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
系列:Island 201
定價/頁數:$280/288頁
出版日期:102/06/26
類別:成功/創業/行銷
作者簡介:
李文龍,創業創新學權威。
創業失敗是常態,成功是變態。創業不僅是一門學問,更要加入創新元素才能成功超越。二十五年創業輔導實戰經驗,十年的創新思維研究與訓練,是李文龍引領國內創業創新限界突破的新紀元。
1955年出生,政大畢業,美國企管碩士。曾任上通廣告公司市場調查部經理、台灣柯達公司行銷推廣部經理、郭元益食品副總經理、元祖食品總經理、貝立茲國際語文機構台灣區總經理,目前為理得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創新限界突破訓練創辦人。
著作:《秒殺創意──Know Why困境不敗》、《開一家大排長龍的店》、《1次開店就成功》、《開店智慧王》、《創業智慧王》、《如何開一家輕鬆又賺錢的兒童美語補習班》、《如何開一家輕鬆又賺錢的咖啡店》、《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隱形金庫》、《開店賺錢樂翻天》等等,以及各行各業開店成功經營研究報告及著作數十種。
內容簡介:
創業這條路,做對就發達,做錯就死掉。
翻轉你的人生,展開創業事業版圖!
所有你大腦中的龐雜創業構想,全部化整為零,清楚列出創業的28個「O×關鍵」題!
阿原(阿原肥皂創辦人江榮原)、周品均(東京著衣品牌總監)、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Mr.6(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 口碑推薦!
每個創業開店成功者,都有一個特質:叛逆且天生反骨。
不顛覆傳統、偏離常態,就無法挑動人心,
這個年代,唯變態者倖存。
想要創業成功,若沒走在別人前面,就是落後。
創新變態的時代,挑戰創業的黃金鐵則!
28個「O×關鍵」!
*為什麼有些商品平凡無奇,卻在一夕之間爆紅?
*為什麼店家位處偏遠,消費者仍瘋狂排隊等待?
*為什麼明明店家不提供座位,仍有人慕名而去、寧願站著吃飯?
*為什麼MSN Messenger、Nokia、My space的市場龍頭位置被搶走?
*為什麼標榜著「全世界最爛的旅館」,反而吸引許多背包客上門?
*大批遊客湧入台灣老街,難道只是為了地方名產、小吃而去?
*百貨公司週年慶祭出各項優惠、打折活動,可是消費者卻不再買單?
作者李文龍,他以本土角度出發,綜合十多年鑽研創業商機市場、行銷策略定位的經驗,提出了異類變態思考商機,小資創業新思維!他發現創業家的產品暢銷和爆紅大賣的關鍵,就在於新的創業家敢於反差,顛覆傳統思考邏輯。我們必須把舊的思維清掉、完全放棄自以為對的思考方式去創新。因此,新創業家必須勇於創新行銷、定位產品、品牌傳播,祕訣就在於打造28個「O×關鍵」:改正大腦中錯誤的創業思維(×),更正成為全新的創業思考(○)!
滿足顧客需求VS. 建立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增加競爭力的傳統思維,大都是「加法」,新的思維方法則是「減法」。
拋棄舊有思維邏輯
在我的「核心競爭力激發訓練」課程中,一開場我總會問學員:「創業家做生意一定要盡量滿足客人,請問這句話對不對?」在課堂中大部分的學員都會回答:「對的,顧客至上,我們當然要盡量滿足顧客啊,尤其是服務業。」
接下去我就會再問:「請問你們有沒有到過一間店,老闆、老闆娘一副臭臉,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但是生意卻很好。有沒有?」學員的回答是:「有的。」
再來我又問:「請問有沒有去過一個店裡,碗盤、筷子堆得滿桌沒人收拾,客人來了,要自己收拾碗筷,甚至得自己擦桌子,但是卻一樣生意興隆的呢?」答案也是:「有的。」
再問:「請問有沒有看過或聽過,去一家店買東西,卻要排隊一小時、甚至兩三個小時才買得到,而排隊的人愈多,愈有人要排的呢?」答案也是:「有的。」
「蘋果的iPhone上市時,不也是讓很多蘋果迷等候很久,而且要漏夜排隊嗎?同樣的,網路上也一樣,我們也常聽說,連網路訂購都要等個三個月,甚至還有長達半年的呢!那麼,所有教顧客管理的老師或教科書不是都告訴我們,要盡量滿足客人嗎?為什麼要讓客人排那麼久的隊,而且愈有人排隊,客人愈是捨不得走開呢?原因出在哪裡呢?我開玩笑的說:是客人『賤』嗎?」全場哈哈大笑。
然後我再問:「台北西門町的阿宗麵線大家去過沒?去阿宗麵線是怎麼吃的呢?你去吃麵線時,服務員會很客氣地招呼你說『歡迎光臨』嗎?吃完後會跟你說『謝謝光臨』嗎?還有,你是怎麼吃麵線的呢?站著吃,還是坐在座位上吃呢?夏天吃的時候有冷氣吹嗎?如果這些服務都沒有,那麼,為什麼它的生意還是那麼好呢?」
另外我又問:「所有傳授創業開店的老師或教科書,都教我們開店一定要選擇好的地點(location),但是各位有沒有去過或看過一間店位處偏僻的巷內,但生意興隆的呢?有沒有去過山中小店,要開車繞來繞去才能找到,好不容易到達了卻又發現,位於這麼偏僻的地方竟然生意還非常興隆呢?」
學員的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
※延伸閱讀: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二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三
‧《成功要變態──為什麼90%創業會失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全民英檢
http://www.jeda.com.tw/ 職達外語為大台南地區最具規模的成人美日語中心,提供英文會話、全民英檢、多益、TOEIC、日文檢定、商用英文、托福、MLA階段目標學習法、翻譯、教育訓練、企業語言訓練等專業語言服務。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劉太乃/春拍後
【撰文╱劉太乃】
香港、北京的春季拍賣會大致都已結束,成績比市場預期的要好許多,幾家大型拍賣公司總成交額都達到預期,甚至超過原先預估高標。香港佳士得西畫高達7億總成交額,是最接近2008年市場最高峰的一次。其他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成交率都達95%,總成交金額1,010,897,500港元,是香港佳士得史上書畫拍賣第二次超過10億港元(上次是在2011年春拍,共拍得10.93億港元)。另外,5月27日香港蘇富比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更拍得3.3億港元,可見香港春季拍賣市場的熾炎熱度。
北京春拍維持著香港拍賣的熱度,幾家大型拍賣公司都拍出佳績。保利的八週年春拍總成交金額28.3億人民幣、匡時總成交金額14億人民幣、翰海總成交8.2 億人民幣;再加上上月先行拍賣的嘉德總成交金額21億人民幣。北京春拍場子可說是熱鬧滾滾,不受目前經濟大環境混沌不清影響,幾件高價拍品都拍出天價行情跌破了大家的眼鏡,拉出一波的市場高峰,尤其是以中國內地為主的書畫市場,更見漲勢。
雖然藝術品拍賣市場表現超出外界預期,但眼前全球經濟局勢卻又出現詭譎多變的氣氛,尤其在美國聯準會發表將對QE3縮減的消息後,全球金融更陷入了動盪,亞洲和新興國家的股票市場都受到大幅衝擊,許多人對未來經濟抱持著悲觀的心理,擔心的程度2008年金融危機再現。尤其中國國家審計局說,我國地方債高達3.85萬億人民幣(實際的金額可能更多),地方債的問題困擾著中國,如果處理不好,中國可能將上演次貸金融危機,將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經濟難題。所以專家們解讀,新一輪的金融風暴可能會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或是鄰近中國的香港。因為香港的股票、房地產都來到了歷史的高點;而中國除了地方債外,還有短期銀行拆款和流動性和國企等種種問題,都可能對往後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因此專家學者都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持謹慎保留態度。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香港、北京的春季拍賣會大致都已結束,成績比市場預期的要好許多,幾家大型拍賣公司總成交額都達到預期,甚至超過原先預估高標。香港佳士得西畫高達7億總成交額,是最接近2008年市場最高峰的一次。其他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成交率都達95%,總成交金額1,010,897,500港元,是香港佳士得史上書畫拍賣第二次超過10億港元(上次是在2011年春拍,共拍得10.93億港元)。另外,5月27日香港蘇富比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更拍得3.3億港元,可見香港春季拍賣市場的熾炎熱度。
北京春拍維持著香港拍賣的熱度,幾家大型拍賣公司都拍出佳績。保利的八週年春拍總成交金額28.3億人民幣、匡時總成交金額14億人民幣、翰海總成交8.2 億人民幣;再加上上月先行拍賣的嘉德總成交金額21億人民幣。北京春拍場子可說是熱鬧滾滾,不受目前經濟大環境混沌不清影響,幾件高價拍品都拍出天價行情跌破了大家的眼鏡,拉出一波的市場高峰,尤其是以中國內地為主的書畫市場,更見漲勢。
雖然藝術品拍賣市場表現超出外界預期,但眼前全球經濟局勢卻又出現詭譎多變的氣氛,尤其在美國聯準會發表將對QE3縮減的消息後,全球金融更陷入了動盪,亞洲和新興國家的股票市場都受到大幅衝擊,許多人對未來經濟抱持著悲觀的心理,擔心的程度2008年金融危機再現。尤其中國國家審計局說,我國地方債高達3.85萬億人民幣(實際的金額可能更多),地方債的問題困擾著中國,如果處理不好,中國可能將上演次貸金融危機,將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經濟難題。所以專家們解讀,新一輪的金融風暴可能會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或是鄰近中國的香港。因為香港的股票、房地產都來到了歷史的高點;而中國除了地方債外,還有短期銀行拆款和流動性和國企等種種問題,都可能對往後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因此專家學者都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持謹慎保留態度。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3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巴塞爾光環加冕 Art Basel Hong Kong全球矚目(下)
【文/郭怡孜、吳亞男】
Victoria Miro與Ota Fine Arts聯手舉辦的草間彌生個展位臨近會場入口處,非常搶眼。
西方展商保守 草間彌生熱賣
本次展會,西方展商的表現略顯保守,帶來作品大多是亞洲較為熟識的成名藝術家,有的畫廊甚至帶來每位代理藝術家各一件作品,一個展位見到二十、三十位藝術家作品不足為奇。
Victoria Miro及Ota Fine Arts的聯合展位以草間彌生為主打,最後總共賣出18件作品,每件價格破百萬美元;剛加入David Zwirner的草間彌生無非是本屆展會曝光度最高的藝術家之一,在Peter Blum的展位也見到藝術家早期的軟雕塑及素描作品。沃荷是另一位曝光度極高的藝術家,來自紐約專門經營戰後大師作品的Daminique Levy Gallery賣出數件1980年代《美元符號》,價格在7萬至65萬美元不等。美國畫廊Richard Gray賣出Alexander Calder一件1960年的銅質雕塑,價格是125萬美元;Van de Weghe Fine Art則是以680萬美元賣出一幅1968年的畢卡索《Nu Couche a la Libellule》。同樣以代理交易畢卡索知名的紐約畫商Acquavella畫廊,此次原本計畫帶來的2幅畢卡索在運來香港前,已有藏家指名購藏,這2幅畢卡索皆是單價千萬美元以上的精品,可惜已然售出讓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眾無緣相見,也使得Acquavella的一幅畢卡索作品不符藏家預期。而Acquavella倒是帶來一整面牆的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作品,7件作品總定價1700萬美元,吸引從藝術家周春芽到眾多觀者前往朝聖。
柏林畫廊Arndt展出的Eko Nugroho的巨型粉紅狗雕塑《Flower Generation II,2012》非常吸睛,定價5萬4千美元,也在會展期間售予位於阿德雷德(Adelaide)的南澳博物館(South Australian Museum)。剛加入香港國際畫廊群的Lehmann Maupin則成功售出Tracey Emin的霓虹裝置《Now Love is for You》,售價為7萬5500美元。Galerie Gmurzynska在展會期間售出7件波特羅作品予多位亞洲藏家,其中有3件繪畫及4件雕塑,價格落在40萬至130萬美元。波特羅畫作這兩年強勢上漲,估計有達40%的漲幅,其中包括東南亞等地的亞洲新藏家大量加入購藏,更推波助瀾這位南美代表藝術家的聲勢。Perrotin的村上隆個展於VIP預展當晚即售完,畫廊在第二天便換了一輪作品上牆,畫廊代表Staphine Vaillant表示:「今年展出的狀況很好。我們帶來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在香港就有畫廊空間,在藝博會中對我們展出作品有興趣的藏家,都可以就近到我們的畫廊看更多作品,非常有助於達成銷售。」
展商評價更勝以往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以「巴塞爾」的品牌光環,無論在軟硬體部分,皆獲得展商一致好評。大部分展商認為,花錢參加藝術博覽會,如果硬體規畫配套好,便有「錢花得值了」的感受。而軟體所代表的藏家部分,展商認為素質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
大部分展商認為,本屆展會在規畫及動線上,明顯比以往幾屆好,視覺感受也寬敞許多。大未來林舍台北負責人林岱蔚表示:「大會的前置工作比往年更為細膩,例如展板、地毯顏色的樣品都會直接快遞到畫廊。」他特別贊許巴塞爾亞洲總監藍福洛(Magnus Renfrew)務實且謙遜的態度:「布展的第一天,他就站在入口處和每個展商打招呼,關心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最讓展商讚不絕口的是,本屆藝博會邀請的VIP素質很高,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如此觀察:「VIP的含金量高達8成以上,不只歐美藏家來得多,香港與大陸買家也顯著增加,平時不逛博覽會的台灣藏家也來了。」她還強調,組織方規畫的VIP專屬時段,參觀的人大多是潛力買家,少了大量人潮的干擾,加上因著各種因素而使得重要藏家沒有集中在第一天入場,而是分散在每一天,使得對話品質提升許多,銷售的節奏很理想。
至於今年來訪的藏家是否與往年有所不同,畫廊意見較為分歧,有些肯定今年的藏家較為國際化,有些則表示與去年差別不大。藏家屬性的判斷畢竟與各畫廊接觸到的訪客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各家畫廊不同的反應,其實也不令人意外。索卡藝術中心蕭博中表示:「我們參加藝博會不做pre-sale,在藝博會期間的作品全數賣給新藏家,例如展位上的蔡國強作品即由歐洲的基金會收藏。」展位在VIP專屬入口附近的誠品畫廊也迎接較以往更多的歐美藏家,經理張海平很肯定大會的用心,同時她也在VIP日觀察到:「德意志銀行的VIP沒有以前多。」就在整個藝博會結束的隔天,主辦方發布了UBS(瑞士銀行集團)將取代德意志銀行作為香港巴塞爾藝博主要贊助商的消息,似乎正解釋了張海平的敏銳觀察。
來自雅加達的Edwin’s Gallery本次於「亞洲視野」展區展示兩位年輕藝術家Jumaldi Alfi及Heri Dono的作品,畫廊主Edwin Rahardjo表示,巴塞爾品牌的效應吸引來全球藏家及藝術機構,大家都很願意花時間去理解來自不同地區的文化,「巴塞爾到亞洲,對東南亞畫廊來說是就近增加一次力度強大的國際曝光機會。」曾經參加過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的小山登美夫畫廊負責人小山登美夫表示,亞洲與歐洲巴塞爾的藏家還是有區別,歐洲版的巴塞爾藏家傾向關注年輕前衛藝術家作品,亞洲版的巴塞爾則對成名藝術家投注較多目光。
一場為期5天的藝術市場嘉年華已經落幕,然而其影響力仍將持續在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每個有藝術商業活動的區域不斷激盪、迴響著。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雖然沒有事事盡如人意,但瑕不掩瑜,無論是主辦單位的組織號召力、畫廊展出水平、或是參觀者素質,各個層面的提升都令人豎起大拇指,對於亞洲藝市的未來充滿信心。即便參展花費驚人,受訪展商一致表達來年繼續參展的意願,而為數眾多的收藏家及圈內人士都期待明年再聚香江,體驗亞洲藝市的活力與繁榮。
※延伸閱讀:
巴塞爾光環加冕 Art Basel Hong Kong全球矚目(上)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Victoria Miro與Ota Fine Arts聯手舉辦的草間彌生個展位臨近會場入口處,非常搶眼。
西方展商保守 草間彌生熱賣
本次展會,西方展商的表現略顯保守,帶來作品大多是亞洲較為熟識的成名藝術家,有的畫廊甚至帶來每位代理藝術家各一件作品,一個展位見到二十、三十位藝術家作品不足為奇。
Victoria Miro及Ota Fine Arts的聯合展位以草間彌生為主打,最後總共賣出18件作品,每件價格破百萬美元;剛加入David Zwirner的草間彌生無非是本屆展會曝光度最高的藝術家之一,在Peter Blum的展位也見到藝術家早期的軟雕塑及素描作品。沃荷是另一位曝光度極高的藝術家,來自紐約專門經營戰後大師作品的Daminique Levy Gallery賣出數件1980年代《美元符號》,價格在7萬至65萬美元不等。美國畫廊Richard Gray賣出Alexander Calder一件1960年的銅質雕塑,價格是125萬美元;Van de Weghe Fine Art則是以680萬美元賣出一幅1968年的畢卡索《Nu Couche a la Libellule》。同樣以代理交易畢卡索知名的紐約畫商Acquavella畫廊,此次原本計畫帶來的2幅畢卡索在運來香港前,已有藏家指名購藏,這2幅畢卡索皆是單價千萬美元以上的精品,可惜已然售出讓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眾無緣相見,也使得Acquavella的一幅畢卡索作品不符藏家預期。而Acquavella倒是帶來一整面牆的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作品,7件作品總定價1700萬美元,吸引從藝術家周春芽到眾多觀者前往朝聖。
柏林畫廊Arndt展出的Eko Nugroho的巨型粉紅狗雕塑《Flower Generation II,2012》非常吸睛,定價5萬4千美元,也在會展期間售予位於阿德雷德(Adelaide)的南澳博物館(South Australian Museum)。剛加入香港國際畫廊群的Lehmann Maupin則成功售出Tracey Emin的霓虹裝置《Now Love is for You》,售價為7萬5500美元。Galerie Gmurzynska在展會期間售出7件波特羅作品予多位亞洲藏家,其中有3件繪畫及4件雕塑,價格落在40萬至130萬美元。波特羅畫作這兩年強勢上漲,估計有達40%的漲幅,其中包括東南亞等地的亞洲新藏家大量加入購藏,更推波助瀾這位南美代表藝術家的聲勢。Perrotin的村上隆個展於VIP預展當晚即售完,畫廊在第二天便換了一輪作品上牆,畫廊代表Staphine Vaillant表示:「今年展出的狀況很好。我們帶來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因為在香港就有畫廊空間,在藝博會中對我們展出作品有興趣的藏家,都可以就近到我們的畫廊看更多作品,非常有助於達成銷售。」
展商評價更勝以往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以「巴塞爾」的品牌光環,無論在軟硬體部分,皆獲得展商一致好評。大部分展商認為,花錢參加藝術博覽會,如果硬體規畫配套好,便有「錢花得值了」的感受。而軟體所代表的藏家部分,展商認為素質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
大部分展商認為,本屆展會在規畫及動線上,明顯比以往幾屆好,視覺感受也寬敞許多。大未來林舍台北負責人林岱蔚表示:「大會的前置工作比往年更為細膩,例如展板、地毯顏色的樣品都會直接快遞到畫廊。」他特別贊許巴塞爾亞洲總監藍福洛(Magnus Renfrew)務實且謙遜的態度:「布展的第一天,他就站在入口處和每個展商打招呼,關心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最讓展商讚不絕口的是,本屆藝博會邀請的VIP素質很高,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如此觀察:「VIP的含金量高達8成以上,不只歐美藏家來得多,香港與大陸買家也顯著增加,平時不逛博覽會的台灣藏家也來了。」她還強調,組織方規畫的VIP專屬時段,參觀的人大多是潛力買家,少了大量人潮的干擾,加上因著各種因素而使得重要藏家沒有集中在第一天入場,而是分散在每一天,使得對話品質提升許多,銷售的節奏很理想。
至於今年來訪的藏家是否與往年有所不同,畫廊意見較為分歧,有些肯定今年的藏家較為國際化,有些則表示與去年差別不大。藏家屬性的判斷畢竟與各畫廊接觸到的訪客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各家畫廊不同的反應,其實也不令人意外。索卡藝術中心蕭博中表示:「我們參加藝博會不做pre-sale,在藝博會期間的作品全數賣給新藏家,例如展位上的蔡國強作品即由歐洲的基金會收藏。」展位在VIP專屬入口附近的誠品畫廊也迎接較以往更多的歐美藏家,經理張海平很肯定大會的用心,同時她也在VIP日觀察到:「德意志銀行的VIP沒有以前多。」就在整個藝博會結束的隔天,主辦方發布了UBS(瑞士銀行集團)將取代德意志銀行作為香港巴塞爾藝博主要贊助商的消息,似乎正解釋了張海平的敏銳觀察。
來自雅加達的Edwin’s Gallery本次於「亞洲視野」展區展示兩位年輕藝術家Jumaldi Alfi及Heri Dono的作品,畫廊主Edwin Rahardjo表示,巴塞爾品牌的效應吸引來全球藏家及藝術機構,大家都很願意花時間去理解來自不同地區的文化,「巴塞爾到亞洲,對東南亞畫廊來說是就近增加一次力度強大的國際曝光機會。」曾經參加過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的小山登美夫畫廊負責人小山登美夫表示,亞洲與歐洲巴塞爾的藏家還是有區別,歐洲版的巴塞爾藏家傾向關注年輕前衛藝術家作品,亞洲版的巴塞爾則對成名藝術家投注較多目光。
一場為期5天的藝術市場嘉年華已經落幕,然而其影響力仍將持續在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每個有藝術商業活動的區域不斷激盪、迴響著。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雖然沒有事事盡如人意,但瑕不掩瑜,無論是主辦單位的組織號召力、畫廊展出水平、或是參觀者素質,各個層面的提升都令人豎起大拇指,對於亞洲藝市的未來充滿信心。即便參展花費驚人,受訪展商一致表達來年繼續參展的意願,而為數眾多的收藏家及圈內人士都期待明年再聚香江,體驗亞洲藝市的活力與繁榮。
※延伸閱讀:
巴塞爾光環加冕 Art Basel Hong Kong全球矚目(上)
【《典藏投資》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商用英文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學習英文甘苦談(二)
接著上一篇,再來就是廣播電台和其他傳播媒體囉!
多聽台灣的ICRT和空中美語 (有按照程度分成許多級那就選覺得你可以跟上的),老實說空中美語的速度真的放慢超多如果你真的要練習跟上老外的對話速度要聽ICRT,不過空中美語可以 讓你增進字彙和閱讀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學習英文的管道,也可以上網或電視去看外國的時事新聞頻道和網站像是CNN和BBC或 The New York Times還有TIME等等…也可以隨你的興趣來挑網站 (打英文關鍵字都可以找到),汽車保養時尚天文地理科學心理學什麼都有任君挑選。
如果在書局或報攤可以買到原文的報章雜誌買來看也不錯,網路上也可以長期訂閱 (不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重點是長期天天去聽和看,會常常復習到常用單字和認識新單字,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很痛苦因為很多都看不懂,長期堅持下來英文會進步很多到最候都不太需要 翻譯 機就可以看懂聽力也會大大提升也跟得上他們的對話速度。
有些網站和書也提供中英翻譯對照可以利用,不過最好其實是自己讀原文再來查字典最有效。在讀的時候即使看到不懂的單字要繼續讀下去,看完整句可以按照前後文的意思大略猜一下那個單字的意思,如果忍不住馬上查其實也可以沒關係,整篇讀完再查也不錯。
我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抄下來所有再讀原文時所查到的單字和意義,剛開始不懂的單字實在太多了抄下來我也不想複習那個本子真的很無聊又浪費時間,倒不 如繼續看別的文章和繼續查不懂的單字就好了,腦袋裡對那個單字會有一些印象下次遇到如果忘記再查一遍,看到很多次以後就會慢慢記住了!
到最後讀英文時通常只會遇到寥寥幾個單字不懂,不查字典也都能理解一篇文章在講什麼了喔!如果對你來說抄下來很重要那就超沒關係呀!每個人最有效學習方式不盡相同,要盡量嘗試各種方法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2&News_Class_ID=0
多聽台灣的ICRT和空中美語 (有按照程度分成許多級那就選覺得你可以跟上的),老實說空中美語的速度真的放慢超多如果你真的要練習跟上老外的對話速度要聽ICRT,不過空中美語可以 讓你增進字彙和閱讀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學習英文的管道,也可以上網或電視去看外國的時事新聞頻道和網站像是CNN和BBC或 The New York Times還有TIME等等…也可以隨你的興趣來挑網站 (打英文關鍵字都可以找到),汽車保養時尚天文地理科學心理學什麼都有任君挑選。
如果在書局或報攤可以買到原文的報章雜誌買來看也不錯,網路上也可以長期訂閱 (不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重點是長期天天去聽和看,會常常復習到常用單字和認識新單字,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很痛苦因為很多都看不懂,長期堅持下來英文會進步很多到最候都不太需要 翻譯 機就可以看懂聽力也會大大提升也跟得上他們的對話速度。
有些網站和書也提供中英翻譯對照可以利用,不過最好其實是自己讀原文再來查字典最有效。在讀的時候即使看到不懂的單字要繼續讀下去,看完整句可以按照前後文的意思大略猜一下那個單字的意思,如果忍不住馬上查其實也可以沒關係,整篇讀完再查也不錯。
我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抄下來所有再讀原文時所查到的單字和意義,剛開始不懂的單字實在太多了抄下來我也不想複習那個本子真的很無聊又浪費時間,倒不 如繼續看別的文章和繼續查不懂的單字就好了,腦袋裡對那個單字會有一些印象下次遇到如果忘記再查一遍,看到很多次以後就會慢慢記住了!
到最後讀英文時通常只會遇到寥寥幾個單字不懂,不查字典也都能理解一篇文章在講什麼了喔!如果對你來說抄下來很重要那就超沒關係呀!每個人最有效學習方式不盡相同,要盡量嘗試各種方法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2&News_Class_ID=0
學習英文甘苦談(一)
當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是說英文,要學英文真的不輕鬆,尤其在台灣等亞洲國家這種以死記硬背和填鴨考試為主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英文更不容易。
高中之後我的英文有機會進步也只是因為我搬到英語系國家親身體會到不同於在台灣學英文的方式,但是搬到講英語的環境學英文最有效的道理之中還有很多 “奇聞” (其實已經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現象了哈),像是很多人搬到英語系國家長期居住但英語能力根本沒進步或者只進步一丁點,是因為這些人來到外國留學或居住後 還是活得像生活在台灣香港等自己的國家一樣只是換個地點不換空間。
最有效也能讓學英文變輕鬆 (以避免死背單字和文法)的訣竅和重點在於:
“一定要讓自己沉浸在 像生活在英語系國家的環境中來學英文”
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能為自己創造這種環境 (而且不用花錢其實就能辦到喔),其實學任何語言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多聽多看多讀多講沒有其他的捷徑啦!
台灣的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病是讓我們學英文的時候從 “讀”開始又只停留在“讀”和 “寫”,但其實學任何語言要從 “聽”開始就如同我們學中文一樣,不然學這個語言會覺得很吃力。
更糟的是遇到外國人的時候從小就開始學英文的我們還是常常臨場變成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和鴨子聽雷的情況,所以當我們在學英文和試著使用英文的時候,一定要想像自己是個剛出生的嬰兒,從頭開始學習一個語言。
我們都是從聽四周的人講話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模仿大人說話,嬰兒才不在乎他說錯或不知道怎麼說,大人也不在意,就只是鼓勵和糾正他們的發音和教新的字彙,我們並不會給一個剛開始學語言的嬰兒壓力,只是耐心地讓他們多聽多看多讀。
還沒有融會貫通一個語言之前犯錯是一定會的,不需要害怕,學英文也是這個道理,如果被迫背文法和單字就算了 (沒辦法學校規定的),一定要常常用才能融會貫通並確實記起來,那就先來看電影和聽音樂吧!
很輕鬆又有趣跟死記硬背一點關係都沒有最好了,尤其是看電影,不僅僅可以學到很多日常用語也可以了解外國人的風俗民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壓力的學英文管道,不過很多人犯了藉由看電影學英文的大忌”邊看中文字幕邊看英文電影”,這樣學英文不行喔!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看字幕直接看和聽 (對練聽力來說很棒進步很快),如果真的需要字幕來了解意思,不要看中文字幕,要看英文字幕,看英文字幕也可以順便增進你的字彙能力,如果喜歡某一部電影重複看好幾遍還是很有趣如果不喜歡重複看也不要勉強。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1&News_Class_ID=0
高中之後我的英文有機會進步也只是因為我搬到英語系國家親身體會到不同於在台灣學英文的方式,但是搬到講英語的環境學英文最有效的道理之中還有很多 “奇聞” (其實已經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現象了哈),像是很多人搬到英語系國家長期居住但英語能力根本沒進步或者只進步一丁點,是因為這些人來到外國留學或居住後 還是活得像生活在台灣香港等自己的國家一樣只是換個地點不換空間。
最有效也能讓學英文變輕鬆 (以避免死背單字和文法)的訣竅和重點在於:
“一定要讓自己沉浸在 像生活在英語系國家的環境中來學英文”
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能為自己創造這種環境 (而且不用花錢其實就能辦到喔),其實學任何語言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多聽多看多讀多講沒有其他的捷徑啦!
台灣的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病是讓我們學英文的時候從 “讀”開始又只停留在“讀”和 “寫”,但其實學任何語言要從 “聽”開始就如同我們學中文一樣,不然學這個語言會覺得很吃力。
更糟的是遇到外國人的時候從小就開始學英文的我們還是常常臨場變成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和鴨子聽雷的情況,所以當我們在學英文和試著使用英文的時候,一定要想像自己是個剛出生的嬰兒,從頭開始學習一個語言。
我們都是從聽四周的人講話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模仿大人說話,嬰兒才不在乎他說錯或不知道怎麼說,大人也不在意,就只是鼓勵和糾正他們的發音和教新的字彙,我們並不會給一個剛開始學語言的嬰兒壓力,只是耐心地讓他們多聽多看多讀。
還沒有融會貫通一個語言之前犯錯是一定會的,不需要害怕,學英文也是這個道理,如果被迫背文法和單字就算了 (沒辦法學校規定的),一定要常常用才能融會貫通並確實記起來,那就先來看電影和聽音樂吧!
很輕鬆又有趣跟死記硬背一點關係都沒有最好了,尤其是看電影,不僅僅可以學到很多日常用語也可以了解外國人的風俗民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壓力的學英文管道,不過很多人犯了藉由看電影學英文的大忌”邊看中文字幕邊看英文電影”,這樣學英文不行喔!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完全不看字幕直接看和聽 (對練聽力來說很棒進步很快),如果真的需要字幕來了解意思,不要看中文字幕,要看英文字幕,看英文字幕也可以順便增進你的字彙能力,如果喜歡某一部電影重複看好幾遍還是很有趣如果不喜歡重複看也不要勉強。
(摘自: 商用英文 學習網)
參考文獻:
1 全民英檢 FAQ
2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之配套措施
3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測驗
資料來源:My Little Corner
http://www.jeda.com.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21&News_Class_ID=0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下)
【文/楊天帥】
香港收藏家劉家明認為,香港藝術家的參與不算多,但這亦非怪事,畢竟香港在世界地圖上只佔有這麼一小方位置。
「這些年來外國畫廊來港開分店,也沒有多展示香港藝術家作品。個展主要還是以著名藝術家(big names)為主。例外的是樂曼慕品,他們於巴塞爾藝術展期間舉行的展覽『文字無疆界』,可以看到白雙全和曾建華。」
儘管如此,無可否認的是,香港藝術家的機會,自從ART HK出現以後,終究還是增加了。
明顯例子是去年奪得香港年輕藝術家獎,今年與Galerie Ora-Ora合作舉辦個展的鄭哈雷。誠如畫廊總監徐錦熹所言,選擇以他迎戰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博。
「看過瑞士ART BASEL和MIAMI之後,我發現畫廊辦展,有三種策略。」她說。「第一是做大師作品的二手買賣;第二是自己策畫當代藝術家群展;第三則是個人展覽。我想,做為香港畫廊,我們要讓人記得名字,便必須冒險,所以我決定做鄭哈雷的個人展覽。」
徐錦熹押注贏了。鄭哈雷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好得在展覽開幕30分鐘已做成首宗交易。鄭哈雷成為香港藝市熱潮的勝利者之一。
對於自己的成功,他這樣回應:「做為藝術家,重要的是在熱潮過後,你如何繼續你的創作。嘴巴說著雖然容易,但實際上調整自己的心情,其實是很困難的。」
他的作品具有濃厚本土性。鄭哈雷亦自言,「希望透過創作表達自己做為『香港藝術家』的身分。」
徐錦熹亦說,鄭哈雷的畫之所以能夠在云云作品中突圍而出,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其強烈的香港特色。這種香港特色吸引了不少歐洲藏家視線。「起初我還擔心外國人會否不喜歡中國的單色畫作,或會否不明白哈雷作品的港式幽默。」她說。「然而他們確實是懂得欣賞的。有一個法國人便告訴我,他看得太多歐洲作品,覺得哈雷的畫作感覺清新。」
聽到徐錦熹的一席話,「東方主義」這四個字於我腦海浮現。如果某種特定風格能給引外國藏家注意,它會變成香港藝術的主流嗎?直接問鄭哈雷:「你會否為迎合市場而改變自己的藝術風格?」
「現時市場還沒有蓬勃到那種程度。」他答得保守。「要是一個系列的作品可以賣幾千萬,那就很難說了。」
與鄭哈雷抱類似看法的,是Galerie Du Monde總監修勒(Fred Scholle)。他說,香港藝術家暫時還未被市場寵壞。「他們並不特別受國際藏家關注,目前仍在爭取曝光機會的階段。」
「至於將來則很難說,或許你會見到未來有誰開一家工廠,聘請15個藝術家生產作品。」他笑道。
1974年起創辦Galerie Du Monde的修勒認為,香港藝術家受漠視已一段很長時間,「不僅在世界,即便在本地亦然。」他知道有些藝術家是富才華而且具原創性的,只是還沒得到應有的注目。
「我們想在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展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結果他們選擇了林東鵬。整個展覽攤位只展出一件大型裝置,其冒險程度絕不亞於Galerie Ora-Ora。
「巴塞爾會吸引得很多收藏家和國際機構前來展。我覺得林東鵬值得受他們關注。」
然而不擔心作品賣不出去嗎?
修勒聲言,做這個展覽並不為錢,而是希望讓藝術家得到應有的認可。「當代藝術有很濃重的商業成分。我很高興自己可以與一些不為錢,而是為心而做的藝術家,一起合作。或許市場終於會改變他們,但至少他們目前仍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希望以行動,保存這種做藝術的態度。」
無論是修勒、鄭哈雷與劉家明,都不約而同認為,與香港相隔一條深圳河的中國大陸,許多藝術家已經被市場寵壞。這批藝術家不少已轉職為「工廠工人」,大量生產容易出售的作品,終於在供求效應下,反過來把自己的價格推低。市場與藝術創作,兩敗俱傷。
香港會走中國大陸的舊路嗎?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發展成熟之前,已先被市場壓得抬不起頭嗎?如果答案是「會」的話,或許「狹隘本土主義」所言非虛,巴塞爾藝術展說穿了不過是一家來香港揩油的外資公司,對香港藝術生態有害無益?
抱歉,說了如此長篇大論,還是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畢竟未來無法預知。
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總監Pui-Pui To。(攝影/楊天帥)
然而我想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的案例,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借鏡。以下的訪問,大概反映了畫廊總監Pui-Pui To的天真與傻氣。然而卻是這種傻氣,反覆提醒我們,藝術與名車、名酒、名錶,儘管有共通之處,但與此同時它們也有著莫大差異。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種差異。
2P展出的,是鄧國騫個展。為什麼選擇鄧國騫?
Pui-Pui To說:「如果你看我的藝術家名單,便會發現我的畫廊是極具概念性的。」
「我們的藝術家有很多理念,但常常很難轉化成平面或立體的作品。鄧國騫的好處,是他可以靈活運用多種媒介。他可以做攝影,也可以做裝置、混合媒介等。」
2P展覽攤位左方,是一件大型裝置;右方則是立體圖象拼貼。這種配搭方法,某程度上反映了Pui-Pui To的內心世界。
「你說得對,」她笑笑,「圖片拼貼易賣,裝置則很難—事實上,我從沒預期它會售出。」她刻意如此佈展,以圖達至理念與市場相平衡。
「既然參加藝博會,你便得向藝術家負責。其中一點,是你必須成功售出他們的作品。」她說。「固然藝博會是一個極好的平台接觸更多觀眾,但它的最大意義,終究是買賣。如果你不買賣,畫廊怎樣生存?」
2P成立了三年。香港巴塞爾是Pui-Pui To參加的第三個藝博會。去年他們成功參加巴塞爾的著名衛星展LISTE,成為首家打入該展的香港畫廊。雖然這也是一項成就,但她坦言自己過往參展一直「很天真」,一味要求展覽以概念取勝。「到第三次,我看看自己的銀行賬目,然後明白—這是一個藝博會,我是應該要賣作品的。」
經營2P三年間,她以畫廊為家,以減輕開支。即便如此,錢包依然損兵折將。最初兩、三個展覽,她的客人甚至都是衷心支持她的朋友。當然她知道,如果代理藍籌(編按:在賭桌上,藍色籌碼最屬值錢)畫家,一切事情便會簡單得多。然而她喜歡藝術,她總是希望推動優秀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然後把這些作品交到優秀博物館與收藏家之手。「能夠把作品賣給一個真正會欣賞、而不是純粹炒賣或擱在家中當裝飾的藏家,是最令人高興的事。」直至最近,畫廊終於開始建立出固定客戶群。Pui-Pui To也曾經把作品帶到美術館。這是她引以為傲的事。
只要有夠多像她這樣的人,香港藝術便不會在全球化與市場化面前敗陣,我這樣想。
※延伸閱讀: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香港收藏家劉家明認為,香港藝術家的參與不算多,但這亦非怪事,畢竟香港在世界地圖上只佔有這麼一小方位置。
「這些年來外國畫廊來港開分店,也沒有多展示香港藝術家作品。個展主要還是以著名藝術家(big names)為主。例外的是樂曼慕品,他們於巴塞爾藝術展期間舉行的展覽『文字無疆界』,可以看到白雙全和曾建華。」
儘管如此,無可否認的是,香港藝術家的機會,自從ART HK出現以後,終究還是增加了。
明顯例子是去年奪得香港年輕藝術家獎,今年與Galerie Ora-Ora合作舉辦個展的鄭哈雷。誠如畫廊總監徐錦熹所言,選擇以他迎戰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博。
「看過瑞士ART BASEL和MIAMI之後,我發現畫廊辦展,有三種策略。」她說。「第一是做大師作品的二手買賣;第二是自己策畫當代藝術家群展;第三則是個人展覽。我想,做為香港畫廊,我們要讓人記得名字,便必須冒險,所以我決定做鄭哈雷的個人展覽。」
徐錦熹押注贏了。鄭哈雷的作品賣得非常好,好得在展覽開幕30分鐘已做成首宗交易。鄭哈雷成為香港藝市熱潮的勝利者之一。
對於自己的成功,他這樣回應:「做為藝術家,重要的是在熱潮過後,你如何繼續你的創作。嘴巴說著雖然容易,但實際上調整自己的心情,其實是很困難的。」
他的作品具有濃厚本土性。鄭哈雷亦自言,「希望透過創作表達自己做為『香港藝術家』的身分。」
徐錦熹亦說,鄭哈雷的畫之所以能夠在云云作品中突圍而出,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其強烈的香港特色。這種香港特色吸引了不少歐洲藏家視線。「起初我還擔心外國人會否不喜歡中國的單色畫作,或會否不明白哈雷作品的港式幽默。」她說。「然而他們確實是懂得欣賞的。有一個法國人便告訴我,他看得太多歐洲作品,覺得哈雷的畫作感覺清新。」
聽到徐錦熹的一席話,「東方主義」這四個字於我腦海浮現。如果某種特定風格能給引外國藏家注意,它會變成香港藝術的主流嗎?直接問鄭哈雷:「你會否為迎合市場而改變自己的藝術風格?」
「現時市場還沒有蓬勃到那種程度。」他答得保守。「要是一個系列的作品可以賣幾千萬,那就很難說了。」
與鄭哈雷抱類似看法的,是Galerie Du Monde總監修勒(Fred Scholle)。他說,香港藝術家暫時還未被市場寵壞。「他們並不特別受國際藏家關注,目前仍在爭取曝光機會的階段。」
「至於將來則很難說,或許你會見到未來有誰開一家工廠,聘請15個藝術家生產作品。」他笑道。
1974年起創辦Galerie Du Monde的修勒認為,香港藝術家受漠視已一段很長時間,「不僅在世界,即便在本地亦然。」他知道有些藝術家是富才華而且具原創性的,只是還沒得到應有的注目。
「我們想在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展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結果他們選擇了林東鵬。整個展覽攤位只展出一件大型裝置,其冒險程度絕不亞於Galerie Ora-Ora。
「巴塞爾會吸引得很多收藏家和國際機構前來展。我覺得林東鵬值得受他們關注。」
然而不擔心作品賣不出去嗎?
修勒聲言,做這個展覽並不為錢,而是希望讓藝術家得到應有的認可。「當代藝術有很濃重的商業成分。我很高興自己可以與一些不為錢,而是為心而做的藝術家,一起合作。或許市場終於會改變他們,但至少他們目前仍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希望以行動,保存這種做藝術的態度。」
無論是修勒、鄭哈雷與劉家明,都不約而同認為,與香港相隔一條深圳河的中國大陸,許多藝術家已經被市場寵壞。這批藝術家不少已轉職為「工廠工人」,大量生產容易出售的作品,終於在供求效應下,反過來把自己的價格推低。市場與藝術創作,兩敗俱傷。
香港會走中國大陸的舊路嗎?甚至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發展成熟之前,已先被市場壓得抬不起頭嗎?如果答案是「會」的話,或許「狹隘本土主義」所言非虛,巴塞爾藝術展說穿了不過是一家來香港揩油的外資公司,對香港藝術生態有害無益?
抱歉,說了如此長篇大論,還是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畢竟未來無法預知。
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總監Pui-Pui To。(攝影/楊天帥)
然而我想2P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的案例,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借鏡。以下的訪問,大概反映了畫廊總監Pui-Pui To的天真與傻氣。然而卻是這種傻氣,反覆提醒我們,藝術與名車、名酒、名錶,儘管有共通之處,但與此同時它們也有著莫大差異。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種差異。
2P展出的,是鄧國騫個展。為什麼選擇鄧國騫?
Pui-Pui To說:「如果你看我的藝術家名單,便會發現我的畫廊是極具概念性的。」
「我們的藝術家有很多理念,但常常很難轉化成平面或立體的作品。鄧國騫的好處,是他可以靈活運用多種媒介。他可以做攝影,也可以做裝置、混合媒介等。」
2P展覽攤位左方,是一件大型裝置;右方則是立體圖象拼貼。這種配搭方法,某程度上反映了Pui-Pui To的內心世界。
「你說得對,」她笑笑,「圖片拼貼易賣,裝置則很難—事實上,我從沒預期它會售出。」她刻意如此佈展,以圖達至理念與市場相平衡。
「既然參加藝博會,你便得向藝術家負責。其中一點,是你必須成功售出他們的作品。」她說。「固然藝博會是一個極好的平台接觸更多觀眾,但它的最大意義,終究是買賣。如果你不買賣,畫廊怎樣生存?」
2P成立了三年。香港巴塞爾是Pui-Pui To參加的第三個藝博會。去年他們成功參加巴塞爾的著名衛星展LISTE,成為首家打入該展的香港畫廊。雖然這也是一項成就,但她坦言自己過往參展一直「很天真」,一味要求展覽以概念取勝。「到第三次,我看看自己的銀行賬目,然後明白—這是一個藝博會,我是應該要賣作品的。」
經營2P三年間,她以畫廊為家,以減輕開支。即便如此,錢包依然損兵折將。最初兩、三個展覽,她的客人甚至都是衷心支持她的朋友。當然她知道,如果代理藍籌(編按:在賭桌上,藍色籌碼最屬值錢)畫家,一切事情便會簡單得多。然而她喜歡藝術,她總是希望推動優秀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然後把這些作品交到優秀博物館與收藏家之手。「能夠把作品賣給一個真正會欣賞、而不是純粹炒賣或擱在家中當裝飾的藏家,是最令人高興的事。」直至最近,畫廊終於開始建立出固定客戶群。Pui-Pui To也曾經把作品帶到美術館。這是她引以為傲的事。
只要有夠多像她這樣的人,香港藝術便不會在全球化與市場化面前敗陣,我這樣想。
※延伸閱讀:
巴塞爾會殺死香港嗎?(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指考試卷塗鴉 胡迪鋼鐵人現身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大考中心今天開會討論指考違規。有考生在試卷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的主角胡迪,還有人用英文寫自己是鋼鐵人,都被扣該科2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上午召開考試委員會會議,報告指考各項工作狀況,並討論試場重大偶發事件或違規事件後續處理。
有考生在答案卷上畫水瓶,並寫著「GOD WATER」,還有將整張答案卡塗鴉,不小心用原子筆畫到答案卡,以鉛筆在答案卡上圈題號。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另有考生抄答案在准考證上,依規定扣該科成績5分。
另有一名考生在地理科答案卷上,用鉛筆竄改准考證條碼,導致無法判讀該答案卷。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全部成績。
今年也有不少考生在答案卷上塗鴉,塗鴉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畫動物、世界地圖、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主角 胡迪,還有考生寫「愛就是咖哩」、「I’m ironman」、「英九萬歲」、莎士比亞名言等。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1020716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企業語言訓練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上午召開考試委員會會議,報告指考各項工作狀況,並討論試場重大偶發事件或違規事件後續處理。
有考生在答案卷上畫水瓶,並寫著「GOD WATER」,還有將整張答案卡塗鴉,不小心用原子筆畫到答案卡,以鉛筆在答案卡上圈題號。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另有考生抄答案在准考證上,依規定扣該科成績5分。
另有一名考生在地理科答案卷上,用鉛筆竄改准考證條碼,導致無法判讀該答案卷。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全部成績。
今年也有不少考生在答案卷上塗鴉,塗鴉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畫動物、世界地圖、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主角 胡迪,還有考生寫「愛就是咖哩」、「I’m ironman」、「英九萬歲」、莎士比亞名言等。考試委員會決議,依試場規定扣該科成績2分。1020716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企業語言訓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