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怡孜】
翻開現在活躍於藝壇的台灣藝術家展歷,幾乎每一位都曾經在伊通公園展出過,而這當初由莊普、陳慧嶠、劉慶堂所創立的藝術展出與交流空間,就要迎接它的第25年!
伊通公園的核心人物,左起劉慶堂、賴純純、莊普與陳慧嶠。
伊通公園不是畫廊、不是美術館、也不是非營利的藝術基金會,但是每一位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的人,時不時都要來這裡看看展覽,與主持人劉慶堂或陳慧嶠聊聊,或許,還會不經意遇到藝術家或藝評人。來這裡看展覽,總要在一樓入口處牆面的壁龕讀一下展名,走上狹窄陡峭的樓梯,停駐二樓的小小空間看點作品,再往上走到三樓主展區,就像先是聆聽一首歌的序曲,然後再進入主旋律,拼出展覽的全貌,接著繞進隔壁櫃檯區,再看幾件作品,翻翻展出資料,即是完美的尾聲。
25年來的堅持
由幾位對當代藝術有著共同理想的成員,創立於1988年的伊通公園,舉辦過無數當代且具實驗性的藝術展覽,累積了豐富的重要文獻,已經成為台灣藝壇的重要一環。這裡不僅是許多藝術家展露鋒芒的平台,更是來自海外的藝術圈人士必訪之地。一個沒有財力作後盾,又不太能營利的藝術展演空間,走過25年,是一個奇蹟,也是經營者堅持不懈的成果。伊通空間的存在,是台灣文化界的驕傲。
黎志文《之間》.花崗岩、玄武岩.2012。
伊通公園除了作為當代藝術的展演場所,也經常透過正式的座談或非正式的聚會,論述關於藝術的種種。隨著歲月流轉,許多當初經常在伊通聚會的藝術界人士各擁一片天,或許仍心繫於此,卻無暇經常造訪,也就逐漸散了。約莫從2008年開始,劉慶堂有心延續伊通公園成立之初的討論風氣,遂以各種名義邀請藝術家與同好來到展覽空間之外的二樓,他張羅菜餚,下午泡茶、晚上飲酒,讓大家自在地討論、激盪關於藝術的各種想法,每個月更有固定的「三三會」。如此的交流與互相啟發,使藝術的涵養,自然地滲透到空間裡面,讓二樓的伊通生活空間,嚴然成為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藝術沙龍。
五行概念 25位藝術家共襄盛舉
由王嘉驥與林賢俊的概念發想,伊通生活空間在2012年尾聲推出「水火木金土—雕塑五行廿五人聯展」,也是伊通生活空間,正式對外的第一次展出。呼應伊通邁入25週年,此次跨年大展邀請到25位藝術家共襄盛舉,包括夏陽、楊元太、林良材、董振平、黃銘哲、黎志文、蔡根、薩璨如、賴純純、姚克洪、蕭長正、楊柏林、徐永旭、陳正勳、林文海、梁平正、林鴻文、余連春、拉黑子、李真、甘丹、羅得華、張乃文、王志文與蔡宗隆,從資深到中青輩,幾乎是台灣雕塑界的一場巡禮。
薩璨如《幽蘭》.白大理石.2012。
最能融入生活空間,與居家環境產生對話的藝術形式,莫過於雕塑。然而在台灣,過去十幾年來關於雕塑的語彙和表現,相對缺乏討論,正如王嘉驥在展覽理念概述中所言:「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公共藝術』成為台灣雕塑家重要的生活與工作平台。反諷的是,台灣當代藝術對於『雕塑』作為純粹創作的探討,反而就此停滯。追問與探索『雕塑』本質及其議題的策畫展,也久已不見。」以此為出發點,伊通鎖定25位在雕塑創作上有所成的藝術家,每人提出3件作品,在伊通生活空間以一個月一檔的方式,連續3個月展出,盼望為伊通生活空間開啟與大眾更廣泛的對話,也期待在各式以文創或藝術衍生性商品為名的公仔泛濫的當下,重啟大家對純粹雕塑藝術的關注。
為了這此展覽,劉慶堂和王嘉驥拜訪了多位藝術家的工作室,劉慶堂說:「和這些人都是老朋友了,有些人很多年沒見面,藉這個機會一一拜訪,那感覺還是很溫馨。」而幾位旅居海外的藝術家也依約完成作品,越洋寄到伊通。連續3個梯次的第一檔展覽於2012年12月29日晚間舉行開幕酒會。此次展覽獲得專營威士忌的台灣愛丁頓寰盛洋酒贊助,劉慶堂笑言:「雕塑家大多比較粗獷、很有型,而且以男性居多,配威士忌剛剛好!」
本次展名「水火木金土—雕塑五行廿五人聯展」發想自中國傳統中的「五行」概念,一方面是向台灣早年成立於1975年的「五行雕塑小集」團體致意,一方面也從《尚書》〈洪範〉篇中,取其天地秩序之意。王嘉驥進一步依據雕塑的媒材特質,以五行為喻。因此,具有流動特質的「水」,用以指涉玻璃/琉璃或塑化類的材質;「火」代表需經過高溫燒製的陶與瓷;「木」即指木雕;「金」則指涉各式金屬材質;而「土」則對應於土中之石礦。
因應伊通生活空間的場地限制,同時切合經營者提倡生活美學的宗旨,「水火木金土」展出作品以45×45×45公分為體積上限,都是出自在雕塑創作上鑽研多年、相當成熟的創作者之手,濃縮藝術家對形體、風格及精神內涵的哲思與理念,延續伊通公園重視藝術家創作純粹性的傳統。在新舊年度交替之際,且讓我們順著台北伊通街那狹小的樓梯上行,推開伊通生活空間的門,感受對藝術執著不變的熱情。我們的生活空間裡,值得有一件純粹美好的藝術品。
【《典藏投資》2012年1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