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代藝術新聞】
與藝術界的朋友聊天過程中,一位朋友很有感慨地說:買畫的人,如果對作品本身的認識不深,很自然就會對藝術的價格與價值認識有限,甚至因此也很難從買作品的行為裡面產生珍惜,情況假設陷於此境,那麼這個環境的藝術購賞行為就永遠無法與藝術本身發生相互認同與共契。
藝術品的買賣與對藝術品的認知,如果沒有辦法出現共奏,那麼很顯然收藏行為是無法走得遠。
或許是因為對這位藝術界友人的說法深有同感,席間另外一位年輕畫廊負責人就提到自己一段經驗。他說,「面對藝術都沒有認識或概念的人,要請他們跨出買畫的第一步,確實必須要有方法。你必須要能以身示法,也就是自己要先買」。這位畫廊負責人就提到,雖然他旁邊有不少經濟實力很好的朋友,但因為這些人對當代藝術並沒有基礎的認識,因此為了鼓勵他們能夠開始收藏當代藝術,他於是先準備好幾袋的現金,接著就帶這些朋友一起看畫展或者到藝術家工作室,遇著喜歡的藝術家作品就自己先買。他覺得,如果你要人家買眼前的藝術品,但你自己又不願意買,那麼,旁邊的人又怎麼會相信你呢?
這話,聽得我匪夷所思,以為他是在矇人。後來,看他很嚴肅的表情,想來真實是如此。我因此追問,那結果有像你所想的嗎?他,點點頭,笑著說;可是也不能說很持續。畢竟,他們對當代藝術的感知與興趣並沒有齊進式發生關係,一旦對藝術沒有投入好奇,很自然對往後的收藏行為會造成斷層。
仔細回想,確實也是如此。不過,這當中也會出現弔詭的情況。比如說,如果引進門的新買家確實對藝術起了興趣,但卻只是著迷在作品的價格上,而不是深度能認識藝術,那麼就有可能只一昧求取藝術品的價格漲幅曲線,走火入魔就會養成一位投機主義者。
可見,當代藝術生態或許要塑造買家並不太困難,但要培養出藏家則需要長時間的呵護。其中,對於藝術的深度認識,這層工作恐怕是不能省。
拍賣公司因為鎖定的是藝術市場高端菁英份子,本來就不太可能對藝術的教養工作過於灌溉,倒是美術館與畫廊、藝術媒體較有發揮的空間。只是,這些年第一市場受制於經濟環境的坑坑跌跌,又因為中國畫廊市場歷史短,畫廊橫豎在欠缺耐心的推湧下,對於當代市場這二年來的信心指數徹底瓦解,根本沒有幾家畫廊願意堅持好好做展覽。表面上,好好做展覽或許是形容詞,但在我個人認知裡,好好做展覽指的是一種心態、一份態度。畫廊要願意規劃合作藝術家的長短期作業要點,而不是一昧只想問市場要錢。同時也要對藝術家的作品多所要求,而不是視藝術家為勞工。藝術家這一廂尤其重要。作為一個藝術家不能把自己只當生產線,卻規避付出社會成本的事實。我想,假設畫廊願意抱持好好做展覽的態度,相對也就會影響到藝術家自己對作品的嚴格,其實做好一個展覽的第一個先前步驟已經完成。一旦藝術環境普遍都能有這樣的共識,再加上好的文字或導覽,不就也就在無形間把市場的效益導向積極與正向了嘛!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企業語言訓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