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百年中國 藝術百年路

【文/劉太乃】

吳作人〈戰地黃花分外香〉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最近,中國內地吹起一股民國風,舉凡民國時期文化聞人的書畫在拍賣場上都能拍出好價錢,尤其如康有為、梁啟超、胡適等參與中國近代思想改革的大儒書法作品,受到收藏家們的歡迎;而當代藝術也間接受到民國思潮牽引,藝術家創作不再完全向西方當代藝術表現傾斜,進而重新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價值。現階段的中國美術運動有可能從廿世紀初期完全否定傳統文化,回歸到中國五千年文化價值體系,進入上世紀大儒們所提倡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讓當代藝術與中國五千年文化接軌傳承。
滿清末年,中國的腐敗衰弱,在甲午對日戰爭一役,徹徹底底的傷透了中國有識之士的心;他們不僅對中國政府失望,更認為傳統中國文化處處不如西方。西風東漸,向西方學習的風潮,不僅在科學、醫學,在文化藝術更有不少有志之士把西學帶回到中國,引發五四運動和西洋畫技巧,牽引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向西傾斜。那是中國最動盪不安的年代,千年帝制皇權在轉化民主化過程中,列強侵略、孫文革命、軍閥割據、抗日;除要面對國家存亡浴血重生,更無法避免東西文化思想差異的碰撞,西方思想雖然撞擊傳統儒學,卻激活孕育出更強大的新生力量;亂世出英雄、獨領風騷的文化人在那個充滿衝突的年代更能激發創造力。
一個世紀過了!中國從衰弱中茁壯,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強調富強」的中國將在他這任實現。強化經濟、軍事之餘,重建中國文化藝術自信更是這代中國人可以預見的。中國美術史教授萬青力在「並非衰落的百年」一書中談到,19世紀滿清末年的政治衰落,並不代表文化和藝術的衰落;19世紀的中國繪畫雖然陳舊停滯,但已受西洋傳教士畫風影響的中國繪畫,已為20世紀中國藝術改革奠定雄厚的基礎,而出國求取西學的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等藝術大師,在回到祖國後就傳統中國藝術大破大立革新,讓20世紀的中國藝術家為所處中西文化思潮的衝突留下重要作品見證。
文化藝術的價值,有時要過了百年,才能清楚它的所在。就以目前市場最火紅的常玉而言,生前畫作乏人問津,旅法巴黎有一餐沒一餐無法溫飽,直到逝世還無法回到中國;而林風眠直到逝世前,一幅畫才能賣到30萬人民幣。除此還有更多20世紀藝術家,生前畫作還一文不值,可見藝術家作品要被市場認同之路有多麼艱辛。而今的中國,錢是有了!買畫的人也多了,但在藝術收藏成了社會常態,藝術家卻變得投機。50歲不到的中青藝術家,一張畫在拍賣場上已被吆喝到一二千萬。或許中國藝術家窮了太久了,藝術家眼前看到的只是錢;只要能換錢的藝術,就是好藝術。難道,現在藝術家的生存環境比上個世紀那些懷抱著理想,遠赴重洋留學的那些藝術大師差嗎?藝術家如果沒有對這個時代做出貢獻,就算作品被炒作到天價,置換到下個時空,留下的作品不也是乏人問津、一堆無用的畫布嗎?
百年中國,百年路,中國藝術的百年之路走來並不容易。尤其在中衰西強的上個世紀,前輩藝術家能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傳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意義,而今當代藝術家理應效法上世紀前輩藝術家對中國文化傳承的使命,為中國藝術的未來開創出新的時代見證。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印鈔之後

【撰文╱劉太乃】
飽受二十年經濟停滯的日本,要開始印鈔票了!
新任首相安倍效法美國大量印鈔票,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強力貶值日圓、並把日本幾乎冰點的通貨膨脹拉升至2%至3%,這種作法除對日本國內經濟帶來變數外,更將掀起亞洲各國貨幣競貶壓力,突如其來的大量資金將對未來亞洲各國的經濟互動投下變數。在此,先不論安倍的作法是否合理,既然他做了,全球經濟絕對會因為日本大印鈔票產生變動,尤其是亞洲。
安倍是日本的首相,他必需帶領日本走出衰退的二十年,如果他不做出如此決定,日本將可能再衰退二十年;就如同實施三次量化寬鬆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研究美國三十年代大蕭條的他,如果當初不毅然做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現在的美國和世界經濟可能趴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確,做為一個領導人,不同於學者,不能只是評論與批評,必需有勇氣決定做與不做,並且承擔一切後果;雖然安倍政策結果可能是相反的,但畢竟他帶領國人一起努力過,縱然失敗了也雖敗猶榮。的確二十世紀日本在現代化後,為了證明自己是亞洲第一,發動對亞洲各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不僅日本國力重挫,亞洲各國更飽受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摧殘,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二次世界的戰痕仍未抹去,今次貨幣戰即將到來,日本民族逆中求勝的決心又將對亞洲各國帶來什麼後果,目前尚難推斷,只能靜觀發展。
在美國讀書的兒子剛放春假回到台灣,喜歡閱讀經濟相關資訊的他,對於美國和日本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有其看法他說,量化寬鬆是讓資本主義極大化,試圖讓大量的資本自己找尋到出路,尋找到下一個可以取代舊經濟的方向。回顧近二十年美國經濟的發展,不就是資本不斷轉換的過程中,渡過一個又一個泡沫與蕭條,但也造就出電腦、網路、房地產各個時代的新興產業;當一個泡沫破滅後,資金將再找到另一個泡沫的起點,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動能和經濟效率。他的解釋讓我對美國、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有了新的看法。當全世界都深陷大蕭條危機,政府本著資本主義的信念,大印鈔票的讓資本自己找尋一個可以引領世界走出經濟困境的新產業,而今就看新產業何時誕生了!
如今新產業還未呼之欲出,資本只有朝固定回報的傳統產業和看得見的資產停留,成為資本的避風港。就藝術市場而言,目前資金仍然會以更為稀少、更為難得具有保值效益的傳統藝術品作為資金避風港,不會投注在市場還不成熟的當代藝術品,只有等到市場更明確出現新的藝術走向,資本才會自動流向於活躍、具冒險性的當代藝術,而今市場仍以具保值效益的傳統藝術品為資金標的。
亞洲的經濟,在過去中國政府未改革開放前,一直由日本主導,之後在日本的引領雁行理論下,又有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亞洲四小龍的加入。但近二十年,在中國大力對外改革開放下,中國開始像當年的日本和四小龍一樣,人到那裡,錢就到那裡。中國的錢淹腳目,人民幣到那裡,就漲到那裡!尤其現今藝術市場,可說是中國人民幣的天下,只要是中國人民幣看上的東西,沒有不飆漲的,所以近二十年中國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成了全世界的奇跡!但如今的日本安倍內閣受不了二十年的沈淪與中國的強大,開始印鈔票了!他採取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來推動日本的經濟,這個舉動雖然沒有二十多年前鄧小平南巡開放來得驚天動地,但如此大規模的印鈔舉動,肯定對日本境內和世界各國帶來影響,尤其疲弱了二十年的日本購買力。
二十年前,日本經濟正處鼎峰時,日本人的購買力可說是全球第一,就藝術市場而言,不僅拉抬了本土藝術家的畫作行情,更不斷以天價買下印象派、野獸派等十九世紀大師畫作,造成西方藝術品市場一片榮景大好。而今日本印鈔的政策,必然會讓日本人覺得自己又有錢了,不僅可以帶動本國房地產和本土藝術品的上揚,這股多餘的熱情更可能往外流竄,未來這股熱錢會流向那裡,還是西方或是往中國藝術市場轉移都是值得觀察的方向。因為日本在中國唐宋、明清兩個階段,對中國文化極為嚮往,並大批購買中國藝術品過往日本,尤其清代末年和民國初年,許多中國藝術家如齊白石、傅抱石、張大千都在日本舉辦過畫展銷售,而吳昌碩、王震甚至接受日本收藏家接待在日本住過一段時日,這些都說明日本一旦經濟繁盛,一定會向西方或是中國購買藝術品收藏,只是不知今次日本印鈔後,多餘的資金會往西方、還是中國流竄。如果是中國的話,中國藝術品又將掀起另一波高潮。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居住人權,不該白審 ─ 釐清國際公約的住房權保障

【撰文/陳虹穎(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政策研究員)】
專家意見,船過水無痕?
今年3月14日,行政院長江宜樺聽取了「國家人權報告推動辦理情形」報告後,主動表示國際人權公約所指的「居住權」並不包括違法占用戶對土地所有權的伸張。此言一出,形同否定了日前受邀來台的兩公約審查委員團在結論性意見中對台灣居住人權保障的建議,引起一片譁然。
從上述言論可見,江院長面對「適足住房權」(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的保障問題,已先將土地占用戶對於居住權保障的訴求,簡化其動機為無產者想獲取「土地所有權」。然而,江院長顯然對國際公約的「居住權」保障範圍有所誤解;院長尚且如此,行政院轄下各部會再承襲此一錯誤認識來執行開發政策,無怪乎國家機器會成為迫遷主力。
此次兩公約審查會議後,專家委員們提出的結論性意見部分遭執政團隊詮釋為「短時間內因對在地脈絡及法令並不清楚的情況下所提出」,但執政團隊卻又含混迴避「國際公約」和「在地脈絡及法令」到底有什麼衝突,以及該怎麼處理。本文即企圖釐清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所講的「居住權」概念究竟是什麼?而台灣政府批准兩公約之後,行政體系與法令政策對「居住權」的認識,又該產生什麼本質性的變革?
還原聯合國的約定與規範
自從2009年台灣政府完成兩公約國內法化的程序並啟動《兩公約施行法》,公約本已明確具有中華民國憲法以下、國內法律以上之效力。如今之所以要針對公約落實情況進行審查,與其說是台灣政府宣示與國際接軌的決心,積極來說,更是要敦促政府避免因行政濫權與惡質立法而侵害人民。
不過,就算公約中有規定,詳細的規範意旨與相關解釋是什麼?它們又具備什麼樣的地位與效力?這些問題應參考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Committee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CESCR)針對該公約所做成的「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nts)以為進一步闡釋與規範的依據。
「適足住房權」相關內涵主要見於《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1條第1款,其中提到「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而1991年頒布、用以闡釋該條的《第四號一般性意見》(General Comment No.4)開宗明義即揭示「適足的住房人權由來於相當的生活水準之權利」(第1段)。
此外,《第四號一般性意見》明確指出「適足住房權」涵納對象適用於「每個人」(第6段);對居住權利的保障不應狹隘地把住所視作商品,而是安全、和平與尊嚴地居住某地的權利(第7段)。從這個觀點具體延伸,只要有「使用權」,無論租用、占用、非正規社區等各種形式,理應受一定程度的保障(第8段第a點)。
據此,法務部於3月15日發布的一則新聞稿中表示:「(台北華光社區)此等不法居民若賴著不走而要求政府給予依法無據之利益,對其他合法住戶且配合搬遷者及全民利益而言,將造成不公不義……」顯然所言無本。我們更該進一步探問:這類論斷,有什麼問題?....(全文未完)
轉貼娛樂文,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4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杜拜藝博 稱霸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綠洲

【文/吳亞男】
杜拜當地知名當代藝廊The Third Line總監Laila Binbrek告訴《典藏投資》杜拜與阿布達比的差異到底在哪裡:「杜拜酋長謝赫勇於挑戰,敢拚敢衝,造就了許多全球第一,也因為他的野心,導致2008年那一場幾乎把我們殲滅的杜拜危機。或許對大家來說,杜拜就像一個很有理想,做事顧前不顧後的小弟,相比之下,阿布達比就是一個沉穩,但作風保守傳統的大哥。」Laila Binbrek強調:「可是對我們來說,謝赫提供我們很多機會去想像,去創造,在短短幾年內,許多由年輕一代創建的當代藝術畫廊及新銳文化藝術機構陸續出現在杜拜。這在阿布達比,所有藝術機構都由政府出資興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所以在今年第七屆的杜拜藝博會,我們見到許多年輕的本地當代藝廊,本地藝術刊物的增加,以及非盈利藝術機構的積極踴躍,最重要的是參展畫廊也逐漸脫離濃郁的本地味。杜拜經濟的回溫,外資機構陸續遷回,本屆藝博會也出現許多新面孔藏家。主辦方這次擴大組織媒體及藏家團參觀杜拜眾多藝術機構,記者現場可以感受到,今年杜拜的確與往年不同,整體氛圍與買氣活躍積極很多。
阿聯酋藝術連線

史金淞在杜拜駐村時,工作室旁就是跑車改造廠,每天工作都會聽到跑車轟隆轟隆響,有時候還會伴著附近清真寺阿訇聲,兩者聲音類似,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拉扯促使他完成作品《內在的花園》。


隨著杜拜藝博會的舉行,整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歡欣鼓舞地迎接Art Week。包括在卡達MATHAF揭幕的第七屆國際藝術論壇,沙迦邁入第十一屆的雙年展,阿布達比的Abu Dhabi Festival。除了藝博會,杜拜還有杜拜設計日以及無數個畫廊展覽開幕。最值得一提的是沙迦雙年展,由於總監沙迦公主的大力支持,沙迦舊城區有了煥然一新的面目,在原本的城區中加蓋了幾棟純白色的強調幾何形狀的建築物。這與本屆雙年展策展人長谷川祐子認為,沙迦所具有的融合公共場所和私人生活元素的伊斯蘭庭院相呼應。總是打扮得很時髦的沙迦公主表示,這些建築物不僅作為雙年展展區,更是沙迦藝術基金會未來的基地。「當這些建築物蓋好時,好多戶人家天天從窗戶探出頭來看到底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在舊城裡打造一個藝術基地,我會希望藝術不只是富人的消遣,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近感受的文化產物。」
沙迦雙年展在今年獲得無數好評,實在是大家真的無法再忍受舊展區的折磨,雖然參觀新展場也必須曝曬在烈日下,但偶之在廣場上遇到Ernesto Neto的作品,也製造了些唯有在沙漠中感受到的讓人虛實不分的幻影。巴勒斯坦也藉機正式宣布巴勒斯坦美術館(Palestinian Museum)將於明年秋天落成,由於國內經濟困頓,籌建資金皆來自旅居海外的巴勒斯坦人。有謠言指出由於資金短缺,阿布達比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正停建中,公關表示,美術館組織結構的確變動過,但是資金鏈完全沒有問題,正式破除謠言。
買氣旺 畫廊樂陶陶

沙迦雙年展將作品錯置於舊城區大小廣場內,這件Bubbles in the City讓人有如置身於庫柏力克超現實世界中。


來自倫敦的Pilar Corias首先在開幕預展以15萬美元賣出一件巴基斯坦藝術家Shahzia Sikander的多媒材作品,同樣一位藝術家的兩張攝影作品則賣給了歐洲藏家。由站台中國推薦駐村的史金淞作品《內在的花園》被王儲哈曼丹王子(Sheik Hamdan bin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買下,另一件同樣主題的大型戶外裝置作品在開幕預展最後一刻,也以12萬美元賣給本地藏家。法國Yvon Lambert畫廊帶來的Bertrand Lavier雕塑作品以51000美元賣給一位歐洲藏家。
本地畫廊表現也不俗,專門經營中東地區當代藝術家的The Third Line,賣出Rana Begum及Laleh Khoramian的作品。Isabelle Van Den Eynde主推的伊朗藝術家Rokni Haerizadeh總共賣出三件作品,另外一位藝術家Idris Khan作品則是破百萬台幣(3萬7900美元)。老牌Ayyam Gallery及Green Art Gallery整個展場牆在第二天便掛上新的一批作品。年輕的Grey Noise畫廊也賣出幾件3千至5千美元的作品,銷售經理特別強調是賣給年輕藏家。在杜拜經營人脈已久的常青畫廊,這次三位負責人全部出動,總共賣出Mona Hatoum、Kiki Smith及Pascal Marthine Tayou的作品。Mario笑咪咪地表示,經營畫廊最重要的或許不是在擴張營運版圖,而是在藝術圈裡經營人脈,他還說,全球藝術圈其實並不大,這之中的人際關聯只要深入經營,網絡編織會愈來愈龐大,有利於銷售;不約而同地,站台中國孫寧也抱持同樣的想法,已經是第二年參展,孫寧表示畫廊第一年雖然沒有達到銷售,但是只要不放棄經營,往往都能得到很好的回報,否則第一年的努力就算白費了。
轉貼娛樂文,抽300元7-11禮物卡!
【《典藏投資》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產學訓合作 總統:創多贏局面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7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到台中市崴立機電與產學訓合作學員對談後指出,透過技術傳承,人才可以一倍一倍的成長,創造多贏局面。
馬總統今天前往位於中科后里園區的崴立機電公司訪視,關懷青年就業,也了解參加「產學訓合作訓練」學員在廠內的學習情形。
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工時期就進入崴立機電實習的張家維,與總統分享受訓心得,總統還上前拿起麥克風,與張家維展開對談。張家維事後說,自己第一次這樣近距離與總統面對面,感到很緊張,還好總統問的都是與他親身經驗有關,他只是說出自己的經驗。
馬總統好奇的提出幾個問題,包括當初為何會想到參加產學訓合作訓練?學校所學可以在實習工廠應用到幾成?要唸書又要到工廠實習會不會很忙 更重要的是否會影響交女朋友的機會?張家維回答,他的生活過得很充實,但沒有影響到交女友,請總統放心!
張家維表示,他聽從祖父的建議希望能學一技之長,才參加產學訓合作訓練,從高職到就讀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期間,都在崴立機電實習,今年他大四,薪水已有新台幣3萬5000元,因為感到自己缺乏管理專業,報考上勤益科大工業管理研究所,未來還是一邊讀書、一邊工作。
馬總統認為,產學訓規模可以更大,崴立有一套訓練,雖然訓練很花錢,不訓練更貴,一定要透過技術的傳承,讓人才一倍一倍成長,才能創造多贏局面。
馬總統強調,台灣未來要在經貿世界生存,一定要創造不可取代的東西,建立無可取代的技術、關鍵零組件、儀器設計等,都需要一點一滴去累積,「國外不見得有人會教我們,自己來訓練、自己來傳承」,如果廠商都能這樣做,不要擔心22K,40K都沒有問題。1020427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在路上/春日不得閒

【文/郝譽翔】
搬到南部之後,才驚覺時序的遷移變化,也才知道過去在台北城市中,對於春去秋來,竟是如此的麻木無知。
誰說秋冬肅殺,而春天最是陶醉宜人的呢?在南部,卻偏偏不是如此。一月二月總是最舒爽的季節,微風徐徐,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淡的草香,樹葉發出若無似無的簌簌輕響,而風過後,周遭的一切又回歸寧靜,樹與草與雲,皆定止不動,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叫人誤以為剛才不過是一場悠遠的夢境罷了。所以我總愛坐在門前的台階上,看著輕搖的樹梢,竟幾要恍惚地睡去了。
然而冬季結束,三月一到,空氣中便忽然湧起一股躁動,萬物在逐漸升溫當中,大地蒸騰。一大清早,我便被窗外陣陣的鳥叫吵醒,牠們叫得焦躁凌亂,淒厲又高亢,好像也被這春天擾得心神不安。這股燥熱從窗外漫進來,我不能再假寐下去了,只得推開棉被起床,下樓來到廚房,卻發現桌上一盤昨夜吃剩的瓜果,忘了收進冰箱,已經生出無數黑色的蟲子,正囂張地狂舞著。我揮手驅趕,而牠們竟也不怕,還大膽地向我撲來。蟲蠅既然消滅不盡,我只好將流理台擦得閃閃發亮,務必去除所有食物的氣味,否則只要殘留一點菜渣,蟲子和果蠅就會立刻逐臭而來。
於是春天就在與蟲子的大戰中,展開序幕了。還不只蟲子,蚊子也蜂擁而至,在後院菜圃中飛舞。我隔著落地玻璃,看牠們儼然大軍,在空中忽升忽降,一隻隻碩肥生猛,咄咄逼人,叫人看了就怕。《浮生六記》中沈復想像蚊子是群鶴飛舞,我倒沒這閒情,只覺全身發癢,看來這春天,是連大門也出不得了。
但不出門又不行。都說秋天是落葉的季節,但我家的樹木偏不是如此,春天落得才叫厲害。尤其一棵桃花心木,葉子沒日沒夜地落,風一來,更像是下起暴雨,落葉比起雨點還密還響。轉眼間,葉片便蓋滿了園圃,加上氣溫濕熱,沒多久便要發黑腐爛,生出更多的蚊蚋。逼不得已,我只好戴上草帽,出門揀落葉去,揀了一袋又一袋,沒完沒了,而抬起頭,一陣風來,相思樹葉又落了我滿頭滿臉。
不只落葉,還有花。木棉樹的葉是早已落盡了,光禿禿的枝枒上,冒出一朵朵花苞,沒多久便陸續綻開,火紅的花瓣,煞是好看。花開到盛極了,便從枝頭墜落下來,掉在草坪上,居然咚地沉沉一響。木棉墜地的咚咚聲,不是歐陽修的〈秋聲賦〉,倒是南台灣的〈春聲賦〉了。
而紅色木棉落在綠色草坪上,初看真是美麗,但不過一天,那花竟由紅轉黑,有如泥漿,變得骯髒難看,不但將周遭的綠草一併染黑,而且還發出一股腐味,吸引了無數的黑蟲嗡嗡圍繞。原來美麗與醜陋,不過一線之間,而人間最傷心事,莫過如此。我只得趁花落下,還正新鮮欲滴時,趕緊把它們撿拾安葬了,這又不免想起《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
就在胡思亂想之際,又瞧見草坪不知何時冒出了蓬勃的雜草,把原來的印度櫻桃和馬纓丹全都淹沒。於是揀完了花,我又趕緊轉身來拔草,最可恨的是狗牙根和鋪地黍,一節節根深入土壤,一拔才知,原來它們早就暗通款曲,長成了盤根錯節的一大串,而地上莖枯黃不堪,實際上生命力卻旺盛得很,怎麼樣都拔不起來。但我就不信自己鬥不過一株小草,使盡力氣咬牙拔著,隱隱然覺得腳下的整片土壤都在顫動,原來早就布滿了它的根爪。
我幾乎不是拔草,而是在拔這整片土壤了,簡直要把地球翻過來似的。忽然手一鬆,我跌坐在草地上,攤開手中,只抓下了些許葉渣,而野草的根還文風不動哪。我不禁啞然失笑,頭顱被太陽曬得發暈發燙,三月天居然會中暑的。原來我一路所奮戰的,不是蟲子,不是蚊蚋,不是落葉落花,不是滿腦子騷動的胡思亂想,也不是張狂的雜草,而是這明媚卻又惱人不得閒的春天。
◎本文作者簡介
郝譽翔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小說集《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戀安妮》、《逆旅》、《洗》、《幽冥物語》及散文集《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等多部著作。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四月號34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花艇姑娘

【文/袁紹珊】
我用餘下的尊嚴
為你煮一鍋粥
用刀插進深處
挖出沉默的螺肉
搖晃的船影
我已不愛
被吞噬的夜霧
擴大森林的悲哀
燈火串連著夜
冰川和玻璃逼向喉嚨
那些無謂的清音與信任
我想愛但已不能
頑強的波紋
隱喻消散的命運
未來與現在拔河
扭曲的麻繩糾纏陌生
我已不愛黑夜
我已不愛白日
世界崩塌
傾倒金粉
我的草船插滿亂箭
請求風也帶走呼吸
◎本文作者簡介
袁紹珊
詩人、專欄作家,生於澳門,北京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學士、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及亞太研究項目碩士。曾獲澳門文學獎等獎項,作品散見於兩岸四地刊物,曾任2012年台北詩歌節國際嘉賓。個人詩集包括:《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Wonderland》、《這裡/Here》(英譯詩選集)。個人網誌:http://liveliterature.blogspot.com/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四月號34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培養買家還是藏家?

【文/當代藝術新聞】
與藝術界的朋友聊天過程中,一位朋友很有感慨地說:買畫的人,如果對作品本身的認識不深,很自然就會對藝術的價格與價值認識有限,甚至因此也很難從買作品的行為裡面產生珍惜,情況假設陷於此境,那麼這個環境的藝術購賞行為就永遠無法與藝術本身發生相互認同與共契。
藝術品的買賣與對藝術品的認知,如果沒有辦法出現共奏,那麼很顯然收藏行為是無法走得遠。
或許是因為對這位藝術界友人的說法深有同感,席間另外一位年輕畫廊負責人就提到自己一段經驗。他說,「面對藝術都沒有認識或概念的人,要請他們跨出買畫的第一步,確實必須要有方法。你必須要能以身示法,也就是自己要先買」。這位畫廊負責人就提到,雖然他旁邊有不少經濟實力很好的朋友,但因為這些人對當代藝術並沒有基礎的認識,因此為了鼓勵他們能夠開始收藏當代藝術,他於是先準備好幾袋的現金,接著就帶這些朋友一起看畫展或者到藝術家工作室,遇著喜歡的藝術家作品就自己先買。他覺得,如果你要人家買眼前的藝術品,但你自己又不願意買,那麼,旁邊的人又怎麼會相信你呢?
這話,聽得我匪夷所思,以為他是在矇人。後來,看他很嚴肅的表情,想來真實是如此。我因此追問,那結果有像你所想的嗎?他,點點頭,笑著說;可是也不能說很持續。畢竟,他們對當代藝術的感知與興趣並沒有齊進式發生關係,一旦對藝術沒有投入好奇,很自然對往後的收藏行為會造成斷層。
仔細回想,確實也是如此。不過,這當中也會出現弔詭的情況。比如說,如果引進門的新買家確實對藝術起了興趣,但卻只是著迷在作品的價格上,而不是深度能認識藝術,那麼就有可能只一昧求取藝術品的價格漲幅曲線,走火入魔就會養成一位投機主義者。
可見,當代藝術生態或許要塑造買家並不太困難,但要培養出藏家則需要長時間的呵護。其中,對於藝術的深度認識,這層工作恐怕是不能省。
拍賣公司因為鎖定的是藝術市場高端菁英份子,本來就不太可能對藝術的教養工作過於灌溉,倒是美術館與畫廊、藝術媒體較有發揮的空間。只是,這些年第一市場受制於經濟環境的坑坑跌跌,又因為中國畫廊市場歷史短,畫廊橫豎在欠缺耐心的推湧下,對於當代市場這二年來的信心指數徹底瓦解,根本沒有幾家畫廊願意堅持好好做展覽。表面上,好好做展覽或許是形容詞,但在我個人認知裡,好好做展覽指的是一種心態、一份態度。畫廊要願意規劃合作藝術家的長短期作業要點,而不是一昧只想問市場要錢。同時也要對藝術家的作品多所要求,而不是視藝術家為勞工。藝術家這一廂尤其重要。作為一個藝術家不能把自己只當生產線,卻規避付出社會成本的事實。我想,假設畫廊願意抱持好好做展覽的態度,相對也就會影響到藝術家自己對作品的嚴格,其實做好一個展覽的第一個先前步驟已經完成。一旦藝術環境普遍都能有這樣的共識,再加上好的文字或導覽,不就也就在無形間把市場的效益導向積極與正向了嘛!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企業語言訓練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漢英語言的差異與漢英翻譯

翻譯 是文化交際的橋梁。不同的國家、民族之間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滲透,都離不開翻譯活動。翻譯活動不僅是壹種語言活動,更是壹種思維活動。不同民族由于曆史、生態、宗教、民情、習俗的不同。
對於同壹思維對象或內容的思維角度就不盡壹致,從而在語言上采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因此不同民族在語言表達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英漢句子結構的差異和表達習 慣的不同反映了東西方兩個民族思維方式和文化心理結構的不同。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必須按照譯入語民族思維方式的特點,調整語句結構,以符合譯入語的表達 習慣來表達。

壹、調整句子結構
東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維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維形式是重在分析,這種思維形式使西方人慣于“由壹列多”的思維,句子結構以主語和謂語爲核心,統攝各種短語和 從句,由主列次、遞相叠加、結構複雜,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樹杈形”的句式結構,而東方民族思維形式是重在綜合,這種思維形式使中國人注重整體和和諧, 強調“從多而壹”的思維形式,句子結構以動詞爲中心,以時間順序爲語序鏈,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結構。我國學者呂叔湘先生曾對漢語句子結構作過分析,他指 出:“漢語裏持多流水句,壹個子句接壹個子句,很多地方可斷可連,漢語的這種流水句式,用節節短句逐點交待,把問題層層展開,這使得在表達相同內容上,漢 語句子在數量上往往多于英漢句子,因此翻譯時,漢語的幾個短句往往可以譯成壹個由英語關聯詞及各種短語聯接在壹起的壹個英語長句。如:

 (1) 近讀華君武壹幅題爲“謹防”的漫畫,畫面上兩個人騎著裝滿良心的三輪車,車上插著“收購良心”、“方式價格面議”的廣告牌。
A couple of days ago , I came across a piece of Hua’s caricature with a title“ be cautious”on which two menare riding a tricycle with a fall load of“ conscious”and aboard which says“ Purchase conscience , for particulars ,negotiate face to face”.

(2) 眼下,咱只盼著有關部門對“工薪族”們作壹個詳細的調查,對我們的收入心裏有個數,別出來個咱累死也夠不著的房價。
Now , I am expect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survey on us“ the salaried”, so as to gain a clear under2standing of our income and abandon such a high price wecan’t afford even if we toil to death.

(3) 當今壹些經濟大案,立案查處,成績卓然,群衆拍手稱快。
Nowadays , the public is clapping their hands in ap2plause for the great achievement we have made in placingcases on file for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concerningsome serious economic cases.

 (4) 珠海不向洋老板下跪的青年孫天帥,上海爲?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不買假貨而自動失業的劉女士,天津拒絕不良軟件集體辭職的四青年,最近成了新聞人物。
Mr. , Shuntianshuai , the young farmer working inZhuhai who refused to knee down to his iss Liu in Shang2hai who quitted her job for refusing to sell fake goods , thefour young men in Tianjin who resigned together for un2willing to program sinister softwares , all became news2maker.

從以上幾個漢譯英句子來看,多個漢語短句在壹起被譯成了壹個由英語關聯詞及各種短語聯接在壹起的壹個英語長句。從以上幾個漢譯英句子來看,漢語句子以動詞 爲關鍵詞,以時間順序爲語序鏈;而英語句子則以主要動詞爲謂語,以分詞、介詞、不定式、動名詞或介詞等短語(或從句) ,表示漢語中相應動詞的語義和動作的先後順序,因此,在漢英翻譯時,句子結構調整是必要的。

(摘自: 全民英檢 教學網)



參考文獻:
1劉宓慶 英漢翻譯訓練手冊
2葛傅槼 漫談由漢譯英文題
3柯平 英漢與漢英翻譯

資料來源:翻譯設計旅遊人生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8&News_Class_ID=0






語言行為的運用介紹

行為治療中的"語言行為訓練", 對自閉症小孩的語言發展可能比一般的言語治療更為有效。在外國, applied verbal behavior (AVB) 亦是一種廣為家長所熟悉的語言訓練方法。Verbal behavior比一般言語治療更為著重訓練學生的溝通動機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及有效的溝通方法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一般的言語治療將語言解構成五種元素, 分別為:
- 語音 (phoneme)
- 詞位 (morpheme)
- 語法 (syntax)
- 語意 (semantics)
- 語用
而行為治療則依語言的不同功能分類, 稱為 “語言行為” (Verbal Behavior):

1. 請求 (mand)  - 要求任何想得到的事物, 包括物件、活動及資訊等。
2. 複誦 (echoic)  - 準確複述所聽見的訊息。
3. 接收性語言 (receptive)  - 跟隨指令或服從他人的要求, 包括口頭指令(verbal instructions)及動作指令 (gestural instructions)。
4. 物件命名 (tact)  - 口頭指認命名不同物件、動作、事件等。
5. 複雜指認 (receptive by function, feature or class)  - 給予某事物的特徵 (如功能、種類)時, 能指認出該項事物。
6. 互動性語言 (intra-verbal)  - 接續他人的語句、回答問題、或一般性對話,而其回答受控於所問的語句。
7. 閱讀 (text)
8. 寫作 (writing)

(摘自: 英文會話 討論區)



參考文獻:
1自閉症學生的溝通技巧訓練
2語言發展
3語言障礙與溝通訓練

資料來源:捧在我手心最珍貴的玻璃球,是我~溫暖的家~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7&News_Class_ID=0






新娘不是「偶」─ 婚禮儀式下的性別意涵

【撰文/蘇芊玲】




多年前,我與一群同屬性別教育團體的朋友,因經常分享各自在生命與生活中的性別經驗,發現日常的婚喪喜慶儀式中存在許多性別問題,後來我們便將這些經驗或觀察書寫下來,並於2005年出版了《大年初一回娘家》一書。其中有幾篇文章討論到婚禮儀式對女性的束縛——亦即透過反覆的儀式,不斷強化父權的主宰性。很遺憾的,即使到了今日,這樣的儀式內涵仍未有太大改變。
一日主角,處處受限
新娘是整場婚禮的主角及焦點,為了讓新娘在婚紗照和婚禮中呈現出「不像平日」的「美女」面貌,無論是女性本身或周遭親友,經常會以高標準看待此事,希望她能扮演最稱職、最令人驚豔的新娘角色。許多新娘早早便開始為此準備,減肥、瘦身、護膚、保養、燙髮染髮、除毛、修指甲等等,以便在婚禮當天接受眾人的一番品頭論足。性別文化中有所謂「男性凝視」(male gaze)一詞,說的是女性不僅經常被男性不懷好意地注視,還會被其他女性以父權社會的單一、嚴苛的審美觀檢視。但我們對新郎卻沒有這樣的要求或評斷。
除了新娘得費盡心思裝扮外,婚禮當天,還有各式令人瞠目結舌的行頭和儀式,例如禮車上掛著一大塊生豬肉、媒婆撐著一把大黑傘罩著新娘;禮車離去前,新娘得往車外丟一把扇子,新娘媽媽則將手上一臉盆的水潑灑出去;進夫家門之前,新娘得先過火爐、踩瓦片等等。同樣的,這些繁瑣儀式,也都只是針對新娘一人,而且只有她需要一一照做!
「嫁」出去,「娶」進來?
婚禮的儀式當然不只如此。傳統婚禮最早可溯及《儀禮‧士昏禮》的記載,有納釆、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現代婚禮雖已經過簡化,但結婚當天還是有許多程序要進行,包括祭祖、出發、燃炮、吃姊妹桌、等待新郎、討喜、拜別、出門、禮車、擲扇、摸橘子、牽新娘、祭祖、進洞房、喜宴、送客、鬧洞房等等,不一而足。
面對這一連串的儀式,一般新人通常只能行禮如儀,沒有什麼自主空間,更遑論去質疑其背後的意義。事實上,許多儀式帶有極為明顯、偏頗的性別意涵。例如常見的「擲扇」,是由新娘拿兩把扇子,禮車開動時,新娘丟下一把扇子,表示要丟掉之前的少女習性,準備做好婦人角色;帶走一把扇子,則是代表丟掉壞習性,而把好習性帶到夫家。但為什麼認定新娘一定有或只有新娘才有壞脾氣?如果參考每年台灣婚姻暴力的性別統計,我們會發現其中的謬誤是很明顯的。擲扇另有一說是要把新娘原來的「姓」丟棄。結婚後,新娘的姓果然不見了,她的稱謂立即變成「X太太」,成為先生的附屬物;過去有些人家還會為新娘另取名字,將她原本的姓和名(連同身分)一併「斬草除根」,完全棄絕。
女性結婚不僅要丟棄過去的自己,還意味著要和原生家庭割捨與斷裂,而男方卻是增益和豐富,這從「嫁出去」、「娶進來」的用詞可見一斑。因此,當禮車開走時,新娘被要求不能回頭看,表示從此斷了與娘家的關係,只能全心投入夫家。新娘子離家前要「拜別」父母,而雙方也經常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相送。至於潑水之意,當年陳前總統的女兒結婚時,夫人吳淑珍說得最直接明白:「嫁出去後,就不要回來分財產!」這無疑是宣告女兒在結婚之後便不屬於原生家庭,需要將彼此的界線畫清楚,而罔顧法律早就規定子女有同等的財產繼承權。
成了新家,失了舊家?
即使經過時代演變,現代婚儀的整體運作仍多以男方為主,雙重標準也還處處可見。2005年,導演吳汰紝拍了一部名為「囍」的紀錄片,以兩個即將踏入婚姻的年輕女性為主角,記錄她們籌備婚禮的過程和心情。從片中我們可窺見,當「傳統」透過儀式來襲,置身其中的女性往往只能無奈地接受。
這部影片的簡介是這麼說的:「囍事,大事。遵辰按時,循禮蹈矩,直到,女兒離開,妻子媳婦嫂嫂舅媽進入。被壟罩的人們快樂地舉杯:『恭喜啊!天賜良緣,新婚燕爾,早生貴子,百年好合,幸福美滿!』然後,妻子媳婦嫂嫂舅媽,微笑著。……(中略)。在這理所當然的氛圍中,又好像有些東西,像小木屑一樣地刺著心頭,那是一種夾雜了緊張、憤怒、害羞、哀愁心情的微弱訊號,就像在《快樂頌》中偷偷藏著摩斯密碼。」
到底被吳汰紝比喻成喜事中的那些「小木屑」是什麼呢?《快樂頌》中又偷偷藏著什麼摩斯密碼呢?資深影評人游惠貞給了這樣的答案:「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電影,導演從同樣走到適婚年齡的女性的角度,觀察兩位好友面對即將來臨的婚禮,究竟有何期待和遲疑。探索的過程凸顯了我們仍處在一個一面倒的父權社會,也無可避免地透露了導演對婚姻的遲疑與恐懼。」吳汰紝以細膩手法和幽微譬喻呈現新娘在父權婚禮中的失落與被擺布的無奈,譬如:打包清空後的娘家房間、家裡「少了一個」的聖誕燈飾……。兩個即將進禮堂的好友,原本說說笑笑地分享著,卻突然靜默,眼角泛淚…… ....(全文未完)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4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四

【寶瓶文化/提供】
理解是冷的
語言很有趣。雖然對於我和大部分土耳其人而言,英文都不是母語,但如果需要溝通,兩方多少會試著擠出幾個英文字彙,並努力捉摸對方理解的程度。
比如時間長短。我有一次在巷弄中遇到一位中年男子,高瘦儒雅,相當有禮,他在地下室有個擁擠的小店面,因為是觀光區,賣的似乎是觀光客會有興趣的土耳其咖啡、水煙及紅茶。在一樓的人行道上,他放了幾張風格各異的桌椅,其中有張鋪了華麗喀什米爾毛毯的長椅,拼湊的木桌也鋪了花色複雜的布料,旁邊則有另外幾張較小的木桌搭配白色庭園塑膠椅。閃著多彩玻璃的水煙則放在一旁的角落。我們和他聊了起來,他於是坐下,但仍先禮貌地以手勢問坐我身邊是否適當。他會的英文字彙不多,所以我只好用旅遊書上的土耳其話加上英文與他艱難對談。幸而對話最重要的是體貼,是善意,所以儘管理解有限,整段對話仍非常愉悅。
我們跟他談到住的民宿,談到去過的景點,也談來的地方。在談到必須從亞洲坐船來時,我們談到時間,船行的時間。我努力想表達時間不長,所以每天來回也不辛苦,我想到英文字彙是「short」,以為這是最接近意思的簡單字彙,但他困惑了一陣,看我的手勢,最後終於恍然大悟地說,「time」、「small」。我於是開始想像,在土耳其的詞彙當中,時間的長短概念其實是用大小來談。又或者,他只是比較熟悉這個英文字。但我永遠無法真正確定。
又比如食物的形式。伊斯坦堡當然也有連鎖速食店,在台灣盤據的兩大速食店都有。然而或許是源自於土耳其的藝術傳統,所有速食店的內部裝潢總是相對多彩,不見得新,但就連普普風的壁面飾板也比起台灣鮮麗而活躍。然而速食店就是速食店,無論哪裡的速食店,似乎總不能擺脫那點令人頹喪的氣息:躲雨的老人、因為讀書疲憊而趴在桌上睡覺的學生、眼神空洞的中年人;儘管裝飾如何想要表現出活力,許多角落卻仍露出老舊衰頹之氣,比如一片被反覆塗刷的漏水髒汙,又或者藏在飾板側面的漏膠、或不知何年黏上的灰敗口香糖。
不過在我去過的幾家速食店裡,我學到一件事,如果要點薯條,就一定要說「potato」。其他說法都是沒有用的。不是「French fries」,也不是「fries」。從哪個國家來不重要,用的是何種烹調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食物本身。也是因為如此,我終於明白了土耳其文的馬鈴薯說法「potates」,和英文很像,最後也畢竟記得了,因為即便在非速食店的所在,馬鈴薯仍是他們各式快餐店內常見的食物。
說到速食店,就不得不繼續談:有朋友對我出國還去速食店的行為非常不解。然而這是我的樂趣。我也去大賣場,比如這趟還特地去了伊斯坦堡的家樂福。我喜歡看到自己的平日生活被翻譯成外國版本的模樣,我喜歡去吃那些賣場裡賣的便宜熟食:油膩、簡陋、粗糙,和台灣的家樂福很像,但完全是土耳其版本。我喜歡看見外國人在平日生活的姿態,那種冷漠、抗拒、完全沒有期待見到觀光客、並因此徹底沉浸在自己生活節奏的姿態。我不需要聽他們說話,不需要誰的翻譯或解釋。我甚至不介意偶然窺見他們被生活壓逼的一絲悲傷。因為熱情足以塗抹短少差異產生的裂隙,真正的理解卻是隔一段距離,試著在他人的喜悅與憂傷中找到一種共同的情懷,那共同的情懷如巨鷹盤旋在高冷的山峰天際,偶爾發出淒清的嚎叫,吸引你們的共同目光。如果到了那個時刻,連語言都是多餘的;如果還不到那個時刻,語言本身就是多餘的。你只能觀察,將自己匍匐於生活的細節,偶爾渴望這些不同版本的細節能將你們連結起來。
但即便無法連結起來,也無妨。比如我本來逼迫自己吃下從家樂福買回來的鯷魚捲橄欖,因為我深深相信,即便家樂福的熟食不精緻,也是日常食物的不精緻版本,所以我一定要嘗試看看。然而那調味實在太酸了,為了去掉鯷魚的腥臭,我滿嘴只能嚐到醋味的尖刺。我最後只好放棄,拿起一袋軟餅乾啃食。結果第二天心中靈光閃現,突然翻出標籤一看,果然,是紐約風格的餅乾,真丟臉,我還以為找到了喜歡的土耳其餅乾呀。
在將自我邊界往外拓展的過程中,生冷是必然,但偶爾還是需要無理耽溺的放縱與溫暖。你就是需要那餵養你眾多年歲的積習,即便那或許是根本的陋習。
※延伸閱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二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三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中國就是POP!

【文/鄭勝天(典藏國際版《Yishu》雜誌總策畫)】

沃荷在天安門前,1982。


Pop這個英文字在藝術圈被譯為「普普」,或「波普」,多指1950年代西方興起的那個藝術流派。其實英文中這個詞義相當豐富:既是「Popular」(流行)的縮寫,又是可口可樂等無酒精飲料的簡稱。許多樂隊、刊物和團體也都以此為名。不帶大寫的pop,用來形容平地雷聲、當頭一擊、甚至小妞兒俏式地往後一勾腿。

沃荷在故宮,1982。


3月中倫敦泰特美術館舉辦的「全球Pop研討會」開了整整兩天。十幾位來自各國的學者一起討論這個詞對當今世界的涵義。那天會場因暖氣失靈而溫度驟降十度,一片紅色裝潢的會場氣氛卻仍然十分熱烈。
我的壓軸演講題目是「Pop在中國:勞森伯格前後」。1985年勞森伯格到北京開個展,中國人才正式見識了普普藝術,我就以此作為一個時間點。其實1982年他先來過一次,去安徽涇縣找工人給他用宣紙做拼貼。到北京和拉薩巡展的興致也就從那時引起。不太為人所知的倒是,同一年還有位重量級人物也來過中國,那就是被稱為普普藝術「教皇」的安迪.沃荷。
沃荷 in China
沃荷於1982年10月下旬從紐約飛到香港。在機場接他的是當年尚嫩幼年輕的戴奇(Jeffrey Deitch)。按沃荷自己的說法,他來這個東方之珠的目的是「掙些錢付房租」。他被介紹給一位年輕富豪,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些肖像訂件。雖然今年在香港美術館舉行的「安迪.華荷:十五秒鐘的永恆」展覽(香港譯為華荷)中也包括了藝術家那時帶回的一些遺物:如小禮品、機票之類,但直到今天我們對此次旅行的詳情卻知之甚少。在僅見的一些資料中,連邀請的主人也只是一位名語焉不詳的「神秘富商」。我最近千方百計終於找到了這位未顯真身的人士。希望不久就有機會採訪他。
沃荷在香港期間還去北京訪問了四天。那時他在西方已經家喻戶曉。到北京也是一行浩浩蕩蕩,還有私人攝影師緊跟相隨。可惜在三十年前的北京,沒幾個人知道這位頭戴銀白色假髮的老外是何方神聖。沃荷見不到狗仔追蹤、粉絲驚叫,也許多少有點落寞。但他穿毛裝試龍袍、學石獅扮鬼臉,倒也會自得其樂。沃荷在北京沒見過當代藝術家,倒是被拉去看了一位書畫家的表演。那人揮筆寫了一個「壽」字。沃荷用馬克筆畫了一個金元符號作回應。他還到天安門前的照相攤上留了一個影。黑白上彩的照片不久如期寄到他手中,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最讓他興奮的是生平從未見過的一個另類社會面貌:人人穿著藍制服、街上只有自行車、廣告牌上都是大字的革命標語。他在每天用越洋電話口授回去的「日記」中說:「真是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我覺得它(中國)比我們的文化更讓我喜歡。它很簡單。我喜歡人人穿藍制服。我也喜歡每天都穿同樣的衣裳。」他的攝影師馬科斯(Christopher Makos)在後來的回憶中,曾解釋為何沃荷在中國如魚得水。他說:「你知道,這就是那個畫康寶濃湯罐頭的傢伙。他做的一切就是翻製重複。而這裡的整個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此想法之上。」
Pop=山寨?
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也許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也許由於自古崇尚模仿,所以對我們來說,重複翻版似乎是天經地義。文革中一幅《毛主席去安源》印到幾億張。毛像章的總數多達二十億。沃荷用絲網印400幅毛照片又算得了什麼。前些時有位西方學者批評中國的「政治波普」毫無批判意識,只不過是文革宣傳的變種,與西方Pop藝術觀念並無相同之處。他還一一歷數中國當代藝術家對西方大師的模仿抄襲。此君不知這正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特色。沃荷遠在三十年前就已對此心領神悟。
我忽然想起中文有一現代詞和Pop極為相似,就是大家常說的「山寨」。Pop和「山寨」的方法都是照搬、挪用、拼湊。有人問:中國有Pop嗎?如果有,怎樣為中國的Pop文化定義?我不妨回答說:你們有Pop,我們有「山寨」。「山寨」雖然抄襲,但也包含著調侃和挑戰意味,就是不想遵從你們的遊戲規則。「山寨」精神貫穿著上千年的中國文化,Pop這個詞還涵蓋不了。只不過要想把「山寨」的語義解釋給外國人聽,怕得要費許多唇舌。
《紐約時報》著名藝評家柯特(Holland Cotter)幾年前訪華歸來寫過幾篇生動報導,為他贏得新聞界最高的普立茲獎。他在《毛威力的翻版》一文中提到沃荷對中國的神迷,對長城和毛的讚美。接著他寫的一句話最精彩。他說:「中國就是Pop。以前是,現在仍然是。」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典藏投資》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中國政協常委唐英年選特首失利,釋窖藏進帳1.68億

【文/璆琦】

唐英年是知名的紅酒收藏家,以每年都遠赴歐洲找尋名不經傳的酒莊出名。此次釋出的紅酒專拍,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紅酒收藏家專拍。(佳士得提供)


才於3月11日,甫當選為中國政協常委的香港前政務司長唐英年,這位知名的紅酒收藏家,以一句「與眾同樂」道出心情,早前委托香港佳士得拍賣其一批心愛的名酒。經過兩天激烈競投,810批拍品除一項撤回外,其餘悉數找到新主,總成交金額達4800萬港元(約合1.68億新台幣),較整體估價高出逾六成,其中六瓶1.5公升裝的Romanee--Conti Grand Cru-Vintage1995,由電話競投的亞洲神秘買家以121萬港元(約合425萬新台幣)購得,成為拍賣會的焦點。

拍賣現場高峰期坐滿七十人,舉牌此起彼落。(攝影/璆琦)


一連兩天的「尋味之旅:唐英年窖藏珍釀」拍賣會於3月16日晚上結束。現場直撃首日親身參與競投人數較多,約七十多人處身位於中環的佳士得總部,第二天人數明顯減少一半。在場職員為參與者源源送上2009年份法國勃根地波恩1級酒莊Beaune 1Er Cru Les Teurons紅酒和2010年Domaine Alain Chavy Puligny-Montrachet白酒,令競投氣氛添上閒適。
唐英年指滿意拍賣結果,並說:「非常高興能與一眾愛酒之徒分享自己的私人珍藏。」佳士得中國區名酒部主管譚業明亦指出,是次拍賣會的反應非常熱烈,登記買家數目較去年紅酒拍賣會多出15%,是首次單一亞洲賣家提供如此大量的葡萄酒拍賣,但未透露唐英年會否「食髓知味」,進行另一次珍釀拍賣。
是飲家,不是藏家
61歲的唐英年愛紅酒香港人皆知,其更有逾三十年的收藏履歷,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知名收藏家,每年更親自到歐洲四處蒐羅紅酒。不過,他因為這次拍賣接受佳士得專家訪問時謙恭地指自己並非收藏家(collector),只是飲家(drinker),他享受是跟良朋摰友享用美酒的過程,更愛以西酒配對中菜,從中找尋餐桌樂趣。由此可見唐英年對吃亦很講究,更坦言美酒與佳餚是絕配,更推介黑皮諾(Pinot Noir)及夏多內(Chardonnay)兩酒款,前者幾乎可百搭,後者特別適合亞洲食品。
「我發現原來小籠包與Riesling是絕配,打邊爐(火鍋)我更試過帶同法國的Meursault 、Burgundy 與西班牙的Rioja配對不同食材組合,效果也很好。」唐英年以美食家口吻談到他的「酒肉配對心得」,從而告訴大家,名酒不一定要配名貴鵝肝,這是他不斷實驗而得到的領悟。
從這批拍賣品的多元化,也能觀察到唐英年是個「求好不求貴」的冒險家。拍賣中有好酒人士趨之若鶩的400萬元Romanee--Conti Grand Cru六瓶,也有非常平民之選Nuits-St-Georges Les Murgers 2005年出品的六瓶普通裝紅酒,成交價為5808元港元,即平均不用4千新台幣便可買到一瓶。
與此同時,這批拍賣品的多元化,也是其難得之處。據譚業明介紹,是次拍賣涉及來自法國多個酒莊、70多個釀酒師的出品,既有世界響噹當的酒莊和絕佳年份出品,也有來自名不經傳的酒莊出品,卻都是好酒,數目之多是亞洲區拍賣第一次見,亦由此可見唐英年對酒的收藏態度:「只求好酒,不會盲目追求頂級名莊的出品」。唐英年承認他每年有空便會親往歐洲各地蒐羅美酒,是位「狂瘋蒐集者」,「我只希望找出好酒與好酒莊,尤其名不經傳的酒,它們的索價也比較合理。」他更呼籲酒徒不斷嘗試新的酒莊、新國家和新產區的出品,經歷屬於自我的真正「尋味之旅」。
瘋狂酒徒
唐英年自謔為「飲家」,他對飲酒有一套理論,他不推介別人收藏哪類酒,強調每個人應選定自己喜愛的口味,相信自己的味蕾。他指無論是老手,或是對酒一知半解者,都應親身嘗試及探索,「買到你喜歡飲的便是好酒」。
唐英年這位酒癡有多瘋狂?記得亞洲電視節目《成長話香江》主持盧瑞盛曾參觀過唐英年的豪宅,只見客廳隨地放了逾千支紅酒,另外他還租了個2千多呎的酒倉擺放。2007年,唐英年亦曾坦言有兩個酒窖,但沒有正面地公開自己究竟擁有多少支紅酒,他的至愛是波爾多Chateau Lafleur Petrus酒莊,1947年份和1950年份的紅酒。
講到唐宅的地下酒窖,它為主人帶來紅酒大藏家的稱許,但也令他成為醜聞的主角,甚至間接令他民望急跌,最後失意於去年的香港特首選舉,甚至令太太惹上官司是非。
唐英年生於富裕的紡織業世家,早於其曾祖父年代已從事紡織廠,1949年中共建政後不久,其父唐翔千移民到香港經營紡織業。唐翔千與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甚有淵源,與唐氏友好的香港政商界人士李鵬飛曾形容唐、江二人稱兄道弟。根據2010年,美國財經雜誌《Forbes》發布的香港富豪榜,唐翔千擁有66.3億港元(約232億新台幣)資產,於香港富豪榜排第40位。
在香港培正中學唸中學的唐英年,1975年於美國完成學業後,一直協助打理家族生意。1991年,唐英年成為功能組別立法局議員,開始踏上政壇。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獲行政長官董建華邀請進入行政會議。2002年唐英年開始「棄商從政」,從政時期被香港傳媒暱稱為「唐唐」。
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唐英年出任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期間參與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定)洽談和執行簽訂。2003年8月升任財政司司長。2007年6月成為政務司司長直至2011年9月辭職,同年11月底,他宣布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甚至被指是中共中央「欽點」的第三屆特首。最早公開支持他的各界人士不乏城中巨頭,分別有: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藝人周星馳、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王冬勝等。
不過,唐英年多次被批評失言,包括提出「車毀人亡論」和詢問「為什麼香港沒有第二個李嘉誠?」的言論均令本港年輕一族極為反感。2012年2月,唐英年更被傳媒揭發其大宅涉嫌僭建地庫,其後他承認事件並公開道歉,辯稱是工人「挖深了」,僭建地庫面積逾2400平方呎(220平方米),比大宅面積更大,內有酒窖、品酒室、多用途影院、日式浴堂等設施。
唐英年及其太太郭妤淺後來召開記者會,承認其妻名下之大宅確有僭建地庫,並指是2007年,夫妻兩人感情處於「低潮時期」的時候取得入伙紙(占用許可證)後動工,是太太郭妤淺的主意,但自己會一力承擔所有後果,其後他又承認自己曾有「感情缺失」。此種種醜聞嚴重打擊唐英年的誠信,令他在選舉後期民望急跌,最終以285:689票輸給梁振英落敗。而有關大宅僭建的聆訊,將於4月底作首次提訊。
按照拍賣行規定,佳士得需要到賣家的酒窖進行檢測,譚業明透露,唐英年酒窖設備完善,藏酒保存完好,擺設排列有序,當然他未肯透露唐英年的豪華酒窖位置。敗選特首的唐英年,如今品著紅酒舒坦地看著面對四面楚歌的梁振英,不知會在內心暗嘆:「塞翁失馬」呢?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 聯合書報攤提醒您: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典藏投資》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招魂 ─ 讀《尋畫》二書

【撰文/林瓊華】




「在超越善惡概念之處,有一片原野。
我會在那裡與你相會。
當靈魂躺在那片草地上,世界就圓滿地超越了語言。
觀念、語言、甚至你我的分別,都不存在了。」
——魯米(Rumi),十三世紀蘇菲派詩人


時序進入2013年的台灣社會。
解嚴近26年後,島嶼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就在馬英九總統連任第二年,台灣社會在階級壓迫的問題上,有了如是令人難忘的一幕:國家聘用80名律師對一千兩百名的關廠工人與保人提起告訴,「全國關廠工人連線」一百多名勞工在台北車站集體臥軌。對於這個赤裸的階級壓迫的政治問題,國家元首一如以往地表示以法律問題處理;月台上一群民眾叫囂著要警察「抬走」,甚至要火車將這群臥軌工人「輾過去」……,構成了21世紀台灣島嶼冷酷無情的「悲慘世界」畫面。
遺忘的不是身影,而是精神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閱讀林麗雲、蘇淑芬與陳瑞樺三人共同勞作,出版剛滿一年的《尋畫》二書,重新觸及與陳映真情同手足,也在1968年同案入獄的畫家吳耀忠的左翼心靈軌跡,及一幅幅對勞動人民充滿情感的作品──從世代與社會現況的角度而言,或可稱此一尋畫行動的過程與成果,乃召喚台灣解嚴前後,曾受陳映真文學影響,如今已是中壯年世代魂魄的「招魂之書」。
相較陳映真近年在台灣重新受到的重視,吳耀忠的身影與作品,確如林麗雲所言,是為後人所忽視與忘卻的。在文末與卷初,作者自述,尋找吳耀忠的動機,是重新記起「一種精神、一種做為人的意義與態度」;也是探尋吳耀忠一生透過繪畫所留給世界的美好元素,以及相應於自己曾受到這些美好元素的觸發,迫不及待想從藝文想像空間,走入人群與社會的理想與熱情。如同當年與陳映真等人一起研讀左翼書籍的日本外交官淺井基文所說的:「……我真的很佩服他們,他們的真誠,他們對使命的奉獻。……認識他(陳映真)之後,我發現不應該只為自己而活,更該為一些更偉大的東西才對……所以當我離開台灣之後……當我對一些事情如自己的未來或類似的事情變得野心勃勃的時候,每當這種情況發生,陳映真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我的眼前,說:『你確定嗎?』(笑) 所以他是我的一面鏡子。」
尋回的不是記憶,而是理想
於是,《尋畫》不唯是作者企圖透過尋找吳耀忠散佚各地畫作的過程,欲再現一種利他精神或人格力量、召喚自己過往曾對人間懷抱淑世理想的青春之魂;更重要的,是透過《尋畫》的勞動成果,歷劫流轉的台灣後解嚴社會,每個透過閱讀行動與吳耀忠精神交會的心靈,或將有所感地招回自己或未嘗消逝,或正在淡忘、消翳中的淑世願力──從而,在政府與資本家共謀尤甚,土地、環境與居住正義淪喪,勞工、農民與失業者無以為繼,核電鬼魅依然驅之未去的當下,凝聚島嶼愛與良心之魂。
對今日的青春世代而言,吳耀忠或陳映真的人格魅力,他們的希望與挫敗、幻滅與堅持,或許也將從一無所知的陌生到初識,從初識到有所領會。則這斷代的記憶與歷史的重新填補,或許不無可能地,也將召喚出下一代新生的理想主義精神。
不為市場,而為勞動者創作
同以《尋畫》為題,本書在出版上分為兩輯。一本是尋畫三人小組企畫,副標為「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的藏畫故事及畫冊,另一本則是林麗雲將尋索過程執筆成書的「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雖然兩書分別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但在閱讀上若能並讀,將可更立體深入地瞭解吳耀忠一生的創作歷程與人格、思想的養成經歷。值得一提的是,透過藏畫故事,讀者可以相對豐富地閱讀曾與吳耀忠相交的心靈,時隔多年後的追溯與省思。
事實上,由於吳耀忠的左翼思想,他不願將自己作品標價出售,故其油畫創作皆由親友收藏居多,初始即未流入「市場」(註)。但台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文藝青年們,很少未見過由吳耀忠創作的書封。除了多數可見於遠景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書籍,吳耀忠也為遠行、四季出版社、《仙人掌雜誌》、《台灣文藝》、《大地生活》等刊物封面繪圖。而他執著的寫實主義畫風,也表現在陳映真主編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集》(遠景出版)的作家群像中。這些風格鮮明,多數為勞動者形象的精采書封,無疑地,曾是彼年代的文藝青年難忘的人文風景。
身為一名繪畫才情自小便嶄露無遺的天才藝術家,社會主義思想的理念,使吳耀忠對自身作品的「商品化」無法認同。1978年8月,吳耀忠在《雄獅美術》接受許南村(陳映真)訪問時,便留下這段對自身作品之於商品關係的思考:「畫在一切藝術中,怕是最具有私有財產的性質。用框子一框,掛在堂皇的客廳中,成為財產,且有投機性的市場。繪畫的民眾化首先必須打破它在需求上的稀少性;版畫、蝕刻、平板印刷提供了繪畫作品之大量生產的可能性。因此,在充分把握印刷美學的基礎上,繪畫作品的大量印製,是一條有意義的道路。我的畫並不怎麼樣,但從來沒有以讓少數人收藏為高的想法。封面設計使我實現了一部分願望。」
吳耀忠說這段話時,才剛出獄三年。顯而易見的,他並未因七年監禁與刑求的歲月,改變自己的左翼理想立場。....(全文未完)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4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紐約樂曼慕品畫廊來港「獵頭」

【文/楊天帥】
今年3月,輪到紐約樂曼慕品(Lehmann Maupin)在中環畢打行開門營業,兩位畫廊創辦人樂睿昕(Rachel Lehmann)及慕德偉(David Maupin)親自來港打點。樂睿昕說,香港分廊的籌備工作,在五年前已經開始。
何以姍姍來遲?

位於香港中環畢打行的樂曼慕品畫廊3月開幕。(Lehmann Maupin Gallery, New York and Hong Kong提供)


「因為我們做事很慢呀!」樂睿昕打趣道,一半玩笑一半認真。樂睿昕本是瑞士人,其名字Rachel也不用一般英文讀法,而唸作ray-shell,重音在後面。訪談中感覺她是一位坦誠的人,談原則多於談數字。較之於畫廊經紀人,有時候更像藝術家。擁有特立獨行的一套想法,並以此為原則經營業務,自我定位為藝術家主導畫廊(artist based gallery),強調與一般商業畫廊,不盡相同。
比方說,樂睿昕稱來港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方興未艾的亞洲市場。既然不是為爭奪客戶,比其他同業遲來也就無所謂了。「雖然由於經濟進步,亞洲藝術市場是在成長當中,然而市場蓬勃並不是長遠的,所以那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更加接近合作中的亞洲藝術家。」這批藝術家,包括主打香港新廊開幕首次展覽的李昢(Lee Bul),還有徐道濩(Do Ho Suh)、Mr.、阮初芝淳(Jun Nguyen-Hatsushiba)、劉韡等。在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的網路世紀,樂睿昕仍深信經紀人必須親身到訪藝術家工作室,討論作品。與亞洲藝術家更緊密交流,才是香港樂曼慕品畫廊的價值所在。
與此同時,樂睿昕也直言,與其說香港的分廊覬覦的是新客戶,不如說是新藝術家。「很多人以為藏家最重要,其實這是錯誤觀念。你擁有優秀藝術家,藏家便自然來了。」因此,策略上而言在香港成立畫廊,也有尋找亞洲新進,把他們介紹給紐約藏家的意義。樂睿昕把這意念付諸實踐:訪問翌日,兩位創辦人便跑到香港的藝術村「獵頭」。她明言下個香港樂曼慕品展覽,將會邀請兩至三位香港藝術家參與。
香港沒有藝術生產?
與之相比,其他在港開分店的外國畫廊,十有八九均未有與香港藝術家合作的意思。如2004年進駐香港的Opera Gallery便至今未有代理香港藝術家。畫廊香港總監Shirley Yablonsky表示:「我一直在尋找合適人選,但香港藝術圈沒有市場成長快。」Shirley的意見也是香港藝圈主流意見:香港只有藝術市場,沒有藝術生產。
「或許是這樣沒錯,但回顧歷史,藝術生產多是由經濟帶動的。」樂睿昕如此回應。「比方說在文藝復興時期,社會富裕推高藝術品價格,令藝術生產也蓬勃起來,連不太好的藝術家也受追捧。然後經濟下滑,藝術生態調整,只有真正傑出的藝術家能留下。過去中國的經歷是這樣,俄羅斯也曾是這樣,香港也只能經歷同一進程。」也是回顧歷史,樂睿昕說:「在人口和經濟正在增長的地區,一定能找到傑出的藝術家。」她的目的便是在這些藝術家成熟之前,把他們發掘出來。「我們一向都以這種方式經營,例如Tracey Emin和徐道濩,他們早在1999年已開始與我們合作。」
千挑萬選落腳香港
雖然從市場角度看,樂曼慕品東來比許多畫廊都要遲;然而若以尋覓新進出發,那跟據樂睿昕的歷史觀推斷,或許市場逐漸成形的今日,才是最佳時機。「之所以這麼慢才來香港,是因為我們花了不少時間,考慮哪個城市才是最理想的落腳點。」他們最終還是鎖定了香港這片藝術市場的奇蹟之地,原因是意料中事:完善配套、語言優勢、地理位置佳、Art Basel效應等,不一而足。至於選擇畢打行,除因為它是香港畫廊業界心臟外,也與其歷史感有關。該大廈建於1923年,為香港法定二級歷史建築。畫廊設計由Rem Koolhaas及其公司OMA操刀。該設計師於1996年亦曾設計樂曼慕品的紐約雀兒喜(Chelsea)店。與舊作同樣,香港空間具有一點「未完成」的味道:一支在畫廊中央矗立的破損樑柱,不經修飾原樣保留。「我們想表達對畢打行的尊重。」樂睿昕說。
當然香港租金貴、物價貴是一項無法忽視的負面因素。樂睿昕也坦言曾為此猶豫過。然而樂曼慕品已然建立的強大東亞收藏家客戶群,令她敢於冒這個風險。這些收藏家多來自韓國、印尼、新加坡等地,台灣有一到兩人,中國大陸略比台灣又多一、兩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收藏風氣不濃厚的香港竟有三、四人左右,比兩地都要多。「或許是因為我們還沒認識太多兩地藏家吧。」她說。「不少香港藏家也是在藝博會(ART HK)期間認識的。」
在即將來臨的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樂曼慕品既是評選委員會成員、也是參展畫廊之一。此外,新展覽空間將舉辦一由路易威登策展人Herve Mikaeloff策畫的展覽,探討東西方藝術家於作品中運用文字及語言的不同方式。一般商業畫廊,極少會辦這種學術性濃重的專題性展覽。此舉又是樂曼慕品特立獨行的例子之一。「我們是很奇怪的,把自己的生命弄得有點太複雜了。」樂睿昕笑道。「但我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她說,樂曼慕品追求的是「知性上的夥伴」,而不願玩那種「大老爺遊戲」(Big boys game)。
「樓上的高古軒,我想沒有東西價格會低過100萬美元吧?我們雖然也有那種作品,但它絕不是平均售價。我們的藝術品相宜得多。」她說。
FB分享娛樂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典藏投資》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三

【寶瓶文化/提供】
遠遠傳來的渡船鳴笛聲
在伊斯坦堡的我無夢。
奧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中曾提到,土耳其語當中有一種特殊的時態,讓人能將傳言及親眼所見的事物區分開來。你若想講述夢境,就得使用這個時態,彷彿說的一切皆為別人所見。在我讀了這本書後,伊斯坦堡成為了我的夢境,彷彿看過一遍,但又是透過他人之眼。然而等我終於到達此地,現實與夢境終於合而為一,我便丟失了夢。
伊斯坦堡和台北時差五小時。簡單換算的話,伊斯坦堡早上八點等於台北下午一點,於是同樣的作息如在台北是懶散,在伊斯坦堡卻顯得積極抖擻。就算前一天玩得再累,我每天最晚九點前也會醒來,而通常伴隨思緒清明起來的便是遠遠傳來的渡船鳴笛聲。
如果要說有什麼能將伊斯坦堡的住民連結在一起,其一便是每天定時響徹海峽兩岸的禱詞廣播,另外大概就是渡船的鳴笛聲。對當地人而言,那大概就像我們聽街道上的喇叭聲般平淡無奇,畢竟鳴笛的功用如同車輛喇叭,就是船隻間彼此招呼、警告,或者傳遞訊息的工具。又或者偶爾暗示了已經迫在眉睫的災難。但對我來說,那代表海,代表不停的往來流動,代表歷史中各種文化、商業及戰役的匯流與幻滅。
我離海最近的居住經驗在花蓮。當年我在花蓮念書,海是親近的鄰人,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任何人騎著機車都可以輕易抵達的所在。然而島國的海畢竟和夾在內陸間的海不同。島國的海開放,彷彿永遠在等待:等待新人造訪,等待故人歸來,至於另一邊的騷動總是在幾近無關的遠方。博斯普魯斯海峽卻是這裡人們共有的記憶資產,所有通過它的都會在人們腦裡留下刻痕,即便他們沒有親眼所見,都能成為共同的夢境。
「對半夜醒過來的人來說,一場遙遠而無法影響個人生活的災難就是一劑良藥。半夜醒過來的伊斯坦堡居民,多半也是數著船笛聲再度入睡。或許在夢中,他們想像自己搭船穿過濃霧,航向災難的邊緣。」
接著所有人彷彿遺忘有過這場惡夢,直到有人在平日場景回過身來說:「昨晚霧角聲把我從夢中喚醒。」
「那時我才知道,博斯普魯斯山丘上的許許多多居民在濃霧之夜被相同的夢境喚醒。」
我幾乎是為了書中這個段落來到伊斯坦堡。我想明白那是什麼樣的夢。我想感受那種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更廣泛、更緊密的聯繫。然而伸手出去常常只能撫觸到陷落,就像我和情人D交往多年,他從未說過任何與愛有關的話語,唯一那次便是在我提出分手,並表示自己始終無法理解到他對未來生活的想像時,他說:「我以為,如果你愛我的話……」
你可以到很遠的地方,你可以去探索更綺麗的夢境,但更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和他人始終不活在同一個夢裡。
在伊斯坦堡的我無夢。因為當時是秋天,我也沒機會被霧角喚醒。我的伊斯坦堡屬於白日,只有當地居民屬於黑夜中瀰漫霧氣的深海。我的災難畢竟不在這裡。
不安全的慾望
我想說一個和「茶」有關的畫面。
土耳其文的茶寫作「cay」,唸起來像「拆」字的四聲。無論餐廳、咖啡廳或小吃店,無論菜單上有沒有茶,只要你開口要,就一定喝得到。然而這些茶不見得由店家自己泡,有時他們只是打通電話,便有騎著單車的青年沿著灰石磚道飛馳而來,他單手握龍頭、單手拿個銀色或黑色托盤,上面擺滿一個個瓶狀開口鑲金邊的玻璃杯,矮小的玻璃杯,然後他停在你身旁,放下茶杯,就又轉身急駛而去。
他們總是姿態匆忙,但不侷促,甚至帶一點快樂。我不想自以為是揣測他人,畢竟在觀光大城當中,賣吃食的商家難免得取悅觀光客,也難免被迫展現愉快樣貌,但我遇到的幾位青年確實都呈現了一種伸展的自在。他們在單車上身形平衡、緩速停下,迅速但不慌張地放下杯子、簡單微笑、輕巧指了指桌面的銀色方糖罐、熟練而平滑地加速起步、俐落繞過身前幾位悠哉的行人,消失。
那甚至不是快樂或辛苦的問題,而是一種與自己及世界和解後的靜好姿容。
為了多看幾眼,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叫茶,要是店老闆自己端出來我難免失望,但要是他拿起電話,我便忍不住地熱烈期待。然而有一次,店老闆點點頭,從冰櫃裡拿出冰涼的罐裝檸檬茶遞來,我心底於是莫名憤怒,感覺有些什麼無形的被硬生生拆毀了。
人真的很有趣,觀視靜好便以為可以擁有靜好,或至少得以掌握其中精髓,然而一旦我們採取了觀看的視角,便是以承認差異的心情在享受了。
於是靜好的姿容不在我身上,所有慾望都成為不安全的慾望。
※延伸閱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二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二

【寶瓶文化/提供】
什麼魔術時刻,那瘋魔般的顏色,我也是到伊斯坦堡才真正看到。然而那時刻並非不存在於台北,只是一度不存在我的內裡、我的意識、我的時間。
時間是最困難的命題,一旦過渡了又輕鬆異常。就像王家衛的《我的藍莓夜》,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不如說是時間的故事。裘.德洛和諾拉.瓊絲彼此吸引,但還不行,兩人都還被縫在上一段情傷內裡,所以諾拉.瓊絲去流浪療傷,一旦回到紐約之後,才發現一切都竟然如此輕易。幾乎荒謬地輕易。要說這趟流浪中有什麼關鍵性的經驗改變了她嗎?亦或是治好了她?我想全部都是,也全都不是。但可以確定的是,你需要經歷必要的一切,讓內心的毒素代謝轉化,成為供給你存活的另類基質,不然無論如何都無法過渡到下一階段,淪為永遠困在時間裂縫中的人。像是大衛.史崔森飾演的警長,他就是活在日日夜夜的時間迴旋中,停滯在他與瑞秋.懷茲的相愛場景中,最終也只能在同一地點求死。
諾拉.瓊絲和瑞秋.懷茲飾演的都不是少女了,但她們為愛哭泣的表情絕對是少女的,是現實生活中不再容許存在的過往少女。為死去父親哭泣的娜塔莉.波曼更是。她看穿牌桌上賭徒的心,卻看不透自己的心,看不透父親的心,而當她哭泣時,也如同那些為情所困的人回到了當初讓她們快樂的場景,或許是唯一快樂的場景。然而正因為有過那樣的快樂,她們才為了永恆的失落受苦。
想要感受少女時期的歡笑、想要回到少女時期的純潔時光,但剩下的終究是眼淚。只有眼淚提醒我們:你曾經就是青春本身。
伊斯坦堡橫跨歐亞大陸,中間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聽起來非常壯闊,但對當地人而言就是一條生活中的水路。有些人因為通勤得坐船東西橫越,如果度假或到較遠的離島時,則得坐船航向北方的黑海或南方的馬爾馬拉海。由於水路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來往的船班很多。船隻構造各異,有些是艙內座位與露天座位各半,有些大船則分一樓的艙內座位與上層的露天座位,至於但即使同樣是露天座位,每艘船會搭遮棚的面積也不同。某次我坐上了一艘異常老舊的船,大部分的座位都是拉了頂篷的艙外座位,加上排排座椅彷彿一個小型劇場。船上的人都是當地居民,整體氣味非常日常而侷促,當中卻有一位包著頭巾的少女。她靠在欄杆邊,低著頭明顯在哭。那是一個日常劇場,即便幾乎聽不到哭聲,聲息仍輕易劃開了原本分布均勻的百無聊賴,將所有人的目光、聽覺與精力若有似無地集中過去。少女身邊還有一個男孩,似乎是情人,努力想要安撫,但似乎做些什麼都沒用。最後只好牽著哭不停的少女找了靠右側的一張長板凳坐下,自己也靜靜坐在一旁。
小型劇場的前方出現了小販,大家的注意力暫時被分散了。
我卻無法忘懷少女,忍不住數次偷看。少女身上的衣飾很時髦,花俏白上衣配牛仔褲,但頭上仍繫了粉色頭巾。從她和男孩的互動與身體姿態看來,惹女孩哭泣的並不是他,或許是家裡的問題。男孩時不時望向前方展現商品的小販,但嘴角始終沒有因為任何原因掀起,大部分時間就是安靜望著少女。接著他做了一個決定,起身往前走向船艙,身影消失在艙門內。
我想起自己也曾於這種日常劇場哭泣過,但當時的我獨自一人。情人C從遠方致電給我,說了一些傷人的話,自己卻渾然不知,我也說不出「你傷害了我」。於是我掛了電話,獨自在台北捷運地下街走了好長一段路,邊走邊哭,邊走邊哭,腦子裡全是說不出口的那句話。我還記得當時附近的捷運路段在施工,每次列車進站的聲音都異常巨大,震顫刮擦聲幾乎要刺壞耳膜,但我覺得不壞,反而為我提供了完美的戲劇化背景。於是我哭得更厲害了。什麼都不在乎。
當時我真心相信,那會是我一生中難得的愛情名場面。
男孩後來回來了,沒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遞給少女一罐礦泉水。我突然笑了。男孩的思維或許很簡單,流了這麼多眼淚,大概也口渴,好歹補點水吧。少女接過礦泉水沒喝,繼續哭。男孩不明白的是,對於少女而言,哭泣是種場面。剛開始哭是難受,到最後想到得停止哭才更難受。少女的眼淚如同文藝創作,是出口,是逃亡,是逕自鋪排的悲傷姿態,是拒絕面對殘酷的延誤。是雙腳跺地,是假意生氣,是眼睛轉一圈古靈精怪要你稱讚。是跟你說全世界現在只有我的悲傷最重要,再給我一秒鐘,再給我一秒鐘讓全世界為我停擺。
然而名場面是這樣的,它終究會被下一個名場面取代,然後是下一個、再一個,直到你承認這些名場面全是鬧劇。男孩默默望向拿著礦泉水的少女,滿臉疑惑,只好再次抬眼看向前方的小販。此時動作誇張小販正拿著號稱風吹不滅的打火機到處揮舞。風吹不滅。是的,他的全身姿態都在如此訴說。風吹不滅。
※延伸閱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三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一

【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不安全的慾望
系列:Island 198
定價/頁數:$300/224頁
出版日期:102/04/03
類別:散文集
作者簡介:
葉佳怡,台北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以及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專職譯者。悲觀之餘喜歡果醬、貓和白色封面的書,目前最痛恨毛筆課與爵士樂。喜歡與痛恨間遺忘的事很多,偶爾會沉澱為不安全的慾望,但深信寫下之後能長成美好的花林或藤蔓。曾出版短篇小說集《溢出》。
內容簡介:
愛不讓人病,意圖擁有卻讓人病。
「全世界現在只有我的悲傷最重要,再給我一秒鐘,再給我一秒鐘讓全世界為我停擺。」
★七年級新生代女作家,第一本散文集耀眼面世!
★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得主!
★《聯合文學》2013年.3月號「七年級小說家的快思慢想」報導!
那裡有各種野生而堅韌的花,不停生長且死去,死去且重複……
終於我們知道所有風景其實相連,我們只要自然地成為風景,
也許我們就能自然地相愛。
──摘錄自〈H〉
寥寥千餘字,乾淨而日常的文字,像是偷渡了一場關於城市、食物與想像力的三人愛情。在這樣歲月靜好的城裡,在這樣的生活之內、旅遊之外,作家葉佳怡儼然成了觀覽異地街弄的旅人,跫過伊斯坦堡、台北、花蓮,貪看且旁觀所有的離合聚散,一一記錄也許無力但親愛的生活。
我們著迷於作家對這個世界理智而確切的解釋,跟著只是光影般的一場知性之旅:那些生命中不安全的慾望、遠去與回歸之間的流動與停滯,在她理性的文字包裹之下,找到了所有關於此地與他方的祕密……
少女的眼淚
少女的眼淚如雨,是文藝電影中潔淨的聖水。
悲傷往往有其悖反的一面。許多時候當悲傷最是深沉,展現出來的反而是輕鬆、是看破、是知道一旦放鬆就無法回收的堅毅。少女的眼淚卻是最徹底的反面,她們哭,她們讓世界如聚光燈打在聚了淚水的眼睫,但我們都知道那悲傷終會過去,於是我們縱容自己感同身受,縱容自己欣賞那美,濕淋淋如同最純潔的色慾。
在台北,要是有這麼一位少女在大眾運輸系統上淚眼如花,大家或許坐立不安,或許好奇地議論窺探,但總之無人會主動干涉。這裡的人對情緒害怕,對表達自己的情緒更為害怕;要是在深夜的紐約,或許就要看地域,要是在治安較差的區塊,或許會有警察上前探問,要是在夜生活林立之處,或許會有人上前搭訕,用指尖立刻為你揉合色慾與溫情。那麼在伊斯坦堡呢?
伊斯坦堡的少女大多戴著頭巾,真正穿全身黑衣蒙面的只有已婚婦女,甚至在已婚婦女當中都是少數。和政教合一的回教國家不同,土耳其的法律不認可一夫多妻制,當然在大都市更無法看到這種現象,再加上這個國家及大部分人民迫切想證明自己身為歐洲的一份子,於是即使這個城市充滿回教氣氛,也多少參雜了歐洲的情調,而伊斯坦堡的少女因此成為其中最魅惑的象徵。她們既是拘謹又奔放,當中個性極端的展現更是隨處可見。
女人身體總有此般宿命,越是包裹,越是惹人猜疑,就連頭巾這樣簡單的裝飾也不例外。在來到伊斯坦堡前,我承認頭髮的存在有其美感,但來到這個大部分女人戴著頭巾的城市,我才意識到髮絲的弧度與香氣有其神祕的慾力。有時一位看似包裹拘謹的女孩,身上穿著碎花服,頭巾素淨,我卻在兩人接近時看到一縷深棕色的髮絲勾在她的耳畔,不知是身上或髮際還散出類似依蘭依蘭的花香。更多女性全身穿著現代衣飾,開襟毛衣、牛仔褲再搭上短靴,頭上卻還是搭上喀什米爾羊毛或蠶絲的高級頭巾。當我看得越多,那款式越華麗,有織了金絲進去的,也有些隱隱透出花葉紋路。
你甚至懷疑,一位中東長相的婦女,即使從未信仰阿拉,但當她將頭巾當作配飾般穿戴時,你也無法分辨其中差別。因為原先凝結在衣飾上的宗教符碼正慢慢於美學中消融,圖案的蔓延一點一滴將頭巾從符號還原為物件,再將物件轉化為符號,只是這次,是時尚的符號。
你知道,越界可以很大膽,但也能非常輕巧。
正如同少女眼淚如雨,輕易穿透時間邊界,曾經當我身為少女,哭泣非常容易。台北是雨織的城市,無論如何穿梭都甩不去曾經身為湖泊的潮濕,彷彿歷史宿命,我在其中只能時起時沒。不過雖然同樣讓人潮濕,眼淚卻給我可能的逃脫。我哭,那並不讓我與台北交融,卻是為了拒絕,我用眼淚構築世界,構築那最小的一粒沙。你們說什麼都好,都對,但我就是哭。即便沒有觀眾,獨自在街道或暗巷中的哭泣也能立刻發揮魔力,我彷彿一場獨立的悲劇,不看人們眼中的季節遞嬗、不看歲時團聚,當然也不看鴿灰色的清晨,更不看偶爾出現的豪壯落日。
※延伸閱讀: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二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三
‧女作家的《不安全的慾望》--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部份大學漲宿舍費 每學期多千元

大學學雜費調漲案還卡在立法院沒定案,但確定的是部分大學已經要先調漲宿舍費了!目前北、中、南總計10所國立大學,其中台師大和中山大學確定9月調漲學生宿舍租金,每學期貴了1千元上下。台大委託民間興建、營運的太子學舍也不排除9月漲價,中央大學近期也將討論宿舍調漲幅度。
走進台師大的浴室,蓮蓬頭早就斷成兩節,熱水也只在晚上提供,再看看寢室,衣櫃門怎麼關都關不起來,通往上舖的爬梯,細得跟刀梯一樣,一踩就痛。兩年前,台師大學生向媒體投訴的畫面,但狀況道現在都沒太大改變,唯一改變的就是租金,如今要調漲一千上下,學生直呼不合理。
學生的心聲,校方聽到了,但校方認為宿舍建築的修繕費、電費以及人事成本逐年增加,租金是不得不漲。到底要漲多少,來看看男二舍,原本每學期 6000元,要漲到6800元,多了800元;再看看學一舍,原本5450元,要漲到6300元,貴了1150元;另外帳最多的就是,女一分舍,原本8175元,一口氣漲到9450元,整整貴了1275元,但這看在專業房仲業者眼裡,認為校方除了成本考量,其實也有商業考量。
受到週遭商圈帶動,學生宿舍租金跟著水漲船高,要不要買單,學生各有見解,校方成本考量跟學生負擔要達到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翻譯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上)

【文/龔卓軍】
歐洲重要嗎?對於台灣而言,歐洲做為一種直接作用與影響的政經與文化實體,除了因為台灣在地緣位置上,處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之間,形成各國船貨停泊轉運的要衝,致使荷蘭與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對台灣西部的佔領與經營(1624-1662)之外,跨過漢人大量移民的明鄭時期(1662-1683)、清治時期(1683-1895),1880年代中期,中法戰爭期間法軍也曾短暫佔領基隆與澎湖。這是直接歐洲的具體形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早期現代性的形成階段,由於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清帝國的割讓,日本由1895年展開對台灣的50年殖民,歐洲至此轉變為潛在與間接的存在,透過日本的完全統治與先前兩百多年中國文化界質的中介,歐洲現代性開始以日本為折射鏡的現身方式,作用與影響著台灣。但是,以台灣早期現代性的角度來看,若因為這種折射投影的現身方式,即以否定句來回答「歐洲重要嗎?」恐怕又過於簡化。
不論是直接歐洲或日本殖民稜鏡折射出來的間接歐洲,在世界史的構造下,歐洲帶給台灣社會的衝擊,首先是資本主義的擴張與帝國主義的統治。自19世紀,歐洲列強打開中國、日本與東南亞的門戶之後,台灣在1860年也在歐洲列強的壓力下門戶洞開。透過台灣的四個港口:基隆、滬尾(淡水)、安平、打狗(高雄),台灣逐漸進入世界經濟體系。台灣的特產:蔗糖、樟腦、茶葉,運銷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成為世界農業原物料的提供者。台灣在歐洲所雙重投影(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所形構的世界經濟體系內,慢慢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日本的殖民政體構造,基本上具有間接歐洲的雙重投影性質。日本仿效歐洲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治理模式,在1895年統治台灣之後,實施田野、資源、人力、風俗的調查,將台灣納入日本帝國主義的體系之內。同時,也進行資源開採、生產積累、近代教育、改風易俗的種種現代化措施。台灣隨著日本國力的發展,經濟力量逐漸增強,也隨著日本政經軍事綜合體對佔領地區的壓抑與擴張,以被治理者的角色,將觸角伸往世界各地。
本文將透過這個被治理者的角度,選擇三位日治時期的女性:張李德和(1892-1972)、謝雪紅(1901-1970)、陳進(1907-1998),以她們的1934年做為一個時代切片,以凸顯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作用和影響。
1934年的三位台灣女性
為何選擇1934年?在這一年,42歲的張李德和,在1910年代歷經先後四年公學校的教職,並成為畫家陳澄波在嘉義公學校時的老師之後,此時辭去教職,在夫婿開設的嘉義「諸峰醫院」進行「嘉義產婆講習所」的衛生教育,同時於樓上的「琳瑯山閣」進行漢詩國畫創作,並於後院庭園「逸園」召引各路藝文墨客歡談雅集;同樣在這一年,34歲彰化窮苦工人家庭出身的謝雪紅,在1920年代參與了台中文化協會抗日活動、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上海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日本班的學習,回台後因涉及「台共」案,在日本台北地方法院被判刑13年;在同一年,27歲旅日求學的陳進,歷經1927年入選台展東洋畫部,與林玉山、郭雪湖合稱「台展三少年」後,這一年以《合奏》一畫成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東洋畫家,並在同一年返台任教於屏東高女,成為台灣第一位擔任高女教師的台灣女子。
這三位台灣的早期現代女性,容或不具「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全面代表性,但是,之所以選擇三位,而不是一位,正是因為歐洲相對於早期現代台灣的潛存與間接狀態,首要特徵之一,便是歐洲是以片面的、破碎的、折射的、想像的整體性出現,而從來不曾有純粹整體的直接歐洲臨現於台灣。換句話說,台灣與歐洲的關聯,自早期現代開始,便帶有想像與投射的成分。另外,這三位台灣女性,雖然分別出生於19世紀末十年與20世紀初始十年,或許也不具有系譜上的確切意涵,但是,就階級、性別與國族,就民族主義、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就歐洲投影與中國(共產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而言,三位在文化與政治場域的實踐上,卻涵蓋了由左至右的光譜的兩極端點。
在日本統治下,台灣從清帝國的封建社會,轉型為近代社會的部署模式,這涉及到人性的改造,如:廢除科舉制度、導入近代教育、改變台灣人的風俗習慣:辮髮、纏腳、抽鴉片漸漸絕跡。但是,在日本威權和差別政策下,台灣社會仍然要透過新式教育與文化藝術的引導,同時完成建設現代化南進基地的建設與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主義計畫。三位女性的生涯,很大程度反映了面對這些遍及個體的、社會尺幅的、直至法西斯式的歐洲現代性「進步」神話,呈現出不同的適應與抗拒樣貌。
若以流行於五四運動時期婦運的歐洲形象—易卜生(Henrik Ibsen)戲劇中的「娜拉出走」,做為「新式」與「進步」婦女走出家庭價值、參與社會的獨立自主象徵,1920年代的歐洲與美國,配合資本主義消費市場的需求,尚有來自歐洲的「摩登女子」形象,透過諸如法國作家馬格利特(Victor Margueritte)的暢銷小說《野姑娘》(La Garconne,1922)女主角的俊俏短髮、男子氣概十足的外表與性格,英文世界則以「the Bachelor Girl」稱之。當時的美國社會也曾出現「小太妹」(the Flapper)之類的新世代女性形象,這些新女性多半以外表裝束、行為模式與上一代婦女不同,展現其從身體到思想的解放觀,引發社會矚目與輿論。另外,1929年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lff)發表的《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強調人性的變異,也成為文化女性創作者的潛在形象,本文尚未深究這些形象在台灣傳播的具體情況,但視為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既存影響力,或許可以視為重要的參照點。這些外於家庭價值,強調革命出走、摩登流行、獨立創作的女子形象,透過中國與日本的中介,進入追求現代新式生活的台灣文化界,可以視為潛在歐洲的一個集體心理動力學斷面。
張李德和的藝文創作「沙龍」、謝雪紅的堅持革命事業與陳進的留日精進創作生涯中,從一般論的角度來看,可以從上述的潛在歐洲「新式」、「進步」女性形象,捕捉其生涯決定時刻的可能心理動力來源。
摩登女子與娜拉回家
另一方面,國家主義與家庭價值的拉扯,則具有反向的動力學壓力。歐洲自經濟失調、失業問題日益嚴重的1920年代末期以後,各國政府開始大力鼓吹女性的家庭主婦形象。當然,歐洲國家因戰爭不斷,嚴重損失勞動人力與戰備男丁,致使各國陸續制定頒布鼓勵婦女生育與獎勵婚姻的立法。這個時候,各國動機雖不完全相同,卻漸營造出一股要求婦女做賢妻良母的氣氛。換言之,初期婦運的結果,並未真正撼動社會既有的性別分工觀念,女性的出路,也仍舊受到國家政策、社會規範、經濟需求的影響與引導。英美法等民主國家尚且如此,獨裁的法西斯國家,如義大利與德國,更對婦女採取了箝制性的管束與指導,包括婦女的薪資、社會參與、乃至於性事。1930年代的歐洲法西斯政權,除義大利的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外,德國以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國社黨(後轉為納粹黨)為代表。
法西斯政權強調「民族本位」,鼓吹集權領袖的一黨專政統治,極端地發揚民族精神,復興傳統文化不遺餘力,崇拜暴力與恐怖,並將個人意志臣服於集體的國家統一意志。1930年代的現代法西斯政權,振興國家生產力、消弭失業的政策導向,逐漸傳入日本與中國社會,並受到右傾人士的認同。德、義領袖針對婦女所發之演說與命令,其關鍵的共同取向在於:兩國領袖都抱持性別分工與賢妻良母的觀念,並主張婦女應回到家庭去。這些言論在中國引起了「新生活動運動」的迴響與「娜拉出走」、「回歸家庭」的爭議,在日本則促成了其軍國法西斯主義在殖民地台灣的人口與衛生政策,基本上,這與帝國主義構築戰爭機器的現代宏大計畫直接相關,也跟民族、階級、婦女解放運動相牴觸。
就此而言,1934年,張李德和「嘉義產婆講習所」的衛生教育工作、謝雪紅追求國族、婦女與階級解放被日本殖民地政府逮捕判以重刑、陳進繪畫中不得不選擇《合奏》中的美女樣式,及其在家居空間中的「閒靜」形象,也可以藉由「潛在歐洲」的概念得到相關背景的理解。
然而,上述的討論,畢竟只是消極地用外部因素來解釋這三位台灣女性的心理動力與壓力,只提供了一些她們個人抗拒與適應的外在原因,如果要描述潛在歐洲或間接歐洲與台灣的特定具體關聯,究竟仍需要個別的事件,在事件造成的開裂中,顯示出潛在歐洲的具體樣貌與其特異性。
首先,張李德和的「沙龍」與「琳瑯山閣」,在江寶釵的〈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嘉義李德和的「文藝沙龍」研究〉與顧敏耀的〈張李德和與嘉義藝文沙龍「琳瑯山閣」〉(註1)兩篇文章中,一定程度運用了歐洲的隱喻「Salon女主人」與「自己的房間」,但是,對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觀點來說,歐洲的折射投影與台灣的差異樣貌,正是同質化的類比法所未能照顧到的層面。然而有趣的是,兩篇研究都注意到了「琳瑯山閣」的空間建築部署,尤其江文更仔細描述了諸峰醫院這座日治時期「嘉義現代化建築的地標」,於1929年改建後的空間與場所構造:
張錦燦(張李德和的丈夫)愛好建築,諸峰醫院由留學歐、美建築師設計,整體風格以厚重為主,外型古典歐式,融入日本的型樣。窗欞到處配法國、西班牙式的嵌條,燒鑄成百荷花的式樣……屋子前進,是醫院用地。往後,就是琳瑯山閣。庭園取名「逸園」,院子裡有澹亭……如此就是一座假山了,既是很好的資源回收,又是美麗的造景。石頭是在嘉義發展區找的,參差錯置,就成了魚池,噴水流,取名叫做「沁池」,在澹亭前。……這個歐式的屋子旁,是日式舊房舍,整棟是原木蓋的,客廳裡放了一棵櫻花樹巨大的主幹。……張家收藏古董,包括圖書、家傳遺物如協台官銜(李家)、明清陶瓷、唐宋字畫、台灣書畫、交趾燒。太平洋戰爭開打,張家庭院打造了一座鋼筋水泥砌築的防空壕,有如「穴室」,用以保護大宗收藏。(註2)
※延伸閱讀: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下)
【《典藏今藝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王羲之和日本的「手鑑」

【文/野島剛】
上回的專欄裡,我寫了關於在日本發現王羲之的唐代書法摹本《大報帖》一事,而這回則是後續的追蹤文章。一方面是先前受限於篇幅仍有意猶未盡之處,同時在這期間也更加深入瞭解了關於王羲之的一些事情,値得好好思索一番。

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 野島剛

有文指出,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王羲之展覽是第一次公開《大報帖》,和40年前在日本發現並震撼國際的王羲之摹本《妹至帖》是同一件作品,而這樣的見解在中國或日本也逐漸廣傳開來。2011年,台北故宮舉辦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圖」特展,是首次將台灣和中國分別持有的前後部分聯袂展出,這場「山水合璧」的盛事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而此次在東京博物館展出的「雙帖合璧」,是關於在中國藝術史上光輝奪目的書聖王羲之的作品。或許這可能變成百年來書法史上令人震撼的重大發現。
起初是在中國首先出現了《妹至帖》和《大報帖》為同一作品的說法,當媒體大幅報導在日本發現《大報帖》一事之後,中國的美術相關人士在部落格上同時刊登這兩帖書法的照片,不管是在書法風格、灰色縱簾紙的紙質和寬度、還有紙張本身的幾處皺褶等都相符合,因此主張這兩帖應該是出自同一作品。
上月3日是王羲之展覽的最後一天,我又到東京國立博物館一趟,目的是為了再次觀賞同時展出的《大報帖》和《妹至帖》。我反覆地看了很多次,越看越覺得兩帖非常相似。我不是專家所以無法提出具體的說明,但是若單就書法字跡所散發的氣勢來看,還真是高度雷同。然而,東京博物館卻對於這兩帖是否為同一作品而持保留態度,負責王羲之展覽的列品管理課長富田淳(Jun Tomita)對於我的採訪也僅表示說:「若果真如此,也不足以為奇吧」。
實際上,很多人幾乎都不知道這次拿《大報帖》請東京博物館鑑定的人士和40年前發現《妹至帖》是同一人物,也就是東京五島美術館的研究者,他的名字是名兒耶明(Akira Nagoya)。40年前,他還是剛進入這間美術館不到一年的新人,現任該美術館的理事兼學藝部長。雖然他不是研究王羲之的專家,但他似乎和王羲之的字帖很有緣,兩次的大發現都是出於他的手。就像在考古學的挖掘上就是有特定的學者常挖到稀世珍寶般,這不管是在哪個領域裡通常都會存在「容易中獎」的人物。
王羲之的特展期間也舉辦了名兒耶氏的演講,我特地前往參加。名兒耶氏在演講時對於「雙帖合璧」的問題做出如下的見解:「這兩帖到底有沒有關聯呢?若只是依照外觀來看,是很難判斷的。因為,在行的間距上《妹至帖》似乎比較狹窄。但是,這兩帖相似也是事實。比起這兩帖的關聯性問題,我認為《妹至帖》和《大報帖》之間,還存在著其他文字的可能性也高。」
《妹至帖》和《大報帖》是否為同一作品的論戰可能還會持續一陣子,姑且不論正確解答為何,這樣的論戰本身就夠引人入勝的。無論如何,王羲之的真跡不存於世,即使加上這次新發現的《大報帖》,世界上現存的唐代精巧摹本「唐模」也不超出十幅作品。因此,唯一可確信的是世界期待王羲之的作品,在這層面上,此次重見於世的《大報帖》可以說提供了書法史在考古挖掘上一種的「可能性」。
日本從很久以前就有收集書法字跡的範本,稱為「手鑑」。是將作品的其中一部分剪貼後貼入本子裡,其目的是觀賞古代書法或名家字跡,甚至作為鑑定之用。「手鑑」在過去曾是貴族或大名等顯赫的家庭裡作為教育之用,或是鑑定家工作時的必備書。而「大報帖」和「妹至帖」就是貼在「手鑑」的冊子裡,爾後輾轉地流入了個人的收藏家之手。也就是說,很多消失的名作最終都有機會流到日本的「手鑑」裡面。現在很多的「手鑑」可能還被埋沒在日本的家庭或骨董商、舊書攤的倉庫裡面。所以,我猜想著說不定在哪個時候從日本的「手鑑」裡又能夠繼續挖掘出更多王羲之的摹本,甚至真跡呢!
【《典藏今藝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張維中/變身西裝男

【撰文/張維中】

(双河彎/提供)


要說東京是西裝男的天堂,我想一點也不為過。日本西裝最大的特色就是修身剪裁,讓你有脫身換骨的可能。我常建議臺灣的男生朋友,如果要買西裝,一定要來日本買。雖然臺灣也有進駐一些日系品牌的西裝店,不過選擇種類少。有一間臺灣也有的平價西裝連鎖店,約莫就是沒什麼變身效果的。我曾經在東京去試穿過,從試衣間走出來時,朋友看了我那完全不合身的模樣,當場失笑。
「太像了!只要再配個嗩吶跟花車給你,就可以出發了。」他說。
其實日本男生的身材多半都不太好。身高矮,大家都知道;身材比例,也沒有多特別。二十歲世代的男生,很多都跟瘦皮猴一樣;而過了三十歲以後,愛喝啤酒的他們,便開始隨身攜帶游泳圈。不過,神奇的是,一套好的西裝往往就可以讓他們獲得拯救。偶爾到健身房運動時,在更衣間看見下了班的上班族褪下西裝時,便更加認定日本西裝確實相當神奇。
東京的西裝男特別多,這是從以前來東京旅行時就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們不一定都長得很好看,不過穿起西裝來,整體感就是加分。日本大部分的公司都會要求穿西裝打領帶,這跟臺灣很不同。在臺灣對西裝男生的印象,很多都停留在他的職業是銀行員、業務或者拉保險的。
我有幾個朋友是俗稱的「西裝控」,也就是對穿起西裝的男生很難抗拒的一群人。這其中分為臺灣組和日本組。根據臺灣組成員分析表示,臺灣的西裝男之所以魅力缺缺,除了挑不到好看的西裝外,就是在臺灣需要穿到西裝的職業,不少是上了點年紀的階層。可是在日本,從高中到大學的入學與畢業典禮開始,西裝是男生的必備品。到了工作面試和入社後的工作新鮮人,各種場合適用的西裝形式、顏色,以及領帶的打法,都是基本且重要的禮儀。這些打領帶穿西裝,二十歲前後的男生,臉龐上多半殘留著學生感的稚嫩氣息,可西裝卻是種流露成熟感的東西,因此形成視覺上有趣的互補與對比。他們的身材都還沒走樣,雖然瘦,但靠著筆挺的西裝也就撐出了架子來。最後還有一點是殘酷的現實,那就是臺灣太熱了。像日本男生那樣成天穿西裝打領帶,汗流浹背,中暑的人肯定不少。
聽了臺灣組的論點後,可以總結成一副對聯:「冷是一切美學的基礎;胖是所有衣服的天敵。」還有一年就要四十歲的朋友聽了後,入戲地追問著:「那橫批呢?」我淡淡地說:「青春已逝。」
東京風格家 張維中
在新潮城市中保存雋永情調;在老舊下町裡釀造新鮮模樣。走在小說與散文兩端,天秤男子的自由擺盪。官方網站www.weizhong.com
‧看更多精彩文章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3年四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台北國父紀念館朱永靈書法藝術展

【文/曾裕洲】
3月5日這天,台北國父紀念館大廳一如既往湧入了許多大陸遊客,開心地與交接儀隊隊員們合影。與此同時,館內逸仙藝廊亦站滿了來自中國的朋友,他們來,欣賞朱永靈的書作。
「行道遲遲-朱永靈書法藝術展」在月前開幕。此次展覽是中國書法家朱永靈首次在台北舉辦的個人書法展,匯集了他近年隸書、草書、行書、篆書等各類書體作品50幅。展覽題目出於《詩經.小雅.采薇》,原描寫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鄉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借以隱喻作者自身在藝術創作之道上雖行路艱難,依舊努力不懈的生命追尋。
朱永靈1964年生於江蘇張家港,他自幼寄情書法,習字已30餘年,由於熱愛書法,199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後,至今每天仍維持寫字數小時的習慣,就連遠行時,背包裡頭也總有個隨身小硯,用以抓住每個空檔練習。正因入古功深,他篆、隸、行、草、楷各種書體兼擅,時而豐贍蘊藉,時而清秀雅致,面貌多變。朱永靈曾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並曾受邀於北京中國美術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北京798藝術區、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等館展出,今回則是他第五次大型個展。

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認為朱永靈書作一派天真自然,又兼具傳統文人的溫厚氣質。

朱永靈喜歡交朋友,「行道遲遲」展開幕當日,數十位熱情的友人遠自中國專程前來欣賞、捧場。多年來與他亦師亦友的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劉濤亦前來觀展,他特別喜愛朱永靈的草書,現場並讚賞草書作品〈陶弘景詩〉筆觸力道拿捏精準,線條靈動,結字生動自然。身為老師的他也並不純然吹捧,比方他認為篆隸橫幅〈一片冰心〉尾跋應拉長以使畫面平衡等等,朱永靈面對意見時而笑著點頭,時而說明自己的藝思相互討論,並珍惜地把這些直爽的評賞話語記在圖錄中,兩人純粹地藝術交會令人十分感動。
傳統書法講究的是筆法、結構和章法等筆墨之妙,作為立足當代視野的書法家,朱永靈在傳統與現代美學的激盪之下,提煉筆墨精神,將黑白墨色的虛實昇華轉化,漸漸創造了自我的面目。以〈一片冰心〉為例,作品自然的律動感一片渾然,一派天真,充滿自由自在的豪爽之氣,令人頓感耳目一新。
【《典藏古美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語言及溝通的藝術

一、 前言
語言是人生命的出口,人情感的出口。話和語言變成情感的象徵,生命的象徵。語言在現在社會中,是愈來愈重要。語言的經驗,聲音的經驗,變成現在社會一個迫 不及待、每天在重複的經驗。不斷的打電話是代表寂寞,在寂寞的世界裡需要一個聲音,聲音裡面有表情、生命、溫度。現代人不斷尋求在聲音裡面,尋找一種生命 和生命的貼近。我們不能忽略聲音在現代人、現代社會愈來愈形成一種生活的必要性。聲音是無所遁形於我們的生活經驗。影響我們的情感,決定我們的思考。一句 好話有時可以創造或發覺一個天才。語言的力量可以使一個墮落的心靈從新站起來,也可以使一個生命毀滅。在我們為其他人服務的時候,語言的影響是非常重要 的。

二、語音的訓練
語音,語言的聲音。沒有聲音就不能構成語言的效果,語言第一個部分就是發聲。一個成功的電視主播或候選人,要贏得觀眾的注意,頭一個條件是聲音,不在聲音 美不美,聲音最重要的基本條件是自信。一個人講話不清楚代表沒有自信。肢體語言沒有表現出來,從好的方面是含蓄,從壞的方面來講是沒有自信。自信不夠,不 敢把手伸出去,不敢把表情表現出來。我們這一生中之所以失去某些東西,常常是因為當初沒有把話說清楚。很多摩擦、誤解、傷害,常起源於模糊、不清楚。聲音 的清楚是第一步,聲音的清楚就是拿出力度來,把話說得圓融、飽和。如何把話說清楚,心理建設第一步就是自信。聲音清楚,再來講究節奏。一個好的語言要有韻 律,像音樂一樣,詩人是最懂得質感的人,詩的美在於字的精鍊和韻律。唐詩三百首是訓練語言韻律最好的方式。他大部分是五言的和七言的,五個字一句和七個字
一句剛好符合這個民族的發音。要把話說得有味道,在聲音中要有力道、飽和,夾帶一點詩的韻律。

三、語意的分析
語意,語言的意義。光是聲音清楚還不夠,把話說清楚,講明白。語言的意義說得是語言的科學性。語言的科學性就是語言的精確性。語言的不準確造成以偏概全。 以偏慨全造成溝通管道的困難。人生溝通不一定都要用科學性的語言,文學性的語言很美但不科學,人生永遠包含顆學性的語言及文學性的語言。何時科學,何時文 學,都是有講究的。語言學是要幫助我們去檢驗語言的科學性,適時的把語言加入一點光線和水分。理性是光線,感性是水分。這兩種成分都需要同時在語言裡面。

四、語型的掌握
語型,語言的句型。有些句型在人生當中會形成一種破壞性,有些句型在人生當中會產生一種包容性,在人生當中應多一點包容性。人性不喜歡一種句型,威權式的 句型,「你應該、你必須、你一定」,雖然有時必要,但人性不喜歡。問句有一種包容性選擇的主權。不要對別人說「你錯了」,要說「你沒有錯,站在你的立場 講,但我覺得如何、如何,你認為怎樣?」。這是一種良性的對話。當人被說「你錯了」時,會產生反彈或拒絕,都是一種反溝通,他並不會改。你沒有錯,站在你 的立場下,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如果為別人留一個餘路,別人也會為你留一個餘路,這句話不壓抑對方,也不委屈自己,民主是良性的妥協,不以任何一方意見為主 軸。語言表達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傾聽,當我們學習說話之前先學會聽話。但不僅要聽話還要有良性的回應。對情緒不穩定的人,他需要的是情緒的陳清,情感的被承 認,最致命的一擊是孤獨的受傷害、寂寞的受傷是最大的受傷。好的語言句型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他的問題。語言最重 要的功能就是打開人的心防。人在電視前容易產生一種不負責的說話習慣,逞口舌之快。久而久之,人際關係也會如此。這樣的語言是具有毀滅性的。但語言也能是 有溫度的,讓我們的聲音、語言成為萬能的祝福。

五、溝通
找話題是一個溝通中很好的訓練,談熟悉的東西,談「此時此刻」,談話、教學、溝通的時候,找熟悉的東西,人談自己熟悉的東西最有自信。心虛的時候最沒有自 信,談眼前的東西,讓別人有接話的空間是很重要的。面對一個團體或人,第一個談的是自己熟悉的,第二個談對方熟悉的,是對方所期待談的。一個會說話的人一 定是一個會聽話的人,一個會說話的人一定是一個會觀察的人。會觀察的人必然有資料可談。先天或許有些不同,即使再怎樣練習,也不能度過某些關卡,有一種是 每個人都有的。這個國際語言、萬國語言就是微笑,當我們以真心待人時,微笑辨識亦種語言。人除了聲音語言之外,還有一種語言就是肢體語言,一個手勢、一個 動作,就知道他的意思。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將語言訓練的很好,但是善意的眼神,溫暖的表情,溫暖的手,這都是語言的一部份。

(摘自: 商用英文 討論區)



參考文獻:
1人際互動中情緒表達壓抑的理解
2語言障礙與溝通訓練
3語言/溝通訓練的目標與技巧

資料來源:文建會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6&News_Class_ID=0



翻譯所非語言訓練所

翻譯 所教翻譯能力,不教語言能力!」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副教授廖柏森和助理教授賴慈芸異口同聲表示,翻譯需要擁有良好的雙語能力,包括外語和本國母語:「這個部分在入學時就會要求,因 此台師大翻譯所學生都有很好的語言能力;老師們的想法是:語言能力必須自己想辦法,研究所只有兩三年,不可能把時間花在這裡。」

   一般人常常會混淆語言能力與翻譯能力,尤其外語系往往偏重英語訓練、偏廢中文能力。況且,會寫中文不表示中文夠好,廖柏森指出,很多人的中文大有問題, 例如英語化的中文、把動詞「名詞化」的中文(進行一個XX的動作)等等,英語好過頭的人常有類似問題,「這方面前輩余光中寫過很多文章批評。」

   廖柏森進一步表示,翻譯研究所和外語系、應用外語系學生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屬於精英教育,已經有一套語言能力篩選機制;後者則偏向普及教育,入學時少有篩選機制。

   具體從教學方式來看,譯研所接近師徒制、師生互動多、強調實作、具理論基礎;外語系和應用外語系則是大班制,一般25至40人,師生缺乏互動,且以語言訓練為主,「中譯英像教英文寫作、英譯中像教英文閱讀,」賴慈芸補充說明。

   最重要的是,翻譯往往是一種「再創造」,好的翻譯不只是淺表的文字符碼轉換,而必須具有文化意識及社會溝通功能。由是,翻譯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要求,外語好只是基本條件,翻譯所學生要求更深更廣,因此大量且不偏食的閱讀也是必要條件。

(摘自: 商用英文 討論區)



參考文獻:
1林語堂 論翻譯
2提升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
3董崇選 再論翻譯的三要

資料來源:英語與翻譯教學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5&News_Class_ID=0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

【文/吳金桃】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金桃


這幾年來,北美館似乎是一直處在風雨飄搖中,先是館長的人選,難有適當的人擔任,有時就是當官的或者公務員來暫代職缺,有時位子還未坐熱,又被換了下來。去年底又爆發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外籍藝術家事件,引起了台灣當代藝術圈罕見的爭議及大動作,雙年展辦公室因此而被裁撤、主任被撤換。局外人很難看清這是場擁外力來搞內鬥,還是洋將的使用真的罪及至此(因為「威尼斯劇」尚未真正上演),然而這些事件及其後續的影響仍在持續地發展中,其中最引人遐想的是北美館最近吹起的「閉門風」。
北美館不知從何時(想當然爾,被擋在「門」外的我及我們,自然無法得知細節)開始,流行起舉辦「閉門」的活動,動輒來個閉門研討會、閉門座談會。「門」是個有意思的比喻,所謂「閉門」也者,門裡是北美館認可、受邀、握有通行證、可以參與(通常是相當少數)的一些人,而被擋在「門」外的,就是不受邀、甚至可能是不受歡迎的聽看「多」眾。至於,為什麼要關起門來說話,說給誰聽,目的為何,就只有北美館及主事的幾個人心裡有數了。
然而,「雞蛋再密也有縫」,顯然閉得了門,卻閉不了旁人之口。在執筆時,北美館正在進行有關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一系列「閉門」座談會,而去年底更辦過有關謝德慶的「閉門」研討會,邀請幾位學者專家討論,而這些受邀者可再邀請幾位親朋學生前往(說穿了,無非是用老鼠會的概念來經營美術館的所謂「學術研討會」!)
本來,有些會議難免要關起門來討論,譬如評審之類,原也無可厚非,但作為公部門的機構,美術館責無旁貸地負有大眾教育的責任,與反對者溝通,讓北美館行事的理念能夠被理解,未嘗也不是大眾教育的一部分。如果說,有關威尼斯台灣館的諸事,曾鬧得沸沸騰騰,北美館想關起門來說話,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雖不一定能認同,勉強還可以理解,但有關謝德慶的研討會,為何也必須要關起門來討論呢,就令人十分費解,尤其謝德慶去年3月在北美館的座談所掀起的一陣旋風,當天起碼有三百多人出席,座無虛席,顯現一般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視聽大眾,對於謝德慶這個主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北美館利用納稅人公帑所辦的謝德慶研討會,為何一定要把這些熱情的聽眾擋在門外呢?何況,即使是「開門」的研討會,是否開放提問、開放的時間多久,也是主辦單位可自行訂定的遊戲規則,這些座談會、研討會的內容,真的不宜公開嗎?北美館在怕誰?怕什麼?防誰?防什麼呢?
每個體制、機構都自有其一套求生存的法則,北美館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看似「四面楚歌」的情境下,更可能奮力保護自我的存在。「閉門」活動的舉辦,假想了門外的「雜音」會干擾門內清靜的對話空間,因此必須除之而後快,顯現的是主事者的保護心態。本來作為一個公務機關,沒有人會期待北美館會多基進(radical)(反諷的是,本來北美館能容納洋將出打威尼斯一役,可能是這些年來最基進的一個作法),而北美館一向也以守成居多,如果在太平無事時,連如謝德慶這樣的議題,都要關起門來談,那麼經過威尼斯台灣館的風風雨雨之後,不正給北美館更多「正當」的理由,在原有的守成上,更讓保守程度破表嗎?
前「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執行長比格斯(Lewis Biggs)在被問及利物浦雙年展如何處理爭議時曾說過:「城市須要被挑戰,才能發展其文化。小孩子喜愛學習,但除非是受到刺激和挑戰,他們無法學習,城市也是如此。利物浦在面對小野洋子的作品時(註),覺得非常困難,但此爭議是一個很重要的刺激,最後利物浦反而很正面地從這個經驗學到很多。」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啊!有人喊讚時,固然值得高興,面對異於己的聲音,又何妨「打開大門」,敞開心胸,坦然以對呢?
註 小野洋子於2004年所作的作品,乃將女人私處及胸部放大的圖像,作成海報旗幟,四處懸掛於利物浦。
【《典藏今藝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2013紐約春拍結果報導

【文/典藏古美術】
甫於3月下旬舉辦的紐約蘇富比、佳士得春季拍賣熱鬧落幕,估價甚低的美國、日本收藏專題或專拍魅力非凡,吸引各地買家踴躍出席,其中最特別的是大陣仗的日本買家重出江湖,目標鎖定日本老收藏,儘管中國買家仍在比例上占最多數,但人數較過去大幅減少,為此季白玉和家具的主要買家,高古項目罕見其身影,投機和投資買家大量退場。美、歐、中、港、台、日買家各有所好,故而市場各個階層、各個區塊、各個項目皆有支撐,市場呈現多元化表現,結構健全,令人有身置1990年代拍場的錯覺。

宋〈定窯白瓷刻蓮花紋碗〉,以222萬5,000美元高價拍出。

買家結構之外,從興盛的拍品項目以及大受歡迎的老收藏皆可看出市場的重新洗牌,市場發展方向朝向符合藝術史定位的傳統價值移動。宋瓷非常受到重視,不論高價名物或低價一般拍品,價錢皆較之前昂貴許多。佛像則不論材質皆有突出表現。商周青銅除有高價拍品站上排行榜之外,整體成交率極高。古典黃花梨家具和清代白玉則受到買料不買工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進買家追捧,經常出現高價成交拍品因價物不符,跌破不少專家眼鏡的情況。之前炒作過度、行情遠被高估的文房雜項幾乎絕跡。宮廷藝術仍受歡迎但規模大幅縮小。
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總成交金額2,271萬1,001美元,件數成交比率64.8%,金額成交比率79.1%;「中國古代書畫」,總成交金額1,855萬9,250美元,件數成交比率84.2%,金額成交比率95.3%,合兩場總成交金額4,127萬251美元,高出原先高預估之總成交金額約達1,000萬美元。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總成交金額3,815萬2,950美元,件數成交比率89%,金額成交比率94%;「約瑟.樂薩卓(Joesph F. Lizzadro)所藏中國玉器及工藝品」,總成交金額394萬2,750美元,件數成交比率96%,金額成交比率99%;「美國私人收藏黃花梨家具專拍」,總成交金額204萬4,750美元,件數成交比率62%,金額成交比率60%;「希爾德加.雄斐德(Hildegard Schonfeld)鼻煙壺收藏專拍」,總成交金額151萬5,250美元,件數成交比率100%,金額成交比率100%,合四場拍賣總成交金額達4,565萬5,700美元。
此季宋瓷鋒頭最健,蘇富比北宋〈定窯白瓷刻蓮花紋碗〉,先由一歐美買家出價直至50萬美元,爾後則為倫敦資深古董商Eskenazi與蘇富比東京代表電話買家對決場面,前者以永遠多一口價的氣勢順利以222萬5,000美元得標,成交價遠高於預估低標十倍之多。蘇富比編號32北宋〈定窯寶相花紋碗〉也以低預估價五倍之54萬5,000美元售予香港資深行家。
在高價清三代官窯瓷器不願現身市場的情況下,此季相關精品數量不多,出自美國麻州Springfield博物館收藏專輯、亦是此拍封面的佳士得編號1183清乾隆〈青花黃彩暗刻雲龍戲珠紋鳩耳瓶〉脫穎而出,此物件屬市場新鮮貨,十分雅緻引人,為目前得知著錄中惟二之一,數量極為珍罕,而預估價卻僅30萬~50萬美元,於是吸引多達16位電話買家和數位現場買家、總共超過20處的瘋狂搶標,最後以381萬9,750美元高價授予以電話競標的香港行家。
近兩年市場行情逐漸攀升的佛像,此季表現最突出者當推蘇富比編號113宋/金〈木雕彩繪菩薩頭像〉以及佳士得編號1267明〈漆金銅菩薩立像一對〉,前者以高於預估價的50萬9,000美元落入台灣資深古董商手中,後者則因尺寸巨大、卻僅標2萬~3萬美元的超低估價,吸引各方買家放手一搏,最終堆墊出120萬3,750美元高價,得主為亞洲私人藏家。
商周青銅器以佳士得出自美國麻州Springfield博物館收藏專輯的三件拍品表現最引人矚目,分別為歐洲行家得標的編號1126商〈青銅方彝〉,成交價平預估價為114萬3,750美元;亞洲行家得手的編號1220晚商〈青銅鴞卣〉,成交價114萬3,750美元;英國行家奪標的編號1137戰國〈人擎燈〉,66萬3,750美元成交價高達預估低標十倍。
此季清宮藝術代表,為首次現身市場的蘇富比清乾隆御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青玉璽〉,來歷佳,物件開門,為數不少的標單皆來自港台中,最後由香港資深行家以低預估價三倍餘的341萬3,000美元得標。
拔得此季頭籌的是佳士得編號1323明末/清18世紀〈黃花梨架几案〉(高92.7厘米、寬452.8厘米、深55.9厘米),儘管其他資深中國古典家具行家在此拍品之時代工藝與風格並未給予肯定,但仍因尺寸巨大的黃花梨木料,而受到買料不買工的新進買家青睞,拍出預估低標約六倍的908萬3,750美元,打破黃花梨家具公開市場紀錄,得標者為香港資深行家。反倒是刻工、比例良好圈形正確的蘇富比編號484之17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對〉僅以高於預估低標近兩倍的23萬3,000美元拍出。
前兩年降溫的清代白玉市場,以中國買家代表之購藏熱度依舊持續,蘇富比拍前主打之編號408清乾隆〈白玉雕葵花口雙耳活環尊〉平預估價、以42萬5,000美元售予亞洲買家,出自日本知名古董商繭山龍泉堂的蘇富比編號42清18世紀〈白玉鹿耳方盃連碧玉盃托〉以及編號43清19世紀〈白玉碗一對〉,亦由美國買家以高於預估價數倍之36萬5,000美元及34萬1,000美元拍得。佳士得編號1383晚清〈白玉六龍首銜環耳獅紐蓋瓶〉在20世紀社交名媛加持下,由美國行家以約預估低標八倍之42萬3,750美元得標,亞洲行家同樣也以42萬3,750美元拍得編號1393清18世紀〈青白玉鯉躍龍門花插〉。
紐約唯一的中國古代書畫拍場撐起此季紐約蘇富比總成績的半邊天,繪畫和書法最高價者分別為收錄於《石渠寶笈》之編號612唐岱〈仿關仝谿山雪霽〉手卷,以及編號582王守仁〈家書〉手卷,前者拍出預估低標六倍餘的274萬1,000美元,後者亦拍出預估低標六倍餘之192萬5,000美元,得主皆為亞洲買家。
【《典藏古美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並沒有什麼藝術真理 只有藝術偏好、藝術意見…

【文/鄭乃銘】
一位剛從學校畢業投入職場的小女生問:您對藝術的種類會有自己的偏好或偏見嗎?這個,會不會影響到您在看待藝術時或面對藝術家,有不一樣的心理呢?我幾乎毫無遲疑的就回答「我當然會有自己對藝術種類或者主題的偏好,但我很少讓這樣的心理影響到我的工作。因為,工作總會有一種目的性、目標性,它是屬於一種被放大的個人主義。由於,個人主義一旦被放大,它會更涉及到多數人的社會價值或經濟性,自我的價值會在這過程被淡化。這就好比藝術家在和畫廊之間的互動。我們都比較習慣藝術家與畫廊有較為忠貞的從屬關係。可是,藝術家如果是個人經濟利益的創作者,那麼藝術家就能自己去選擇市場的通路,這與道德真理是沒有太大關係,應該只是藝術家個人對於藝術行為有自己偏好的管銷方式罷了…」。
這段事讓我想到一位畫廊老闆的話,去年重新整頓了畫廊的合作藝術家,解除了一半的人數,只留下與畫廊比較有共識認知的幾位。可是,解約的藝術家就不開心,話就開始亂講…。
這情況似乎在去年極為多見。多數的畫廊因為受制於大環境不理想,裁減了半數以上已經排定的展覽不算,更甚者是大量調整合作的藝術家人數,維持緊密的簽約合作藝術家是少之又少,採取展覽合作的方式則成為這段過渡期較通則現象。這個通則普遍在上海、北京與台北的畫廊界流行著。但或許就因為合作的模式更動,也確實帶來一些認知方面的不協調與不諒解,坐大若干不真實的謠言。
藝術家與畫廊之間會產生不愉快,錢;當然會是一個普遍重要的因素。但除了這一點之外,雙方可以共甘卻又未必能共苦,也會是發生縫隙的原因。
多數的畫廊在與藝術家簽訂有實質性合作條款,有些比較大氣的畫廊會先付給藝術家既定購畫的款項,可是假如藝術家把作品放到畫廊一段時間,卻沒有見著畫廊把款項給撥付,誤會就會在這個當中不斷滋生擴大,稍微過火一點則會引起雙方反目。畫廊結款速度慢,最容易讓藝術家有豐富的聯想,最直接反映都會指向畫廊財務出現危機。去年到今年開年後,這樣的情況最為普遍,也讓一些畫廊平白被外界冤枉已經歇業。實際上,畫廊現金流沒有那麼豐厚,這與拍賣公司與賣家結款速度慢,都是有相同的遭遇。也就是說,都有可能是卡在買家款項進出速度沒有依照時間來走。但,賣家與藝術家未必會知道得那麼細節,通常都會按照原訂時間希望能獲得該獲得的東西。
撇除了這項因素,發生在畫廊與藝術家之間在款項進出沒有正常,也有可能是在作品本身並不見得是被畫廊或藏家滿意,使得藝術家一心一意以為作品買賣都萬無一失,卻不曉得自己作品未必是件件萬能,也不見得自己每件作品都是在水平之上。有一家畫廊負責人就很坦誠表示,藝術家有時候拿到畫廊來的作品,不是那麼理想,藏家看了之後,毫無心動就撇頭就走。遇到這種情形,根本對藝術家很難啟齒。因為,大多數的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都有相當程度自我感覺良好。其實,藝術家與畫廊如真有所謂合約,但卻都等不著畫廊安排展覽,有可能就出在作品的確有質量問題,畫廊從藏家的態度得到最直接答案之後,也就不太敢貿然為藝術家推出展覽,只不過多數藝術家每每都不太清楚這灰色地帶。
畫廊與藝術家無法走在一塊,無所謂絕對那方對或錯,只是在於每個人對價值取向有所不同。有個現世普遍情況,新世代有市場能力的藝術家,目前普遍都不太願意與畫廊簽訂死合同,原因不在於不需要錢,而是畫廊欠缺嫻熟的國際事務規劃能力。想想,這些聰穎的年輕藝術家既然都能掌控自己的產能,要的不就是通路嘛!但亞洲的畫廊最大問題,也確實都會困在通路打不開!當然,也就會演變藝術家與畫廊漸走漸遠的情形。所以,藝術生態怎會有真理,不都只是個人偏好有異罷了。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下)

【文/龔卓軍】
三種不同的台灣現代性
諸峰醫院本體建築是歐式構造,輔以古典歐式融合日式的裝飾語彙,日常居住的日式舊房舍則位於這棟新式建築旁邊,核心是一株櫻花木,漢文化中文人雅士吟詩填詞聚遊論藝的假山亭池噴水造景,則座落於建築本體之後的庭院,而這個庭園,才是這個所謂「藝文沙龍」的慣常舉行場所。如果諸峰醫院代表日治時期「嘉義現代化建築的地標」,那麼,這種透過日本殖民政體折射其歐洲現代典範,在台灣形成的特異、組裝式現代性,顯而易見,做為現代醫院主結構的新古典式建築語彙,在漢日生活文化空間的遊藝起居配置組裝外,間接挪用了歐洲形象做為其現代性的標誌。或許,1934年張李德和「琳瑯山閣」場所上的複數層疊狀態,我們可以稱之為「日本折射的漢體西用」現代性。
其次,依據這種日本折射的現代性來看待謝雪紅的生涯,在其無產階級屬性與張李德和的中產階級形成強烈對比的前提下,謝雪紅追求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理想裡的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成分,顯現於她進入共產國際的莫斯科東方大學經驗。也就是說,她與歐洲的直接接觸,依舊將她推回了日本的折射體制中。
朱真一在〈從醫界看早期台灣與歐美的交流(15)─早期留俄的台灣人(3):戰前的謝雪紅女士與醫界〉(註3)一文中指出,謝雪紅1919年到神戶與青島,見識了日本的「米騷動」與中國的五四運動,造成了她的生涯重要轉折。後來開設洋服店,成為時髦的職業婦女,又與反日人士交流,加入文化協會,走上了夾存於日本左翼與右翼形成的縱擒機制。朱真一雖然指出謝雪紅在1925年在上海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因在上海大學就讀期間表現優異,而被中共黨方選送莫斯科東方共產勞動大學留學受訓,並與林木順代表受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的「台灣民族」,同時,謝表現了對於受到日本學生歧視的不滿,但最後她還是被選為日本班的支部委員,受日本支部的片山潛(Sen Katayama)指揮,片山則代表共產國際命令謝雪紅組織台灣共產黨,使台共屬於日共的支部。簡單的說,具有歐洲色彩的蘇俄與共產國際,自謝雪紅離開東方大學後,即立刻轉為由中共與日共來中介共產國際的存在,使它變成了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變成了陰影式的存在。
至於我所謂的日本折射現代性體制的縱擒機制,就是說謝雪紅的組織工作受日共指揮,但她的政治理想卻時時受到日警的威脅。日本的折射稜鏡,涵蓋左右翼,使歐洲本體潛遁為間接存在。1928年台灣共產黨的建黨大會在上海舉行,未幾,謝旋即在上海法租界為日警所逮捕,受酷刑後,遣送回台。1928年6月獲釋,在當年年底台共即在台灣召開了第一次中央會議,謝雪紅當選了中央委員。同時,她在1929年就成功地將文化協會與農民組合變成台共的外圍組織。然而,1931年日本政府大規模逮捕共黨人士,謝雪紅被捕,於1934年定案。
最後,陳進的1934年情境,日本現代性的反射稜鏡已經濾清了歐洲的要素,讓陳進以一股純粹的藝術意志,進入鏑木清芳(Kiyokata Kaburaki)的設色與寫生堂奧,苦心經營東洋畫的美人主題,看似了無歐洲陰影的背後,實則間接參與了費諾羅沙(Fenorosa)與岡倉天心(Kakuzo Okakura)經過歐洲美學洗禮後,在廣義的東洋畫界造成的「東洋藝術精神現代化」風潮。
透過以上三個1934年台灣女性文化政治處境的生涯事件,與整體早期現代殖民情境的對比,本文只能藉此提出「間接歐洲、潛在歐洲」與「折射現代性」的觀點輪廓,以詮釋歐洲影響與台灣早期現代性的關係。礙於篇幅限制,這個觀點的細部列論,將於另文處理。
註1 江寶釵,〈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嘉義李德和的「文藝沙龍」研究〉,《國文學誌》,第八期,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04年6月,頁117-134。顧敏耀,〈張李德和與嘉義藝文沙龍「琳瑯山閣」〉,《台灣文獻別冊35》,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0年12月31日,頁16-28。
註2 江寶釵,〈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嘉義李德和的「文藝沙龍」研究〉,頁119-120。
註3 參閱網路資料◎www.tma.tw/ltk/97510314.pdf。2013年3月15日。查原文出自《台灣醫界》,vol. 51,No. 3,2008年,頁54-59。
※延伸閱讀: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4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Artshare.com 創辦人艾瑞 Alexandre Errera 專營亞洲藝術的線上平台

【文/黃伊涵】

Alexandre.com 創辦人艾瑞 Alexandre Errera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香港是眾所皆知的藝術發展重鎮,許多國際級的知名畫廊已搶先卡位、爭奇鬥艷。達米安赫斯特、村上隆、JR…光是這些曾來到香港辦展的藝壇巨星,早已弄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然而香港的藝術魅力還不只如此,四月15日香港即將誕生全球首個專營亞洲現代及當代藝術的網上展覽和交易平台Artshare.com。這個網站提供世界各地的藏家一個虛擬看展的途徑,只要接上網絡就能觀賞到Artshare團隊精心策畫每月一檔的展覽。
Artshare.com由一班來自亞洲及歐洲的私人投資者共同集資創立。相比其他藝術買賣網站動輒展出數以百件藝術作品的做法,Artshare將會每月為大眾舉行一個由網站常駐及客席專家策展、每次展出十件精選藝術作品的網上展覽。Artshare的團隊成員大都擁有在國際藝術機構工作的背景,除了網站固定的策展人Amy Wood, Artshare團隊廣邀多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專家加入亞洲藝術顧問委員會,樹立學術權威,其中包括知名策展人兼香港漢雅軒畫廊創辦人張頌仁、 K11創辦人鄭志剛、知名藝術顧問Philip Dodd、Pearl Lam Galleries創辦人林明珠、以及知名藏家DSL Collection創辦者Dominique & Sylvain Levy。Artshare希望透過每一次的展覽與大眾分享全世界最頂尖美術人才的專業知識。
Artshare.com創辦人艾瑞(Alexandre Errera)是個法國企業家。在倫敦經濟學院(LSE)求學期間,艾瑞主修國際關係,研究的是政治方面的專業。畢業後便進入金融界知名銀行摩根士丹利倫敦分行服務。憑藉著敏銳的市場觸角、與開發新事業的勇氣 艾瑞不久後便離開銀行業自行創業。在摩根士丹利的三年工作經驗為艾瑞在創業上建立了穩固的基礎。而早年對藝術的熱忱也在開發Artshare.com後展現。「我常花很多的時間在逛美術館上,偶爾會遇上幾位藏家熱情地與我分享他們的收藏,例如Sylvain and Dominique Levy,直到現在他們在我的工作中仍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2012年,艾瑞發現了全球脈動的中心全指向亞洲,對亞洲的興趣更日益濃厚。「如果時光倒流個幾年,回到巴黎或紐約看一看,你會發現這些城市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亞洲不一樣;亞洲城市總是無時無刻不斷地變換她的面貌,這樣的活力是讓人非常振奮的。」亞洲的魅惑驅使他毅然移居香港,同時創立Artshare.com,專營亞洲藝術的網站。「我認為現在正是能將網絡結合藝術買賣的一個絕佳時機,即便藝術與網路的結合目前還是在很初期的階段。」艾瑞分析「 目前線上我們能看到的藝術銷售網站 不外乎是行銷模式的複製,像是把藝術品放到亞馬遜、淘寶、或E-bay上來賣,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因為藝術就本質而論並不是一件商品。」 Artshare結合了嶄新的科技吸引觀眾上網站看展,利用3D技術線上模擬室內情境,讓觀眾彷彿置身畫廊欣賞作品、而特殊放大效果能讓觀眾清晰地看到作品的筆觸與質感。透過虛擬佈展,策展人更能掌控放置藝術作品的方式與被觀看的位置。如果觀賞者對眼前的作品有任何的疑問,只要一通電話或是一封電郵,馬上就會有專人服務解說,也可進一步安排實際觀賞原作,親身體驗作品帶來的感動。「關鍵在於是否夠藉由網路的力量提供一個極為私人、親密的觀賞經驗。像Artshare這樣的嘗試還沒有人真正做過。」花了一年時間蒐集亞洲市場的資料,積極與多位頂尖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評論人、畫廊主人逐一會面,艾瑞在這個基礎上確立了Artshare的商業定位,同時獲得藝術和商業界重要人物支持,並開始聯絡投資者、工作團隊、合作夥伴、收藏家等。
亞洲現已成為全球藝術市場的重心,Artshare適逢其時成立,日後將會在立足香港的同時致力發展亞洲各個市場。「我認為亞洲在未來是匯集所有藝術焦點的應許之地。在一一與過許多的藏家、藝術家、畫廊主、和策展人拜訪懇談後,ARTSHARE的想法越來越清晰。」艾瑞強調。「我最終的目標便是要建立一個藏家在購買亞洲作品的參考據點,並帶來更多的新藏家關注亞洲藝術。其二,便是要提供藏家最獨特的藝術作品,我們徵集作品的管道不只是透過畫廊、還包括了藝術家與私人藏家,這些作品是只能透過Artshare.com才能看到。」眾所矚目的Artshare.com首檔展覽究竟會為大家祭出哪幾位藝術家來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 艾瑞在此賣了個關子。「Artshare的出現不代表能夠完全取代傳統觀展的體驗,但Artshare上的交易絕對是乾淨、透明而且簡易使用的。」艾瑞說「我們的事業雖然才剛起步,但我已經迫不及待看到大家的反應了!」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嘉德二十週年大慶

【撰文╱劉太乃】
今春,香港蘇富比和中國嘉德都將迎來四十週年和二十週年大慶。
四十年前,亞洲並沒有所謂的藝術品拍賣公司,朱湯生從倫敦蘇富比前來香港成立亞洲分公司,並在香港執行拍賣業務,主要拍賣中國藝術品。如今經歷四十年,香港已成為繼倫敦、紐約之後,取得全球三大拍賣中心地位,而蘇富比香港的營業額也在中國崛起下大幅成長。當然憑藉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強大的經濟購買力,1994年成立的嘉德拍賣公司更寫下中國拍賣業和全球拍賣史上的傳奇。
回顧1994年3月27日的嘉德首拍,本人恭逢其盛的在嘉德北京首拍現場,當時拍賣僅設「中國書畫」、「油畫」兩場,總成交金額不過1423萬人民幣,而去年嘉德的年營業額已達百億人民幣、且在香港進行拍賣業務,直接挑戰西方兩大拍賣公司亞洲據點「香港」。難怪西方人要說:中國拍賣把西方二百多年的拍賣路,只用了二十年就走完了。這二十年指的就是「嘉德二十年」,它確實述說著中國拍賣業的一頁傳奇。
本期〈封面故事〉當然是「嘉德二十年」莫屬。記得2003年嘉德十週年之際,本刊也曾經以「嘉德十週年」為題,以封面故事專輯介紹該公司的成長歷程,如今又過了十年,如今上百億的年營業額相信是嘉德領導們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難以想像的。嘉德二十週年封面故事專輯除有嘉德領導和部門專家的專訪外,還有慶祝二十週年北京、香港拍賣精品介紹。
去年因中國稅法牽制,本刊便預測香港將取代北京,成為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級戰場,今春香港拍賣市場的確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今春除嘉德在香港拍賣外,還有保利將擴大在香港執行書畫、骨董、油畫三大版塊拍賣。中國拍賣公司進軍香港,將直接衝擊到西方拍賣公司在香港的營運,但對香港而言卻將帶來更穩固的成長。而來自中國內地的嘉德、保利和西方蘇富比、佳士得、邦翰斯的中西對抗,必然對中國拍賣業的規範和國際化有體質調整的助益,中西拍賣公司更將專注於香港拍賣業務的執行和服務;長遠來看,也是良性競爭的開始。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決定印鈔鼓動日本的經濟,但此動作牽動著亞洲貨幣貶值及通貨膨脹的到來。回歸藝術市場,大量的印鈔將讓市場再渡充滿資金,短期間市場不可能出現冷卻蕭條現象,只是過去幾年市場所出現投機性的買盤必需被消化,此現象可以從今春各家拍賣紛紛調降預估價可以看出,以嘉德、保利而言,近現代書畫作品都下調了三分之一,不過作品卻還能保持一定的質量,實為難能可貴,尤其保利幾件從美國徵得的張大千作品極具市場優勢,讓4月6日即將開始的保利香港春拍未演先轟動。在熟悉西畫的張益修帶領下,保利香港將持續西畫的強勢,今春逐漸形成「書畫、骨董、西畫」三大版塊架構,且有不少年輕專家加入下,已具綜合拍賣公司雛型,未來保利香港發展令人期待。
隨著拍賣公司和收藏家春秋兩季的齊聚,在李宜芳的奔走串聯下,五月的香港會有一個類似紐約、倫敦的「亞洲藝術週」活動,這個聚集拍賣、博覽會和骨董商展覽的「亞洲藝術週」活動將從五月二十二日開始,屆時會有更多收藏家和愛好者擁進香港。另外,台灣骨董商為恐被香港和中國邊緣化,自主發起的「第一屆台灣骨董博覽會」將在四月十三日起台北華山藝文中心舉行,這個博覽會預計會有多家拍賣公司和十多家骨董商參加,是台灣近幾年規模最大的一次骨董市集博覽會,屆時將吸引來自中國和海外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有關「香港亞洲藝術週」和「第一屆台灣骨董博覽會」兩個大活動,本期都有第一手資料呈現給讀者。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第一屆台灣古董藝術博覽會」展現台灣軟實力

【撰文╱CANS藝術新聞】
近年中國藝術市場重心逐漸移轉回亞洲,亞洲古董商的實力是相當堅強,今年將會是他們更為活躍,展現鋒芒的一年。最貼近中國的台灣與香港在春季相繼舉辦了大規模的活動。
首先登場的「第一屆台灣古董藝術博覽會」,日期在4月12-15日,緊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後,有15家優秀古董商與6家拍賣公司參加展覽、拍賣及台北周邊的古董商與文博界活動。離2004年「聚英雅集」在台北觀想藝術中心展出後,近十年台灣古董圈再也沒有舉辦過大型的聯合展覽,此次展覽參展商們凝具著共同繁榮振興臺灣市場的共識,展品精彩可期。接下來5月22-29日首屆「香港亞洲藝術週Asia Week Hong Kong」,活動期間有香港佳士得和邦翰斯等大型拍賣會,還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月23-26日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與5月25-27日翟健民主辦的「國際古玩展」。「香港亞洲藝術週」由Orientations雜誌主辦,發行人李宜芳Yifawn Lee發響串連,有20多家香港古董商參加,屆時並舉辦一系列藝術講座及博物館導賞遊,這也將會是今年古董圈的一大盛事。〈CANS藝術新聞〉就這兩項活動,為讀者製作了「亞洲的力量」專輯,分為4月號「PARTⅠ 臺灣篇」,5月號「PARTⅡ 香港篇」。
4月12-15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熱鬧登場,此次參加的古董商包括了上榕堂、山遷草堂、明與愚、依舊草堂、居意古美術、周家店、耕心草堂、寒舍、雲中居、漱玉樓、慎德堂、羲之堂、應真藏、禮瀛東方藝術、疊璧山房十五家,世家、安德昇、沐春堂、易拍好、富博斯、正德六家拍賣公司以及〈CANS藝術新聞〉、典藏、大觀三家藝術媒體共襄盛舉。正德拍賣、周家店、伍角船板、三省堂與西泠拍賣為本次博覽會的特別贊助。4月12日晚上5點半的開幕酒會,為這睽違多年的藝術嘉年華會拉開序幕。
2004年「聚英雅集」在台北觀想藝術中心展出後,台灣古董圈再也沒有舉辦過大型的展覽。2000年後是藝術市場起飛的10年,大陸藝術市場興起並高速發展,收藏人口增加,風起雲湧,藝術拍賣公司大量成立改變傳統市場的生態,成為最大藝術品戰場。老資格的倫敦、紐約的藝術週依然堅挺,接下來香港也即將舉辦藝術週,臺灣古董經營環境的未來發展與生存空間令人憂心忡忡,有著被邊緣化的危機。
台灣有深厚的文化,也有優質的古董行家與收藏家,更有全世界一流的博物館,缺乏的是整合,此次邱欣俊組織的「第一屆台灣古董藝術博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組織活動是有一定的難度,但這次最為可貴的所有參與的古董商都懷抱著一份對於本地市場的關懷,雖然在籌備到展出的時間上略為倉促,但大家都有將展覽做好,展現出台灣古董商實力的默契。博覽會期間除了欣賞頂級的古董藝術外,同時還有優雅的茶席與台灣特色小吃,六家本土的拍賣公司將在此一時期舉行春拍。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靈感角落/溫室

【文/徐嘉澤】
幾年前,D的父親甫過世、家裡又遭白蟻入侵,災難從人從物迸發,葬禮結束後老舊的屋子需重新裝修,恰好讓生活有個重新開始的契機。D問我角落該如何處理,我了解那是留給我的空間。
理想中用來寫作的大木桌顯然不適合這小角落,請木匠順著牆打造理想書櫃,裡頭的書籍多是圖鑑,植物、蝴蝶、魚族鳥類礦物等,外加幾本我從自家帶來看完就擺上的小說,多餘的空間就擺上和D旅遊各地帶回來的City Mug,依照心情來搭杯。
房間改造後彷彿小型溫室,種有許多花草偶爾養些昆蟲,大片的窗戶正好讓陽光可以暢快湧進,窗外流動的車輛夾雜鄰人話語,房間內外均生意盎然。讀書寫字不是輕鬆的事,D屈就於我只能看無聲電視,還要做小雜工處理我的各種要求,好比飲食、好比說笑話、好比聽我發牢騷,或是聽我說故事,我被D照顧成溫室裡的花朵。
十多年來,我見證D的家庭中有人離去有人誕生、有悲傷有爭吵有快樂有大笑的時刻,而D遵守好久之前下的承諾,給了我一塊寫作的地方。
◎本文作者簡介
徐嘉澤
高雄人,屏師院特研所畢業。迷你馬身高,頭髮短短和身高一樣長不高,只好努力出書來把自己墊高,台客混搭日系野狼風,ㄓㄗㄢㄤ嘴裡永遠分不清,出過散文和小說,熱衷寫故事也樂於旅行和交友。近期作品有《孫行者,你行不行?》、《下一個天亮》、《秘河》等。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四月號34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夏霏/我沒這麼愛你了

【撰文/夏霏】
久違的同學會,老同學們在約定時間前後一一入座咖啡廳包廂,三三兩兩隨意聊著話題。突然,有人話鋒一轉,問道:「你最近有看W的臉書嗎?」頓時,現場靜默下來,個個洗耳恭聽。
「W離婚了。」「什麼時候的事?」「前天。」「怎麼會這樣,他們夫妻不是感情很好嗎?都交往十幾年了。我前陣子才跟他們夫妻吃飯,絲毫沒有異狀啊!」話題一起,同學們紛紛耳語。接著,有人丟出一句:「他說他會來,等等直接問他不就得了。」才稍稍平息了這股騷動。
當W抱著孩子走進咖啡廳,同學們眼睜睜看他入座、點餐,就是沒人敢開口問。看來同學們的默契是希望他自己講。只見我們扯著無關痛癢的話題二十分鐘後,終於有人問了一句:「W,你還好吧?」問題才歇,每個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在W身上。
「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是不懂她為什麼堅持要離婚。她離開後,我才發覺生活上早已離不開她。沒有她的房子好空。」W深深嘆了一口氣,眼眶漸漸泛紅,聽者無不動容。只有我還暫時保持理性,「你不是說不清楚離婚的原因嗎?她離開前,你們談了什麼?」W說他和妻子從學生時代開始交往,經歷求學、畢業、當兵、工作、創業、W妻父喪,一路彼此扶持,每次出席聚會總是幸福洋溢。W婚後創業收入可觀,便要妻子辭去工作專心帶孩子。W妻深愛孩子,願意當家庭主婦,只是她還想要閒暇時進修或兼職,但W總以「我的收入夠妳花,不需要妳出去工作」,而拒絕妻子的要求。
「等等,這就是重點了。就算你收入夠豐厚,但你讓她失去選擇,失去自由。這跟籠中的金絲雀有什麼兩樣?」我說。「她上週末提出離婚,我很錯愕。該求的、該說的我都做了,她還是決意求去。最後,我只好尊重她,同意離婚。可是我現在好後悔。」此時,有同學扳起臉說:「你們上週末談離婚,這週五辦妥離婚手續,也太快了吧!夫妻哪有不吵架、鬧離婚的。很多情緒忍忍就過去了,都還可以再談的!離婚這事不需要追求效率吧?」語畢,立刻引起現場人妻同學們的群起激昂。
我不清楚是不是每對夫妻都會吵到把離婚掛嘴邊,不過吵架這回事,正如同學所言,都是意氣之爭。在我看來,W失婚的原因絕對不只口頭上說的這麼簡單。他妻子必然吞忍了不少委屈,才會堅決求去。如同每一個極少抱怨的戀人,要是哪天提出分手,便難以挽回。沉痾難癒啊!
正當大夥熱烈地討論、安慰W的婚變時,坐在角落的C突然悠悠地說:「我都還沒有結婚對象,竟然有同學已經離婚了……」D也接口:「我有女朋友,但我卻不清楚自己還愛不愛她……」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同學會真是有趣的地方,同年齡的老朋友聚在一起,情感問題卻是八竿子打不著。我說:「單身只需要煩惱一件事,就是上哪去找對象。一旦有對象,要煩惱的問題可是數不完啊!」D會有會有這問題,就是沒這麼愛了!感情因為沒有當初濃烈,所以漸漸覺得平淡、厭煩。或許還愛對方,但是基於責任和習慣無法離開,或是開始質疑這段感情的必要性。
愛情防護員 夏霏
文字是呼吸;小說是人生;星座,是我的讀心術。十二歲開始創作,嗜創意、愛情、音樂、文字、電影。目前為專業講師、新浪星座專欄作家。
「想入霏霏」部落格www.wretch.cc/blog/fay88
‧看更多精彩文章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3年四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蔡惠民/貫穿生命長河的清粥小菜

【撰文/蔡惠民】

(双河彎/提供)


一時之間,不知從何下筆,關於清粥小菜的記憶,像澡缸裡的泡泡一樣,爭先恐後地冒出來。從稚幼到不惑,簡直是生命裡最靜定安穩的存在。我在想,如果生命是一條長河,那麼餐桌上恆常出現的清粥小菜風景,就是那條貫穿歲時風月的悠悠細流。換句話說,若把回憶的匣子裡,有關清粥小菜的所有關聯一股腦刪去,那麼我的人生大約就會落得像一幅殘缺處處,永遠拼不完整的拼圖了吧!
第一個領我走進清粥小菜,有滋有味小宇宙的人,自是我那比全年無休的小七更加讓人信賴,日日如常,總在家人起床前,備妥熱氣蒸騰鮮煮現備白粥配幾碟小菜的元氣早餐的媽媽。內容從不曾有珍饈美饌,卻絕對是道道以正直食材變化出的家常菜。肯定有舒國治在《台北小吃札記》裡點名的湯湯水水炒時蔬,少不了一點鹹醃菜和酸漬菜,再來一道怎麼做都討喜的蛋料理。偶爾,會出現和傳統市場裡相熟店舖秤買回來的豬肉鬆,隨四季輪轉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母愛的調味。直到我北上唸大學,清粥小菜一直是我迎接每一天的忠實美味開場,如斯溫柔不斷的餵養,身心脾胃要不被一一征服收買,難矣!
在潛意識裡,清粥小菜於我,已不僅僅是飽腹佳糧,差不多已經和母愛劃上等號了。想來,這也是為什麼,成年離家之後,特別是逢低潮落寞愁悶時,就一逕地想投入清粥小菜的懷抱,耍賴撒嬌,尋求慰藉。好比獨居在外,思鄉心切的時候,入得喉來的稠稠潺潺米粥,宛如頂級印度開絲米爾衫服貼地圍裹擁著我;職場失意喪志的時候,一桌樸實無華的白粥佐小菜,足夠為心神注入振作出發的力量;為著截稿焚膏繼晷,氣虛力乏時,只要轉角巷口小店的清簡粥菜下肚,立時又是生龍活虎;而身受風寒病痛所苦時,沒有什麼比薑絲熱粥配醃蘿蔔、豆腐乳,更有千軍萬馬的癒療能量。從未求證史料研究,卻打從心裡一直深信不移清粥小菜對身心靈的正向撫慰效果,那日閱讀《淡。究味:日本禪寺典座的精進料理》一書,其一章節裡提到佛教戒律集《僧祇律》裡明示,粥有色、利、壽、樂、辯才無礙、除宿便、除風邪、消飢、解渴及大小便順暢等十利,白粥或鹹稀飯皆具上述功德力。聽來神奇又神氣呢!姑且不論有幾分真,食粥有益此結論,確實無庸置疑。倒是我邊讀著,心裡邊嘀咕:「就算沒了這十利的加持,我對粥的愛也是今生不渝,直至海枯石爛了。」
品味生活家 蔡惠民
住在舊金山灣,一手拿鏟子,一手爬格子,說設計只懂皮毛,看時尚略知一二,煮料理小有天份,買好物身手過人,譯過幾本都會愛情小說,寫過幾個專欄,主持兩個部落格mindestyle.com、minpicks.com
‧看更多精彩文章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3年四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一座城市無處不可表演 台南藝術節再次開鑼

【文/楊美英】
一般人對於表演空間的概念,通常為傳統定義下的鏡框式舞台、黑盒子劇場、羅馬競技場式的小巨蛋等,但是衍用「環境劇場」「特定場域的表演」概念,含括廟口、中庭、民宅、樓閣、餐廳、旅館、公車、火車、游泳池等,形形色色,皆可作為各種表演的空間。以去年台北藝穗節琳瑯滿目的節目為例,可以見到近年方興未艾的林林總總藝術創意。
2012年春天開始的「台南藝術節」,是台南縣市合併後,公部門舉辦的首屆藝術節,與相對資深的台北、高雄藝術節比較之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城市舞台」單元頗具新意,發揮打破框架的企劃精神,標榜一座城市可以無處不是舞台,徵選在地立案的表演藝術團體運用台南的知名文化地景、古蹟與老屋等場地(如億載金城、武德殿、吳園、全美戲院、愛國婦人館、總爺藝文園區、蕭壟文化園區、柳營劉家古厝)演出戲劇、舞蹈與音樂,節目類型多元。

在地年輕劇團「鐵支路邊創作體」於大會堂中央打造了觀眾環繞四邊的方形舞台


今年4月揭幕的「第二屆台南藝術節」,不僅延續了去年首屆的特色單元,公開評選出全市21個在地表演藝術團體,突破劇場窠臼,將不同形式的表演帶入團隊自選的文史空間,更為了打造一個「文學之都」的形象,增加了文學創作轉化為表演藝術作品的命題規則,包括作家楊逵、許丙丁、吳濁流、詩人葉笛、余光中等,均成了演繹的題材。
端視兩屆藝術節「城市舞台」的參與名單,無論是若干節目屬於舊製重演,或是全新創作,今年數量遠較於去年的10團暴增,在表演場域的分佈,則更形多樣化。其中,有幾處可說是受歡迎的熱門景點:

《足In─肢體介入特殊空間創作展演》,劉人豪攝影


其一,位於中西區的公會堂,日治時期建成,近20年來多次成為表演團隊的舞台,向前追溯已逝的台灣小劇場導演田啟元1994年將「魅登峰劇團」一群可愛的長者帶進古蹟安平古堡,推出又演又煮的《似水年華》,翌年則選定公會堂,採用伸展舞台形式,加入了南管南聲社蔡小月等人、以及引發爭議的蝴蝶群舞,重新演繹了希臘悲劇《甜蜜家庭》(奧瑞斯提亞),整場癲狂,風格強烈、氣勢磅薄。去年,在地年輕劇團「鐵支路邊創作體」則於大會堂中央打造了觀眾環繞四邊的方形舞台,呈現自日本歷史與神話傳說所發展的情節,穿著像日本和服、或似電玩遊戲金屬風格服裝的年輕演員們,認真打鬥、穿梭台前台後。今年,同樣場地換成「影響.新劇場」溫馨勵志的幼兒戲劇《海.天.鳥傳說》,「鐵支路邊」轉往旁邊新近啟用的十八卯茶屋,改編日籍作家西川滿《赤崁記》的同名創作。
其二,今年藝術節另一個贏得許多團隊青睞之處「安平樹屋」,原為清代德記洋行的倉庫;2010年台北「曉劇場」曾經來此巡迴演出《十歲》,2011年稻草人舞團看中百年榕樹與老屋交織的龐大生命力,以「記憶」為題材,舞者移動於屋內幾個空間,完成了《足In─肢體介入特殊空間創作展演》,今年則預定以屋外草坪為表演基地,以「安平追想曲」延伸的傳說角色「金小姐」為靈感來源,發表《秋水》,意欲描繪金小姐母女兩人在傳統社會裡勇於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新文化的新女性特質;接下來,五月中旬,「南島十八劇場」推出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短篇小說改編之《女誡扇》,下旬緊接著「魅登峰」老人劇團《小丑與天使》,一樣選擇於樹屋內演出。

《秋水》,羅鼎淯攝影


其他,如甫於3月21日記者會宣告重新開放參觀的市定古蹟「321巷藝術聚落」,去年有那個劇團於畫家郭柏川故居庭園與室內空間,先後發表春秋兩季創作,今年則有在地劇場新面孔「奇點劇團」,由作家吳濁流的自傳類小說《無花果》與詩人余光中的詩作《鄉愁》發想,並結合321巷日治時期陸軍軍官宿舍的特殊歷史背景,敘述一個同一屋簷下的兩家人的故事,選擇於巷道內呈現《紫陽花的鄉愁》。近年多次發表「特定場域的表演」創作的「那個劇團」,2012年特別前往總爺藝文園區,將藝術節的表演《四美圖1210》安排於草地上為起點,帶領觀眾走過樟木人行道,踏入日式廠長宿舍的庭園,看完整齣戲劇;今年雖然入選進駐321巷藝術聚落,反而獨具慧眼,決定擷取已故詩人葉笛作品與日記等素材,與愛國婦人會館建物外圍風景共同入戲《夢之葉2013》。
既然各個表演團隊選定了特殊的古蹟作為演出場地,便應該在場面調度、音樂的情境創造等環節都必須自行警覺主動放棄傳統劇場空間的約束,打開敏銳的空間意識,始有可能真正看見、並營造出一種與空間同步呼吸的美。

《四美圖1210》,林練哲攝影


再者,台南原本即有著成為「步行城市」的優勢,因而,期待一系列的藝術節慶果真能夠讓民眾觀賞表演之餘,體驗文化古都,同時認同自己參與了一個「最在地、最國際、也最文學的藝術節」,從中接收到不同的藝術視野和深刻的人文關懷,達到長遠而雋永的城市行銷效應,感受到這一場又一場表演藝術與古蹟、文學的美麗邂逅,足以引人深思低迴,進而促使台南的極多古蹟獲得嶄新的生命面貌。
DATA
台南藝術節
活動日期:2013/04/04-2013/06/09M
展演資訊請參考http://tnaf.tnc.gov.tw/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4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儀式與個人成長

【撰文/魏明德;翻譯/謝靜雯;繪圖/笨篤】




在我們人生的歷程當中,往往受到引領而參與各式各樣的「儀式」。宗教提供我們集體活動的機會,目的在於讓我們的心轉向神聖的存在。學校、國家層級,有時甚至是企業裡面的典禮,都會強化我們的認同感,讓我們覺得自己屬於某個社群。出生、結婚或葬禮這類的重要場合,都能協助家庭去歡慶愛(那愛是家庭的根基)、哀悼、克服失敗、滋養喜樂之情與世代延續。耶誕節或農曆新年這樣的年度活動,給我們審慎表達「過去已經過去、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會攜手展望未來」的機會,協助我們體驗凝聚力、嬉戲,甚至是寬恕。連三餐與其他日常場合都可能因為充滿了小儀式而漸漸累積起品味與意義。
儀式創造或強化了階層組織、團結與目的感,因此能夠滋養社群、鞏固成員之間的關係。儀式也像遊戲:含有某種無來由的特質,給人逃離日常慣例的感受,從歌唱、舞蹈與看秀當中得到深植於人性裡的樂趣。可是,儀式還不只如此──儀式也能促進個人的成長。
事實上,這正是儒家的直覺:儀式對人人心中的仁可以發揮教育作用。如果以尊重、虔敬跟專注的態度好好進行儀式,參與其中的人就能夠逐漸受到禮儀的潛移默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孔子主張,以專注與尊敬的態度參與儀式,能夠漸漸改造人的思想與行為舉止,讓人能夠與歡慶的事物合而為一。當然,這種態度很容易助長墨守成規的心態,以及其所伴隨而來的危險。不過:在外在活動所展現的專注,以及個人性靈的成長,兩者是互有關連的過程──這個想法依然是個非常強大的直覺。在基督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禮儀生活(尤其是參與感恩祭,亦即彌撒)可以表達與體驗這兩種聯合的性靈面向:沉浸在教會的共融團體當中,個人的性靈存在得以臻至完滿,並且能將個人與所有其他人──不論逝者或生者,就是曾經嘗試在這個共融團體中踏上性靈道途的人們──連結起來。
為了維持教育與改造價值,儀式執行時必須能反映當下時空的文化與敏感度。儀式從持續的創造過程中得到滋養。我們當今社群的重大任務──不管是世俗社群或宗教社群──就是要找到表達儀式的新方式,藉此能夠在性靈上有所成長與茁壯,而能持續與我們所屬社群的成員們一起哀悼與歡慶。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4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儀式、鏡頭與幸福的樣子 一位婚禮攝影師的思考

【撰文/汪正翔】




「攝影重製了現實,而不只是再現」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儀式複製了情感
我喜歡拍攝無聊的東西,這讓我從事婚禮攝影時會有些痛苦,因為我必須捕捉感人的瞬間。但這不完全是由於我個人的問題,而是在婚宴當中感情的表現方式常常都是類似的,所以參加兩三次後就會感覺疲倦。譬如拜別父母的時候,攝影師必須安排女兒凝望著父母、阿嬤必須歡喜又傷感地牽著孫女;新郎必須異常大方地跟客人打招呼;長輩必須不斷強調要生小孩;然後同學必須熱情又歡樂。這些東西並不是完全沒有感情,就算有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為什麼這些感情都必須透過類似的動作與儀式來表現?
就我的經驗,我發覺人們並不是真的認為這些儀式有多重要,固然也有些新人是樂在其中,但也有人是毫不在意。(我便曾經把一個走紅毯的新娘踩倒,但是她卻沒有生氣。)更多時候,他們會對這一切表現出不耐,然後偷偷地說,希望趕快將這些程序跑完——好像他們「只是」覺得「應該」有這些動作與畫面。有時我甚至覺得,做為一個婚禮攝影者,我不是在旁觀別人的幸福,而是旁觀別人的痛苦。但我的疑問依然存在,為什麼要有這些「應該」與「只是」?
選擇超越了習俗?
我知道這些動作背後有一些典故,好比過火盆或是丟扇子。即使現代婚禮已經規格化跟精簡化,這些東西仍然以一種傳統的姿態被保留下來,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又或者我們可以從功利的目的去解釋,譬如透過儀式可展現家族地位與鞏固社交網絡,又或者是出於一種抽象的「成套」觀念。就這一點來說,我看過的中產家庭比起其他階級更為明顯。我猜想是因為中產階級的人際關係不像鄉村裡的人那樣親近,也不像上流階級那樣有一種經濟與社會地位的聯繫,所以他們需要成套的儀式,讓一切顯得自然又有意義。婚宴的儀式就像成套的杯子一樣,因為整體才有了價值。
如果我們相信這些解釋,相信婚禮中的儀式是一種歷史或社會條件的產物,我們接受它們,就像接受所有進化的結果或部落的習俗一樣,認為這些是無善無惡的,是被動的。那這同時暗示了在此之外,其實有一些行為更具實質內涵,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是主動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來,媽媽有什麼話對新娘說?沒有。要不要抱一下?我們家不習慣這樣。)
記錄者成了創造者
我想到我承接過一些旅遊攝影的案子。按理講,旅遊區的遊客是最沒有壓力的,所以他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表現,拍照時也應當想要自由地取景與擺pose,即便他們沒有藝術家的創意,至少也不會有一種制式化傾向。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人們在旅途之中,也仍然進行各種儀式。譬如在醜陋的景點告示牌前拍照,在昏暗之處打上刺眼的閃光,在破舊的地方透入滿滿的溫情……,那與婚宴之中固定的拍攝模式並沒有不同,甚至更讓人感到制式。如果在最需要紀實的風景照片之中,拍攝行為仍然是固定的,仍然具有一種儀式性;那麼,我去假設婚禮攝影特別具有一種呈現給旁人觀看的儀式性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真有某種東西在婚禮當中被扼殺了,那原因不會只是儀式而已,因為我們可以發現在其他場合,像是風景區,那個東西便已經死過很多次了。
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足以顯示,在婚禮攝影當中,攝影者與被攝者並不是受害者,而是共謀。我回想我在婚攝的過程當中,常會被要求擁有一個強勢的形象。譬如攝影師要看起來很有自信,甚至有些粗率與油條。攝影師必須與人活潑互動,好像(讓)對方是無比的親切善良,但有時又要不顧被攝者的感受。這都讓我感覺人們並不需要一個纖細的觀察者,而是要一個冷血的領導人。我的任務不是捕捉美好的畫面,而是創造它。 我甚至曾在一場婚禮中要負責引導整個儀式,當時我嚇壞了,但後來才發現這其實是常態,即使有媒人的場合,婚禮也多半是由攝影師來控場的。我想說的是,現代婚禮儀式當中,攝影師是主動的創造者, 而那個主動的姿態是被攝者期待的。 ....(全文未完)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3年4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有效的規劃在職訓練

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將知識理解基礎上與現實工作的結合正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訓練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職訓練時更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把握好每一個層面。
在職訓練,主要是在職人員專業技能、創新思維和服務素質與知識提升的培訓。一般可分為三個層面:
1.作業層面:針對操作技能、提高素質與知識學習,著重端正和培養積極心態。掌握各種技能同時,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2.技術層面:主要為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加強研發能力與指導能力;專業的提升,注重專案研發和創新。
3.管理層面:企業管理的新思維,運營策劃與執行力,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帶領下屬建立「啟動」和「工作狀態」和「體現執行力」的效果。

人力資源部作為職能和支持部門,除了實行訓練並參與全部過程,還需作出完成評估記錄和建立檔案資料,以便日後管理及查閱。

實施在職訓練,需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和實際性。因此,訓練的適合和瞭解是必須的;無論是企育內訓還是外派研習,都是為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 此,應充分評估在職員工的期望、實際狀況與可用的資源。從提高、完善和充實員工各項技能素質,使其在有效的溝通和互動中儘快回到工作崗位。

比如,透過合適的 教育訓練 ,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獲得「充電」與合作精神的提高。更進一步來說,是如何提供顧客服務水準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互相促進動力;為培養學習型組織和贏得創新服務意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職訓練規劃,在不同層面和人員的培訓專案,主要重點的區別上,應注重以下三點:
第一點,是注重實用型還是提高型,考評時,方法上是筆試還是口試;如何避免流於形式,應採取與部門主管達成共識後,傳達、成效檢驗與責任的體現。適當的壓力,正是恰到好處的動力。
第二點,人力資源部門應從內容背景、學習環境、收益程度、投入態度和改進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例如,員工個人的付出和貢獻構成了企業的基石,員工個人的主動積極精神是企業人成長力量,這時候,不僅僅是要訓練員工的技能,更要從員工內心上開發了。
第三點,在職訓練應包括職務調整的培訓。內容上根據員工將要從事的職位具體要求確定,方式則根據培訓內容和受訓人數等因素確定。比如,從專業知識、技能、管理實務上加以訓練。

(摘自: 英文會話 教學網)


參考文獻:
1李漢雄 人力訓練與發展
2林月珠 教育訓練的嘗試與設計
3實施員工教育訓練

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4&News_Class_ID=0




淺談教育訓練為何

教育訓練 的意義
n教育
   教育是指一個人一般知識、能力之培養。
   教育的本質是廣泛性、一般性、基礎性與啟發性。
n訓練
   訓練是較狹義的教育,指企業為了提高員工在執行某個特定職務所必需之
   知識、技能及態度或培養其解決問題之能力的一切活動。

二 教育訓練目的
n在提昇個人技能,塑造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信心,以及使個人適才適所。
n以辦理休閒活動人員來說,包含哪些能力呢?

三 教育訓練功能
n推動組織文化
n提昇整體人力素質
n開發潛能
n掌握環境趨勢,引導變革
n建構e化,強化「知識管理」

四 何時需做教育訓練
n因發生新的狀況或新的問題,需要新的技術,因此,對特定的工作人員進行適當的訓練,以配合業務的需要,加強其工作能力。
    例如:某個電話服務公司因不斷接到使用客戶的抱怨電話,經瞭解,發現某些服務人員對於客戶服務的流程及業務基準不夠瞭解,以致經常出錯;針對此,公司乃規劃實施一「標準作業流程及服務態度」的訓練,以改善問題。
n發展上為增加競爭力、提高品質而引進新技術,為能使工作人員適應此改變,因而必需要實施訓練,使其學習新的知能以勝任工作。
n人員的新陳代謝,因而需要給予異動的工作人員適當的訓練,使能執行新任務。
例如:對新進人員舉辦新人訓練,或針對資深舉辦管理訓練。
n強化向心力,增進服務意願,促進團隊合作,使團體更順利達成預定的目標,而進行訓練。例如:如辦理「溯溪」活動。
n加強第二專長,培養多元能力,促進人員員終身學習意願,達成創新與發展的目標。

五 教育訓練方法
n研習
   短期教育訓練的方式,設計特定的主題,安排一定的課程,聘有特定資歷的師資,提供受訓練者短期研習之機會,研習結束時,可獲頒研習證明書或學分證明書。
n進修
    較長期性的教育訓練方式,通常由學術機構舉辦,學員須具有一定資歷的要求,或經申請核准或經考試取得進修機會,進修經一定程序的品質管制後,將給予學分證明,或學位資格授予。
n會議
特殊任務的教育訓練方式,尤其,針對較高層級者,避免有因感覺被訓練而逃避不參加之可能心態,乃採取會議安排方式,作專題報告或專題演
講,以期達成教育訓練的預期目標。
n座談
    特殊目標取向的教育訓練方式,採取較非正式、較沒有壓力的方式,邀請特定身份或對象者參加,雖是自由發言表達心聲,但在座談過程中,亦可有意無意地傳達一些教育訓練者對被訓練者之期許。
n工作坊
    學習型組織常常採取的團體成長方式,經由經驗分享,彼此砌磋心得,相互觀摩,以達成特定教育訓練的目標,工作坊的訓練方式,其參加者通常多多少少都已具備某種程度上的專門知能,其效果很容易被感受到,亦很容易被接受想參加。

(摘自: 英文會話 教學網)


參考文獻:
1劉育均 影響訓練遷移因素之研究:以某國營企業為例
2台灣地區職場教育訓練發展之探討
3實施員工教育訓練

資料來源:街角轉運站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93&News_Class_ID=0



亞洲最佳大學排名 臺灣17校進入百大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布2013年亞洲前100名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有17所大學上榜,在亞洲僅次於日本22所,以國立臺灣大學排名最好,名列第14,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評比可做參考,重點在學校要加強辦學、研究。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布的亞洲最佳大學排名,前三名分別是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香港大學,整體來看,日本有22校進入亞洲前100大,臺灣緊追在後,有17校上榜,成績最好的是臺大,排名14,其次是清華大學(27)、交通大學(32)、中山大學(46)、成功大學(47)、臺灣科技大學(52)、中央大學(54)、臺灣師範大學(68)、中國醫藥大學(69)、元智大學(71)、中原大學(72)、海洋大學(76)、中正大學(83)、陽明大學(89)、中興大學(92)、逢甲大學(98)、臺北科技大學(100),臺大對此表示,在5年500億經費挹注下,臺大的國際排名持續成長,但還有進步空間。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臺灣高教從全球來看很不錯,不過評比只能做為參考,不鼓勵大學全力衝指標,重點在做好辦學及研究。
蔣偉寧部長表示,目前有很多排名的評比、指標可作為參考,國內進入亞洲前百大的17校都很不錯,與頂大計畫、教學卓越計畫發揮效果有一定關聯。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北京指南/小廣告

【文/閻連科】
雪花飄飄是什麼樣兒,北京街頭的小廣告就是什麼樣兒。
去過很多的地方和國家,終於發現最能體現「中國式經濟」和「中國特色」的是這種布滿街頭、最為醒目獨有的經濟小廣告。路邊的樹上、線杆上,電話亭的玻璃上和十字路口的配電設備上,凡是人多處的物體上,無不貼滿了白的、紅的、黃的各色各式為推銷賺錢而布滿天下的經濟小廣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廣告上不是寫著「租房」,就是寫著售賣各種證件、畢業學歷和幫你篆刻各種公章(中央辦公廳、國務院的公章也能刻)的公司名稱和電話。
任何一處的過街天橋欄杆上,小廣告都層層疊疊,花開遍地,別有一番景色在端頭;車站和地鐵口的地面上,你一腳踏下去,最少能踩出三個公司或五個小工廠;公共汽車站的站牌柱子上,旅客等車的椅背上,無不是這種層出不窮的小廣告歡慶的舞台和旗杆。有人的地方就有這種雪花飄飄的小廣告,可沒人的地方又都不在北京城。偌大的京都就這樣被小小的紙片廣告吞沒了,成了小廣告的海洋和「小廣經濟」的中心了。
為了讓都城的繁世絕景從小廣告中掙出來,政府是下了大力的。你走在北京的街頭上,碰不到貼廣告的人在哪兒,可政府派的鏟洗廣告員和往那鏟不掉的就用漆色塗抹覆蓋的人,倒是隨處可見著,如同見不到歹徒在哪兒,員警卻到處都是樣。這是一場游擊戰和持久戰,鏟除廣告的人到來時,貼廣告的也就隱去了;鏟除廣告的走去了,貼廣告的也就到來了。為了擊敗那些貼廣告的人,鏟廣告的人是想了很多辦法的。比如說,在最易被貼滿廣告的牆上貼了廣告、刷下標語說:「誰再在這貼廣告誰是王八蛋!」「誰貼廣告我操誰的媽!」比如說,在鏟了又貼、貼了又鏟,你晝白去鏟,他夜黑去貼的路邊牆壁上、物體上,塗上厚厚一層汙機油,讓貼廣告的膠水沾不上,而只有灰塵和草葉可以黏上去,至於行人的肩膀和衣服,靠上、擦上油汙那就不去管它了。
戰爭總是要有犧牲的,不做出一些無辜的犧牲何談戰爭哦。
如此著,這場在北京街頭貼廣告和鏟廣告的游擊戰、拉鋸戰,一持久就持久到了十幾年,貼的仍在前邊貼,鏟的仍在後邊鏟;白白明明鏟洗潔淨了,來日早上就又有千樹萬樹的繁花廣告開在街頭的各處間。那貼的,多勞多得,貼多少就掙公司多少錢;那鏟的,也是鏟多掙多,鏟少掙少,把鏟下的廣告整齊地碼成紙柱子,回到政府的街道機構估估與算算,掙回自己的一份辛勞錢。
有一天,我在一過街天橋上碰到一對鏟的和貼的,他們素不相識,宿敵相遇,彼此在橋上借火抽菸聊天後,鏟的又鏟著東去了,貼的又貼著西去了,彷彿同學、朋友在街頭相遇般,於是就追上一個問究竟,才知道他們都如我一樣,來自鄉村,都是進城艱辛的農民工,都知人生之不易,說沒人去貼,哪有鏟的工作呢;沒人去鏟,又哪有貼的工作呢。不是宿敵,而是相依;不是員警與歹徒的對手,而是同一命運根藤上結出的黃蓮與苦瓜。
說得那麼苦酸與溫暖,也深奧到讓我啞口而無言。
既然十幾年前就已經千樹萬樹梨花開,那就讓它今後朝朝暮暮、年年月月開著吧。
閻連科
河南嵩縣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為人民服務》、《丁莊夢》、《風雅頌》、《四書》和《閻連科文集》(15卷)等,共計700餘萬字。作品獲國內外文學獎項20餘次,有各種譯本50多種,在20多個國家出版發行。現任職於北京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作家。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四月號34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蔣偉寧:12年國教不排富立場不變

新頭殼newtalk 2013.04.10 涂鉅旻/台北報導
教育部委託學者、專家擬定的「人才培育白皮書」初稿昨(9)日公布,其內容指出,12年國教中,高中職免學費所需經費龐大,因此應「排富」。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今(10)日上午赴立法院備詢時強調,行政院長江宜樺已經答應將長期在財源上支持12年國教,因此,12年國教「不排富」的立場不會改變。
根據教育部昨日公布的「人才培育白皮書」初稿內容指出,12年國教因高中職「免學費」加上5歲幼兒免學費所需經費龐大,1年需額外支出280億元左右,而使原先期待去(2012)年增加1%、200多億的教育預算難以支應,以致恐怕沒有充分資源足以支持其他配套措施。因此專家建議,教育部應修法再增加0.5%、100億左右的預算,否則應研議免學費排富,而家庭年所得114萬以上的學生,為「排富」的對象。
對此,蔣偉寧今日赴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備詢時,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問蔣偉寧,12年國教會不會排富?蔣偉寧表示,12年國教不會排富,他已和行政院長江宜樺討論過這件事,江宜樺承諾,就不排富的大方向來看,當教育資源有增加的需要時,行政院會全力協助。
蔣偉寧在中場休息時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人才培育白皮書」為學者與專家的建議報告,教育部經過內部討論後,才會研議出教育部版的白皮書。此外,蔣偉寧說,「人才培育白皮書」內容建議,如教育部面臨財源不足的情形下,12年國教才會排富,既然江宜樺已答應將長期地在財源上支持12年國教,不排富的原則就不會改變。
蔣偉寧表示,往後2、3年的12年國教預算比較吃緊,後(2015)年12年國教的年度預算將達最高峰,預估將達360億元左右,再加上從此之後,因學生人數下降,預算就會較為充裕。不過,蔣偉寧強調,12年國教的預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勅使川原三郎《鏡╳樂》 虛無鏡像中的身體哲思

【文字/鄒欣寧】 

勅使川原三郎在《鏡╳樂》中展現招牌舞姿。(Bengt Wanselius/攝;新舞臺/提供)

曾三度來台演出的勅使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終於又來了!是怎樣的一名編舞家與舞者,能讓台灣觀眾念念不忘,屢屢詢問「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Saburo什麼時候才要再來?」
以簡馭繁 以身體寓哲思
他是一名一九五三年出生,至今仍在台上跳舞,且一旦跳起舞,你就會為了他時而優雅如空氣,時而暴烈如妖物的舞姿屏住呼吸,深怕錯過任何一個動作的舞者。
他是本來學習雕塑、從事塑膠裝置的創作者,跨足舞蹈後,於一九八五年成立「渡烏舞團」(KARAS),隔年便在對現代舞口味最刁鑽的法國舞蹈界崛起,一路從歐陸、紐約、倫敦紅回東京的編舞家。
他能編能跳,從燈光、服裝、舞台裝置都一手包辦——能以單純的燈光做出層次繁複的舞台效果,林懷民稱他「光用燈就很magic!」也能游刃有餘地處理動態影像、大型裝置(曾經來台的《人體書頁》舞台上堆滿了無數的書和鞋子!),卻一點也不讓多元媒材喧賓奪主。以簡馭繁,以身體寓哲思,在實體世界中看見瞬息的虛無,以舞蹈作為折射虛無的鏡像……看勅使川原三郎的舞作,是一場欲說還休的體驗,深怕描述的當下,舞蹈便消逝於話語和文字間……
在鏡像與音樂中的身體存在
四度受新舞風之邀來台的勅使川原三郎與渡烏舞團,此次帶來的《鏡╳樂》是○九年編創之作。何以選擇鏡像與音樂為題?「鏡像和音樂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它反映並重複著我們所看到的,或者我們強烈的想像/是這現實世界的不同維度」,創作者如此自述,並追問:在異於現實的鏡像與音樂構成的空間中,身體的存在意味著什麼?身體如何投入其中?
再一次,勅使川原三郎將虛化實,呈現於劇場,再將肉身投注其間。他那如與空氣共舞般的招牌身姿、極簡而富於無窮變化的舞台裝置、如鳥伸展雙翼盡情翱翔於台上的舞者們……種種「勅使川原風格」依舊鮮明可辨,卻在「對比」的基本概念下,提煉出銳利的當代感受。《鏡╳樂》以令人眩暈的閃光對比不過度飽和的敞亮,以和諧的巴洛克音樂對比狂躁震盪的電子聲響,在極端的聲音與視覺包覆下,舞蹈成為一只容器,包容流暢也包容斷裂;包容動,也包容不動;包容身體的喜樂,也包容身體的不安……當所有二元對立都被呈現也被接納,還有什麼終極價值值得人們尋求呢?
「音樂給我的、音樂之所以吸引我的,就是因為音樂中存在一種令人期待它永恆持續下去的盼望。那是一種時間的緩慢解放,在音樂有限的時間中,釋放出的無限蔓延。那微小的盼望,一點也不大氣,卻可能誕生自生命本身狂暴而奮力的掙扎中,並且是一種令人無法喘息的艱苦的解放。」
勅使川原三郎如是說。於是,當他再度輕靈地與空氣共舞(我不會把那稱為獨舞),我們彷彿見證,人終究是能獲得自由的。
新舞風—勅使川原三郎《鏡╳樂》
5/16~18 19:30 台北 新舞臺
INFO 02-27237953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4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翻譯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十二個月夜/第三個月

【文/張惠菁】
1.風
我想寫一篇關於風的文章。有那麼多人寫過風,許多是古人。風似乎是某種神祕的事物,又似乎不是,而只是空氣的對流。世間的事物,往往既可以用神祕、不可知的方式來寓解,也可以拿物質、科學的定律作道理,彷彿什麼都有根據,都不為奇。
當傾向神祕的說法時,你也曾覺得可怖,因為無從知曉,是什麼在操弄、經營著人無法控制的結局。法則越開放,越教你驚慌。或是,你也曾經選擇不下判斷。那時,存在便有了更接近詩的可能。當物的邊界柔軟,像陶土般帶著孔穴透氣,既盛載,也滲透。即使氣息微微,物與物交接的邊界彷彿就有語言。
經常在夜裡從戶外走進屋內時,你感到非常疲倦。外頭太冷了,冬天還沒有真正過去,走在路上,你把體力都用在抵抗低溫,到了家還緩不過來。在黑暗的房間裡你靜靜坐著一會,才感到身體裡溫熱開始升起。溫度也是一種語言,細碎地響起,在肩胛,脊背,腹部深處,此處彼處,緩緩發生。
過往你會追求更顯著、鮮烈的語言。室外忽然而作的大風,就能把你的注意力引到外間。正是那忽然之勢,令你惦念。那時你住在台北市區低樓層的公寓,樓高大約齊平樹頂。每當起風,樹聲就湧進屋裡。
現在,你住在高樓層,風聲就聽不見了。但你會看見城市上空光的變化。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周遭大樓玻璃帷幕、金屬結構,都用朝東的一面參與這輝煌的時刻,把朝西的半邊留在影子裡。你看得見這每一天光和影子的輪替。你很容易判斷這一天日照是否晴朗,但聽不見這城市是否起風。
或許你低估了這兩種居處的差異。你會說你在城市之間遷居,卻忽略四樓到二十樓的差距。你不只是水平面的、也是高度的移民。現在你的聽覺裡,沒有小時候聽慣了的:風在樹間的聲音、巷子裡誰正騎車經過、郵差喊人的聲音……。
曾經有一段時期,高樓住所的寂靜像真空包圍著你。
直到你可以聽見別種語言。
直到你感到周身細胞都是孔隙。溫度,氣味,酸楚,病弱的設想,時間的預感。孔隙透露著裡外低迴說話的聲音。敞開來接納,沉下去傾聽。
那些或許也是風。你身內的風。
2.土星
痛苦是忽然就來的。週末的下午,高樓外陽光尚可,風的聲音仍是聽不見的。忽然就覺得痛,想起過去做得不對、不好的事,還沒看見未來改變的辦法。幾乎是生理性的,腹部忽然堅硬緊縮。我尋思,在給痛苦找理由。會是昨天朋友在臉書轉發說的土星逆行嗎?土星是與業力有關的星座,宿時無法脫離的怪力迴圈,時間一到就返還來困擾你的種種。
念頭剛出現,警覺地喊停。痛苦只是痛苦,澈底痛完,沒有解釋。寧願這樣。
以下是一些讀來的故事。
佛教五百羅漢,一說是佛陀說法時,從空中飛過的五百隻大雁。因有在空中聽聞佛陀說法的因緣,轉世為人,成為五百羅漢。將在佛涅槃後,末法之世,常留世間渡化眾生。
佛經中有妙幢菩薩,聽聞佛陀講說妙法後,回到住處,「於夜夢中。見大金鼓。光明晃耀。猶如日輪。於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於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眾圍繞而為說法。見一婆羅門。桴擊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懺悔法。」(《金光明最勝王經.夢見金鼓懺悔品第四》)菩薩夢中的金色大鼓,鼓聲遍及三千大千世界,滅除無量無邊痛苦。
佛經裡,種種聲音,種種光明。《佛說阿彌陀經》:「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妙光明,妙聲音,令我心生嚮往。
宮部美幸的小說《樂園》,描寫一名有特異功能、早逝的少年。少年似乎有另一種視覺,能看見他人腦中記憶的畫面,因此死後還被捲入命案的調查。似乎在少年的腦中,那些畫面不請自來,有的蘊藏巨大的、他人的痛苦。或許是一些被壓抑、等待被釋放的過往,罪行與恐懼,有人默默希望著誰能來扭轉事情走向的心願。少年無法旁觀他人的痛苦,因為這些痛苦就在他的腦中,他必須畫出來。少年在小說開場時,已經死了。是他的母親想要解答他這些畫面的祕密。
但隨著小說展開,有特異功能的似乎不只是少年。少年的母親、外祖母,也都有靈視的能力。他們當中,有人選擇說出恐嚇性的預言,有人順著自己的性情與能力,給與事物溫暖的解釋。故事裡的人,面對這些近乎怪力亂神的事件,有人沉默地順從,有人抱定嗤之以鼻的懷疑態度,有人善用詞彙組織彷彿合理的解釋。但沒人能給予真相百分百的拍板定案。
最終是每個人相信、或者不信的選擇。
小說的主角前田滋子,即使心裡一直懷疑「或許少年真的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畫面」,卻不敢對自己、更不敢對他人大聲承認。有一幕場景是她在律師的逼問下,忽然就說出來了。對此,宮部美幸寫道:跨越了那條線。
那條線,我猜,大概很像電影《王者之聲》裡,口吃的王子在即位前夕,被導師步步進逼:「為什麼我要聽你說話」,盛怒中王子衝口說出:「因為我有聲音要說!」不因為他是王子,不因為他是英國王位的繼承人,有多少顯赫的祖先被畫成油畫掛在牆上。只因為有一個聲音,這聲音湧現自他內裡,要求被說出來,再也壓抑不住。
王子說出他內心的聲音,導師理解了他。前田滋子對律師說完特異功能,被律師掛了電話。心裡的聲音是必須說的,別人的反應卻是不可控的。這就是多元化的社會啊。
在寫這些的時候,痛苦的感覺逐漸離去。也許是注意力轉移了,從堅硬的自我裡抽拔出來。也許是別的緣故,比如仍然是土星的位置所致?我不知道。在這一刻即使再去傾聽心裡的聲音,我也只能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痛苦焦慮還會不會來,下次會不會這樣輕易地放過我去。我也不知道心理學家會怎麼解釋。這一天是農曆正月,已過了雨水的節氣。我看了看日子。想日子也就像風。痛苦的時間,平靜的時間,像風,忽然就來,忽然又去。我追究不了它們。想到這裡,我開始整理我的房間。
◎本文作者簡介
張惠菁
台大歷史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班二年級時放棄歷史學家的夢想,致力於文學創作。著有《流浪在海綿城市》、《惡寒》、《末日早晨》、《閉上眼睛數到十》、《活得像一句廢話》、《楊牧》、《告別》、《你不相信的事》、《給冥王星》、《步行書》、《一千年夜宴》等。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三月號341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韓國人是什麼樣子/從《熔爐》檢視韓國人的「民族性」

【文/楊虔豪】
兩年前夏季的某個中午,金色陽光映照在布滿西餐廳、咖啡店與服飾名品店的首爾繁華街道上,路上行人們穿著都極為體面,拿著名牌包包,或是踩著閃亮皮鞋。在智慧型手機還未於台灣普及的那時,這裡已是人手一支,邊走邊用手指滑動著螢幕。長居韓國進行採訪工作的我,與兩位出身市內一女子大學的韓國友人相約見面吃飯,她們倆也不意外地打扮得非常光鮮亮麗地出現在我面前。
我們在餐廳內一如既往地吃著飯聊著天,她們向我談起了近來的生活:大學課程、自己的心得與未來規劃,最後講到她們的大學教授。
「喔,我跟你說唷,某某教授終於要退休了……」其中一位韓國友人興奮卻降低語氣地說道。「啊……真是太好了。」與她作為同學的另一朋友慶幸著。我問她們:「為什麼讓你們這麼高興呢?」她們異口同聲回答我:「因為他常對女生毛手毛腳的。」
「沒人去舉發這位老師嗎?」我好奇地問。她們向我搖搖頭,我也能理解。因為在韓國這看重階級又有男尊女卑觀念的社會,教授往往具有強大地位與威望,一般人不會主動與其產生正面衝突的,但隨後更令人震驚的話向我撲來。
「不過,另外一位變態還在……」剛透露消息的那位友人又發愁著說。「好險,我們都已經修完他的課了,和他沒任何關係了……」另外一人回應道。我繼續追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友人竟告訴我:「那教授找了我們正在修他課的其中一個學妹到研究室,威脅她說,若不與他上床,他就要把她給當掉。」
我實在無法接受如此情況。因為若在台灣發生,只要被害者敢出面,加害者應該就會前途完結。我激動地向兩位韓國友人表示,我願意聯絡我身旁的韓國記者友人給予協助。但沒想到她們卻感到擔憂與恐懼,其中一人搖著手跟我說:「不行……你要知道,在我們國家,要是這種事曝光,最後遭受撻伐的不會是那該死的教授,而是我們的學妹……」
物質進展迅速.思想觀念保守
這是一個物質進展非常迅速,但思想觀念卻極為保守甚至幾近封建的社會。
我兩年前的這個談話經歷與《熔爐》的情節有些許類似,作為受支配階層的女性,同樣處於弱勢。小說中,孔枝泳曾提及女主角領悟到「女子辱罵的內容依然蘊含著男尊女卑的封建性,結果成了縱容丈夫犯罪的共犯。」、「這是對於嘴角還沾著鮮血的猛獸最根源的害怕」,在看到這些句子,以及面對小說主角姜仁浩在與人權中心幹事徐幼真用餐時聽她口中道出學生被學校高層性侵時試圖逃避的模樣,雖然立場與背景不盡相同,但我卻是心有戚戚焉的。
在「韓流」熱潮席捲全世界,韓國戲劇、流行音樂、電子產品等成為市場主流、「韓國」成為在世界上頗具影響力的名詞的當下,許多外人被這些東西沖昏了頭。由於自1992年台韓斷交後,我們中斷過十幾年的來往,缺乏互動交流,因而更容易對韓國產生不切實際的「憧憬」。
眾人時常將韓國的進步、崛起與成功歸因於韓國人強悍的「民族性」:團結、勤奮、力爭向上。我認為「民族性」不必然與「血緣」相關,有人曾向我提出,社會科學中較反對將事情都歸因到「民族性」上,彷彿一旦這樣做,所有論述與思辯都會進到一個死胡同內。當然「民族性」並不必然適用在每個人身上,我更傾向解釋成由一個空間內所共同生活的一群人,他們經歷的歷史背景與生活環境所形塑,在透過代間與社會體制進行意識形態傳遞、記憶與遵守所延續,而最終成為我們看待一群人的視角。
「恨」凝聚為集體意識?
要檢視韓國人的「民族性」,那麼「恨」可謂其中最經典之論述。從內部社會觀之,包括古代士大夫與平民的尊卑關係,權貴階級對民間的掠奪控制,構成社會中族群間各方面與條件的差距與分野,庶民便產生「恨」的意識。社會上既存已久的男尊女卑型態,女性因作為被支配一群,遭受男性蹂躪欺凌,也激發「恨」的滋長。歷史上,朝鮮半島歷來所遭遇的內憂外患、國家被日本消滅侵占、二戰後又面臨外國勢力割據與南北分裂、甚至在威權獨裁時期所累積的憤怒與壓抑心理,構成了韓民族的「恨」。
這個「恨」在韓國人生活中透過許多方式表現出來,甚至深化我們常見的韓國印象。「恨」是種立基於不安而想前進或反撲的共有情緒。因為它的共同存在性,而促使韓國人傾向藉由群眾力量宣洩。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蕭新煌就在二十五年前所撰的〈韓國人的恨〉一文中就曾提到,「恨」不只是內心狀態,更能表現在人際關係上,甚至凝聚為集體意識。
集體性與從眾性
而韓國人正好就是一集體性與從眾性相當強烈的族群,愛好集體行動。長期以來只有單一民族生活的韓半島,缺乏長期與外族交融互動之機會,形成集體對外的氛圍。韓國社會有嚴重的排外現象,在察覺面前的人,其顯露表徵與生活方式和「我群」有所不同時,傾向不予來往或採集體排斥應對。早年在韓國甚至還有餐廳拒絕客人獨自前往用餐,因為這樣的人被認作「可能無法融入社會」、「可能遭受大家排擠」而被視為異端。
曾有韓國心理學者認為,韓民族歷經日本侵略、韓戰與國家分裂等歷史事件,使得大家集體擁有遭受衝擊後所顯露出的精神特點,這論述或許也可作為韓國人從眾與好團體行為的一解釋。由於地理條件與歷史背景上處於中、日、俄及戰後的美國等外部強權介入而無法真正獨立自主,以致韓民族面對外部世界相當團結,表現出的可能是好勝、有強烈進取心,想要爭取第一或最優。
論及韓國人的集體性與從眾性,為保家衛國,男性須入伍服役,有任何躲避兵役或公開發表不願,則會被視為叛國而遭到社會撻伐。同樣採軍隊化方式管理,面相姣好、動作一致、風格相近的偶像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也是一種濫觴。
在這種集體從眾的氛圍下,少數者的聲音被忽視,社會價值被桎梏在單一體系中,缺乏多元並立的聲音,最後形成不由自主的盲從,若非訴諸集體的力量,則單一個體都不那麼重要。在《熔爐》中,孔枝泳筆下的主角姜仁浩也擁有這種性格。他曾心想:「我們只是巨大社會的零件罷了,少了我們,世界依然能夠運轉」,他也曾打算以「我不想,可是那樣也沒辦法。大家都這麼做!」來推託。因為面對學生遭性侵、面對社會不公不義,過分集體性的結構,單打獨鬥是一種無力作為。
保守與進步兩意識形態的對立
《熔爐》一書帶來一般人較難察覺的,卻是非常鮮明的另一印象,莫過於韓國保守與進步兩意識形態的對立。包括主人公姜仁浩加入過「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亦即「教師工會」)被疑有「特定政治動機」而被拿來炒作與轉移焦點、保守派媒體對曾向聾啞學生施虐的宿舍輔導老師遭襲擊大作文章等情節,都可以一窺社會實貌。我在去年年初於首爾採訪韓國的電視台罷工,電視台工會成員為抗議李明博政權干預報導自由,並要求親政府的社長下台,保守派媒體一樣也宣稱電視台工會「與特定勢力勾結」、「動機不單純」,而從來不願正視新聞自由遭侵害與第四權被政府與財團壟斷之實,這些動作都與小說中如出一轍。
孔枝泳將事件發生地設定在一個幻想為八○年代民主化抗爭聖地的「霧津」,而實際上,聾啞學校本身所處之地正位於光州──韓國進步勢力大本營,在軍人獨裁時期,曾爆發激烈的反政府抗爭與血腥屠殺,領導反政府抗爭的代表人物──光州出身的金大中於1997年當選為總統,實現韓國政治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進步勢力當家一直延續到2008年初盧武鉉任期末為止。
意識形態對立或與韓國人的極端性格有關。八○年代曾任駐韓記者的韓國專家朱立熙認為,韓國同時兼具保守內向的大陸農業文化,以及開放外向的海洋貿易文化,兩種文化在半島上的並存,造就韓民族非黑即白的兩極化個性。歷史上東半邊的新羅與西半邊的百濟相互仇視,延續到現在保守派與進步派兩陣營對立,保守派延續軍人獨裁時期的理念,在外交上支持與美國同盟,對北韓採取強硬態度;追求市場開放、經濟成長,並與財閥發展有密切關係。進步勢力則以獨裁時期的反政府力量為立基,希望促進公平正義並進行社會改革;他們反對與美同盟的外交格局,並希望與北韓交好,透過協商和談的方式解決分裂問題。
「改變」與「不改變」的對立與消長
我們若脫去政治利害算計而以最單純的來檢視兩意識形態的理念,保守者希望承襲現狀,進步思維者則主張應立行革新,冀求變化,兩者碰撞即會產生維繫既得利益與否的爭執。如果就脫去政治現實觀之,《熔爐》所揭示的最大問題就是「改變」與「不改變」的對立與雙方在社會現實下的相互消長。由於集體性的裙帶勾結過於龐大,導致以任何一種方式訴諸裁判甚或冀求改變都會牽動到既得利益得失。公平正義的追求遭受到各方的阻撓,甚或不惜採取一切手段將其汙名化。最終,合理的、合法的途徑使不上用場,受害者們竟然只能天真地期盼「命運」在殘酷的現實下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並不是靠老天帶來「逆轉」,而是只得冀求能不能「因禍得福」。
遭受到共同歷史衝擊的韓民族,他們的「恨」成就了其今日對外的傲人影響力,但「恨」繁衍出的集體與排他性也造成體系內思維無法多元並茂的困境。另外,「恨」並沒有為韓民族衍伸出應去追求的共同價值,在對內社群缺乏這個價值共識的情況下,最終社會問題無法透過他們共有的「恨」來充分施展解決。
◎本文作者簡介
楊虔豪
旅韓獨立記者,現居首爾。1990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市。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從小因為夢想成為主播而對新聞工作產生熱情,高中時由於對朝鮮半島感到好奇而開始鑽研韓國事務。自2010年仍就讀大學時往返韓國採訪政經社會議題,包括脫北者、公共電視台罷工抗爭、2012總統大選等,並為報紙與雜誌撰寫報導與評論。
星聞賽事挖挖挖~分享娛樂好文,就抽300元7-11禮物卡!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四月號34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托福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北京嘉德二十年

【撰文╱劉太乃】
蘇富比今年將迎來在香港設立拍賣公司四十週年,這四十年走來不容易,先不論規模業績成長多少,單從歷史角度來看,要走過天安門事件、兩伊戰爭、波灣危機、SARS疫情、還有三年前的金融風暴種種大環境的不確定變遷,每年順利舉辦春秋兩季拍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香港的四十年,相對於1744年便己經成立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國際蘇富比而言,這僅是它歷史的六分之一,拍賣公司要持續運作二百多年談何容易啊!而且這家源於西方的拍賣公司已在亞洲的中心香港站穩了四十個年頭。
除了香港蘇富比,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由創辦人陳東升在北京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拍賣公司-嘉德,今年也將迎來二十週年慶。1949年由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所建立的新中國,是個主張共產的社會主義國家,從原來不容許私有財產的制度在鄧小平南巡後逐漸走向開放。陳東升一個對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充滿期待和抱負下海做起私人企業的知青,對形之有年的西方藝術拍賣制度充滿好奇。他說,永遠不會忘記那天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裡看到蘇富比以4850萬美元拍掉梵高〈向日葵〉的情景,拍賣官落槌的瀟灑影像及「梆」敲下的聲音,讓他對這個高貴、神祕拍賣行業充滿好奇。轉眼間,嘉德已走過了二十年。
2003年嘉德十週年,創辦人陳東升接受《CANS藝術新聞》訪問時回憶說:1993年底,我和王雁南去香港觀摩拍賣會。當時拿著弟弟從日本帶回來的家用相機被允許在後台拍攝,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場合我有點慌,拍的時候手有點顫抖;拍完回到北京播放給同事看,因畫面震動的實在厲害,大家看了都頭昏眼花,得休息好幾回才能看完。
1993年3月進駐長城飯店,次年3月27日才舉辦首場拍賣,當時租了四個房間,每間房每天租金是28元,一年時間顆粒無收,雖然現在看來這筆錢微不足道,但對還屬草創之初的嘉德而言,這是筆龐大的開銷,當時心裡的壓力要靠喘口長氣才能稍有釋放。拍賣結束,成績比預期要好,陳東升興奮的說:他一生最淋漓盡致的時刻有三個;一是兒子降生那一刻、二是1993年嘉德成立、三便是1994年3月27日的這場首拍。
這場首拍僅設「中國書畫」、「油畫」兩場,總成交金額1423萬人民幣;二十年過去了!現在嘉德年營業額已達百億人民幣。有人說,中國拍賣行業把西方拍賣二百多年的路,只花了二十年就走過了!僅僅二十年,嘉德已從拿著錄相機向歐美拍賣公司學習的懵懂模樣,進化為可與西方拍賣公司直接抗衡競爭的團隊;嘉德的二十年,的確讓人驚艷讚嘆。 當嘉德迎來二十週年傳奇一頁,中國拍賣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調整。
市場從單純平靜的小市場,發展為高成交價、高成交額、高速前進的市場,在市場無邊際的不斷擴大的同時,拍場更衍生出許多違約、誠信和付款的問題,而且誇大不實的成交金額,更為虛胖的中國市場埋下可能引爆的地雷,「可持續性」成了現階段中國拍賣業必需學習的問題。就像當年拿著錄相機學習西方拍賣運作流程,如今中國拍賣行業更需要洞悉西方拍賣公司,為何能歷經二百多年屹立不搖的長壽基因,只有找到這個長壽基因,中國拍賣行業才能在這波巨浪中不被吞噬。至於所謂長壽基因?說穿了!不就是自我健康管理和降低過度欲望的貪心,這點是走過高速增長期後的中國藝術拍賣行業必需調整適應的。
走過風風雨雨的香港蘇富比四十年;寫下中國拍賣傳奇一頁的嘉德二十年,兩家拍賣公司都述說著中國藝術品市場令人興奮過往;展望未來,他們將迎來下個十年、下個百年,尤其中國拍賣行業更需要能夠長壽值得傳承的百年拍賣品牌。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當金錢至上成唯一高標 人際與社會責任相對滑落

【文/鄭乃銘】
我們其實越來越難從一個成功的人身上,清楚地感受到他對於自身的內省。這就好比說當一個社會或者企業愈來愈強化金錢至上的觀念,那麼勢必就會導向對社會或員工的道德感是不受到檢視。畢竟,金錢會讓多數的人看不見社會責任、讓人開始變得自私與自給自足。有句話說得極好『當我們關心人的時候,通常也就是比較不關心錢的時期;當我們較關心錢的時候;相對也就比較不關心人』。
這話說得著實尖酸,但卻相對也令人難以反駁。追逐金錢的量化,絕非錯誤;因為金錢是建立一種外在證明最佳法門,它能證明你很好、很有社會地位。問題就在於,當金錢成為生活唯一高標,會讓我們忘記有生產力、滿足、快樂的相互性,進而會讓我們變得疏離了起來。
美國時間2月24日當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頒給李安,李安有段話始終被忽略。他說,當大家都把這部電影的焦點過多集中在特效、技術的部分,卻反而沒有看到電影裡其他的東西,比如演員表現⋯。這段話聽得令人汗顏!是丫!我們被迷惑與吸引不就也是電影裡超越常理的3D特效,還有不斷被報導出來的票房數字嗎?反倒淡忘一位落難的印度男孩如何從生存的驚險環境裡,從原本的世俗價值對峙到後來學習到感念蒼生萬物的和融體恤。
就如同多數觀眾忘記這部電影幾乎有三分之二的場景都是在海面上,男孩與孟加拉虎;就在如此素樸的情境裡面,緩緩低訴著一段乾淨的情感。這樣的內容,大大違反餵養我們胃口的好萊塢電影文化!但,我們終究只記得繁複後製特效所帶來目不暇給的視覺感,忘記李安如何執念把天地共生倫理叨叨牽繫。
環境越是艱辛,照理講更應該反過來要求精神體量,但這種現象在亞洲社會竟然日漸受到輕忽,而且情況日漸嚴重。經濟危機尾大不當,似乎也給藝術環境有個偷懶脫罪的最佳理由,從美術館到畫廊都特意把展覽素質的要求降低,我們越來越難從大小不一藝術展覽當中,看到令人感動與印象深刻的。主辦者不願用心、觀眾自然也就更稀微,這種惡性循環成為因果互映,試問;藝術產業如何能夠從困境脫縛?
三月的月刊裡面,我尤其要推薦法國大皇宮【Edward Hopper愛德華‧霍普】展覽策展人歐唐傑(Didier Ottinger)的專訪。正當全球都同時受到經濟風暴影響,卻只有法國各大博物館在2012年繳出亮麗票房,許多展覽都受到觀眾極度推崇,以【愛德華‧霍普】這個展覽四個月展期就衝至78萬參觀人數!雖然,我不能否認法國各博物館因為有外來觀光客的加持,可是這個展覽的門票出奇地高昂,卻一點都不減損它高人氣的參觀人數。
原因出在當我們一眛活在經濟是衡量社會與政治議題的主要考量,文明的危機顯然並沒有受到重視。於是當社會開始發現財富與信仰都在潰堤,人們勢必重新發現其他精神價值的存在。記得,當美國發生911事件後,同樣也啟發美國人對生命與社會重新思考,進而帶起更多文化活動參與人數。911是個時代標誌,隨之華爾街、歐債⋯的信仰也打醒眾人,回歸到精神與知識的蓄積,很明顯就發生在去年的法國環境裡。歐唐傑的一番話,讓我久久不能釋懷,心很痛沉但也很飽實。
亞洲社會經歷過很多折難衝擊,但似乎還是習慣以金錢來丈量地位階層,問題是金錢只是其中一種力量而非總值,除了這項之外還應該有更深層的精神體量需要填充與追求,而這才會是長久能細細經營的文明。重新制定與塑造文化本質性價值,就如同重新去體認藝術所具備的閱讀性。否則,亞洲社會的經濟風暴恐怕脫除不了!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香港蘇富比四十週年

【撰文╱劉太乃】
今春,香港蘇富比將迎來成立四十週年大慶。四十年前,亞洲並沒有所謂的藝術品拍賣公司,源於1744年的國際蘇富比公司,在朱湯生的帶領下於1973年成立了香港蘇富比公司,並在香港執行拍賣業務,主要拍賣中國藝術品。當時,拍賣圖錄還是黑白印刷,拍品以瓷器工藝品為主;之後才有中國書畫,但古代、近現代不分,如果以現今規模來看,遠遠不及一場小拍,圖錄印刷更是簡單到有點寒酸;不過,香港蘇富比就是這樣憑靠中國經濟的崛起,一步步累積到今天年營業高達五十億港元的規模。
關於香港蘇富比的創建,朱湯生居功崛偉,他的一生都奉獻給香港蘇富比。前年蘇富比對他的逝世萬般不捨,並在倫敦、香港為其舉辦紀念追思會,中外藝術界友人含淚悼悼,深感朱湯生對蘇富比及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做出的貢獻。收藏界耆老張宗憲先生憶起四十年前朱湯生探詢在香港做拍賣可能性時,至今仍佩服朱湯生當年的遠見和毅力;他說,沒有朱湯生在香港創建蘇富比,蘇富比至今也僅是西方拍賣公司,而今蘇富比已在香港站穩腳根,並成為西方在亞洲及拍賣中國藝術品最重要拍賣公司。
當然市場的形成,不是個人主觀意志可以達成,得靠眾人扶持幫忙才能水到渠成,香港蘇富比的成功,除依靠著中國經濟崛起與品牌形象,更多的是「得道天助」贏得市場的支持。張宗憲先生回憶蘇富比香港初始,朱湯生擔心香港沒貨、沒有買家;但他要朱湯生放手去做,除了給貨、還願意買貨,因為市場一定要有流動性,在張先生及其他行家、收藏家全力支持下,蘇富比在香港才逐步站穩腳步,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今年,北京嘉德同樣迎來二十週年慶,回2003年嘉德十週年,創辦人陳東升接受本刊訪問時回憶說:1993年底,我和王雁南去香港觀摩拍賣會。當時拿著弟弟從日本帶回來的家用相機被允許在後台拍攝,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場合我有點慌,拍的時候手有點顫抖;拍完回到北京播放給同事看,因畫面震動的實在厲害,大家看了都頭昏眼花,得休息好幾回才能看完。
但僅僅二十年,嘉德已從拿著錄相機向歐美拍賣公司學習的懵懂模樣,進化為可與西方拍賣公司直接抗衡競爭的團隊,二十年的嘉德成長讓人讚嘆。還記得1994年3月27日的嘉德首拍當天,陳東升向在坐的友人聊天說,他一生最淋漓盡致的時刻有三個:一是兒子降生那一刻、二是1993年嘉德成立、三便是今天嘉德首拍,結果這場僅設「中國書畫」、「油畫」兩場首拍,總成交金額1423萬人民幣,如今嘉德年營業額已達百億人民幣。難怪西方人說,中國拍賣行把西方拍賣二百多年的路,只用了二十年就走完了!
就在截稿前夕,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得到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國際媒體和華人媒體都大篇幅的報導了李安的故事。其中陳文莤女士用了「得道天助」來形容李安的成功,因為李安有大志、有大氣、有包容力,在對的時候,做了大家認為對的事,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展望未來,中國需要「得道天助」的藝術工作者典範,不論電影、拍賣、還是媒體工作者,不僅僅為了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是樹立標竿的形象,為中國的百年留下值得尊崇的典範。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延畢數居高不下 台大每4人1延畢

大專校院延畢人數,年年創新高,像是台大每四人就一人延畢,教育部因此日前就要求各校,研擬合理收費標準,減少延畢人數,儘管台大校方也規定延畢生,繳交部分雜費及學分費,但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收費高低不是主要因素,反而覺得修課數量多,時間不夠,才不得已被迫延畢。
清明四天連假即將結束,不少大學生回到校園,調整心情迎接課業!但即使如此,大專院校延畢生還是年年創新高,尤其像是台大,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延畢。
延畢因素百百種,逃避兵役、進入職場就業都是原因之一,台大校方統計,每年有近1000位學生選擇延畢,但大部分的人,都像這位念大五的王同學一樣,是因為課業考量。根據教育部統計,98到100年,延畢人數始終維持在五萬人以上,其中公立大學延畢生更是年年增加,從98年9900人,99年10576人,100年10598人,比率都維持在4%上下,延畢人數漸增,也被外界批評浪費大學和國家資源。
對學生來說,多待一年沒關係,但對外界觀感來說,居高不下的延畢人數,恐怕不是調漲費用就能解決。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職達外語

首屆「香港亞洲藝術週 Asia Week Hong Kong」登場

【撰文╱CANS藝術新聞】
今年5月22-29日首屆「香港亞洲藝術週 Asia Week Hong Kong」將於在香港多個地點舉行,這會是香港藝術界年度盛事之一。由多間古董店、畫廊、博物館、學術機構及拍賣公司展示及推廣亞洲藝術,範疇遍及古董以至當代藝術。「香港亞洲藝術週」由 Orientations 雜誌主辦,在 Orientations 發行人李宜芳 Yifawn Lee 發響並積極奔走串連下,香港行家也熱情響應,包括古城、KNAPTON RASTI ASIAN ART、燕譽堂、松豐堂、御雅居、東風堂、恆藝館、中華古美術、有明堂、天珍堂、御香、SUNDARAM TAGORE GALLERY、PLUM BLOSSOMS 等20餘家香港優秀古董店、畫廊參加,屆時並舉辦一系列藝術講座及博物館導賞遊。
配合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兩大博覽會, 5月23-26日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與5月25-27日香港【國際古玩展】,以及香港佳士得和邦翰斯等拍賣會同期舉行,正是全球各地藝術收藏家雲集香港的良機。以每年11月在倫敦和每年3月在紐約舉行的亞洲藝術週為藍本。兩項藝術界盛事透過為期約一星期的展覽、演講、拍賣和特別活動項目推廣亞洲藝術,去年紐約藝術週的藝術品銷售總額為1億7千萬美元。
李宜芳表示,香港的藝術資源和實力不輸歐美,更何況客人大都在亞洲,絕對有條件舉辦「香港亞洲藝術週」,缺的只是串聯,Orientations 與我非常樂意來為大家服務。所以這次活動的宗旨是想整合香港的資源,藝術行業內大家共同努力來創造一個更大的平臺,來共用這個市場。展示行內具領導地位的古董店、畫廊在古董以至當代藝術範疇的專業鑑定技術、專業知識及藝術品。
活動也是要回應本港對藝術文教活動的需求。活動項目屆時將會包括開幕儀式、酒會、講座、新書發佈會、博物館導賞遊。「香港亞洲藝術週」同時希望向香港巿民及旅客推廣藝術。活動對象不限於藝術愛好者,更鼓勵教育年輕一代能多接觸藝術品。「香港亞洲藝術週」將舉行大約十項藝術文教活動,期望日後每一屆將會增加增多項目。屆時推出一本小冊子,當中刊載「香港亞洲藝術週」所有活動項目資訊,以及各參加活動的古董店和畫廊的詳細資料。詳情可上網站 www.asiaweekhk.com 。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當代藝術的二條活路

【文/劉太乃】
中國當代藝術的確碰到了難以突破的瓶頸,尤其在所謂拍賣的第二市場,原因不外乎二個:一是含金量太低;二是蒸發太嚴重,這些含金量不高且濫芋充數的當代藝術作品,一旦碰到經濟環境的變遷,必定出現大量拋售乏人問津的局面,且陷於泥沼難以自拔。當然,拍賣的不振直接影響到第一市場畫廊的運作,低迷的買氣讓這個市場幾乎窒息難以呼吸,中國當代藝術已走到了死胡同。
中國當代藝術的路之所以愈走愈窄,原因還是與太過市場化和炒作有關,一個還剛剛萌芽的當代藝術,在畫廊的第一市場都還沒有運作許久,就被拿到拍賣市場上做價炒作,炒到天價的畫作當然沒有人願意接盤,所以要救當代藝術,首先要遠離「市場」這個死胡同,尤其徹底拿掉到拍賣場炒作這個念頭,只有先與拍賣第二市場保持距離,專心於畫廊第一市場的經營,中國當代藝術才能找回那個屬於純粹的創作靈魂。
沒有市場炒作的前題, 中國當代藝術便可以單純的回到時代屬性和創作來討論。例如中國當代藝術該有的面貌?什麼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魂?中國當代藝術如何承繼中華傳統文化?如何給中華五千年這株老樹催生新枝嫩芽?這些都是中國當代藝術必需面對的問題。前幾天,跟百藝畫廊負責人禚宏順閒談,他說今年想在北京策劃一個關於中國當代水墨的展覽,展出名單包括李華一、劉丹、李津、張洹、洪磊等人,明顯聽來他對當代水墨的看法,並不侷限於水墨創作材質,更泛及中國老莊哲學的範疇。禚先生認為,過去李華一、劉丹水墨作品在西方藉由歐美經骨董商推動打下市場基礎,如今可以藉由當代畫廊的轉換,向全球收藏家推薦,尤其是華人收藏家。其實,回到水墨題材或是中國文人風,已是這幾年許多知名策展人喜歡的策展方向,這個偏向透露出三個方向:一是中國當代藝術不再向西方美術傾鈄;二是中國當代藝術家想解決民族美術發展的問題;三中國當代藝術試圖尋找屬於自己本土的市場,就像水墨市場,沒有西方的加入,齊白石、傅抱石也能創天價。中國當代藝術應該落實到中國土壤裡,一方水養一方人,必需從文化根本出發,為中國美術史的傳承做出貢獻。
甲午之後,林風眠、徐悲鴻等有志之士,雖然遠渡重洋赴歐學習西畫技巧,但回到中國,終究不忘國本,又回歸水墨創作,為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注入新的技術和生命。如今百年過去了,西方藝術種子已在中國國土遍地開花,學校上的課也盡是塞尚、莫內、畢加索;石濤、八大、文徵明、沈周書畫又有多少人識得,西強中衰似乎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普遍現象;但時序邁入廿一世紀,難道歷經世代傳承的中國藝術還是得全盤向西看嗎?如今就看那些當代藝術家對中國美術提出傳承和創新之道,這就是走出當代藝術死胡同的第一條路。
至於第二條路, 還是得放在年輕藝術家身上,就是所謂的八〇後。1980年後出生的中國年輕世代,與中國歷代年青人都不同,在國家控制生育下,他們是獨生世代,全家福合照清一色只有父母中間站著一個小孩,人口數高達三億多人;他們是網路世代,與國際溝通沒有障礙,沒有文革傷痕包袱,從他們眼裡看到的中國、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情世故都與過去中國人認知有很大的差異。他們還間接影響到父母、祖父母,甚至整個中國家庭倫理關係,不僅是中國,可以說是廿一世紀全球人口結構的一大特徵,從他們眼裡所看到的藝術世界讓人期待。從西方當代藝術史來看,美國對當代藝術起到領導作用是在六七〇和八〇年代。分別是六七〇年代的抽象表現主義和八〇年代是普普藝術。中國受西方藝術潮流影響,「八五新潮」絕對是中國當代藝術的起萌點,按美國走過的歷史,在抽象表現主義誕生後的二十年,經濟正處於大蕭條環境下,由安迪渥荷引領的普普新藝術卻應運而生,如今在「八五新潮」後的二十年,中國理應會有新藝術的誕生,而八〇後的年輕藝術家絕對是主導這波中國新藝術誕生的藝術家群。
結論是,有別於西方落實在中國傳統的水墨新藝術和由八〇後新世代主導的新藝術,會是引領中國當代藝術走出死胡同的二條路。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香港馬凌畫廊總監 江馨玲-當努力被別人注意到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文/黃伊涵】
香港馬凌畫廊總監 江馨玲 Lorraine Kiang
當努力被別人注意到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香港馬凌畫廊總監 江馨玲 Lorraine Kiang
(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跨過車水馬龍的皇后大道,登上一處摩登的現代大樓,知名的馬凌畫廊便藏身其中。推開了厚重的畫廊大門,瞬間空氣似乎凝結;展廳中的九幅劉唯艱的油畫,無一例外都是靜物:公園裡的垃圾袋,室內一隅的飲水機,牆腳的消防栓,頂多是一道人影落在青灰色方磚上帶有一點人味兒。這樣的寧靜,與畫廊外忙碌鬧嚷的中環,是個極鮮明的對照。在畫廊中漫步的同時,不時聽到辦公室傳來輕快的笑聲,軟化了不少肅穆的氣氛。向櫃台畫廊小姐表明來意後,馬凌夫人江馨玲(Lorraine Kiang)便親切地出面迎接。
總是笑容可掬的Lorraine,講起話來輕輕柔柔,優雅中還帶有著鄰家女孩般的親和氣質。一雙俐落的鳳眼常常彎成兩道彎月,絲毫沒有大畫廊老闆的架子。Lorraine來自於台灣家庭卻在香港出生長大,隨後遠赴紐約, 一待便待了七年。在紐約大學研讀的是藝術史與經濟,畢業後隨即進入紐約佳士得西畫部,輾轉進入當時正熱門的中國瓷器部門。2009年順應著眾人對亞洲市場的期待,來到了香港佳士得。而就在此時,Lorraine結識了未來的夫婿-愛德華馬凌(Edouard Malingue)。
愛德華雖然頂著巴黎專營印象派、現代畫派的老牌畫廊主-丹尼爾馬凌 (Daniel Malingue)第二代接班人的光環,但當時仍以藝術顧問的個人身分活躍於倫敦收藏圈。愛德華馬凌在造訪香港數次後,認定香港未來的潛力無窮,進而想要在香港落地推動當代藝術。延續著父親在巴黎畫廊的經驗與人脈,加上Lorraine這位得力軍師的助陣,讓2010年成立的馬凌畫廊底盤穩固了不少。
馬凌畫廊雖為新進畫廊之姿現身香港,展覽實力已能媲美國際美術館。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便是去年一場與台灣寒舍合作堪稱台灣歷來最大型的畢卡索展售會。這場在寒舍艾美酒店舉辦為期僅僅5天的展覽,展售的畢卡索作品有21組(共42 件),總值8,000萬美元(約台幣24億元),在質量上都是民間畫廊展覽的新紀錄,也是台灣首次有歐洲名私人畫廊來台的展售會,引起收藏界不小的震憾。
有別於同時間一窩蜂湧進香港的西方畫廊的分店經營模式,僅僅只是將同樣的作品換個國家展出、宣傳,馬凌畫廊將自己定位為亞洲的畫廊,並主張為藏家的品味與喜好量身規劃並建立起他們的收藏。「每個人的收藏會隨著時間有所變化,所以一個專業的畫廊與藏家建立貼身的關係是必要的,也因此畫廊與藏家才能攜手走得長久。」Lorraine說道。「我們推薦的作品都是在考慮到藏家的個性與喜好才決定的。如果買賣作品只是為了讓對方再轉手高價賣出,這樣收藏就沒有意思了。」
翻開馬凌畫廊的展歷,還發現了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用心的推動。特別是近期展出的王之博、袁遠到劉唯艱,在他們的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獨特語彙與大時代的氛圍讓人格外關注。Lorraine說,其實這些藝術家的作品看似安靜,但其中的感情是非常起伏、不平衡的。「馬凌畫廊在挑選合作藝術家所注重的不僅是繪畫的技巧,還有藝術家本身的思考。」Lorraine認為,每個藝術家就像是一個哲學家,他們的思路清晰,清楚自己要傳達的訊息,且經過反覆深思熟慮,即便繪畫的對象是一件日常的生活風景,仍能深深打動人心。
經營一間國際畫廊和在國際拍賣公司裡服務,這兩者間有何不同? 即將成為準媽媽的Lorraine認為,經營一個畫廊就像是將一個小孩拉拔長大,這一路上可以看出畫廊的變化與成長的軌跡,即便現在的付出不一定會馬上有所回報,但是過了一、兩年,差別就會很明顯。不像是拍賣會就像是一個單一事件的完結,拍賣過後大家都會期待下一場拍賣,而不會再回頭看。畫廊中所有的付出都是會被記錄起來的。
最讓Lorraine感動的是,在一檔又一檔的藝術博覽會會場中遇到的客人,即便是從來不曾見過面,但當他們一聽到馬凌畫廊,都會接著說:「哦!我知道你們畫廊!我知道你們展過哪些藝術家!」這讓Lorraine發現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對未來甚至是對整個藝術界都是有影響的。 「當你的努力被別人注意到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Lorraine笑著說。
在同一間畫廊裡讓印象派、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作品共存的馬凌畫廊,透露在新的一年裡,除了繼續展出亞洲藝術新銳的作品,此外還將會呈現法國、土耳其、古巴籍的藝術家個展。馬凌畫廊的宗旨不只是古典大師作品的傳承,還將中國藝術家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放在同一條線上檢視,不但展現出一個畫廊在時空與空間的極大廣度視野,也讓人感受到畫廊業者對收藏家的尊重與專業的態度。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看盡美麗寶島 南港101上演定目劇

【文/黃傑妮】
以前的南港101,是台北最常舉辦演唱會的場地之一,現在它搖身一變,成了南港101文創會館。轉型,提供一個讓全世界認識台灣的平台。
睽違多年後,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之下,收到南港101文創會館全新開幕的邀請函,對「定目劇」這樣的新形態演出,感到萬分的好奇,一探究竟的念頭愈發強大。入場後服務人員親切帶位,並送上一人一份的高級茶組,原來在這裡還有邊喝茶吃蜜餞、邊看表演這麼貼心的設計,陣陣的茶香為演出展開了序幕。
舞台左右兩側的大鼓氣勢凌人,整個名為「藝想台灣」的定目劇就從這蓬勃的鼓聲開始, 整場90分鐘的演出共分成四大劇碼,包括「舞神將」、「南港大夜市」、「舞力全開」、「原舞曲」,將台灣文化濃縮在這緊湊的表演之中,讓觀眾目不暇給並隨著表演者的情緒高低起伏,歡笑聲和掌聲不斷,這是一次震撼的體驗,也是決定要將這份感動與大家分享的契機。

舞神將中的官將首與八家將


時至今日共欣賞過3次表演,一次比一次更能體會表演者的進步與創作者的用心,企宣經理戴家雯說:「希望能突破過往劇場的侷限性,表演過程中企圖讓所有觀眾都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用演出包覆所有觀眾,從四面八方都可能出現的表演,讓觀眾在不同觀賞過程中不時產生驚喜感和期待感。」而技術總監劉士毅這樣說著:「為了更好的舞台呈現,每天都得排練,以及沒日沒夜的道具服裝製作。」
導演韓秉融也做出最真實的告白:「我這一生都在為了此時此刻做準備!」南港101文創會館能有效利用時間準備出令人拍案的定目劇,是凝聚來自各界的力量,導演和技術總監,本就是具有高深底子的表演藝術者,加上會館企宣團隊對藝術的熱情推廣,才能有完全不同於以往風貌的華麗呈現。

火辣的舞者讓現場觀眾感受正宗台式性感


「舞神將」是將深深烙印在每個台灣人心中的官將首、八家將,從舞台一路表演到觀眾席走道上,觀者彷佛置身於廟會前,近距離地觀賞他們生動的演出,似乎連表演者的呼吸聲都能感受的到。演出者個個身懷絕技,身段優美,讓八家將的強硬中帶著些許柔軟;而別於其他常見的八家將服飾,整體的服裝設計邀請到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康延齡,透過他的作品讓整個劇目更加時尚炫目;「南港大夜市」將台灣夜市最豐富的基層文化搬上舞台,五花八門的特技全在夜市中亮相,包括水晶球表演、鋼管舞、跳圈圈、打擊樂等。火辣的鋼管女郎搭配絢麗燈光,與觀眾近距離的互動與接觸,讓現場觀眾感受正宗台式性感。

舞力全開展現多文化的融合


「舞力全開」的靈感則來自於文化的融合,屬於海島的台灣,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高,宛若文化大熔爐。本段劇目以流行文化為背景,無論是歐美的街頭嘻哈文化、B-BOX、芭蕾舞,或是流行音樂之王Michael Jackson,台灣年輕人總能詮釋得青出於藍。壓軸的舞蹈演出,還特別融入幻彩炫目的冷光秀。劇目中的LED服飾,皆由技術總監劉士毅設計制作。而在華麗奪目的背後,每天都得重複修復的動作,為了完美「斤斤計較」反而成為基本功,每個細節都不能放過。
「原舞曲」述說台灣在地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原住民的歌舞和服飾,以奔放的鼓藝和宏亮的歌聲,對大自然的崇敬及歌頌著愛情,無論觀眾來自何方,都能對台灣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有迅速的了解。開場是由一對原住民情侶以綢吊的高難度演出,歌頌著愛情的偉大。最後舞者們邀請現場觀眾一同跳著豐收舞,不僅帶出節目尾聲的最高潮,更讓觀眾從一開始嚴肅的廟宇文化,回歸到人間的歡樂氣氛,最後都能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記得當初被邀請上台同歡之時,那歡愉的氣氛,真的可以讓心情舒暢好久好久。

原舞曲讓觀眾對台灣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有迅速的了解


「藝想台灣」整整90分鐘的節目當中,不只是綢吊、吊鋼絲的飛簷走壁、高難度的舞蹈技巧,更重要的是深植的台灣人文關懷。如此完整的劇目,從導演、編劇、開試鏡到服裝制作,前後居然只有3個星期的準備時間,不由得嘆為觀止。在與導演接觸的過程中,他不斷強調這樣一個平均只有23歲的表演團隊,是因為每位表演者都有從小習武、學舞蹈的硬底子功力,他們用了10年、20年的時間準備著,累積至今才有今天舞台上的表演,所以說畢生都為了此時此刻的演出一點也不為過。
大型展演,是最耗費整個團隊心力的活動,卻也多少點出台灣文創園區未來的趨勢,集結音樂、藝術、舞蹈、燈光的演出,期盼更多人用行動為「藝想台灣」站穩腳步,成為另一種富含台灣本土元素的創意空間。

南港大夜市展現濃烈地方本土活力


最後必須要大聲說出,這樣旨在傳達台灣文化,並以台灣文化演變作為節目主軸不僅非常少見,而且用定目劇方式將「廟宇文化」、「夜市文化」、「流行文化」、「原住民文化」朔造成台灣式的百老匯演出,如此耗費龐大的人力與精神的藝術演出,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相信他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DATA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晚19:30開館、20:30開演、22:00閉館
場館位置: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72號支口右轉
電話訂位:(02)2788-7070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3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寶福得神鬼奇航 從船務事業航向拍賣行(上)

【文/林亞偉】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而今成長力道最為強勁的地區之一,就是印尼領銜的東南亞諸國。達2億5千萬人口的印尼,在亞洲的人口基數,僅次於中國的13億與印度的12億人口,如今印尼爆發的強勁成長力道,使得以印尼藝術家為首的東南亞藝術市場,愈來愈受關注。而寶福得拍賣(BOROBUDUR Auction),也在成立的七年內,迅速搶占東南亞最大的拍賣公司地位。
1月25日中午的新加坡國敦河畔大飯店(Grand Copthorne Waterfront Hotel),二樓的宴會廳,是一桌一桌的收藏家客人,三五成群,開心的在這兒用餐,準備在下午開槌的拍賣會一展身手。宴請參與拍賣會的客人在拍前用餐,是寶福得拍賣會的傳統,不論之後的拍賣會裡有沒有舉牌,拍賣公司都歡迎對藝術收藏有興趣的潛在買家,感受寶福得營造的拍場氣氛,就像是多年好友一塊賞析藝術的喜悅。一位從台灣來到新加坡參加拍賣的王姓收藏家就說,寶福得的拍場氣氛很好,專家不僅能提供客人藝術品的詳盡資訊,大家更都能成為知交好友,這是寶福得與其它拍賣公司相比的最大特色之一。
立足東南亞 鎖定新加坡

寶福得創辦人John Andreas(左),與亞太區代表蘇芸加,在奈良美智作品《迷你泡芙》旁合影。(攝影/林亞偉)

憑藉東南亞收藏家的收藏實力,寶福得雖然是只活躍於新加坡、印尼的拍賣公司,規模無法與香港的兩大國際拍賣公司相比,也落後於北京、台北的大拍賣公司,卻能在拍場創下藝術家的成交新高。例如,印尼抽象藝術家的前輩大師阿凡迪(Affandi),其拍場最高價即於2012年寶福得春拍所創,《樹下市集》(Food Stall under the Banyan Tree)一作,以120萬星幣(約合93萬5千美元)落槌創下藝術家紀錄;以及台灣雕塑明星李真,《大士騎龍》一作,於2009年寶福得春拍以43萬星幣(約合31萬美元)落槌,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從印尼藝術家阿凡迪到台灣藝術家李真,都在新加坡拍場創下紀錄,代表當地收藏群對本土乃至亞洲其他區域藝術品的強大購買力。
從拍前的預展,再到拍賣現場,可明顯感受新加坡地處東南亞經濟中心的集客力。ASEAN(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已經成為東協五國的代名詞,也是全球股市對東南亞五國的代稱,這五國的股市在2012年表現亮眼,2013年在強勁的經濟成長帶動下,不可小視。IMF(國際貨幣基金會)預測今年印尼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6.3%,泰國為6%,馬來西亞為4.7%,菲律賓為4.8%,越南為5.9%,這些數據傲視全球其他國家。寶福得選擇位處東南亞交通要津的新加坡設立拍場,同樣也著眼於新加坡經濟中心的群聚效應,加上完善的法律規章,足以保障買賣雙方與拍賣公司,使得新加坡成為印尼華僑John Andreas,擇定的寶福得主要拍場。
的確,寶福得拍賣預展與現場,可以見到東南亞各國不同的民族穿插其中,從英文、普通話、福建話、台語到潮州話,再到馬來語,都能在各自的人群裡聽到,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亞洲平台。在佳士得與蘇富比決定選擇香港為亞洲平台後,即陸續撤出新加坡拍場,這也使2005年於印尼雅加達成立的寶福得,在2006年進入新加坡設立拍場後,憑藉創辦人John的商場人脈與經營實力,迅速填補兩大拍賣公司出走後的真空,奠定東南亞第一大拍賣公司的基礎。但跨入拍賣公司經營,卻是John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藏家起步 親自下海操持

拍賣現場的競標台,代表不同區域的接線專家,使用不同的語言服務客戶。螢幕上為菲律賓藝術家溫杜拉(Ronald Ventura)2009年作品《Mother’s Mark》成交價為7萬8千星幣(約合6.3萬美元)(攝影/林亞偉)

原來,經營家族船務事業的John,因緣際會下成為印尼老油畫的大收藏家。在1998年印尼的排華風暴,社會動亂之際,當時華人家家戶戶居安思危,人們都謹慎小心輪值守街,John也不例外,他在守街時巧遇擔任藝術經紀的友人,在那個動盪之際開始買進第一件藝術品,之後透過仲介,透過拍賣會,大量買入印尼老油畫。他就像初入藝術市場,一下子就怦然心動地收藏新人,不假思索地一批批、每次幾十張幾十張買入。而買入作品之後,就像所有收藏家的必經路程,他開始挑畫掛在家裡。而透過自身的掛畫、換畫再掛畫的過程,John發現,他所擁有的一位藝術家近三十張作品裡,自己真正最喜歡,也最合適掛在家裡的也只有其中的兩張。「我買了,後來覺得不合適,就想拿回拍賣公司賣。」他這樣回憶。
但這個想念,卻沒能真正付諸實行。「他們就像打乒乓球,推來推去,感覺很不好。」John再舉例,有的拍賣行在一些經營的小細節上,當時讓他覺得很沒道理。例如他委託拍賣十張畫作,應該可以拿十本圖錄廣發好友或是潛在買家,為作品宣傳,但拍賣行堅持只給他一本。「他們給我的感覺是,給你一本就夠了!這種感覺很不好。」經營事業,總是善於體察客戶的John這樣說。於是,經營船務事業的他決定親自下海成立拍賣公司。取名「BOROBUDUR」,取自印尼最著名的佛教聖地婆羅浮屠(BOROBUDUR)之名。
寶福得2005年成立,最初就以拍賣公司老闆的自身老油畫收藏為拍品主要來源,接著一步步擴大規模。最初的2005年,僅於雅加達成立拍場,在2006年將主力拍場設於新加坡。成立之初,恰是中國當代藝術逐步加溫,因此John力邀在台北藝術圈工作的蘇芸加(Sophie Su)加入寶福得擔任亞太區代表,負責中國當代、台灣當代到日韓當代的徵件事宜,而John本人則負責東南亞藝術的徵件工作。寶福得團隊,就靠著老闆John與蘇芸加這兩大支柱,逐步撐起拍場規模。
※延伸閱讀:
寶福得神鬼奇航 從船務事業航向拍賣行(下)
【《典藏投資》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