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亞偉】
5月25日的佳士得夜場人潮爆滿,滿場的人氣,預告本場拍賣的成功。從趙無極、常玉到岳敏君等藝術家作品皆拍出好成績。
5月底落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總共拍得32億港元,其中「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項目的4場拍賣,總成交率達81%,共創下7億5415萬港元的總成交金額,占香港佳士得春拍總成績的近四分之一強。佳士得在亞洲現當代藝術的拍賣成績依然穩居業界龍頭,就是其近幾年整合亞洲跨區藝術品形成的亞洲平台,如今逐步收割的成果。
與去年同期相比,去年佳士得「亞洲現當代藝術」春拍,共創下6億5771萬港元的成績,去年春拍的拍品總件數為556件;到了今春,拍品總件數更躍升達776件,是佳士得有史以來最多件的亞洲現當代藝術拍品,而拍賣總金額也較去年同期成長14.7%!大幅增加的拍品件數與成長金額,絲毫無懼大環境經濟不景氣的陰霾,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香港拍賣市場,佳士得怎麼辦到的?
張丁元:往成熟市場走!
新設「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
先看檯面上的創新。今年春拍,佳士得繼2008年春拍首創亞洲拍賣界的夜場拍賣後,又獨立新增一場「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於是,佳士得的「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項目,而今旗下共有4場拍場—「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與「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
為了展現最佳的展示效果,常玉《簾前雙姝》的畫作牆板,從白色換成黑色,也調整了環境、燈光,搭配畫作本身的油彩效果,讓人們在不同距離與角度,能有不同的顏色氛圍感受。
新增專場的思維,是佳士得這幾年醞釀的成果。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國際董事張丁元指出:「亞洲市場是全球崛起最快速的市場,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步步往成熟市場走,就像紐約與倫敦,而我們仔細分析其中有哪些模式,是亞洲市場在拓展中可能必須走到的。例如夜場,我們在2008年春拍於亞洲首創,也是依循這樣的思維,而且一推出,我們就堅持辦下去。於是我們準備很久,決定推出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最初的初衷之一,是為新進收藏家著想。當新跨入收藏領域的藏家,喜愛大師名家作品,卻因作品過於價昂而望之卻步怎麼辦?這些藏家如果才剛燃起的熱情因為購藏不到而離開收藏圈,是非常可惜的。於是,大師名家的紙上作品,因價位較易入手,也就成為吸引新買家的誘因。當佳士得公布「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的拍品內容,從趙無極、朱德群、丁衍庸、丁雄泉、常玉、陳澄波、勒邁耶、林玉山、席德進……,無數知名藝術家的水墨、水彩、版畫、紙上作品,以極低的估價出現時,不僅新進藏家意動,就連資深藏家到藝術經紀人都非常心動。一位經紀人就感嘆,這麼好的估價,買到就是撿到漏,但一定買不到!例如,1幅低估價30萬港元的朱德群《無題》,以水粉、油彩創作,成交價50萬港元;低估價5萬5千港元的丁雄泉壓克力紙本《藍色小貓》,成交價15萬港元;低估價13萬港元,丁衍庸《鍾馗像》,成交價43萬港元;低估價5萬港元,陳澄波的鉛筆淡彩紙本《臥姿裸女–32.1.(38)》,成交價50萬港元!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的95件拍品,拍出92%的件數成交率,成交金額為1927萬港元,成交金額雖然無法與一幅趙無極經典油畫相比,但佳士得希望透過徵集大師的素描手稿、版畫、創作草圖、水彩、水墨等作品,為藏家開拓更寬廣的收藏領域。
紙上作品
分享藝術品的多元價值
隨著亞洲市場的崛起擴大,張丁元希望分享藝術品更加多元的價值,讓亞洲藏家也接受紙上作品的價值。「其實紙上作品在西方很成熟。它有幾大概念,一是手稿的價值,是表達藝術家第一個靈感、第一個形式的載體;第二,是紙上作品在媒材的特殊,而更能看出繪畫的張力,在線條上可看出畫家的技巧甚至於繪畫習慣的判斷,因為紙上的每一筆,不管你是勾勒,是用力刻畫,呈現的都是未經修飾的;第三,傳達了作品本身的創作價值,在於精采度與內涵,非關媒材。」例如,日本浮世繪的版畫,其幾世紀前的版畫,不曉得迄今印多少版本了,但最原初的版畫版本,市價可達逾百萬美元,也遑論西方藝術大師的紙上作品,從米開朗基羅、畢卡索到馬諦斯,都有數百萬美元的價格。
那麼,當張大千、李可染、傅抱石與齊白石的水墨創作,已然成為全球最頂尖與最價昂的藝術品之一,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的頂尖大師,他們的創作素描與其他紙上作品,未來的價值是否也同樣值得期待?
於是經過逾兩年的準備,今春佳士得一舉推出「亞洲二十世紀藝術特別專場」,為收藏家徵集更多可選擇的藝術選項,而且,深具潛力。
布展、論壇
水準超越國際頂尖畫廊
在香港佳士得展覽現場,還可見到佳士得與三星合作,透過其最新的HD高畫質電視,播放各部門專家的訪談與藝術導覽。
除了特別場的創新,佳士得同樣在展覽與教育著力。今年春拍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同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藏家因著地利之便,只要腳力夠,可以同步欣賞全球頂尖畫廊與佳士得的拍品。也因此,佳士得的展覽水準,其實也是與國際頂尖畫廊逐年競爭。今年的佳士得展場,藏家譚精忠是室內設計公司負責人,他以專業的眼光,發現佳士得依不同作品的色彩表現,居然安裝達4種不同的燈具,力求呈現作品的最佳效果,讓他大為驚嘆與佩服。對於燈具的投射安排與總成本,張丁元笑說:「這是秘密。」
再例如,此次佳士得夜場奪魁的常玉《簾前雙姝》一作,畫作後是黑色背板,透過類似拱門的布展,以及專業燈光的投射設計,將燈光打在《簾前雙姝》油畫上,畫作本身具備的油彩反射,營造出不同距離觀看,不同顏色變化的微妙效果。為了讓畫作呈現最佳效果,張丁元團隊可說絞盡腦汁,原本畫作後的牆板是白色,希望營造聖潔的視覺感,但不少專家直接向張丁元反應:「黑色,一定要黑色!效果才會更好。」於是張丁元從善如流,將牆板拆下重新粉刷成黑色,才有如今的展場效果。每一幅畫務求最完美的視覺效果,無怪乎都有藏家抱怨,買回家掛的作品,怎麼效果跟在香港現場看差這麼多?
而當隔鄰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除了目不暇給的藝術品,也舉辦豐富的講座、演講,佳士得也不遑多讓,春拍季期間每天的藝術壇論與作品導覽團,讓藏家得到更多的收藏知識與服務。例如5月22日下午,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VIP日同一天下午舉行的論壇,依舊吸引許多藏家與會。這場論壇的主題為「鑑古知今:二十一世紀藝術收藏」,邀來的4位與談人,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包括:佛朗索瓦.皮諾基金會格拉西宮美術館館長Martin Bethenod、東京森美術館首席策展人片岡真實、中國龍美術館執行館長黃劍,以及南京四方美術館創始人陸尋,分享對當前收藏的看法。張丁元就說,這4家美術館都非常年輕,但都有一個共同標準:以世界舞台為基礎,而不單單僅建構於一個地域的收藏,但他們收藏與看待作品的角度則各有觀點,讓藏家聽眾深有啟發。
致勝關鍵
廣徵亞洲各區域優秀作品
而從特別專場的新創,到布展、論壇的持續投注資源,佳士得春拍領先群倫的最重要關鍵,則是拍品內容。徵件的成功,是最大程度影響拍賣結果的原因。透過這些年亞洲平台的逐步完善,佳士得在面臨北京拍賣行快速的崛起競爭,以及香港同行的虎視耽耽下,亞洲平台下的徵件與呈現,已然成為最大的抗衡武器。
例如,一面展牆上同時呈現山水風景主題的作品,就能同時看到中國、日韓、東南地等地的藝術創作。在預展時,張丁元與一位新藏家有這樣的對談。新藏家問:「這麼多作品,要怎麼買畫?」張丁元說:「可以看到一些竅門,但最主要是作品要好,但價格你自己判斷。」張丁元指著牆面上的4幅作品,「中國、日本、韓國、印尼,這4件作品你覺得那件好?」這位藏家選了印尼的作品,但卻話鋒一轉:「中國有13億人口,我覺得中國畫家最有市場前景。」
透過這樣的展示與比較,每位藏家,其實心目中都會有自己對未來的價值判斷。因此,在佳士得的亞洲平台策略下,各區域的優秀作品彙集一處比拚,真正的爭奇鬥妍,換句話說,各區域不同作品源源不絕地進入拍場,也同時分散了徵件風險,也吸引了愈來愈多不同區域的新藏家,一步步形成正循環。也因此,除了市場當下熱門的名家之作,許多佳士得預展現場上的作品,或許會是其他拍賣場無法看到的作品,這也逐步積累成佳士得領先的競爭優勢。如今,張丁元不無自豪地表示,從美術館到畫廊專業經理人,許多人都從佳士得展覽中尋找未來策展的構想與可能合作的藝術家。
在亞洲平台的大架構下,核心的徵件策略輔以對展覽品質的嚴格要求,以及對作品跨亞洲與西方美學對話的論述能力,積累而成佳士得迄今領先業界的核心競爭力。就在這樣的競爭力下,吸引了好作品與好藏家,今年春拍創下了7億5415萬港元的總成交金額。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的精采落槌時段。
※延伸閱讀:
穩踞業界龍頭 佳士得怎麼辦到的?(下)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