今都還在發展和完善中。很多初涉翻譯的譯員和翻譯相關人員,至今都還對翻譯認識不是很足。譯員對翻譯的認識和學習不足,會導致譯文質量不佳;翻譯業務人員
        對翻譯了解不足,會導致翻譯難度判斷以及各方面的溝通的偏差;而整個社會,尤其是有翻譯需求的相關人員對翻譯規律、難度等的認識不足,又會導致對翻譯的不夠重視和尊重。
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翻譯從業人員需要克服的困難。令人欣慰的是,由於翻譯行業在中國已經起步十年左右,這些情況正在改善,這主要表現在近幾年高校本科和碩 士翻譯專業的設置上,雖然這些人畢業後並不一定都從事翻譯行業,但他們的陸續就業,也正在給整個社會普及翻譯基本常識,讓整個社會逐漸開始重視並尊重翻 譯。

        但是,作爲翻譯從業人員的我們,卻必須對翻譯有更深刻的認識。從事翻譯和審校多年,雖然還無法達到國內頂尖水平,但自認爲至少算是國內對翻譯有相對比較深刻認識,同時相對比較,在這方面應該多少有點資格給大家做一些翻譯基本認識的普及。

        而且,內心的使命感,也讓我覺得很有必要把自己對些翻譯的認識盡可能介紹給業內人員,至少使責任感強的翻譯從業人員對翻譯有更深一點的認識,希望因此能爲及至整個行業的發展壯大有些微的正面貢獻。

        這個社會多少個行業,翻譯就可能有多少個行業。因爲這個社會的各門各類知識,都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行業術語。舉個簡單例 子,process一詞,其最基本名詞意思是“工序”、“過程”等,最基本動詞意思是“加工”、“翻譯社處理”等,在說明書和程序文件中,process 常作爲“工藝”、“方法”解釋,如screen process(絲網印刷法),process control(過程控制);在醫學中,其意思是“隆起”,如frontonasal process(額鼻隆起);在法律中,又常作爲“程序”講,如legal process(法律程序);在訴訟英語中,process卻是“傳票”(等同于summons),如process agent(傳票接收代理人)。類似例子非常多。

        由於各行業都有自己的大量術語,譯員在翻譯時,通常須對相關行業具備最基本的了解,至少是術語方面要有一定專業性,如有可能,還要具備一些簡日文翻譯單知 識背景,否則,就很可能譯出生硬的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或者英國或美國國中文,翻譯痕迹非常明顯。而這,正是翻譯的最大難點,因爲有時候只要 一個詞或者一個背景知識的不理解,就可能導致整句整段的不理解,進而導致譯文質量不過關。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具體例子大家自己心中可能都會想 得到。

(摘自; 英文會話 資訊網)




參考文獻:
1李亭穎、廖柏森 台灣大學生對於口譯課程看法之探討
2陳東升 臺灣學術翻譯的發展方向與重點
3戴碧珠 台灣各大學英文系及應用英文系筆譯教學現況探討

資料來源:蜂蜜食療的部落格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86&News_Class_ID=0





淺談英語基本功:翻譯乃試金石

學習英語猶如組裝一部機器,需要由單詞、語法等零部件完美組裝而成,其組裝的完美程度以及能否流暢地運作則在於使用者的熟練程度和運用技巧。就像人們無意間蹦出的口頭禅,只有將英語融入到你的身體才能真正地駕馭它。
就在人們糾結英語的聽、說、讀、寫中任何一項的時候,就在人們追求其完美的時候,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譯”,因爲“譯”是檢驗你英語基本功的 試金石。爲了能更好地幫助大家學習英語,克服思想上的屏蔽,協助大家檢驗學習成果,著名一線英語教師吳進一老師總結自己二十余年教學經驗,深入講解了英語 基本功和“譯”之間的聯系。

“譯”,英語基本功的試金石
爲什麽說“譯”是檢驗基本功的試金石呢?認爲, 翻譯 首先考驗的就是詞彙量,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由詞彙和語法組成的。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礎,所以,翻譯過程是對詞彙量的一種考驗。
但是,僅僅擁有詞彙量在翻譯看來是不夠的,正確處理詞彙問題是翻譯的一個基本問題。然而,詞彙的准確翻譯決不意味著死搬硬套地去翻譯每一個單詞,而是靈活 運用。因爲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即使同一內容在不同語言中,也可用不同的詞彙來表達,這就需要翻譯者在掌握龐大單詞量的同時,必須對每一個單詞的 運用了然于胸,才能根據原文的意境、寓意進行選詞翻譯。
同樣的,語法作爲貫穿所有單詞的紐帶,在掌握了語法的同時,合理的運用成爲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在翻譯時口語與書面語的區分和運用。爲了更明確地表達原 文思想,使譯文更符合原文的表達規範和習慣,滿足原文語法修辭的需求,往往需要把握原文的意境和前後文的銜接,並據此使用合理的語法。
語法的運用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固式的,這是比較常見的,在翻譯過程中可以按照固定語法直接對原文進行翻譯;另一類則是靈活的,像原文中出現的一些俗語、 俚語,很多時候無法直接翻譯,就變成了譯者再創作的過程,所以翻譯其實就相當于第二次創作,而創作的前提就是你對詞彙和語法的熟知和運用。

聽、說、讀、寫只爲“譯”
在許多人眼裏,翻譯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盡然。 如果我們把“譯”拆開來看,也許你就能明白了。“譯”是融和了聽、說、讀、寫四項內容而成,就像京劇的唱、念、做、打一樣。說到這就又要提一下上次所說的 輸入和輸出的問題,在譯的過程中,你需要通過聽和讀來接受信息,在經過處理之後通過說和寫將原文翻譯出來。而認爲“譯”難的,問題往往就出在四項基本功 上,輸入和輸出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日文翻譯都會致使翻譯的無法進行。
而之所以說“譯”並沒有那麽複雜,是因爲如果你掌握了四項基本功,那“譯”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最後,總結到,在掌握了前面所說的詞彙和語法之後,“譯”還會考驗一個人的聽、說、讀、寫能力,只要將所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運用于實際,那麽“譯”就會變的易如反掌。

(摘自: 商用英文 教學網)


參考文獻:
1陳東升 臺灣學術翻譯的發展方向與重點
2廖柏森 論翻譯在外語學習上之角色
3賴慈芸、賴守正、李奭學、蘇正隆 建立我國學術著作翻譯機制之研究

資料來源:女人時尚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85&News_Class_ID=0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陸浩東托夢推薦,DRE第一本文集《指南》--一

【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指南
系列:Vision 106
定價/頁數:$280/256頁
出版日期:102/1/21
類別:生活風格/休閒娛樂/休閒圖文書
作者簡介:
DRE,平民。
內容簡介:
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清朝末年,擁有作者這種大腦的人通常會加入同盟會,有的甚至成了 國父。
他是DRE,被讀者喻為「準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他的第一本文集,陸皓東也來託夢推薦。
本書與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齊名,例如《論語》、《聖經》……都是兩個字
旅美華商實業家、部落客精神領袖、《商業周刊》電子版專欄作家
DRE:「我冒著被綁在十字架上當成異教徒燒死的風險,揭露我比世人早十步發現的定律。」
極少數讀者讀後可能毫無啟發並覺空虛,進而產生不悅感,甚至把書給撕爛,那屬於正常現象。我們出版前已在猴子身上做過實驗,獲得了同樣的反饋。
使用本書前,請詳閱使用說明。
祝各位旅途愉快。
一名紐約商人利用閒暇時間寫作,成為光芒四射的傳奇部落客。
他的智慧藏於無形,商界爭相邀請,文化界趨之若鶩,各路人馬三顧茅廬卻不得其門而入。他總在鎂光燈聚集前靜靜低調離去,無人能預測那神祕而迅速的腳步又將走往何方。
在清朝末年,這樣的人通常會加入同盟會,有的甚至成了國父。上一次他現身奔走時被我們逮著衣角,為了顧全大局,終於答應留下這件衣裳,使我們能從他高明、幽默、多元、宏觀、邏輯清晰、觀點特立的文字去窺探一二。
人們如旅鼠般前仆後繼,著魔似地盲目前行,直到他降臨世間,我們終獲救贖。
他是DRE,被讀者喻為「準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他的第一本文集。
本書與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幾本著作齊名,例如《論語》、《聖經》……都是兩個字。
鹽酥雞購買指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攤好吃鹽酥雞。
台灣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吃鹽酥雞專家」的國度,我國民眾自幼即開始學習品雞藝術,發展出具有極度美感的飲食文化。
在這神奇的國度裡,有著優雅傳統,人人皆恪遵著,一套自古流傳下來的標準品雞程序:
一、以眼觀鹽酥雞表面色澤、雞塊比例。
二、以鼻嗅其油香,肉香,料香,九層塔香,椒鹽香。
三、以手握持竹籤輕晃,柔和地,不偏不倚送雞入口。
四、以舌翻攪,混合空氣,嚐其纖維口感、雞汁質地、醃料層次與綜合餘韻。
這一門技術實不得不應以品雞稱之,可惜國情使然,至今無人敢以「品」字稱之。
「品」,乃品評品鑑之意,
例:品酒、品簫。
一般我們在食用鹽酥雞時,並沒有故作姿態評論鑑別其產地、年份,致使吃雞行為不若喝紅酒或口交一般,獨具高格調之品味,故仍以「吃」為其動詞。另,亦常以「叫」字或「召」字做為動詞,不過在意義上略有不同。
如何購買好吃的鹽酥雞,像你這樣資深的鹽酥雞玩家,無疑早已駕輕就熟,可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擴大考慮到外國人,尤其在政府全力發展觀光的此刻。我寫下這篇購買指南,期能引領外國朋友,進入雞的世界。原本打算以英文書寫,無奈這次題目專業層次偏高,各大漢英辭典皆未收錄相關之專有名詞而作罷。鹽酥雞怎麼翻譯?你不會嘛。沒關係,連我也不會。
我當然知道雞的英文是G,但鹽酥兩字太難了。
最後我決定以中英文夾雜的雙語方式,you know,來撰寫本企劃。僅在專有名詞、專有名詞上下文,以及超出我英文能力所及的部分使用中文。
鹽酥雞 is Taiwan 炸物小攤的代表,不只賣雞,還賣非雞。Not only G, but also ABC.
不好意思,一開頭就忍不住賣弄了我的英文能力。
炸物攤之所以被稱做鹽酥雞攤,其來有自。因為雞,自古以來佔據著鹽酥雞攤最大比例的領土面積,居領先地位,是為一攤之主,The king of 一攤,故以鹽酥雞做為代表性統稱,可謂實至名歸,絕無爭議。我說個對比吧,總沒道理堅持要人家叫四季豆攤,因為四季豆只佔攤位一小塊,還是在邊緣。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啟示就是,兩岸哪天要是統一了,那絕對沒可能以咱們的國號為國號。
早期鹽酥雞的選擇不多,除雞之外,多半僅販售魷魚腳、天婦羅、豆干,和豬血糕。記憶或許有誤,因為當時吃不起,得要化整為零,分成數天,一次刮一點早飯錢下來,再去水溝找看看有沒有銅板可以撿,湊一湊,背著父母跑去切三片天婦羅,然後回味一星期。三十元以上的食材,離我們好遙遠好遙遠,那時買一份魷魚腳,好像現在上班族在台北買一間公寓一樣。早期口味也只分為加辣與不加辣兩種,通常二選一的決定最是困難,我後來累積了多次經驗,才歸納出原則,那決策過程的關鍵是,你不敢吃辣呢,最好就不要加辣。
※延伸閱讀:
‧陸浩東托夢推薦,DRE第一本文集《指南》--二
‧陸浩東托夢推薦,DRE第一本文集《指南》--三
‧陸浩東托夢推薦,DRE第一本文集《指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政府扛鼎 卯全力支持「公共論壇」—德國公立劇院概觀

【文字/林育立(旅德新聞工作者)】

進劇場看戲,早已是德國藝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為列寧廣場劇院外牆海報。(Achim Plum/攝)

在德國,劇院是文化的標竿,本身不僅是作家、翻譯、導演、演員、作曲家、舞台技術、美術、和電腦等劇場專業人才的競技場,也是揭露社會現實和論辯政治議題的公共論壇。一般人只要付出低廉的代價,就能欣賞高品質的表演藝術,在德國人的認知裡是官方的責任。因此,遍布全國的近一百五十家公立劇院,只有20%的經費來自門票收入,其他全靠政府編列預算挹注,換算成戲票等於每賣出一張,公部門平均就得補貼一百歐元(相當於新台幣四千元)。
儘管不用像商業舞台一樣自負盈虧,為了迎合市場需要而譁眾取寵,德國的公立劇院仍須接受輿論和觀眾的檢驗,藝術成就和滿座率同樣是劇場經營成敗的指標。德文有音樂劇場(Musiktheater)和舞蹈劇場(Tanztheater)的說法,也就是廣義來說,劇院或劇場(Theater)一字除了台灣一般通稱的舞台劇,還包括了歌劇、歌舞劇、舞蹈和偶戲。如果加上常態演出的私人劇院,而且把文化和體制與德國相近的奧地利和瑞士也算在內,整個德語世界的劇院共有五百多家,每一劇季上演的作品高達四千種,劇場文化的興盛和多元,在世界各國可說是無出其右。
經典新齣劇目繁多 藝術總監是劇院靈魂
除了定期在每年七、八月放暑假,德國的公立劇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作品交替演出。以政府每年補助近新台幣八億元的柏林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為例,二○一二/一三的劇季,至少有四十七齣基本劇目(repertoire,或譯為保留劇目)、和廿六齣的全新製作;而柏林規模最小的市立劇院高爾基劇院(Maxim Gorki Theater),這一劇季的基本劇目和新製作,也分別有卅二齣和十三齣。
德國劇院的劇碼,最常見的有莎士比亞、歌德、莫里哀、契訶夫、布萊希特等文豪的經典,洞察世俗人心的法國當代作家雅絲米娜.雷札(Yasmina Reza)的新作也一樣炙手可熱,同一部作品往往在全國的劇院同時登台。以歌德的鉅作《浮士德》Faust為例,二○一○/一一劇季在德、奧、瑞三國,至少可看到四百位導演的詮釋;瑞士作家狄倫馬特(Friedrich Duerrenmatt)一九五六年首演的名作《老婦還鄉》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製作的總數排名第二,觀眾可以看到廿一種不同的版本,至於《哈姆雷特》、《馬克白》、《羅密歐與茱麗葉》等莎翁的傳世之作,同樣相當受到德國觀眾的青睞。
藝術總監(Intendant)負責籌劃一整季的劇碼,聘用導演和演員,一方面延續劇場藝術的香火,另一方面還得經營出每一家劇院的特色,在藝術品味和觀眾需求的天平兩端取得平衡,可說是德國劇院的靈魂人物。藝術總監大多出身劇場導演,由各地方政府的文化官員直接任命,任期至少五年。其中,柏林人民劇院(Volksbuhne)的卡斯多夫(Frank Castorf)和柏林人劇院(Berliner Ensemble)的派曼(Claus Peymann),縱橫劇場界數十年,堪稱是動見觀瞻的大老;而維也納城堡劇院(Burgtheater)的哈爾特曼(Matthias Hartmann)和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uhne am Lehniner Platz)的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未滿五十歲就已經執導過多部轟動劇壇的製作,無疑是中生代的指標性人物。
雖無票房壓力 但輿論劇評仍掌生殺大權
德國觀眾一般從中學時代就喜歡進劇場看戲,學生票和最便宜的戲票不到十歐元(約台幣四百元),劇院還會出售打折套票(Abonnement),幫助觀眾養成看戲習慣。至於熱門的製作,非及早預定無法一睹丰采,例如美國導演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為柏林人劇院執導的《三便士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從五年前首演到現在連演一百九十二場,還是場場爆滿;布萊希特另一部挖苦希特勒崛起的《阿吐羅.烏伊發跡記》Der aufhaltsame Aufstieg des Arturo Ui,在同一劇院連演十八年,上演近四百場,至今也依然高朋滿座。
身為劇院經理人,藝術總監當然希望演出場場賣座,不過經營的壓力主要還是來自輿論、尤其是報紙的劇評。公立劇院推出的新製作,在德國是重要的公共議題,不僅公共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定期轉播,各地方報和全國性大報的副刊也會大幅評論,因此獨立專業的劇評,相當程度左右了劇院的生殺大權。儘管近年來景氣飽受金融危機衝擊,劇院合併和關門的聲音時有所聞,不過大體而言,各地方政府劇院預算刪減的幅度有限,劇場經營者不時推出精采的製作,以博得觀眾的掌聲。例如柏林各大劇院,每晚的滿座率都可達七到八成,可見進劇場看戲,早已是德國藝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2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