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嘉驥
策展人暨藝評家王嘉驥
由於幾位知名且資深的當代藝術家,特別是江賢二和賴純純二位,分別在最近幾年從台北前往台東都蘭、金樽一帶建立工作室,甚至成為長居住所,加上對台灣飲食與旅遊文化深有影響力的嚴長壽先生,也前往協助發展,台東的文化藝術氣息與知名度,亦隨之提高不少。不僅如此,台東縣政府也在前兩年從學界借調建築專業的張基義教授為副縣長。此舉對於台東發展文化、藝術,乃至於文創項目,也是積極而正面的。尤其是,張基義在建築界累積多年資源,對藝術界也有一定認識,應有能力引進西部的人文資源,豐富台東在地的文化氛圍。
為了營造台東的文化能見度,張基義於2011年初正式上任之後,台東縣也在同年開辦首屆「南島國際美術獎」,並於隔年續辦第二屆(如今將改為雙年獎制),採取不限媒材(但有尺寸限制)的國際徵件方式進行。據台東文化局提供的統計資料,2012年共有31國,總計417件作品參賽。可能因為提供的獎金頗豐,首獎可獲台幣40萬元,銀獎二名和銅獎六名也分別有15萬元和6萬元獎金,另外還有一名10萬元的特別獎。不過,從「南島國際美術獎」強調和鼓勵的「南島」概念而論,實際入圍和得獎的作品,如果沒有評審團針對「南島」及其可能的「文化內涵」,進行有意識的挑選的話,只怕淪於空洞化,因為送件者眾多,實際作品的內容卻很可能十有八九都與該獎所欲彰顯的「南島」概念或精神無關(參見2012年的「南島國際美術獎」專輯)。
換句話說,「南島國際美術獎」除了不限族群和國籍,在主題與媒材均不設限的徵件模式下,其實與台灣官方現行其他幾個重要的美術獎,特別是「台北獎」、「桃源創作獎」、「高雄獎」的做法相去不遠。正因為訂獎辦法差別甚小,無論是否限定媒材屬性,最終幾乎都殊途同歸—送件者的重疊度極高,且絕大多數都是學院學生或畢業不久的年青世代創作者。不但如此,送件者幾乎罕見例外地都以相同的作品和送件資料,反覆投遞各個美術獎。如此的送件生態和心態下,「南島國際美術獎」要如何有效地形塑「南島」這一具有人類學意識的概念,成為鮮明而獨特的美術獎旗幟?這不但值得深思,而且,眼前看來,大概只有從徵件辦法和給獎的前提著手,走不同的操作路徑,回歸主辦機構想要標榜的「南島」語境及內容,才可能導出名副其實的風格。否則,雖有400件以上或更多的作品參與競賽,最後卻很可能欠缺與「台東」—做為「南島」主人—的人文互動。再者,即使豐沛的獎金發出,得獎者為的只是獲取獎金和頭銜,創作者及其作品卻可能無關「南島」,那麼「南島」之名豈不空虛?
「南島國際美術獎」仍然年輕,若想要有別於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已經行之有年的美術獎,此時正是勇於求變的時刻。如何提供生活性、機能性,乃至於在地創作的資源,將「有心」的創作者吸引至台東進駐,接台東的地氣,與台東在地的文化、藝術圈子認識並互動,從而為此創作,甚至在地創作,這是值得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在地的創作者參與「南島國際美術獎」,與有心的進駐者形成既合作也競爭的關係;如此,也能刺激在地藝術家的靈感與能量,創造更寬闊的美學視野。即使從更現實的角度來想,如何利用美術獎及獎金的資源,使其具體而實質地對「南島」在地產生經濟上的效益,甚至吸引更多外來資源進入—這也是「南島國際美術獎」在設置的同時,應該同步規畫與設想的根本課題。
即使從藝術創作的面向來看,鼓勵年輕世代創作者走出個人日常的生活象限,因「南島國際美術獎」的召喚,而願意前來台東,領教不同的自然、風土、人情,以及藝術族群的互動,思考不同的問題,激盪另類的思維—這對創作者而言,也是值得嘗試的。以短期進駐台東為前提,與南島互動,據此發想而完成的作品,透過正式的展覽形式與手段,再進行最終的美術獎決選,這很可能是最接近「南島」的最直接也最積極的手段。
台東如此美麗婆娑,而這正是「南島國際美術獎」可以有別於台灣其他美術獎的最大也最誘人的優勢與契機。有心來此的參賽者獲選入圍之後,在旅行、遊歷,或再認識台東的過程中,於期限內發想並完成創作,這總也是極具美感且深值回憶之事。
【《典藏今藝術》2013年11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